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世界只有美國產生了那樣體量級的電影工業?
「那樣體量級的電影工業」是指:1.高度類型化;2.動作片、特技片的技術支撐;3.全球發行的能力。 第三點最不重要,我最想知道第二點。
再補充一些說明為了大家更清楚,比如韓國,他們在第1、二點上的差距其實是很接近美國的,韓國的差距是第三點,文化輸出的能力,,,但是如法國、義大利、日本,甚至拉美,這些在文化輸出上很有自己特點的國家,卻沒有能在工業上產生長足的進步。我看來,一些歐洲的電影(包括藝術電影)在擁有優秀的故事和文化輸出的能力的情況下,卻始終沒能產生美國的類型化和工業技術支撐(比如日本的《大逃殺》在那麼有市場的一個主題下,缺沒有相應的工業技術支撐這部影片)。
-
全球發行的能力!!
提問者覺得最不重要的,也恰恰是最關鍵的,這是目的也是最核心的動力。
正是這一個因素決定了是美國而不是其他國家的電影可以形成如此完備的工業化體系,並且也正是這一個因素讓美國電影工業從一戰之後持續佔據全球市場這麼多年,中間雖有波折,但大局從未改變。更是因為這唯一的因素,讓美式的文化觀念可以藉助電影以及其他信息娛樂產品覆蓋全球各地的市場。
這看起來很簡單的七個字其實是最難完成的,因為想要保持真正的全球發行能力,就需要對全球各個市場的有著同等高度的理解力,並且能夠在同一部電影里去平衡不同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理解偏差。讓全球人民都get到同一個笑點,讓全球人民都認同同一個觀念,讓全球人民喜歡上同一個人物。這樣一種需要天賦或者大師級的藝術家才能偶然天成的事情,在好萊塢變成了一個標準化的生產營運機制,那麼能夠擁有這樣的規模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要講清楚這件事情,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我先佔個坑,回頭再補吧
-------------------------更新如下
1.「好萊塢」獲得控制權利的由來:
在電影成為一個產業的最初幾十年時間裡,光環並沒有指向美利堅合眾國,歐洲大陸的英、法兩國才是全球電影的創新聖地。20世紀最初的十年,只有一家公司具備全球化的能力和資格,它的名字叫「百代」,當時長這樣:
後來長這樣:(1999年-)
百代的創始人查爾·百代原本是個殺豬匠,1894年開始轉做當時的新興發明 — 留聲機的生意,1898年拿到了VC的100萬法郎,將生意拓展至電影業。(對的,你沒看錯,VC是個很古老的行業。)
百代與同時期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有規模化運營的思路。在1901年開始建設製片廠的同時,便目標直指全球市場,幾年內在歐洲和南美包括新加坡都設立了辦事處或分公司。
至1908年,百代的分支機構更是遍布全球,光在中國,就設有香港、天津和上海三處辦事處,在美國不僅有獨立的分公司還有生產基地,設有自己的洗印廠和製片廠,在法國則擁有自己的放映網路。橫向發展,縱向擴張,百代是電影行業第一家全球化企業,也是第一個壟斷巨頭。
當時一年百代全球的營業額差不多幾千萬法郎,賣給美國影院的片量是美國本土電影公司總和的一倍,美國柯達所生產的電影膠片大概一半是百代用掉的,每周都可以向市場供應一部新的長片。
但是,1914年,一戰爆發,所有的競爭格局都重新改寫。
20世紀初期,美國正面臨第二次移民潮,工業化建設對勞動力的需求,促使大量歐洲農民工橫跨大西洋而來。因為缺乏其他娛樂,這些農民工支撐起了龐大的電影消費市場以及上萬家影院,但是能把電影拍好的人卻不多,好的電影人才多數仍在歐洲。
而一戰則讓藝術家們也開始遠渡重洋,大量的創意人才來到了美國大陸。
同時,因為經濟的發展,來自歐洲的農民工們收入逐漸穩定。豪華的電影宮開始在美國各地大規模新建,淘汰了傳統的鎳幣影院,讓電影開始成為美國新興中產階級的時尚消費。
之後的十年,因為人才和放映環境的變化,美國電影市場出現了一輪高速增長期,在這個階段,美國的電影公司逐步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工業體系,從此,電影產業的探照燈開始聚焦在北美,並從未離開。
2.「好萊塢」掌握全球市場的目的:
承繼了歐洲人胸懷全球的視野,在美國本土電影業興起的同時,美國人也開始建立自己的全球發行網路,與之相伴隨的是一系列的實證研究。來自於1927年美國商業部的一份資料,對今天的全球電影業來說仍然十分寶貴。
這是一份中國電影市場的調查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首先它描述的是向中國輸齣電影的重要性,其理由是電影會展示各種工業商品,所以它是最好的廣告,中國人看電影的同時也會看到美國的生活方式,以及同生活方式相關的物質基礎,就會熟悉並喜歡上美國產品。因此,大力發展向中國出口電影,也同時會幫助美國其他產品在中國的銷售。
—— 這一段要稍微注意下,美國人一百年前就把事情想得特別明白,而這個核心思路一百年來沒變過。也就是說,輸出文化不是目的,輸出文化是為了更好的佔領商業上的優勢地位,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中國電影想走出世界,得先清楚這個目的。
接下來它分為四個部分向美國的電影製片廠介紹了中國電影市場
第一個部分它介紹的美國電影在中國市場還面臨著哪些條件上的困難,比如交通以及局勢動蕩等等;
第二個部分是討論分析美國電影在中國的發展情況,並解釋了美國電影為什麼能佔據75%的中國市場的原因,舉例說可能是大團圓結局比較符合中國人的倫理傳統等等;
第三個部分詳細討論了中國人的喜好習慣,比如什麼樣的題材更喜歡,什麼樣的故事不喜歡等等;
第四部分介紹了當時中國本土電影的發展,並對一些中國電影進行了分析。
在這份報告中詳細描述了中國四個主要城市的電影消費情況和審查情況,還有另外12個城市的市場數據,包括影院和座位數等等。並對1913年至1926年美國電影對中國的出口數據進行了詳細的統計。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1913年美國電影對中國的出口是2100萬美元,至1926年時,達到了9400萬美元。(數字存疑,我正在查找最原始資料)
對市場的實證研究,以及文化商品優先出口的思路其實不僅僅是貫穿在2、30年代。1979年1月,中美建交首批簽署的三個文件中,便包含《中美文化交流協定》,於是我們才會在次年的1月看到那部深入一代人記憶的《大西洋底來的人》,還有後來的《加里森敢死隊》。
再回到眼前,前段時間習大大去美國,美國電影業自然也要有所斬獲,於是加強票房審計和放寬批片管理的政策性調整便成為雙方的共識。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2012年習大大訪美時,好萊塢也乘機讓分賬片的名額提高到了34部。
之所以這一段要先強調下目的,是因為沒有政府政策的強力支撐,以及百年來對市場的持續培育(包括建國之後改革之前拍電影的那批國內導演也深受30年代美國電影的影響),好萊塢不可能保持全球一體化的發行能力。
文化商品之間的交流很多時候是屬於意識形態的範疇,文化商品之間的博弈其實也是綜合國力的較量。一個不小心,哼哼。
3.「好萊塢」掌握全球電影市場的基礎:
在二戰之前,如果說全球化的發行能力還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那麼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電影的全球發行情況基本上就是決定生死的事情了。
在成本快速提升,盜版肆掠,其他觀看性娛樂的影像產品快速充盈的時代,一部電影是否能夠迅速在全球擴大影響,佔領收益,並帶動媒體集團整體業務的拓展,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便是決定當年電影公司大佬們能否持續活到明年的核心KPI。
為了保持這種全球化的市場運作能力,就得先解決電影本身的全球化問題。
人才:
和一百年前一樣,所有的優勢最終都需要歸結到人才。這點不用多介紹,英國演員,墨西哥導演,義大利攝影師,法國的美術,香港的動作指導。大公司有專門的部門在全球發掘電影行業的人才,再配合聯邦政府,州政府各種對人才引進的激勵機制,好萊塢不缺人。人才的全球化也就是意識的全球化,在一個穩定的工業化標準下,每個人既能貢獻不同的文化視角,又能保持統一的工作態度,自然就更容易實現創作中的全球化視野。
資金:
80年代拯救迪斯尼,給艾斯納提供了幾億美金的日本散戶;整個90年代,來自德國的低成本避稅資金;911之後,從互聯網行業轉身的華爾街資本以及來自紐西蘭、澳洲等旅遊國家的政府補貼。好萊塢會在全球尋找成本最低的資金,負責將這些資金轉化成在全球擁有票房能力的電影。也就是說進來的是民族的,出去的是世界的,而好萊塢只是個紐帶。
素材:
從《千面英雄》一書之後,好萊塢電影的套路化其實是越來越明顯的。方法很簡單,在一個穩定的情感結構中,不斷丟進去新鮮的元素,而這些元素的來源遍布在全球各地的區域性文化和年輕人的創新中。在一個對人類」母題「進行持續探討的總命題下,利用創新元素幻化出無窮的形式風格,《功夫熊貓》以及《暮光之城》都是很好的例證。
以上只是生產資料部分,想模仿比較容易,用錢買好了,但是加工的過程則不是用小錢就能買來的。
管理體系和管理標準才是核心的機密,索尼前後就花了上百億美金的代價,買哥倫比亞不僅僅是為了片庫,更重要是包含各種管理指標的資料庫,以及支撐這些資料庫運作背後的機制。
4.「好萊塢」掌握全球電影市場的方法和原則:
當一部電影製作還沒有開始之前,如何賣給全球市場的策略便是已經制定好的,電影不是拍出來才決定怎麼賣的,那時候就遲了。那麼,為了賣給全球市場,有些基本的原則是共識也是底線。
為了服務觀眾的喜聞樂見拍電影,而不是自以為他們會喜聞樂見 ——
想要保證這一點,好萊塢公司不僅會在美國本地做市場調研,也會在英國、法國、日本、中國這些核心電影市場持續的進行調研。所獲得的報告一般是不會分享給當地的發行商的,它主要用來輔助大的電影公司的決策團隊制定全球性的策略。
這些調研有市場情況的摸底,也有單個項目的針對性研究,上百年來,各種研究積累的沉澱讓人讚歎。具體的就不多說了,相關資料已經很多,凡影本身也就是做這個的,說多了有打廣告的嫌疑。
為了服務觀眾賣電影,而不要製造障礙 ——
好萊塢的光鮮亮麗其核心目的是為了體現性價比的親民廉價,也就是說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漢子。我們常常聽到創作人員在宣傳花絮中說為了拍好一個鏡頭,他們如何在現場反覆摩擦,修改台詞,培養情緒等等,其實是扯淡的。
美國電影的製作是標準高度前置的,因此所有的計劃在開拍前都是需要明確到髮絲,一旦開拍就沒有回頭箭,整個組織是高度精準的在運轉。但是觀眾並不喜歡他們看到的電影有任何流水線的痕迹,那怎麼辦呢,別告訴他們就好了。
於是,你會看到導演、演員、製片以及諸多人等在各種不同場合,不同媒體中,持續演繹著那個觀眾最喜聞樂見的印象,有的張揚,有的敏感,有的謙遜,有的內斂。
其實每一種導演風格,每一種表演特徵,每一種行事態度,都有比較明確的分類和持續的傳承,都含有觀眾不同性質的心理投射,都是由公關公司協同經紀公司、經理公司結合每個人精心打磨的結果。
娛樂產業的資深從業者們,都深知大家都是在儘可能迎合觀眾,從而換取一點點的自主和引領而已。
為了服務觀眾而管理電影品牌,不要干擾信息 ——
無論是迪斯尼和麥當勞的戰略合作,還是孩之寶和派拉蒙的苟且,好萊塢在整合任何渠道資源之前,無論是甲方或者乙方,目的都很明確,1+1要大於2,要讓消費者覺得增值而不是折價。
為了達成增值,只要想要沾染一點電影上映的喜氣,就得自帶大把鈔票和對市場的理解能力。麥當勞經常要投幾億美金幫助迪斯尼來宣傳電影,以及借著電影傳遞自身的品牌特徵,從而讓消費者覺得麥當勞的獎品和套餐是物超所值。
迪斯尼在做授權的時候,有一個分類表,裡面將迪斯尼的每個人物形象都清楚的標明了它的目標人群,細分到性別和年齡跨度還有其他相關信息。每一個有迪斯尼正版授權的商品都需要通過迪斯尼的質量控制系統,和設計管理標準,這些標準的建設就是為了維護在觀眾心中的角色形象,同時也是維護品牌的價值。
所以,迪斯尼的經典電影每過七年都能重拍一次,還有很多公司的系列電影也能越做越長。一個《速度與激情》,可以從一個極低的成本,最後一直拍到超級大片,正是因為好萊塢的電影品牌管理機制決定了企業會珍惜每一個電影品牌,不濫用它的商業價值,或者快速透支它的商業潛力。
為了服務觀眾而創新,不要自以為是 ——
大公司旗下的獨立廠牌,電影節里合辦的培訓班,全球各地的論壇,還有各種不間斷的競賽。美國電影協會和幾大公司持續不斷的在全球尋找創新的元素和人才,並將它們有機的結合到現有體制之中。韋恩斯坦正是因為在中小成本劇情片的製作和市場營運中導入了一整套規範體系,才能持續的在奧斯卡斬獲他想要的。
雖然好萊塢很多藝術家們都不喜歡這些企業的經營者或者職業經理人,但是不得不承認,正是嚴謹的商業體系,才保證了好萊塢運作的穩定,以及年輕人才的上升空間,和提供給藝術家們的多樣化選擇。
像以前的中國電影市場,當觀眾都在消費盜版,市場沒有被合理的管理和營運時,藝術家們只得苦苦的熬,那種境遇才是最不應該的。
所以任何創新都不能破壞電影為了追求盈利的目標,這是最重要的原則,否則好萊塢早就會蕩然無存。
說了這麼多,略顯啰嗦,其實總結起來就幾句話:
想將電影賣給所有人,那麼就得為了所有人拍電影。為了維護全球發行的能力,才會形成如此明確的類型化體系,以及才會引入全球各類領先技術的支持,才會始終保持對觀眾需求的高度緊張。
沒有賣,就沒有買。
所以,能夠支撐好萊塢屹立百年不倒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全球觀眾需要他們,除了他們,沒有其他人將這件事做好了,甚至連理念上都沒做好。
日本不是,法國不是,義大利也不是,韓國人好點,但是技巧還不熟。
萬變不離其宗,其實就是一份為全人類服務的工匠精神而已。
-完-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如果要詳細回答,寫一本書都不夠,而且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談,總可以提供別的角度,所以任何回答都是不全面的,我這個也是。
我在這裡就是簡單說說,這個問題可以分別從電影之外和之內的因素來解釋。
電影之外的宏觀層面,美國那無與倫比的綜合國力,即它對全球獨一無二的政治、經濟、軍事主宰力,以及總體文化影響力、優越的地理位置、對全世界優質人才的吸納,等等,決定了美國在很多方面,不限於流行文化和電影,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在這個前提下,電影產業能夠統治世界,似乎是一種必然,並不讓人意外。
當然,沒有任何好事會從天上掉下來,或者說一蹴而就的,美國電影能夠取得今天的地位,也是一步步拼出來的。
下面就從電影內部的因素來分析下,而這又可以分解為兩個問題:
1、好萊塢是如何取得國際電影市場宰制地位的。
2、好萊塢是如何應對其他國家的挑戰,並在這麼長的時間內維持其宰制地位的。
先說第一點。
美國,在一開始並不是國際電影市場的主宰者,以百代為首的法國公司才是,在1905-1910前後的一段時間,法國人攻佔了美國本土的電影市場,把美國電影公司打得丟盔棄甲。一個原因是百代公司在全世界最早把電影產業工業化,建立了製片、發行、放映的垂直整合模式,一時間無往不利。而當時的美國,愛迪生等公司忙於內鬥,並且把電影產業的盈利模式寄托在錯誤的方向上。
然而美國畢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只要美國人把內部邏輯理順了,這頭睡獅醒來將會非常可怕。也就是在一戰爆發前的兩年,西海岸的好萊塢崛起了,一批獨立於專利托拉斯之外的小公司,開始大量生產影片,他們成為美國市場的中流砥柱,不僅在市場上超越了愛迪生為首的專利托拉斯,連法國人也漸漸不是對手。
如果從創作角度看,美國電影和歐洲電影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從一開始美國人就承認,自家的電影不如歐洲電影有文化品味,但美國人的強項是善於從實用主義出發,製造迎合普羅大眾的娛樂,這個特點不僅體現在電影上。具體來說,就是美國電影更快地建立起了適合普通人欣賞的類型模式。
接下來一戰爆發,歐洲的電影生產陷入停滯,這正是美國電影產業迅速攫取全球市場的最佳時機。戰爭確實幫了好萊塢很大的忙,但我想不應該誇大這個因素,即使沒有世界大戰,美國人很可能還是會在全球電影市場上佔據優勢的,戰爭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一戰結束後,歐洲一片廢墟,百廢待興,好萊塢電影在全球各大市場的統治地位已經基本建立。
下面是第二點,好萊塢又怎麼維持自己的地位?
歐洲人不是沒有想過要在全球市場上重新挑戰好萊塢電影。二十年代,德國組建了實力超強的UFA(背後一度有政府資金的支持),還有法國、義大利等幾個歐洲大國都聯合了起來,要搞「電影歐洲」,和好萊塢一較高下。但歐洲人的野心很快落空了,這有幾個原因:法西斯在歐洲崛起,歐洲人在文化上謀求大一統的政治環境不復存在;有聲電影出現,電影不再是無障礙的跨文化媒介,歐洲各國開始更關心發展自己的民族電影。
歐洲電影向好萊塢發起的短暫挑戰就這樣失敗了。
從馬後炮的角度來看,有聲電影以降,其他國家的電影再怎麼興旺一時,不管是國內票房賣座,還是掀起了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藝術潮流,都沒有能力在全球市場上全面地挑戰好萊塢的霸主地位。
下面說幾個具體的因素。
好萊塢的全球發行能力是其統治世界的基本保障。可能在今天這個數字化的時代,信息、物流高度發達,有的人不覺得電影發行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彷彿誰都可以干,門檻很低。但如果退回到八十年前、一百年前呢?情況並非如此,發行恰恰是電影產業里門檻最高的一個環節。
美國政府一直支持好萊塢,其支持和我們理解的中國政府和企業的關係不一樣。總而言之,美國在全球不遺餘力推行貿易自由化,用各種手段迫使各國開放市場,好萊塢是這個行為的得益者。
技術,這極其關鍵,好萊塢一直是電影技術的標準制定者,它引領了一次次技術革新,所有人都只能跟在它屁股後面跑。
和最強技術實力匹配的是好萊塢電影一直維持著全世界最高的製作品質,讓其他國家難以競爭。
前面說到進入有聲電影時代後,語言構成了電影欣賞的新門檻,只有美國電影克服了這個門檻,一方面英語是事實上的世界語言,這是得天獨厚的條件。在語言之外,好萊塢也做了很多事,讓全世界的人儘可能無差別地接受其電影產品,就跟可口可樂一樣。這個問題也非常複雜,包括電影該講什麼故事,怎麼個講法,這裡不展開。
久而久之,好萊塢電影對全世界的觀眾形成口味主宰,很多人已經變得無法接受非好萊塢口味的電影了。要想顛覆這個現狀,培養觀眾也非朝夕之功。
掛一漏萬,就說這些。這是一個好問題。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樓主可以去看這本書《不宣而戰:好萊塢VS.全世界》
本書梳理到了九十年代,但這二十年來的發展邏輯並未發生多少變化。
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三點是:
1. 電影誕生至今以來,美國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保證了美國電影在戰後可以大規模地輸出到一些電影大國;
2. 幾個關鍵時間點上,威爾·海斯、傑克·瓦倫汀為代表的、在政府和電影工業之間調停的人士對於本土電影業的扶植和類似「地方保護主義」式的政策傾斜,阻擋了電影大國的幾次滲透;
3. 本國電影主要企業在上述兩點原因的影響下,有相當長時間的經營和發展期,保證了一些企業理念、工作方法的延續,從而影響了整個電影業。我個人認為這件事比目前高票的那些長回答所說的要簡單。
好萊塢能夠在大眾市場上獲得成功,當然是因為好萊塢在很多方面擁有優勢:- 美國在娛樂性和藝術性中間更注重娛樂性;
- 美國人更擅長使電影觀賞不過度依賴於語言;
- 美國吸引了全世界的電影人才。
- 美國有更成熟的商業機制;
- 美國特效工業的技術能力更強;
而這些優勢,也都跟美國的歷史文化有關:
- 美國人較富裕,但歷史較短而且缺乏貴族,社會較平等(人格上而不是財富上),所以更擅長大眾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
- 美國是移民國家,所以形成了一種低context的文化(交流的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背景知識),而且目前仍能夠很容易的從各國吸引人才;
- 美國從建國之處即為小政府,擁有自由商業的傳統,所以商業極為發達;
- 矽谷擁有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
但是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決定性的因素就是市場,英語電影市場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而美國市場又是英語國家中最大的。
電影是一個資本密集型工業。對於電影的娛樂性來說,視聽效果的重要性起碼能佔據半壁江山。要有好的視聽效果,就要花大價錢去搭建場景,做煙火特效,去僱傭計算機特效團隊;請好的攝影師,並花更多的錢在攝影本身上;化妝,服裝,道具都要講究;要聘請好的音樂和音效團隊,甚至是武術指導,美術指導的團隊。可以說,一部電影是否更受市場歡迎,即使不是受投資規模的決定性影響,也是相關性非常高的。這一點我們可以給電影票房和投資規模做個簡單回歸就可以證明。
那麼如果我們假設電影業發展早期,各國市場是完全獨立的,那麼市場規模更大的國家,電影製作的平均投資規模肯定也更大。那麼這些電影拿到國際市場上來競爭,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必然是更有競爭力的。
那麼事實上,在1930年的時候,美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是11589億美元(2012年美元,Gapminder數據)。而英國是3522億美元,加上加拿大,澳新,南非,也只有5000億美元。法國加上魁北克,比利時,利比亞總共也只有3467億美元;德國加上奧地利和瑞士只有4307億美元;所有西語區加起來不過2800多億;俄語區是2900多億;日本是1646億;義大利是1503億;中國是4000多億。整個英語區的電影市場規模遠遠大於其他語言,而英語區內部美國的市場規模又遠大於英國,自然美國電影工業的規模更大。
而隨著美國電影工業的比較競爭力越來越強,那麼很快,美國電影就將先佔領其他英語小國,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然後佔領英國;然後佔領北歐,荷蘭和德語區這些同為日爾曼語族,語言和文化障礙都更小的國家;最後甚至很大程度上擠壓了法國等拉丁國家的市場。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市場越大,投資規模就越大,競爭力就越強;競爭力越強,佔領的市場就越多。
而在這個過程中,自然美國的電影業也就擁有了上面那些優勢:- 因為是最大的電影工業,面向世界主流電影市場,所以更注重娛樂性;而且全球最優秀的電影人才只有到美國才有最大的舞台;
- 逐漸向文化差距大的地方擴張的過程中,就訓練出了最強大的發行能力,也慢慢學會如何讓電影表達不依賴於語言;
- 因為投資規模最大,也就催生了最先進的視覺特效工業。
所以,只有美國有這樣體量級的電影工業,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不是反倒反常了。
當然市場也不是唯一因素,比如法國的電影工業在歐洲尤其強,遠遠強過其他國家,雖然有法國本身市場大,同時對英語接受度差的原因,但也有歷史和文化的因素;香港雖然背靠的華語市場很大,但本身市場很小,為什麼電影工業遠比台灣發達,也有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但我相信,即使一個地區滿足美國所有的特點,只要市場規模很小,一定不可能催生出足夠量級的電影工業。100年前開始,商品屬性從來沒動搖過
資本全面浸入產業,華爾街提供源源不斷資金
知識產權、版權保護往極致里做
壟斷,更高級的壟斷
創意人才面向全世界開放性
明星制,最近十年明星制受到挑戰,但還未出現完全替代的機制
二戰後馬歇爾計劃開始,一直是意識形態之爭國家級戰略,全球文化殖民計劃從未停止
發行是配合以上產業架構和方向的一個手段題主很仔細地分了三點:類型化、電影技術、發行能力。其實仔細一想這些都是由一點作為基礎的:有錢。
沒錢怎麼建製片廠搞類型?沒錢怎麼搞特技、怎麼敢搞特技?(尤其是今天)沒錢怎麼砸廣告投到全球?一部好萊塢電影千萬美元起步,大點兒的光廣告費都可以拍一整部十面埋伏這樣的……
好萊塢有錢不是沒有理由,將近100年前法國也有個百代公司,電影賣到全球、電影院開滿歐洲,和比那時的好萊塢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一戰打完回來就懵逼了,電影院只能放好萊塢咯……之後打完了經濟還沒完全恢復,來了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緩一緩,二戰又來了,然後會拍電影的全都跑美國去了……至於為什麼美國人能在這段時間內趁著不打仗崛起,和他們人好/夠民主有關係,不過那就偏題了。
然後題主又提到很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電影一度也擁有強大的文化傳播力,我想說那是大眾媒介(電視、錄像帶、網路)的功勞,這些電影的傳播力拚的是內容,而不是靠錢,所以雖然結果是一樣,但是過程和好萊塢那些強大宣發的傳播力是不同的,而且我也沒見哪個國家有好萊塢那麼牛的發行公司啊。換個角度從內容上說,普世價值是好萊塢玩了快百年的看家本領,比其他國家玩得轉有什麼不能理解的嗎?
三句話總結:
為什麼有這個體量級→因為有錢,現在人才(製作人才、宣發人才)和錢都在他那兒;
為什麼有錢/人→因為其他國家在打仗的時候他在斂人斂財;(長者の智慧)
為什麼現在別人超不過他→沒錢宣發/製作(資本是無國界的,幾億美元的項目,投給好萊塢還是投韓國/中國/德國/法國?)
最後展望一下,技術上只會全球越來越平等(只要美帝不又搞出什麼核心科技),發行上中國是夠錢的,那麼只差類型也就是內容,這個是沒有辦法的,等病魔戰勝廣電總局的領導們吧。世界第一語言 + 世界第一國民消費能力 + 創作自由 + 穩定的資本主義 + 國民性格外向開朗做事認真,必然會導致娛樂產業世界第一。
能賺大錢,從而能在電影上投入大量資金,並且在故事編寫上盡量討好觀眾,產生了以高潮 + happy ending 結尾的典型好萊塢敘事結構,並儘可能滿足觀眾對現實以及未來世界的好奇和幻想,看似逼格不高但全世界都愛看。
法國、義大利人口少,語言不通不能出口,拍電影不能賺大錢,無法投入太多。
日本人口也還不夠多。由於國民性格的原因,寫不出美國那種大家都愛看的故事。
印度倒是人口夠,但是消費能力不行。
韓國語言、人口都不行,而且直到十幾年前才開始自由創作,以前一直是被政府管制的。顯然是人口優勢。
電影這玩意和其他產品最大的不同就是:銷量擴大造成的成本上升微乎其微。
比如手機,每賣一部至少要增加製造這一部的成本,晶元液晶屏什麼的都少不了。實質上到最後多賣一部也掙不了幾個錢。規模擴大之後,能分攤節約的「一次性成本」也就是研發成本。
電影這玩意呢,多賣一個票房的成本幾乎沒有。成本完全是製作成本,也就是片酬特效等等這些。
所以假設兩部受歡迎程度差不多的片,美國可以做到5倍票房於英國(人口5倍),自然可以用5倍的成本來製作。這麼大的製作成本優勢想不做大都難啊。
有人說還有國際票房啊?首先過去的時代不是那麼容易打入別國市場的,有諸多的限制。
其次,即使是現在,大部分片也是本國觀眾最喜歡看。比如號稱「好萊塢大片肆虐」的天朝市場,其實國產片也有一半份額的。
為什麼,因為好萊塢背後是全球第一超級經濟大國啊。再加上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這樣大英帝國一大家的市場。
光光一個美國的電影市場就是百億美元,這個數據就是天朝崛起前後面幾個大國電影市場的總和。第二的日本才20多億美元。
而且電影市場有明顯的贏家通吃現象,好萊塢的那些高特效大片,是唯一可以長期通行世界的電影。他們搶佔了全球市場的大量份額。以至於很多電影市場的年度總結里,很可以自吹的一句話,就是今年該國電影在份額上戰勝了好萊塢電影。唔,北美市場會提到什麼好萊塢戰勝了外國電影不,我看注釋裡面都不會有吧。
至於電影類型,這個也是由市場決定的,美國電影市場就什麼類型都有,而且啥類型都厲害。動畫,科幻,魔幻,動作,劇情,戰爭,超級英雄,歌舞,喜劇,恐怖,驚悚,小清新,要啥啥都有,而且說起來那個項目上人都有代表作。
你看其他國家,就不不行了,就那麼點市場,很多類型片根本養不起。
為啥日本動畫電影主力是2D,為啥韓國沒有多少動畫電影,為啥除了美國其他國家基本就沒有像樣的科幻魔幻電影。成本擺在那。一個迪斯尼二線作品《飛機總動員》就花了5000萬美元。當時按匯率起碼就是50億日元。日本那點市場哪裡容得下這麼大的冒險。你再看漫威和DC漫改大作,那個不是1.5億美元以上的投資,這麼龐大的投資,除了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連想都不敢想。
所以我一直說天朝電影市場的未來是光明的,因為我們坐擁了世界上最有潛力的市場,過幾年超過北美市場幾乎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會越拉越遠。
只有我們的市場才有能力也去支撐那麼多的類型片,當然可惡的某總局一直在誤事,但是畢竟呢,第一總局上面也有經濟壓力,(某黨以經濟為最高綱領,管的太多,成績太差是要挨罵的)第二個並不是所有的類型電影都是要犯忌的。魔幻和動畫什麼的,犯忌的可能就要好不少。所以我們市場潛力會打折扣,但不會全然失效。
規模經濟。資源必須集中在一個地方,才是最有效率的。
電影尤其是這樣。
因為電影的團隊都是臨時湊出來的。不排除有一些大導演,例如馬丁斯科塞斯,有一個固定的團隊,攝影師,剪輯師,什麼片都是那些人。但大多數人不是。
電影的製片人會和不同的人合作,他會換不同的導演、主演、特效公司。導演和演員也會和不同的製作人,甚至電影公司可做。
小羅伯特唐尼的鋼鐵俠,當然是給迪斯尼拍的,但是福爾摩斯就是給華納拍的。、
小李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華納的片子,導演巴茲·魯赫曼,《華爾街之狼》是派拉蒙的片子,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姜戈》是派拉蒙的片子,導演昆丁。
主演是電影的靈魂,在其他領域,一個團隊的靈魂跳槽到競爭對手那裡,是個天大的事情,但是在電影行業,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這種情況下怎麼辦?最好的辦法是我們所有的電影廠都集中在一個地方,共享這些勞動力,我們都在好萊塢,演員、導演、電影工業的其他一切,都在好萊塢,這些電影從業者就可以以極低的障礙在不同公司之間流動。這種集聚就創造了效率。
it行業也是這樣。一個矽谷程序員跳槽都不用跟家裡人說,反正都在同一片地方上班。
產業距離的力量。
所以寶萊塢這樣的電影中心,是有效率的存在。
那麼為什麼只有美國成為唯一一個這麼牛逼的地方?就是因為產業集聚呀,產業只有集中在一個地方才能發揮效率,就不會去其他地方了呀。你看看中國多少城市生產了全球百分之多少的襪子,某地生產了全世界百分之多少的鋼鐵。為什麼只有它們能做到?
美國好萊塢工業化流水線式生產電影,效率高,底氣足,質量有一定保證,這個其他答主也說到了。
中國影視圈就算爛劇或電影,只要能掀起話題就能好收視或大賣。故事好,技術好,有什麼用?沒商機啊......只要知道中國觀眾,人傻 錢多,就夠了。
就算有好的劇本也有可能過不了審核......退一萬步說,就算中國實行了電影分級制度,第一類崛起的電影,很有可能是三級片。
我盡量剪短的回答你的問題。
1.高度類型化:高度類型化是一點點發展而來的,早期大家都拍一些工廠大門啊,火車進站啊,後來風光片出現,一窩蜂去拍風光片,紀錄片出現,一窩蜂拍紀錄片,就這樣過了很多年類型片慢慢行成大的分類,現在則是跨類型的融合。基礎條件是有比較大的市場需求,加上開拓類型的電影人。
2.大片的技術支撐:正是因為有大量的影片去實踐,很多技術得以一點點的應用,當特效等等技術在應用中有了好的效果,會反過來刺激對技術的研發,從而行成良性循環。顯然現在有點過於「良性」了,大家去影院已經不看演技,不看故事,只看特效震不不震撼,算算票錢沒白花也就完了。
3.全球發行:哎?這個厲害,我跟你講,這個可是涉及到美國的文化侵略。有一位加拿大的學著馬修 弗雷澤 寫過一本書叫《軟實力》說的就是美國政府扶植大的企業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還有好萊塢電影去生產能夠席捲全球的文化產品,將其他文化同化。所以這個能力不但是商業利益在推動,還有國家政策的導向。
文化輸出需要是世界第一強國。
全球觀眾對你的文化感興趣,羨慕你的生活方式,這個必須是當世第一強國。而且強在所有方面,科技、經濟、人民生活水平、傳媒發展,這個國家在所有重要的方面引領世界潮流。漢唐時期的中國做到了,但是信息不發達,世界人民不知道。二戰之後的美國做到了,信息也發達了,世界人民非常嚮往。
北京第一家麥當勞開業的時候,上千人排隊,想要花一周的工資嘗一口美國漢堡的味道。我前年去越南,胡志明市的星巴克門口排隊幾百人,等2個多小時就為了買一杯外賣的咖啡,而一家本地的咖啡店就開在隔壁,價格只有五分之一但無人問津。是星巴克好喝嗎?是因為他急切地希望體驗一下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哪怕喝完之後跟小夥伴說:那個美國咖啡我喝了,不怎麼樣,美國人的玩意不過如此。這個舒爽也是很過癮的。
這個就是超級大國的魅力。
回到電影上面也是,就像題主說的,全球發行能力不重要,我認可。這不是電影界的事,不是幾個好萊塢大佬手眼通天就能搞定的,所以越南電影、印度電影、法國電影、中國電影突然之間出現幾個通了天的海外發行人員也無濟於事。
因為這一波好萊塢電影的全球化浪潮,時間窗口非常的微妙。全球人民,尤其是在7、80年代開始,有了條件了解外面的世界。因為這個時候電視機、雜誌等視覺媒體開始普及,讓全球人民有一個窗口了解美國人民是怎麼過日子的,當全球人民看到美國人開汽車、住別墅、吃漢堡、喝可樂、穿時裝的小日子這是何等的震撼和嚮往。
那個時候積累起來的對美國的好奇,使得大家對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抱有強烈的認同感和體驗的慾望,但是世界交通還不是這麼便利,怎麼辦?看美國的文化作品,像我這種根本沒去過美國的人,連百老匯大街路口的熱狗賣多少錢都知道,也知道紐約去長島的公路幾點鐘最堵,也知道西雅圖一年下多少次雨,我都不知道上海的雨季是幾月。
這種吸引力是超越了電影業的,是國家層次的優勢。剛好美國電影業爭氣,在那個時候商業電影大爆發,盧卡斯、卡梅隆、斯皮爾伯格等等都是那時候發跡,美國電影就順利的風靡了全球,直到現在。這個心理補充非常有效,我過不上美國人的日子、開不起美國人的小車,我喝個可樂可以吧。我看個電影可以吧。這東西我享受的是跟美國人一模一樣的服務。
題主想問為什麼別的國家沒有動作片、特效片的技術支持。
這個問題不是本質,特效公司不光為好萊塢服務,誰給錢給誰干。但是並不是說你拍出大片,全球觀眾就會買單,今天的觀眾是經過了好萊塢幾十年的培養,把審美趣味養成了美國人的趣味,你掰不回來。你要是按照美國人的路子拍,你一個照貓畫虎的怎麼能超越人家好萊塢?
二戰以來,以出品國家整體來看,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美國以外的地區,曾經穩定的、世界性的、商業性的輸送電影作品,哪怕2.3年的時間窗口也沒有;未來也不會有,直到美國不再是世界第一強國的那一天。而那一天是什麼時候,就已經超越了這個問題的範圍了。
「有這麼一個國家,」他忽然提高了聲音,「他們的電影工業才剛剛開始起步,而國內的市場都被外國電影所佔據,人們對別的國家的電影,哪怕是爛片都很寬容,卻對本國的電影非常苛刻。為了扶持本國的電影工業,政府不得不立法限制外國電影,並鼓勵本國的電影人製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但同時他們卻成立各種審查委員會,為了保證電影票房以及『純潔』電影畫面,開始刪剪和禁映他們認為不好的電影。」
現代電影環境下,只有美國的本土市場,能夠支撐現在好萊塢式大片的製作+宣發成本,滿足了這條才能進軍全球
日本最近二十年最可能對外輸出的真人電影是《進擊的巨人》和《哥斯拉》,但日本土市場的萎靡導致投資和技術都無法達到全球發行的高度,拍出來都是特攝片其他的我也不懂,不敢過多評價,想說一部分見解。
高曉松說美國從建國就總是在博弈中摸索度過,他曾舉例說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的由來——電影公司和宗教人士在電影究竟該不該有某些鏡頭而掀起一場訴訟高潮,最後雙方都進行了妥協,電影公司建立完善的電影分級制度,而宗教系統不再無理取鬧。
以小見大,在擁有事無巨細的框架下做事效率會成倍提高,美國由於建國時間短,沒有這片土地上悠長時間的沖刷,文化和傳統的力量其實並不強。美國的電影公司在一片立國只有一百多年的土地上,與紛繁複雜的各種文化和傳統通過大家都認同的法律系統進行著創作自由和文化的博弈與妥協,最後導致電影公司學會了在比較符合現有文化和傳統的環境下進行最具顛覆性的電影創新,這其實加速了電影公司對於市場的理解,讓好萊塢電影公司迅速找到電影需要迎合的文化、受眾等等影響受歡迎程度的因素,尋找到讓電影收益最大化的方案,加上那些或潛移默化或直接顛覆的電影技術和理念的加入對觀眾的審美培養,才得以讓好萊塢一步步登頂最後傲視全球一百多年。
而一些文化悠久的國家和地區,文化和傳統的力量過於強大,很大程度上文化甚至高於法律,在這種博弈中電影公司幾無勝算,當然也就沒有後續的「在現有文化和傳統的狀態下進行顛覆性的創新」的可能,無法洞悉市場,又怎麼能比肩好萊塢呢?
因為猶太人啊!
首先,電影是藝術、技術和商業的三合一,缺一不可。
其次,猶太人最大的天賦就是藝術、技術和商業。
絕對的先天優勢!
我覺得是文化 經濟 人才的因素決定的
題主可以看看曉說 曉松奇談 里關於美國電影的內容 可能會有所啟發
印度人笑而不語。
因為人家的電影市場面向全世界,世界人民都買賬,話說雖然我是中國人但我也只買好萊塢的賬。實在不想花冤枉錢去看中國電影。
推薦閱讀:
※《12猴子》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為什麼好萊塢的電影大多120分鐘左右,亞洲方面的大多90分鐘左右?
※哪個時期是好萊塢歌舞片的黃金時代?
※好萊塢像克里斯蒂安·貝爾這樣能夠經常變換體形的演員多嗎?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2016年內地市場將向好萊塢全面開放會造成什麼影響?
TAG:電影 | 好萊塢Hollywood | 美國電影 | 電影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