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佛教的齋戒有什麼區別?

最近想為小女開刀吃齋。
就像問問,齋戒區別。比如,葷素,比如戒色。比如沐浴,比如抄經


謝邀,真是應景。明天二月十五正好是祖師爺太清道德天尊聖誕

貧道略說吾教齋戒源流。希望對您有幫助。佛教的自然不歸道士說啦。您可以擇而從之,皆可達成所願。
齋者,潔之以純,敬之以庄。本是上古祭祀之前,潔凈身心的一種辦法。後來成為一種修鍊的辦法。主要目的有兩個:
一,澡雪身心,以通神明。這是最原本的目的。
二,修鍊過程中需要的一種辦法,去雜取精之法。
戒者,警也。告命也。不能儉己則用戒。自警者,由內而外,故能齋。不能者,需由外而內,則戒。流傳到後來就是成了重要的修行辦法。因為新入門者,理不明,很難自警。故需由法而戒之,久而久之,明理而自警。或者乾脆習慣了,身心都不散亂,那麼修行會方便很多。齋法可以說是戒法的前身,或者說是升級版。
道教第一個戒法,就是太上所傳。老君想爾戒。道家說是無戒,但是前提是有自警之能齋。不然說破大天仍是雜散放蕩之輩。離道日遠。可惜道家家法幾無。就不用想了。現在僅在教法里有齋戒之法。這基本上回答了您第一個問題,齋戒的區別。
齋法不是簡單吃素。但是流於後來,就變成吃素了。 o(╯□╰)o
傳到現在,正一和全真各有戒律。正一的戒都在籙職上。受職之時,則戒籙並授。你有多大的職權就有多高的限制。升職則升戒的級別。
全真道士的戒律是分三壇
1.初真十戒,純熟無犯,位能至真人。則遷升2.中極智慧觀身三百戒,純熟無犯,希升仙品。則授3.天仙不可稱量戒。
對於在家居士,需謹遵積功歸根五戒
一者,不得殺生。
二者,不得葷酒。這裡要說明:酒為五穀之精華。葷酒為精釀之酒,蒸餾之類,素酒是粗釀。古時罕有精釀。而非葯非禮不得飲。此實為古禮。就是說,您要是身體需要酒而作葯可飲。若是重大祭祀禮儀場合則可飲。飲則不得過。
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心口不一乃是人之大病,久而失其誠,則心如霧照。沉而難明。這其中包括:綺言,諂曲,反覆,兩舌。所謂葷口不念經,這幾種比吃多少五葷三厭都麻煩。所以您要是念經的話,麻煩別犯這幾種。不誠莫若不念。
四者,不得偷盜。非己之物不得妄取。
五者,不得邪淫。《老君戒經》曰:戒淫者,非夫婦,若出家之人不妻不娶,若男若女,皆不得犯。夫妻雖非犯戒,過亦為淫犯。這條需要解釋下:出家的道士,無論正一全真(原本正一也有出家制度)尤其現在還在住觀的。不可妻娶。犯則三官問罪,膽子夠肥,貧道也不多言。居士,在家道士,只得夫妻相守,不得雜於外。夫妻之間,也別太折騰。不然精損氣耗,仍是淫犯。

您只要遵守這五點,就是道教一般意義上的齋戒了。至於道教食物上面的戒五葷,那是給練氣準備的。您大可必擔憂。

女子的話。還有女真九戒,是給入門者需用,不列出來,您願意就自己查一下。能做到就更好了。

齋法戒法皆可在祖師爺的道德經中找到痕迹。實為道家之所倡。到哪步就遵從那個階段的齋戒之法即可。今天特意列出來,希望對某位同學有幫助。

您為孩子祈福的話,有志齋戒,那就自己給自己按照定個章程,目的很簡單:誠之以澡雪身心而福至。您非道教居士,那就參考我上面所說自己給自己定下一個章程吧。若是能從我所說居士五戒,那最好了。道人洗浴之時,需要祝念,以便敕水令身心潔凈,這個沒法這樣說,您就想著洗的時候,洗去身心之穢物。每天早上若能念誦道德寶誥以及太上感應篇》,勢必有益得福。明晨能敬誦寶誥更佳,若是明天開始,正逢道祖聖誕,受氣逢運而始,鬼神自佑。福德自降。兩個寶誥附在下:

志心皈命禮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聖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氣。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志心皈命禮
太清仙境,大赤天宮,巍巍金闕之高,渺渺瓊霄之上,降生於無量數劫,說法於萬二千天,五千秘言,融三才之妙道,八十餘度,接六趣之眾生,聖德崇高,玄功廣博,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量度人,道德天尊。


佛教原本沒有吃齋一說。到了中國,抄襲了道家的養生文化,才強調吃素齋戒。

原始佛教的僧人,都是要飯乞討為生,別人給什麼就得吃什麼,給肉也得吃,不然就是起了分別心,起了慾念。

佛陀本人,就是吃肉食物中毒,腹瀉死的。

在巴利文《長尼迦耶》第16《大般涅槃經》,此經與漢譯《長阿含經》《遊行經第二》相應,是記載佛陀最後一年的傳教活動。

那時佛陀在薄伽城住了一段日子後,前往波婆城,住在鐵匠之子純陀的芒果林。純陀前來邀請佛陀第二天吃飯,佛陀以沉默表示同意。第二天早上,佛陀手持衣缽,與眾比丘一起前往純陀家裡吃飯。佛陀坐下後,對純陀說道:「把你準備好的軟豬肉給我吃,純陀!把你準備好的其他食物給眾比丘吃。」純陀遵命照辨。然後,佛陀叫純陀把吃剩的軟豬肉埋在坑裡,因為誰吃了都不能消化。

而佛陀吃了純陀供養的食物後,發赤痢,劇痛瀕死。按巴利文佛典,佛陀當時所吃的是 sukaramaddara,由sukara(豬)和maddara(柔軟)兩片語成。


誠心就靈,佛祖寬容,不會介意形式


推薦閱讀:

真正作為法器的是什麼菩提?
為什麼孫悟空最後是佛,而觀世音只是菩薩?

TAG:佛教 | 道教 | 道教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