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畫目前最欠缺的是什麼?


從受邀回答到現在在寫字板上開始碼字,差不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間隔。倒不是說我不想回答——正相反,我將這個問題直接放在了我電腦桌面的顯眼位置,作為必須回答且必須完美回答的問題。

不知邀請我的知友 @王博涵【有太多個王博涵了!!!王博涵,Is it because I lied when I was 17?這位才對!!】是因為看了我一個月前在知乎上回答那個得了500多個贊的關於大聖歸來的問題回答,還是看了更早之前我在知乎上系統回答的那個關於動漫行業現狀的觀點,總之很榮幸能夠受邀。在此再次感謝。


【該回答三張圖】

總的回答: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分兩個方面回答:

對於觀眾和上級管理部門而言所欠缺的是:對於動畫行業在一定程度上的認知,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理性寬容。

對於動畫人而言所欠缺的是:如何解決政策、制度、資金、創意、劇本、平台等等根本問題,以及如何從商業角度發展動畫品牌【這和資金問題掛鉤】。


此外則是需要比較有革新性的事件發生


註:下面是詳細解釋,若是沒有興趣觀看請出門左拐。

一、對於觀眾和上級管理部門而言

1.對於動畫行業在一定程度上的認知
對於這一點有深刻感觸的事件,其實正是一個月前那篇知乎上關於「聲優」問題的回答:《中國的配音演員跟日本的聲優實力差距在哪?》中,王維托的回答【現在貌似這個回答不見了】。當然,這只是起因,更甚者有人大老遠從微薄跑到知乎,然後各種回復,各種解釋,最終貌似沒有把中國聲優給「洗白」了,倒還有「抹黑」之疑。其實最大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現在很多觀眾對這個行業的認知度沒有達到一定程度,而且誤解頗深。

即使是我,我也只能說我比你們更能瞎白活。

所以我從幾個誤解之處去解釋一下。

A.動畫以及動畫行業是什麼?【以下觀點不是專業回答,謹慎食用】


有人認為動畫就是動畫,能動的畫面,二次元等等。有人認為動畫行業應該叫動漫。有人還認為動畫電影可以簡單歸類到動畫這一類別里。

這裡就是動畫【動畫行業】、動漫、動畫電影這三個概念的認識不足。

首先可以說的是「動漫」。這個辭彙應該算是中國獨創,即使是動漫大國的日本也沒有這個辭彙。日本有「アニメ」、「漫畫」、「ACG」這些辭彙,偏偏就沒有動漫這個概念。這個辭彙其實很不專業,甚至有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感覺。比如你說「《秦時明月》這個動漫」,其實概念很模糊。因為秦時明月涵蓋了包括其動畫本身之外,還有延伸漫畫、原著小說、世界觀衍生遊戲等等,所以不僅僅限制於動漫【動畫和漫畫】。在動漫後面加上兩個字「品牌」這句話就算比較完整了。總而言之,動漫是個相對而言比較不嚴謹的辭彙,如果正兒八經和別人解釋動畫行業,最好少用這個辭彙,但平時順口也是可以說說的。

順便說一句,國動和國漫這些概念希望能夠區分,動畫是動畫,漫畫是漫畫,雖然有互相轉換的可能,但畢竟還是不同的藝術形式。

再是動畫以及動畫行業【也成動畫產業】。動畫相對概念較小,就是單純指動畫,比如我們說「《秦時明月》這部動畫」,那指的應該是《秦時明月之百步飛劍》、《秦時明月之夜盡天明》、《秦時明月之諸子百家》、《秦時明月之萬里長城》、《秦時明月之君臨天下》,以及其衍生的特別篇《空山鳥語》這些動畫,而上面說的其他成分,則不在這個概念之中。而動畫行業,又能將這個概念衍生,即包括動畫本身在內的一切衍生產品所在的這個生產行業,只要是玄機公司保留的關於該動畫IP的知識產權的產品,都可以算作是這個行業的一個產品,比如《秦時明月》電視劇。【註:因為這三個概念比較複雜,我也不是科班出身,因此回答錯了請各位知友極力斧正!!!】

最後是動畫電影。動畫電影的概念其實應該算是一個交集,即它既是動畫的一個類別,也是電影的一個類別。這點我在知乎的另一處回答中已經有所說明:

眾所周知,動畫和動畫電影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差別。首先是平台的不同,前者大多數以電視為傳播平台,在網路發達的現今,視頻網站也成了動畫的傳播平台之一;後者則主要是以電影院為播放平台。這點導致兩者的受眾群體以及受眾量的不同。同時,平台的不同,也致使兩者的資金回收方式從根本上有所不同。動畫因為免費媒體的緣故,而要通過販賣光碟、周邊等等來賺錢;而動畫電影的賺錢則首先就是票房。此外兩者的敘述方式也有很多不同,動畫因為相對自由,可以選擇在一集之內講完一個故事,也可以在數集之內講完一個故事,甚至表達一個完整世界觀也可以慢慢來;動畫電影因其時長受限,故不得不在一集之內講清楚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且世界觀要基本完整,不能讓觀眾看後不明所以。

以上原因,動畫和動畫電影不應該作為一個範疇來考慮【有交集,不重疊】。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可以認為是我們對動畫改觀的一個轉折點嗎? - 浮虛的回答

因此,有人喜歡漫畫,然後覺得某部國產漫畫十分優秀,就急呼這說「國產動漫要崛起」之類的話;有人看到某部國產動畫電影很優秀就直呼「國產動畫救星」等等,其實都是很可笑的。這點自然下面還有補充,但至少在概念上就有不少人犯錯了。

B.動畫的觀眾應該是誰?


這點可謂是老生常談。很早之前很多動畫人認為動畫是孩子的專利。後來國產動畫進入頹廢期【這個概念請看為什麼中國動漫的規模經過多年發展還是不如日本? - 浮虛的回答中,我對中國動畫發展的時代劃分】,看著動畫長大的觀眾開始接觸日本動畫,帶動動畫人觀念轉變:動畫也可以是給大孩子,青少年、成人觀看的。隨著近些年好萊塢、迪斯尼、皮克斯等等美國動畫電影在中國大火,國人又開始直呼「動畫也可以全年齡段觀看的」。

但現實是什麼?人們觀念轉變卻沒有趕上整個行業的變革。一直出子供向的國產動畫還是不竭餘力地推出一部部讓人「瞠目結舌」的白菜價子供向動畫。誠然,近幾年,在有妖氣和騰訊兩大動畫大本營的互相較量之下,稱之為「網路泡麵番」的青少向國產動畫陸續出爐,似乎正在悄然改變幼稚動畫佔據市場的局面。

但個人認為,這還不足以改變什麼。換句話說:在子供向動畫整個行業的生產模式已經逐漸成熟的中國動畫市場,剛剛起步的國產青少向動畫的路還是漫長而艱辛的。國產青少向動畫還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包括資金流轉、播放平台的選擇、創意劇本等等。這些我們作為觀眾除了提出比較中肯的意見之外,只能等待整個行業慢慢調整。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一個長久的過程。

C.動畫的商業化


這點在我看來實在是老生常談。

總的一句話:除了藝術動畫和動畫專業畢業作品外,沒有商業化的動畫都是死的。

因為我最早在知乎是回答關於《秦時明月》的問題的,因此也看了很多網友對於秦時明月的商業化現象嚴重的不滿。

秦時明月的總體商業化進程,《秦時明月》的商業化運作以及版權周邊的衍生是否全面失敗了?如果是,為什麼? - 動漫行業 中 牛婉子 的回答是相當全面的,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其實,商業化對於一部動畫而言【這裡我們直接忽略「藝術動畫和動畫專業畢業作品」】是相當重要的,沒有商業化,沒有一定的動畫產業鏈,光靠一部動畫賣給電視台或者某個視頻網站賺來的錢,是絕對回不了本的。

說得明白點,也是我一直說的:只要你老老實實待在家裡,只是通過電腦或者電視機看這些動畫,不花一分錢到這個動畫品牌上,那除了浪費電費或者網費之外,你幾乎可以算是零付出就看了一部動畫了。反過來說,動畫公司是不可能從僅僅作為「觀眾」的你身上賺回一分一厘。這就是動畫產業鏈的必要性。你想要看一部動畫製作的越來越好,或者希望看到該動畫製作公司推出更多優秀的作品,那就不能拒絕動畫品牌的商業化。

有人則會說,商業化可以,可是某些國產動畫的商業化也太嚴重了,各種賺錢,搞得動畫本身的製作進度都緩慢了。這裡有兩個誤區:

1.國產動畫行業的商業化程度,較之日本而言簡直小巫見大巫。國內除了《喜洋洋》《秦時明月》等等老品牌的商業化程度基本能夠和日本動畫產業的商業化相比,其他的都不行。日本的動畫商業化已經基本到了竭盡所能發揮該動畫所有價值的程度了。就拿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數碼寶貝》系列而言。該系列本身的商業基礎是遊戲,由萬代開發的各種主機遊戲,現在也拓展到了PC和手遊方面。再者才是我們熟知的動畫,加上年底將要推出的《數碼寶貝大冒險tri.》,總共有七代作品、一部TV特別篇、八部劇場版。然後是我們不太熟知的集英社漫畫。就拿其動畫方面的延伸而言,數碼寶貝系列還包括150多張CD唱片、廣播劇,還有幾本官方小說。這還算好的。有些動畫明明就20多集,卻能搞得周邊一大堆,什麼漫畫、小說、廣播劇、原聲大碟、OPED大碟等等,牛逼的就直接拍真人版電視劇或者電影。可以說,在日本,你只要有錢,對某個動畫的愛十足,你基本可以買到所有你想要的該動畫周邊。如果以上這些你都覺得不能體會,說句難聽的:EVA這麼多年還在靠老本吃飯呀!!!只不過作為中國大陸居民,我們對日本這樣的ACG商業化氣氛感受的不深。

2.中國動畫的製作進度和日本不能相提並論。日本整個動漫行業的發展已經達到基本完整,一部動畫從企劃之初到面世,其實就已經做了很多工作,更別說在播放的同時還有很多力量在不斷協助:他們畫師資源充足,聲優資源充足,而且基本上分工十分明確。拿青青樹的王川導演的話就是:他們有專門負責擀麵皮的,和餡兒的,包餃子的,煮餃子的,所以他們做出的餃子才那麼好吃。而中國動畫行業的現狀則是,工業化程度不高【即如日本那樣細緻的分工還是很難的】。再具體到動畫吧。

這是日本每周一集的動畫。

這是我們國內一集花費好久做成的動畫。有人還會說,《秦時明月之君臨天下》現在為了賺錢,可以說是「喪心病狂」,在每集開頭都加了廣告。
先引用@ki ri 同學在如何評價《秦時明月》? - 文化中的回答

難道你不覺得《秦時明月》每一集的小廣告都不一樣都特別有趣特別有創意嗎?製作方並沒有生硬地插入廣告語,而是做了一個幾十秒的小短篇,每次小短片的出場人物都不一樣,並且特別有喜感。對於這麼用心的廣告,作為月餅,你忍心不看么?
商業化會不會破壞秦時的「純真」暫時不論,但是沒有商業化秦時一定走不下去,做大電影改編影視劇做手游都是為了積攢人氣(作為動畫黨當然也很想吐槽電影和電視劇),反例參見《魁拔》,以後你在電影院都看不到它了。

我想說的是,相比較日本每集前面「XX提供」這樣的隱藏廣告,這種婊子立牌坊一般的廣告,秦時這樣的廣告不是更加讓我們覺得光明正大么?不藏著掖著,老老實實就作為一個廣告出來,你要是看不下去就當是一個小劇場看不行嗎?


這一點的最後還是那一句:別人商業化別人的,你不花錢就不會被吸血;你要花錢那是你管不住錢包,怪誰?


D.相關部門對動畫行業的政策
這點我在貼吧上說過國產動漫的未來?2015年了,這一年你對國產動漫的期待!,這裡直接張貼:

首先,政府方面其實是支持中國動漫的發展的,並非不支持,只是用錯了方式。就像大人想要孩子好好讀書,卻一方面不允許他和其他孩子玩耍,又不允許孩子有特殊的學習方式一樣。中國政府對中國動漫的保護措施真的很到位了,差不多是千禧年之後吧,中國的電視台,基本就不再怎麼進口日本動畫了【電視台,不是網路】,尤其是04年左右,電視上幾乎很少出現比較新的日本動畫,只有那些老牌日本動畫循環播放,柯南呀,龍珠呀之類的,貌似只有阿童木的第三次重置版被央視在差不多同一時間內進口了。只是對外。對內嘛,就是對於動畫的理解有了偏差,即認為動畫是小孩子的東西,所以很難有那種特別符合青少年的動畫出現。市場競爭力下降【沒有了日本這個動漫大國作為勁敵】,思想上的落後,加之利益至上,導致中國動畫的一度萎靡不振。

當然,這段時期也有不少動漫人在做著各種各樣的嘗試,希望能夠讓國產動畫走出窘境。

還有一點,3維真的不是你說的那麼樣,成本低......簡單和你說一件事,剛過去的14年的暑假,我一個朋友在杭州的一家動漫公司實習,上面給他一個人物著色【還不是建模呢】,他做了好多天.....這其中他的水平低是一個原因,技術的複雜也是一個原因。而且那個動畫還只是一般程度的三維,要是俠嵐,不良人,秦時明月這樣的,更不得了了。三維動畫就是你隨便坐坐真的很簡單,認真了你就很頭痛的。

還有,你提到屍兄短短几分鐘就好多錢,然後又說日本動畫多麼高成本。
我真的想說,日本動畫的確高成本,但只是相對中國那些垃圾二維動畫的。決定二維動畫的關鍵因素是畫師。畫師多,畫技好,速度快,那麼動畫的成本就能相對降低。相對於中國的工作室模式齣動畫,日本的齣動畫體制已經達到了工業水準【這一點魁拔的導演王川在某次演講中說到的】。換句話說,日本的動畫出品體制,能花最少的錢,做出一部儘可能優秀的動畫,而中國還不得不努力地用錢堆質量。

還有你說的政府經濟支持。
首先,中國對三維動畫有資金上的支持喲,對二維也有。但是有相關規定的。
其次,日本政府對動畫的支持其實不僅僅是在資金上,也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制定比較完善的動漫製作的法律法規等等.。其實日本製作動畫,資金還是很大部分靠自己的,各種辦法呀【比如「製作委員會」這種存在】。

其實在中國,做動畫真心不賺錢,尤其是做青少年向的動畫,引用《星遊記》製片人接受採訪時說的一句話解釋:中國還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動漫回收市場。

E.對於近年興起的「網路泡麵番」的解釋

近年興起的「網路泡麵番」,很多網友在喜歡的同時,也算是怨聲載道,認為時長短,更新時間不定等等不足。
這裡我引用我在貼吧的解釋,因為知道只貼鏈接估計沒人點進去看,所以直接貼出來。

泡麵番其實是日本動畫過來的,看完一集,泡麵就熟了。而現在中國的網路上卻出現了稱之為「網路泡麵番」的東西。
網路泡麵番的鼻祖,應該是現在已經完結的《我叫MT》。最早在網路上以泡麵番的形式出現的國產動畫。我沒看過,畢竟不是魔獸爭霸的粉絲,看不懂。之後隨之興起的是《羅小黑戰記》《十萬個冷笑話》《屍兄》《啦啦啦啦德瑪西亞》【這個是不是《超神學院》的前身呀?求解!!】。現在更是泛濫,什麼《擼時代》《超神遊戲》《端腦》《死靈編碼》《菊花笑典之有神么》《中國驚奇先生》《畫江湖之不良人》《超有病之勇者傳說》《千年尋》等等,甚至連本來好好做電影的《魁拔》也來分一份羮,出了個《魁拔妖俠傳》。
網路泡麵番其實有以下幾個特點:
1,動畫片長一般達不到標準動畫片的長度【除去OP和ED後20分鐘】
2,更新周期長,周更的還好說,還有半月更,月更,還有《羅小黑戰記》這種奇葩的年更
3,大多改編自還在連載的人氣漫畫,比如《十萬個冷笑話》《屍兄》《中國驚奇先生》等等
4,製作團隊規模小,贊助也並不多
5,故事扣人心弦,能在短短几分鐘之內讓觀眾專心觀看【這個是優點啦】

然後我逐一解釋一下吧。
之所以造成上面前四個特點的原因,是這樣的:
1,現在是網路時代,人們講求的是快捷生活。記得之前看《微博江湖》其中一集的開頭有這麼一個動畫,說是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導致人們不願意靜下心來看視頻。很多人生活忙得只有上廁所這段時間看看視頻,所以大多選擇短視頻而不是長視頻。樓主可以去看看各大網站的頭牌原創熱門視頻《微博江湖》《人人那些事》《音樂下午茶》《報告老闆》《萬萬沒想到》《不吐不快》《唐唐脫口秀》《女王駕到》等等,大多都是時長在15分鐘以下的。短視頻因為能夠快速獲取信息,成了網路時代的產物。這些泡麵番都是在網路平台上播放的,自然也不能例外。

2,邊做邊播。這種動畫生產模式,其實真的很蛋疼,不是先做好了,然後播,而是邊做邊播,感覺和拍美劇一樣,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和拍美劇一樣演得不好就被砍了。造成這樣的現狀,原因自然很多。首當其衝的便是資金問題。我上面說的,這樣的動畫,大部分都是小團隊製作,贊助不多。小團隊的工作效率本來就不高,而且資金不足,畫師的工資,畫紙,墨水,電腦用電,還有請聲優配音的開銷,宣傳等等方面的各種開銷就要精打細算。說的現實一點,同樣給100塊錢,要我畫2張畫,讓你畫10張畫,你覺得你會接受么?而且還要保持質量喲。還有一點限制這個的就是原著。我上面說過的,很多網路泡麵番的原著都是【還在連載中】的漫畫!改編還在連載中的漫畫成為動畫,還要不超過漫畫的故事進度,別說現在剛剛開始嘗試這種模式的中國,就連日本這樣的動漫大國也把持不住好么?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影忍者》這部萬年原創番了。火影因為多次趕上進度,而不得不製作又長又臭的原創劇情。這點在同樣有一些原創的動畫《銀魂》中多次被吐槽,當然,銀魂也吐槽過自己,說自己用各種原創和無聊的場景矇混過關之類爾爾的。總之,原創最容易流失忠實粉絲。所以,現在的網路泡麵番,寧可不搞原創,把製作周期相對拉長,也要好好對待原著,希望用原著的魅力,吸引觀眾。

解釋完里網路泡麵番的這樣的原因,不知道樓主能不能認可。其實可以聊聊,我很多想法都是和吧友們討論的出來的。

咳咳,你以為我話嘮完了?你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這樣的泡麵番,很考驗編劇的實力,短短10不到的時間,要把故事講清楚,還要講得引人入勝,讓人不斷在想,下一集會怎麼樣,也是很厲害的。相對於現在那種時長特別標準,每天一集,洋洋洒洒50多集卻拖拖拉拉講了一大堆有的沒的的動畫而言,不是好很多麼?不瞞你說,我最近在看子共享動畫《正義紅師》,那叫一個洋洋洒洒,看到40多集,吧啦吧啦講了一大堆,還不如人家《死靈編碼》短短12集的故事有趣。

F關於聲優

這點其實我倒不想回答,只是作為日語系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是能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去說說這個問題。

當然,我只說我能說的。

1,我們不得不承認,兩國的聲優實力的差距,尤其是在動畫配音方面。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我國沒有專業的動畫配音培訓機構和配音體系之外,還和兩種語言的差異有很大關係

2,最直接一點,就是日語中存在很多慣用句,和固定句型格式。這在中國動畫配音界是不存在的。比如日語中「約束したから」這句是比較常用的慣用句,基本貫穿了所有日本動畫,可謂說「一招鮮吃遍天」。而中文同樣的意思可以說「說好了的」,「說好了喲」,「我們約定好的」等等,甚至網友們還可以有更多自己的想法。此外,日語本身固定句式很多,這保證了台詞基本上都有基本的格式。說句可笑的話,作為日語系的學生,我總是在看動畫的時候,根據字幕推測出角色要說的台詞,發現很多都猜對了。

3,在第二點的基礎上,日語容易套用語氣。即一句比較常見的固定台詞,或者一個比較固定的句型格式,套上一種語氣,或者一種說話方式,就可以在所有動畫中呈現。這就是所謂的「動畫音」,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基本不用或者很少使用。而中國的聲優,尤其是動畫聲優的發展,個人認為是最近幾年才走上了正軌。還是拿《秦時明月》說事,最早的《百步飛劍》和現在的《君臨天下》中,幾位主人公的聲優水平就完全不同,進步了不是一星半點。但即使如此,國產動畫也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動畫音」。很多人配動畫還是比較結合實際,或者自身所體會到的情感

總而言之就是兩種語言的不同導致聲優的水平也不能在一個水平上比較,更別說國內聲優行業發展滯後。

2.在此基礎上【對動畫行業有一定程度上的認知】的理性寬容


不知道是因為動漫迷對近年來國產動畫如此迅速發展而有點想拔苗助長的想法,還是單純認為國產無論怎麼做都不可能好起來,或者是看到國產動畫迷們為了自己喜愛的動畫而互相謾罵所以心生怨念,總之現在很多人對於國產動畫的寬容度完全沒有。

換句話說,很多人巴不得一部動畫被罵的遍體鱗傷。

最令我感受深刻的便是最近《秦時明月》更新周期變化的事件。從最初的月更,到半月更,直到現在的周更。玄機可謂是一再滿足觀眾的要求,但仍舊有人不滿足,還有說要日更的等等,卻完全忘了這部動畫所要付出的一切。

不得不承認這麼一點,動畫製作人不是神,也不是偉人,只是和我們一樣的人,所以其作品總歸是會滿意一群人而不討喜另一群人。這個道理其實放在任何一件事一件物上皆是如此。

所以,不要奢望動畫能夠做到如自己所期望的那般。能夠有7分滿意便要知足。

但也不是說一句話都不說,有真正的不足,或者基本可以很好改善的不足之處,我們大可用比較心平氣和的態度,實事求是,據理力爭。這點在《納米核心》這部動畫上體現的比較深刻。作為比海岸線大得不止數倍的玄機或者其他製作集團難道不會效仿?

還是那句話:在熟知該行業的情況下,給予一定程度上的理性的寬容。

這點不僅僅是對動畫行業而言,對於任何其他事物都是如此,譬如我們一直批判的國產電視劇、國產電影、國產遊戲等等。


二、對於動畫人而言所欠缺的是:如何解決政策、制度、資金、創意、劇本、平台等等根本問題,以及如何從商業角度發展動畫品牌【這和資金問題掛鉤】。

因為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只能相對籠統地說明一下。

我上面也說過了「在子供向動畫整個行業的生產模式已經逐漸成熟的中國動畫市場,剛剛起步的國產青少向動畫的路還是漫長而艱辛的。」

沒錯,現在國產青少動畫【下面簡稱國產動畫】還有許多需要形成固定程序的地方。

融資問題:即動畫企劃初期的投資和動畫發行之後的資金回收。

前者近幾年的有妖氣、騰訊動漫都在逐漸的實踐當中,個人認為比較有可能成為里程碑的應該是明年有望上映的《影斗shadow》,有望引進日本的「製作委員會」制度。

後者近年來也在《秦時明月》《魁拔》《俠嵐》等等相對有名氣的動畫品牌的發展下逐漸趨於成熟,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星遊記》選擇在這個大背景下回歸,要記得當年《星遊記》主創劉北說過這樣一段話:「 《星遊記》在本土動畫中可挺可貴的一點就是它的收視群體,或者說好感群體能夠達到12歲甚至15歲以上,甚至更高,但是整個本土動畫市場在高齡段受眾層方面仍然缺乏運作經驗,做周邊產品的也好,做出版物的也好,他們的運作經驗主要都集中在針對十歲以下的低齡段。也就是說雖然有很多十三四歲以上的人喜歡這個片子,但是針對這個層面的受眾並沒有健全的回收模式。」瀟湘動漫文化有限公司

生產模式:這點我比較贊同的是《魁拔》系列導演王川曾說過的「工業化」理論,即每個人做自己的工作,直到做到這一方面的高手,大家合起來就能有效率的包好一鍋餃子。這個我上面說過了。

說明白點,即有人專門負責分鏡,有人專門負責世界觀構架,有人專門負責後期的特效,有人專門負責劇本創作等等。大家可能會說,這些不都一直這樣么?一直這麼做不是么?實際上國內很多動畫製作公司可能真這麼做,有些人可能在一部動畫中身兼數職,甚至有些還是不熟悉的職位,這就會導致整體的缺陷出現。而國產動畫現在就要克服這點。當然,我不能斷言說現在還沒開始這麼做,只能說還沒形成比較固定和可借鑒的模式,不然為何遲遲不能如同日本那樣形成周播和邊做邊播的模式呢?【王川導演的那段演講,現在暫時找不見了,希望有知友能夠幫忙】

我能說的,大概就是這麼兩點,也是我認為最為關鍵的兩點。

此外還有關於播放平台、劇本創意等等,雖然也是很重要,但我了解不深,不能詳細作答。


三、比較有革新性的事件發生

個人認為日本動畫行業比較有革新性的事件應該是這麼兩件:

A手塚治虫對於日本漫畫和動畫行業做出的貢獻:

社會影響

在手塚治虫的領導下,日本動漫逐漸走向國際,日本也從一個製作簡單動畫的國度變成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動漫大國,他不僅是日本動漫發展的領軍人物,也讓世人從他的身上看到了日本動畫積極向上的精神。日式動漫被更多的動漫學者和製作人所引用[17] 。手塚治虫在動畫領域貢獻是開創有限動畫的先河,實現日本動畫發展的開端,首創將故事情節連續性帶入動畫中[4] 。
除了《鐵臂阿童木》這樣的全年齡作品之外,手塚治虫還探索性地創作了他的「成人動畫三部曲」《一千零一夜》《埃及豔后》和《悲傷的貝拉多娜》。這三部動畫長片都改編自歷史故事或神話寓言,手冢利用自己獨特的想像力,大大拓展了動畫的題材和表現手法,為動畫藝術呈現出寬廣的可能性。[18]
手塚治虫不僅在主流動畫領域問鼎巔峰,在非主流動畫領域也是建樹驚人。從「蟲製作公司」剛剛創建,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手冢先後創作了《一滴水》《殘片》《人魚》《跳》《雄性》等實驗性彩色動畫短片,這些充滿創新意識的作品,象徵著手塚治虫不斷閃現的靈感火花,它們在題材、敘事結構、視覺風格以及技法等諸多方面呈現了日本動畫的另一面。[18]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手塚治虫詞條

記憶中,手塚治虫貌似還奠定了日本現在的周播模式,可是出處不可尋了,也許是我記錯了。


B《新世紀福音戰士》帶來「製作委員會」制度

「製作委員會方式」是一種在製作動畫和電影時分散風險的方式。此方式起源於日本,在日本已是一種主流的方法。在製作動畫、電影等娛樂作品時,如果作品不受歡迎的話,就存在著背負大量債務的風險。現實中有不少公司因為製作了不受歡迎的電影而遭遇經營危機,甚至破產,兼并。製作委員會方式」即是為了分散風險而想出來的手法。在製作《新世紀福音戰士》的「Project EVA」和「EVA 製作委員會」成功之後,這種方式迅速的普及開來。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製作委員會詞條

因此,我認為國產動畫想要真正有所改變,真的需要這樣比較有革新性的事件發生。不求這樣的事件所涉及的作品如何優秀,只求這樣的影響能持續下去。

而我現在看到國內這樣的事件,應該就是大聖歸來這一事件。記得前些日子有人轉發微博說文化部開始提倡要做不同年齡段的動畫了?出處我這裡暫時找不到,希望能夠有網友幫忙找尋。總之是件好事,所以我認為對中國動畫行業的革新有一定作用。

最後說一句,對於國產動畫,除了愛,還要理性,實事求是。


最缺少文化(是指人,尤其指老闆)和知識。

作為行內讀書人(雖然我從事的是建築動畫,大多為地產廣告片,我的職位是三維策劃,可視作編導一類的角色),常有感觸。究竟是什麼出問題了?政策?市場?鏈條?態度?資金?

每個新興產業都面臨著不成熟,不成熟便是混亂,到了一定階段的混亂以後開始出現標準,標準也會反過來影響產業,然後趨向於相對穩定。

問題存在於標準出現的時機和制訂者。這行的根源是什麼?動畫院校。它們大多是:跟社會上一大批考不上大學的人說,沒關係,甭去羨慕,來我這兒交個幾萬塊學費吧,這朝陽產業,你讀完以後出去比那些大學畢業生強多了,這邊都能月入過萬。它們管理好不好,技術上有木有個標準,教做事之前有沒有教做人?這樣出來的人,即使是技術性人才,卻缺乏管理認知。要管個十來人是沒問題,但公司要是不幸做大了(咳咳,有幸做大了),根本就不懂管理。就好像我們公司一樣,對管理的認知就僅僅停留於「抓考勤」,甚至別提「人力資源部」了,連「人事部」都不是獨立的。但做得這麼差又怎樣,公司居然還不會倒下,是因為房地產擴張太快了,需求的激增把競爭激烈掩蓋下去了(對於動漫來說,光腚腫菊的政策也保證了動漫需求)


如果樂觀的話,這行依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成長」。而悲觀如我的話,覺得沒法救了,趕快離開才能脫離苦海。


謝邀。
其實這個問題我感覺我給別人說過很多次了。只不過問題問的都不一樣,比如怎樣才能改變中國動畫現狀啊,怎樣才能做出與歐美或日本媲美的動畫啊。其實問題本身的答案都萬變不離其中。
不過在老生常談之前,我要把其他答案里我覺得不對的地方說一下。
其實有人說中國動畫是有好創意的,只不過被某某某扼殺了。這一點我是反對的,因為任何體制和規則下,都不應該限制創意的發展,目前中國的動畫市場絕對是有創意匱乏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只不過這一點出現的原因肯定還是因為大部分國人對動畫這個東西的觀念問題。
至於技術,說實話,說中國已經有日本同樣技術只是沒資金的言論也只是自欺欺人,我敢打包票,要是能有穩定日本同樣的動畫技術和相關制度(制度是指做動畫的時間表和順序表這類,不是國家頒布的制度),肯定是不會少投資商的。
但上面兩個問題也不是根本原因,其實都是下面這些問題引起的。
下來就是鄙人淺陋的老生常態,基本上是以前答過的內容。
——————————————————————————————————————
現在中國動畫到底在什麼地方有欠缺?審查制度?審查的鍋其實沒有那麼大。投資力度?投資的話你得讓投資人看的到利益啊,哪有那麼多情懷投資。

就我所知道的,有兩點:
一、國家在以前為了鼓勵國產動畫,除了設置黃金時段不得播國外動畫的規定外,還出台一個鼓勵政策:以動畫時長為正比對動畫進行鼓勵性投入。這個規定簡直比限制國外動畫的播出還可怕,以至於從那時開始很多人為了拿到【或者說騙到】這部分國家投入,開始做很多劇集很長但是粗製濫造的動畫,動畫幀數極低,作畫簡單,背景MC塊。這種雖然很多作品其實就是翔,但是就是能拿到錢,於是,逐漸中國的動畫水平越來越低,1秒兩三幀的情況比比皆是。而想做好動畫的人,提高幀數,加強畫面質量,這樣做成本缺極高,最後也只能慢慢向現實屈服。【最好的例子就是七靈石,最早的七靈石pv幀數和日本動畫持平,作畫質量很高,但最近七靈石的一些作品質量明顯下降】
二、中國人普遍觀念認為動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其實動畫就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動畫本身能畫成血腥、成人、暴力,這些本身就是動畫這種載體可以表現的東西。但是我們國內大多數人【主要是現在財富集中的人的年齡段】對動畫的認識就是動畫是小孩子看的東西,這個概念扭曲而根深蒂固的存在在這些人腦海中,所以動畫也被打上了幼稚的烙印,也所以國內對很多國內外動畫的禁播也是以影響未成年人為說辭。【這裡大多知友的爸媽估計就是這樣的想法】
————————————————————————————————————————
上次答這個問題還是說《大聖歸來》的時候,這次倒也有新動向:中宣部開會表揚《大聖歸來》,表示動畫不一定要低幼話。這件事乍一看就是中宣部在反殺文化部和廣電總局的隊友。
我上次說看大聖能不能上達天聽,結果不成想真出現上達天聽的事情了。只能說大聖確實厲害,完全沒有紅色氣息的一部作品讓中宣部出面了,確實是打出了自己的招牌。不過這個效果我還是得觀望。
雖然困難,我還是希望中國動畫人能充滿信心的走下去,現在的情況看起來都是在越變越好,我也希望曾經給我無限希望的七靈石能變成剛剛回到中國開始創業的那個七靈石,而《大魚海棠》也能排除萬難,別一拖再拖。
最重要的是,我更希望在政策和環境的雙重改善的情況下,中國能有人領導起一個完整的動畫產業甚至是ACG產業的產業鏈,讓投資人敢投錢,動畫人放開手腳做動畫,觀眾能看到更多的動畫作品。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產業。(其實現在中國動畫就是不能算一個產業。。。)
一些陋見,還望批評指正。


整個社會對動畫片這種藝術形式的承認,而不是N多人都認為這只是個給很小的小孩(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個級別)看的玩意兒,然後就是要有人來創作不止給很小的小孩看的作品,最後這些作品要能夠播出


對的時間和資金遇見對的團隊。


如果國產動畫片中,可以不在出現次數繁多的「危險動作,請勿模仿。」而是單純地以善意的方式將簡單卻美好的故事呈現出來,才會是好的動畫。

在這方面,美國做的極好,中國一直試圖效仿日本,卻畫虎不成反類犬。

當我看到小孩看《喜羊羊與灰太狼》,不禁擔憂。他們的年紀這麼小,這麼單純,這部動畫可真不是一部好動畫。他們的意識純凈的像是白紙,不需要太早面對生存(狼捉羊)和死亡(羊被吃)這樣的問題,更何況是各種簡單粗暴的元素的堆積——勇氣,團隊,合作,智慧,謀略……以用來傳輸看似美好正常的三觀。

強加而非引導,說教而非敘述。中國動畫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讓人十分噁心。

但最讓人噁心的,是動畫產業對觀眾的不尊重。

怎樣一種不尊重?

——因為是給小孩子看所以可以藐視邏輯,歪曲事實,掩蓋真相。

《熊出沒》中,吸引孩子的看點主要集中在——光頭強被扔上天,光頭強被打,小熊熊被打,光頭強被炸飛,光頭強倒霉,光頭強家裡財務被偷,光頭強被騙巴拉巴拉。惋惜,這樣粗製濫造立意邪惡的動畫片會給我們的花朵帶去多大的壞影響,我簡直不敢細想。如今的兒童越來越嚴重的暴力傾向,此類動畫必須負起一臂之責。

然而,我試著看了幾集,卻還是沒有搞懂,保護森林,與那兩隻熊的關係。

首先不說光頭強每集開槍數次卻始終一發不中的不合理,兩隻熊對一個伐木工人的工作進行無理干預,更是讓我疑惑。若光頭強的伐木工作是合法有序的(片中他有老闆和公司,還有固定工資),棕熊對其工作的干預是否涉及違法。考慮它們的生物屬性,若它們的干擾行動只為保護家園,那麼又為何只糾纏一個小小的伐木工人。他們具有思考和語言的能力,應該在更本質的地方下功夫解決問題,比如向有關機構反映,向社會大眾聲援。最不該的,是反覆糾纏一個情理上並沒有做錯事而決定權也不在於他的伐木工人,一邊呶呶不休保護森林,一邊卻做著無用功卻自認為是英雄。這樣的動畫看多了,小朋友不越變越蠢,倒還真是天資聰穎不可限量了。每次看到兩頭熊心安理得的從工人家裡偷東西,我就嗅到了一種危險——正因為他壞,所以我們對他做任何事(就算違法),都是可以的。Wenge幾十年,這種思想卻仍然存在。中國人民的法律意識這些年還在原地踏步,這種發現讓我唏噓。

小孩子的東西不需要較真,殊不知小孩是世上最聰明的一種物種,而你能在智商上藐視他,完全是因為他無知,而不是因為他蠢,他不會思考。

這部動畫裡頭我看到了暴力,恐嚇,威脅,詭計,陷阱,迫害,偷竊以及種種。每次看到都膽戰心驚。

大人們的神聖職責,是告訴他們世界的美好,教會他們思考的樂趣。而不是一味的強塞硬上。

我實在不喜歡中國現在絕大多數的國產動畫,不負責任簡直到了不要臉的境地。

我很愛看美國的《小熊維尼和跳跳虎》超級偵探系列。崇洋媚外也好,不可否認人家的動畫做得實在好,即使我已成年可仍舊愛看。

每一集都是一個新故事,片頭片尾以旋律動聽朗朗上口的歌曲開始。中間在偵探們思考問題的時候還有插曲,每次播的時候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哼著唱。故事簡單有趣,一般都是誰丟了東西,誰需要幫助,比如屹耳要搬家,大家希望給他造一個新家,可最後發現,最適合屹耳的,仍然是那一個木棍堆砌的小房子巴拉巴拉。沒有說教與引導,只是一些簡單有趣卻不枯燥的小故事。

優秀動畫片,我看到的是又不褪色的童心。年齡再大,我也會為之著迷。而在中國,一群毫無童心的人做出來的動畫,就像沒媽的孩子——十分缺愛。

(手機碼字,以後修改)


那些商業垃圾不能代表中國動畫,其實我們還有很多優秀獨立動畫作品,但第一是我們沒有版權保護(不能公開作品,否則會被山寨甚至濫用),第二是缺乏扶植(國家都去投資垃圾商業動畫了),導致我們很難看到。我們缺乏的不是愛也不是技術更不是想像力,而是一個良性的市場。免費慣了,投機取巧慣了,誰來為創作者買單?有些藝術家就去扎錢了,有些改行了,只有極少數堅持下來的。然而就像奧運會,我們有那麼多金牌,但孩子們卻沒有球場,年輕人一身疾病。可能很多人在盼望救世主,希望產生一個真正牛逼的動畫讓我們揚眉吐氣。可那又怎樣?惡性競爭還在繼續,山寨也看不到頭,只有靠大家的自覺和完善的法律,才能真正改變動畫和其他藝術的現狀。


1、要改變現在的審核制度,遏制自由思想乃萬惡之源
2、改變動畫片=低齡向的思想觀念
3、加強消費者版權意識,支持正版,或者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打造良好的產業生存環境。

其中第一個是打破目前僵局的關鍵,如果問「最」欠缺的,當屬此條。
第二個只是時間問題,第三個則是長久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的基礎。


好的動畫不止是給人視覺的享受,重要的是他傳達的目的,我喜歡看日本動漫,因為很多故事都有很深的教育意義,而且是人性化的教育,對小孩,大人都有相同的影響,不同的人看到的內容不一樣得到的收穫不一樣。而中國的動畫很多程度上都欠缺這種心理學的因素,故事單一,教育對象很多都是兒童或者少年,而且畫面的技術含量確實還有很多不足。好的作品不僅可以起到教育意義,甚至可能改變一些人的人生,更甚著可能還會改變國民的思想,強大國民。比如海賊王,不說其他的,單看本質而言這是一個勵志的動畫,每個細節都在傳達人在受到任何挫折時都應堅強和正面的去面對,對於小孩,還有現在的青年,甚至成年都有教育意義。(以上只是個人見解)


其實最缺的是一個時代的弄潮兒。

日本動漫真正的興起,是從一部《鐵臂阿童木》開始的。

《鐵臂阿童木》的作者是日本「動漫教父」,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開始連載這部漫畫是在1952年。在此之後,日本動漫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特別是在上世紀70到80年代,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像《小雙俠》、《哆啦A夢》、《高達》、《阿爾卑斯山的少女》……80年代後,日本的動漫產業以趨成熟,並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宮崎駿老先生。

諷刺的是,影響手塚治虫走上動畫道路的是一部我國在1941年上映的《鐵扇公主》。

看看中國動漫的發展史,你很難找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優質原創動漫。我國動畫的巔峰時期是在上世紀初期,《大鬧天宮》、《鐵扇公主》都名震國際,但很大程度上是託了《西遊記》的福。在這之後,便是一蹶不振。

很多人都在說,中國動漫差是產業的不成熟,是資金技術上的限制……這根本就是在本末倒置。炒冷飯、抄襲、缺乏創造力、劇情空洞……才是遏制動漫產業最根本的原因。

中國動漫現在最缺的,就是一個像手塚治虫這樣的開拓者、創造者、引領者。


中國動漫產業不缺什麼,只是多了一點什麼

這個多出來的東西,叫做光腚腫菊。


反對以上一切答案。我認為是市場。

連小時代這種爛片都能拿高票房的國度,人們的審美志趣不會高到喜歡我們認為的"優秀動漫"。

我每有一個可能成為朋友的人,都會推薦他看妖精的旋律,花名未聞之類的神作。如果這個人很無感,那麼要麼是對動漫的偏見,要麼就是和我不是一路人。這兩種人都不會是我的朋友。


有感而發。
其實中國動畫從來不缺少愛,從大鬧天宮到喜洋洋,從上影到U17,從宅壇到校園——從來不缺少摯愛動畫的人,和願意為了動畫奉獻一生的人。
也不怪政策,事實上,政策方面已經是對動畫足夠重視,從而養活這麼多莫名其妙的傢伙。
把中國動畫的未來寄希望於一兩個才華橫溢的監督或製片人更是可笑,就像把中國的未來寄希望於出現那麼個強人一樣,一兩個人只能創造驚艷的作品、或者慘不忍睹的歷史。
究竟缺少什麼?
不知道各位關注過每年的動畫大賽和畢業設計沒?那些讓你眼前一亮的動畫短片,從劇情到畫面划出的燦爛閃瞎狗眼。這些可愛的製作者,後來都去哪了?為什麼我們還是只有喜洋洋?甚至於為什麼喜洋洋都想著套現賣身?為什麼十萬個粗製濫造冷笑話只能做成月番?
你們當然不知道,因為你們根本不看動畫。
掌握話語權的人,和掌控整個國家的人,對一無所知的產業指指點點。
來看看成功的範例吧,輕音少女漫畫是芳文社,動畫是京阿尼,放映是TBS。原作到製作到放映到BD到周邊到旗下電視劇中的neta,彼此之間的分工之明確,製作之精良,成績之華麗有沒有讓諸君顫抖?
我們上面的漫畫雜誌和下面的電視台都如此不堪,聲優亂七八糟動畫受眾又良莠不齊,多大的憂患意識也不能讓動畫產業一步登天,就算加上各位的指手畫腳也不行。
事實上,看看資本主義的二號核心,毋庸置疑的發達國家腐國有沒有擁有比肩日美的動漫產業?
就算是資本主義的頭號核心美國,又有沒有成批製作出風靡世界的青春學園動畫?
動畫和動畫周邊的目標人群,已經看了這麼多年的日漫美漫。他們只要在每季新番開播時瞅瞅CAST就確信自己的時間絕不會被浪費,製作方也憑藉經驗自信於自己的收視率和BD周邊銷量——這種彼此之間的信任國產能給我么?當選擇國產動畫的動機只剩下口碑的時候,你說中國動畫缺少什麼?
想通自己適合做什麼,然後安靜等吧。


多謝邀請。
坦率說,中國動畫什麼都缺,最缺的,是人,從基礎技術工作者到市場運營工作者,都缺。
轉一段薛燕平老師2012年8月採訪王川的文字記錄:

「青青樹1992年剛開始做動畫的時候,全北京真會原畫的超不過5個人,那是搞不起動漫產業的。

你說日本動畫為什麼好?它有幾萬那個級別的技師,他們能夠保證日本動畫的產品質量以國家為單位保持在一個等級之上,就相當於咱們中國的乒乓球,相當等級的選手有好幾萬人,它整體上一定是厲害的,那頂級的就更厲害。再比如說非洲或是什麼國家,它連知道乒乓球的都不太多,真會的更沒幾個,那它乒乓肯定好不了。咱國內動畫就是這個問題。

中國動畫經歷了多少年加工,大量做加工的就做到了多少錢1秒、多少錢1張這境界了,他對做什麼不感興趣,只對畫哪個更值錢、哪個東西賺錢率更高感興趣。

2004年,青青樹有200人,一直做央視、北京台、中影還有海外一些項目,然後我說我們要轉型,要做寫實動畫,開始扎紮實實的培訓,這200人一下就走了190多個,只剩6、7個人。以前越覺得自己基礎好的、越覺得自己畫得不錯的畫師,越不願意接受高精尖培訓。他覺得我會,你這個荒謬。反而是以前沒受過什麼專業訓練,或者不是干這行、不是學動畫的,是學設計或者別的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覺得動畫就應該是這樣的吧,這套方式就是動畫專業的方式,所以這些人不但接受,而且他們還做的很用心。現在大家看到《魁拔》的骨幹就是這些人。」


有興趣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577自留地」,在首頁的ACG欄目里有不少相關答案:


以前從事過動畫行業(http://www.zadm.com.cn/),覺得這個行業混亂的管理方式和政府粗放的扶植政策使得很多立志做優秀中國動畫的同行都逐漸放棄了。就拿我所在的地方長沙來說,我的公司是一家校企合作單位(中奧動漫),領頭的是湖南大眾傳媒的系主任,雖然她是老師,懂得教學,但對管理公司幾乎一竅不通,而這個行業也似乎沒有匹配的責任制度,以至於非常散漫。有人認為是國家的政策和環境不好,但我認為,國家的政策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這個政策多少降低了動畫賠本的風險,也許無法形成良性競爭,但是對動畫人的發展而言其實是好的。很可惜,我們的老闆,確切的說是很多動畫公司的老闆,把自己標榜成了動畫人,而不是商人,還真理直氣壯地拿扶植為國家文化事業「爭光」了……


我覺得中國從不缺少動畫方面有才華的人,也不缺少喜愛動畫的人,也不是動畫技製作術不行。
問題在於,掌握這個國家話語權的媒體和機構,牢牢把控這這個產業鏈,不允許那些有才華的人有展示和提高自我的機會。熱愛動畫藝術水平高的人人才沒有能自由發展和發揮才能的機會,而正在從業的動畫人也不一定就是審美水準高熱愛動畫的人。久而久之,人們都不去關心本國的動畫片了,也更少有人去學習,從業動畫了。這就是惡性循環。

以前和學動畫的大學生聊過,他說他們畢業後的工作是負責製作外國公司外包out source來的動畫片,就像是國外設立在中國的工廠一般。有的人乾脆就直接跑到國外去做動畫了,發展很好。

我想,國產動畫片製作水準不高的原因可能有:
1. 現有的從業人員未必真正熱愛和擅長動畫藝術,這個和我國的教育和人才選拔體制有關。比如大家都認為學習差的才會去走藝術高考的路,考藝術/動畫專業。
2. 是有很多有才華和熱愛動畫的人的。但是他們的就業如何,國內的動畫產業可以讓他們有一席之地自由發揮才華么?
3. 廣電總局連各個地方台播什麼動畫片都管,身居高位的小部分人的品位喜好決定一切。國家級電視台掌控著很大的話語權,他寧願播自己動畫部和旗下公司製作的爛動畫,也不會播獨立個人和組織,甚至商業公司的好動畫。喜羊羊為什麼那麼火?商業成功不代表製作水平高。電視上每天播無數遍的腦白金廣告,也會並認為是中國成功廣告營銷的典範。

中國動畫,缺的是自由和公平的機會。
我倒是相信,越是低谷的產業,越是容易湧現出新星。


優秀劇本


如何賺回成本,也就是如何賺到錢


作為外行,說說個人的感覺,不喜輕噴就好。
懂行的想做動畫的,沒有錢,做出來不讓播,播了的沒人看。之前大聖火爆的時候,有推薦喜歡動漫的朋友去看,一聽是中國動畫,直接呵呵了,如何安利,人就是不去,買票請人去都不去。也許,有人想說又是一隻崇洋媚外的狗,其實,只是被之前的中國動畫傷透了心,這些年,一次次充滿希望,一次次失望,到現在的絕望,這樣的人絕對不止我朋友一個。
現在做動畫的,大部分都是這抄點那抄點,等著騙國家的補貼,粗製濫造一樣賺錢,何必費力弄精品呢。(據之前在某漫畫公司任職的朋友說,他們的動畫就是直接用的某相似日本動畫的分鏡)
就像之前有朋友說的,中國的動畫的產業鏈已經爛透了,我TM真的不相信13億人口的國家,拿不出一個好的劇本,沒幾個好的畫師。
感謝那些一直不曾放棄中國動畫,一直為之努力的人,希望可以看到中國動畫產業崛起的那天……


還是動畫行業收益不行吧。
像魁拔,青青樹因為資金問題也沒辦法繼續做了。
連魁拔這種好的動畫都做不下去了,給我們敲了一悶棍,所以有了大聖歸來的時候,立刻去貢獻票房。
╮(╯▽╰)╭


推薦閱讀:

中國的皮影戲和現代動畫有直接關係嗎?
為什麼配音演員工作時需要在不開燈的錄音室里?
《機動戰士高達 THE ORIGIN IV 命運前夜》中,4台MS為何能輕鬆全殲聯邦鋼加農12機小隊?
如何評價《一人之下》第301話?

TAG:動畫 | 動畫片 | 影響中國 | 中國市場 | 中國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