金庸小說中的大俠為何給人一事無成的印象?

比如俠義譽滿天下的陳近南死於自己人之手,紅花會鼓搗半天死傷好多人,未有像樣的反清基業。東方不敗不理教務的時候,正派也未組織像樣的進攻。反倒是經常一言不合,各門派就練練手。郭靖等守襄陽,抗敵部分不多,和中原的恩怨篇幅倒多些。
大家分析的時候別說這是金老就是要這樣寫?

總的意思就是;金庸賦予大俠們的能力和大俠們達到的目標差距甚遠。


忍不住出來說幾句公道話。

張無忌推翻了暴元的統治,結束了中國自唐末以來數百年的戰亂局面;
蕭峰用生命換來宋遼數十年和平;
郭靖黃蓉以一己之力堅守孤城襄陽39年之久;
楊過及其後人暗中主導抗元最終勝利(+刺殺蒙哥);
袁承志幫助李闖推翻暴明統治,而胡苗范田的祖上正是闖王部下;
韋小寶幫助康熙安定四海、抗擊外敵;
陳家洛陳近南雖未成功,可他們本來就知道自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而正是一批批這樣的人前赴後繼,才有了後來孫中山先生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令狐沖和武林同道們在江湖最黑暗的時候一直堅守著最終迎來光明;
段譽治下,大理國泰民安…

至於大俠為什麼成就了這麼多卻給人一事無成的印象,想必是「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

評論區里有些人覺得宋遼停戰歸功於完顏阿骨打,和蕭峰沒有關係,這裡鏈接一段 @張佳瑋 張公子的回答——金庸小說里哪些最後沒有在一起的情侶或者單相思最讓你感慨唏噓? - 知乎。

小灰灰寫字的地方 - 收藏夾 - 知乎


謝邀。

我們總以為身為大俠是種榮耀,是無往不勝的利器,其實,成為大俠不過是一種宿命。


不說金庸筆下人物,就是真實歷史中的俠客們,無一不是如此。如果不是前主公被害,豫讓也不會塗漆吞炭去刺殺趙襄子;如果不是燕國將滅,太子丹變著法哄著架著,荊軻也不會圖窮匕見;如果真讓專諸有的選,他還是想好好侍奉老母親吧。這些人有些人會武,有些人不過是個廚子,有些刺殺成了,有些人失敗,但無一例外,將自己的生命在刺殺那一刻燃燒。他們成為俠,就像一代宗師里宮寶森說的那樣,「都是時勢使然。」


再說被我黑得最多的張教主,他又何嘗想當大俠。胸無大志的他,一開始就想著在冰火島上跟爹媽和義父過一輩子而已,後來遇到朱九真,不止一次想過跟這個膚白貌美的妹子在冰火島上好好生活。但是造化弄人,爹媽都死了,自己被人拍成半殘廢,連命都保不住了,只好孤零零地江湖飄零。一顆紅心向妹子,卻被妹子哄得團團轉,差點把自己親愛的義父給斷送了。好容易身上寒毒清了,從山窩窩裡出來就碰上姥爺舅舅表妹一乾親戚要被人打。這時候你要不要上?上了當個苦哈哈的大俠,不上連個人都算不上了。不得不上,這就是張無忌的宿命。


大俠是一件衣服,穿上之後,就從一個會武功的莽夫變成一個社會化的人。會武功就等於有了隨意打人的能力,但把大俠這件衣服罩上,那身莽夫的猙獰腱子肉就不能再露在外頭。莽夫成為了大俠,社會就對他有了要求,自己對自己也有了要求。出手時不能露出腱子肉,時時得考慮自己身上那件叫大俠的衣服。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要求君子的,同樣也是要求大俠的。


所以郭靖只能做一個布衣客卿,以自己的力量召集江湖人士抵抗蒙古大軍。若是他做了朝廷的將軍,勢必會像劉正風那樣被江湖人所鄙視,再也拉不起拯救天下蒼生這種道德大旗。


楊過成了神鵰大俠之後,為人們所期待,跟小龍女見面之後,本以為能夠跟親愛的龍兒在谷底廝守到老,但想起上頭那麼些人,想想平時郭伯伯的教導,咬咬牙又馬不停蹄趕去戰場,擊殺了蒙哥才能成功退隱。


恐怕也只有韋小寶才活得快活,因為別人對他沒有希冀,他也沒什麼濟世救人的情懷,賺到錢就好了。大俠的宿命在他身上不管用。


像郭靖這般,目標和宿命在相同方向的,也算是幸福。但是大部分大俠,他們的宿命,是跟目標背道而馳的,這才讓他們蹉跎一生,甚至有種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的悲壯。


蕭峰就是想著有酒喝,不打仗,但宿命讓他做了南院大王;段譽就想跟個妹子好好談個戀愛,結果每個妹子都是他的妹妹;慕容復更慘,一心想著興復舊國,但歷史的大勢給他套上了無法逃脫的宿命。大俠看起來武功蓋世,其實也不過是普通人,走了不情願的路,被人尊敬又如何,還不如做個放羊的來的快活。


什麼大俠,不過是一群會武功的苦命人。


非常人行非常事,陳家洛陳近南基本上都是逆天而行在做事,包括郭靖也一樣,他們也並沒有指望一定成功,便如陳近南所言,大業艱難,能做到如何便是如何了。但他們敢去作這樣的非凡之事,就已經註定他們是大俠了。若是只論結果,諸葛亮六出祁山,豈不是也是一事無成?


題主覺得什麼樣才算是成功呢?

陳近南作為鄭成功的部下,被派到大陸執行潛伏串聯的特務工作,最後搞出一個全國規模最大的地下組織,多次公開活動,拉攏到了包括廣東軍區司令員吳六奇在內的清廷官員,做過諸如攻打康王府以圖襲殺鰲拜這樣的事情,作為一個地下組織,不算成功?

紅花會發掘出乾隆身世的重大隱秘,與其多次談判,險些將其策動,恢復漢家江山。後來攻打皇宮,乾隆性命一度被掌握在紅花會手中,最後把福康安綁架了一年多換取乾隆諸多承諾,紅花會眾人全身而退,作為一個黑社會組織,不算成功?

郭靖守襄陽數十年,保一方平安,並在保衛戰中擊斃蒙古大汗,執行者雖是楊過,但若沒有郭靖,又何來西狂楊過?郭靖熟讀兵法,智勇兼備,在書中是襄陽城真正的主心骨,若沒有他,襄陽在射鵰英雄傳時代可能就已被攻破。以一己之力延續一個王朝的生命,還不算成功?

至於笑傲江湖,其中哪有正派,五嶽劍派比魔教更像邪派,少林武當又是兩個不管事的,金庸這本書本是作為政治暗喻,所以題主這個槽吐得不合適。

最後說說武俠小說中的俠。

俠的一生應該是鬥爭的一生,最終的鬥爭目標是時代,因此很多武俠人物其實是逆時代而動。紅花會天地會是民族矛盾的產物,有其合理性,但是時代已經沒有適合它們生存的土壤(康乾盛世)。因此他們百般努力最後也只能無功而返。郭靖同樣是出於民族矛盾,但是他沒有前兩者那麼極端,而是更加溫和,只希望保一方平安而已。與之類似的是蕭峰。時代大潮衝擊到他們,他們沒有隨波逐流,而是挺身而出,最後被衝擊得粉身碎骨。人們稱他們為大俠,不是因為他們有沒有活到最後,而是因為他們當時選擇挺身而出。我認為這才是一個俠客所謂的成功。


謝邀。

現在很多答案都在想辦法論證「他們並不是一事無成」,我覺得這個解答方向有誤。

如果金庸小說真的是講一些人物強大、事業成功的故事,那整個小說的氣質面貌反而才不對了。


試想:

陳家洛悶頭種田將紅花會發展壯大,一朝奮起掀起反清復明狂潮,率軍殺入紫禁城一刀剁了乾隆,然後怒吼:「我要逆天!」

令狐沖功力盡廢之後長笑:「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莫欺少年窮!」幾年後在五嶽會盟上力壓左冷禪,在改嫁的小師妹不敢相信的目光中奪得盟主之位。這一刻,滿場靜寂!


是不是就覺得有哪裡不對了?


說得遠一些,如果四大名著講的是:

劉皇叔率卧龍鳳雛五虎將,力挽狂瀾於既倒,誅殺曹逆匡扶漢室。

宋公明統一百單八將,血洗汴京改換天地,北征遼金建功立業。

孫悟空打得滿天神佛跪地求饒,讓天再遮不住它眼。

賈寶玉自幼頭懸樑錐刺股金榜題名,娶了林黛玉溫柔賢淑相夫教子。


是不是也覺得有哪裡不對了?


說起來這些作品歷史上也都真實存在。

比如《隋唐演義》、《飛龍全傳》、《明英烈》等,講的就都是開國皇帝天命所歸、一路平推的故事。

《說岳全傳》也是作者悲嘆歷史上岳飛的含冤負屈,自己寫了個還我河山的結局。

在《紅樓夢》之前,才子佳人大團圓的小說數不勝數。而高鶚續書被吐槽,主要就是因為「復世職政老沐天恩」嚴重違背了原作者原意。

可見成功者的故事,其藝術價值比不上失敗者的故事,古來有之。


這種悲劇思維所展現出的審美,我們通常稱之為「意境」。

這種「英雄豪傑總會失敗」、「人生一場終歸虛幻」的意境,早在千年之前《枕中記》、《虯髯客傳》的年代,就已經奠定下來了。


之前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

為什麼金庸筆下那些最終成為一代大俠的人,比如虛竹、段譽、張無忌、令狐沖,都不是一心想要獲取成功的人? - 知乎


又想到了一些新的東西,補充說明一下.


用馬的眼光去看人,會覺得腿又粗又短,毛又稀又禿.

跨越時代的維度去評判,普世價值都會有非常大的差距,又怎麼可能公正客觀?

伯夷叔齊在古代是賢者,是讀書人最敬仰的氣節的代名詞,可我們現代人會覺得他們就是兩個弱智青年啊.

上面林二說了豫讓,我忘了有多少個人吐槽過豫讓有毛病,不識抬舉了.但在當時的價值觀里,他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俠士,忠義雙全.


題主這句話算是問題的核心:

金庸賦予大俠們的能力和大俠們達到的目標差距甚遠。

大俠不能達到他們的目標,是因為人家定的目標太高了.

諸葛亮一輩子就想光復漢室,最後失敗了.算一事無成么?


返回來,我們說金庸的作品.

想寫出一個完美無缺的男主角,實在不是很難的事.作者可以無限拔高他的道德,條件和地位,舉手之勞而已.但金庸並沒有這樣做.

郭靖吃軟飯也沒能抵擋住歷史的車輪,楊過是一個老婆被拿一血的殘疾人,張無忌放著開國皇帝不當跑去和女神隱居.蕭峰空有絕代的武功氣概,最終卻自殺而死,其餘陳送妻,袁龜縮,石弱智,鬍渣男更是何足道哉.


如果一個人真的只會用狹隘的眼光去指摘他人命運的缺憾,那隻能說他實在是LOW的不行.

因為命運的缺憾之美,只有強者才能真正領略.


謝邀。

金庸筆下的武俠,是亂世的俠客。

遙想俠客們當年,提三尺長劍,立於亂世,嘯雲吞風,視富貴若浮雲,與王侯平起平坐。

有些俠客登上了王座,戴上了寶冠,他們叫劉邦;有些俠客穿上了朱衣,執起了玉笏,他們叫張良;有些俠客披掛了盔甲,拿起了虎符,他們叫韓信。

他們不是一事無成,他們一手終結了亂世。歷史走在了歷史該有的軌道上。

亂世與盛世間的鐵幕已經落下。不止是俠客改變了歷史,歷史也改變了俠客。從他們選擇放下手中的劍時,他們已經不是俠客了。


你無法想像,郭靖成了安撫制置使,楊過做了招討使,張無忌戴上了旒冕,令狐沖做了錦衣衛千戶,是怎樣悲哀的場面。

時代變了,不是長劍的時代了,秩序取代了紛爭,買菜刀也需要登記了,彈劍歌於長街恐為牛二所欺。

再停留下去,就會被時代改變了。

廟堂的鐘聲已響,是到了蕭鼓銷聲匿跡的時候了。不如就藏劍歸去吧,江湖終不過是江山的一隅


首發微信平台:霍老爺的小木屋(ddz_233)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給你一個大盜賊的視界


答案很簡單,金庸小說主角往往貼近歷史,但他們又不能改變歷史。這是金庸小說至高無上的法則。
例如韋小寶參與了幾乎所有國家大事,陳家洛也可以主宰乾隆命運,張無忌已然是江湖唯一領袖,但他們最終都要服從現實的歷史,否則發展下去和真實歷史出現大衝突,反而無法取信於讀者,對整個小說乃至整個武俠世界的真實性都是一種的損害。


現實生活中治好了無數人的醫生也在衡陽醫鬧面前顯得一事無成


大仲馬曰,歷史就是掛小說的釘子。
對於手法老練的通俗文學作家來說,歷史很重要,但又不那麼重要。
說重要,是因為,假如沒有歷史氛圍,很多范兒就起不來。《桃花扇》以男歡女愛襯托國破家亡,《傾城之戀》以國破家亡來襯托男歡女愛,不評論孰高孰低,但毫無疑問都很有范兒。如果沒了大時代的蒼涼背景,不過一普通雞毛蒜皮之小情小愛罷了。現在的愛情故事,因為生在和平年代,沒了那份凝重感,不得不生編出疾病、車禍,實在巧婦難為。
說不重要,是因為,這類故事,換個朝代,基礎情節可以套用,宋末移到明末,問題不大。
無非是釘子的質量,可以掛起多重的畫,而已。

金庸小說中的歷史就是個釘子,掛的是俠之大者的濃墨重彩。但畫得再猛烈,也不能喧賓奪主,搞出穿越小說里篡改時間線的把戲。武俠世界是有沙盒機制的,無論主角怎麼個人奮鬥,都不會改變歷史的進程。打鬧一番後,一切復原照舊。
為什麼不能篡改?這是武俠小說的先天弱點決定的。武俠小說最早不過是一種低級趣味,市集尋仇街巷鬥毆之古惑仔,奇人異事快意恩仇之刺客傳,難入主流文學的法眼。到了金庸這樣的落魄書香手裡,才糅合了一些「高級」觀念,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之類的文人思想,整體拔高了武俠作品的品位。
但我要說,文人思想和文人自己的做派是兩回事。自古至今的儒家士大夫,其實很討厭那種個性強烈、具備獨特魅力而信念堅定的人,因為這和中庸的氣質格格不入。
但十分弔詭的是,孔儒士大夫階層偏要把自己也說成有那些優點,但實際上是沒有的。
這可以從《蕩寇志》里矛盾的態度可以看出。作者其實羨慕梁山好漢,但沒辦法,他和梁山好漢立場是敵對的。他筆下的地主階級剿滅了梁山,但一定要讓地主階級處處cos梁山好漢。顯然他是既痛恨又羨慕梁山的。
這種事說來很有意思,紅衛兵大院子弟時隔多年後又冒充起他們的死對頭「頑主」。
也許有人說我對儒家地主階級有偏見,但只要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儒家是誰來當皇帝都可以的,只要和他們合作統治人民。他們歷史上也的確是這麼辦的。
近代儒家的衰落,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連續碰到國共和日本人這幾個真的具備強烈信仰的團體,儒家在他們面前丟盔棄甲、丟人現臉,一敗塗地,讓農民不再尊重和敬畏他們了。換而言之,李鬼碰到了他們一直試圖冒充的李逵,那當然是名聲掃地咯。
回到金庸小說上來,為啥大俠們一番折騰後啥事都沒幹成,這還用說嗎?那不就是文人的真實形象嗎?
金庸也知道,如果他寄託理想的這些個「大俠」真的干成了影響時間線的大事,那也就不再是他理想中的大俠了。真把李鬼寫成李逵了,那等於給李逵作宣傳了。所以,金庸的大俠,必須就這麼窩囊下去。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種邏輯在武俠小說裡面顯然並不恰當。
金庸先生的各著作中,主角性格差距大,身前身後境遇也是差距巨大,但是說都是一事無成這已經又是跳過是不是就到為什麼的範疇了。
有遊戲江湖的,有歸隱山林的不假,也有混得好到無法想像的啊。

咱就以說射鵰神鵰兩部之中的郭靖:
郭靖若是留在蒙古,娶了華箏,那是帝婿,論及和托雷的交情,救過大汗的功勞,一箭雙鵰的彩頭,便是異姓並肩,裂土封王,在當時的蒙古那也是毫不奇怪。

但既然選了心繫故國,回到積弱的大宋,一樣是大有作為嘛。
武功其實已然不必說,郭靖青年時華山論劍和五絕交手已不落下風。中年武功大成,融眾家所長,已是宗師級別,全書中顯然是武林翹楚,出手不多但不是九十八人正反天罡北斗這種驚天陣仗,就是金輪法王這絕頂高手,還從無敗績。

論及江湖背景,陸家莊英雄大會上,有人要推他當武林盟主,真要當怕也就當了。妻子是現任江湖第一大幫幫主,從老頑童論輩分還壓全真七子一輩,師承和岳父佔了五絕兩人。
親友嫡系一脈中,黃蓉因身體原因放棄丐幫幫主一位後,魯有腳等人一樣掌握著關鍵資源,而可以注意到的是作為一幫之主,魯有腳才幹本領就不說了,本人基本上就沒離開過襄陽,硬要說魯長老的過人之處,也無非當年君山之時,鼎力支持了郭黃二人而已。
差點意思的無非是子女徒弟,二武根本就是廢柴,郭芙雖然少年時也和他們暗生情愫,但郭靖自己拍板就要將嫁長女給楊過,當然楊過沒答應。之後也安排了一個耶律齊,這人也是後輩之中的翹楚,後來也牢牢把丐幫抓在手中。就連二武最後娶的也都是耶律,完顏這般大姓出身的女子。

這些也就罷了,畢竟郭靖後半生幾乎都在襄陽,而他在襄陽的時候狀況原文可見一斑:

黃蓉道:「連日四下里找尋,都沒見到他的蹤跡,若是有甚不測,必能發見端倪。過兒武功已不在你我之下,雖受重傷,必無大礙。」郭靖道:「但願如此。我去追芙兒回來,這事可不能如此了結。」黃蓉笑道:「她早騎小紅馬出城去了,那裡還追得著?」郭靖道:「 這時三鼓未過,若無呂大人和我的令牌,黑夜中誰敢開城?

郭靖一介白丁,在軍事要衝襄陽城內的地位已經達到和安撫副使呂文德(煥)相當的程度,不僅擁有私兵,而且能夠直接命令乃至控制襄陽城的軍政要司。這個「敢」字,尤其妙筆。

周伯通瞧著她文秀的小臉,笑道:「你也做過壞事么?」郭襄道:「自然,你以為我不會做?」周伯通道:「好,那你先說一件給我聽聽,」郭襄道:「豈止一件,連十件八件也有。嗯,有一個軍士在城頭守夜睡著了,爹爹叫人綁了,說要斬首示眾。我見他可憐,半夜裡悄悄將他放了,叫他快快逃走。爹爹很是生氣,我招了出來,爹爹將我打了一頓。

士兵瀆職在先也罷,郭大俠說綁就綁說斬就斬,女兒私放就放,打了一頓了事。國法軍規怕是都沒大過郭大俠的家法家規。

(呂文德)眼見守御不住,心中大怯,面如土色的奔到郭靖的身前,叫道:「郭……郭大俠,守不住啦,咱……咱們出城南退罷!」郭靖厲聲道:「安撫使何出此言?襄陽在,咱們人在,襄陽亡,咱們人亡!」黃蓉眼見事急,呂文德退兵之令只要一說出口,軍心動搖,襄陽立破,提劍上前,喝道:「你要是再說一聲棄城退兵,我先在你身上刺三個透明窟窿!」呂文德左右的親兵上前攔阻,黃蓉橫腿掃去,四名親兵一齊摔跌開去。郭靖喝道:「大伙兒上城抗敵,再不死戰,還算是甚麼男兒漢?」眾親兵素來敬服郭靖,見他神威凜凜的這麼呼喝,齊聲應是,各挺兵刃,奔到城牆邊抗敵。

襄陽城軍民,怕是有人知郭大俠而不知安撫使矣。

離房門丈許,便聽得郭襄道:「小棒頭,叫廚房再送兩大罈子酒來。」「小棒頭」是個丫鬟,郭襄給自己丫鬟取的名字也是大大的與眾不同,那丫鬟答應了。只聽得郭襄又道:「吩咐廚房再煮兩隻羊腿,切二十斤熟牛肉來。」小棒頭應聲出房。

她坐在芍藥亭中,臂倚欄干,眼見紅日漸漸西斜,心想:「今日已過去了大半天,他就算立時到來,最多也只有半天相聚。」眼望著地下的芍藥花影,兩根手指拈著剩下的一枚金針,輕輕說道:「我還能求他一件事……

郭府不僅是僕從不少,大量酒肉說來就來,自然是豪邁,至於這亭台樓榭,看得出二小姐待著的芍藥亭是種的芍藥,如此說就算有牡丹亭月季亭也不足為怪。
襄陽城裡有這般氣魄的大戶,怕是不多,驕奢淫逸固然不妥,但是郭大俠肯定是沒虧待了家人就是了。

這晚安撫使署中大張祝捷之宴,呂文德便要請楊過坐個首席。楊過說甚麼也不肯。眾人推讓良久,終於推一燈大師為首席,其次是周伯通、黃藥師、郭靖、黃蓉,這才是楊過、小龍女、耶律齊。呂文德心下暗自不悅,心想:「黃島主是郭大俠的岳父,那也罷了。一燈老和尚貌不驚人,周老頭子瘋瘋癲癲,怎能位居上座?」群雄縱談日間戰況,無不逸興橫飛,呂文德卻那裡插得下口去。

擊斃蒙哥之後的慶功宴上,呂文德不滿的也只是一燈和周伯通坐了上席,對於其他人的地位實際上是沒有什麼異議的,顯然其自居地位甚至是在郭靖之下。

郭靖一心報國,慷慨捐軀,當得俠之大者也不必說。飛揚跋扈,驕奢淫逸之類的行為按不到頭上,撐死無非是報國當先,略有專權僭越之嫌。
話說回來來要我是呂文德,聽說郭大俠少年時有個殺父仇敵段天德,大小也是個朝廷命官,後來不明不白就死了,我的選擇大概也沒兩樣不是——明哲保身,抗敵之事,大俠說怎樣就怎樣了罷。

說句誅心之論,異國單親偷渡兒童,草莽出身,混到這種地步,在黑白兩道混到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聲名無兩,一身榮華,簡直是雞犬升天的地步,縱觀當時當世,能有幾人。
誠然最後城破身死,也是文中蒙哥被擊斃,蒙古國大軍敗退之後,忽必烈回去參加爭位之後的事情了。期間十數年太平,怕才是郭大俠一生巔峰,最為得意之時。
死守咸陽四十六年,身死之時,郭大俠應該也六十多歲(南宋戰火紛亂的時候,怕是人均壽命不到30),身後名聲到元末還被人頌揚,嘖嘖嘖嘖。

還說郭大俠魯鈍愚笨的,不妨仔細琢磨一下。至於說郭靖這種當世人傑一事無成,那真是笑話了。


什麼叫一事無成 老查都成武林盟主咯!


一事無成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郭靖、蕭峰殉道,令狐沖無意權謀、活出人性本真。求仁得仁,貫徹自己的道,也不算碌碌無為。
當然,我明白題主的意思,以成敗論觀之,陳家洛賠了夫人又折兵,袁承志退隱浡泥島,郭靖擋不住襄陽城破,蕭峰守不住遼宋安寧,渣男教主只顧畫眉,總舵主防不住少東家的無情,我們一身絕世武學,志得意滿,拔劍四顧,卻發現大勢已去。
這沒什麼,因為現實就是如此。
司馬遷的郭解與班固的樓護,杜光庭的風塵三俠與裴硎的聶隱娘,平江不肖生的大刀王五與趙煥亭的楊遇春,鹿鼎記里的康熙與其他作品裡的諸位俠客......歷史及俠義作品對這個命題的對比、探討未曾間斷,而且幾乎都指向共同的答案:人力尚有盡時,武力自難通天。
不平則鳴、崇尚自由的俠客們,無非就三條路可走:體制化、殉道與歸隱。
梁羽生筆下動輒天下第一的張丹楓、金世遺們,古龍筆下脫離政府的浪子們,只是千百年來文人對俠客夢的再意淫罷了。
真實的歷史社會中,不管俠客選擇了哪條路,他們就都已經死了。
自然也無法再干成什麼大事。
金庸為什麼這麼寫?因為他自己就是這麼做的。


金庸借郭大俠所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但,世事又豈如人算?

我覺得金庸所想表述的,是一顆俠義之心,凡事全力以赴就好,不為結果。

郭靖殉國於襄陽,以他能耐,撤退自非難事,但自古以來,以死殉所忠之事者,又何止萬千?

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仍全力以赴,我覺得這種不為功利而為信仰的所為,更值得讚許


金書中有個特點是依據史實做文章,達到某知友提到的,以假亂真的效果。

與普通寫手不同,金是非常有文化、政治、歷史方面的學問的,他深知小說符合歷史,不僅僅要被套進某時代里,還要符合歷史規律,符合政治規律,符合軍事規律,符合文化規律。這些因素限制了金書主角能量的發揮。

我理解的題主所說的做大事是像大政治家那樣立下豐功偉績,那麼我們分析一下政治家和大俠有什麼不同,
第一,政治家需要有明確的政治主張或政治理想,
第二,政治家需要有出色的政治手腕,
第三,政治家需要有政治思維。關於第三點我解釋一下,政治家作為群體代言人,他們首要考慮的是集體利益。

張無忌是大俠中成就最高的,他挽救了明教,統一了江湖,創造了抗元新局面,在某時期幾乎成了江湖裡的皇帝,那麼讓我們看看他具備哪些條件,首先他是有目標的,是趕走蒙古人,其次他是有手腕的,不過這多是趙敏給支招,再次他是有政治思維的。著重說一下第三點,張在光明頂上揍六大派的時候,不是想著如何報家族血仇,而是想著怎麼搞團結,怎麼不損失漢人武林的整體利益。張不僅能包容,還謙遜,給別人台階下時說的話也很到位,維護別人的面子。這在大俠里是非常厲害的(可能與張無忌的文化水平和個人修養有關),這使得張干出了一番大事。

但最終建立明朝的是朱不是張,就是因為張善良和優柔寡斷的性格,張的三點都不是很堅決,這使得他不能成為一個堅強的革命領袖。
首先,張的目的不夠長遠,趕走蒙古人以後,國家民族走向何方,張並沒有概念,
其次,張的手腕不夠高超,沒有趙敏在身邊的時候輕鬆被朱給耍了,
再次,張作為利益群體代言人可以被替代,張在這個位置上維護團結的作用已經基本發揮完。因為有這樣的現實,大俠們雖然神功蓋世,也是沒法幹什麼大事的。

下面看一下金對江湖和軍旅差別的描寫,

一是張無忌帶領群雄被困於屠獅山上,旁白說,這些英雄單打獨鬥都很厲害,但是戰場里最重要的是訓練有素,聽從指揮,使幾千人成為一人,這些英雄都只會單打獨鬥,所以沒法形成戰鬥力,後來張得了武穆遺書,靠著出色的指揮和五行旗這種半軍事化部隊才打敗元軍。

二是福康安搞武林人大會,他出場的時候屬下齊刷刷行禮,武林人士感慨怪不得大帥總打勝仗,治軍確是齊整,讓自己上戰場是不行的。

可見,在金的設定中,大俠打架能量很大,打仗是不行的。 大俠和政治家還有一個區別,大俠做事的標準是義,政治家的做事標準是集體利益,當這兩者有重合的時候,大俠看起來在干大事,但是這兩者終究要分道揚鑣的,郭靖在襄陽只是幫助守城,這是義,元軍退走了,義結束了,郭靖也就無所事事了,要是個政治家,說不定會先把那個朝廷的大帥搞掉當上大帥,然後陳橋兵變當上皇帝。

但是,正是因為大俠做事先考慮的是義,所以讀者看了才會覺得蕩氣迴腸,如果大俠是一個政治家。。。陳友諒朱元璋不算,在金庸武林中,是有一個出色政治家的,那就是慕容復,假設他做了主角,為了國家拋棄表妹,然後政治婚姻,然後當了皇帝。。。這書好像就成二月河歷史小說了。。。


金庸賦予大俠們的能力和大俠們達到的成就是相符的,但與他們的目標不符。
金庸賦予陳近南的是俠義、口碑和武功,陳近南的成就是成立了天地會,殺了些貪官,救助部分貧苦人,這是相符的。可是他的目標是造反,這就不符了,我們看看歷代造反的成功人士,這三者任何一樣都不是能夠推翻一個政權的因素,相反朱元璋和本朝太祖好像這三者都沒有。
金庸賦予郭靖的依然是俠義、口碑和武功,多了黃蓉+《武穆遺書》,而後者才是他能抵擋蒙古鐵騎二三十年的因素。
東方不敗曾是大俠,論心機武功都是人傑,所以奪了神教教主之位,這是他的目的也是成就;練了那功夫之後,不是大俠了,只是個可憐的小女人,心裡想的都是那個男人。


——————————————————————————————————————————
我這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創武當一派、傳太極拳劍,其餘一事無成。
------張君寶


不覺得大俠有什麼了不起的,也就是比普通人多了一身武功而已。《倚天》一書中,張無忌酷炫掉渣,還不是被朱元璋玩死,六大派明教不可一世,還不是被趙敏耍的團團轉。
就算放到歷史長河裡,太監把秦朝搞沒了,流氓+胯下之人+撿鞋的+衙門小吏把西楚霸王秒了。如此等等,千年以來不斷重複。
金庸在《笑傲》中告訴我們,計謀,遠比什麼高手大俠犀利的多。


因為金庸描寫的重點在於江湖。開了掛的主角們可以在江湖裡遊刃有餘,卻奈何不了天下大勢,畢竟歷史不是靠某幾個人就能改變的。金庸的武俠故事一方面要與歷史大實際基本相符,但可以微調,比如殺鰲拜的侍衛不是韋小寶,但鰲拜確實被康熙的侍衛殺了,所以金庸可以把這件事歸在韋小寶身上。另一方面,金庸武俠里的主角們並非不作為而往往是對大勢無能為力,英雄的悲情也鑄就了回味無窮的情節。


你說的這種大俠不過就是一個推動劇情的NPC,當然不能把所有事情做完了,而且就是因為他們的失敗,才有主角的成功啊,項羽再英雄了得,做了皇帝的還是劉邦嘛。


金大俠想告訴大家:靠拳頭是不行滴。


推薦閱讀:

金庸和古龍小說中武俠的形象是否被美化?
金庸小說里誰的智商最高?
你認為古龍作品被改編得最像樣的影視作品是哪一部?
金鐘罩鐵布衫為什麼又叫十三太保橫練?

TAG:人物評價 | 武俠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