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怎樣培養、提高審美?


先說明,因為自己僅在入門的程度,此答案僅適合想入門的同學,且僅對形式進行討論。大神請直接忽略,也歡迎拍磚。

什麼是美? 先撥開道德、哲學、宗教、生活、人性一類的東西不談,從形式上來說, 我認為美是一種愉悅,是注意力的移動,是神經的張弛。有張有弛為美。這種張弛可以來自物體的顏色——色澤艷麗為張,色澤柔和為馳;可以來自與自身的相關性——相似為張,無關為馳;可以來自節奏的快慢——節奏快為張,節奏舒緩為馳;可以來自對比——對比強烈為張,對比弱為馳……美,像是琴師的手,撥動著每一根神經。如果美可以外化,神經可以發出聲音的話,當我們覺得美的瞬間,神經一定在演奏一首動人的交響。

如果僅是提高「審」美,就是提高自己感受的敏感性。用心體會每個元素是怎樣撥動我們的神經,積累這種感受,以便在下次遇到的時候可以更快、更敏銳地察覺到這個感受 。每個元素之間都有著一種隱秘的聯繫。元素包含:距離、顏色、紋理、大小、線條的方向等一切可以引起你注意力改變的東西(可以引起注意力改變的東西太多了,詩歌里,每個字都是一次注意力的改變;音樂里,節奏的快慢,聲音的高低,樂器的變化;電影里,鏡頭的變換,情節快慢;還有笑話,很多笑話都是利用了注意力的突然改變;美食中的食物口感,香味,酸甜苦辣)。
如何提高?以點為例(因為點最簡單):在一張白紙上畫上兩個個點,仔細去感受你的視線和注意力是怎麼在這兩個點之間游移。如果把這兩個點移得近一點,感受一樣嗎?如果把其中一個點變大一點呢?如果兩個點有自己的紋理?如果兩個點有不同的顏色? 即便是單單改變「距離」這一個量, 有無數種的可能改變,就有無數種感受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從中可見藝術的無窮變幻和未知的魅力)。在視覺領域來說,理性只能做到指引,不能替代感受的過程(因為理性是文字,文字和圖像不同,就像不能用文字解釋音樂一樣)。拿均衡理性中說到的藝術規律之一。不過我們可以藉助理性的幫助。初學者可以簡化元素,從三大構成中最簡單的元素開始體會,像剛才說的兩個點的距離(甚至一個點的位置),兩種色彩,大小等。然後逐漸加大難度,距離+色彩,色彩+大小等。這其中,欣賞大師作品最好同時進行,否則可能會覺得枯燥。在欣賞大師作品時不需要全懂(給自己太大壓力也不好),欣賞自己能欣賞的部分就好。而大師之所以為大師,並不僅僅因為在形式給人的愉悅,而在於其他方面,當然形式是基礎,具體什麼我也說不太清,比較空泛說說,大概指人文精神、哲學、社會學各類學科的相互關聯吧。
而如果要把審美運用到設計中,則需要積累和記憶,以便再現這樣的感受。記得什麼樣的情景可以引出這樣的感受。需要體現一種感受的時候,腦海里有關於這種感受的一個記憶庫,可以隨時調用。


請體驗最頂尖的東西
------------------------
你住過最好酒店,就知道其他的酒店都是垃圾
吃過最好的飯菜,其他的飯菜就覺得只能果腹,
聽過最NB的音響以後,電影院的音響都是渣渣,
.........
當我有一次有幸體驗到中國古代頂尖名家幾百年前的字畫的時候,感動的一塌糊塗.
你不會覺得這是一幅畫,你會覺得這是有生命的,你會感覺到他就在你身邊繪畫,筆畫峰迴路轉,筆筆有如神采,而且感覺到墨跡尚未乾透,這個感覺絕對不是在書本上也絕對不是在電腦上能體會得到的.
-----------------------


設計師的審美有別於大眾審美,可包含,也可不包含。

設計師的審美存在三個層,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von 唐納德·諾曼)
而這三個層次並不有高低之別,只是眾生成長的大環境中的經歷里更喜歡其中的某一層。
並且在一件設計中其三者是很難單一存在的。

想提高自己,應先了解(人)自己。

======
本能層,即腦細胞接收信息時最快作出反應或行為的層次。
z.B:對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即「五蘊「中」色蘊」。)等發出的第一反應。

在產品中可以理解為「外觀」。

人們在後天的經歷會讓自己「反思」,「通過行為」更改或修正本能層的心裡反應或動作反應。
因此對應本能層部分的提高則在後天反思與後天閱歷上(即「業」)。

------
行為層,即本能層發出的動作,正常的行為動作,與反思後的動作。
z.B.:「鍵盤按dz」 -&> |1.動作2.打字3.都在4.導致 5.……| -&> 「按鍵盤2」 中的每個行為。

在產品中可以理解為「使用效率」、「完成任務滿意度」

在行為層次中的審美,最初來自信任。即使用者會在其使用物品(或「人」)能如期完成所期望的任務的信任。有了信任基礎才會提升至情感喜愛(情懷)或本能喜愛(習慣)。
因此對應行為層部分的提高對學習設計的人來說,應該從了解自己開始。

------
反思層,即本能動作、行為動作、反思動作後的邏輯經驗或情感體驗。(人比其他眾生幸運或不幸的地方就在反思層,即「五蘊」循環。)
z.B:站立在禪庭院、枕著最愛的人送的枕巾、使用Iphone3
或,帕格尼尼練習曲、切菜卻流了血、在英聯邦的左車道、學習英語等(訓練至本能層)

在產品中可以理解為「情懷」、「意境」


因此對應提高反思部分的提高應在邏輯方式上與情感體驗上獲得更多的閱歷和對「事物」與「自我」的了解。(利用「業障」或拋棄「業障」。)

======

(譯自 Russel, Daniel R )

感知促使行為和本能行為至運動。
行為遇挫或興奮影響反思與本能。
反思控制行為,行為常動為本能。

======

其另,在審美上,「美」字也需要推敲。
是以「不二本真」為美或是「對萬物的分別」為美,是不同的修行。


  • 基本的配色,
  • 結構形態,
  • 層次,
  • 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
  • 所要表達的意義,
  • 平衡感,
  • 空間感,
  • 比例,
  • 整體的協調統一性。。
  1. 以及最終映射在3D眼中,(或者說五感中)所產生的心理感覺。

審美的範圍極其廣泛,包括建築,音樂,舞蹈,服飾,陶藝,飲食,裝飾,繪畫,界面,等等 ;

了解一些基本的美學常識;(如上)

多觀察對比。分析。看別人的評論。
如果能自己創作,應該會提高的更快。


在公司內部做的分享,還蠻切題的,發上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多看,但一定要保證看的內容的質量。


看了樓上的些許回答,我還是來個接地氣的吧。


機緣巧合,認識了好多設計師,還組了一個腦洞群,平時的閑聊才知道,原本對設計師的定義狹窄到了極點,似乎眼裡只知道平面設計。

而不知道還有


婚紗設計師

婚禮設計師

室內設計師(室內還有硬裝軟裝)

包裝設計師

廣告設計師

排版設計

網頁設計

城市規劃設計

園林設計

陳列設計

UI

美工

動畫設計


前幾個月又建立了一個設計師推薦群,裡面分享了很多設計資源,開腦洞網站APP等,我做了一下匯總,匯總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你們是這樣的設計師。好的設計師不僅僅局限於設計資源,還有很多別的,比如:開腦洞的、玩邏輯的、網盤、裝B的、提升品位的。


---------------------------------------部分節選(有要的可以私聊我)---------------------------------------

名稱:Mindly
理由:設計思維整理,梳理項目思路、業主需求、設計要點等,一個清晰的視覺思考記錄。
鏈接:https://appsto.re/cn/aE-9T.i

名稱:Tayasui Sketches
理由:Sketches2 是更具真實感且通用的繪圖應用程序,供移動設備使用。
鏈接:https://appsto.re/cn/3eQqM.i

名稱:開眼eyepetizer
理由:充滿設計感的短視頻app,畫質高清,涉及內容廣泛,包括:美食、運動、音樂等
鏈接:https://appsto.re/cn/B9bv6.i

名稱:設計本
理由:可免費下載室內設計模型,解答各種裝修問題,應用廣泛,適合學室內設計的同學
鏈接:設計本-室內設計裝修效果圖大全,室內設計師網,中國室內設計師聯盟

2016年溜溜網模型官方版 原版
鏈接: http://pan.baidu.com/s/1kUP0C79 密碼:2g4k

名稱:視覺中國設計師社區
理由:可以炫出你最好的作品,尋找靈感的海量資料庫,參與精選設計大賽,追尋攝影的靈感,是與眾不同的設計社區。而且裡面的圖大多沒水印。
鏈接:視覺中國設計師社區

名稱:設計師加油站
理由:裡面有很多優秀設計師上傳的效果圖可以下載,包含logo,高清圖片,視覺盛宴,超乎你的想像。
鏈接:網頁設計師聯盟--國內網頁設計綜合門戶

名稱:蘇打蘇塔
理由:蘇打蘇塔是一個關於創意設計,設計,插畫,藝術攝影,lomo,素材,教程,web,靈感來源,平面設計欣賞的綜合性網站。站點每日更新原創文章,為設計師提供優美高品質圖片。
鏈接:蘇打蘇塔設計量販鋪http://sudasuta.com/

內容:邑石網
理由:有免費也有付費的圖片,不會像百度一樣泛濫,還可商用。
鏈接:Yestone邑石網

名稱:atool在線工具
理由:偏站長,PS圖片,開發這塊
地址:在線工具 - aTool

內容:開眼
理由:每天推送高清小視頻,正如app的名字一樣,開闊眼界,內容十分前沿,不進包括設計,還有科技類,人文類,創意類等等
連接: 開眼 Eyepetizer

名稱:uimaker
理由:Uimaker是為UI設計師提供UI設計資源學習分享的專業平台,擁有UI教程、UI素材、ICON、圖標設計、手機UI、ui設計師招聘、軟體界面設計、後台界面、後台模版等相關內容
網址:www.uimaker.com

APP:片刻
理由:原創中文閱讀與創作社區,界面很文藝有個性,文藝青年的閱讀地
鏈接:https://appsto.re/cn/XDWjV.i

APP:plaid
理由:關於設計靈感
鏈接: 找不到鏈接 發個 Apk 給你們 只適用與安卓 蘋果沒有

名稱:Black
理由:各種類型的黑白濾鏡,可以用曲線修改的方式將照片修改為更文藝的樣子,黑白濾鏡種類很多,分類很細緻
鏈接:https://appsto.re/cn/kvc-3.i

名稱:幾個國外的素材庫
理由:每個設計師都有一個素材庫,幾個國外的素材庫可以讓您的素材庫更加豐富。
鏈接:適合設計師使用的5個免費高質量圖庫

---------------------------------------部分節選(有要的可以私聊我)---------------------------------------

整理之後啊,有了一些想法,就是針對於設計師的怎麼培養和審美的。


和設計師接觸多了,和設計師完全不搭嘎的我,對於以上這些設計也能張口胡謅幾句,也慢慢了解了他們的苦逼日常。


設計師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特殊物種——他們的見識不受局限,有著特殊的腦洞,遍布全行業,任何小的東西都能帶來靈感,擁有無縫連接一切的功能,甚至有些設計者過度偏執,但都是為了呈現最好的作品。

簡單將接觸過的設計師分類一下:初級設計、中級設計、高級設計

初級設計特點
關鍵詞:資源資源資源、伸手黨

資源如命,到處收集資源,生怕錯過什麼;

收集10G,20G不在話下,然並卵,我不看,收藏了就有存在感;

伸手黨,PS誰有資源?CRD誰有?

總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衝勁,我收集資源,我自豪,我驕傲;


這不是說不好,學任何一種東西,其實前期的量一定要夠,有量才會有質的升華,但是重點在於搜集之後的運用。就像我分享了5G的設計書籍資源,你不看我也沒辦法。

中級設計特點:

關鍵詞:審美、思考

這一階段的設計師過了收藏期,開始思考,思考到底什麼樣的設計是人們喜歡的,怎麼樣能提高自己的審美、自己的腦洞、迫切希望與人交流,所以我之前也建立了一些腦洞群、分享群,當然有一些陸續解散了。

高級設計特點:

關鍵詞:跨界、商業

說兩個栗子吧


01


有人一提到商業就反感,似乎認為你的作品一提錢就俗了,我反倒覺得商業更能體現出你作品的價值,倘若有人願意為你的作品買單,這難道不是成功?


我認識的一個設計師,不局限於一個行業,不局限一種設計形態,現在有自己的設計品牌,設計過服裝、食品包裝、手機殼類、店面設計等等。敢於涉及,敢於設計,包羅萬象。


02


我的一個好朋友,讀研,現在專註於手機殼設計,從設計到出售一手包辦,她更希望的是做出一些作品,有所沉澱,她會根據用戶的反饋做出一些修改。我想說的是無論手機殼賣得怎麼樣,這都是一次嘗試,是以後的一個敲門磚,是驗證自己實力的機會。


所以經常有設計師問,怎麼提高自己的,感覺自己有了瓶頸,我的回答是:做一個作品,無論什麼,接受市場的檢驗。


所以我想說的是怎麼提高審美?


我原來也是土鱉一個,但是經常的和設計師交流啊,自己多看啊,多多嘗試、多有量,有質的一些東西積累,有些東西真的是一點點的積累,再加上平時的一些好習慣,也就是這些。(就像我分享的:哪些技能,經較短時間的學習,就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幫助?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我有一個方法。
收集很多美的圖片,攝影,繪畫,服裝,家居,建築,產品,明星照,什麼都可以,電影也行,只要是你感興趣並且真心覺得美的,越多越好,經常瀏覽,每看一張圖片的時候都想想:這個美在哪裡?是什麼打動了你?這樣次數多了,時間久了,你再慢慢刪除掉一些不那麼耐看的,剩下少量的,久經你眼光考驗的,真正美的東西。
然後找新的圖片再來一輪,然後再再來一輪……慢慢你眼光就會很犀利了。
看起來工作量很大,其實並不,每天能深刻的感受,理解,思考十張圖(或者實物)的美,一年就能積累很多提升很多了。把圖放手機里,還可以等車的時候看,上廁所的時候看,睡前看。
------------------------------------------
再重點說下,這些都是鍛煉對具象的事物的審美。如果要深入思考呢,最好也要多讀一些理論上的文字。比如拿說服裝設計來說,你有很多時尚圖片,你會對圖片里款式,顏色,材質,模特的造型,情緒等等產生很多具象的感受,但是那些都只是你走在迷宮裡看到的磚牆而已。你要想透過現象看本質,還是要讀理論的,什麼《世界時裝史》啊,《現代服裝設計》啊,還有各個設計大師的專著啊,這些東西才是能指導你走出迷宮的地圖。


審美水平=天賦+學習。
天賦一般人難以改變,想提高審美水平,你得不斷的學習。
入門,你需要留意你對什麼東西真正有美的觸動。而不是人云亦云,毫無主見。詩歌,美術,音樂,雕塑,建築等等。當你發現了自己所真正喜歡的,便可以通過它來了解美。
接著,大量的讀書,看展覽,聽音樂等等。去涉獵不同的東西,這些事你應該已經做過了。真正的美一定是自己發現的,而不是他人告訴你的。只有這樣你才會去了解它的歷史,創作它的未來。大量的積累是理解美的前提。
然後請學習美學,推薦宗白華老師的?美學散步?。看得多了,你會漸漸明白那些東西是迎合世人所做的垃圾。哪些東西是真正的反映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不管你是普通人還是設計師,你要明白,美學始終都是與人類的情感相關聯的。若片面的只追求技巧,恐怕會埋沒的自己審美的能力。
回歸本真,你看到的,就是美了。

最後想說,審美從來都不是一件會令人痛苦的事情,也從來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他人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你。如何看到身邊的花,只能用你自己的眼睛。


什麼是美?

這是一個首先需要被回答的問題,因為無法定義美,那就無法提高審美。
美的感受本來就是很主觀的,陽春白雪是美,下里巴人也是美,蒙娜麗莎的微笑是美,畢加索的抽象畫是美,中國農村的大媽的畫也是美,審的人不同而已。

設計師的職責,並不是追求美。而是將目標人群所追求的美,表達出來。

設計師更像是一種媒介,一個工具,幫助人們去整理思路,挖掘需求,調和資源,順應這個世界的邏輯,將人們追求的事物創造出來。藝術家可以更洒脫的自我表達,但設計師應該更客觀的面對受眾與社會現實。當然啦,每個設計師對世界的認知都有自己的主觀角度,也就不可避免的「夾帶私貨」,好的就是形成了獨特的審美風格,壞的就是受眾的審美追求並沒有被達到。

所以先站到設計師的角度,就是要搞明白,受眾,或者目標用戶的審美追求到底是啥
如果受眾想要大紅大綠的鄉村風格,你弄個畢加索,那受眾不僅不買賬,還會覺得你有病。如果受眾想走國際時裝周風格,你弄個淘寶爆款,那受眾覺得你low爆了,根本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所以,傾聽需求,挖掘需求,精確的鎖定需求,是作為設計師首要做到的。

然後呢,當然要幫他們表達出來了。這件事情需要的就是寬廣的眼界紮實的基本功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相信題主本來想問的,也是針對於這一點的。

寬廣的眼界,就是不管受眾要高大上的,小清新的,接地氣的,作為設計師應該都見過,都明白這些指向的核心特點是啥。中國有句老話,叫「沒吃過肥豬肉,還沒見過豬走路嗎?」可是就是有可能,壓根連豬是什麼都不知道呢,就被要求做紅燒蹄膀了。只穿過淘寶爆款的姑娘,能去設計米蘭高訂嗎?每天錦衣玉食的小皇帝,能猜得出窩窩頭是啥滋味嗎?說了這麼多,寬廣的眼界,不是說只是向上寬廣,懂得什麼是時尚高貴奢華,而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進可欺身壓蘿莉,退可提臀迎眾基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因為你的受眾就是這麼寬廣啊,大家的口味就是變得那麼快啊!當然你可以說,我只服務高富帥!也可能是個煤二代呢,說不準啊說不準~

紮實的基本功,說的就是不管受眾要啥,設計師都有能力表達出來。有些事情,看別人做舉重若輕,自己做就不是那麼回事。蒙德里安的格子畫是不是真的隨手用不幹膠條就能貼出來?大師練了那麼多年才能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黃金分割。所以說起紮實的基本功,無他,唯手熟爾。看到什麼經典的,新奇的,令人讚歎的,都拿過來自己試試看,弄不明白就和自己死磕到底,一遍不好看就再來一遍。當很多風格、手法、工具等等別人還沒聽說過的時候,你都舞的虎虎生風了,你不是贏家誰是贏家?

廢話這麼多,到底怎麼「提高?」
一句話,就是多看、多想、多記、多練
多看很簡單。很多網站,書籍,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要善於觀察生活,有獨特的視角,發現你覺得美的東西,然後就肆無忌憚的把他們都收藏起來吧。
看樣學樣很容易,更多的是怎麼轉化成為自己的思考。很多場景是實踐中發現需要了,比如工作中想不通一個設計要如何表達,參考其他人優秀的設計,很快就能記住並掌握這個方法了。但是不是用了之後不是咂咂嘴說好,就完了,而是總結這個背後是為什麼,他做成了是應用什麼技法,傳遞什麼風格,有沒有什麼共同性,是不是現在開始流行了,你用了之後有哪些改進,還有什麼廣泛應用的場景,等等等等,你深入思考了以後,這個東西就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下次靈感就會源源不斷的湧出來。這就是多想。
你看了一大堆,你也想了一大堆,不記下來,那就等於就飯吃了,還沒有你肚子上的肥肉轉化率高。人的大腦的存儲功能挺有限,有價值的東西放在你的硬碟/筆記里要穩妥的多。今後什麼時候需要了又隱隱約約記不清,這些記錄就發揮了巨大的價值,開啟了你從前一點一滴埋藏的所有寶藏。要是不記,就好比今天撿了個寶石,明天收了塊金子,地圖卻扔了,去哪挖呀?
最後也是最最重要的,就是光說不練假把式,做得出來的才是真功夫。和懶癌做鬥爭很痛苦,但是練著練著就會high起來,不知不覺就上天了啊。午後發獃畫兩張草圖,地鐵等人發現這個logo不錯我也試試,今天看的廣告快速剪輯我都用在我的新短片里啦……行動起來,你做了,能力就是你的,未來也是你的


多看具象的東西,中外古今,繪畫、墓葬……
多看抽象的東西,有些理論很美,能提高感知的能力……
你有多少,就能看到多少,
看和實踐相結合


看到這個問題,頓時有balabala一大堆的心情啊!
本人是一個搞平面設計的,看了大家回答,大家都說了很多提高審美的方法!但是我覺得,第一個問題,就是要知道,什麼是美!
什麼是美呢?我認為,美就是對比與平衡!美不僅僅存在於平面設計中,還存在語言中,還有機械中、線路中、界面設計中、等,各個領域!都有美!術業有專攻,每個專業領域都有他們自己的美!
在語言中!例如: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這句一出來就虜獲了大家的心,但是仔細分析下,這句!裡面用了小孩和大人對比!對錯與利弊對比,語句字數相同,讀起來朗朗上口,句式的平衡和對比都有了!如果把其中一句刪掉一字,讀起來就很難受,那如果把裡面的對比去掉!」老王才分對錯,老李只看利弊「,瞬間逼格就掉了好幾層啊!

我們來看另外一個例子:

這是三個長方形,畫面很穩定,但是過於單調,很容易讓人看了就覺得乏味。

我給他增加了一點對比!粗細對比!現在繼續增加

先弄到這裡,吃完飯在添加!


設計師是要提升審美的能力,也要培養審丑,
打字很累,也要推銷一下,不要噴!謝謝!有興趣關注這一設計師職場或規劃的話題,可能添加:Rem-Design 公眾號!

沒錯,如果你是看到標題來的,想必是這個「審丑」二字吸引了你。關於設計師的「審丑」觀點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弄個討個吸引眼球的觀點博得關注,而是筆者這幾年的從事設計職業後親身感觸的一個想法。


長居設計師之位,設計師的通病(也是優勢)大家在接觸當中也有所領教了吧。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完美主義

從事UI設計師多年,染上了這「職業病」也不足為奇,什麼1像素對齊、黃金比例分割、完美布局等等,就差離強迫症不遠了。優秀的設計師都是如此,擁有一顆匠心,對待自己的作品(設計師會將工作也叫做作品而不是項目)如守護自己孩子一般,挑剔、關心、踟躕。但完美主義的一大缺點便是:充滿進攻性地守護自己覺得完美的作品。

審美至高

設計師的審美水平相比於一般人可以毫不誇張的來說「比其高」,或者說是超前的感知能力。MetroUI風格早在iOS 7扁平化風格還未風靡之時,就已經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理念。但是,為什麼最終引導大眾熟悉接受扁平化的設計風格的不是微軟而是蘋果?這裡是不是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設計師的審美製高?在設計師的眼中,手上的作品已經是達到了自己審美的最理想狀態了,這個時候面對這些「另己滿意」的作品,就很難自己發現作品上的問題。

理念固執

我可以說有相當一部分設計師面對他人和自己的意見不同時,表現的理性有些差強人意。對方從A、B、C、D等方面來反駁你的意見時,設計師的腦子裡只有「一萬隻草泥馬」飄過,固執得難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或者無法快速的以現有理論去反駁。這裡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當設計師面對話語權比你高的人給的「意見」時,只有倆個選擇,要麼服從,要麼反駁無效後按上級意見服從。可以想像遇到這種情況設計師的心情有多糟糕。


更多的設計師通病,我就不一一指出了,回到主題:設計師應不應該培養「審丑」能力?這裡的「審丑能力」我解釋一下,審丑能力是指克服「與心理預期不符而產生的情緒抵觸」的能力。無法審丑,幾乎是所有設計師都難以治癒的,畫面太美我不敢看。筆者從事設計多年,深知無法審丑的危害有多大,心靈上的創傷已經不計其數,這也是剛回了口血總結總結。


為啥要培養審丑能力?先決條件是畫面奇醜無比難以忍受,打上強心劑也沒用。產生歪瓜裂棗的因素有很多「時間、金錢、投入人員」每一點都決定著一個項目的是否賞心悅目,這裡我就拋開產品定位、營銷策略什麼的因素,以免大家又因為設計不應該只考慮好看而真的面紅耳赤。咱就視覺設計來說,為啥要培養審丑能力?因為設計師如果不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就會身處情緒的漩渦當中,苦逼一個!

  • 一、對待項目誰先動真情誰就輸了

記住,一個產品不僅僅是因為設計的優劣而孰好孰壞,用心但不能傾心,當局者迷,需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個項目該如何設計,也不要把項目的成敗攬在自己身上,太累。在這裡,不得不說,設計師是這世界上最善良的職業,當別人為了金錢、名譽、自我成就而工作的時候,我們只是保留了一畝赤忱,為了興趣,因為喜歡僅此而已。

  • 二、好壞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HR面試的時候都會問一個問題,你認為你做的項目當中最滿意的哪一個?為什麼?審丑能力差的童鞋們,真的面對這些問題,可能腦子裡就一堆亂麻了。「這些項目都不是我最滿意的。」「都不能代表我的設計水準。」「哪個是我最滿意的作品?」好壞都要做最好的自己。項目當中也許因為這些那些的原因,不得不實現和設計有所出入,但最讓人滿意的應該是我在這個項目當中用盡了全力(當然HR們並不像聽這些)。應該說(僅代表自己),我最滿意的是,從項目當中歸納改進了工作流程,使得設計和技術能夠準確反映問題,提升工作的效率。自己培養總結了一些經驗和好的設計習慣,做到自身最專業化,涉及不同行業領域獲取經驗。無論項目好壞,做最好自己就夠了。

  • 三、學會妥協與提高

「審丑能力」更多的反映出自身心理素質需要提高,大多數設計師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選擇的是消極妥協,「好吧,你要這麼做就這麼做吧」。假如遇到最壞的情況下明明自己是對的,而上級錯了怎麼辦?這道題幾乎無解。要麼你花費精力、時間證明上級是錯的、怎樣做是對的,然後錯誤的和正確的都要來一稿。要麼還是得乖乖地照做。對,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目前為止,你做的都是消極地妥協,發現摩擦過程中你除了情緒失控外沒有任何獲得提高。

應該怎麼做?第一步換角度思考:上級為什麼要這麼做。舉個例子,如果有上級要求所有內容都要顯示在一屏以內,而你的留白高大上什麼都要完蛋怎麼辦?你需要站在運營的角度分析所有信息的主次,從交互的角度看看有什麼好的想法讓所有信息都體驗性的呈現,從技術的角度分析要達成你的想法實現可行性,從老闆的角度思考戰略意義。沒錯,這些你都可以思考一遍,最終還是無法完成,比如沒錢、沒時間、沒人手。那你至少自身得到了提高,當然在思考的過程中其實並不輕鬆。第二步我想要怎麼做。設計師被槍斃過很多想法之後,用什麼來彌補你心靈的創傷?是的,事後你可以繼續完善你認為對的方案,打造出你想要的設計效果,告訴自己這樣才是對的。設計師80%的工作能力提高都是這樣來自於業餘時間的思考。

  • 四、也該提升提升價值觀了

設計師對美的追求,追求極簡、極致、極客,思維也局限了。如果所有的設計師都這個價值觀的話,那麼《暴走漫畫》也出不來了,《圍住神經貓》也火不了了,設計師的美是多麼不接地氣啊。什麼!設計師也要懂互聯網營銷思維?只有設計師都了解一些不同領域的知識,挪以自用,對於自己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提高。做到這點,恭喜你,你的「審丑能力」不提高也難。


如果你讀完覺得有用就添加一下:Rem-Design 公眾號吧!


日積月累,開闊眼界。
全面的理解美,而不局限於設計乃至視覺藝術。
欲速則不達,需要悟性和天賦。


理科是發現並解釋真理。工科是解構、建構的技術。文科是非與道德的判斷。藝術是品鑒自然、人生、社會的途徑。而設計是整合了上述所有因素,去創造人類更健康更合理的生存方式。
設計是一種智慧,我把它叫第三種智慧,因為科學的極端是會毀滅人類的,而藝術的極端則會讓人完全潛入到自我的世界裡,只有設計既要往前走,但是也會反省。

以上轉自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先生,柳老的講座建議學習一下,發人深省,教你從設計理念開始培養自己的設計能力,因為我相信「汽車就是一個輪子加一個沙發的」的理念是造不出好汽車的。


多看、多走、多思考。

一、多看:
看各種展覽(設計展、工藝展、漫展、傢具展、知名美院畢業展等)

看藝術、設計類雜誌,覺得養眼的設計就拍下來,弄個相集。

不僅要多看圖,文字類的藝術書也必不可少,不要局限於只看自己學的專業,你學的平面,那不僅只看平面,也要看看雕塑、建築、室內、工藝品、服裝、工業、素描等類型。

二、多走:
在自己的城市裡四處亂逛,去探尋美的建築,觀察其特點。

吃飯或逛街時,留心所處的商場和店面的裝修風格,和顏色搭配;買衣服時留意櫥窗設計,模特衣服的搭配;和店裡的陳設。

多去外面看看世界,長見識,觀察生活。

三、多思考:
看上述這些的同時,要勤于思考,多推敲,想不通的就想辦法弄懂,想通的就進一步思考。

日積月累,審美能力就會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加油!


用小米手機的設計師都不是好設計師。


我覺得審美是因人而異的,服裝設計師裡面,審美有別於大眾的一抓一大把,這不影響他們成為出色的設計師,因為設計本身就不能夠兼顧所有人,所以審美也一樣。我認為培養審美其實對設計無關緊要,真正對一個藝術從業人員重要的是藝術素養,你個人本身對藝術的理解,對藝術史的理解,對你所見生活的理解,而你的審美最終體現在你的作品上只是一部分,素養和想像力才是重點。


看了幾個回答!感覺都是流於表面

其實學設計不需要美術基礎,但是一定要美學基礎,所謂的美學基礎就是審美!那麼究竟如何去提升呢?

1.多了解時尚資訊:

可以抽空多了解一些時尚方面的新聞,比如今年流行什麼顏色,比如一些重要的時裝發布會等等,這可以提高你對審美的理解。

2.訂閱時尚的雜誌:

現在有很多的時尚雜誌,涵蓋各種類型,有衣服的,有首飾的,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愛好來尋找你想看的雜誌。

3.去時尚之都旅遊:

旅遊可以提高一個人的閱歷,時尚之都更可以提高一個人對美的認識,倫敦、巴黎、香港都是非常適合旅遊的時尚之都。內地的就是深圳-設計之都

4.多結交穿著時尚的朋友: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很會穿衣服,每次出來都是光鮮亮麗受人稱讚的話,不妨向他討教一下穿衣的技巧。

5.多看一些美麗的圖片:

你還可以多瀏覽一些攝影的網站,看看這個世界的大好河山,美麗風景,也可以提高你的審美觀哦。

6.培養一些陶冶情操的愛好:

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也是有幫助的,比如唱歌,比如繪畫,比如鋼琴等等,都可以讓你的生活變的更加豐富,對美的認識變的更加深刻。

7.要有足夠的自信:

對自己喜歡的美的東西要有自信,審美觀每個人都不一樣,其實並不存在好壞之分,堅持自己的就可以了。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推薦閱讀:

蘭博基尼到底有什麼特別?
你為什麼討厭顧爺和《小顧聊繪畫》?
簡約電視牆如何做得出彩?
你感覺平常用的文具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
元祖廣告中的那隻兔子和蘇菲的那隻一樣嗎?

TAG:藝術 | 設計 | 設計師 | 審美 | 美學 | 藝術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