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事件曹爽事發該怎麼做?


《三國志·魏書九》原文
(桓)范南見爽,勸爽兄弟以天子詣許昌,徵四方以自輔
(曹)爽疑,(曹)羲又無言。

范自謂羲曰:「事昭然,卿用讀書何為邪!於今日卿等門戶倒矣!」
俱不言。

范又謂羲曰:「卿別營近在闕南,洛陽典農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詣許昌,不過中宿,許昌別庫,足相被假;所憂當在穀食,而大司農印章在我身。
羲兄弟默然不從。

中夜至五鼓,爽乃投刀於地,謂諸從駕群臣曰:「我度太傅意,亦不過欲令我兄弟向己也。我獨有以不合於遠近耳!」
遂進謂帝曰:「陛下作詔免臣官,報皇太后令。」

范知爽首免而己必坐唱義也。范乃曰:「老子今茲坐卿兄弟族矣!」


《三國志·魏書九》白話譯文:
桓范南逃出洛陽,拜見曹爽,勸曹爽兄弟學武帝,綁架天子跑到曹氏一族的基地——許昌,然後下詔各州郡的士兵來討逆勤王。
可是曹爽猶豫不定,曹羲默不作聲。

桓范再地告訴曹羲說:「事情發展到這樣很明了了,你們倆兄弟白讀了這麼多書,今天曹氏宗族就滅在你們兩個二逼手上。」
曹家兄弟繼續沉默無言。

桓范發飆「你們哥倆還有一支部隊在城南呢,洛陽典農校尉也屯軍在城外,這些都是效忠你們的。你們今兒帶天子去許昌,半夜前就能到。許昌還有預備的軍備庫和守軍,夠你們用的。後勤糧草你們也別擔心,老子是農業軍需部長,大印在手,說有就有。」
曹家兄弟仍然裝死。

半夜,曹家兄弟徹底慫了,感覺只要投靠司馬懿就能活命,發公告投誠。
桓范知道自己投靠司馬兄弟站錯了隊,必死無疑,大叫「老子被你們倆兄弟坑慘了,跟著你們一起滅全族。草泥馬!!!!!」
……


桓范果勸爽奉天子幸許昌,移檄征天下兵。
曹爽掌大權握皇帝是宗室,就憑著他姓曹就可以拉起旗幟換個地兒跟司馬對抗了..
結果曹爽只是無膽鼠類,宣王一動就嚇的屁滾尿流


「聞司馬氏議欲盡誅諸君,而將軍棄眾投刀,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詣許昌,所在收兵,與天子相隨,而令四方,以攻洛陽,事必濟矣。雖不濟,亦死而已,降未後也。」


桓范已經給出了答案,可惜曹爽沒有採納。


橫豎都是死 雖然好多答案都在說曹爽如果不慫能跟司馬懿擼上幾場不虛的戰鬥


但在我看來以曹爽小兒………………還是省省吧……拿彈弓打鳥多好玩~


看史書的時候,我們會遇到很多臉譜化、貼標籤的歷史評價,不只我們看歷史的人會這樣,歷史學者們往往也難逃此窠臼。劉禪無能,晉惠帝是白痴,王敦是莽夫,桓溫是陰謀家。而臉譜化歷史人物是最不需要動腦的一個思考方式,你只要說出一個標籤,我們腦海里就會自動配置上一個自己熟悉的場景和形象。這是為什麼我們作為旁觀者總會輕易的得出結論,但是處於歷史參與者們的視角,他們面臨的環境要比我們看到的複雜的多,弄清楚他們當時的處境才能更理解一個歷史參與者他們當時行為的判斷依據。

而曹爽無疑也是眾多被臉譜化人物中的其中一個。在高平陵之亂髮生後,曹爽一直被歷史學家描述為一個目光短淺優柔寡斷的形象,而桓范被描述為一個足智多謀的形象(當然,司馬懿等這些人也這麼講過)。

高平陵之變自有曹爽當權後的得意忘形,也可見司馬懿的老奸巨滑。但是若非說曹爽卸甲投誠是的選擇是錯誤的,也未見得。結果是壞的,但是過程中的選擇判斷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當時情形下,曹爽是沒有選擇的,畢竟妻小家室都在司馬懿父子手中,司馬懿父子兵分三路佔領皇城,司馬懿在去佔領武庫的時候曾經過曹爽家,當時曹爽的妻子還和親信商量著怎麼辦。可以設想當時事發後,曹爽的家人是在司馬懿的控制之中。此時如果曹爽接受桓范的建議那就意味著放棄了家室親人的性命作司馬懿的人質。不單是曹爽一人,其兄弟等人的家室也一樣如此。曹爽兄弟幾個無法作決斷也是正常的。

桓范勸言未必也全對,但是桓范即使清楚這一點,他的選擇也無非只有一條就是寄希望於曹爽召集洛陽及許昌其他幾處的兵馬,以及自己大司農調集糧草的權力作拚死一搏。因為他的處境與曹爽不同,他是在司馬懿攤牌後主動出城援助曹爽的,如果曹爽不反攻司馬懿的話,無論其他人命運如何,自己是難逃一死的,這是沒有迴旋餘地的,桓范當然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點。但是曹家兄弟們的命運就不一樣,你看著他們其實有兩個選擇,帶皇帝去許都或投誠,但其實他們只有投誠認輸這一條路可走。如果去許都一方面意味著放棄家人性命,另一方面曹氏兄弟能否如桓范說的調集軍隊打敗未有敗績的司馬懿心裡是沒底的,曹氏兄弟雖然不如司馬懿精明,但也不至於說認不清當時形勢,曹爽當政把自己名聲已經弄壞了,本人當時在朝野中支持者是少數,正所謂牆倒眾人推,只是高平陵之變前,大家都在等另一個輔政元老司馬懿出山來推這堵牆。當曹爽知道司馬懿不是真的病了,已經準備反擊的時候,曹爽應該就已經明白自己沒有勝利的希望了。因為你要明白你的對手是四朝元老,被稱為魏國「周公」的權臣。以前兩人同時當政時,他已經領較過,司馬懿每次征戰必大勝而歸,曹爽每次往蜀國徵兵均以失敗告終,曹爽心裡早就明白各自的實力懸殊,這也是曹爽為什麼一直要用其他方法排斥司馬懿的原因。所以曹爽對桓范的建議有過客觀的評估,要不然也不會猶豫那一天一夜才下決定。

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點我們要注意,曹爽是拿了五個人的人格來作的卸甲投誠的決定的,這五個人分別是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和曹爽的親信尹大目、四朝元老蔣濟,另一個四朝元老——司馬懿本人。前兩個人不說了,我們說後邊這三個吧,尹大目從小就是曹爽家家奴深得曹爽信任,尹大目總不會害自己吧。後來尹大目因為這事兒一直想著為曹爽報仇,可見這個人的人品是沒得說的。再就是托尹大目帶來信件的蔣濟,司馬懿後來要處死曹爽等人三族時,蔣濟拚死為曹爽說情,包括一向貪財的他主動要放棄高平陵之變事後的封候的封賞。可見他當時是真的認為司馬懿會信守諾言不會殺曹爽的。甚至曹爽死後因為這件事,他一直鬱鬱寡歡三個月後也跟著抑鬱而終。再說司馬懿,當時曹爽在城外司馬仲達是指著洛水發誓不會追究的,司馬氏一向以儒士自居,這是賭上了自己人格的。

所以放棄抵擋並非曹氏兄弟蠢,也因他們無法想到德比「周公」的晉宣皇帝突然的人性轉變,人性難測呀。

最後再回頭說說桓范這個人,本來在城裡睜隻眼閉隻眼就可不用趟這淌渾水的,史書上說他本人跟曹爽關係並不那麼親密,僅因為同鄉的緣故曹爽對他比較客氣。可是他為什麼冒這麼大風險要參與進來呢?一方面桓范是曹操舊屬,又是帝室鄉里之親之故。也不排除桓范有政治投機的目的,因為桓范在出城前和下屬分析過事件的走向,桓范的結論是,在這場戰爭中手握實權的曹氏兄弟勝算更大,所以他才鋌而走險出的城。司馬懿說桓范是一個智囊,可是桓范不懂審時度勢有的只是小智慧而已。

要說高平陵之變中能影響歷史逆轉的標誌性事件,不是曹爽的卸甲投誠,而是嚴世的猶豫,在樓上沒朝司馬懿射出那一箭。錯過了這次機會,後邊曹爽無論作出什麼樣的決定都已經挽救不了敗局。

(先寫到這裡,回頭修改)


——————————————————————分割————————————————————

回復 @一個nc雲集的平台 :你這說的都是似是而非的理由,我給你講幾點你自己查資料去吧:1、「禁軍當時也是觀望態度」,你所說的禁軍當時其中一個首領叫司馬師,時任中護軍,負責保護皇帝和選拔武將,你說司馬師的爹在造反而他自己卻在觀望?2、你知道當時司馬懿屢建軍功,曹爽同作為輔政大臣之一為建軍功,效仿司馬懿征伐蜀漢從來沒勝過成為笑柄,你認為曹爽反扑打仗能贏得了?3、「況且曹芳時期皇帝這個旗號還是很有權威性的」我想問你知道曹芳是不是明帝的兒子這在歷史上是有疑問的你知道嗎?人們普遍認為曹芳並不是明帝的兒子,這個旗號還叫權威?再說曹芳一個8、9歲就當皇帝的小孩子哪來的權威?有權威還用司馬懿和曹爽當輔政大臣?4、司馬懿為什麼要政變?除了曹爽一再相逼,還有曹爽當政不得民心,大臣都希望有人(準確的說是希望司馬懿)能站出來掣肘曹爽,司馬懿在高平陵之亂前一直被比作「周公」,高平陵之亂司馬懿是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的,要不然司馬懿裝病那麼多年怎麼可能突然就出山作亂?5、「曹爽是大將軍+宗室」這句話本身也算是對的,但是你也應該了解一點,曹爽是曹真的兒子,一般認為曹真是曹操的養子,其父曹邵和曹操是關係比較遠的族親,也就是說曹爽和魏國曹氏親戚關係並非至親,當然魏國曹氏很信任他們這一脈是有的。所以你說的不算錯,但是你要明白當時執政的兩人曹芳和曹爽,一個是來路不明的皇帝和一個血緣關係不強的皇叔在統治魏國就行了。這樣一看你就明白當時魏國宗室大臣們心情是很複雜的。


聽恆范的


跑路。
或者反擊。
後者成功概率其實很大。


沒任何辦法,司馬家已經控制了京城,並且曹爽真以為去了許昌就有用?橫豎是一死,不過正因為橫豎是一死,有點骨氣就應該集合剩餘兵馬,挾持天子攻打京城,別丟他爹的臉,說到反轉或許只有在政變之前曹爽先下手殺光司馬家才能反轉,政變之後,晚矣。


司馬懿都快死了,還會留下後患。相信敵人承諾的,當時應該還有能找見墳堆的


推薦閱讀:

三國里閻行臧霸武力真實排行?
為什麼說阿斗比諸葛亮更適合當班主任?
三國里誰的命最好?
為什麼沒有人罵諸葛亮把持朝政?

TAG:三國 | 三國演義書籍 | 曹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