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限的壽命會成為知識發展的終極障礙嗎?

比如,是否可能有一天,人類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一個人窮盡自己的自然壽命也無法完成基礎學習,從而無法繼續將人類知識向前推進?

相關問題:

自然科學是否會因自身的複雜而走向停滯?
當科技發展到就算一個人只選擇一個方向,卻終其一生無法達到最前沿水平時,會發生什麼?


現在人類的知識體系已經到了你說的狀態。
現在的物理和數學,都是一輩子學不完的。
再牛的人,也只是精通幾個分支,其他連邊都挨不上,這再正常不過了。

但基礎理論仍在向前推進,因為

  • 做出新發現不需要掌握所有知識,一個人只需在幾個方向上深入學習即可。
  • 知識之間有共性,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經驗後學習起來很快的。
  • 各個領域加強合作,互通有無,可以做出很多成果。這就是所謂交叉學科。
  • 知識的發展包括不斷的總結整理,力圖保持體系簡潔明了,並非簡單積累。

「天啊!這顆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級,是5B級!!」看著藍84210號艦從一千光年之外發回的檢測報告,參議員驚呼起來。
  人類城市的摩天大樓群的影像在旗艦上方的太空中顯現。
  「他們已經開始使用核能,並用化學推進方式進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們所在行星的衛星。」
  「他們基本特徵是什麼?」艦隊統帥問。
  「您想知道哪些方面?」藍84210號上的值勤軍官問。
  「比如,這個行星上生命體記憶遺傳的等級是多少?」
  「他們沒有記憶遺傳,所有記憶都是後天取得的。」
  「那麼,他們的個體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麼?」
  「極其原始,也十分罕見。他們身體內有一種很薄的器官,這種器官在這個行星以氧氮為主的大氣中振動時可產生聲波,同時把要傳輸的信息調製到聲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種薄膜器官從聲波中接收信息。」
  「這種方式信息傳輸的速率是多大?」
  「大約每秒1至10比特。」
  「什麼?!」旗艦上聽到這話的所有人都大笑起來。
  「真的是每秒1至10比特,我們開始也不相信,但反覆核實過。」
  「上尉,你是個白痴嗎?!」艦隊統帥大怒,「你是想告訴我們,一種沒有記憶遺傳,相互間用聲波進行信息交流,並且是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進行交流的物種,能創造出5B級文明?!而且這種文明是在沒有任何外部高級文明培植的情況下自行進化的?!」
  「但,閣下,確實如此。」
  「但在這種狀態下,這個物種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間積累和傳遞知識,而這是文明進化所必需的!」
  「他們有一種個體,有一定數量,分布於這個種群的各個角落,這類個體充當兩代生命體之間知識傳遞的媒介。」
  「聽起來象神話。」
  「不,」參議員說:「在銀河文明的太古時代,確實有過這個概念,但即使在那時也極其罕見,除了我們這些星系文明進化史的專業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說那種在兩代生命體之間傳遞知識的個體?」
  「他們叫教師。」

可能有點偏題,這讓我想起大劉《鄉村教師》里的這一段,樓主和外星人有類似的想法哦,哈哈。


同意陳浩,正因為學不完,所以現在論文多得從來看不完(一般只看自己暫時做的相關的文章)。
正因為有學不完,所以現在有很多方向(分工),也有很多會議。
會議就是用來交流各自發現的的,有可能A從理論上預言到了,而B在實驗中發現一個很怪的(A預言的)現象。要是倆人遇到了,那雙方會非常感動[1]。
——————————————————————
[1]
1.上海應用物理物理生物學研究室(http://www.sinap.ac.cn/physbio/jianjie.htm)的方海平研究員,曾經在理論上模擬出一滴水滴到有電偶極的表面上的親水疏水性的時候(論文:Phys. Rev. Lett. 103, 137801 (2009),下載地址: http://prl.aps.org/abstract/PRL/v103/i13/e137801),模擬到先會有一層水分子的出現(大約1nm厚),然後在這層水分子上面,才會有大水滴。如下圖所示:

2.早在2006年的時候,澳大利亞核科學與技術組織(Australi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ANSTO)的Michael James,他做中子散射實驗的時候發現了這個現象,但是沒有理論或者模擬的基礎,因此發表的時候,人家編輯直接拒掉——拒詞:「看起來太不可能了」。10年他來中國開會,遇到了方海平,倆人聊到了這一點,直接把Michael James樂壞了,他把方海平的文章一引,然後成功發表在2011年的Soft Matter上(論文:Soft Matter, 2011, 7, 5309-5318, 下載地址: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1/sm/c1sm05096f ),他的文章圖如下:

3.要不是開會,兩人不會遇到,方海平不會看到自己的模擬被實現,James也不會看到自己的實驗有什麼理論解釋。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人一生也學不完。因此開會是很有幫助的!
4.歐洲之所以好文章比較多,是因為他們經常有很多會議,學術交流比較頻繁。


現在phd不到30歲就可以畢業了,所以還早。等什麼時候得學習80年才能發出人生中第一篇paper的時候,就差不多了。


科研體系的組織形式會不斷變化,跟上知識膨脹的形勢。
比如某些實驗室內部已經實現流水線化,搞錢的搞錢,做實驗的做實驗,寫文章的寫文章。。。


14年2月重寫這個答案。

之前想過這個問題,不過不是局限在物理學領域,而是對人類能探索到的所有知識。
先忽略過程,我們考慮會不會有一天到達這個狀態:
所有最天才的人在極限壽命之內可能完成研究的命題都已經完成了,人類知識的總和達到某個邊界而徹底停滯(或者持續向這個邊界逼近(例如: 1-1/n ,其中 n 是時間),應該沒本質區別)。
補充幾個細節:
1.誠然,我們現在要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只需要跟創造它們比起來短得多的時間,但是這個必要的準備時間是否有上界(收斂)?就算收斂,極限是否在壽命極限之內?
簡單來說,就是會不會有一天雖然極度壓縮,但是閱讀任意前沿論文所需要的積累時間依然過分接近壽命極限,導致繼續研究變得基本不可能?這是題主你的意思嗎?
2.科技的進步當然會帶來這個邊界的突變。壽命的延長,教學方式的提升,甚至基因的改良都是可以期待的。但是這種突變級的科技是否足夠多?會不會有一個時刻在整個邊界之內都不再有突變級的科技了?
我個人最期待的是改變生存和思考形態,例如神經學和人工智慧達到極限之後人說不定可以轉變為電子生物達至永生,或是可以將知識完整的用常數級時間傳承,再或者建立某個效率不衰減的無限容量並行協作思考系統。
3.當然,就算這個極限狀態存在(要很多苛刻條件同時成立),如無意外也要很久的時間才會達到(一個能快速探索這個答案的機器或方法本身就會擴大邊界,包括傳說中的量子計算機?我猜),所以也輪不到我們操心吧。
而且我們現在判定它存在其實是算不得數的,說不定哪天哪個數學家輕飄飄地來一句可以按照某個順序遍歷得到無數個(可數多個么= =)有意義的數學命題(哥德爾在他的證明裡是不是已經這麼做了?沒看過,誰看過的指點我一下)那就搞定了。
隔了一段時間,又思考了一下,好像沒有搞定,反而引出了一個更可怕的情況:
如果人類的壽命有極限;
而任何邏輯語言在一定時間內能分辨的情況數是有限的;
那麼,所有能在人類極限壽命之內完成閱讀和理解的命題是有限的。(長度有限,一個長度單位的表達能力有限)
也就是說,人類知識的疆域是有限的。
當然,之前的討論還是基本有效,這些事情離我們還是太遙遠,而且這種意義這種規模的有限也不一定那麼可怕,我只是說一種邏輯上的可能。

現在,我還只是一個學生,不知道一線科研從業者做研究時的真實感受是怎樣的,也沒有考察過過往知識壓縮的比例和科技的最大可能,所以一切說穿了都只是隨意空談好玩而已,不必在意。

最後留一個疑問,關於有限時間有限可能形成的有限組合。如果時間不存在某種本質的有向性(熵?),會不會在另一個時空,存在一個跟現在的你一模一樣的人?

唉。我還是書讀得太少,卻想得太多啊。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誕生於公元前300多年,可見早在兩千年前,古人已然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那麼這兩千年來人類有限的壽命會成為知識發展的終極障礙嗎?
顯然不是,並且事實上是在不斷加速的取得進展。

那麼古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就是說知道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
繼續在細分領域「知之」唄。

只要人口基數夠大,維持人類生存所需的生產力足夠,那麼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人力可以投入到知識發展的領域。對於這方面我覺得還有巨大的空間。

對於未來,可以借鑒前2000年的歷史發展。


1 基礎學科的定義一般符合幾點(自己總結的,勿噴):

a,無爭議的共同認知
b,在劃分學習時段內的知識總量(就是按知識量劃分,重要性排序,小學6年,初中3年這種)
c,對總體體系決定意義或對現實影響深刻的。。。。(其它的有很多冷知識,比如古人的很多常識,你看九章算術一大厚本,現在不也精簡了)

2 剩下的就該劃分類的劃分類,某幾類的公共部分是專業基礎,其它專業分支。或者說用到兩個分支了就交叉學科。。。。知識樹就開花了。

一人研究一個支,人類開始協作的探索歷史(據說亞里士多德時期一個人就把各科知識學完了)

3 其實不用感嘆,這種方式不但適合知識,還有工程項目。

而且,在互聯網和計算機領域早就普及了。叫分散式。。。或並行。。。
一個電腦慢,就分解任務大家一起干。。。超級計算機也是這個原理,因為製造工藝的問題,單個cpu是有極限的。像google那種巨無霸弄數據中心就是個機房裡面都是主機,需要就進行並行作業。

4 上面扯遠了,我想說的其實是,未來科技可能能改變這個現狀,比如進行腦部交流?學習效率就提升了。。。

或者乾脆生物學除破了,人類延長壽命。。。

或者說乾脆人類自然壽命接近永生,什麼學習量的就是小case了。

當然,那樣會引發更多的問題,但那些就是別的問題,就不在這裡說了。


知識發展有兩個方向,縱向和橫向。
縱向好比蓋高樓,現在有些已經高到光是爬到樓頂就要耗盡幾乎一生的程度了。
橫向好比加寬,寬一點上面的樓就能蓋到更高。
縱向看起來好像比橫向更難,其實不然,縱向主要看努力,而橫向基本靠運氣。
縱向上出成果你會感到:卧槽~這樣也可以?
橫向上出成果你會感到:卧槽、卧槽、卧槽、卧槽…×N~這這這這…×N些原來是這樣的啊!!!
靠近基礎的橫向發展基本都是直接上來刷三觀的...…
而基礎的基礎目前是邏輯(不考慮哲學,哲學更基礎,但是比較虛幻),而邏輯目前只有演繹和歸納兩種,演繹能幹的不多,而歸納還不太可靠…如果哪一天蹦出來第三種~~想都不敢想~~


個人覺得,不會。
或者說,人類有限的壽命這個因素只是知識發展的小小障礙之一。

誠然,基礎學科的發展越發的成熟和完善,基礎教育也逐漸由中學提升到大學甚至碩士博士的層次。但即使是最先進的科學研究,我想也或多或少站在已有的基礎之上,或是開拓創新,或是批判改正。宏觀看來,知識發展的進程就像在未知的雪地上向未知的方向滾一個巨大的雪球。雪球可能會吸附新的雪片,也可能會剝落下雪片,或是遇到厚厚的雪層突飛猛進,或是遇到石頭磕磕碰碰。

但雪球不會停,雪球滾過的痕迹也不會斷。

從這個角度來說,有限的壽命不會是其自身對這個雪球的某個局部做出貢獻的阻礙,而恰恰有可能是貢獻。某個在自身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或是團隊,使得雪球在某個方向上有所增益,會使得更多的人關注這個方向,使得雪球的滾動向著這個方向更進一步,不只這一個點,而是和地面接觸的其他點也會有所增益,有可能會引發新的領域的進步。雪球不能只向著一個方向滾動,某一學科的發展也不是自始至終永遠順利,會從無到有,一日千里,也會形格勢禁,山重水複。總是一個百轉千回的過程。

舉例來說,經典力學在牛頓之前一直兜兜轉轉,艾薩克牛頓的貢獻就如同發現了一個山坡,讓這個雪球滾落的速度飛速提升。而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笛卡爾等人的貢獻其實是在兜兜轉轉中把這個雪球逐漸引領到了坡頂,牛頓一腳,經典力學就滾下來了。而這滾落,就不僅僅是經典力學了,哲學、數學等也都在這滾落的過程中有所進步。

比之人類有限得壽命,我覺得阻礙知識發展的是隨著學科的越發成熟,我們竟然變得無所適從。

如果每個人的知識也是一個雪球的話,我們從小接受知識教育像是捏出一個小小的球胚。經過十餘年的基礎教育,初具規模。那麼問題是,現在的我,不知道往哪裡滾。

想到學校里創新實驗室裡面的同學,他們或是ACM通宵刷題或是改進智能車。剛看到《請回答1988》里的崔澤六段之於圍棋。講真,他們的雪球滾得讓我艷羨不已。

想想我自己,學一個不痛不癢的專業,翹一些不溫不火的課。平時看劇看電影看手機,考前溫書突擊下決心。心中的雪球已經許久不曾滾起來了。

也會突然想改變現狀,渴望那種身旁冷風呼嘯,腳底生風的感覺。
看到PS的成果美不勝收,鬥志昂揚的安裝PS,看視頻教程,刷奇技淫巧,兩天後想,我以後又不會用到ps,為什麼要自討苦吃。放棄了。
偶爾看到橋牌,四人圍坐不言,腦細胞飛濺。很喜歡這種感覺。加入橋牌社,來了兩次活動,兩把後興趣索然,想現在學橋牌是有些晚了而且以後和誰下啊,放棄了。
想到以後會和國際友人高談闊論,六級報名後想著每天單詞200,聽力10分鐘。晚上回到宿舍油然而生疲憊感於是打開電腦來兩局美劇,熄燈想起,安慰自己看美劇就算複習六級了。放棄了。

低估了自己的腦,高估了自己的手,是個人發展的最大阻礙。

於我自身而言,在我腦海中的度過的生命精彩萬分。雪球一旦滾起來,就不會停。小學的時候,我是天賦異稟的數學奧林匹克冠軍,是過目不忘的記憶神童,是速算小天才。中學時,我是三分精準的組織後衛,是數學輕鬆滿分的不羈少年,是會催眠術攝人心魄的大師。現在,我想的更多,卻終於意識到了我從來都是淺嘗輒止的普通人。有所鬆動了雪球,晃了一晃又安定下來。

所以啊,題主,我覺得知識發展的障礙絕不會是有限的壽命。我甚至覺得有限的生命,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質。若真是長生不老,哪會有懊悔,哪會有追憶,哪會有思考。而我們能在有限生命做的,不過是為後來人捏一個小小的球胚,告訴他們怎麼去滾。讓他們心中的雪球帶動人類的大雪球,一起滾下去罷了。


在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是之前有一些奇奇怪怪想法鬱結在心中,借著這個問題抒發一下,想到什麼就寫下什麼,感覺偏題了,題主見諒。

答於大年初一的晚上.


以人類的生命長度來衡量,知識的深度是有限的,而知識的廣度是無限的。
從深度方面說,人類的壽命、腦容量是有極限的。哪怕是長壽的天才,也受到了智力發育和學習曲線的限制。窮其一生,輔以計算機外腦,灌輸其某一領域的全部知識,要繼續發展此領域的深度,也受到其生命周期的限制。
這就比如游泳,即便是健將,也難游過海洋;即便是乘太空飛船,也難以探索宇宙的邊緣。因為探索者的生命有限。
而廣度方面,顯然不受限制。

推論:
1,遲早有一天,人類的科學探索/知識深度進展極其緩慢;
2,終身學習的要求太高了,豐富的物質世界,難以讓人安心長期從事前段科學研究;
3,知識的廣度被大大拓展,薄弱學科/交叉學科產生了更多的發現;
4,科學天才的壽命被延長,直至發展為生物腦,離開老朽的身體後依然能繼續生存、思考;
5,發明外腦,讓人類大腦連接到計算機上,藉助超級計算機的力量,藉助網路,發展出高級快速的集體思考;
6,發明仿生人腦,形成科學知識的自動化挖掘,代替人類產出知識;
7,仿生人主宰世界;
8,生物人理解了生命的意義,絕大多數不再追逐無盡的科學真知,而是轉而享受高度的物質與精神文明。不再追逐漫長的無意義的生命,轉為積極體驗熱愛生活;

以上是幻想。


不會,不同歷史階段人類學習的重點不同。


中國是考試製度的起源,但鴉片戰爭以前,書生窮經皓首,就是為了學個四書五經;唐宋時的科舉比較寬鬆(剛發明出來嘛,總得有個調試的過程),但也就考考作詩什麼的。至於數學,那是另一門考試;法學又是一門獨立的考試。為了能「鯉魚跳龍門」,多少讀書人就背死那幾本書,卻到很大年紀了,文章也作不好,舉人也考不上(比如我們可以參考一下范進中舉)。


結果到現代,小學就一下子完成識字掃盲了,初高中除了學那裝13的文言文外,還要學一堆數理化知識,學英語,甚至學計算機Office軟體、學簡易的編程,然後每年還是能培養出大量符合要求的人才。是現代人更聰明嗎?這個關係不大,我們與古人的基因並沒有這麼顯著的差異。有人可能說是營養跟上了,但問題是古代能念得起書的本來就是地主階級,他們還會營養不良嗎?

那麼,是現代的教育方式更先進嗎?也許現代的「啟發式教育」有利於學習數理化,因為理科學習關鍵在於運用,不加以理解而只是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但問題是,文科上,就背那幾本書,古人考了那麼多年,難道就一直沒人總結出記憶的方法、記憶的規律來嗎?

有人也許總結是因為簡化漢字,這在掃盲上確實貢獻很大;語文上運用白話文也是這樣,但這跟學古書有什麼關聯呢?本來文言文就是要運用到生僻字,就是要運用(仿)先秦時期的語言,現代與古代又真的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么?

我覺得是這樣的。人類的第一階段文明,我稱之為「文字文明」,道德、哲學、禮儀等封建時期的大部分知識,停留在定性知識階段就夠用了,因而語言上的學習會成為很重要的一環,文人們比拼自己的語文水平,作為文化高低的評判標準,而這過程中,人們其實學習了大量冗餘的知識,只是當時的人覺得是有意義的罷了。

人類的第二階段文明,我稱之為「數學文明」,各類科學知識無不以定量研究為目標,這種風氣延伸到社會學上,我們就得到一批無用的經濟學家:他們總是列出各種公式,計算著各種經濟指標,卻終究只是用來糊弄人民罷了。而在自然科學的研究本身,也是存在大量冗餘的。人們以發論文的數量判斷一個實驗室是否高產,而以引用因子來判斷一篇論文的質量。但這種指標,就像以認識「回字的四種寫法」判斷是否有文化一樣,似是而非,最終偏離設計時的功用。

終究,人類文明會走向第三階段,我們現在引以為傲的許多科學知識也許會被裁減、精鍊,變成少數愛好者才能熟知的東西。大部分人只是打個基礎,然後就去學更高級的知識了。


如何定義自然壽命?一個人本來患上了疾病,但通過現代醫學手段治好了,可以嗎?

如果可以,那麼只要科技樹不點偏,比如整個社會都發了瘋,只研究軍事武器但不研究民生醫療,那麼隨著科技發達,醫學會進步,人類的壽命也是會一直增加的。

古人能活到七十歲算稀有了,現在大部分人的預期壽命都超過這個年齡了。

至於基礎學習,科技要推進,其實關鍵點是在試錯。所以不需要一個人知道所有的東西。只需要有足夠多的人、足夠多的資金、足夠多的時間來試錯。把每一種可能性都測試一遍,直到碰到答案為止。


我大生物學這時候就要出來救世了——你們等著,我給你們延長壽命!


這問題我也思考過。。。。。。
不一定是學會所有的東西,而是,若要在某領域有新的發現,那必須掌握了解某某知識理論。而人類壽命限制使得他無法在死前點完這幾個技能點,就沒法點出後面的技能。。。。

反正我後面是沒想通


生命在進化、學習本身也在進化,知識也在進化。


人類有限的壽命不會成為知識發展的障礙,這是因為人類知識的推進是依靠集體智慧完成的。以前這個集體主要包括人,如今增加了計算機和互聯網。海量的基礎知識存儲在論文、書籍和互聯網中,人只要會檢索、查閱就可以了。

而且,很多人已經發現,整個人類正在像一個大腦那樣運作,集體智慧日益強大。

全球腦(global brain),是正在湧現的以地球為基礎,數量巨大的擁有發達大腦和創造力的所有人類個體,他們藉助於各種信息處理工具,通過各種通信方式,彼此之間相互作用,結合成的具有神經系統特徵的自組織巨型網路。該網路具有比人腦更高級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創造力。它所表現的智能,就是地球智能。或者,為了讓大多數人更容易接受和傳播全球腦思想,我們可以將它概括為:地球是一個腦,每個人是一個神經元。

參見:
地球演化中有哪些超乎人想像的現象? - 楊友三的回答


這個問題我小學時在科普讀物《我們愛科學》里就讀到過。

當時世界上一些科學家提出的解決辦法是:研究大腦的記憶、理解形成的原理,使得知識可以複製,如同吸星大法般獲得前人的知識成果,在此基礎上繼續向前鑽研,就像《黑客帝國》中學習功夫技能那樣。

科學家最開始研究的是蝸牛的記憶,普通的蝸牛隻能吃植物A的葉子,一些蝸牛經過訓練後可以吃B類植物的葉子,他們將訓練後蝸牛的腦袋切下,研磨,塗到A類植物的葉子上給未受過訓練的蝸牛吃,結果發現這些蝸牛獲得了吃B類葉子的能力。然後科學家又從之前蝸牛腦袋中提取各種物質分別做對照試驗,發現其中一種物質可以使之後的蝸牛獲得之前蝸牛的能力,這應該就是蝸牛大腦形成記憶的原因。

然後科學家又對小白鼠進行試驗,這次是學習走迷宮,方法和蝸牛試驗類似,結果失敗。畢竟哺乳動物大腦進化得比較複雜,研究也還處於初始階段。

時間比較長,雜誌也找不到了,可能記憶有出入,若有同學能夠找到試驗詳細內容,不勝感激


人類的智慧 只要能夠達到讓機器能夠思考就夠了


在壽命會成為知識發展的終極障礙之前,能源、資金和人力會首先成為障礙。獲得新的知識需要觀測。光靠空想和神侃是行不通的。深究過科技史的人,會明白中國科技在近代被西方趕超的一個重大原因就在於此。

(中國的貴族在古代只喜好玩概念,科舉之後的優秀人才都從事政務,因此觀測技術和觀測活動沒有突破性發展。反觀西方,貴族存在的時期很長,他們喜好觀測,發明瞭望遠鏡,顯微鏡等突破性的工具,在觀測實踐中,還逐漸完善了科學實驗的方法論。因此很多理論得以檢驗,修正,更新。至於為什麼西方人喜歡觀測,也許是和他們的宗教有關。基督教中對世界觀的陳述比較多,比較具體,比如很多豐富的聖經故事。因此西方人偏向於具象化思維,對客觀世界好奇心重。而相應的中國儒家、法家、墨家都在講處世哲學和人生哲學。道學陰陽學涉及一些世界觀,但陳述多用抽象的概念。)

看看現在的科研工作,尤其是天文學和微觀物理方便的觀測活動,投入了多少資源?和近代不是一個量級的。在面臨能源危機,動力學推進方面等多方面的瓶頸,人類的「眼睛」和「觸手」已經快到極限了。現在唯一能夠提供新鮮血液的就是電子信息技術帶來的計算力的膨脹,這使得我們從以前非人力所及的龐大數據裡面撿到一些金子成為可能。

最後,@ 佚冰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如果菌類能夠像人類那樣交流,菌類對晦朔的認知能夠突破壽命的限制,然而朝菌還是不知晦朔究竟是什麼樣的。任何知識的獲得,必然是建立在經驗認知的基礎上。而沒有突破感官的觀測儀器的不斷進步,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會停留在瑪雅文明,瑪雅人的壽命提高一倍,他們也只能停留在瑪雅文明。我們離「瑪雅文明」還有多遠?


推薦閱讀:

藍色和綠色總是說錯的人有什麼問題?
思考是怎樣的狀態?

TAG:思考 | 哲學 | 知識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