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楚國的申息之師在對外征戰中發揮了怎樣的重要作用?
作為出國的精銳部隊,申息之師時常在《左傳》等典籍里出現,是楚國重要的武裝,其具體對外作戰和對內的作用如何評價認識?
楚在春秋時所滅諸國中,陳蔡最盛,其次就是申、息。而陳蔡幾經復國,到春秋末期才徹底為楚所並。呂、申、鄧、息等則早在春秋前期,被楚文王奪取,並設為縣,其時還遷都郢都(舊時通常以為在荊州市區北紀南城,後來有爭議,新說有認同紀南城說的,如辛德勇)(順帶一提,大別山南就是銅礦產地)
由於伏牛山、桐柏山與大別山的阻隔,楚通中原只有兩條道路,從圖上可知兩地的重要性。
於是在進攻上,楚出師則申、息為先驅。
而防守上,要倚仗呂、申。
謝 @錦熙邀,這個問題其實我都關注了快一個月了,本來想過兩天就答,但是 @布哈林知友回答的實在太完整了,這還怎麼答,前兩天看了看一些關於楚國地緣的資料,覺得還是有可以說的地方,以下談一談我的看法,具體的地理考證不太懂,地理渣
先說結論:申息之師從建立到興盛到衰落的過程實際上體現了楚國在地緣上的擴張過程和政治上王權衰落的過程。
申息之師的建立應該追溯到楚文王時期,【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文王任用彭仲爽,反映的是楚國初期對縣公的直接控制。楚國最早實行縣制,雖然這種縣制和後世的郡縣體制絕然不同,但在楚國初期仍然體現了一定強化王權的特色,而申公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縣公,這與申所處於的地理環境是密切相關的。
楚國的擴張階段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是在江漢地區的擴張和鞏固,這一地區的擴張也奠定了整個楚國地緣的基礎和核心,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奪取了南陽盆地,饒勝文在《布局天下》中將南陽盆地稱之為「中原的旋轉門」,在擁有南陽盆地之後,無論向哪個方向進攻都是十分便利的,而申息兩地就是南陽盆地的重要門戶。楚國擴張的第二個階段就是沿著淮河北上,逐步擴張至淮北地區,整個春秋後期,楚國和吳越之間的矛盾也是以淮北地區為導火索的,淮北地區幾失幾奪,直到戰國中期才穩定下來,在秦國破郢之後,淮北地區更是成為了楚國的核心區,楚漢時期的項羽也是以淮北地區為根據地。
我們可以看到,在楚國擴張的過程中,南陽盆地起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既是與中原諸國拉鋸的前線,也是進一步向淮北擴張的橋頭堡,因而位於南陽盆地的申息之師就有了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申息之師在春秋中前期參與包括城濮之戰在內眾多戰役,既有防衛秦國,也有北伐陳蔡、東戍齊國的主動進攻,也正是因此,楚國對於申息之師的控制也是十分嚴格的。首先從事後的歷史來看,申公世襲的情況並不多見,楚文王設縣以後,斗克、巫臣都曾擔任申公,雖然也有世襲的情況,但相比春秋中期以後群公子政治的狀況要好多。除此之外,申息之師的主帥人選除了由縣公擔任,也由中央的王族或官員兼任。因此可以看出,由於申息之師的特殊地位,楚王對其的控制是十分嚴格了,這體現了楚國早期王權強盛的特徵。
然而春秋中期以後,申息之師的地位略有下降,其關鍵在於隨著淮河方向的擴張,南陽盆地的戰略地位有所下降,尤其是第二次弭兵之會以後,北方諸夏對於楚國的邊境壓力逐漸減小,而東方的吳越則成為威脅楚國的最重要力量,因此淮北地區取代南陽盆地成為楚國的邊防重鎮,這是申息之師衰落的地緣原因。
同時與地緣原因並行的是其政治上的變動。在消滅若敖氏以後,庄王實行了【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其中群公子的封地大多位於方城之內的江漢地區,而外臣的活躍區域正是新近征服的淮河上游地區,新興勢力的擴張進一步加劇了楚國王權的衰落,到了靈王時期已經成了尾大不掉之勢,靈王首先在淮北地區滅國遷縣,試圖加強王權,以圖進一步壓制方城之內的群公子,反而引發了公子棄疾的叛亂,造成了嚴重的政治動蕩,而之後的吳師入郢更是使得楚國的貴族化無法逆轉。
與這一過程相適應的,是楚王日漸無法控制地方縣公,尤其是位於前線重地的申息兩地,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申公巫臣。巫臣叛逃的直接原因無疑是夏姬,然而巫臣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顯赫的政治地位卻與其申公的身份是息息相關的,在庄共之際楚國的動蕩中,巫臣作為前線軍事區首領的叛亂無疑是具有巨大政治意義的,這顯示出了作為前線軍事區的申息之地日漸強大,與中央矛盾越發激烈,隨著楚國王權的衰落,更是難以直接控制申息之師,申息之師也日漸離開了歷史前台。
總而言之:申息之師的特殊地位是由於其位於南陽盆地,擁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然而他的衰落則是因為隨著楚國的擴張和國際局勢的變化,淮北取代南陽盆地成為楚國的前線重鎮,同時在政治上楚國王權衰落,也導致無法動員申息之師作戰,地緣和政治上的競合導致了申息之師的衰落。
=============================分割線=========================
參考資料:
張清改:《申息之師考證辨》
譚黎明:《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官制研究》
晏昌貴:《春秋楚王權與楚國政治地理結構》
楚國政治變動可參見:為什麼楚國多公族叛亂? - 何越曦的回答
關於楚國的體制可參見該回答的第二部分:項羽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天下? - 何越曦的回答
最後照例是硬廣:
知乎歷史群,涉及各種歷史話題,有興趣的知友可以進群討論相關問題,QQ群號:283338991,么么噠
瀉藥。
那麼我就不好意思的胡亂說一些有關申息之師的認識吧。
首先從定性上來說,這股武裝是楚國的地方武裝。楚國搞軍賦制度、建縣之後,楚國武裝力量就從王室的王卒、宮甲和士大夫的私卒擴大到地方兵團。地方兵團指的是縣邑子弟組裝起來的武裝力量。地方兵團歸楚王管轄和徵調,但駐紮地往往在當地,這樣便於楚國進一步擴張。
《左傳·成公七年》曰:
「楚圍宋之役,師還,子重請取於申、呂以為賞田,王許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為賦,以御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晉、鄭必至於漢。」」
這裡說的很清楚,地方兵團所提供的「賦」,其中就包括兵團之「賦」。
這些地方兵團還包括:陳、蔡、不羹、許、葉之師,繁陽之師等等。
其次從定量來說,這些師團也構成了楚國的軍隊主力,申息兵團也是主力之一。
《左傳·昭公十二年》曰:
「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我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子與有勞焉。諸侯其畏我乎?」
好的,那麼一乘=甲兵3人+步兵72人=75人的話(這個找杜預問吧),這個地方兵團是75000人。那麼申、息兵團按照這個規模來看,就算少一點,也有個8-10萬人。
按照蘇秦的說法:「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車千乘」(王朗:你.....你偷我台詞!今我大魏國帶甲百萬,良將千員......)這樣算來申息兵團也是楚軍兵力的十分之一了。
然而,在楚國吞併小國之前,春秋小國才做一軍。一軍是12500人。如果把申、息算作小國的話,兵力約有25000人。
即便認為上面都是出於外交辭令吹捧楚國,按照同比例縮小,也可認為申息兵團是楚軍的主力之一。當年常凱申遼瀋戰役中喪師將近50萬,雖然這也算是國軍的十分之一,可也是慘重的損失不是?
第三,從時間變化來說,申息兵團最初是守備軍團,然後轉入精銳(李雲龍·晉:什麼他娘的精銳!老子打的就是精銳!),稍後隨著楚國勢力的北抬,再次轉入地方守備兵團。
A.《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秋,秦、晉伐鄀。楚斗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秦人過析隈,入而系輿人以圍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書,偽與子儀、子邊盟者。商密人懼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師。囚申公子儀、息公子邊以歸。
這說明申、息兵團是守衛武關方向的地方守備兵團,從士氣上來說也不行,「懼」。
B.《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既敗,王使謂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
城濮之戰中,申、息兵團作為楚國北出方城、淮河的進攻部隊,損失慘重,楚成王以此為借口,逼迫子玉自殺。楚成王特別提到了申、息地方父老,說明申、息在他心中有重要地位,可以認為申、息兵團是楚成王心目中的精銳。
C.《左傳·成公六年》:
晉欒書救鄭,與楚師遇於繞角。楚師還,晉師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師救蔡,御諸桑隧。趙同、趙括欲戰,請於武子,武子將許之。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諫曰:「不可。吾來救鄭,楚師去我,吾遂至於此,是遷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師,戰必不克。雖克,不令。成師以出,而敗楚之二縣,何榮之有焉?若不能敗,為辱已甚,不如還也。」乃遂還。
其中晉國方面特別提到「而敗楚之二縣,何榮之有焉?」而且是晉國進攻到蔡國時,申、息部隊才投入戰場,說明是縱深守備部隊,而且晉國方面「何榮之有焉?」這申息軍團的地位就值得琢磨琢磨了。
第四,從地域變化來說,申息兵團肩負的責任是:
A.武關方向。
B.威脅伊洛,兵耀鄭、陳。
C.守備淮北。
(參見上條)
最後,說道李雲龍,突然想起原形王近山了,王瘋子不就是紅四方面軍出來的么?紅四方面軍不也是息縣附近子弟組成的么?
申息兵團!把老子的義大利炮拿來!
呂、申、鄧、息等則早在春秋前期,被楚文王奪取,並設為縣。
求相關文獻。
既然是縣,秦晉制的縣,方五十周里(等於是周朝的周制男爵領或夏制公爵侯爵領或商制伯爵領)到方百周里。這些國家,要麼是周制的一些侯爵國在始封國的加封改封后的飛地分家而成,要麼就是夏制、商制的先聖之後的古國。
何休《公羊傳》隱公五年注說:「天子六官(軍),方伯二官(軍),諸侯一官(軍)。」《國語?楚語》:「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軍,古文官字通假軍字)正,而以伯子男為師、旅。周的伯300里,其食者三之一,最多只有100乘,4個都邑4個師。周的子200里,其食者四之一,最多只有50乘,2個都邑2個師。周的男100里,其食者四之一,最多只有25乘,1個都邑1個師。這些是總兵力,還需要留些防守,能夠出兵的兵力則更少。
申呂鄧看衛星地圖,申是侯爵,南申是伯爵4個都邑,呂是侯爵5個都邑,鄧是侯爵,此地也只有伯爵4個都邑,呂申加起來也才9個都邑,估計要加上息地的東申1個都邑才能組成呂申防區。息侯5個都邑劃歸蔡防區,和蔡國上蔡5個都邑一起組成蔡防區10個都邑。今平頂山市附近10個縣也就是10個都邑,組成楚國的不羹防區,又叫葉防區,相當於西周公爵領馬車250乘,2萬5千役丁。《左傳》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楚子(靈王)城陳、蔡、不羹。」有東、西二不羹城:東不羹在今河南舞陽西北,西不羹在今河南襄城東南。
大國三軍,小國一軍
成、康時代的盂爵銘有「王令盂寧鄧伯」,《左傳桓公七年》【經】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夏,谷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
【傳】七年春,谷伯、鄧侯來朝。名,賤之也。鄾子爵國,是鄧國的附庸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郡、縣二級制,全國分為36郡,郡下設縣。
銀雀山竹簡《庫法》:「大縣百里,中縣七十里,小縣五十里。大縣兩萬家,中縣一萬五千家,小縣萬家」。
秦制「大率(縣)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
所謂戰國時郡比縣小,很可能是錯把「都」看成了「郡」。都,在戰國以後專指點而不指面,但是周朝的都,既指點也指面。
《說文》中的註解稱「地方千里,鄉為百縣,縣有四郡(都)」
正方形邊長一千周里,有100個正方形邊長一百周里的大都。郡音形同君,是國家級別的,五十周里的小都離戰國的國家,面積差太遠了。漢朝一個郡一般有20個縣,王國一般有4到8個縣。所以只能是古人錯別字了。
《周禮·地官·大司徒》:「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參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所以一個正方形邊長一百周里的子爵領,可用的只有正方形邊長五十周里的一個小都。
正方形邊長五十周里是一個小都,也就是戰國的都、漢的小縣。
西漢公元前後,6300萬人口,公元2年共103個郡、王國等郡級政區,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萬戶以上的縣稱縣令,萬戶以下的縣稱縣長。基本上大部分都是萬戶方五十周里的小縣,5人1戶,1000個1萬戶小縣就是5000萬人口。再加上少數2萬戶大縣和邊疆山區一些地廣人稀的縣。
比如,萊蕪、牟縣和蓋縣之間,就間隔50公里,也就是方一百周里;巨平、梁父、柴縣之間,間隔短很多,應該是方五十周里。
《左傳》哀公二年(前四九三年)晉國趙簡子誓衆: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都), 士,田十萬 ,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
看著好像挺多的,其實只是官升一級而已。田十萬,就是方十周里的1成之地,出戰車1乘。1個五十周里的小都,有25個成。1個縣有4個小都。旅長下大夫一般有5個成,升為25個成的1個都,師長上大夫一般有1個都,升為4個都的1個縣。考慮到《禮記王制》大諸侯國的官制比天子要低一級,也只不過官升兩級
為什麼我感覺是炮灰呢
說到底其實是我們申息二國為楚所滅而已,然後這幫蠻子就覺得豫南是他們楚國故郡了呵呵噠~
——
——
——
——
——
——
——
——
——
——
——
—————————————————
然後我特地用信陽話把答案檢查了一
遍,嗯,還是熟悉的味道,蠻夷的感覺瞬間就出來了……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