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韓國導演奉俊昊?


奉俊昊是極其會講故事的導演。
編導合一創作習慣也使我們能相對不受過多干擾,比較清楚的討論他的個人特色。

一、毀滅型悲觀主義小人物之友。
1、社會性題材
社會學專業出身的奉俊昊非常傾向選擇與生活貼近的故事題材,挖掘現實生活本身的戲劇性來折射社會現實。
●《綁架門口狗》,現代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壓力被狗引爆後的鬧劇。

●《殺人回憶》,各國都常見的女性受侵害事件。
●《母親》,小藥材店老闆娘母性的善惡相對論。
●《influenza》,不良青年進化史。
●《雪國列車》,封閉車廂社會學。

2、人物去英雄化
主人公大多是社會底層人士,具備小人物式猥瑣感。反傳統角色設定。
●《漢江怪物》,反傳統父親形象,塑造痞子氣男主。
●《母親》,反傳統母親形象,塑造黑化母愛。
●《殺人回憶》反傳統警察(正面:高大全救世主。反面:蠢笨無責任感。)形象,塑造正負面皆有的飽滿警察。
●《雪國列車》,反傳統「救世之星」,男主有黑歷史,性格也並不堅毅。

3、從社會之苦到人之苦的諷刺
●不割裂人物與社會的責任,不將單一地所有責任推給體制與外部。進行對體制和人物本身的雙重諷刺,強調人物與環境共同作用。全面批判的過程中不偏袒某方。
《漢江怪物》,諷刺美帝,諷刺韓國體制無能。
《南極日記》,諷刺人的宏大理想與事實對比的可笑,諷刺困境中的人性。
《殺人回憶》,諷刺安全體制,諷刺小人物本身性格的自我矛盾,同時表現對自己國家的憂慮。

【《雪國列車》,在他之前的電影中相對較為清晰的正反雙方基礎上進一步模糊了邊界。
尤其注意:它並非是很多人所說的「反體制」,甚至與傳統的同類片比較還帶有相對意義上為體制辯護的成分。
在傳統電影中,反抗者通常都遭受了毫無原因的非人壓迫,但在此片中這種不公的壓迫帶來的正義感被弱化。甚至沒有正義方——反抗者的動機是並不光明的。
因為反抗者是依靠Wilford提供避難所與食物才得以倖存的(注意:是直接的施與,而非反抗者付出勞動換取報酬的交易。),所以雖然施恩者對受惠者待遇並不高,但那個前提仍然給反抗者本身帶上了很嚴重的「得了便宜賣乖」的嫌疑
奉俊昊這次依然沒有站在所謂的底層或高層任何一邊,片中雙方行為的動機都是合理的,所有人的行為幾乎都是出自於趨利避害的本能。
在片中甚至明顯地展現了末節車廂人的無知與非理性。海洋館壽司店旁,黑人母親Tanya和列車部長Mason的對話就能展現出兩者對於「合理控制——平衡」的認知差異。
WilfordCurtis所說的那一大段話是洗腦,也是真心話。
而這種過度反抗的後果,就是整個世界的崩壞。
總的說,這次表達的主題是體制的宏觀穩定與部分人利益的矛盾——沒有人覺得自己是既得利益者。「體制內沒有贏家。」 】

●不劃分絕對意義的好人與壞人,塑造立體人格,人物極少「主角光環」附體,不開掛,不賦予人物神性,徹底回歸人性。
這也是他電影壓抑感的來源之一。

【上面這點是針對他的大部分電影。但《雪國列車》例外。男主出現了嚴重的「主角光環」附體,人物雖然也是有黑歷史的善惡兩面兼備的領導者,但是並不立體,並不飽滿——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能解釋他憑什麼成為救世之星,憑什麼他就能得到那麼多人的信任。 】

●不動過多惻隱之心,不給人物過多善意。奉俊昊電影色調大多色調冷峻,比較愛好使用長鏡頭+斯坦尼康來提升情緒上的真實感。且熱衷於毀滅其他電影中常用於承載「希望」的存在。列個表。
《殺人回憶》女學生。
《漢江怪物》小蘿莉。
《母親》援交少女。
《綁架門口狗》小狗。
《雪國列車》有意外
加上細節的步步緊逼如《母親》開頭那組的刀切鏡頭,更顯壓迫。

他的電影里沒有人能活得高興。

也正因為12提到的他所說的故事,所說的人物與我們日常所見人相近,而情節本身又及其勾人,在所以能夠產生非常強大的移情效果,令觀眾產生強烈代入感。


二、花式故事雜耍大王。
他電影的故事都非常紮實飽滿,邏輯嚴密無硬傷。相較朴贊郁電影視聽上的美學享受,奉俊昊帶給我們的快感更多來自故事本身。

1、反傳統——大反轉與段落反轉
傳統的犯罪片、科幻片等等,是有一個套路的,從整個電影大情節到小段落都有某種思維定式。
而奉俊昊擅長分散你的注意力,按照思維定式進行大量錯誤方向的暗示,令你陷入他誤導中的後續劇情猜測,然後拋出反定式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果。
不光是整個大故事結局令你難以猜中,甚至在單個段落內也會進行數次反轉,在你以為主角要脫離困境的時候、以為有希望了的時候突然掐死線索,令情緒突變。
例:
《漢江怪物》男主女兒的生死。
《綁架門口狗》樓道追逐戲。

《殺人回憶》三分之一處女人出門前脫掉紅外套與火車軌道慘案。

而他的反轉又非為反轉而反轉,他電影的信息量是非常豐富的,細節之處都做過無數伏筆,需要你去捕捉,經典例子就是《母親》里的針線盒。

2、情緒張力的刻意壓制。
●自私的懲罰:跟第點中的第3小點有關,奉叔十分精準地把握到人熱衷於推脫責任的心理
類似於:當朋友受傷害,我們希望把傷害他的人打一頓,結果發現是他自己的錯。
我們自己犯了罪,想找借口怪罪他人,卻被綁在測謊儀上無所遁形。

而由於強烈的移情作用,觀眾下意識把自己代入了主角的情感中,會站在主角的立場上,產生「我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做的都是對的」的思維。例如《母親》出於「保護孩子」目的、《殺人回憶》出於「查找兇手」目的、《influenza》出於單純的「生存」目的,種種目的都看似有正當理由。
而奉俊昊就喜歡強調「你是錯的。」
但不管是《殺人回憶》中警察對自慰男的拷打,還是《母親》中的荒屋居住者的結局。不論動機多麼迫不得已,總歸是為滿足一己之私而傷害他人。
觀眾(主角)在「別無選擇」而行「虧心事」時受到絕望、羞恥、焦慮等等負面情緒纏身,怨氣又不能轉嫁他人,只能自傷經脈。


說奉叔,不能不提朴贊郁,朴贊郁暴力美學雖然看似口味較重,但經過渲染後錘錘入肉帶來的大開大合式神經質是可以滿足觀眾的發洩慾望的。
而奉的暴力行為始終較為冷靜克制,儘力不做過多情感渲染。加上極少出現縱情大哭或大笑的戲。即便有,也是在「哭出來」之前就轉換場景,情緒未來得及發泄就被堵住,徹底保持封死你心理情緒宣洩點的目的。
真是討厭的傢伙啊。

朴是外傷,刀口密布,血肉模糊骨盡折。

奉是內創,皮肉光整,肝膽破裂筋全斷。

傷害值一樣,但痛的方式截然不同。(兩者齊虐最是爽!)

節奏的掌握:
用鏡乾脆,毫不拖泥帶水是所有好導演的品質(若是沒有剪輯權的導演,那就很多是好剪輯的品質)。
而他的特別之處在於——熱衷於提前一步——即前一點提到的,情感發泄的及時卡斷。
眾所周知,好電影的剪輯,每個鏡頭一定一幀不多一幀不少,務必卡在最妙的剪輯點上。
而他幾乎所有的作品,涉及到表意性的、情緒飽滿上升的鏡頭,都會在正常電影的基礎上減掉幾幀,刻意卸掉一分力。
這一點看似微小,但正是這一點特別而精準地加強了前面所說的負面情緒帶來的滯澀感和焦躁感(男同志請腦補箭在弦上突然發現丁丁被切掉了一截的感受)。

三、商業之星。
奉俊昊是韓國票房第一導演,這方面一直玩得很溜。
他很少探討過於深邃的哲學隱喻,多注目於社會。雖然藝術風格沒有朴贊郁濃厚,但帶來的好處就是片子相對而言老少咸宜,各個文化層次的人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是專業人士和發燒友心中的「好電影」,也是進電影院吃爆米花談情說愛的人心中能值回票價的「好看的電影」。應該商業上能走得比較順。

非他導演的編劇作品我只看過一部——《南極日記》,坦白說感覺劇本欠火候,伏筆處處最後卻留了大坑,明顯不完整。不知是否導演問題,如果不是,那不排除他導演水準大於編劇水準的可能。
奉叔自編自導的作品還是很棒的。
至於演員,因為不是他主業,也沒做過多關注。

總之,奉俊昊是一個能把藝術水準和商業價值完美融合的優秀導演,這很難得,不要問我為什麼。

目前沒有發現他其他的缺點,不知是否愛太深以致障目。 希望有發現他缺點的人來跟我聊聊。
還有一些是要結合電影史的角度思考的,等我再多看點了來探討吧。。。
暫時想到這麼多,還有的就等3月17號看過《雪國列車》再談【簡直期待得渾身發燙啊】。
其它遺漏,日後補上。

=====================3.17的分割線==========================
看完《雪國列車》了,不是爛片,但絕對不是奉俊昊該有的水平。懷著對他一貫的期待去看,失望了。
本片最大的亮點就是我在第一點的第3小點那幅圖下面提到的體制探討的新意。
然後形狀一樣的多節長方形車廂在用鏡上玩出這麼多花樣也很有意思
核心缺陷是劇本。劇本出現了《南極日記》出現過的問題。
主角站不住腳是最大的硬傷(在前面的塑造立體人格那點有提),配角也薄弱。
節奏不穩,這是導演層面的問題,有幾次情緒變化轉折都不夠順滑,給人感覺導演急且緊張。前面提到的情緒張力刻意壓制的好處在這片里沒了,有些地方還用力過度(如斧頭幫大戰)。出現了以前從未有過的拖沓。
懸念抖散,男主角Curtis的人物背景吊了一路胃口,最後竟然是在開門前以大段台詞的方式展現,而且台詞還比較糙,敗筆。
有難以前後呼應的無意義或者說過於刻意的情節設計,這個不細談了。

至於被廣大詬病的結尾,有人覺得應該被洗腦成功才是藝術上比較飽滿的。我這裡有另一種解讀:他們停下的地方是冰天雪地,不是綠洲。列車引擎壞掉,能源停止供應,列車將會出現不再供暖,且食物補給不足的情況。
倖存的人能否以北極熊為食、還是被北極熊吃掉、還是在與雪地生命互不干擾的情況下耗盡車上儲備而死去。是開放式結局(個人傾向於能源供給耗盡,所有人凍死。)

另,本次出現了兩個看似奇怪的人:一個動機奇怪的人物和一個開掛的人物(此處針對前面說的人物合理性與不開掛。)
1、動機奇怪:機槍掃射游泳池+桑拿室被打趴+最後和宋康昊肉搏的暴力狂人。個人發現似乎很多人覺得這個人物像是為了反派而反派,故特地在此提出一下,這裡有一條隱線:在這個片子里按照傳統模式探討了友情,親情,愛情。友情和親情大家都能看見,那愛情呢?
奉俊昊這次用作愛情代表的,是同性戀。暴力狂人敵我不分的瘋狂來自於愛人的死亡——在末等車廂,去給Andrew右臂上環截肢的靠在肩上的長髮男就是他戀人,後來在斧頭幫大戰後被南宮民秀的女兒尤娜殺死了(注意那裡的眼神特寫)。所以他一路都在追殺她父女,為了給戀人報仇。
2、開掛:尤娜。透視眼。如果要理由,那就是她出身在車上,所以在車上的感知能力強於其他人一些,能夠根據隔壁車廂的聲響等分析有沒有人(類似古人聽地面判斷敵人騎兵遠近)。至於其他出生在車上的孩子為什麼沒有?因為其他孩子不知道怎麼運用這個高感知能力,而她爸是設計師,可以給出合適的引導,所以只有她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還有一部分部分關於《雪國列車》的細節,補在了前面括弧【】內。

他的長處向來在取材現實的以點帶面,這次講科幻架空可能有點不習慣。加上新到好萊塢,剛換主場可能跟朴贊郁一樣,都需要一段適應期。
雖然這次表現不如我意,但是我對他的綜合評價大方向依然不會改——奉俊昊是一個能把藝術水準和商業價值完美融合的優秀導演。
希望他能儘快找到最合適的走得更遠的路。


「有些事實,不能大白於天下。」

四年前,朴贊郁、金知雲、奉俊昊,三位在本土備受推崇的韓國導演,齊齊進軍好萊塢。

各有獨特風格,且名聲在外,擁躉無數。他們在韓國本土,甚至有著一呼百應的能量。

但來到好萊塢後,他們卻發現這夢工廠,不如想像般美好。

雖說地位不至一落千丈,但對導演來說,最重要的拍板權力,卻不在自己手中,而是製片人等說了算

奉俊昊曾戲說,「我們三個經常聚在一起,邊喝酒邊看片,比誰的創作被干預最多,就像講恐怖故事一樣。」

很多人都會以為,出了「雪國列車剪輯事件「後,奉俊昊的話語權岌岌可危。

但其實不然,相比其他兩人,奉俊昊不可不謂幸運兒。

他的電影,雖然發行受到阻礙,但命根子一般的「最終剪輯權」還握在手裡。

單這一點,就能看出奉商業性為真理的好萊塢,對奉俊昊的信任。

這也延續到了他與美國合拍的新作《玉子》上,提名戛納金棕櫚獎,飽受爭議的國際合拍大作。

還請來傑克·吉倫哈爾蒂爾達·斯文頓等一眾明星,投資近600億韓元,參與「Plan B計劃」

但因本片與流媒體巨頭Netflix深度合作的關係,《玉子》在戛納參展時,風波不斷。

評委認為其規格不符要求,連記者見到片頭LOGO都噓聲不斷。

原因很簡單,就像評審團主席佩德羅·阿莫多瓦所說,「金棕櫚不會給網大」。

可見這個標籤,在主流群體里,多不受待見。

且不論奈飛,到底如之奈何了傳統影視產業,奉俊昊和對方合作的原因卻很實在。

「從組建團隊、創作自由到終片剪輯,Netflix保證了我對作品100%的掌控,而這一般是像斯皮爾伯格這樣的神級導演才有的特權。」

是的,代表「開放和國際精神」的戛納,這一刻卻顯得如此保守與刻板。

到底是真的「照章辦事」,還是對此有些恐懼?

當然,力挺奉俊昊導演的也不是沒有,昆汀就是一例。

他在澳門領獎之時,聽聞可以與奉俊昊見面,立刻轉戰韓國。

兩天時間,兩人相談甚歡。

昆汀盛讚奉俊昊,「他是我見到導演中最有趣的一個,斯皮爾伯格所展現的非凡才華,如今的奉俊昊身上同樣存在。」

從海報來看,所謂玉子就是其中那龐大動物的名字,也暗示了其性別。

故事發生在韓國一處深山中,風景絕佳,人跡罕至。而玉子則是一隻經過基因科技人工育種出的巨獸。

女主角MIJA,自小和玉子生活在一起,度過了十來年歡樂時光,感情深厚。所謂渴飲山泉水,飢食瓊漿果。

但某天,厄運來襲。一家跨國生物科技公司奪走了玉子,將它帶到紐約。明面上,是要讓玉子參加所謂比賽,實際上,則是要把玉子送上餐盤。

於是,MIJA踏上了拯救玉子的旅程,隻身從韓國內陸轉戰大洋彼岸。手無寸鐵的小女孩,只靠著心中那個執念:要把玉子帶回家。

但只看截圖的話,你很容易誤以為,這是講述小女孩與動物和諧相處,追尋愛與理解的冒險故事。

但其實,這是一部由畜牧業+娛樂業+動物保護主義混搭而成的作品。

就小十君看來,奉俊昊依然走的是宮崎駿的老路——透過一人一獸的共同經歷,呈現對現時現世的觀察與思考。

而這種對當下的關注,也輻射到了片中層出不窮的社會熱點上。

如環保,如全球化,如轉基因,如媒體操控,如精英主義……不一而全。

不過,奉俊昊每部電影,都能掀起媒體一陣波瀾。無論是對CG技術的偏愛,還是題材選擇,還未上映就已在風口浪尖。

《漢江怪物》中的怪物,《雪國列車》中的極寒,《殺人回憶》中的殺人惡魔。都是常人難以抗拒的存在,這其中隱含的政治隱喻,與對體制的反抗,一直延續在他的每部作品中。

但《玉子》中的巨獸,模樣憨傻,性格溫純,完全不像他以往的風格。其中似乎有隱情?

很多中國觀眾,都是透過《雪國列車》一片,認識的奉俊昊。

號稱韓國影史最大投資規模,多國聯合,超級製作,還有好萊塢大牌加盟

雖然剛上映時口碑兩極分化,如今也獲得了自己應有的地位。

類型為科幻/災難,但明眼人都知道,《雪國列車》的本質一如那些經典科幻電影,都是披著幻想外皮的政治寓言

行駛在無盡冰原中的小小列車,每節車廂,共同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各個層級。

階級,專制,革命,反抗,這些聽上去很尖銳,實際含義卻因人而異的辭彙,在不同立場理解之下,催生出迥異的行為與觀點。

就像電影結尾,男主角面對獨裁者那一場戲。原本堅定不移的他,也不免困惑。

殺死眼前人雖然易如反掌,但當硝煙散盡,新的一輪循環是否又會重新上演?

如若不然,就得炸開車門,但人類最後的家園——這趟列車,又可能就此毀滅。

矛盾,困惑,不確定性,人類的理性局限。在這個結尾中,一覽無餘展現出來。

這種對政治觀點的原始訴求,讓《雪國列車》有了區別於其他末世題材作品的觀感。

此種探索精神,也是奉俊昊一貫的風格。與之相伴的敏感和細膩,在近年來的商業大作中,著實罕見。

《雪國列車》上映後,奉俊昊每天都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郵件,內容大多是劇本,還有約訪。

是的,從那一刻開始,奉俊昊已不再背負國別,進入國際大家園。

與處於邊緣地位的金基德,和過於晦澀沉悶的李滄東不同,奉俊昊從影近二十年,只有區區數部長片,絕對算不上高產。

但幾乎每部電影,都是吸金利器,且口碑不凡。

《殺人回憶》常年盤踞韓國電影排行榜,豆瓣TOP250之一。

《漢江怪物》,在《阿凡達》之前,也曾雄踞票房榜冠軍多年。

就算相對小眾的《母親》一片,也入選包括《電影手冊》在內,多家媒體年度十佳。

而奉俊昊本人,對此的總結也很簡單。

十來年間,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雕琢劇本上,一字一句,對故事能展現的豐富性,要求極嚴。

「必須要我來全權把控」,這個面相溫和,日漸發福的男人,一旦走進劇組,就展現出「都得為細節讓路」的強勢姿態。

當然,如果說精雕細琢,是一位成功導演的基本素養。

那麼讓奉俊昊出類拔萃的,則是他在類型片基礎之上,強烈的個人風格

無論是敘事技巧與鏡頭運用的純熟紮實,還是審美情趣與細節之上的把握拿捏,奉俊昊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商業片導演。

並非那種一鳴驚人的天才人物,大學畢業後的奉俊昊,在劇組摸爬滾打多年,從燈光到場記都曾涉獵,最後才當上導演。

處女作《綁架門口狗》,一部難以定義的電影,有點超現實主義情節。

鬱郁不得志的大學老師,接連遭遇生活的白眼。

而鄰居家狂吠不止的狗,點燃了他的怒火。一人與一狗之間的鬥爭,就此展開。

片中無處不在的黑色幽默,暗示的正是韓國高壓社會下,難以呼吸的個體,一次無力的掙扎。

奉俊昊本人,更願意把這部電影定義為帶點幽默的驚悚片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尷尬和荒謬的東西,表達方式是幽默的。我不喜歡喜劇,但我喜歡幽默。」

不過,由於本片表達手法略顯先鋒,上映之時票房慘淡。與其後的作品相比,這部處女作,更像是一次入學測驗。

「至少,它把我從票房焦慮中解救出來了。接下來的再差也差不過這一部吧!」

這次票房失利讓奉俊昊反思了許久,他領悟到自己的藝術表達,必須從觀眾熟悉的角度切入,才能影響更多人。

其後上映的《殺人回憶》,奉俊昊的成名作。

經過時間滌盪,歷久彌新,小十君心中最好的韓國電影。

電影改編自韓國歷史著名懸案——華城連環殺人案。

5年間,先後10名女性遇難,30萬人的警力排查,3000名嫌疑人被捕,兇手卻依然逍遙法外。

奉俊昊以三位性格迥異的警官為視角人物,帶領觀眾走進那段動蕩歲月。

韓國鄉村的落後愚昧,獨裁政府統治下的高壓,推理調查方法的落後,都通過鏡頭,一覽無餘展現眼前。

其中政治隱喻最明顯的,莫過於兇手作案的鏡頭。

他在山頂試圖行兇,而景深處的小村裡,卻因「燈火管制」而熄燈閉門。

一種罪惡,被另一種罪惡掩蓋,濃霧籠罩的夜裡,沒有正義呼吸的空間。

「這裡有我的少年記憶,暴力不僅僅限於政治,壓抑的環境孵化暴力,它就在我身邊。」

出生於70年代的他,整個少年時代,都在軍政府的暴力獨裁下度過。

這種常年積累下的無力感,在電影中雖然處處可見,最終卻濃縮到了主角之一的蘇探員身上。

高智商+冷靜克制,是來自大城市的蘇探員給人的第一印象。

但隨著調查越發艱難,逐漸陷入泥沼的他,也開始被恐懼和迷惑侵佔。

DNA的測試結果,原本可以洗刷嫌疑人的罪名。

但接近瘋狂的蘇探員,卻在那一刻對無辜者舉起了手槍。

是的,奉俊昊在片中,並未大篇幅展現兇手如何殘忍,而是將筆墨投向政治環境與社會體制的混沌黑暗

「我應該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吧,但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事讓人無法不悲觀,我把這種情緒放進了電影里。」

記得第一次看到結尾這幀畫面時,小十君呆愣愣了十分鐘時間。

時代的無奈,人群的無望,人性的無常,其間種種隱喻,都被奉俊昊以懸疑驚悚的形式,濃縮入銀幕那片方圓。

故事之外那引人深思的外延,讓這部電影超出了類型片的範疇,作為一種民族集體回憶,迴響在每個觀影者心間

關於影片中是否有真正兇手的疑問,奉俊昊的回答則格外有趣。

「我不知道真正的兇手是誰,但這部影片有540萬人次觀看,我相信,兇手就是其中一個。」

更重要的是,《殺人回憶》中將個人悲劇與歷史悲劇結合的處理手法,也帶出無數後繼者。

《那傢伙的聲音》、《熔爐》等片,不僅好評連連,甚至還推動了司法制度改革。

而這一切,都有賴《殺人回憶》開闢的「真實案件改編電影」流派。

但就在每個人都認為,奉俊昊要重走成功路,繼續拍攝犯罪題材電影之時。

他卻選擇另闢蹊徑,去拍「怪獸片」。

也許是深受日本特攝片影響,也許是想挑戰一下自我局限。奉俊昊的《漢江怪物》之路,走得坎坷不斷。

視覺特效,是他面臨的最大問題。

當時電影特效,基本都被好萊塢團隊壟斷,但奉俊昊卻想借本片打造本土團隊,一磨就是三年。

110億韓元的投資,在當初韓國,可謂天文數字。但這次與好萊塢合作的經歷,讓奉俊昊找到了技術上的解決方案。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奠定了韓國電影如今的高製作水準的基礎。

但你要認為這只是一部打著怪獸噱頭的科幻災難片,那就小看奉俊昊了。他的審美養成,可不一般。

據他所說,台灣電影新浪潮時期的作品,如《悲情城市》、《童年往事》等,都深深影響了他的藝術審美。

「《悲情城市》實在令人震撼,而《童年往事》給了我全新的視角,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拍。」

這種起點的品味,讓奉俊昊對表現小人物十分執著。

雖然技術上大量投入讓預算有些捉襟見肘,但奉俊昊也明白,自己的強項,還是在於關注「弱勢群體」。

所以,雖然片名為《漢江怪物》,但本片真正主角,還是那一家老小。

故事中沒有英雄美女與怪物鬥智斗勇的老橋段。

有的只是一個普通家庭,一面與怪物周旋,一面與政府糾纏。

「普通民眾永遠是孤立無援的,政府對他們有過什麼幫助?」

當怪物肆虐城市,不斷侵佔民眾的生存空間時,原本佔據強者地位,擁有優勢資源的政府,卻一直缺席。

與《殺人回憶》中的傻子一樣,本片中的父親,也是以凡人之軀對抗絕對力量的弱者。

奉俊昊在訪談中,把他們稱為「虛弱的人」,他創作動力的來源,就是這些人面臨的困境與不公。

所以,與《殺人回憶》有著共同原點的《漢江怪物》,一脈相承的依然是對體制,對無能政府的不滿。

雖然換了時空,但人性依然。

雖然電影正式上映前,媒體一致推斷,本片票房前景暗淡。

但現實卻讓奉俊昊大喜過望,《漢江怪物》就像後來的《阿凡達》一樣,重新喚醒了觀眾的熱情,連續七年佔據票房排行榜首位

不僅如此,片中「主人公們攻擊怪物時,總是功虧一簣」的喜劇效果,也被法國《電影手冊》命名為——「破音的藝術」。

這種「關鍵時刻掉鏈子」的表現手法,就此成為了公認的電影術語,也讓奉俊昊在國內的影響力,一時到達頂點。

話說回來,開頭小十君對《玉子》的選材和主題產生了疑問,看來問題的關鍵可能就在於怪物身上。

在奉俊昊以往的電影中,怪物本身在故事中以高壓政治與惡劣體制的幫凶形象出現,在功能上則作為其具象。

但在新片《玉子》中,怪物卻一反常態,以受害者的形象登場。這從某種程度上,也暗示了奉俊昊的觀念變化:我們共同塑造了環境,環境也塑造了我們,沒有人是無辜者。

雖然和朴贊郁等人相比,奉俊昊並未捧得多少國際獎項,藝術性上也略顯不足。

但他在傳統商業片中,卻融入了對社會現狀與歷史問題的敏銳觀察,不僅突破了類型片的囚籠,也帶動了韓國電影的發展。

強烈的表達衝動,與細膩的描繪筆觸,和對觀眾口味的把握,讓奉俊昊的作品,有著撬動票房的力量。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體現了他不僅視電影為娛樂工具,而是政治寓言的責任與擔當。

從影近二十載的奉俊昊,依然關注著社會浪潮沖刷下的個體價值。

他不溫柔,也不濃烈,只是以冷靜的雙眼,以悲憫的人文關懷,將那一幅幅人世滄桑的畫卷,展現在你我眼前。

那其中,有絕望,有希望,有煎熬,有等待,也有失意與奮然

-------------------------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第十放映室(dsfysweixin)

歡迎關注,和小十君一起瞎說大實話。


奉俊昊的影片是懸疑片與倫理片的完美融合,通過懸疑將觀眾引入他精心設計的人性迷宮,藉助倫理完成從視覺奇觀到人性拷問的完美升華。
既有對於人性的極致描摹,如《母親》里的愛子情深的母親;亦有對於社會的深刻批判,如《殺人回憶》那宗永遠無法偵破的殺人案。同時,他也是個極強的電影工匠,參見他的怪物大片《漢江怪物》。至於冷不丁的黑色幽默則是他的開胃小菜,其處女作《綁架門前狗》恐怕少有人以為是他拍的。
所以,他的新作《雪國列車》完全值得期待。


看了殺人回憶和漢江怪物,感覺他不走尋常路,不會把故事代入同類型片的套路中。有對現實的批判。有黑色幽默在其中。


「八九十年代後,最具斯皮爾伯格氣質的導演」—————by昆汀塔倫蒂諾


用電影鏡頭直擊社會現實是近年來韓國電影的一大特點,黑色、醜陋、人性、陰暗面均在如《追擊者》、《黃海》、《大叔》、《殺人回憶》、《老男孩》等影片中赤裸裸的展露,當然更有《熔爐》、《辯護人》等衝擊內心柔弱處,讓人無不痛心疾首的冷峻現實面世。不管是奉俊昊或是朴贊郁,韓國導演將目光放在社會現實上時,韓國電影就註定不會讓人失望。


奉俊昊是一個用心去感受社會黑暗與真實的人,他像是一把劈開烏雲的鋼刀,看似冷血無情的背後,是對溫暖與光明的熱愛。我無法用太多的語言去評價他的偉大,他的牛逼不需要解釋


「現實寓言」「人性幽暗」「社會隱痛」「殘酷真相」……奉俊昊導演總能讓我們透過一隅角落窺見整個人類世界、讓我們明白正義從來不是振臂高呼、人性終要歷經百轉千回!3月17日,即將轟隆駛來的#雪國列車#,又將帶來何種震撼,留下何種餘韻?我們拭目以待!


完美的電影,神


推薦閱讀:

宮崎駿導演的這部《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為什麼不為人所知?
如何評價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虐版預告?
《暗殺》是中文配音嗎?
為什麼中國除了《西遊記》等經典作品 IP,當代鮮有超級 IP 產生?
《驢得水》有哪些經典情節?

TAG:電影 | 導演 | 韓國電影 | 奉俊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