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飾演哪位歷史人物最考驗演員的演技?

如題,個人覺得是韓信。。


項羽
這個人實在太難演了

先說硬條件
首先是他的年齡,20餘歲起兵,30剛出頭自盡,這就要求飾演他時演員年齡決不能太大,要有一種青壯年蓬勃向上的感覺
其次,長相,生有重瞳,不過這個地方可以不過多糾結。
最後身材,高八尺有餘,能力殺百人,隨隨便便就打一天。
項羽是身高比較高,有1米8,9左右的樣子,身材精壯,估計可以說沒有多少贅肉,這就得讓演員向張家輝演激戰那樣自我折磨,對演員的考驗太大。

再說軟方面
氣質上要求太高,有一股雄霸之氣,讓人不敢直視那種,然後呢還要有面對士兵時的仁愛,屠城坑兵時的殘忍……很分裂,氣質切換難度太高。
然後呢項羽這人智商極高,還不是一勇之夫,是軍事奇才,所以呢還得表現出他的睿智自負
再其次呢項羽的戰爭戲少不了,巨鹿之戰,彭城之戰要衝鋒陷陣的,這動作戲又是一大難題。
最後呢,像鴻門宴,垓下別這種場景對內心戲,感情戲的要求也不低……

最難的是項羽的性格,太複雜,貴族的矜持,魔鬼的瘋狂,天才的自負,王者的豪情,梟雄的霸氣,將軍的仁愛,政客的心機,眷侶的深情,無敵的孤獨,敗者的悲涼,還摻雜著一絲孩子氣的天真,簡直就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

光想想我都覺得頭皮發麻


提名慈禧。
和中國歷史上其他的女主一樣,她精於權術殺伐決斷。在外清末四大臣,恭親王,袁世凱,無論他們多麼權勢熏天,在她生前還牢牢掌控於股掌之上。在內,親兒子同治,養子光緒,以及其各自的皇后,東太后慈安,都對她言聽計從。但在清末那個封建禮教束縛下,她又和武則天和宣太后呂后等人的霸氣外露不同,慈禧如果敢在當妃子的時候像武則天一樣怒斥大臣,估計活不過辛酉。所以在武則天甄嬛羋月形象塑造上深入人心的孫儷劉曉慶式的煙熏怒罵瞪眼派,在表現慈禧上是行不通的。

也沒有多少人像她的人生一樣波瀾起伏,20多歲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和丈夫倉皇遁逃到熱河,不久丈夫就在內外交困心力交猝下死去,26歲的她和慈安孤兒寡婦,共同扶養獨子。顧命八大臣在外囂張跋扈,她和恭王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垂簾大權獨攬。這時候洋人來勢洶洶,太平天國割據東南,好不容易平定這些,四十歲的時候獨子同治又猝然而逝,一手扶養大的光緒,也在戊戌里背叛了她,65歲的她還不得不在八國聯軍的進攻下第二次逃難。在她即將撒手人寰的時候,拉了養子光緒最後一把,讓他死在自己前面。她死後不到四年,苦苦續命的大清帝國也走到了盡頭。光是這些人生經歷,一般人沒點深厚底蘊絕對演繹不出這樣的波瀾壯闊。

再看她具體性格,複雜多變尤其令人琢磨不透。她少年守寡,多年的禁慾生活讓她性格扭曲,對兒子的掌控無所不用其極。同治皇帝光緒皇帝性格都唯唯諾諾,胸無大才,這和慈禧幼年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她的掌控欲也體現在選後上,同治皇帝違背了她的意願挑選了慈安太后所鐘意的阿魯特氏,這讓她大發雷霆,即使婚後也多次干涉控制同治的婚姻生活,這也是同治為什麼放著宮內的佳人出去尋花問柳最後得了梅毒去世的原因所在。至於光緒皇帝的婚姻悲劇她更要負主要責任。慈禧太后把自己的丑侄女隆裕太后強指給光緒,婚後光緒皇帝和隆裕形同陌路,被他寵愛的珍妃後來也被慈禧親手處死。
得罪過她的人通常沒好下場,但她同時又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在庚子年倉惶西竄中給她送了一碗粥的吳永,派兵保護她的岑春煊後來都受到重用。
她既有保守的一面,又力排眾議,硬扛著頑固派和保守派的指責重用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大興洋務,支持實業,廢除八股科舉。
她貪圖享樂,愛好虛榮,意氣用事,但在政治用人上還算公道,她…………
這些全部性格綜合到她一個人頭上,想要完整表現出來實在是難如登天。現存大多有關慈禧的戲中太多用力過猛,著重在於表達她「惡」的一方面,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我們對慈禧的認知,但在鮮活的歷史中,這樣非善即惡的一張張臉譜並不存在。至今為止,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呂中老師在《走向共和》中對她的詮釋。

應評論區意見,補上奚美娟老師和田中老師的劇照。


樓上說的都是男人,那我說兩個女人,西施,貂蟬。

首先,說說她們的故事,再說為什麼難演。

施夷光,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是越王的棋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後吳國終被句踐所滅。

西施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西施沉塘死於水中。

另一說法是,她跟隨范蠡一起隱去了。東漢時的史書《越絕書》說:「吳之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正史中沒有記載,是虛構的人物。

在三國演義中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由王允授意施行連環計下的一枚棋子,為使董卓、呂布兩人反目成仇。

終於促使呂布殺了董卓,立下功勛。董卓死後,貂蟬嫁與呂布為妾。

而後呂布如同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四面楚歌,貂蟬像虞姬一樣勸諫呂布不要輕易出站。不過呂布還是沒有採納謀士陳宮的意見,最終被曹操手下生擒。

貂蟬的死主要分成貂蟬慘死和貂蟬善終兩大觀點,一是,白門樓呂布殞命,曹操重演「連環計」於桃園兄弟,遂賜與關羽。貂蟬為不禍及桃園兄弟,「引頸祈斬,」被關羽保護逃出,當了尼姑。曹操得知後抓捕貂蟬,貂蟬毅然撲劍身亡。

第二種是,被曹操安放在了銅雀台上,並隨著曹操的離世而香消玉殞。


想必看到這裡,很多人會問,她們倆為什麼難演?過去千年歷史中,不乏比她們更曲折的人物。

第一點就是樣貌,二人同屬四大美女,傾國傾城的樣貌選了誰,大家可能都不會滿意。

第二點便是她們雖命運曲折,很多事情沒得選,卻不是隨波逐流的,她們不是只有空皮囊,還有過人的智慧膽識。

她們的情感曲折,屈居吳王董卓之下,她們有所愛不能愛,得到了也轉眼失去。

在種種條件下,該如何演出她們一波三折的心理動態,跟吳王董卓死後她們的變化是最難的,很多人處理的不當演的便不是西施貂蟬了。

第三,是即便能演出色,形,演不出,西施浣紗,貂蟬拜月之神韻。

這麼多年來很多人都挑戰過這兩個經典的角色,但最後都只變成了效顰的東施。

在我看來,詮釋的最好的是陳紅飾演的貂蟬,跟蔣勤勤的西施。

幾分神似,已經很難得了。

很多人覺得大丈夫難演,其實小女子也一樣難演,尤其是大時代背景下,無奈的小女子。


王守仁。

別的不說,格竹七天,層次感要怎麼處理


前面說的曹操雍正等,難演說難演,但仍有人能演繹的不錯。
在我心裡最難演的當然是李白了,改革開放過去多少年了,大家仍然沒有在熒幕上看到過李白,不然這麼好的題材怎麼可能沒人拍?因為根本找不到可以模仿出李白氣質的人,現代人演李白,多少有些拘謹,有少數人不是也顯得有些浮誇,因為所有人都太了解李白,不管誰去演,大家都會覺得這不是我心中的李白。即使是話劇,也僅有濮存昕有幾分神韻,最難演的歷史人物李白必然是其中之一


魚玄機那麼美,還不是被號稱「溫鍾馗」的溫庭筠吸引的不要不要的?他倆的故事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真是妥妥的孽緣,能拍出來絕對好看。

試想一下,找一個長的不咋好看但是又看起來氣質出塵,很有吸引力的人多難啊。何況溫庭筠還是花間詞鼻祖,找一個丑的人來演溫庭筠,寫到「斜暉脈脈水悠悠」這種句子實在是令人反胃,反正我覺得太奇怪。

還有就是元稹。
元稹長的是真滴帥,年輕的時候和「崔鶯鶯」就有一腿
(《西廂記》就是根據我們的元稹自己寫的自傳類小說《鶯鶯傳》改編的)

以後老婆死了之後,還和薛濤搞在了一起看起來演出帥帥的花花公子就好了吧。。。
但問題就在於他自己還為亡妻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貧賤夫妻百事哀」這種悼亡詞,看來也不乏深情。
所以要是真讓人來演元稹的話,那肯定首先是長的巨他媽帥,還有就是既有多情又有薄情,就演出那種時而高冷,時而暖男的氣息,既要突出他的好男人人設,又不能忽略那些風流韻事,反正。。。哦對,就是薛之謙那種,一方面對前妻愛的那麼深,愛的那麼認真 另一方面也不拒絕其他女生的媚眼,從而獲得「上海炮王」的美名,才華也算得上,哦,可能稍微差點。。。。
哦,跑題了
關於元稹,還得演出他的掙扎——元稹前期正直的像個竹竿一樣(白居易語),晚年又靠抱別人大腿上位,受人詬病。
倒是他和白居易是一輩子的好基友,從元稹寫的「我今因病魂千倒,唯夢閑人不夢君」到元稹死後很多年白居易懷念他寫的「君埋泉下泥銷骨 我寄人間雪滿頭」。
他倆的故事簡直不能再浪漫,對腐女有吸引力。

綜上,演元稹的人需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長的帥,有詩人氣質,暖男,愛老婆,苦情,多情,對女生有吸引力,正直,年紀大了之後又有些滑頭,對白居易死忠,又不乏風流韻事,過於重苦情的話,容易把元稹演呆,過於風流的話又容易把元稹演出渣男的感覺。。。你說多難吧。。。


雍正,雍正,必須是雍正!

其實一個歷史人物的塑造,成功與否,導演編劇對其的解讀,要背很大的鍋。演員倒是在其次。而就歷史人物來說,這些年關於雍正的戲都算多,但因雍正性格多面,正邪交雜,至今也沒看到一位能真正完美塑造的演員。一些亮點,都是比較片面性的。

個人覺得比較有亮點的三位:

1.趙鴻飛《皇太子秘史》

這版四爺可謂是我之初心!拋去趙鴻飛古裝扮相極好、以及劇中四爺真的神撩妹的因素。趙鴻飛的戲份,外放內斂,張弛有度,很好的演出了胤禛年輕時的「喜怒不定」(康熙語)之感。

另外他對胤禛愛憎分明的性格,也體現很到位。愛則至深,恨之則欲其死。

這也可能是此劇男主太子胤礽的人設太過白蓮花,因此反倒襯出他這個男二。

這版主要輸在劇情實在太爛,而胤禛又非男主,因此在韜光養晦方面,未免體現不夠。若是照《孝庄秘史》的套路,拍大主角戲,雖屬戲說,估計也會是一部經典。不過趙鴻飛這兩年都不知去哪了,他的多鐸、舒爾哈齊都非常有戲。

2.唐國強《雍正王朝》

正劇風格大製作,首先拿到及格分了。

而唐老師也演出了雍正工作狂的勞模本色。而勤政這一點,一直是其他雍正劇體現不夠的地方。台詞功底也堪稱一絕。
只是唐國強老師的面相,太正派了!老幹部即視感。而劇情人設也未免太軟弱,前期潛邸之時尚可,後期輸在毫無殺伐決斷之氣,甚至給人以窩囊憋屈之感。

多次政敵交鋒,皆是一副老好人臉。苦口婆心的導人向善。偶爾發怒,也像一個拗脾氣的老爺爺,每次都以苦勸為主,輸出靠眼淚。

比如,在劇情高潮處的『八王議政』一段。宮廷秘事,又沒老百姓圍觀,按說是皇帝迫於情況,不能正面懟、拿出鐵腕手段,這也就罷了。可居然還向死敵賣慘、灑狗血,對已經背叛了自己的親信,苦訴衷情。這似乎不太符合雍正血性狠心、孤高自詡的一面。

若說這次只是權宜之計,可劇中多次交鋒,俱是如此。皇帝跌坐塵埃,文武坐壁上觀,已撕破了臉還要再苦口婆心的念叨。

包括後面處置幾位不省心的兄弟,也都不是為了排除異己,而是被他們反覆狠虐之後,才被迫處置。

這或許就是正劇的美化吧。若央視版能和91劉信義版中和一下,估計會形象更加立體。那版反而著重凸顯陰狠的一面。

私以為此劇的看點,主要還是在焦晃的康熙,王輝的怡親王身上……
至於二月河,個人對他走正劇風格的戲說作品,實在不感冒。精彩倒是精彩,但他偏好寫人亂倫,接受無能。
幸虧電視劇版沒有把喬引娣設置成雍正私生女,不然吐血。

3.鄭少秋《江湖奇俠傳》

神劇,此劇真的算是神劇!
編劇文學功底太牛了!台詞寫的一絕。
全劇也草蛇灰線,將廟堂傾軋、江湖紛爭結合的十分妥當。豆瓣8.9高分。

而秋官的四爺,主要很好的演出了雍正文採風流、品味清高的一面,這是亮點。

但也是輸在雍正性格的其他方面編劇體現的不夠。 這個倒和演員表演無關。

→_→ 兩個令人無語的版本:

1.吳奇隆《步步驚心》

冰塊臉、全程面癱、說話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簡直各種尷尬。

對於這本完全沿襲二月河人設、但又比二月河更加臉譜化、甚至連二老杜撰的人物皇帝秘書?李德全都要照搬的小說,本身就很無語。

而電視劇版演員的表演,更是缺乏層次感。年輕時的喜怒無常,體現在哪裡?要說後來戒急用忍,勉強算有吧。但登基後和在潛邸時又毫無變化。

人設是冷,演員就非要用生無可戀的面癱臉來表現么?趙鴻飛表情豐富,依然可以讓人覺得齒寒。更何況歷史上雍正以皇帝之尊,都會給狗狗設計衣服,為人血性,也有其萌萌噠的一面。

而且像霸道總裁似的,總以個位數蹦台詞,也很令人費解。那個隨便一篇硃批,沒事還要扯上幾千字的雍?話癆晚期?正,愣是給演成語死早了。

2.陳建斌《甄嬛傳》

這個也是和演員的表演關係不太大了,這個劇的雍正,主要是令人無語的是人設、後宮、以及綠帽。

至今都不是很明白:

一本架空小說改編成電視劇,可以理解你安在清朝,是考慮成本問題,以及規避詩詞年份的錯誤。可為什麼非要強行安在雍正頭上呢,是因為那陣子雍正戲特別火嗎?

一個滿是綠帽的大後宮戲,強安給雍正,大眾都不會覺得違和嗎?人家一生一帝一後,非給扭曲成白月光替身梗。而且四爺最上心的是工作、cosplay、以及十三弟好吧,愣是給整成色中餓鬼。

可憐雍?大清生娃困難戶?正,後宮有牌位的妃嬪滿打滿算才幾個?清朝後宮戲不應該屬於康?大清生娃專業戶?熙嗎?

或者乾?大清點贊狂魔?隆也完全可以啊……小四子願意替汗阿瑪、汗瑪法背下這頂綠帽~


不好意思了諸位答友,由於讀明史的時間太長了,記憶有點偏差,經指證,答案已修正
——————————手動分割——————————
大明首輔張居正
一方面他的上台是如此醜惡而骯髒,陷害老師,出賣朋友,利用人心,道德綁架,另一方面,他上台以後的一系列改革拯大明之將傾,一條鞭法在他高效的強制力和執行力下,冒天下之大不韙,抑土地兼并,遏官僚腐敗之風,大大減少了百姓的負擔,這種動官僚和地主老爺們的太歲土阻力重重,但他在任期間確實做到了安撫百姓緩和社會矛盾,使明末的農民起義暫時沒有發生,強行把大明的氣數延長了六十年多年。說他是報國忠臣,可他強行壓制著皇帝二十餘年,專制起來不亞老朱,朝廷之上人們只知張皇帝而不知朱皇帝,個人權利慾極強,上下一言堂,朝堂上依舊是阿諛臣子;說他是清官,可他一面遏制不正之風又在死後的抄家中搜出數百萬銀兩(官史所載搜查官員一口咬定200萬兩,但野史卻多說這是皇帝的授意抹黑);說他是有氣節的道德君子,可他又同時在為上台時屈意逢和諂媚至極,在任內也好聽奉承,也誤殺過剛正直言的大臣;就連他自己最為人稱道的歷史功績張居正改革,也有著難成制度遺福於民的缺陷 有著難以改變大明腐朽的官僚主義不足,最終的大明中興也只是一時雲煙,最後的漢家衣冠亡於怠政的皇帝和迂腐沒有骨氣的大臣。可以說張居正的一生是複雜的,他的性格也是複雜的。他造就了自己,也造就了他那個時代,可反過來,時代也最終不容於他,最終毀了他自己,讓大明首輔和大明國運付諸東流一去不復返。
演員要演好他,不能片面強調他的功績或權利慾的臉譜化,要刻畫一個人,一個書生,面對道德和權利的糾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和沉浸物慾橫流的官場的現實反差,忠君報國中興的志向和脅迫群臣威迫皇帝的逆反。張居正一人,比奸雄曹操更複雜


李隆基


劉備,稍微把控不好,就成偽君子,還有就是哭戲太多,哭得不好,就會討觀眾嫌。


和珅
我只想找到一個不演王剛的和珅
演的要超越王剛 太難了


莊子吧

他媳婦死了他敲著盆子唱歌該怎麼演?想想都頭疼


魏忠賢啊。
你得一邊奸詐無比,一邊愛國忠君,感覺就像是精神分裂者,今天是大明因我而亡,明天是大明因沒我而亡。
還有蔣介石啊。
我覺得要演好他,你得有從小寫日記的習慣,這樣你才能感同身受,你才能一邊跟皇軍妥協,一邊在日記里殺盡皇軍。人物,他得有內心衝突啊!


最近稍稍研究了一下嵇康,私以為比李白還難演繹的是這位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
首先,顏值。
世說新語中有說——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曰:蕭蕭如松下風,高而徐引。他一朋友山濤誇他: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不折不扣的大帥比。就算喝醉了都像是卧倒的玉山。上山採藥都被人誤以為是神仙。
其二,才情。
曉音律。一曲廣陵散,雖已失傳,但古往今來怕是沒人敢說它的大佬地位。
善書法,工於草書。"精光照人,氣格凌雲","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眾鳥時集,群烏乍散"。都是形容其草書之妙。
善丹青。有記載他有《巢由洗耳圖》《獅子擊象圖》流傳,而如今已失傳。
善文,工於詩。有《嵇康傳》流於世。
玄學研究家。二十四歲靠一本《養生論》在彼時的洛陽名聲大噪。成為無數人追捧的崇拜者。
不論是哪一個單拿出來都是大家水平。偏偏他啥都會還不是只會一點。
其三,性格。
有顏有才,偏偏不愛做官。
每天的生活就是和阮籍,劉伶等幾個人在自家的小竹林里喝酒嗑藥,彈琴裸奔,沒事再談談玄學。
性格直來直往,喜歡的人便可做傾心之交,不喜歡的人管你是誰,說斷絕就斷絕。
三十來歲時被司馬昭下令處死,有數千人求情。可見其備受世人尊崇。
私以為這種顏值才華兼備,性情洒脫不羈較李白尤甚的人簡直是不可能存在的。要麼書生氣要麼瘋瘋癲癲要麼是匪氣俠氣,而洒脫的神韻才是最難演繹的吧。


竟然沒有人說毛主席…
毛主席絕大多數都演得過於臉譜化,毛主席在整個革命的過程中也是成長的,心態也是變化的,不同時期展現出來的形象不是完全不變的。
只看過的只推薦一部,那就是01年左右的連續劇《長征》,由千古一帝·國強·村夫·唐飾演,整個劇回味無窮,對於劇中主要人物的刻畫非常到位。劇中對是否進攻打穀場的那場民主會議上的表現是這個立體形象的其中一個表現。這部電視劇真心推薦。
聽說最近的秋收起義也不錯,還沒看過不做評價。


這樣的歷史人物實際上很好選,要兩條:有故事,能編成電視劇。要複雜,所以難演。

想來想去,我選蔣介石

因為即便蔣公出鏡這麼多,連張國立,陳道明等實力派都出演過此人,但好像沒有哪個蔣介石會給人這是蔣介石的感覺。


曹沖


考驗演技的歷史人物角色本身要麼有獨特的脫俗氣質,如李白莊子范蠡等,要麼是具有極其複雜的人格,如曹操雍正慕容垂等。前者的境界俗世演員難以觸摸,後者不斷變化的人格與多重人格普通演員難以把控。


孔子
看盡人心險惡卻選擇仁愛渡世
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先賢
積極的悲觀主義者。


李世民


推薦閱讀:

劉亦菲有正確認識自己的演技嗎?劉亦菲的缺點和問題?
章子怡的演技究竟有多好?
有哪些演技好卻很少被人關注到演技的演員?
如何看待正午陽光選擇解約旗下所有藝人?

TAG:電影 | 電視劇 | 歷史人物 | 演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