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中國為什麼只有北京的歌劇演出頻率還算可觀?

如果拿一線城市的標準,上海也理應和北京的演出頻率一樣才對,廣州戶籍人口木有超過2000萬,但是也不能一年只有一部吧


本質當然是市場發展的問題。

歌劇製作要花很多錢。一般來說一部歌劇製作的排練時間是六周,但之間就已經有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設計和音樂排練。涉及的人員包括指揮和助理指揮,幾十個樂手,導演,舞台設計,燈光設計,服裝設計以及眾多幕後工作人員,還有歌劇演員和幾十個合唱隊員。而劇院,排練場地,布景,舞台上的各種設置,道具,服裝,化妝品,甚至假髮等等都要花很多錢。舉個例子,一個世界級名角演一晚就要幾十萬,一條舞台上金光閃閃的裙子就要8000,連一個橡膠做的光頭頭套就要200,而且只能用一次。而排出來的歌劇,一般能演10場都算多的,所以就算場場都售罄,也遠遠無法通過票房回本。

因此歌劇製作必須要國家的補貼,或者是私人基金會資助或者企業的贊助等途徑。北京是全國文化中心,有中央和中國兩個專業音樂學院,眾多軍隊部門的文工團文藝部下面大量的演員,國家文化部的錢也肯定先給首都的文化事業發展,劇院也是全國最多的,相對來說文化氛圍好觀眾基礎強。我只在北京的地鐵裡面經常看到歌劇的廣告,幾乎很少在其他城市看到這些廣告。

上海文化氛圍相當不錯,有很多音樂和歌劇的愛好者,業界水平也是頂尖的,但畢竟不是首都沒有那麼多來自國家的補貼和政策傾斜,比如上海音樂廳就是自負盈虧的。

廣州空有一個大劇院,裡面卻沒有人來演。在廣州長大,全國很多地方都演出過,唯獨從沒被邀請回家鄉演出。光有錢,硬體條件設施好,而市場,人才和藝術教育,文化氛圍和觀眾基礎跟不上,對歌劇發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而最讓人痛心的是,國內沒有給年輕音樂家和歌劇演員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國內的歌劇演出,反正錢多,好大喜功,經常是直接把國外某個歌劇院的整個歌劇製作包括上百人馬和所有布景服裝設置空運回來,否則也必須要用很多國外的名角,再配合國內頂級的歌劇演員。在國內學習聲樂和歌劇的學生,卻很少有機會去演歌劇,剛畢業,唱得再好,沒有實戰機會和經驗,沒門沒路,也只能去當老師,繼續教學生。你想回國演出,必須要在國外歌劇市場健全的地方鍛煉自己,拿獎了,把名氣打響了,才可能在國內開花結果。


謝邀!

要知道,絕大部分歌劇演出,並不是靠票房維持的,而是靠機關單位團體購票。


古典音樂就是小眾。

法國一般只有3個地方經常能看到古典音樂會:巴黎,第戎,普羅旺斯。

德國差不多也就是柏林,慕尼黑,科隆。


貴陽交響樂團。總監 陳佐湟。


這麼說吧,二三線城市,即便是一些稍偏遠一些的省份的省會,題主認為會有多少人能至少知道交響樂是什麼東西,有幾個樂章?又有多少人能說出哪怕一兩個有名的歌劇、歌劇選段和歌劇作曲家呢?路曼曼其修遠兮,大部分國人的欣賞水平真的就是大秧歌、口水歌、過氣通俗流行歌曲和手機彩鈴水平。


同意phil的說法,很多可能是機關團體購票。北京有很多機關單位和藝術院校,很多是贈票。
舉個栗子吧~
我上次在某省會城市看音樂劇《Q大道》,裡面有一段是與觀眾的互動,小尼被從出租屋趕了出去,饑寒交迫,走到台下向觀眾乞討。
第一排有好幾個觀眾為了逗他,說沒帶錢不給他錢,小尼說「都沒錢,我想知道你們是怎麼買到第一排的?」那幾個觀眾說他們是贈票。後來好多觀眾也都沒給他錢,都說他們是贈票。
這裡面有開玩笑的成分,但也反映了部分真實現象。
這還是音樂劇,歌劇恐怕受眾更少了,如果都是自己掏錢去恐怕難以保證上座率。
話說《Q大道》蠻好看的,推薦!


廣州人民比較習慣在家聽音響,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


湖南這邊很多啊,但如果不是這個圈子的就根本得不到這方面的信息


北京是文化中心么


這個就跟你在外國唱京劇一樣,你會去大城市還是小城市


你有沒有來天津,天津大劇院給天津打的名號就是一座有歌劇的城市。這東西還得綜合考慮吧


沒市場。現在很多國內歌劇演出都是國家掏錢投資,聽說基本上都是虧本的...慘啊....


推薦閱讀: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最大的區別?
古典音樂的作品號是如何編製的?
有什麼古典音樂音樂家的趣聞軼事?

TAG:藝術 | 歌劇 | 生活 | 古典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