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貧困捐款」購買iPhone手機這件事?


買小米就沒事了啊


對於一個失去了一條腿截肢的年輕女孩來說,人生已經充滿了灰暗。
在生日的時候,得到一台新手機作為禮物,我不認為有什麼過分的
啊。
況且人家買的是已經過時的蘋果5S。市場價也不過三千而已。
這算奢侈么?
難道就一定要讓她把生活的一切水準維持在「貧困」的標準線,才行?
也許有的人捐款,本意是:我給你的錢要用在醫療費上。
但是我想更多人捐款的用意是:拿去改善一下艱辛的生活。
哪裡錯了?
我不覺得有錯。


我從手機的角度分析一下,為什麼我支持她應該用蘋果。
第一:她是一個女孩。大部分女生根本不知道手機各種性能,不懂的清理後台,垃圾,緩存。如果是安卓機,過一段時間就會特別卡(如果你用MIUI除外),你要是會用,超級流暢的。而蘋果不用折騰也流暢
第二:價錢。5s,親們能有多貴。X 東商城,3299.送外殼呢。6S 都快出來了。拿個5s 能叫炫?!蘋果手機真不算貴的,要想貴,買三星,2014,999就是給人傻錢多的老闆準備的,上萬了都。你看我的同學,買上4s,5s 。各種炫,還要辦個黃鑽呢,手機小尾巴一定大大的顯出來呢!出了6,哈哈都改成了iPhone客戶端。
第三:這錢,是人家的。沒偷沒搶!那些嚼舌頭根子的,都是沒捐錢的。人家以前天天吃饅頭就鹹菜。今天割了兩斤肉,咋呀,馬上階級鬥爭了?

這世上最惡的就是揣測動機!


咱捐款能不能不帶道德綁架?
咱捐款能不能順便捐點尊嚴?
咱沒捐款的人能不能別扯人家的閑淡?
如果任何一次一廂情願的好意都能變成確定不變的善果,那是神,不是人!
咱能不能做人事!說人話!


如果事先沒有約定:我這錢只給你治病不許你買別的玩意兒!那就默認:這錢是無條件捐贈的!

無任何附加條件的捐贈!!無任何附加條件的捐贈!!無任何附加條件的捐贈!!
什麼叫無任何附加條件的捐贈?你捐贈的錢被受捐助人拿去花天酒地了,那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錢!自己的!!!!
你捐的錢進了人家賬戶,錢就是人家的!人家愛咋花咋花!
你捐了款,錢到了人家賬戶,這錢是你的還是人家的?
既然是人家的,人家就有權利花!
權利!!!權利!!!權利!!!
你用捐款的方式表達愛心,捐了錢就表達愛心!你還想怎地?你不應該因為捐了款就攝取了道德制高點,用優勢的道德感去干涉他人的權利!
這本身就不道德!!
捐款的時候圖省事,一把捐出去神性爆棚,感覺離上帝又近了一步。
捐完發現人家把錢沒花到自己心裡,不舒服了,——我還沒iPhone呢?
如果真要維護你堅持的道德,那就在捐款的時候特別約定:我這錢只能花在給你治病上,我保留監督捐款用途的權利(當然只能是你捐的那些錢),違反上述規定,我將追回捐款並向社會公布事實。
既然是無條件的,請抑製成神的衝動。


第一次回答,有些語無倫次。見諒!在這裡,我想分開說:

一種捐助,主要依託於社會公益組織實施。就是通過贈予可以維持生存或生計的基本物資或者為患者報銷醫療費用等。不直接給受助者現金或只給少部分。
一種捐款是我們常說的,通過人或組織,媒體等發起,號召大家捐款,款項直接給了受助者,具體怎麼用,就不得而知了。

不會運用分割線-----------就這吧!

講一個我身邊的例子:
我單位一女同事,結婚生孩子的時候,順產,可能當時比較難產,生的時候用力過猛,腦部血管崩裂,導致腦出血,當時就昏迷不醒了,類似植物人那樣,後來醒來了,但智商相當於三四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現在她母親在照顧。ps:孩子生出來男方家帶走,再後來離婚了。
單位發起了救助捐款,員工人均捐助了300左右。好啦,故事到此結束。我闡述一下我的觀點,雖然在這次捐款中我只捐了500.但是,我覺得他家拿上捐款不管用來做什麼,買手機也好,買吃的也罷,都不關我們的事了。這錢就是捐贈給他家的。

再說一個事例:有一個家庭,孩子的重病,家裡沒錢,該市媒體知曉後做了跟蹤報道,市民看了報道後紛紛解囊,捐款三十多萬。但孩子手術話費可能是個十幾萬,,媒體後來繼續追問剩下的錢能不能拿出來,但孩子的父母都不願意,面對媒體什麼都不說,就是不拿出錢來。媒體這時候風向轉變,開始批判這家父母,救萬孩子後應該把錢拿出來捐給更需要的人。

這個例子就和題主所說的例子差不多,多數人總是喜歡讓自己以聖人的眼光,不計後果沒有邊際的強制別人成為聖人,你捐款給他,就是無償贈予,捐多了會讓他找零嗎?肯定不會,你希望他治病救孩子。上面的例子中,的確是拿來救孩子了,如果孩子病入膏肓了,那父母拿錢來給孩子吃點好的或者出去旅遊行不行呢?一定要強制那些錢的用途嗎?
媒體利用自己的輿論優勢來進行道德綁架,總認為我說的是對的,你做的是錯的。捐款你沒監管,就不要奢望按照你的意圖來運作。

最後說一下,捐款給那個姑娘,怎麼花是她的事,她的生活我們無權干預,如果她得到一部手機可以彌補身體和心理的創傷,那花錢買一部手機又何足道哉?
鍵盤俠們,留些口德,為提升點涵養不是更好嗎。


我想說,我大伯家的女兒的兒子,身體很不好。因為他是酒精後生的又是早產,具體為什麼我不知道,但醫生說頂多到25。

他現在用的新款6。

姐姐姐夫都不是知識分子。

姐夫打工一月很少工資。攢了錢買6送給兒子,因為兒子,是一個註定白髮送走黑髮的結果。因為覺得愧對。

我們不覺得怎麼,畢竟他的時間在那裡,他的生命長度在那裡。

跑題了。小女孩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擱誰那誰受得了?家人最心疼。

是心疼。

而不是我們外在的人就能明白體會到的。

我相信,即使沒有這捐款,孩子想要個蘋果手機,家裡也會湊錢買的。


孩子,太疼

針對評論,補充如下:

這個孩子從小到大,由於身體的嚴重缺陷,尤其是小時候,已經花費了很多錢。就姐夫一人掙錢,他們家還有2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負擔不小。我們大傢伙也都是能出幾分力就出幾分,醫藥費住院費並不是姐夫自己就能承擔的。

都是這個大家庭在一起幫忙。

到現在為止,也並沒有說因為孩子用土豪金6,而出現一些我不願意說的現象。

我們還是很樂意幫助他們一家人。

人間冷暖,自有人知。

祝小姑娘安好


貼個鏈接鎮江失獨夫妻退還捐款 不該拿的都要退回去――中國新聞網
按照高票的答案邏輯,「對於一個失去了一條腿截肢的年輕女孩來說,人生已經充滿了灰暗。
在生日的時候,得到一台新手機作為禮物,我不認為有什麼過分的啊。」
那這對失獨夫妻用捐款慰問下受傷的心靈,也不過分吧?
不過人家用更高尚的行為告訴你該怎麼做。


唉……那些跳出來的人是捐款的人嗎?
我們捐款難道不是為了成全自己的善行,讓別人不再可憐嗎?難道只是讓他們不是非常可憐就行了?
所以,我覺得我們還可以目標再高一些的,讓他們達到正常生活水平。然後,我就不知道了。如果是我,我會願意把剩餘的錢再捐出去吧,不過也許我也做不到。

對於專款專用這件事,我是這麼想的,當然,對於這個事件,我們可以看做是捐給女孩看病用的(當然,我們也無法排除有人抱著「這個女孩太可憐了,也許我的捐款能讓她多點希望多點快樂」的想法捐得款),但是,如果我們是因為他太貧窮了而捐得款,那麼在他接受捐款之後,應該以什麼樣的生活水平生活才不至於非議?如果以捐款者的生活水平為標準,意思是說接受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捐款的人買個別墅就不那麼礙眼了?
不過,話說回來,撇開這件事不談,避免善心被濫用也是一個需要用心去研究的課題。也許更重要的是恢復慈善機構的公信力,提高財務透明度。


為什麼看了這麼多評論,感覺你們都是在爭辯iPhone是否屬於奢侈品。。。

先說下我對於「貧困捐款」的定義,即這筆錢的用途在於保障你最基本的生活,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請自己努力。


之前看到過類似的問題,不過涉及的是獎學金。如果是獎學金的話,那可爭論性就小很多。因為那是獎勵你刻苦學習而來的,在院方來看,只要你能保持刻苦學習這種能力,鬼才管你用獎學金買什麼。


但貧困捐款就不一樣了,多數捐款人的心理應該是,見到足以打動自己的悲慘事物,從而觸動了自己的憐憫,想要並實施物資給予對方幫助,以擺脫這種悲慘的局面。

其中可能不乏還用著幾百塊手機的人,對於這些人,可能只是想著幫您從悲慘拉到和自己一樣普通的層面。而並非讓你超越自己。這樣會讓一些人產生我都沒能體驗XX,你需要捐款卻還能體驗。我不開心,你是騙子。把我捐的還我。

這麼一說,好像也有點道理。畢竟人家確實捐了,雖然有這種想法的可能也捐的不多,但作為被捐款人,確實得到了這些人的幫助,而從感性上,也有理由對於這些人給予回應。


那麼我們點開題目的鏈接,可以從新聞中看到更詳細的信息。比如:

大意就是為了聯繫小梅,同時又是因為她的生日。話說再窮的人家過年也得想法吃頓餃子吧。然後我就買一好點的手機唄。而且,還是嬸嬸叔叔看不下去自己補的。沒動用捐款里的錢。同時還發出消息,告訴大家不要繼續捐了。

說到這,一些人討論的地方就變成,這麼窮了為啥要買iPhone,買個充話費送的老人機不行嗎?反正只要能聯繫就好了,不是嗎。

怎麼說呢,小梅今年十七八歲的樣子。我在這個年齡的時候,看到好的東西我也想體驗,畢竟我是個年輕人。可能我嘴上說都一樣,也不會和家人提出來。因為他們光是養我支撐這個家就已經竭盡全力,我可能在他們給我買東西的時候都主動選便宜的。

但這並不意味真是是我想要的。看到身邊的人都用的比較好的東西,我可能用的還是拿不出手的那款。雖然道理我都明白,但是我也經常想過,爸媽會在我生日的時候給我買一個很貴很好的東西。再後來自己工作了,剛有點工資我就給自己買了款2K多的新機。。雖然現在我基本不怎麼用手機,也基本是用來電話簡訊。但對於十七八歲時的我來說,誰會心甘情願以懂事的名義否認自己喜歡那些好的物品呢。


小梅也適用以上這段話,小梅的叔嬸也可能想到這些,所以自己補錢買了一款3000多的iPhone。只是希望孩子能在生日的時候,有一份驚喜。

我知道,肯定又會有人說。這3000買點部品讓小梅早點恢復健康。對於有些人而言,能吃能喝就是健康,哪管什麼精神和心理的健康呢(因為捐款的人群多數都出於為生計奔波的年齡)。但是純粹用來做醫藥費,只是杯水車薪。有了貧困捐款之後,把好心人的捐款用來恢復小梅的身體健康,而叔嬸的熬夜陪伴,和自己補錢的手機,可能更多的是幫助小梅的心情更好的恢復吧。


這麼想的話,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可爭議的呢。

當然,以上前提必須證實非必須物品的資金源。不管評論這件事的是直男癌還是玻璃心,但凡其中有一名捐助過你的人,你都有必要對他捐出的那一份做出回應。至於怎麼回應,我認為最好的就是將這筆貧困捐款的使用情況做以整理記錄,配合具備法律效應的使用源頭的公章、發票。合理真實地花掉每一筆錢,讓每一份好心都化作對小梅最大的幫助。


大家並不恨iPhone,只是怕你今天逛apple商城買機,明天就可以去4s提車。捐款本來就是一種基於人與人之間信任的產物,在當今信任缺乏的年代,你怎麼才能讓捐款的人相信自己捐的是愛心,而不是自己不多的智商?

這才是這個新聞的爭議所在。


我跟你們講:iphone是奢侈品


看了這麼久知乎,還是第一次回答,本來對這件事有點自己的看法,上面的回答我也看了,我就也說幾句。

上面有人說買的是過時的蘋果5s,現在也就3000多。但是我能告訴你,我身邊很多一個月五六千,七八千,還有上萬的工資的(請原諒我這三線城市的小土鱉)。他們只有大概40%用的比5s好(包括5s),其餘很多人都是用的1.2千的手機。我說的這個只是想表達,並不是買5s就不叫奢侈,對於那個女孩的家庭來說,如果沒有捐款,他還會買嗎?
換一句話,她爸爸說沒有花大家捐的錢,花的是自己的錢,那我可不可以這麼理解:我姑娘治病不用花錢了,再報個保險啊,對方再賠啊,還有殘疾人補助啊,還能賺不少,我自己的錢可以用來花了,吃以前不敢吃的,用以前不敢用的。
如果想買手機,為什麼剛出事不去買,為什麼出事之前不買,為什麼在大家捐了一百多萬以後就去買了。我個人認為,首先,家長對孩子是有愧疚的,傻瓜,孩子已經這樣了,現在也不用為了錢愁了,滿足一下孩子的願望吧。
這些的基礎是建立在花自己錢的基礎上,如果是花捐款,那就沒什麼說了,絕對人品問題。
還有一些話,回去說,暫時有點事。
過了好幾天了,沒想到還有朋友贊同我的觀點。那我就再補充一下,當他們家接受這個捐款的時候,他們家自己的錢已經不是自己的錢了,按照社會現狀自己現在人的普遍價值觀來說,她爸爸應該把公示捐款,其次公示醫療花費,好吧,我承認我一廂情願,畢竟錢已經到了他的卡里。。。
不過我覺得這件事的嚴肅性是僅次於老人假摔訛人的。


於理可以,於情不符。
確實還有不少捐款人是用不起或者捨不得買iphone的,照顧點這些真正善良的人的感受吧。

換句話說,我尊重她拿這個錢買iphone的權利,但是絕對不提倡這麼做。
先說兩個故事:
一、子路救了一個小孩,小孩的父親送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有人說子路做好事要回報,不君子。
但孔子表揚他,說:這樣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做好事
二、上面的故事有另一個反例就是子貢贖人。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
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從此以後,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在這兩個故事裡面,可以看到孔子的思考跳出了這件事情本身,考慮了這件事情對其他人對社會風氣的影響。

說回這件事情,捐款的人裡面,肯定有對她拿這個錢做什麼不關心,自己捐了心安的;也肯定有希望捐的款用來治病的。但是這件事情的出現對整個社會的捐款總額的影響肯定是消極的。希望捐的款用來治病的捐款者會因為此對捐款用途產生質疑,以後再碰到類似捐款就會留個心眼,少捐或者不捐。而對她拿這個錢不怎麼關心的當然也不會因為這件事情的發生而多捐。所以總的來看如果這類事情曝光越來越多,以後捐款肯定是會越來越少的。

就像街頭乞討一樣,現在還有多少人會為這些人捐款,即使一次也就幾塊錢?即使這些街頭乞討者不是詐騙,他們用iPhone,開好車的新聞不少吧,有多少人是因為這些新聞不再給他們捐款的?

而當社會一旦對這類捐款形成這種印象,受影響的就是千千萬萬其他的需要幫助的人。劣幣驅逐良幣的事情太多了。


這是我今天早上醒來看到的第一條新聞,排名前五的評論。
所以,我們真的不該在意那些滿嘴噴糞的人。
不管別人面臨的是苦難還是幸運,
他們都有話說的。
眼不見為凈吧。


知乎可發起眾籌,為買不起蘋果手機的捐款。
畢竟我們買不起蘋果機的在知乎上都屬於low得不行的,心情很不好。為了改善我們買不起手機、被別人看不起的抑鬱境遇,聖母們捐點款心裡應該也是舒服的。這不是一大善舉嗎?


捐款是專款專用,是不是再捐多一點,你就可以去買法拉利了?

ps:現在報道出來的治病捐款輕輕鬆鬆上五十萬,捐款這事真的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唉,有效率的公益機構還是太少了。


在我朝人民的思維中,窮,就是要過得慘,不能穿新衣服,不能買新手機。一旦貼上了貧困標籤,就應該活出個窮人的樣子。

這種思維的導致我高中的時候,學校里評貧困生都是在比慘,有人聲淚俱下地訴說自己家如何如何過得不好,情節豐富得把我一個要申請貧困補助的室友給嚇了回來……

也就是在高中,我的朋友明明家境艱難,只是因為平時的穿著相對於大眾認為的貧困生來說「時尚」了一些(其實是很正常的裝扮,衣服也都是很便宜的),多次被拒絕申請貧困補助。

大家都認為,你貧困,你就應該穿舊衣服,就應該默默無聞但學習拔尖,就應該有個貧困的樣子,這樣我們才能給你幫助。表面上看,這些捐助的善人們是怕有人家境不困難也來拿這份錢,恐怕他們心裡,也有那一份施捨的快感吧。

假如他們給一個貧困生捐了兩百塊,而該生拿兩百買了件新衣服,他們會覺得,真可憐,只能靠我們捐助才能買新衣服。

倘若該生沒有接受捐助,拿著自己攢的五十塊去買了件衣服,他們也許就換了種想法了:這哪裡窮了?還有錢買衣服呢!就算是窮,怎麼拿錢給自己買衣服不顧家裡呢?不值得幫助。

現在很多人說做公益,但我還是只尊重那些真的做公益的人,某些人不過是在布施罷了。他們覺得自己捐了錢捐了物就高人一等,便看低受捐助的人和那些比他們捐的少的人。

然而我始終認為,這個世上真正的慈善家是為了幫助別人而做慈善的,被內心的快感催動去做慈善,那是偽善。

我的看法有些片面,但我還是認為,不要用貧困二字給人下各種定義,買個手機並不過分,沒必要上綱上線。


有些捐助者潛意識想法是,你比我可憐,我施捨你,我因為俯視你而自得,所以你不能過得比我好,或者說你不能過得比較好,你要繼續扮演弱者,夾著尾巴畏畏縮縮,才能體現我的優越,讓我感到滿足。要是有天你超過我了,我會嘔死的。因為這樣才有了一些莫名的捐款,如學校死了人就開始組織捐款,明明人家父母生活過得不困難。其實只是因為悲劇發生在誰身上,誰就成了弱者。就這樣想盡一切捐款名目,品嘗悲憐萬物造世主的感覺,這沒什麼不好,但容易產生類似本題這樣的問題。也許人家姑娘本不缺錢,只是媒體造勢來滿足這個需求市場,稀里糊塗被寫成這樣了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現在卻因為一點錢任由別人對自己的生活指指點點,幹嘛不幹脆不吃嗟來之食。捐助者沒那麼高尚,被助者也沒那麼低賤。


那拿著這些錢幹什麼可以啊?
吃大米就合適了么?
吃青菜就好了么?
有一種思維叫捐款人思維。
還有一種人叫假裝自己是捐款人。


在保障體系不健全的國家才會出現這種問題。首先捐款直接給個人這種方式本身就留下潛在隱患。沒有基金會運作和財務監督,捐款者的目的性無法體現。另外車禍這個問題是否需要個人直接捐款?車主責任車主賠,自己責任自己抗,車主賠不起社保救助(車主以牢代罰)、各種社會基金會參與醫療康復。

應該說政府在社會捐助管理和法規制定上上沒有盡到相應責任。除了紅會這種能給自己撈錢的別的都不管。百姓自己討論一個本不該出現的問題就是在搞笑,能討論出什麼結果?


窮人當然可以去五星級飯店、米其林吃飯,吃了給錢就好。
但不能吃了之後說,我沒錢我那麼窮我可不可以不給。

把窮人換成富人也是一樣。

任何人都可以買手機,買任何樣式的,和窮富沒關係。
前提是用自己的錢。
所謂扶貧或捐款,用到該用的地方,沒關係,哪怕是買最貴的的醫療設備都可以。
但如果用到不該用的地方,哪怕是買個冰棍都不行。

和窮富沒關係,和契約有關係。


推薦閱讀:

iPhone 在未鎖屏情況下接聽電話為什麼不是滑動屏幕而是按鈕?
iphone7 plus的照相功能是不是已經超過了入門級單反?
用 iPhone 拍照是怎樣一種體驗?
黑白 iPhone 有什麼區別?

TAG:iPhone | 教育 | 社會 | 捐款 | 貧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