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魏惠王迁都大梁这一举措?

开封真的不适合作都城么?安邑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魏惠王迁都大梁是战国时期魏国做出的最没有远见、最顾此失彼、最错误的决策,没有之一。
按照杨宽《战国史》引用古本《竹书纪年》,并综合《史记》考量,魏惠王迁都大梁当在公元前361年,而桂陵之战在公元前354年,马陵之战在公元前341年,都是在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后进行的。不存在魏国因为国力变弱而迁都大梁一说。
长久以来有说法,认为魏国迁都大梁是躲避秦国的锋芒,因为在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前,秦国经过了秦献公的一些改革,不断向河西发动进攻。同时,韩国、赵国与魏国关系逐渐恶劣。根据这一点,很多人都认为,魏惠王是担心韩、赵联手切断安邑同东方以大梁为中心的土地的联系,同时和秦国三面夹击,威胁魏国的根本安全。
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因为在公元前361年,是魏惠王继位之初,虽然魏惠王的父亲魏武侯不断和赵国大打出手,但魏惠王继位前期一直注重和韩、赵关系的维护。魏惠王前期曾多次和赵国联军击退秦国。虽然魏惠王也曾和赵、韩联军大打出手,并占领了赵国的浍水北岸的领土,俘虏了赵国将军乐祚,攻占了皮牢,但这只是一次小摩擦,不论对魏国还是赵国,都没有什么。这也是魏惠王继位到迁都之前唯一一次和韩国、赵国的争端。
而更关键的原因足以反驳这种三面夹攻说,就是魏国在迁都之前一年把榆次和阳两个地方送给赵国,换来了赵国对列人、肥两地被魏国占领的承认,同时还换来了赵国的弦氏县。赵国又顺势把旧都中牟送给魏国,魏国也把繁阳、浮水一带的领土送给赵国。到迁都之后,魏国继续和韩国交换土地,韩国把平丘、首垣、户躆给了魏国,和魏国交换了部分土地,同时还送出了太行山南的要到轵道和郑鹿。经过和赵、韩一系列的土地交换,魏国的土地基本上连成了一片,根本不会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

以上,可以说明,魏惠王迁都大梁根本不是担心赵、韩、秦三面夹击,何况秦国当时的国力恐怕并不如同时期齐威王统治下的齐国,而迁都大梁之后,魏惠王更会是面对齐、赵、韩、楚四面夹击,于情于理都说不通。魏惠王受迫迁都是一个靠不住的说法。

魏惠王迁都的真正原因,就是要巩固自身在东方的统治力,成为霸主。迁都大梁后第四年,鲁、卫、宋、韩四个国家国君就对魏国表示臣服。这引起了赵、齐等国家的不满,因此赵国进攻卫国,引魏国围攻邯郸,齐国又在马陵设伏,击败魏国军队。趁着魏国失败,楚国北上攻打魏国睢水流域的土地,秦国更是趁着魏国无暇顾及西方领土,接连攻击,到公元前352年,已经攻下了魏国旧都安邑。然而,魏惠王仍然强行攻下了赵国都城邯郸,接着利用韩国军队吊打齐、宋、卫三国联军,迫使赵国签订盟约。到前350年,东边局势基本平稳,魏国反过头来向秦国算账。吓得秦孝公和魏惠王在彤地会盟,归还之前侵占的全部领土(鉴于秦国史书讳言败绩的一贯作风,再参考后来秦孝公派公子参与逢泽会盟尊王,有理由认为这是秦孝公臣服魏惠王的一个仪式)。

到公元前344年,鲁、宋、卫、邹、赵、秦等国家都派遣代表来到魏国,推举魏国成为盟主,魏惠王顺势尊王,巩固霸业。当时有人向魏惠王建议(《战国策齐策》载是商鞅来魏国游说,当是受了战国中后期纵横家行迹的影响,政治家商鞅来魏国游说的说法恐不确),让魏惠王北面进一步争取燕国,和中原诸侯会同赵、秦,图谋齐国和楚国。可见当时魏惠王已经有天下共主的样子,不服从他的仅仅是齐、楚几个诸侯国而已。这些都是魏惠王在迁都大梁之后取得的成果,反过来也可以倒推,巩固对东方诸侯的统治力,号召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一样的霸主,正是魏惠王迁都的初衷。而绝对不是什么害怕被秦、赵、韩包夹而威胁国家安全。

那么魏惠王迁都大梁取得的成果正是评判他迁都这一决策是否成功的关键。魏惠王迁都之后,连年招兵齐、赵等国,虽然取胜于齐、赵,但对齐国和楚国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仅仅是一些战略目标没有达成。何况当时的齐国在齐威王的统治之下,还是有一些力量和魏国过过招。果然在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在孙膑的指挥下齐国大破魏国,导致了魏国在东方失去了地位。接着,秦国进攻魏国,俘虏了魏国将军公子卬,又攻下了岸门,俘虏了魏将魏错。到公元前336年,魏国和齐国徐州相王,魏国已经完全臣服于齐国了。
可以说,魏国迁都大梁和齐国争衡的行为,直接导致了魏国的衰弱。这么开上帝视角可能不能让人信服,但还有如下两个证据:
1.在魏国迁都大梁之后,便和赵、韩、齐、楚等国家撕破脸皮,接连交锋,而西边的领土频频被秦国蚕食。魏国相当于以一己之力对抗五国同等身量的大国。而安邑的时候,魏国对这些国家的军事绝大多数为主动进攻。如公元前397年对楚国的接连作战,攻下了大量的土地。
2.在魏国迁都大梁之后,西边的领土丧失速度远远快于对东方诸侯的统治力的增强。因为魏国一旦迁都大梁,秦国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对魏国西边的领土进攻、骚扰,甚至旧都安邑都一度被攻下。迫使魏国不得不两线作战,魏国国力就是这样日趋衰弱的。
另外,有一些论者认为秦孝公时期经过商鞅的改革,国力已经超过同时期的魏国。这真是大大的错误。
对秦国来说,在桂陵之战后,秦国趁着魏国在东方作战,攻下了魏国西部大片领土,但一等到魏国平稳了东方局势,秦孝公不得不迅速归还领土,并和魏惠王会盟结好。足以说明同时期的秦国还不能和魏国掰手腕,只能背后使一些小动作。商鞅和秦孝公定下的,让外围诸侯国牵制魏国主力,秦国进攻魏国获取实际利益的战略,因为魏国迁都大梁,完全实现了,导致了秦国有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并逐渐发展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而在魏国迁都之前,秦国对河西土地根本沾染不得,只能通过函谷关要道攻取一些河南的琐碎领土,甚至函谷关还一度被魏国占领。这都说明,魏国的迁都给秦国带来了莫大的转机。

而魏惠王迁都之初的最重要原因,根本不是为了占领齐国、赵国领土,亦或者灭掉齐国、削弱赵国。而是为了做霸主。他作为一个战国时期的君主,做着春秋霸主的梦。魏惠王在位时期频繁让鲁、宋、卫、韩、邹等国家的国君来魏国朝见,并时不时和赵国国君、秦国国君会盟,都说明了魏惠王是时刻以霸主自居。他根本认识不到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兼并的剧烈性。而即使目标是针对泗上十二诸侯这样的小国,魏国也没有取得太大的利益,相反,倒是因为卫国被赵国进攻,魏国给卫国报仇,引发了桂陵之战,削弱了魏国的实力。这么一个君主,思想和认识都落后于时代,怎么可能给国家带来重大突破?

另外欢迎大家关注家师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林屋读书(linwudushu),文史作家林屋公子创办。
我们的宗旨是大众、新锐、趣味,热点知识化,知识娱乐化。

http://weixin.qq.com/r/jjmSihbEDktxrVLp92yc (二维码自动识别)


分析魏惠王的行为,要从分析庞涓时代的魏武卒开始

史书对于魏武卒的记载,其实是魏惠王时期的荀子记录的重甲攻城步兵,而不是吴起时期的重甲长戟野战步兵

《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西周春秋以1万克为1石,12石的弩也就是120公斤。三属甲就是肩甲胸甲背甲三个,小兵往往只有胸甲,这个,兵马俑有实物。春秋的戈只有1.3米,剑更是不足1米类似匕首,你们印象里那种长的叫长戟不是戈,《吴子兵法图国》有说: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先秦木工尺用的是晚商先周黑黍尺0.197米)以长戟二丈四尺(4.7米,与马其顿方阵同),短戟一丈二尺(2.3米),革车奄户,缦轮笼毂,观之于目,则不丽,乘之以田,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也?

魏国此时有大概350万人口,为除楚国外的各国之最,略逊楚国、略超齐国,是其他各国的两倍以上。按五口出一壮丁,也就是70万壮丁。注意这个和《史记苏秦列传》记载的魏襄王时期210万人口出70万男丁的时期是不同的。魏惠王70万壮丁也就是有7万职业军人甲士,这个数量与魏文侯武侯时期没太大变化,所以《尉缭子》: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但是魏文侯武侯时期的披甲率应该还达不到7万人人有甲。《孙膑兵法·擒庞涓》:昔者,梁君将攻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于茬丘。齐君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竟(境)。庞子攻卫□□□(《孙膑兵法》出土时竹简残缺不全,全书由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整编,缺字处由□代替,补字处由[ ]加缺字补充。)。

我们看兵马俑一号坑步兵大阵,除弓弩手外,三属甲的披甲率达到了七成,二号坑的精锐化部队更是几乎人人有三属甲,但这是秦朝王家部队,比普通部队待遇要高一级的,你看三百个无甲弓弩手就用三个戴冠的大夫五百主统领。实际上,春秋初期三属甲的披甲率只有3三属甲/200壮或400男,中期也只达到5三属甲/200壮或400男,到了战国也才10三属甲/200壮或400男,只有手工业发达的国家才能达到20三属甲/200壮或400男。而魏惠王,一开始就是想打大城市,这种使用短戈短剑,不带盾牌的重甲步兵,就是登城作战用的,重装而能日中而趋百里,就是能长途奔袭别国首都用的,越是大城市首都,越不可能长期保持备战状态,而是以做生意为主,仓促应战,就会容易被攻克,比如庞涓攻克邯郸。迁都到大城市密集的东部,就能依靠魏武卒玩特种作战打下大城市,就能有更多的手工业,就能有更多的甲士,何愁霸业不成?我们不能开上帝视角,魏惠王也想不到会杀出个商鞅、齐威王、孙膑、张仪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115528


谢邀。
谭其骧先生认为,中国古代都城选址一般考虑四个条件,即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那么在战国之初,开封的建都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政治上那是魏国争霸的前哨,在魏国占据河南中东部大块土地的时候,都城放在安邑,山河阻隔,已是鞭长莫及。经济上自不待言,河南平原当时经济发达。交通优势也很明显,这个可以从《战国策》中看出来,虽然有些夸张。唯一不好的是军事条件,无险可守,四战之地。
而当时,安邑的优势只有一个,对于抵御秦国东出有利。可是,战国之初,诸侯争霸重心在黄河下游地区,魏国没有想到秦国会很快崛起。


在此贴上一段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中对魏国迁都的简单描述。

魏承文侯、武侯长时期之国内建设,任用李克、吴起诸人,成为战国以后第一个簇新的新军国。地处中原,又为四战冲要之区。【魏初居安邑,文侯都在邺;武侯则都魏县;惠王即位,迁大梁。】自谓承袭晋国,开始第一个起来图覇;迁都大梁以争形势。【此在梁惠王早年,史记误谓在梁惠土晚年,畏秦而避。其时旧的国际形态已变动,新的国际形态未完成,各国皆迁都以争形势。如赵则自晋阳迁中牟,(此中牟在河北。)又迁邯郸,志灭中山以抗齐、燕。韩则自平迁阳瞿,又迁新郑,意在包汝、颖以抑楚、魏。秦孝公自雍迁咸阳,以便东侵。宋亦自归德迁彭城,以承越之衰而图泗上诸小国,皆是也。】次谋统一三晋,恢复春秋时代晋国之全盛地位。


可见在战国初年,迁都并不少见,都是为了国家将来的战略发展方向考虑的。

第一次答这类问题,如有问题还请指正。


迁的好,不然开封怎能成为古都。


迁都对于大魏是不错的选着了,安邑在成立期确实是不错的选着,易守难攻,但是已经不符合魏国的长期发展目标了,魏国比在安邑被赵韩夹着,西边在夺取河西之地以后已经没有向西拓展的潜力了,只能向东发展,为了和秦国打,必须要获取足够的土地和士兵,这在安邑都是得不到的。大梁城在当时属于北上广级别的城市,况且又汴水之险,城墙坚固的程度是当时最先进的,远非安邑这样二线城市可比的,只不过后来秦国过于强大,河西和函谷关丢失以后,魏国已经不能回头了,这种情况,即使不迁都大梁,魏国还是会被秦国干死,即使不死,也会向韩国一样,彻底废了。


推薦閱讀:

戰國時期為什麼那麼多叫襄子、桓子的?
勾踐滅吳,後來怎麼樣了?
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大統一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為什麼其他國家當時不效仿秦國呢?
先秦時期的三十萬金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通過什麼方式換算更有說服力呢?
為什麼顧頡剛說《春秋經》中的《榖梁傳》是冒牌的,沒有價值?

TAG:战国时期 | 历史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