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北條政子?

源賴朝正室,尼將軍政子。


不定期完結
=======以下通篇參照日文wiki等資料=======
源賴朝時的舊事先撇開不談,單從賴朝死後的事情來看,尼將軍北條政子可以稱得上母儀天下。她在賴朝死後穩定鎌倉政權上發揮了他人無法企及的作用。

賴朝死後,繼承家督的源賴家僅僅過了兩個月就開始疏遠賴朝時期幕府的御家人和宿老,倦於幕政。賴朝於正治元年(1199年)正月十三日去世,短短半年之後的七月二十日,源賴家竟然命令手下搶奪御家人安達景盛之妾。八月,景盛外出歸來,知道了事情真相,怨恨不已。適時有人向賴家進讒,稱安達景盛有謀逆之心。賴家迅速命令部下聚集武士,意欲誅殺景盛。八月十九日晚,雙方已經組織了大量人手布置於鎌倉,內亂一觸即發。
此時北條政子及時派人前往賴家處,迫使賴家停止行動。次日,北條政子召見安達景盛,親自安撫,並讓景盛「獻起請文於羽林(源賴家)」,令其表明忠心。之後,北條政子又遣使斥責源賴家欲殺功臣的不義之舉,同時更指出了賴家疏於政道,親近邪佞。
實際上,在北條政子的主持下,正治元年四月以後,源賴家的裁決權就已經受到了幕府宿老的執政合議的限制。源賴家的種種舉動,意在樹立自身獨立的將軍權威,打破賴朝留下的御家人制度。北條政子的行動及時阻止了急於求成的賴家,防止了御家人同將軍的爭鬥爆發。

建仁三年(1203年),北條時政廢黜將軍源賴家並派人將之殺害。與此同時,朝廷宣布由賴家之弟實朝繼任征夷大將軍職。彼時實朝年僅十二歲,為方便扶政,移居外公北條時政宅邸。不久,北條政子接到其妹阿波局的報告,得知北條時政的後妻牧方對實朝有不軌之意,當即決定讓實朝返回自己的住所居住。事後看來,這完全是合理的。
牧方是一個麥克白夫人式的女子。元久二年(1205年)六月,她挑起矛盾,鼓動丈夫誅殺與其女婿平賀朝雅有矛盾的御家人畠山重忠父子。時政禁不住牧方的讒言勸誘,最終派其子北條義時、義房將其殺死。北條義時本不願出戰,只是不得已從命。誅殺畠山重忠父子後,義時向父親報告稱謀逆之事系編造,為此「悲淚難禁」。廣大御家人也了解了此事真相,人心逐漸與時政、牧方相背。
同年閏七月,牧方策劃陰謀,企圖謀反,意在殺害將軍源實朝,擁立女婿平賀朝雅為將軍。北條時政一直想控制源實朝,但受到北條政子牽制,未能如意。他在殺害畠山重忠父子後,深感地位下降,於是企望孤注一擲,同意了這個計劃。
北條政子及時察覺了父親和繼母的陰謀,與兄弟北條義時果斷採取對策:首先派出有力御家人將源實朝護送至北條義時邸保護,然後召集御家人征討北條時政。北條時政被迫出家,並和牧方一起被趕出鎌倉。在京都的平賀朝雅也被殺死。幕府的危機再次被化解,北條政子在御家人中聲望高漲。

北條政子在後來源實朝的死亡上則有一定的責任。源實朝是被以培養公卿的模式撫養長大的。他沉迷於文化、遊樂、女性,卻一直未有子息。北條政子對實朝的繼承人問題極為關切。彼時血統上最適於繼承將軍之位的,是二代將軍源賴家之子公曉。公曉的至親被殺時,他已經四歲。北條政子對賴家的被害一直心懷內疚,因而對於公曉也多有關照;但她又心中矛盾,不願意由他來當這個將軍。元久二年(1205年)十二月,她終於決定讓公曉拜鶴岡八幡宮寺別當尊曉為師,削髮為僧。次年,又決定讓公曉來當源實朝的養子;不久她又讓公曉遠赴滋賀大津的園城寺明王院拜師。建保五年(1217年)六月,鶴崗八幡宮寺別當空缺,政子認為公曉可以補缺。於是公曉返回鎌倉,同年十月正式補任。北條政子的一系列安排,都是為了斷絕公曉成為幕府繼承者的可能;同時也是擔心激起公曉對幕府的仇恨。但她沒有料到公曉的報復心理之強,竟在自己尋到合適繼承人前就已經覓機將實朝刺殺。
承久元年(1219年)正月二十七日,源實朝在鶴崗八幡宮寺舉行大臣就任典禮。典禮一直到深夜才結束。當實朝從八幡宮寺內退出返回時,被躲在陰影中的公曉用劍擊倒並砍下首級。與實朝同行的親信源仲章也被另幾名伏擊者殺死。公曉後來為長尾定景在未確認身份的情況下殺死,賴朝直系血脈就此斷絕。
北條政子沒有預見到自己孫子公曉的危害性,不能不說是她判斷上的一個大失誤。

更新預告:北條政子迎立新將軍、處理承久之亂以及扶立執政北條泰時相關


對於執權來說,姑姑果然才是真愛


一個字:好
娶妻當如北條政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從上世紀開始日本盛行變身影視作品?
為什麼日本品牌的商標偏愛使用全大寫的西文字母?
如何看待部分pixiv上的中國畫師讓粉絲用日語留言的行為?

TAG:日本 | 日本歷史 | 日本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