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為啥始終對德川家康這麼客氣?

不但把妹妹嫁給他,還把老媽送去當人質換取他上洛。要說小牧長久手之戰後沒有絕對壓倒家康的實力,那後北條氏被滅掉後,家康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即使不把他弄死,也應該找個理由把他減封啊,比如從家康的封地中分給結成秀康一國。為啥卻反而分給他關東240萬石的封地?


排名第一的說的很好了,秀吉的擴張策略其實類似統戰,而非統治。

1.秀吉的天下是篡奪織田家而來的。本能寺事變,信長公、信忠及一些中樞官員遇難,導致織田家權力真空,秀吉以平叛的大義名分獲得政治優勢,丹羽、池田等大部分織田家臣選擇臣從,否定秀吉等於否定他們在平叛時的功勛,戰後分贓就沒得分。在這種情況下織田舊臣勢力膨脹,比如百萬石的丹羽長秀、百萬石的織田信雄。

2.與織田信長對舊勢力摧枯拉朽的態度不同,秀吉對毛利、上杉等信長舊敵以及宇喜多、德川等信長舊盟採取懷柔拉攏的手段,一方面由於摧毀舊勢力後封賞的功臣可能比那些顢頇的舊勢力更難對付,另一方面也是將舊勢力納入政權、平衡織田舊臣的權柄。

3.由此可見,秀吉的權術在織田舊臣中利用臣從派打倒反對派,而後引入舊勢力打壓織田舊臣,在這過程中,柴田勝家、織田信孝被滅,丹羽家、池田家、織田信雄、瀧川一益、佐佐成政等織田舊臣慘遭改易、減封。秀吉嫡系奉行眾抬頭、逐步主導政權,並扶植了七本槍等軍事新貴,而羽柴四天王等老戰友被邊緣化,神子田正治、尾藤知宣更被逼死。

——秀吉為什麼把土地都分封出去而不建立一個中央集權? - 金吾將軍的回答


不過我也補充和反駁幾點:

一、秀吉與毛利家關係真的那麼好嗎?

1.本能寺後毛利家沒有追擊,其實是真的想追而追之不及:

  • 要想追,首先跨過夾在中間的山陰南條、山陽宇喜多等仍和毛利敵對的織田(羽柴)盟友
  • 補給問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本來打算在高松決戰的毛利有足夠糧草去追擊嗎?要知道秀吉能成功「中國大返還」,一個重要前提是沿線補給充足,而這也成為「本能寺秀吉陰謀論」的最大疑點,其實沿線的補給本來是給信長主力西征預備的。。。所以說秀吉的運氣真特么不是一般的好啊!

2.秀吉剪除了毛利的翅膀,拉攏、捧起親豐臣的小早川,造成兩川長期不和,並以北政所的外甥繼承了小早川,不久又找個借口把小早川給改易了,小早川部分家臣流入石田三成賬下。。。

3.壬辰戰爭以西南大名為主,如果說第一次是為了擴大親豐臣的力量,那麼第二次明知強敵壓頭,秀吉豈不是要他們送死?所以我覺得秀吉是想扶持嫡系的加藤福島等人,但不宜做過度引申,以西南大名為主恐怕是地理環境決定的,總不能讓東北部的大軍先橫穿日本再渡海打朝鮮吧?2333333

二、豐臣之重寶——德川家康


1.秀吉統一天下後,對石見銀山、海外貿易進行嚴格控制,擺明了抽毛利的臉嘛!毛利小早川在朝鮮打生打死,什麼也沒撈著,而秀吉的託孤對象竟然是家康、利家,大家覺得孰輕孰重?


2.毛利的土地本身就是自己原有的;小早川隆景被加封很多,但前提是從毛利家獨立出去;而家康獲封關東250萬,加封了100萬左右。


3.秀吉統一天下後,嚴肅各大名【家格】,將足利將軍家?織田信雄家?徳川家康家並列,並把他們和朝廷公卿與【武家公卿、摂関家·豊臣宗家】區別,提高豐臣家格。。。等等!你是是不是發現哪裡不對?足利是前朝當家,織田是秀吉舊主,這都說得過去,德川憑什麼和這些人並列?還有,德川那個源氏家格也是秀吉聯合近衛前久幫他搞掂的,之前都是家康自己自封的。。。哪個大名有家康這個待遇?

4.當然,人與人尚且不可能毫無防範,何況政治家?秀吉對德川家康的防範:

1移封關八州(名曰250萬石,實則直轄地100多萬石,遠低於秀吉直轄地222萬石);
2關八州稅率四公六民,稅率很低;
3曾是秀吉養子的秀康給了結城家,防止家康利用其干涉豐臣家督繼承;
4在東海道密密麻麻地放了一堆十幾萬石的秀吉嫡系大名;
5派遣有力大名監督,先是近江出身的蒲生氏鄉,而後是上杉景勝,都和家康無交情。
6移封關八州是把家康從距離京都較近的東海道一腳踢到關東;
7家康在三河根深蒂固,清州同盟時在尾張美濃也很有影響力,必須踢走;
8當時北條殘黨活躍,不禁想起佐佐成政舊事。。。

5.秀吉要弄家康是有機會的,比如征伐小田原後,那時家康毫無抵抗能力的,織田信雄的百萬石不就是當時被改易的么,但是秀吉反而加封了家康,死前還給予其託孤重臣的角色。

三、德川家康是司馬懿?

那麼誰是曹操、曹丕?你見過和曹操南征北戰、稱兄道弟的司馬懿嗎?
德川家康得天下是因為活得長?——好多人關注了他活了多少歲,忽略了他出道的年齡:

17歲跟隨今川義元上洛弄死信長重臣佐久間盛重,
19歲與信長同盟,
25歲協助信長上洛,
27歲家康跟隨信長討伐朝倉義景,金崎撤退,
同年六月,姊川合戰,奠定織田政權在近畿的地位;
29歲對戰武田信玄,以少打多,慘敗後的天正元年三月重奪天方、可久輪、鳳來寺、向笠、一之宮五城(當時信玄仍健在);
32歲長篠之戰,
39歲跟隨信長滅武田,同年本能寺,家康坐擁五國;
之後以弱抗強,打平秀吉。。。。。。

家康比信長小9歲、比秀吉小6歲,秀吉死後4年他就開幕了。你千萬別以為家康經常是個大叔形象、秀吉經常是個小受形象就認為家康比秀吉年齡大啊!

四、半葉葵紋半葉桐——秀吉為什麼重視家康?

1.家康能力強

小牧長久手戰平,秀吉戰略勝,家康戰術勝,不久秀吉以娘親、妹妹為人質,換來了家康的臣服。滅不掉就讓他臣服咯!
此外,家康和秀吉的矛盾也遠非後世渲染的那麼大,清州會議後,柴田勝家力捧織田信孝,秀吉雖然支持三法師,但要知道,當時戰國,實力至上,打倫理牌沒用,秀吉在會後連同丹羽長秀、池田恆興推舉了織田信雄,而家康明確表示,資瓷信雄當織田家督。

2.家康威望高

19歲與信長訂立清州同盟,並堅守20年,信長死去後仍堅持同盟,一直到小牧長久手之戰織田信雄臣服秀吉為止,期間頂住了武田的威逼利誘,扛住了信長不斷徵調到近畿的勞苦,為織豐政權的建立鞍前馬後。家康和信長公稱兄道弟,當時的秀吉不過是信長底下的一員將領,他會不知道家康的汗馬功勞?
秀吉的天下是篡奪織田家得來的,他看重家康,多因其長期作為信長的盟友、義弟,假如連他也拜倒在關白權威之下,其他織田舊臣還有什麼理由不去跪拜秀吉?其政治意義非同小可。而清州同盟時家康的任勞任怨想必給了秀吉不錯的印象。

3.清州同盟是家康一輩子最大的政治資本

織豐政權是信長公建立的,家康以盟友的姿態在該政權享有特殊地位,信長公不幸離世,幾個家奴爭權奪利,最後秀吉勝出,哄著家康入伙,仍享有特殊地位,秀吉去世後,整個織豐政權哪個配和家康稱稱斤兩?

綜上,其實就兩句話

  1.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2. 成功非僥倖

.


這個問題其實二者是見招拆招,共有兩點。秀吉對加家康是明寵暗防。個人覺得還是從德川家康轉封關東說起比較好。


一般認為日本天正十八年(1590年)3月豐臣秀吉東征北條氏,7月5日小田原落城,便進行了所謂關東諸候封領轉移,把北條舊領:伊豆、武蔵、相模、上野、上総、下総6國及下野一半合計24O萬石2000石分配給了德川家康。實際上按小賴浦庵的『太閤記』與大村由己的『天正記』記載,圍城中的4月9日軍中便流傳家康請求關東移封的風聞,但沒有下文。到了4月22日豐臣秀吉又忽然許諾把江戶城賜給立下戰功的德川屬臣戶田忠次。5月27日又囗傳家康關東移封。8月1日,家康特地選擇「正日吉朔」入府江戶,拉開了德川氏統治關東300年的序幕。

這一系列步驟表明豐臣秀吉對德川家康的轉封是有一番深思熟慮的轉折。但遺憾的是兩書都沒有說明轉封的理由。因為大村由己是秀吉指名的御用史官, 小賴浦庵是豐臣秀次的門客,尤其是前者,所以史料還是高度可信的。

(現存神奈川縣小田原市的小田原城公園內垣壁殘跡一隅,小田原落城後,豐臣秀吉並沒有選擇拆除,一直保留。在后豐臣時代依然是雄踞關東平原,大坂,名護屋後日本第三大城。慶長19年1614年大坂冬陣前,德川家康為防止豐臣方乘自己上洛,於亂中奪取此城,親率數萬人搗毀城垣,這想必也是他對付大坂的提前演練。)


正因為沒有留下關東轉封的理由,後世的很多人也迷惑為什麼豐臣秀吉不選擇減封削弱德川,反助長其勢?要知道轉封前他才駿河,遠江,三河,甲斐,信濃五國150萬石領地。而天下人的豐臣領尚不過220萬石高。


實際上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看待,先談談德川家康領地與石高。


現今戰國石高的統計帳,除豐臣控制的攝畿與尾濃地區還有毛利西國所領是天正年間,絕大部分都是基於1591年後文祿慶長年間後檢地所作。古代檢地不單純檢的是土地,其背後人口以及其役稅則更為重要。順便提一句比起家康的正攻法檢地,秀吉桶狹間式的檢地方式在當時更遭諸侯忌恨,因為秀吉都是於所在國郡大小名從征朝鮮期間,乘虛檢地。而負責檢地的支持者是石田三成。所以很多被檢地的大名把怨氣撒在他身上。最至關重要也相當玩味的是豐臣政權下關東地方的全面檢地是慶長6年(1601年)3月17日開始,屬於日本全國最晚一批檢地。這時秀吉亡故,關原之戰畢結,一切盡在內府掌握中。至於為何拖到這麼晚,緣何可以拖到這個時候,這裡面不得不說老烏龜可是相當相當精明的,這裡待會再講。不過現階段反過來而言,在這之前關東八國94郡有多少石高,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都並不是很清楚。而後世的所謂戰國諸大名石高也是基於文祿慶長檢地得出的數據。但是這個數據是否能說明過往之前石高便是如此就模稜兩可了,因為田地生產力不會固定,是浮動性的。以關東地區來說,1590年前石高肯定是要低於240萬石左右的。為什麼這麼說,一併後講。


而且當時日本各州國的實力並非僅以田力衡量的,金山銀礦,港囗貿易這些商業因素的比重也占很大一部分,比如毛利本家雖然只有120萬石高,但他還擁有當時僅次於西班牙控制下的智利利阿,出礦量世界第二石見銀山,有著瀨海門戶之稱的下關。從大內時代起,便吸引了來自呂宋與中國沿海的明商,明商在下關周防港湊卸賣生絲換取石銀與赤銅,毛利不但抽稅,這些舶來物轉手又是十數倍利潤,其一進一出所創造價值可遠不止100萬石,一直令秀吉垂涎不已。與此同例是控制佐渡金山,鶴子銀山的上杉氏。而秀吉雖然只有200萬石高領地,但他掌控了日本絕大部分金銀礦收入,包括上杉和毛利的抽頭。江戶初年刊物「伏見納藏目録」中所載,慶長三年全國金銀諸山獻物為法馬金3398枚,銀79415枚,折算成日元為1110億又6千萬日元,粗折石高為1450萬石高,而慶長検地日本全國亦不過1851萬石,秀吉經濟基盤可見雄厚。

(豐臣秀吉金藏用法馬金復原物,又稱分銅金,一枚重333克,一枚折10兩黃金)

話歸正題:如今的關東地區是日本經濟最為繁榮的地域。鎌倉,室町時代又是幕府軸所。關東八州,德川拿下六州半,可謂名副其實的關東王。但實際情況是當時關東的社會與民生落後於東海道五國。很多人會說,關東不是有「戰國第一民政家」北條氏康嗎? 這點姑且沒有錯。但先來看看兩幅地圖。

(第二次國府台合戰後,北條氏康的統治下,北條家最終全盛期版圖)

(1590年,豐臣秀吉完成統一前,北條氏政執國時的版圖)


從以上圖來看,北條氏在關東的支配範圍在1570~1590年二十年內縮退近1/3,即上下兩總,上野及常陸一隅的北關東地區。這些地方的新舊統治者不論,但二十年的戰亂使這裡的發展比較落後。而北條氏的經濟基盤主要是相模與伊豆。北條氏康在這裡的農政措施搞的比較順暢,除此之外的地區,因為舊有的地方豪族存在,發展並不順暢。特別是利根川所在的武藏地區,這裡當時濕地遍野,洪澇頻繁,並非沃野之鄉。直到北條氏政當國,雖然後世評價他暗庸,致使亡國滅種。但實際上他只是時運不濟,碰上了亂世終結。1580年天正十年後,北條氏政退位隱居,北條一門稱其為「御隠居樣」,氏政開始對武藏地區進行試行開拓,以期為子孫創造另一個相州,用於抗衡如日中天的織田。不過當時江戶領域在其手中初有起色,碰上秀吉只能戛然而止。


以上是南關東的形勢,相對好些。北關東的情況則相當糟糕,這裡原本便不是北條家的核心領域,後北條時代,宇都宮與佐竹先後在這裡拉鋸爭霸,使這裡的社會形勢更加凋敝。江戶時代有則逸聞,這個逸聞也被山岡庄八寫入其著《德川家康》中,為中國人熟知,但並不知道其歷史背景。:關東轉封后,家康在四天王井伊直政與本多忠勝的陪護下郊遊,望著廣袤無垠的關東平原,想起了富饒繁榮的三河故里,想起失去一爭天下的資本,不禁惆悵流淚。這時側近的兩位重臣,多說是本多忠勝,高聲呵斥道:

「鳴くまで待とう不如帰」

中國人直面翻譯是「杜鵑不鳴,則待其鳴!」

但這句其實是日語的雙關語,中國翻譯的只是一意,杜鵑別稱為不如歸。意為啼鳴之聲像是漢語或日語音讀的「不如歸」,所以這句另一層日語之意為:

「泣かめなら泣くまて待とうホトトギス」

「要是(主公)在這裡就哭哭啼啼,還不如回(三河)去!」

(戰國末年織豐時代前的武藏國江戶城CG還原圖)

這則軼聞從側面反映的也有兩層意思,其一為德川家康對關東轉封持消極態度。第二是隱喻關東八州貧瘠蕭條,就是鳥不拉屎的鄉下。


不過以上只是江戶時代軼聞,誕生的時代接近於19世紀幕晚。其主要是表達東照神君把江戶發展如此繁榮是相當不易,順帶批評一下秀吉的陰謀論。實際上公允的講,江戶地域在戰國晚期,托北條氏政的恩惠,發展還算關東前列,己經有繁榮的初跡。不過其他地方就真的不盡神君之意。於是和當時所有的戰國大名一樣,在此地進行開發。而他首要問題不是如何繁榮江戶而是如上所說,東國第一河川,利根川為首的治水問題。因為搞不定洪澇,百姓辛苦耕耘的土地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洪水吞沒,這是國本問題。從1594到1614年,二十年時間內,在關東地區削山劈石,修堤改河。使得關東五川合流注入東京灣,河道固定後減少了每逢雨季肆虐橫行,武藏濕地沼澤環境逐漸水土改良,給後續的新田開發創造條件。關東水利的成功除了感謝家康還得記住一個人——伊奈忠次,這是被家康呼為吾之蕭何的人物。

(茨城県水戸市の備前堀道明橋上的伊奈忠次像)

但大家注意,家康進行關東水治水時間點選在了1594年後,實際是1595年3月末。這個點也很微妙,1592年2月~1593年8月是豐臣秀吉第一次侵朝段,日明雙方於1593年六月在名護屋達成暫時戢和,其時秀吉子秀賴誕生,1594年秀吉築伏見,戰意息止。秀吉侵朝準備的各大名徵兵是基於檢地石高,暗中觀察各大名兵農基盤盛寡,德川此舉無非是鑽空子,暗藏實力,第二次侵朝,基於極大錢糧消耗與民心浮動,秀吉只出動西海道諸大名,這對家康又是莫大利好,五六年間家康在關東逐漸積聚了四~六萬的軍事力量,而出陣朝鮮的豐臣嫡系大名損失慘重,此消彼長,加重了他的政治話語權。


不過客觀來說關東這250萬石有一半是家康自己奮鬥而來的。和秀吉的恩賞沒有直接關聯性。秀吉把他封在東國,而駿河至尾濃的東海道全部分封豐臣譜代系大名,實際是有扼衡的考量在裡面,至多料想將來德川成勢也不過下一個大內,達不到改朝換代實力,怎奈一場朝戰,使豐臣秀民心離德臣心盡喪,家康趁機收攬。


下來便是秀吉臨終前的五大老制:


五大老制度不過是江戶後世模仿德川幕府四大老體制的說法,為了渲染德川家康從豐臣氏手中取得執政合法性而流布。而要介紹五大老制度以及秀吉如何利用此制度遏制家康,就先得講一講與其相對的五奉行制度。當然安土桃山時代是沒有大老這個叫法,奉行是有的。現存豐臣秀吉生前頒給德川家康,前田利家的文書中大致用稱為「御奉行衆」與「年寄共」。而這兩個稱謂在豐臣秀吉頒給其他戰國諸侯時也常常用到。「五大老」稱呼始於山鹿素行『武家事紀』。「五奉行」說法多數流說小瀬甫庵『太閤記』。一般現在日本史學家不一五大老稱呼豐臣政權下職官體制,一律以宿老或年寄代替。


豐臣政權下的最上層奉行層無論從時間跨度,還是實際政務都是比宿老更為穩定,合法性更強,但其實人數也不一,後世認定慣例五奉行為:


主司法擔當 – 淺野長政(筆頭?甲斐甲府22萬石)

主行政擔當 – 石田三成(近江佐和山19萬石)

主土木擔當 – 増田長盛(大和郡山22萬石)

主財政擔當 – 長束正家(近江水口5萬石)

主宗教擔當 – 前田玄以(丹波亀山5萬石)


五奉行制度初成是在1587年豐臣秀吉九州征伐前後,以上五人基本是秀吉務政的主要活躍骨幹。除他們五人之外大谷吉繼與小西行長也擔任過奉行之職,比如1590年秀吉東征北條,三成與吉繼隨君東國,此時朝鮮賀慶使抵達,小西行長與淺野長政臨時負責起政權的外交擔當。1596年豐臣秀次追放高野,受此牽連筆頭淺野長政下台, 宮部継潤,富田一白進入,形成了以近江系全面攬權的吏僚圈。豐臣秀吉如此重用近江人,不但因為在長濱城那段發跡,也決然不是淺井茶茶緣故,是因為日本中近世史上以琵琶湖區域為生計的近江人就是相當有名,做買賣的好手。近江地區的商業發展也是當時日本最好的。世傳源於織田信長的「樂市樂座」,其實不過自然繼承與放大被征服地南近江六角家的家策罷了。重商主義的豐臣秀吉需要這樣的理財政務能手,這是石田等人上位主要原因。

(歷任過五大老的諸戰國大名正點陣圖)

比起奉行階層穩定固化,豐臣秀吉針對實力強大的諸侯,實行是宿老輪替制,而非絕對固定,人數其實為「6」,不為「5」。比如天正十六年後陽成天皇行幸聚樂邸,秀吉挾天子之威以令諸侯寫下永不叛離的起誓文。其文後署判六名宿老分別為、徳川家康(大納言)、織田信雄(內大臣)、豐臣秀長(権大納言)、豐臣秀次、宇喜多秀家、前田利家。這實質被認為是豐臣政權下宿老制度的初行,裡面尚沒有毛利與上杉東西兩雄。九州征伐後秀長病故,小田原征伐後,信雄拒絕改易三河被流,小早川與上杉始入,到文祿四年1595年秀次被廢,秀吉召集重臣如法炮製寫下「御掟」五條, 徳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上杉景勝、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六人連暑,即互為鉗制六大老制度形成,但不久之後小早川病故,六變五,形成現在通說。

(五大老花押:上段左起上杉景勝?毛利輝元、下段左起宇喜多秀家?前田利家?徳川家康。因書信摺紙緣故所以下段看起來是顛倒的)

「御掟」中亦明文前田利家死利長繼,家康掛了秀忠上。但如今大阪城天守閣蔵「秀康宛て秀忠書狀」中古文書研究發現,1599年慶長4年春,利家找家康商議,準備擢補結城秀康進入小圈子,憨厚老實的德川秀忠趕緊寫信給哥哥秀康,提前恭賀,秀康回書沒有直接回應此事,暗示父親家康不會答應的,果然最終沒有了下文。


「御掟」五條之後臨終前豐臣秀吉又追加九條:其中最重要兩條是:

【伏見ニハ內府御座候て諸職被成御肝煎候へと御意候】

【大坂ハ秀一頼様被成御座候間大納言殿御座候て惣廻御肝煎候へと被成御意候】


現代文翻譯便是秀吉本人亡故後,內府德川家康呆在伏見理政,大納言前田利家於大坂城擔任幼主傅役,兩地各臣子僚眾皆要悉心遵照,不得怠誤。這兩條秀吉依舊把家康排在了利家之前,看似尊重,但實際上暗藏了後手,後面再說。


在「六大老制度」背後是豐臣秀吉對各位大老次世代繼承者的操縱,以期達到死後也能保其豐臣江山永固。最著名的莫過於用秀賴的姨母江許配給德川儲嗣秀忠,又為其指腹為婚。其他者如指名小早川隆景收秀秋為子。把弟弟秀長女兒許配給毛利秀元,在輝元有子情況下仍指定為毛利宗家儲君。上杉家養子義真在大坂做了5年人質,1590年天下靜謐後秀吉送歸又議立為儲,直到關原之戰四年後景勝實子定勝誕,與豐臣關係密切的義真順水推舟還籍,保全自己,比宇喜多秀家還長命,―直活到了95歲。


對五大老制度的安排從中不難發現,豐臣秀吉是算定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命不長矣,所以他的政治防備沒能做到細節化。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古代人誰能像老烏龜一樣活過古稀,秀吉預測也就是三四年後烏龜跟著自己入土,所以重心都放在了次世代配置,這是人之常情。


現在就說說秀吉死後為什麼讓家康待在伏見理政,而讓利家在大坂輔佐秀賴。五大老也好五奉行也罷,日本三朝武家一貫實行的是合議制度,所不同的是參與者與統治者的血緣親疏。合議制度的核心在於一個「合」字,所以所有的政令以及判書都是需要聯名花押方能起法律效果。對於家康來說他雖位高,但是豐臣秀吉只給了他草稿撰令許可權,而布政頒政的最終許可權是分散在五大老和五奉行手上。通俗解釋類似於唐代的中書省,負責起草詔書、法令,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行的三權分立。換句話說德川家康手裡只有中書省的權力以及五分之一略強的審核權。再俗一點說法是豐臣秀吉把德川家康在豐臣政權內部給無形的架空了。但作為輔君來說,這是包括歷代天皇政權在內所有日本政權最為人窺竊的寶位,攝關的藤原,鎌倉的北條,室町的細川都是以此權傾天下的。秀吉把輔君重任託付給了利家,一方面是對前田信任,另一方面認為前田根基不深,日後秀賴成年不至於到尾大不掉,難以處理的地步,也算苦心積慮。

(伏見城大小天守閣遺址:實際上這1964年重修的模擬天守,並非遺址,原城1623年元和9年在幕府一國一城令下被廢卻。)

豐臣秀吉病逝後,按秀吉遺囑天下將以秀賴居城大坂為政治中心,伏見的歷史已然是過去。德川家康也不傻,呆在這裡只能自己給自己寫政令,遠離中樞是要有危險的。所以1599年賀旦十天後,秀賴遷駕大坂,他也借口跟著回大坂,並厚著臉皮不回伏見,為了就是防止利家或三成以新君名義把自己給清洗了。但這一階段,石田三成自己不爭氣,忙著清算回國的加藤清正等武將派,給了家康利用的空間與時間,最大利好是三個月後前田利家也見豐國大明神了,傅役位置空缺,接下來的事嘛大家都知道了……


這與豐臣政權的性質有關,在豐臣之前的政權,無論是北條氏還是足利氏還是源氏,都是一種重臣合議的制度,統治者要依靠管領之類的強大勢力來統治其他地方勢力,而管領們又依靠內部的幾個重臣進行統治,到最後發展到將軍的權力在管領手中,管領的權力又在家宰的手中,守護的權力在守護代手中,守護代往往權力又落入重臣手中,下克上就是這麼來的。到豐臣時代,天下統一了,但統一之後要如何治理?儘管織田崛起打破了很多舊事物,但織田面對方方面面的挑戰和快速擴張,也不得不依靠幾個軍團長來維繫統治,一定程度上又走到了舊政權的老路上,並且最重也毀在了實力做大卻沒有得到舊時代管領們待遇的軍團長手中,到豐臣時代,雖然猴子繼承了信長的遺產,但要他超越信長,似乎也不可能。豐臣要統治全國,最後還是要依賴強勢大名的支持才能完成對全日本的統治,否則只會不斷陷入與各個勢力的戰鬥中,最終在動蕩中失去權威,看看秀吉時代各大名實力吧,毛利、德川、北條都是百萬石以上,上杉已經平定了越後的叛亂,島津和長宗我部以及伊達都已做大,如果全然依靠軍事力量去一個個擺平,要到何年何月,何況及時消滅了他們,這樣的大勢力光是舊臣浪人就成千上萬,信長死後武田舊領立刻全面爆發動亂,北條滅亡後仍有大批浪人遊盪就是例子,更別提如果沒有毛利上杉這樣的強勢大名支持,秀吉打敗光秀和勝家都是問題,即使在舊信長家臣中,丹羽、池田這些體量龐大的同盟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猴子只能盡量通過外交和謀略來壓制各個敵對勢力,只有在對手處於孤立狀態下,才借用其他勢力的支持打敗它,比如對島津就依靠了毛利、長宗我部、大友,對北條更是全國動員,這種情況下對待任何一個投降的大大名的態度都必然是謹慎對待的,如果在德川臣服的基礎上滅了德川,上杉、毛利、池田乃至蒲生這樣的後起之秀會怎麼想?如果打敗了德川,那麼配合作戰的各大名的封賞又怎麼辦,消滅柴田,前田就做大了,打垮北條,結果是德川做大,打垮德川,也許池田、上杉就做大了。
秀吉也試過軍事打擊德川,結果發現打不下,如果繼續打,再失敗,也許威望受挫,很多勢力就會坐不住了,結果採用了政治手段,德川也順勢投降,並且積极參与豐臣政權,這樣的榜樣人物秀吉當然要青眼有加了,德川帶頭配合織田,北條再反就被全面圍毆了,因為上杉、伊達、佐竹這些都已經看清了豐臣不是來革命的,還是要繼續搞重臣大名聯合的那一套,沒必要死磕,於是北條就牆倒眾人推了。
可以看到猴子不是對德川一個如此,毛利幾乎佔有整個中國地區,在豐臣時代勢力還擴張到九州和四國,上杉更是從越後一國都不全擴張到120萬石,即使是失敗的長宗我部與島津也保留了基本盤,所以不是德川受到什麼特殊對待,而是每一個有實力的合作者都會被這樣對待。
當然也要看到德川最後奪取天下並不是因為秀吉時代給了他多少萬石,德川的關八州還是北條的基本盤,而北條拿著這個實力被豐臣輕鬆消滅了,關東也並不是都給了德川,很多地方是德川借著秀吉死後攝政的機會侵吞的豐臣家土地,而且還大肆把豐臣的土地分給其他人收買人心,讓德川得到天下的實際是德川在秀吉死後主政中樞的這個機會,而失去了大本營東海道以及軍事改革後依賴的武田舊臣們的領地甲信,搬到到處是北條舊臣的關東,遠離了近畿的政治中心 ,對德川實在算不上是什麼好事。再者猴子要征服世界去,都沒帶德川,而是讓自己的嫡系和毛利島津去了,為何,就因為猴子覺得朝鮮是一定會拿下的,只想讓自己人吃肉,喝湯也不想帶上德川這樣的。
所以秀吉對德川很好嗎?平均水平而已,甚至有點防備打壓的。德川奪取天下是依靠秀吉給的那幾百萬石嗎?當然不是,上杉前田毛利哪個不是百萬石,毛利還有銀山、海上貿易,關原大戰德川本部也沒比毛利上杉就多哪裡去,還是靠豐臣系大名的支持。為何最後是德川攝政呢,因為秀吉信任他?誰叫他資歷老、威望高、會做人呢,比他更資歷老威望高會做人的甚至差不多的又都沒他活得長呢,如果用中國的例子,黃袍加身的宋太祖、奪權的司馬懿不也是這樣嘛。如果德川不幸死在關原之前,秀忠肯定會跟利長一樣,被上杉或者毛利欺負的跟什麼似得咯


難道不該提一下征朝嗎?

德川得到天下後的精力都花在治理國內上,對外樣的壓制簡直喪心病狂。

而豐臣卻已經把目光投向星辰大海了。

既然要去朝鮮,那自然容不得國內有什麼太大的變動,但求快速統一。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因為家康能續啊


主要是豐臣秀吉能夠騰出手對付德川的時候,德川方面已經在事實上做大。而豐家治下實際上地方大名向心力並不足夠強,中央的統治基礎也不紮實,這就使得和德川開戰變得十分危險,一不小心就得把豐家整個搭進去。所以秀吉本人一直在用別的手段試圖讓這個豐臣政權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儘可能不要生變,在此基礎上進行漸進的削弱。嫁妹妹和征伐朝鮮就是這兩個步驟的具現之一。然而沒什麼卵用,且不談文祿慶長之役對德川的軍力損耗不痛不癢,這個策略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起碼是秀吉本身要能活得足夠長。


不說歷史,只觀人性的話,是因為德川家康的道德段位太高。

"人生五十載,與天地長久相較,如夢又似幻;一度得生者,豈有不滅者乎?"——織田信長

"人生譬如朝露易逝,終究難留;幾番波折方知人生,似夢一場。"——豐臣秀吉

"人生有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 視不自由為常事,則不覺不足, 心生慾望時,應回顧貧困之時, 心懷寬容,視怒如敵,則能無事長久, 只知勝而不知敗,必害其身。"——德川家康

從如上三人對人生的看法,大致可以感覺到,同樣是看透生死涅槃等空花的無為法,信長和秀吉都帶有浪漫自恣的氣質,不免有小人輕命之嫌。

而觀德川家康言行,此人不但洞察心性,而且能忍如地,固躬不已,算是三英傑中真正的君子,天生善立於不敗之地。由他去做這個戰國終結者,實至名歸。

書生難與。答主不敢妄議冢中人,因為答主不是書生,一向是個莽漢。一種角度,隨意觀取。文不對題,見諒見諒。


沒打過,打不過。


看了幾個答案
很多人都開了上帝視角啊
秀吉打朝鮮,不是為了派人去送死的啊
那是要打勝仗的啊,打勝仗是要有戰功的啊,有戰功就是有封賞的啊
為什麼你們覺得不讓家康上戰場是便宜了他呢?掙功勞沒你份,你還得出錢,出了錢也沒功勞,而且如果錢不到位,你就等著瞧吧

世事無常啊,秀吉算不到朝鮮會敗,算不到還會有兒子,算不到家康會這麼長壽,算不到自己的死期

還有很多人看歷史都不看地圖的啊
打朝鮮為什麼西大名出兵東大名出錢?因為西邊近啊,東邊出兵要跨半個日本啊
為什麼日本政治中心在西邊,因為西邊離中國朝鮮近啊,貿易往來方便啊
為什麼江戶時期可以轉移政治中心到東邊,因為西方航海貿易啊

動搖豐臣根本的事情不在德川而在豐臣自己啊
打朝鮮偷雞不成蝕把米,豐臣的武將再努力你打個敗仗能給你們什麼待遇?
繼承人的問題又一次動了豐臣根本,主弱臣強,欺負孤兒寡母的比比皆是

再說說德川
德川很能打,你秀吉光打仗是搞不定德川的啊
小牧長久手一戰失利就表示了要拿下德川是沒可能的
秀吉這邊是聯軍作戰,聯軍作戰就好比「六國攻秦,逡巡而不敢進」,人心不齊隊伍是不好帶的啊(大名聽話打德川是要有好處的,一時拿不到好處那就先保存實力了,你秀吉自己去和德川磕吧,你們磕死一個磕殘一個那就重新分地盤)
秀吉當了關白之後讓德川上洛,德川害怕你把我宰了不肯去,秀吉可是把老母和妹妹都給德川送去了

說說封地的問題
封地不是看地圖大小而言的啊
之前看過一個戰國七雄人口地圖,楚國一國占的土地幾乎和其他六國總和差不多大,但是人口卻只有300萬,其他幾國人口也差不多都是這個數
就封地,說說幾個優劣的要素吧,農田,水利,交通,港口,人口,礦產,地理
德川250萬石是怎麼計數出來的?有沒人解釋一下

最後說說政治平衡
關原之後,大家都看出來了德川是吃葷的
但是別人也不是吃素的啊,老大名本能寺之後,除了北條被滅,其他比如毛利上衫長宗我部島津伊達再有前田宇多喜小早川等等,有的是暫時沒吃葷,有的是有心無膽,有的是能力不足
君不見毛利島津過來兩百年還是要弄死德川你丫的


1)打起來雖然贏面大,但損失也不小
2)德川願意臣服,那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是更好?家康也是德高望重之人,不費一兵一卒使這個人物化敵為友,不是自己威望更大?瞧,連德川都臣服豐臣了,我們還打什麼呀
3)家康在秀吉去世前,一直以老好人面目呈現於世,和織田20多年的同盟,大大小小的戰役,都體現出是個可靠的盟友,與其剿滅,不如讓他來當自己的左膀右臂不是更好


要了質子,結了親家,趕出三河,轉封關八,周圍又都是自己的人,北邊還有上杉,五奉行又是自己人,五家老里,毛利,上杉與家康交情一般,前田又是自己人,家康當時年紀也大了,從秀吉來看我操,這麼多重保險,絕對夠了呀!我個人認為,秀吉在死前,基本上以為,認為家康不會反了。
家康呢,轉封關八州,可以借口要整頓內務不去朝鮮,也不算太虧。這個結局其實雙方還是比較滿意的。
秀吉看中家康,是因為家康本身就比其他大名高出一截。信長留下的勝家,前田基本都是打手型的吧。在以為自己已經把家康控制住的前提下,對家康客客氣氣的沒啥壞處。
問題就是,家康死的比他晚,而且晚太多,這事情就不可控了


瀉藥~= ̄ω ̄=

猴子為啥對老烏龜那麼客氣呢?

...

我覺得和出身有很大關係.

秀吉是一個農村屌絲,在那個很看重身份的年代裡,無疑信長是他的伯樂.破格提拔重用.

家康畢竟也算是官二代.雖然小時候就被送到今川家當人質了.??????_??????...但是今川義元baji就這麼死在了桶狹間...家康就這樣回到了三河.松平改為德川.反正就是要突出自己的身份...名正言順嘛(?????????) 俺是武家政權,俺底子好.俺的武士兵個個以一當二.嘿嘿嘿.

○′3`●′3`○′3`●′3`○′3`●○′3`●′3`○′3`●′3`○′3`●
華麗分割線.

對,秀吉的基礎值太低了.很多是靠後期才追上來的.但是畢竟一開始根就不好...之後的豐臣政權根基不穩...

首先我想說的是...北條被滅掉了...家康也不容易被打壓...關鍵別人也沒犯事... 一直很聽話...滅口的話也要有政治借口...可能比較難找...於是秀吉沒有滅掉家康.

但是我認為這個很可能不是理由.我認為秀吉不滅掉家康是另外一個因素.

當年信長公正欲一統天下之時,身邊跟著家康...大家都心知肚明對不對.雖然我家康不是你的人..但是畢竟打不過織田家...我忍.???

可是畢竟那是要成為天下人的信長啊!
本能寺兵變之後,秀吉可以算的上是天下人的有力競爭者,雖然打敗了光秀,賤岳之戰擊敗柴胖胖(?????????) (可愛的柴胖胖)但總覺得還缺了什麼...
然後茶人千利休被秀吉挖過來了.
毫無疑問千利休也曾是信長的人.

那麼離准天下人還差什麼?信長有的我好像都有了...
所以....

我還缺一個烏龜(???????)


所以小牧長久手之戰過後.
秀吉一大早跑到家康那邊.
請他喝茶.

花前,月下.
月色正柔.

兩人深情對望.相擁在一起.= ̄ω ̄=
嘿嘿嘿...

(以上為意淫.)
= ̄ω ̄=


實際上秀吉隨身攜帶了千利休.


然後千利休泡茶.


秀吉和家康嘮家常.
baji baji說了一大通.


千利休神助攻.


「你可記得我這個茶人?」


德川家康瞪大了他的眼睛,若有所思.
「哦,好像曾在信長身邊看到過你」
看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秀吉的意思很明白了.所以後來家康臣服秀吉.

所以為啥秀吉要對家康客氣呢?
第一,我是天下人.
第二,我這天下人當的明明白白.信長的東西我基本都有了.

別人再無二話.

但是秀吉很多時候真的消滅了大名嗎?斷糧鳥取,水淹高松.都是通過智取.像德川等大名並沒有真正消滅,而是靠政治手段增加親密度.主從關係,封臣嘛.

但是這個人太多了....底下的東西都是別人的...自己管別人...那麼這些大名的東西其實不是直屬於秀吉...所以秀吉的制度嘛,簡單來說就是別人打我,小弟們你也幫我打別人...

所以完全尼瑪就是靠信任啊!
信任啊!
任啊!
啊!

炸藥和開關都在底下大名手裡.德川家康也是他手底下的一員.

那麼德川本來實力就不差.所以.
秀吉自然要敬他三分.

再者,秀吉活著的時候就沒有管好家臣,後來人一多,不像今濱城(啊是叫這個嘛?(  ̄?? ̄? ))那個時期.主僕一家親...很多都是後來提拔的...比如福島正則等人.武派文派對立,後來搞五大老五奉行...
我認為秀吉的錯誤在於認為家康真的臣服了他...其次前田利家沒死之前家康可能不敢如此造次.

況且尼瑪這又是地方政權啊!
去屑實力派!
當然!
xxx!
= ̄ω ̄=
你真的以為有個秀賴他們會好好輔佐嗎!
卧槽騷年你太耿直了!
不哭,抱抱.-=≡ヘ(*?ω?)ノ

只能說德川家康是個好演員...

總之.
1.德川家康是秀吉成為天下人的必要道具之一.
2.滅掉北條以後,豐臣政權的底子問題,不能殺德川家康.
3.秀吉有兒子了...需要家康.
4.可能沒有合適的政治理由滅掉家康.

我覺得第一條很重要.


都是日本老鄉嘛


三河旗本的戰鬥力和忠誠是猴子知道的、他自己肯定也知道硬磕的話沒啥好結果


織田大魔王對老烏龜也算客氣的了,猴子繼承的還是右府意志


快老死了猴子還沒後嗣,繼承人秀次秀賴都是以後的事情,太年輕了

老烏龜根基深厚,能力又強。關鍵是他的家老們,世代效忠

兩個人統一日本的理念是相同的,格局不是其他大名所能比擬的

轉封關東這片地,兩個人心裡都有小算盤。只是猴子沒想到烏龜能經營的這麼好


有這樣幾點值得思考。1.家康是一國的領主出身,是一國的總大將。2.家康同信長是從小一起玩過的小夥伴,最後還成為了信長的親家,等於說信長和家康在身份地位上是平起平坐的,而信長也稱呼家康為三河的親家,不是以家臣之禮待之。3.可以看出,在秀吉穩定局勢後,在京都內範圍,除了自己,只有家康實力最強,而其他實力強的大名離政治中心太遠了。4.從家康手下的大將來看,武將能力也不比秀吉差。而反觀秀吉,出身農民,是信長的提鞋,最終奪取了天下,還把織田的後人玩弄股掌之間。所以,我認為,秀吉看出了家康的不簡單,連信長都要友好待之,所以,秀吉希望和平,對家康自然待之以禮。


那僅僅是因為家康的實力不可小覷。
當然秀吉可以發動一場征討,但是如果導致自身元氣大傷,他可能需要面對更多反叛。

我認為,秀吉非常聰明,他的決策一定是反覆權衡後的結果。
不過,如果他嘗試一下漢武帝的「推恩令」,也許能幫他解決繼承人年幼所面臨的強勢挑戰。


歷史沒有真相一說,只不過是後人的揣摩罷了。
有興趣可以看看利家與松,著重點研究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兩個人的年齡
如果嫌麻煩可以只看本能寺前後一兩集,本質上講豐臣秀吉是以謀略獲取信長的青睞,並不是信長那樣純粹的上位者心理


很多手段前面諸位都分析了,我說點不一樣的。秀吉對家康客氣,只能說無奈。平民出身的秀吉,除了實力,靠的是展現天下人的胸懷即能容人,才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統一日本。家康是他最好的棋子。秀吉在日本的征戰唯一不利的就是小牧長久,所以家康的地位更加特別。限制家康的手段如轉封、包圍等等都用了。給予結城秀康一國也是為了分裂德川內部。作為家康最有能力的兒子——至少在征戰方面,秀吉收為養子,不僅賜「秀」還賜姓,準確地說應該叫羽柴秀康。秀康本人與秀吉甚至石田三成的關係都不錯。秀吉就是想方設法讓秀康繼承德川家,然而導致家康很注意防範這個兒子,這也是秀康的悲劇。另外就是秀吉臨死前是指定前田利家輔政的,沒想到利家一年後也死了,而且還讓家康接班。不能說秀吉防範家康做的不好,只能說成也利家敗也利家。另外,傳說利家臨死前是覺悟了家康的謀反之心,準備討伐屢屢違規的家康,所以利家之死也有忍者暗殺一說。個人覺得秀吉也該用忍者幹掉家康,只是老狐狸的忍者眾也很強,不容易就是了。


推薦閱讀:

突發奇想開個腦洞…大家覺得如果淀姬沒有懷上秀賴,秀吉死後天下還會易主嗎?
日本為何沒有中國式城牆?
有哪些關於古代日本武士的奇聞軼事?
正史所記載的淺井茶茶,是否真的可能存在出軌行為呢?

TAG:歷史 | 德川家康 | 日本歷史 | 日本戰國 | 豐臣秀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