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確立正確的職業規劃?
我是一名剛剛工作一年的營銷新人,原來在一家b2c美國代購的公司從事網路推廣工作,接觸的是關於百度相關產品的,論壇相關,豆瓣,微博,cps等系列的推廣,接觸還算是比較多,但感覺很多東西都沒能深入,所以想在社會化媒體這塊深入的發展下,但有些問題想問下大家,就是我想從事這塊,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原來就一直對電商和營銷比較感興趣,工作一年自認為做的還不錯,另一方面感覺這一塊應該是一個很不錯的發展方向,自己原來又是學心理學的,可能還可以有些優勢,但通過mbti和北森的一些測評發現自己可能不是很適合純商業的公司,自己心底還是希望可以從事一些可以幫助其他人成長的職業,所以麻煩大蝦們指導下:怎麼可以判斷出自己是不是適合社會化媒體營銷相關的工作,另外能不能避免純商業的環境操作,真心感謝,謝謝!
麻煩路過的親們也回答下吧,多些參考,為什麼回答的不是那麼多那,第一次提問,謝謝支持哈!!
今天是2017-10-12再次編輯. 以下是我2015-2-9號在知乎回答的一篇關於「職業規劃」的問題。雖然時間已經過了2年多,但是經常打開知乎還是能收到一些贊同和評價。還有一些同學私信我希望能探討一些關於「職業規劃」的問題。還蠻開心的~
如今已經畢業工作兩年多,回過頭來再看看自己2年前寫的東西,再回顧這兩年多來工作中收穫的點點滴滴。 對於「職業規劃」有了全新的領悟。
我現在就職於國內一家還不錯的互聯網公司。從大三時的一個迷茫少年,到實習時做過地推BD、渠道推廣、運營,到畢業時轉型成為一名產品助理。至今一直在從事著產品經理的工作。關於從大學學習-求職求職-工作經驗的這點點滴滴希望能跟大家分享:
--大學裡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如何了解互聯網行業到底在做什麼?有什麼我能做的崗位?
--如何從0-1成為一位產品經理?
--1-2歲的產品經理如何快速成長?
希望能有空再分享給大家
--------------------------------------------------------------------------------------------------------
本人是15年的畢業生,作為一個原本視「職業規劃」為shit,後來視其為方法論的我來說,很想回答一下樓主的這個問題,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先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本人在一所非常不起眼的二本師範院校讀書,由於高考分數不高,被調劑到了我們學院最差的一個專業,全專業一年共36人,去年的就業率在6/36。最搞笑的是,當別人紛紛在考慮本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的時候,我們的專業停招了!你說說我們的就業前景如何?我也不是什麼學霸,平均績點(2.5/5),從來沒有拿過獎學金。所以從學校背景和學習成績來講,我可能還遠遠不如題主。
在以上做了一段介紹之後,你應該也能看出我手也是一副上爛牌,你這個時候再去後悔什麼高中沒有好好讀書,抱怨什麼大學不好都沒用,你要做的就是「職業規劃」。
在說職業規劃有多重要之前,我想先說說以前我眼中的「職業規劃」。我們大一進入學校後,都會被輔導員抓取聽什麼「就業指導課」,會有幾個好像有豐富求職的老師(但其實就是幾個畢業後就到學校當輔導員的學長)跟你說什麼叫職業規劃,職業規劃有多重要!別人能不能聽進去我不知道,我是一點都聽不進去,一是:初生牛犢略帶叛逆我不根本不想走一條「被規劃」的路,另外剛進大學,我更關注的是隔壁班哪個女生漂亮,今天NBA誰又贏了誰。所以我大一大二的生活幾乎都是在籃球場和寢室的電腦前度過的。
轉折來了啊~~~~~~~~~~~~~~~~~~~~~~~~~~~~~~~~~~~~~~~~~~~~~~~~~~·~~~~
我就不用過多篇幅和辭彙來描寫我大學剛開始的生活了,可能大家都差不多。哈哈,其實也就是表達大二之前壓根就不知道什麼狗屁職業規劃。
大學有一類人學習雖然過得不怎麼樣,但他們過得很精彩!愛閱讀的人找到了圖書館,愛打球的人找到了籃球場,愛唱歌的人找到了合唱隊·······最可悲的是我TM連愛好都沒有,我連自己喜歡做什麼都不知道!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會接觸到很多勵志、成功學、心靈雞湯的東西;雖然很多現在東西因為太空太多飽受很多知友排斥,但是感覺那個時候就因為這些稍微淺顯易懂的正能量,給迷茫的我一些指點。什麼李開復老師的微軟演講21條、馬雲老師的勵志故事、《肖申克的救贖》、俞敏洪的演講····翻來覆去的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慢慢的從那時快起,我就暗示自己,男人這輩子一定要有點出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對,我行的!(成功學都是這樣的····)
但是!!!我只知道我想做出點成績,但還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職業規劃是:我要如何規劃我未來的職業?但在此之前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東西:興趣培養(在我們連自己以後想做什麼都還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大刀闊斧的說要規劃,實際嗎?)
so···談談我是如何進行興趣培養的?(個例、僅供參考)
我喜歡音樂,那我好好培養,以後當個歌手?我喜歡籃球,那我好好培養,以後當個球員?
·······打住打住·····結合自身考慮,實際么?這個時候不是童言無忌的小時候了。我們應該培養一些能成為未來的興趣。 一、尋找你的興趣切入點
你說說我們2011年進入大學那段時間什麼最火?我所能接觸到的有幾個東西:IPHONE4、微信、淘寶、小米、人人、飛信······,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聽到小霸王、GAMEBOY、ps2這些東西我就很激動,雖然說不出為什麼,但是就是覺得他們很牛的樣子!小時候小霸王改變了你的童年、長大了IPHONE4改變了世界。他們為什麼這麼牛,於是我就打算用點精力去研究一下。
二、深入你的培養興趣
深入了解一項東西是意見非常痛苦的過程,因為你從0開始起步是最難熬的階段,因為你有很多東西都不懂,什麼是IPS視網膜屏幕?什麼叫解析度?什麼是SNS?什麼叫LBS?什麼是電子商務?誰是張小龍(我只聽過李小龍)!?這個時候你就要一個一個去百度百科了,適當的還可以把他記下來。······當然我們在培養興趣的時候一般也會發現:我好像沒有我想像中的那樣喜歡這個東西?怎麼辦?所以我覺得還是像上述「一」說的:找好切入點,這個時候讓你去做一些考古之類相對小眾的興趣,真的很難堅持。 幸運的是,在逛過一些論壇、看過一些互聯網相關的書之後,我慢慢喜歡上了這個行業,就像喜歡上某種東西一樣那種感覺,可意會不可言傳~~每天沒事的時候看一看,有空的時候想一想。
三、將興趣點和職業結合
如何將興趣點和職業相結合?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你喜歡教書育人你就去當老師,你喜歡救死扶傷你就去當醫生,你喜歡研究學術就繼續深造。但在我看來,我們90後很多人是不太想從事這些傳統的行業(通常從事那也是他媽逼的!),感謝時代和科學的進步:在每一年都是就業最難年的時候,沒想到有那麼多職業在等著我們。你喜歡唱歌但是成不了歌手,沒事!你可以到某互聯網公司去擔任音樂播放器產品的編輯,把你喜歡的音樂推薦給聽眾;你喜歡體育喜歡整天看足球和NBA但是成不了球員,沒事!你也可以去虎撲、新浪體育、騰訊體育;你喜歡購物化妝,可以到美麗說、蘑菇街、聚美優品去當買家推薦·········實在不行,你說我什麼都不喜歡,我就喜歡爭錢,那更簡單,現在在找銷售的很多很多,而且門檻不高賺得不少。
四、為職業做針對性的準備
說到這我就不敢這麼長篇達到大道的說了,知乎大牛太多,只要你搜索「我想從事XXX職業,要做哪方面的準備?」馬上會蹦出很多前輩和行業大牛來跟你解答。
你可能先看一下哪些公司在招相應的職位,這些職位的要求是什麼?然後就打怪升級一樣一樣去克服了!至於能不能打贏就看你自己了!
五、理論+實踐
我們學校知名度、排名不高,不是什麼985/211,平時那些公司大多來來這些公司校招的時候,看你名校出身,有幾個項目經驗、績點靠前、拿獎豐富什麼的幾乎就開OFFER提人了。我們學校平時連宣講會都沒有,你拿什麼去跟他們比?
理論知識:看書!這個是唯一出路,別指望什麼十天搞定GRE,三天學會編程什麼的,就是老老實實的看書,當然要有選擇的看一些好書,這個又要去問知乎的大牛了。
實踐經歷:找實習!不要計較過多得失,抱著學習的心態去找實習!互聯網去不了BAT,賣車去不了BBA,那就去小一點的公司,也別抱怨找不到,那些創業公司什麼的肯定是缺人的。慢慢的從一些底層的東西做起,你會碰到一些你想做想學的東西的。
六、總結提煉
將自己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加一加,提煉總結!整合出一幅適合這個行業、這個職位、這家公司的牌,然後在校招的時候:打出去!你是三個王帶一對2,還是留著一個3缺沒有出牌的機會,那就看你大學四年的準備了!
尾巴:我從來沒有做過什麼職業規劃、但是畢業前了才知道,原來我之前做的每一步都好像是在做職業規劃!所以,如果我能早一點知道這些,早點針對自己的興趣和性格做出合理的「職業規劃」,或許我的大學會早日擺脫迷茫! 因此,職業規劃很重要!
什麼職業規劃,說得不夠接地氣,我斗膽重新給它下個定義:
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要怎麼做?=職業規劃
以上是我的個人經歷,我是從大三上開始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然後慢慢按上面的一步一步走,有一句話送給你:「現在出發,永遠都不晚。」
向想進入互聯網行業同學推薦幾本書:希望他們也能成為你迷茫路上的指路明燈。
《沸騰十五年》、《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從零開始做運營》、《周鴻禕的互聯網思維》、
《平台戰略》、《我看電商》·····
為什麼你如此拚命卻還是屌絲?
今兒個,咱們,不寫乾貨,聊點有意思的。
幾周前參加年會,很幸運,成功錯過所有獎項。得不得獎無關緊要,但我驚訝的發現,傳統行業的強大超越了我的想像,一個銷售經理或骨幹,30歲內年入百萬的大有人在,更重要的是,開著豪車,生活有品味,談吐不凡,禮儀有加。再看一看互聯網行業,30歲內要做到年入百萬,需要好起點加上持續努力,一般要做到VP或高級總監以上,99%的人難以達到。即便是BAT,做到總監,也需要加上股票收益,才有可能達到百萬收入。整個年會,完全就是傳統金融從業者吊打我們互聯網從業者,注意,這裡指的不是金融專業人士,而是在金融行業的銷售主體人員。他們並非高學歷或高技能。
聯想到幾天前一次飯局,一家傳統公司的銷售人員想找我聊一聊合作的事。來的都是俊男美女,大約30歲左右,年輕的大約20多歲,聊完後去取車,驚呆了,一輛瑪莎拉蒂,一輛保時捷,一輛賓士S級,而咱們的車只是20多萬的MINI,相比而言,我們好寒酸。
再看一看身邊做銷售的朋友怎麼樣。女友做銷售的,五年工作經驗,總監級別,也近百萬;親姐做銷售的,多年銷售骨幹經驗,雖然不夠百萬年薪,但提成加福利,也有大幾十萬了,經過持續的奮鬥努力,買的中信紅樹灣的豪宅,衣食無憂。
今年,我開始做互聯網金融。老姐很開心,用她的話說,你數學好,腦子轉得快,做金融太好了,然後巴拉巴拉她的哪個朋友做金融銷售兩年就賺了幾百萬之類的。但是我卻不是搞金融的,我搞的是互聯網市場運營,苦逼而屌絲。
回到正題,也許有人會反駁我,傳統行業低的薪資多低,你說的只是少數。這一點我承認,傳統行業低的很低,但是年入百萬的比例,遠勝於互聯網職業。
一方面,互聯網行業起步晚,所有的互聯網公司市值加起來,遠遠低於傳統公司總和,並且相當一部分互聯網公司存在很大的估值泡沫,所以我們看到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都小的可憐,即便估值很高,福利都跟不上,只能依靠短期的高薪去留人,注意,是短期,除了BAT以及少數二線互聯網公司,都比較屌絲。另一方面,大部分互聯網公司還不能創造太多的利潤,互聯網要幹掉中介,給用戶利益,無論是淘寶,百度,360,優步,還有像互聯網金融,很大一部分利益都給了用戶,利益給了用戶,利潤當然要小很多了。
像我參加的這次年會,優秀的銷售可以拿幾十萬的年終獎金,年提成百萬以上,那是因為他們實實在在創造了利潤,拿錢理所當然。但是互聯網端還很難創造這樣多的利潤,絕大多數還是虧損的,拿不到錢也是應該的。
說這些,絕不是看不起互聯網行業。從銷售員創造這麼多的利潤來講,更表明了,互聯網比我們想像的要小,我們知道B端的產品,銷售的臨門一腳是必須存在的,但是在C端,居然還如此的依賴銷售人員,中介不僅沒有被幹掉,反而還很強盛。因為整個社會的互聯網信息化程度並不高,要知道,全世界還有50%的人不知道互聯網為何物。
知恥而後勇,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還任重道遠,才剛剛開始。但我今天絕不是要告訴大家,互聯網的從業者當前是屌絲的,未來是光明的。這是事實,不需要我說,因為隨著移動互聯網深入到我們的生活,隨著5G時代的來臨,隨著整個社會的消費升級,互聯網所創造的便捷(上網購物叫車看視頻就是爽),透明(再也不擔心被黑了,部分取代中介),智能(語音搜索、智能控制/ARVR)將深入人心,到那個時候,互聯網從業者,可以獲得豐厚的收入,然而,能否像傳統成功人士那樣,品質生活,健康生活呢?
繞了個大彎,終於回到我想說的話了。
很多人笑話互聯網從業者屌絲,死宅。不愛健身,不修邊幅,老土,加班多(多到加班至死),不善人際,拒絕應酬。不有句笑話么,程序猿,人傻錢多死的快。錢真不多,工作五年內的程序猿,年入50萬的都很少,百萬那真是罕見。但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身體健康,生活健康。
我一直好奇,為什麼互聯網從業者事業進展緩慢?相比銷售,互聯網從業者大多死工資,今年10K,明年15K,後年25K,這還是好的,很難有質的飛躍。女友告訴我,原因在於圈子。互聯網從業者太封閉。雖說信息接收很快,但是缺少人際交流。我們看了無數篇房價會漲的文章,即便有了錢,真正買的是少數。我們看了無數大佬的奮鬥經歷,但真正付諸行動的更是少數。互聯網從業者,最缺的是走出去,多看一看,多交一些朋友,各行各業,尤其是比自己厲害的朋友。只有聽他們親口說,看他們的為人處世,生活方式,才能學到更多,才能突破當前的困局。要知道,我身邊的許多銷售買房,正是因為人際廣泛,身邊的老闆和成功人士多,在他們的指導和刺激下,狠心買了房。也許你會說,我也認識很多企業主和成功人士啊,但是你們只是網上聊一聊,連見面吃飯的機會都少。還是要多走出去,多看一看。
有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互聯網從業者都太年輕,我們需要一些有生活閱歷,經歷過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指點,也需要多跟一些成功人士交流,做朋友。並不是說我們要去搞人脈,而是在人際交往中看到不足,看到機會,提升自己。這也是我的短板,希望能逐步去改變。
拒絕封閉,OPEN自己。不再局限自己,如果是做運營的,可以學學產品;如果是經理,可以站在VP的角度多考慮問題;如果做互聯網的,可以去傳統行業看看。現在傳統行業都在說像互聯網學習,但我認為互聯網也應該多像傳統行業學習,也許你覺得銷售很LOW,但是人家不僅收入高,更重要的是,人家生活過得很好,品味生活,健康生活,不一定說非得要懂互聯網,要知道大部分土豪跟互聯網半點關係都沒。
說一說我這一年的變化吧:我打60分,沒有升職加薪,但是視野開闊很多,對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認知。
以前假期除了逛街就是看電影,現在經常會去爬爬山,開車逗留在周邊的城市,每周讀一本書,見幾個朋友,講一次線上培訓課,儘管很爛;電影依然愛看,6分以上必看。
以前覺得缺錢,現在錢並不多,但花的越來越多,賺的也越來越多。多了一些業餘收入,理財也增加了一些,湊錢買了房。
以前認識的人少,現在認識了許多牛人,有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的90後CEO,也有早已財務自由家財萬貫的投資人,非常牛的朋友,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以前從未接觸的東西,我非常感謝他們。慢慢嗎,我也開始學會總結商業模式,思考所處行業的未來及演變過程,還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保持開放心態,努力結交更多朋友。本周末會去廣州一家大型硬體企業參觀,給他們公司做一次培訓,儘管這對我來說太艱難,但生活總是這麼艱難。
我們讀書的時候,一定都許過這樣的願望:開一家咖啡廳,夜晚的時候,打烊了,自己沖一杯咖啡,與愛人在燈光下看書;開一家公司,賺很多錢,帶上愛人週遊世界,或者是定居在像麗江這樣的小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工作幾年後,夢想早忘了。
我一度非常想創業,想自由,想擁有財富。但是我現在覺得,如果有一天,只做一家小而美得企業,然後讓合伙人打理,去不同的企業當個小顧問,幫助他們轉型,實現更大的成功,這也是很快樂。這是理想,也許現實沒這麼棒,但萬一實現了呢?
我在煙台上的學,山東非常美。雖然現在定居在深圳,但有一天,我也許會去山東呆著。然後一路旅遊,一路拜訪不同的人,要是有企業瞧得起我,我也願意免費去講點課,就這樣,自由的旅行這一生,在前進的過程中,財富也好,名利也好,幸福也好,都自然的跟隨而來。
所以生活可以不可以是這樣的,有一條主線,積極,快樂,開放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收穫朋友,知識,最終收穫財富和愛人。就好像樹一樣,向上伸展是主幹,而財富,名利,愛情等,都像是枝幹上開出的花和果,只要主幹茂盛,枝幹就會有依靠,也一定會開出好的花和果。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信息透明化,交易電子化的同時,也帶來了行業的激烈競爭,但我們享受這種競爭的樂趣。2016,在新的一年,朋友們,祝福大家身體更棒,朋友更多,財源廣進,OPEN自己,擁抱未來!
百度下職業規劃的方法,再找找知乎上的精華帖,總結下來其方法的本質不外乎:
1.對自我檢測與認定。通過列出包括從興趣愛好甚至到三觀在內的自身情況,來分析個體本身對某一領域立足的可能性。
2.對職業掌握了解。對於未來感到迷茫的大學生來說,有很大原因就是自己甚至對於某一行業不了解,僅憑父母朋友粗略描寫,就給該職業填上了不客觀的標籤。
3.對環境背景分析。不同年紀的人、不同地方的人要考慮的因素當然各不相同。有些如產品經理的職位其實成熟也不過幾年,職業發展趨勢會影響個人未來發展。
首先,關於自我定位。百度到一個很好答案,假如自身能清楚回答下面五個問題,那麼自己再去找找相關職業資料與情況,給自己定下幾年計劃:
1)What kind of person are you?你是什麼樣的人?
包括:興趣愛好、性格傾向、身體狀況、教育背景、思維能力、精神態度。
2)What can you do?你能做什麼?
包括:專長技能、兼職培訓、證書獎項、過往經歷。
3)What do you want?你想要什麼?
包括:收入、學習機會、空閑時間、名望、發展空間和晉陞機會。特別要注意的是學習目標,無論你是否有著足夠野心想去超越自我,登上更高的職業高峰,在任何一行,不保持充電,都有被不斷激烈的競爭淘汰的可能性。
4)What can support you?什麼是你的職業支撐點?
各種資源和社會關係也是職業競爭能力的一部分,自身的價值觀與世界觀也將大大影響未來規劃。比如在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等方面的決策上。
5)What fit you most?什麼最適合你?
包括:工作環境、成就感、工作壓力及勞累程度。從職業角度考慮是否適合自己,比如銷售要面對的應酬與導遊面對的旅途奔波並非是每個人心理上能接受。
6)What can you choose in the end?最後你能夠選擇什麼?
通過前面的過程,就能夠做出簡單的職業生涯規劃。
當然並不是所有因素,自己都能清晰描述,比如實際派與浪漫派也許可以兼得,對於自身情況都不甚了解,也許應該藉助點專業測試。當然僅供了解自己性格與適合職業的參考。
建議你考慮新媒體營銷方向!現在自媒體盛行,可以多寫點文章!
一開始應該從職業規劃開始講,當時我不懂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之所以不懂是因為當時沒人告訴我對於一個求職大學畢業生來說的職業讓規劃應該怎麼做。大學裡我們接觸到的只是一門叫職業規劃的課程和一個叫職業規劃的比賽。不過這兩個東西都及其的不靠譜,前者讓一個零求職經驗和零職場經驗的人來教,使得這門課程沒有任何意義,最終變成一門心理學的課程,而後者的荒謬在於,正確的職業規劃應該切合每個人的自身特點,沒有誰優誰劣的區別。
簡單來講,職業規劃的前提應該分為了解自己和了解職場,對於咱們大學畢業生的求職來講,後者可能困難一些,前者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工具(比如swot分析,心理測試等),而因為我們沒有工作經驗嘛。為了解決後者,求職前得實習經驗就尤為重要,同時閱讀各種職場小說也是有幫助的,在書中可以看到各個行業和職業最真實工作和生活狀態。
我看過一些職業規劃大賽的作品,看完就覺得很可怕,本該是個方向性的規劃,這些孩子洋洋洒洒寫了100多頁。規劃之詳細令人震驚。而且其中非常多的部分完全是自己意淫出來的。
其實對於我們這樣沒有社會閱歷和職場經歷的人來說,只做三樣就足夠了,就是三業:行業,職業,企業。我想說的更多的是這三個東西的順序。我看到很多人在寫就業總結時寫到當初的規劃時會講我「我的求職目標是500強和壟斷性國企」或者「我嚮往進一家家鄉的企業」,也就是說很多人將企業排在首位。不能說不對,只能說你將你的職業生涯寄託於一家公司,這是有職業風險的,這個社會已經沒有鐵飯碗,相對來講豐富的行業資源與過硬的職業技術更加有助於職業長久發展。
很多人說,之所以不優先考慮行業,是因為我們的專業限定了可以進入的行業。不過從長遠來講,你可以選擇行業的機會可能只有這一次(進入職場後轉行的成本會十分巨大)。誠然,專業優勢是我們求職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死抱專業優勢不放全然不考慮自己優勢和興趣一定會為你求職有所阻礙。在我求職初期,儘管不喜歡我的專業,我也是不願放棄專業,在面試幾家專業對口的公司其實這種優勢沒有體現出來,很明顯專業不是優勢,優勢是你有沒有專業技能。
至於職業呢,我只想說不是只有研發和銷售兩種職業,同時不同的行業里的同一種職業也有可能天差地別。比如快消的銷售和電力行業的銷售以及奢侈品的職業發展和技能絕對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先選行業後選職業的原因。
最後職業規劃的周期不需要過長,想一下三年之後我要做到什麼地步就足夠了,原因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你沒法規劃機遇與災難。
接下來說說找工作,正常的過程是:做簡歷—實習—修改簡歷—投遞簡歷或網申— 參加宣講會(招聘會)— 各種筆試— 各種面試— 收到offer—選擇offer—簽約。真箇時間會持續一個半月左右,有人會更長。
首先我感覺職業規劃最主要是要從你自己內心出發 了解你自己內心到底是想要什麼 這個可能模糊 但是這個是潛意識 是你堅持 並且做好的動力。然後了解外部趨勢 結合你自己周邊的資源和外部的發展趨勢 選擇一個細分行業 從一個職業去發展。
一下幾點 希望對你有幫助
1、行業重要還是職業重要?
我們一般跳槽的時候,要不換行業,要不換職業。比如,你是做人力資源的,你換工作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換一家公司或者跨行業繼續做人力資源。但是這種方式,我認為不好。為什麼? 因為這樣的職業路徑發展非常不好,有巨大的局限性。這個社會上最核心的資源,是掌握在人身上的。當你跨行業變動,職業不動的時候,你可以成為一個拿高薪的專業人士,但同時也給自己設定了天花板。 一個人在職業生涯上面會有有兩種走向,一是橫向走,二是縱向走。而我認為,橫向走是最有前景的。你扎進一個行業十年,這期間,你可以換很多崗位,但行業不能動,因為行業有巨大的人脈積累價值。最值錢的經驗就是在這個行業里,你誰都認識,而這,恰恰就是最有價值的資源。
2選對了行業以後,下一件事選什麼?
選企業平台。你要落地,去哪家公司,你是到英孚還是格局,總要選平台。 我解釋一下投資者是怎麼做的。如果我是投資機構,我特別看好化妝品渠道這個細分行業,我認為未來化妝品消費升級絕對是大方向,我會怎麼做呢?我一定不是投一家公司,我會在所有化妝品的公司裡面挑出三到五家去投。因為我要賭賽道,不能賭公司,誰知道哪個公司一定成功或者失敗,但我會投這個方向的三個公司,成一個就OK了。這就是選行業的眼光。 投資人每天打著飛機到處跑,到處選未來新行業,到處買分析報告,他是不是在戰略上給各位指方向?他們看準哪個行業未來爆發,把所有的錢投資進去這個行業里的公司,就是要賭,但這個行業一定是經過認真判斷的。 你要借鑒他的行業,企業錯不怕,因為企業倒閉了,你可以跳槽。你有行業經驗可以從A公司跳到B公司。 那你肯定會問,我怎麼知道他們投了什麼行業,什麼公司呢? 比如,風險投資給蓓體施黛投了三千萬人民幣。他會拿這幾千萬的人民幣去幹什麼呢?除了買機器買設備,是不是要招聘?這不就是你們的機會嗎?如果人家不招聘,你永遠沒有機會。 我之前給我們的學員推薦過三個網站:投資界、投資潮、愛黑馬。每個星期,風投投了什麼行業,老闆叫什麼名字,你都可以在上面清清楚楚的看到,它是公開的信息。只是你不知道那個世界,那個世界離你們太遠了。
祝你成功!
問題這麼大啊....
其實「規劃"無所謂正確與否,就像整個人生,除非結束,否則很多時候很難總結或是匯總評價。
就「職業」來說,也很難單獨的用一項指標來衡量,大部分時候要綜合來看,等我絮叨完3Q :
1.如果你家有任何關係能夠幫助到你的工作,哪怕一點點關係,也要加倍努力利用。
2.所謂規劃/目標,我覺得其他都比較虛,
「 年收益」就證明了很多,無論什麼行當什麼公司,盡量定個年收益增長率,要求自己三年五年之內 「 年收益」要達到多少(當然,這個計劃的制定要結合目前自身實際情況)。我指的」年收益「是廣泛概念,不只是這一年的工資獎金的收入,還有假期、空餘遊玩/陪伴家人時間、升值加薪的空間、工作輕鬆程度、離家遠近、同事和睦程度、領導和藹/照顧程度、其他各項福利/補助、等等等等 凡是想到跟你的工作生活直接相關的,都能夠折算成收益,只不過各項指標折算總收益時的係數不同。
舉個極端的栗子:如果你工資只有12W/年,但是輕鬆的要命,各種自有辦公時間、而且就在家對面兒辦公,每天照顧父母、每天看到媳婦兒孩子、同事都很照顧你,領導也很看好你,所有這一切,都應該折算成收益,而你的總收益,應該不會比------每年有36W收入,(雖然表面上收入比你多兩倍,)但其他各方面都比你差特遠,天天非常苦逼的工作加班 沒時間陪家人的人—— 少太多,起碼不會有兩倍這麼大差距。
當然,如果到時候沒達到你的收益目標,或是你所處的環境根本看不到有可能達成這個目標(記住,很多時候都人都容易給自己找的借口,其實很多時候命運還是自己掌握的。),那麼你應該審視自己的目標是有問題,還是純自己沒有努力,純荒廢了。
隨著年齡增大,會越來越想多跟家人相處,拼搏的動力相對剛畢業時候稍微弱了。 而職業規劃的目標更是基本決定了一生的高度(其實不是啥高度,就是你整體的生活水平,綜合的水平。包括平時的心情、心裡壓力、家庭受照顧/和睦程度、工作狀態、面對的物質環境和興趣愛好滿足程度啥的)。如果要不大滿意,那麼三十多歲還要咬緊牙再拼一下,否則我腳著差不多就行了。畢竟財務自由的成功人士不是那麼輕鬆能當上的。個人愚見,拋磚引玉。
正好最近看了Peter R. Drucker的Managing Oneself,就借用一下管理大師的框架來解釋一下:
理論前提:
1、職業規劃是一個動態過程,不應當也不可能是一次性就弄個完美方案,那隻能算作生而知之的人,我們身邊的這種人鳳毛麟角。
2、如果你能堅持旺盛的內在動力,所需要的時間因人而宜,有的人可能需要5年,有的可能需要10年,重在堅持,以約3年為一個周期吧。
3、如果你嚮往成為一個Knowledge Worker(這個概念大體為你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且有意願為自己做主,能夠在為組織、家庭和社會做出合理貢獻的前提下,過有意義的人生),那麼就可以接著往下看。如果你嚮往腰纏萬貫,軟玉溫香,生活於錦衣玉食,渴望一夜暴富,喜歡投機倒把,那麼下面的東西都不適合你。每個人的價值觀在很多方面差異會很大,沒有什麼好與不好,重要的是為了自己堅持的東西能持續的努力吧。
具體的內容和方法,可以直接參閱Managing Oneself.
主要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
1 waht are my strength? how do I perform?how do I Leran?
2 Where do I Belong?What is My Value?
3 What is My Contribution?What should I do for the Organization?
4 Take Relationship Responsibility.
推薦你一個視頻能夠幫助到你,解決這個問題趙正寶 生涯決策-個人發展能量轉化定律《趨勢的力量》視頻
1、怎麼可以判斷出自己是不是適合社會化媒體營銷相關的工作?
沒有一定適合或是不適合的,只有你想或者不想。
興趣就是工作進步最大的動力,你這個年紀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事業剛剛好,在興趣和愛好面前,一切的阻撓都是浮雲。不要管別人怎麼說,評測結果怎樣,你覺得你行你願意付出努力,你就一定就行。
很抱歉,答案是不能,不管是個人營銷還是社會營銷,任何的營銷都是在商業需求為前提下進行的。如果你糾結於這一點,會最終影響你工作的心態,興趣愛好也就變成一種痛苦, 你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也是很多剛剛進入社會的青年們所需要鍛鍊出來的。
找一個你最敬仰、最想成為的人;
以他的現狀為目標,以你的現狀為起點,思考所有能夠成功實現的路線;
對比所有道路,選擇幾條進行嘗試,通過嘗試結果反思自己的擅長點和不足,重新制訂路線;
繼續前進,多看書,多反思,隨時微調方法,但目標堅持不變!
肯定很難,但這是好事!因為很多人因為這些困難放棄了,能堅持到最後的往往只有幾名選手,這幾個人往往就是業內最前端的幾個年輕精英!
能說一句嘛,對於普通人來說我一直覺的所謂的職業規劃,人生規劃就是狗屁。如果你是極其專一,有強烈目的性,比如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要嫁大款,那這種人壓根也不會問這種問題。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一生隨波逐流的就過來了。規劃不規劃又怎麼樣呢?沒有強烈的毅力,決心,不要臉,就算規划了你一樣也沒法實現。多少人想減肥,多少人會無數種方法減肥,可又有幾個人做了呢?
另外就是家庭原因,我的父親非常成功,現在在大公司當高管,一年掙幾百萬。他從來沒有規划過什麼,就是踏踏實實的做事,慢慢就走到了現在這個地位。他影響了我們家的每一個人,我們都不規劃什麼,就是把手頭的事情做好了,結果總不會太差。做九型人格測試,並保留結果。隔三年再做一遍,結果有極大概率不相同。
推薦《打破思維里的牆》,古典老師有微信公眾號可以關注。
星座這個事兒,信的人準確度高達九成以上;不信的人,準確度只有十成不到。
所以只信九型人格中好的部分就好了,缺點換個說法就是優點。
比如膽小這個事情,說成謹慎,簡直就是做安全、風險評估的基本職業要求。。
聽不進人勸,也可以說成執行力強的。。(預感這句話會被噴,恩,我終於困了)
我又要強調考證了,駕照職稱語言各種證,有空就去考吧,多多益善~
—————————————————又困又睡不著好痛苦胡言亂語的節奏——————————
商業公司的存在目的就是賺錢,虧損的公司發不出好工資,所以賺錢和好好發展成為理想的自己不衝突的。大不了就像王家衛一樣,拍完《東邪西毒》馬上趕一部《重慶森林》出來,而且還是森林得獎比較多。然後後面的片子都叫座又賺錢了。
沒有職業規划算是一件很失敗的事嗎?我在這裡也回答了一下,關於面試的技巧,找出最擅長和培養最喜歡相輔相成,相親相愛的辦法。
年輕最大的資本就是試錯的時間,別人說對的,試過才知道是錯的,沒關係,一樣學到東西。
試錯的全過程記得賺錢考證,不斷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後職業規劃就是,桌子上有個蘋果,我想吃蘋果,所以,走過去,拿起蘋果,愛削皮削皮,愛切片切片,愛榨汁榨汁。
所以目標就是蘋果,你得知道那是只蘋果而不是仙丹這麼無法捉摸%¥#這麼無法表述清楚的東西。。
其次你離目標不那麼遠,跳一跳走幾步就到了。
再次,你知道怎麼分解目標成為行動,就是你到底想要削皮還是切片還是榨汁。。
最後,給自己一個「最後期限」「懲罰措施」,比如你有看球賽的愛好,那麼不完成到什麼階段,不能看球賽;完成到某一程度,看兩場;超額完成,獎勵自己一張現場門票~於是,動力什麼的不需要別人給的,一步一個腳印,就到了~職業的規劃不可能是在初期就規劃完整並貫徹職業生涯始終的,畢竟變數太多,而且人生也不應該是被設計出來的。在我剛入職的時候也很像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完整細緻的規劃,訂立什麼三年五年十年目標,但後來發現,保持向上的動力與對職業或者某一類想做的事物的愛好,有主見,不要輕易被周圍的左右,更重要。最關鍵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目標明確了,就邊艱苦奮鬥邊享受成功的喜悅吧
回答並未能夠結合題主的個人信息進行詳細分析,但還是想說點什麼,正好這幾天在對對這一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順手把研究結果給貼上來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一點。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通常來說,我們在對自己做職業生涯規劃時,主要包含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下面對這五個方面的內容具體分析:
- 認識自我
認識自我評估方面主要包括三個維度的分析:自我剖析(自己對自己的評價),360度評估(家人、朋友、老師、同事對你的評價);職業測評(發現自身未能注意到的方面);職業能力與適應性(結合以上兩點,確定出適合自己的工作。)
檢測鏈接:
霍蘭德職業興趣量表及在線測試(完整專業版)
DISC性格測試
WVI職業價值觀測試
精選測試:MBTI職業性格測試
在做完測試之後,要對測試結果進行歸納總結,歸納出自身的優點及其不足之處,針對不足制定出相應的改進對策。
結合自我剖析、360度評估、職業測評,確定出自身想做的工作。然後在此基礎上,對自身的職業能力與適應性進行分析:
其中職業技能指的是某一工作崗位你以掌握的技能、非職業技能指的是與工作崗位無關的技能,例如表達能力強、具有創意、動手能力強等。可遷移能力指的是非職業能力可以遷移到職業技能之上。例如表達能力強、善於與領導溝通等方面的能力。
在做完這些準備工作之後,你可能已經確定出了最為適合你的多種工作崗位,接下來就是需要對這一份工作進行分析,即認識社會。- 認識社會
家庭環境分析方面個人認為比較主要的維度有兩個方面:家庭經濟情況(是否能夠提供資金支持,例如你想參加培訓時,父母是否能拿出錢來等)、家庭支持情況(父母是否支持你從事某一崗位)。
學校環境分析中主要有以下幾個維度:學校的師資力量分析、學習氛圍分析、課程設置分析、實習安排分析。這個很好理解,如果學校能夠提供專業對口的實習機會的話,對你來說幫助肯定很大。
社會就業分析比較好理解,即這份工作是否具有錢景。
地域分析:也比較好理解,即這份工作在哪一個地區最具有發展錢景,互聯網行業肯定是選擇北上廣啦。這也決定了你未來工作的所在地。
職業能力分析:這方面的分析個人認為還是比較重要的,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某一工作具體是做什麼的,90後離職現象較為嚴重的原因之一就是對工作內容產生了嚴重的偏差導致的。在對工作內容、工作能力要求、任職要求、崗位發展方向(晉陞崗位)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才是真正開始職業生涯規劃的階段。
這一方面的調研,可以藉助於招聘網站進行,例如58、智聯、前程無憂、獵豹等。不再累述。
- 職業定位
對自我進行SWOT分析,包括優勢、劣勢、機會、挑戰。結合這四個維度的內容,來確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定位:例如孟非早期啥動不懂,自身想從事於媒體行業,那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端茶倒水的工作。
- 計劃與實施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職業目標和職業定位不是一個意思,職業定位是你對自己所想勝任的崗位進行定位的,但是你不一樣能夠達到這個崗位的要求,但是你又想勝任這個崗位,這就是職業目標。
職業發展路徑是結合自身的情況,制定出未來三年也好五年也好的發展路徑,也就是說,在未來五年時間裡,你想做到什麼崗位。
具體實施計劃主要是結合自身SWOT分析,及其崗位對能力的要求,制定出自身需要努力的方向。
例如短期計劃是完善基本工作技能,中期計劃是進入小公司積累工作經驗,長期計劃是努力獨立完成一個項目。
- 評估與調整
由於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也會對某一行業、工作崗位造成較大的影響,這時候就需要能夠及時對市場進行預測,及時調整自身的發展路徑,實現來實現自身的價值最大化。
不講套話空話:
- 如果你覺得自己做得不錯,又有興趣,那就是適合。還要做測評干毛?有興趣就能做好,這是一定的。
- 不涉及到商業?公益組織也需要推廣。大到綠色和平、WWI,小到某個專門收養殘疾兒童的福利院,都需要推廣。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專門給公益組織做社會化媒體的推廣,有工資,又有社會價值,最主要的是有成就感,做得是真正偉大的事情。我靠簡直完美。
- 關於職業規劃,沒有太多條條框框,首選就是做你喜歡的事情,有興趣就能做好,做好了就有價值,有價值就有價格,就能滿足生活需要。
- 其次就是做有前途的事情,你現在已經進入互聯網行業了,我認為年輕人既然進來了而且做得不錯又喜歡,繼續堅持下去就行了,你的職業規劃已經很完滿,剩下的,只是人生規划了,用你的能力,幫助更多的人,而不是掙更多的錢。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人格有些缺陷,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尚未就你的長處發揮。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許多時候,你嚴重的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限時感到不滿。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自豪並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但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
▼
▼
▼
▼
▼
▼
▽
▽
▽
▽
▽
▽
巴納姆效應:人們會對於他們認為是為自己度身訂造的一些人格描述給予高度準確的評價,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夠放諸四海皆準適用於很多人身上。
研究發現,假如以下的條件實現,實驗對象將會對於分析給予更高的準確評價:- 實驗對象相信該分析只應用於他們身上
- 實驗對象相信分析者的權威
- 分析主要集中在正面描述方面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7%B4%8D%E5%A7%86%E6%95%88%E6%87%89
人格分析什麼的,都是杯弓蛇影,你不用太在意。回到生活的基本面。分清楚什麼是職業,什麼事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職業是賺錢過日子的。事業是一輩子的追求。一輩子的追求想要什麼呢?
職業規劃的目的,就是創造競爭優勢。
我家門口有一個「無敵米線店」——實惠(比周邊便宜)、肉多(區域第一多)、味道好,每天米線都能賣上千份。
就這樣,整個片區沒人能競爭得過這家店。
可總有人不信邪,就在街對面的商鋪里,好多人開過米線店,開的多倒閉得也快,一年下來剩下兩家活得還湊活的:
A店:無敵米線店賣小鍋米線,他就賣清湯米線,什麼料都不放,給客戶自己添。
B店:什麼特色都沒有,只因為是個回族店。
秘訣就這麼簡單,競爭的本質,就是創造優勢。米線店有很多方面,不是一定要拼味道這條路。職場也這樣。
以公司的視角,公司里有三種人——- 做主業的(公司賣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比如諮詢公司里的顧問、廣告公司里的設計師、銷售公司里的銷售、政府里的公務員;
- 做公司這個容器的,比如總經理、行政、財務;
- 混行業圈子口碑的,比如董事長、公關部門、競標人員;
海賊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這三種人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經歷眼界、人脈、資源都不大一樣,
- 做主業:埋頭鑽研產品技能就好;
- 做公司容器:核心是對人的理解,也就是管理和領導。(管理和領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方法論,一個在於管,一個在於驅動)
- 混圈子:關鍵在於對資源的協調和運動
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資源,選一個自己最容易做到的方向開始做,就是職業規劃。
難得你有自己的愛好。我認為你可以向著你的愛好努力前進,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最近也在做職業規劃,但是我卻在一再掙扎我的愛好是什麼呢?
推薦閱讀:
※目前中國金融行業有哪些不可替代性較高的職業?未來五年內呢?
※工作幾年後再脫產讀書,和一直讀書然後就業相比,有哪些優劣?
※要不要去女友所在的城市工作?
※女的掙3000元沒準也比男的掙5000元生活質量要高,因為男的要攢錢買房結婚,眾位看官有什麼看法?
※英專女生身高156,專八,高口,二筆,想往筆譯口譯方向發展是不是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