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為什麼自殺?
川端的物哀事實上和傳統上的沾染了日本佛教的悲憫的《源氏物語》的源頭還是有一定背離或說發展的,他自己或許沒有意識到。
其它答案中提到諾獎致辭,其中川端只是和以往一樣在同西方人講日本的美學,這是他得以成就聲名的基石,算不了什麼深層次的心理根源。
從他的創作來看,過於注重審美感受可能是一個原因,一旦你完全沉浸在高純度的審美快感中,墮落和變態也是伴生的;從生活來看,川端很小的時候就頻繁接觸到親人的死亡,還有「葬禮上的名人」這樣的名頭,此後川端一直對死亡的美感和意義以及生與死的關係都做過深入思考,他也很推崇輪迴轉世;
年歲漸長之後對政治事件以及日本民族整體狀況的失望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當然還有三島由紀夫的自殺,在別處看到過許金龍的訪談提到如下說法
「問:換言之,三島由紀夫的自殺是無法避免的?
許金龍:對於死,三島由紀夫做了精心的準備,比如此前幾天他只喝脫脂牛奶,為了防止切腹時大小便失禁,影響美學效果,他在直腸中置入脫脂棉,長達30多公分,可見這是經過相當周密準備的。他死後,川端康成到了現場,說:三島君,你不應該死在這裡,應該是我死在這裡,可惜我沒這個勇氣。這話意味深長,1972年,川端康成也選擇了自殺。」
不請自來
大家可能很困惑,日本作家為何多以自殺作為自己生命的終結方式,這與日本的民族的深入骨髓的「物哀」精神是分不開的。
但是要談到川端康成的自殺,我卻覺得不完全是因為這一點,看過很多的解讀,大家對於川端的自殺多少抱有著惋惜的態度,可能還會有些不解。
我恰巧認為川端的自殺是日本所有作家中最美最神聖的,人可能要窮盡一世可能才能想到如此的自殺方式,他把自己的意志完全自然地從生過度至死亡,以致死後也沒有泯沒。
為什麼要這麼說,大致可分為幾點:
1. 他是個沒有牽掛的人了,為了美的事業,他窮盡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歲高齡,還每周三次伏案寫作。但他身體不好,創作與《雪國》齊名的《古都》後,住進了醫院內科,多年持續不斷用安眠藥,從寫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濫用的地步。老早就想擺脫安眠藥的川端,乘《古都》寫完之機,在某一天,突然停止了服藥,卻發生了戒葯癥狀及不良反應,被送進東大醫院,入院十天左右神志昏迷不醒。
沒有什麼比剝奪一個作家的思想更令人絕望的了,在是一個看清死亡的年紀了,加上不斷地病痛,人不得不開始思考將選擇何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命運如果能掌握自己的手中其實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川端正是在大腦還清晰的日子裡為自己安排了一場雖不盛大,但是向最高的藝術致敬的葬禮。
2. 「死亡是日本美的源流,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亡。」
川端康成至始至終將他的這一句話銘記在心,很多人不解為何川端康成要含著煤氣管自殺,聽來很是一種很痛苦的死法,但其實這必定是川端康成絞盡腦汁想了許久才找到的一個最完美的方式。
這一點在渡邊淳一的《魂斷阿寒》里也可以找到證據,文章開篇既有這樣一段話:
(一個醫生看待死亡的方式很有意思)
怎樣的死法才能使遺容保持最姣好的狀態呢?
吃安眠藥、煤氣中毒、溺水、剖腹,自殺的方法多種多樣,不過死後仍能保持生前容顏的時間卻非常短暫,無論採用哪種方式,死後一兩個小時後屍體便會發黑,呈現死後僵直狀態,到最後甚至還會散發出屍臭味兒。雖說人都要死了,大可不必為此煩惱,但是一想到死後早晚還是會被人發現,而那時如果自己的樣子變得醜陋不堪、慘不忍睹的話,終究心裡不太好受。在這些自殺方式中,惟有煤氣中毒會由於擴散到血液當中,令死者臉頰呈現玫瑰色的紅暈(答主補充: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氣要高出200-300倍)但好像那也只是暫時現象而已。如果自己所愛之人能夠在臉色尚且紅潤的時候趕來,找到自己的屍體倒也罷了,不然就只能將自己發黑的醜態暴露於眾了。
這一段的描寫很明顯看出,渡邊淳一對於川端康成的所踐行的美得評價,另外對於人無法掌控死後的狀態的現實感到悲哀,其次也引出了《魂斷阿寒》中的女主最終以在雪地中自殺來保持「美」的故事(傳說這是渡邊淳一的真實故事改編),但是面對死亡時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跟隨自己的意志的,渡邊淳一雖然嚮往著這種「極致的美」,但最終也是平淡的走完自己的一生(這裡沒有呼籲大家要以自殺的意思,只是相對客觀的評價,渡邊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之一,沒有貶低的意思)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川端康成為何含煤氣管自殺了吧,這根本不是個未解之謎,川端沒有留下任何的遺書,這也是很好理解的行為,他所有的作品都解釋了為何要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甚至可以說他得屍體就是「遺書」,他不用寫下一個字就已經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你:這就是「極致的美」,這是最高的藝術!這就是我的一生,沒有一絲的倦怠。
這就是一個美麗的人生,死忘是最高的藝術,死就是生。
------------------------------------------------------------------------------------------------------------------------------------------------其實我對於川端康成的了解還甚少,看過的小說也就只有《伊豆的舞女》,《雪國》這多少是由於童年對於川端的陰影,小時候看根本沒法讀懂川端的書,感到枯燥無味,現在也多少殘留著這樣的映像,但是近期應該會重新讀讀,然而三島的書還堆著沒有看完,同時又感到很幸運,我還有很多日本文學可以讀。
以上的說法很多是自己淺薄的見解,多少帶有著些許個人的情感,如果有什麼不恰當的地方還請指出,其實對於死亡大家都會有過各自的思考,我沒有川端那樣的勇氣,只求我死的時候不要驚動太多的人,靜靜的死去,然後海葬,就心滿意足了。
和川端先生靈魂對話:信長君為什麼自殺,臨死前只一句」若對手是光秀」便義無反顧投向火堆,平手政秀為什麼自殺,柴田勝家為什麼自殺,淺井父子為什麼自殺…讀完書,你就會知道川端先生說的」義理」二字的含義,若對手是人生,能怎樣
以前新聞上有播發一個局長在地震後失去所有的親人,他義無返顧投入救災,於是出了名得了獎到處演講,熱鬧過後自殺了,所以人在浩瀚的宇宙間那麼的渺小,沒有了寄託就成了空殼,有了義理就會有犧牲。
選擇即是放棄,自由即是枷鎖,比生命重要的東西很多
因為他的好基友三島由紀夫自殺了
雖然自作品生成那一刻,其意義就完全脫離了作者,雖然由作品剖析作者是無意義的而且不正確的。但是我還是從川端的作品裡讀出了作者的悲劇命運的意味。
因為完全脫離個人經驗 心靈 情感的寫作幾乎不存在,作者的筆多多少少都帶著自我的感覺經驗。他的作品,濃烈的悲劇色彩 命運論色彩 密不透風的壓抑感,足以想出作者的一顆心靈是什麼樣子。
翻看了下從前的筆記
川端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孤獨的境遇,讓他常懷一顆悲哀之心,這與他的自身生存狀態有著密切的關係:十五歲時,生命中的最後一位,親人祖父也離去了,川端成了「天涯孤兒」。五位親人的相繼離去,給川端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巨大傷害,人們戲稱他為「參加葬禮的名人」。
當然家庭成長經歷只是一方面,在這種經歷下形成的性格以及日後認識的人遇到的事才是讓他最後選擇走向死亡的原因吧。
美和悲是密不可分的,走向人生的最深處後,會發現生死之間有大意義。我覺得川端康成就像是保羅·策蘭一樣,在這個世界沒有找到自己的答案,無法得到解脫,所以選擇去死。
各家有各家的說法。
請反觀他的作品《山の音》
因為他得了諾貝爾獎,而三島由紀夫沒得,而且三島還挾持軍官自殺了,最後見的人就是他,所以很愧疚。還有估計是和他從小就體驗了人生的悲劇,有壓抑的個性。
很多因素吧,但是他小說里直接表達的就是他小說根植的那種日本文化漸漸被西方的文化取代,讓他很不能接受,他用死來表達對這一切的拒絕。
他違背了自己的初心,年輕時說瞧不起自殺,年老卻選了當初藐視的方式離開世界。
沒有為什麼。
看了他的青春追憶,裡面有類似情節,有同學因為主人公比自己更優秀而自殺,感覺和三島由紀夫的自殺類似,開始還以為作品以此事作為原型,不過我查了發表時間是1955年,只能說是巧合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