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希騰斯坦的畫作:《我可以看到整個房間……可沒有人在那兒!》能夠成為佳士得當代藝術拍賣最貴的畫作?

畫家:李希騰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
作品名:《我可以看到整個房間……可沒有人在那兒!》(1961年)
成交價:4,320萬美元(合人民幣約2.72億元)


是佳士得在「當代藝術」這個門類的新紀錄而已。

「佳士得拍賣史最貴」,幾輩子也輪不到當代藝術的。

至於為什麼是當代藝術最高,作品本身沒什麼可說,Pop Art 經典之一,幾千萬美元的底子;市場目前是追「尖貨」的風氣;再碰上有人特別感興趣,就創了紀錄。不見得有特別的原因。

不過有一點倒值得注意,西方藝術市場正面臨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說服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收藏西方現當代藝術。說得誇張一點,這對相當一部分西方藝術營商是生死攸關的事。然而,一下子讓這個新興市場接受莫奈、畢加索、梵高的價格不太現實,這畢竟是重大投資,需要很強的信心支持。因此不難想像在未來幾年,沃霍爾 [1]、利希滕斯坦、約翰斯這些名字也許會不斷蹦出來。他們名氣也很大,價格又不像印象派、現代藝術那批人那麼高,是向亞洲市場推廣的理想選擇。[2]

***
[1] 美國人即將在亞洲做為期三年的沃霍爾巨型巡展 ,盛況空前:http://cn.artinfo.com/2012/02/04/giant-andy-warhol-retrospective-tour-asia
[2] 2012年7月4日更新:本答案寫於2012年2月13日。該畫所創記錄現已作古。


樓上的人就別說什麼大空話了好么?

首先,要糾正的問題就是Roy Lichtenstein的這幅I Can See the Whole Room!...and There"s Nobody in it!, 1961根本就不是Christie"s Post-War and Contemporary Art部門拍出的最高價格。它從來就沒有成為過最貴。
這幅畫的詳細拍賣資料是2011年11月8日,Christie"s New York, SALE2480: Post-War and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之Lot 34,估價$35-45m,最終以$43,202,500成交。
為什麼拍這麼貴?簡單的說就是倆字:3P。對,你沒看錯,就是3P,分別是Price(價格),Provenance(傳承)和Popularity(流傳度)。Roy Lichtenstein開創了一個exceptional的pop art era。(藝術史意義);Roy Lichtenstein火了能有小20年了(Popularity);這幅畫的在很多書上出現過,更在很多展覽中出現過,最重要的是之前在98年就曾上拍過,former owner很牛逼(Provenance);對於dummy來說,拍品的估價是個很直觀的指標,要相信拍賣行的specialists,一年拿Millions of $的人都不是吃軟飯的(Price)。其他的諸如洗錢之類的,那不是我們關心的事兒,咱沒錢買也不能就眼紅地一臉鄙夷但內心很嚮往的丟出一句:洗錢。

其次,我來科普一下。
Christie"s Post-War and Contemporary Art部門目前在public auction上拍出的最貴的兩幅畫。價格比上面那幅多的不是一點兒。

上面這幅是Andy Warhol的Green Car Crash (Green Burning Car I), 1963,在2007年5月16日, Christie"s NY SALE1834以$71,420,000成交。同時也是Andy Warhol的個人拍賣紀錄。

上面這幅是Mark Rothko的Orange, Red , Yellow, 1961,在今年(2012年)5月8日 Christie"s NY, SALE2557中以$86,882,500成交,也是Mark Rothko的至今為止的個人拍賣紀錄。

最後,我用一幅我上個月在MoMA拍的一張照片再一次解釋一下為什麼好多人不能理解的Contemporary Art為什麼拍的這麼高。我在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40126/answer/15444633 中已經回答過一次。

我當時發微博時配的文字是:I was admiring Rothko"s No. 3/No. 13 from afar when a lady in black came into my sight in MoMA the other day. And I was starting to feel Rothko"s Clour Field paintings because of the tranquillity that the presence of that very moment exuded. The magical power of art itself... :-) 你要是碰到此情此景,你能不動容么?對於不是專門混藝術行當的人來說,那些什麼繪畫技巧、哲學意義和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地位等問題並不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畢竟也不是藝術史學家。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咱也沒必要不懂裝懂。只要你有機會切身地內心平靜地站在這些大師的「你現在還能不理解的」作品前面,我相信你的personal experience或者something that just unconsciously occurred to you at that very moment while you"re standing in front of it,畫本身的aura(靈韻)和你的feeling(情感)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共鳴的。(共鳴這種東西很奇怪的,跟個人經歷的事情有著很大的關聯。)畢竟,這些畫如今能名留青史或者有著高價的市場,就已經說明畫本身肯定是有可取之處也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這些畫家其實畫功非常非常好,早期的作品都很複雜(比如Piet Mondrian),只是後期開始摸索這些所謂「看上去簡單實際上複雜」且帶有哲學思考意義的作品了。


我可以看到人類最終的結局,卻看不清楚自己怎樣走向死亡。我可以看到整個房間,卻看不到房間里有人。我看到這裡很多人在回答問題,卻看不到問題在哪兒。我追求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卻看到了被禁錮的片面的人生。
畫作自然有價值,但價格如此之高一定有很深厚的歷史背景。貨幣增發?精神缺失?它的價值被購買者偶爾發現了?炒作?洗錢?
最合理的就是,我們知道這個事情了,可是我們只是旁觀者而已。


沒人覺得是在洗錢么?


room不指房間。而且買家喜歡。就是這些


我覺得拍賣行的里賣出的作品的價格跟作品的本身的藝術價值並沒有完全吻合一一對應的正相關關係。拍賣價格的高低很多時候取決於競拍人到底有多想要這幅作品。如果財力和意願都能支撐不斷上升的作品價格,最後成交價格自然就高。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從作品角度來分析?


看到這幅畫,雖然很簡單想漫畫一樣,但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去查了下wiki:

它讓觀眾感覺到自己正處在一個黑暗的房間中,被畫中的男人從一個門上的洞里窺視。

這個男人仔細地觀察了房間內部,卻什麼也看不到。

這個作品其實是對抽象主義的一種諷刺,因為它用一個男人用手指插入「單色畫布」(應該指抽象主義作品)的方式來違反人們對「單色畫布」的想像。

同事,男人的手指也有一定的性含義。


有一種原因是市場需要,在藝術品湧入市場的時候,各方投資人也可以說是拍賣行和收藏家都會有一個準確的價值估計,也會有一個完美的市場定位,說白了就是我想賺哪的人的錢,賺這裡什麼人的錢,我怎麼才能讓自己獲得的利潤比較大,也可以為今後的拍賣去拓展市場,所以同類產品的高價拍賣可以推測出,他們正在用這種手段去抬高收藏價值,這和畫的好壞是沒有關係的。


推薦閱讀:

《蒙娜麗莎》受讚譽的原因是什麼?
素描時一般鉛筆用到多短時可以扔掉?
有沒有大神用iphone6s備忘錄的繪畫功能畫的神作?
為什麼素描模特都那麼丑?

TAG:藝術收藏 | 繪畫 | 佳士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