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 這款應用的前景如何?

今天看到 @flypig 說:

今天全球最「瘋狂」的 app 是:Color ,在問世之前已經獲得紅杉資本 4100 萬美元的投資!今天已經正式上線: http://t.cn/h1QF8N ,一個基於地理位置的圖片分享社區,幾乎沒有註冊用戶的概念,隱私極度開放!非常瘋狂!但是也非常難上手!

可是下載的時候看到評分並不高。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款未上市就被高額投資的產品?會是又一個泡沫的產物?還是一個新的熱門應用?你的使用體驗如何?

它的最大優勢是什麼?壁壘是什麼?

國內很多網站都在copy或微創新國外(玩轉四方之於4SQ,新浪微博之於推特),此種情況仍將繼續下去,現在街旁也加入了此行列。各位對此看好嗎?


For TL;NR: Color 背後的想法具有潛力,但套用在了一個不合格的 App 上。

先當用戶,再當 PM/founder 是我的習慣。

我作為用戶的體驗並不令人滿意。在沒有閱讀介紹的情況下,我的使用體驗很快就終止了。在給自己拍照之後,App 又要求我找人一起拍。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也不明白拍了會怎麼樣。作為用戶,這個 App 我整個摸不著頭腦。它有幾個明顯的交互問題:

  1. 非標準化的 iPhone 交互。它的交互方式有點類似於 iPhone 的 TabView。但是切換狀態的圖標具有多重交互,點一下跟點兩下結果不一樣。非常混亂。
  2. 圖標的隱喻不明確,我都看不懂。
  3. 沒有設計「空狀態」界面。這帶來的問題就是像我這樣身邊沒有其他人使用的用戶完全無從理解。

作為用戶,這個體驗是失敗的。可以說是因為我不在大城市,身邊的用戶太少。但這不是我的問題,而是 App 的設計問題。

HackerNews 上的評論幾乎是一致的差評。模式方面,普遍的反應認為 Color 的設計不是從用戶角度出發解決問題,而是因為有了商業上的模式(以及可運用的技術)而為此創造了一個形式。產品方面,人們理解在用戶更多的情況下會很有趣,但是,這樣的應用如何得到大量用戶呢?投資額方面,有人在推測估值,有人在試圖理解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 pre-launch 投資額,當然,還有人直接就直接說 bubble 了。

今天 ReadWriteWeb 上發了一篇文章[1],包含了對 Color CEO 的訪問,Nguyen 幾乎是全盤托出了自己的計劃。他認為自己是因為技術而獲得的投資。他們有數項正在申請的專利,並且把自己當作是高科技含量的數據挖掘公司。

的確,Color 有技術上和模式上出彩的地方。

從技術上來說 Color 出彩的一點是對於感測器的應用。他們希望通過這些數據讓手機能夠對環境更有 awareness,從而簡化用戶的操作。這個簡化的對象不僅僅是簡單的用戶操作,如 check-in(後文詳述)。這讓我想到 Bump,只是他們省略了 Bump 這個動作(所以得到的結果也不能精確到「一對」)。紅杉似乎對此類技術很感興趣,連著投了兩個。

這像是一個有前景的技術。就現在的狀態而言,就此衍生的產品並不好。而且他們的技術含量多高,我看不清楚。在 RWW 那篇文章里 CEO 強調了他們「不用」GPS ,而用聲音、光照、信號強度、時間,乃至手機所指方向,來確定位置。「不用 GPS」是讓我驚訝的技術亮點,我反覆確認了我沒有理解錯誤,而是文章本身、CEO 的話暗示了「不用 GPS」而不是「不依賴 GPS」: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you take using Color are much more than just that. They"re a piece of sharable media around which Color can collect and reta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data points. When you take a picture or video, Color gathers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It collects sound levels, Bluetooth readings, light readings, antenna strength, the time - even the direction you"re pointing your phone - and more and uses it all to determine your proximity to other users.

This leaves an obvious question - why not use GPS? This is where the tech we"ve been talking about comes in.

"Lots of people are trying to create location-based services and using GPS," said Nguyen. "The problem with GPS is that it doesn"t work."

Color does things differently by collecting these various data points from the phone"s sensors and then looking for proximity by looking for identical inaccuracies.

"When you open the camera, that"s our big moment," explained Nguyen. "The information we capture in a very short window is probably not that accurate, but when you compare it to lots of other people and it"s identically inaccurate, they"re probably in the same place."

為此,我與演算法界的朋友 brainstorm 了如何能夠通過其他這些感測器數據來確定兩張不同時間拍攝的照片是在同一個位置(這個問題描述是我自己的表述)。結論是,非常難,至少難於 scale。作為實驗,我把 Color 的位置服務許可權關掉再試。這次他們的的用戶體驗過關了——打開 App 之後明確直接提示我不可以在沒有位置服務的情況下使用。至此,我也不明白他們的技術到底對於這個定位有多少幫助了。

除了這項技術之外,他們的關鍵模式是「自動生成的彈性社交網路」。他們希望通過距離上的接近來自動確定兩個用戶之間的關係,並自動隨著時間變化。這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好想法。剛剛說到的簡化操作,在這一層面上,也就是不需要用戶來指定自己的社交網路,而直接由服務自身生成。

他們似乎有著很多讓 VC 喜愛的 buzz word:local, photo-sharing, data mining, social。憑湊在一起的這個結果卻不那麼好看。

我想,大家最不理解的一點是 $41m 的 pre-launch 投資額。我沒有看到團隊的情況。可知的是有 3 個 founder (from Crunchbase)。我查了 http://color.com 的交易日期,去年 11 月 30 日。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這個有錢有人的這個團隊拿出了這麼一個不合格的 App,這很難讓人理解。假設你是 PM/founder,這個 app 你會發布出去么?我不會。不管背後的技術多麼美妙,這樣的 app 沒有足夠的人會願意使用。當然,這不能一棍子打死,1.0 不行 2.0 再來嘛。團隊也說了下一版會解決 "loneliness" 的問題。

整個 App 中,我會重點吸收的是多感測器的應用以及「更為真實、具有生命力的」social graph。這些好的 idea 得重新包裝一下。他們不行就我們來吧。

[1] http://www.readwriteweb.com/archives/color_ceo_the_tech_justifies_the_41_million.php


關於Color
Color的概念是在一個範圍內共享所有照片,每個人可以任意加入或創建群組, 在群組的瀏覽界面, 左上角是當前照片, 右邊豎欄是群組所有照片(上下滑動),下面一橫欄是這個群組裡的用戶(左右滑動)。Color里一切都是按組分類,其交互結構讓人十分難以琢磨(不是地球人做的吧?),摸索清楚後會發現裡面幾乎沒有個人的概念(同事在我旁邊開通了Color,於是自動進入了我的組,別人評論她的照片,我也能收到消息),而群組的概念則非常突出,有照片的地方就有群組(因為和美女同組,所以我無辜受到一堆騷擾)。
簡單總結就是沒有用戶的概念,當然也不需註冊,更沒有好友和關注等機制,你的照片或視頻會在一個範圍內被所有人看見,然後接受別人的或贊或踩或評論,可以任意創建和加入群組,參與別人的議論,圍觀別人的照片,沒有隱私,一切都基於位置,非常瘋狂 (沒有任何貶義)!

關於Color的模式
這個概念應該從4sq開通照片和評論功能時就有了,也和基於LBS的群聊應用類似(Ask around,Yobongo,Grouped{in}...),你不需要有一個固定的好友列表,事實上很多人也確實沒有精力和意願去長期維護一份列表,它更像是一個隱性的社交圈,只是一種短暫的社交(除了一些相對固定的位置,比如公司,家等任何人都會長期停留的地方),就像隨機的聊天室,或者網頁上同一個頁面內的用戶交流功能等,這種需求是有的,這一點我很贊同Rodrigo Dauster在Quora上的回答[1],但它同時也失去了固定社交關係網的黏性優勢,而且圖片和文字不同,它涉及了更多的隱私,這方面會是個問題,特別是在相對固定的地點。這個模式前景如何還不好說(需要再好好體驗一下),但Color本身的問題比較大,一般用戶學習成本太高,隱私問題突出(你會在電線杆上貼自己照片么?),用戶獵奇的成分較大,實際黏性會比較低。

繼續體驗中。

附上一篇TechCrunch的報道:http://techcrunch.com/2011/03/23/color-looks-to-reinvent-social-interaction-with-its-mobile-photo-app-and-41-million-in-funding/

再附上一段Robert Scoble對Color的評價:
Why Color"s bad first experience will always "color" this company in app stores:
http://www.cinchcast.com/scobleizer/194769

[1] http://www.quora.com/What-is-the-point-of-Color


今天大家玩Color玩的不亦樂乎,不得不承認一個剛剛上線的App真的讓我們瘋狂了一下。

基於地理位置信息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共享照片與視頻給所有人,雖然沒有好友概念但是群組很明顯,它讓你與身處在周圍的陌生人有了曼妙的聯繫,用照片和視頻分享的方式將自己與周圍人結合在一起,通過這種不再只是熟人網路的信息平台擴張了用戶視角,可以加入任何在這範圍內分享內容的組群進行評論。

Color用沒人用過的嶄新方法展現圖片分享信息,這需要設計師對產品的架構足夠清晰,才能讓用戶易學易用並接受,也只有具有獨創的表現形式,才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引發人們的興趣,並為之感動,進而接受信息本身。

但不管怎樣,隨著時代的更替,這種新奇也會很快過時,信息傳達的方式不拘泥於以往的概念,這也是各種應用實現自身進化的一個途徑。

讓我們期待並關注更多,更有意思,更好玩的Apps吧~


模式看似挺不錯

把照片地理位置結合,應該是個很好、很直觀的廣告形式。

試想一下:你在簋街,打開color,看到的大部分照片,都是各種人在這裡吃飯的照片,滿眼的小龍蝦、饞嘴蛙,你點開一張照片,color就會告訴你這是哪家館子、館子就在你前面10米遠……

商家做廣告也簡單了,用color上傳商品照片,將來路過此處的人,打開color就能看到鮮活的產品形象。

產品沒什麼大問題

產品形態怪?創新的玩意兒,誰也沒見過,你當然覺得怪。

Color目前的產品形態雖然彆扭,但很有效,我相信用戶一上來就能明白Color的核心訴求:請你多上傳圖片,其他的事情APP幫你全部搞定。

前景不好說

產品都是說起來簡單、運營起來難,模式再好,也得看實際執行的情況。

我比較好奇國內誰將會copy Color的模式,而後「社會化營銷專家」會往熱點位置里塞多少廣告圖片,運營方又將安排多少客服來刪除惡意圖片:)

補充:

因為被其他用戶舉報,我的color帳號被封了。看來color已經有基本的防spam機制:)


  1. 我挺看好這種產品,上來先解決一個明確的需求。而且說明裡面還特地強調了,「WARNING: DON"T USE COLOR ALONE」。
  2. 「彙集一個地點一段兒時間的照片」,這個需求絕對有。前段時間我搞了個推薦系統論壇,後來收集會議當天資料的時候,就想,「要是能自動把大家在會場拍的照片合併起來就好了,如果能讓大家投票把最好的照片選出來就更好了(省得我自己一個一個挑了)」,Color解決了我這個問題,下次再搞活動,我就號召大家用這個。
  3. 我年輕的時候喜歡蹦迪,以前想過一個叫做「藍色邂逅」的idea,做一個基於藍牙的應用,讓在酒吧迪廳裡面不甘於寂寞長夜的男女們交友。其實仔細想想,類似的場景可以推演出來很多。
  4. 社交類的產品不好懂不好抄,因為有文化差異在。另外都說做產品要有節奏。能搞到4000w美元,肯定不單單就是這麼一個功能,這應該只是一個切入點。

這個問題回答很多啊,我補充一點:

大概紅杉或者說很多VC,是看重演算法、數據挖掘能力的,這個團隊也就是這點上吸引了VC砸錢進來,因為擔心等產品做成熟了,又有不錯的演算法,擴張出去是很快的,估值暴漲也是隨之而來的,那時候再想投進來,就貴了。

但app的情況,說明這個團隊在產品上還沒準備好,leader不是一個很有經驗的做產品的人。在投資人看來這個問題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畢竟不同的公司和模式下,各種要素搭配不一樣。


Color本質也是一款基於地理位置的社交應用。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他與其他APP的差異點:
1、其他都是以具體POI為依託,需要多人在這個具體的點上去Checkin或者傳照片,然後其他人就可以在這個POI上發現你。

2、Color認為,這種基於具體POI可能產生社交的幾率很小,因為基於這個點,曾經有過Checkin的人,多半不是同時刻在場的,一般是今天你路過,明天我路過,這個時候由於社交產生的時間差,很難形成社交氛圍。

3、Color則可以做到的是,基本能看到這些照片的人都是這個時刻100英尺範圍內的人,能看到這個照片,這個人確定這個時候就在這個範圍內,如果對他的照片進行評論或者Dig,他就能即時的響應。而且由於把社交的基礎由點拓展到了面,這一時刻這個半徑內的人可能就更多了,多人互動的氛圍可能會形成的更快。

4、Color假設人大多時候分享的都是垃圾照片。而垃圾照片對於其他人是沒有意義的,可能對於身邊的人或者某事件發生時,當時在場的人更有意義,這點我是很認同的。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Color的兩大看點:

1、顛覆了以往基於具體POI的社交,而這裡是以GPS定位位置為圓心,100英尺為半徑畫了個圓圈,圈內人在這個時間點內的互動。(很可能是針對同一事件,或者一群熟悉的人)

2、Color的這個關於照片的假設。

前景還是很值得期待的,上面一些朋友說的那個什麼註冊,關注等問題,我覺得不是問題,都是些社交網路做爛掉的功能,隨時根據產品需要都可以增加,不是根本!


如果我在某地拍了張照片,我希望照片分享的對象是我的好友勝過分享在相同的地理位置上的陌生人。
color在群體集會上,在突發事件上的優勢毋庸置疑,但這些並不是生活中的常態,我認為依靠這個優勢無法提升用戶的粘性。
color之於instagram和path,就好比miso,hotpotato之於twitter,不管是圍繞一個事件還是一個地點,都不足以改變我更希望把我的ugc內容給我固定的圈子的人看的現狀。
當然,給照片加上一個空間和時間的維度是可以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的,我之前還在想如果以後照片的exif信息中地理坐標信息成為各個相機的標配,這個世界會有多大的改變。
所以我覺得gis沒問題,但通過地點,事件這類快速變化的事件來劃分圈子的做法值得商榷。
所以我覺得,要麼color增加好友關係的導入,要麼instagram或path加強基於gis的圖片瀏覽,這才是我們需要的。


看多color在歐美的前景,並且biz model不是問題。看空color clones在中國的前景。因為:UGC文化差異(隨時間難改變),網路基礎設施差異(隨時間易改變)。


成功了!簡單且直接,第一次能看到完全不認識的人的照片出現在你的iphone里,還可以和他打招呼,這個感覺非常新奇。
1 界面很漂亮,幾個維度的圖片滑動也很新穎。
2 小範圍內玩起來很難,至少需要幾個人都下載了這個軟體才可以。
3 在一個範圍較大,且用戶較多的環境下,這程序非常容易爆發。(想像一下你可以毫無顧忌的和不認識的美女打招呼,耍貧嘴。)
適用環境:PUB,地鐵,電影院


圖片版的4sq,降低了使用LBS產品的門檻。
適用於陌生男女、男男、女女搭訕發展JQ。
也適用於宅屬性年輕人外出遊玩、活動、聚會,彼此坐在身邊用手機溝通。
更適用於大型演唱會、比賽現場、咖啡廳、機場候機廳。
LBS而不Check-In,這大概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未來通過本地實時廣告盈利的模式看起來不錯 ,不過現在的交互體驗實在不能理解 學習成本太高了


非常適合暴露狂和性工作者推廣業務的app


這麼多人討論Color,我一直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現在的話題都變成了夜店/ONS專用App。難道即時SNS的唯一用途就是陌生搭訕或是share圖片嗎?

1、即時SNS的特點是非黏性交流,所以和SNS對比有強溝通但低社交性,所以更多的是一種信息的流通,即和微博的作用更像,但是基於Location的微博不像微博一樣強調realtime,color強調的是同一地點的縱向歷史體驗的同時展示

2、任何social media的用戶都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color這種也必須一樣。所以最可能的狀態是,各個咖啡館、餐廳、超市、會所等等都會基於自己的位置提供自己的組,然後基於這種模式創造信息的流通

3、那些所謂的演唱會、夜店的分享,只是基於各個實體店的廣告牌,所以被頻繁提及的那些搭訕啊勾搭啊都是表象,本質在於對陌生位置的信息對稱服務。當然不否認肯定會有那些轉換為弱鏈接或強鏈接的可能,但和應用的商業邏輯對比,概率可能不太大

4、圖片分享只是創造溝通的方式,不是目的。LBS的應用最出色的地方就是直觀性,不用圖片效率反而更低。何況直觀的話題可以更好地促進溝通

5、模式比產品更重要。color再難用,這樣的模式也會變得好用起來。不信,等著看國內的克隆版吧。

6、街旁和大眾點評的盈利模式來了。

color模式很簡單,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條貼滿了歷史的廣告牌,你能看到很多發生過的事兒,由此判斷自己是否該走進街道里的某個小店,然後創造自己的經驗,為後來人提供新的歷史。

歡迎來這裡討論:
魯公子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vincent0715
魯公子的IT咖啡館: http://blog.donews.com/vincent0715/


Color創始人詳解Color演算法及業務模式:照片分享不是使命,旨在打造即興即時社交網路
http://www.36kr.com/color-founder-bill-nguyen/

Business Insider (以下簡稱BI)對Color創始人進行了採訪,以下內容為@36氪編輯:
BI: 你們想讓Color做什麼?

Bill Nguyen(以下簡稱BN): 我們想真正圍繞後PC時代打造一個新型社交網路,我們通過社交網路和親朋好友及同事互動,但總體而言熟人不一定在我們附近生活。我想通過藉助互聯網的力量開發一個東西,幫你了解你的社區。你的鄰居,你的同事,在一起吃飯的人。我們想開發一種適合裝在口袋裡的技術,無論你走到哪裡,都可以讓所在的空間更緊湊、更親密、更有趣。

BI: 聽上去像是群聊應用Yobongo。雖然不是照片分享,但想法類似,基於你的位置創建聊天室。
BN: 地理位置可以通過非常簡單的方式提供信息。打個比方吧,回顧一下最初的搜索技術,雅虎看了看世界說:「給人們提供最佳鏈接的最佳方法就是讓人們向我們提交鏈接,然後我們會審核這些鏈接,然後告訴人們哪些鏈接最好。」那時的搜索人工管理較多,非常簡單。Google以截然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想儘可能查看所有數據,然後獲得精確信息。」僅僅是GPS位置沒什麼意思。曼哈頓的一個GPS位置幾乎沒有任何意義,各行各業的人都在那裡,有點隨機性。
實際上我們在人們的活動地點和互動方式的基礎上添加了社交圖景。比如在曼哈頓中心地區,我們想找到20個跟你志同道合的人,範圍就在2公里之內。解決這個問題的技術有很多。
我們的 DJ Patil 曾擔任LinkedIn的首席科學家,他正在開發演算法實現這一點,並且他目前正在實時測試這些演算法。

BI: 那麼你們會收集用戶興趣嗎?你們如何發現用戶的社交圖景。
BN: 在網上我們會通過提問回答這些興趣問題。你想做什麼?你在哪兒?
我們做的事情截然不同。比如我們知道如果你在晚上7點到10點之間去某個地方可能是為了個人消遣,而不一定是工作。如果你在晚上8點到早上5點或7點之間去某個地方,很可能是因為你住在那裡。所以手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我們了解用戶活動相關的信息。更絕的是我們不會收集可識別的個人信息。我們不收集用戶姓氏、不收集密碼。當我們想到你的時候,我們想到的是你的手機,而不是你這個人。所以我們實際上是一個為手機打造的社交網路。

BI: 產品初評並不理想。是可能是因為用戶和數據還不夠多。你覺得這是一個雞和蛋的問題嗎?
BN: 我們已經竭盡全力,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我們想努力告訴人們不要單獨使用它,那不好玩兒。如果你和旁邊的其他人一起下載這個應用,你將會獲得很贊的體驗,因為他們用手機拍攝的所有照片都會出現在你的手機上,完全是一種超現實體驗。
比如咱倆去參加一個活動,用各自手機拍照,上傳到網上,讓人們瀏覽,但人們看不出是咱倆一起去的,照片中是兩個毫不相關的活動。而有了Color之後,當你和附近的人一起打開這個應用之後,你會體驗到親密感,你是參與者之一。
但我想這些評論都非常準確靠譜。我們沒能告訴人們「別一個人使用這個應用,否則你顆粒無收。」

BI: 你認為隨著用戶下載量的增加、使用者越來越多,iTunes裡面的點評分數會提高嗎?
BN: 第一,只要有更多人使用。第二,只要我們能解釋其工作原理。
我們本該做一個更好的使用教程。我們做了很多UI工作,比較適合早期階段,但我們現在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沒有標籤,那是因為我們想從第一天就做到國際化。
但事情太瘋狂了,使用量非常大。iTunes上的打分一直比較詭異,我看了一下點評數,不到下載量的1%。

BI: 目前下載量有多少?
BN: 對此我不發表評論,但如果你把社交網路看成應用的話,我們排第二,目前第一是Facebook。
我完全知道人們在說什麼,我很難過,我想做得更好,但解釋得更加明確。我們獲得了很多投資,並且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BI: 談談投資的事情吧。手機照片應用 競爭激烈,那麼你們是如何獲得這輪投資的,你們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BN: 我們的使命不是照片分享。照片分享很酷很有趣,但我們是一家數據挖掘公司。我們想打造即興即時社交網路。一開始就推出一個能抓取照片、視頻和文字的應用是個巧合。
告訴你今天發生的一些趣事。我們收到了一些日本用戶發來的郵件,他們不停地使用這個產品,因為這是和別人快速分享照片的唯一辦法。並非是因為Color登上了Twitter上的熱門話題榜,而是這些人正好離得不遠。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即時的複雜網路應用。
還有一次有人在紐約的辦公樓里拍了一些照片,然後晚間脫口秀名人 Jimmy Fallon 加入了他們的照片列表,並提供了門票。這太帥了。

BI: 說說工作原理吧。
BN: 創建群組的演算法非常重要。傳統社交圖景不會考慮位置和近距離。如果在某個地理範圍內有很多人在彼此交流,並且正在分享類似的照片和信息,我們認為這些數據對方圓20英里之內的人也有關係。又有點像是一種聚合效應。如果我們看到拍攝了一組照片,我們立刻會擴大範圍。
比如在ATT體育場有一場比賽,我相信兩三個街區之外的人對此也感興趣,只是不在體育場內而已。所以我們會擴大掃描範圍。當遇到自然災害時,我們把範圍擴大到4-5英里。所以範圍不是固定的,不總是150英尺。

BI: 有過濾機制嗎?如果有1000個人在體育場拍照片,我可不想看到那麼多照片。
BN: 我們採取了類似Google的做法。所有照片的確是在該體育場拍攝的,但我們一開始會顯示離你最近的照片和你打算拍攝的照片。所以如果你把攝像頭對準三壘線,那麼我們利用這些信息尋找經緯坐標相同的所有照片,然後推薦給你。你可以把Color想像成一個質量超棒的超級鏡頭。

BI: 有沒有演算法告訴用戶哪張照片最好,然後推薦到頂部呢?
BN: 猜對了,完全通過演算法實現。順便說一句也是基於鏈接的。有多少人瀏覽過,有多少人點擊過,各種東西。有點像是照片版PageRank

BI: 下一步要做什麼?你們要添加哪些功能,Color會成為公司僅有的一個應用嗎?還是應用之一呢?
BN: 我們打算下一步製作一些教程,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我們的目的,我們想告訴人們「不要單獨使用」。
至於投資我們沒什麼可做的,我不會把錢退回去。
我們正在努力開發的內容之一就是新聞API。我們覺得它能做大。新聞記者可以通過我們的應用拍照然後點擊一個叫做「添加Color」的按鈕應用,接著點擊地圖添加更多信息。比如如果你在CES,你可以點擊地圖,擴大範圍,所有在CES拍攝的照片都會鏈接到你撰寫的那篇文章里。這對收集新聞並分享數據的人來說是一個很棒的工具。
那會是一個人工維護的應用,將作為Color的擴展推出,但只面向新聞記者,必須經過網站審核。

BI: 這個應用是免費的,你們的業務模式是什麼?
BN: 通過應用做廣告。我們將開發一個情報系統,幫助商家和顧客互動。當你走進一家餐館時,如果你使用Color(此外也有通過自助網頁界面加入的顧客),以後每次當你走進這家餐館時,你的名字和照片都會出現。然後服務就知道你是誰,歡迎你,知道你上次去哪裡的時間,知道你是否在那裡拍過照片。接著他們就可以不斷改進服務質量,從而通過增加回頭客獲得更多收入。

BI: 給錢嗎他們?
BN: 必然。

BI: 這事做了多長時間了?
BN: 七個月。說起來有意思,因為我們就在 Palo Alto 市中心,矽谷的心臟,我們用紙把整個辦公樓包了起來,所以7個月以來誰也不知道我們在這裡工作。今天我們把窗戶打開了,人們激動不已,這就是驚喜。
(完)
轉載請註明: 「轉載自@36氪」,謝謝:)


這種玩意都能獲得4100萬美元投資,我的第一感覺是,第二次互聯網泡沫快來了!


一個觀點:太TM難用了.
要這種體驗,根本沒前途.


從「雙向follow」 -好友(QQ、MSN)
到「單向follow」 -微博
再到
去好友化的Color,某種意義上是一種進步。Color算是淋漓精緻的體現LBS精髓的一款軟體。

  1. 即時的空間和時間維度。(一定要打開Location,當場發布)
  2. 主動分享後才能獲取相關分享信息。

不過Color的前景不好預估,特別再大陸,很多隱私問題。官方和民眾的意識都還沒有到達可以如此開放的境界。

隱私問題。
你自己當然不會主動分享對你不利的隱私(比如和小三逛街)。但你無法避免其他用戶在使用Color的時候把你們做為背景拍進去。

如果Color流行起來,不管你用不用,你的隱私將只存在你私人空間。


創始人是這麼說的: "Color is not about photo sharing. It』s a new way to build spontaneous
social networks — and collect massive amounts of data about what people
are doing and where they』re doing it — without collecting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like last names, addresses, or even passwords."


試用體驗:
1) Color提供近距離的圖片分享社交服務
2) 只能現場拍,不能用以往的照片(保證了現場性,這點是Color與instgram或Path最大的區別)
3)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組,也可以多少建組,即時聊天
4) 需要高速的網路,因為需要實時更新周圍人的圖片

雖然Color現在的體驗很爛,新用戶學習門檻較高,但這種新模式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發出Wow一聲的讚歎,是很好用的把妹利器。

國內的開發者們,趕緊吧(不過請先把伺服器備足了,這個用戶量一旦上來,對伺服器的需求就像雪蹦一樣)


推薦閱讀:

作為一款圖片處理應用,Snapseed 的品質如何?
Cydia 裡面的應用是盜版的嗎,太極應用助手是盜版渠道嗎?
2015 年移動設備界面設計有哪些趨勢?

TAG:iPhone應用 | iOS應用 | 攝影類應用 | Color公司 | 照片分享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