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楊永信仍然逍遙法外?

很多文章都已經明確點明了楊永信所觸犯的法律條款,也有數量眾多的媒體、記者、法律工作者、受害者願意挺身而出,甚至還有視頻資料佐證,為什麼楊永信卻仍舊不倒?是有背景保護,還是鑽了法律空子,還是其某些理念……?


撐楊勢力至少是反楊勢力×2……


這幾天看大部分的人對於楊永信這件事都是一味地憤怒和呼喚正義。其實這背後的社會問題很為複雜和嚴重。推薦一篇文章,原載於「聽卉姑娘叨叨」微信公眾號,作者是KevinX。我認為這篇文章的分析比較到位,觀點也很新穎。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ODM1OTg5Nw==mid=2247484038idx=1sn=ec4be1028bf6a102748713b2746fd5cascene=2srcid=0911dsWerGsBdUxSqtGu3bQD#rd

節選:
「人最後的自由,就是決定自己態度的自由。」
Viktor Frankl(1905-1997),奧地利神經與精神病專家,Logotherapy(存在主義治療)創始人

這種簡單的道理,實際上在從小被要求聽話,上學時追求標準答案,工作要求服從命令的人來說根本沒有這個概念。當一個人喪失了自己的態度,不敢或者不能擁有自己的態度,那他就不能夠稱作一個完整的人了。
.......
而那些從未有過自由的人,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孩子開始出現獨立人格,就不知所措甚至大為光火.......

說到態度,其實更多中國人知道的是這句話:態度決定一切
然而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的是,這句話出自(準確地說是起源於)Norman
Vincent Peale。這個人是美國很有名的牧師。

所以很多人覺得態度決定一切,我有一個好的態度就有好的未來。所以這個態度從哪裡來?書本?導師?雞湯文?......別忘了,Peale是一個牧師,他的所說的態度,是面對全能全善的上帝給每個人安排的人生計劃的態度。
結果這句話在沒有宗教環境的中國被徹底的歪曲了。也就是說,大量的「人」在充當「神」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勵志」「心靈」「成功」類的東西和邪教如此相似,因為本質上就是一樣的。
================
文章的作者非常重視藝術的社會功能,所以他認為藝術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有關這一點我在此不多做評論了,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原文,寫的很有意思。
但是這篇文章啟發我的是,楊永信逍遙法外的主因是這個社會擁有迎合他思想的土壤。具體來說就是教育出了問題。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追求聽話,學校教育中我們追求標準,所謂磨練意志就是軍事化管理...我們缺失了人格的培養。
楊永信只不過是用了一些小伎倆,把人們內心中這種缺陷調了出來。說白了人們只看到楊永信用電擊,實際上不用電擊的「楊永信們」遍布我們的身邊,沒準我們的父母多少就是。

楊永信事件讓我們看到的是人性的扭曲,那麼出問題的也一定是人本身。當我看到網民痛罵楊永信,而面對「玩手游花光家裡積蓄」的熊孩子新聞還是評論「送到楊教授那裡去」的時候,我就知道每個人心中都還存在著被楊永信能利用到的東西。
當然你跟我講留守兒童,講政府不作為,這都是原因,但我覺得改變人心,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意識到,楊永信究竟利用了什麼,我們或許習以為常的缺陷。而對於上面那篇文章的作者來說,藝術是改變人心的好方法。
所以在文章的最後,作者說:

當下社會之「病」,待其入膏肓則後果難以想像。法制、經濟之法,國家已盡其用,而疾患尚存。個人以為,藝術,或為一劑良方。


群眾沒有給能夠敲打楊的勢力交投名狀。如果一個勢力打倒了楊,而沒有任何人能為不可預知的後果背鍋,那麼任何一個有這個能力的勢力都會按兵不動。簡而言之正如樓上所說,是群眾的憤怒值還不夠。


你對山東這個經濟強省的很多的農村地區的情況一無所知。


主要原因是:利益鏈都是當地的,央視也沒做過什麼負面報道(但是最早做過《戰網魔》專題,相當正面的報道)當地政府也是不管的,因為機構是合法的(證件齊全),而且身處利益鏈中,強行管不利於維穩,中央不管是因為這件事說白了,曝光度不夠,群眾憤怒值不夠,沒有形成什麼氣候。


抓他能增加政績嗎?抓了他,我的上司會因此賞識我嗎?

不能,那我為什麼要抓他?

很簡單,這就是目前基層領導的思維模式。


對,楊永信的行為是違法的

但是楊永信是無數網癮少年家長的最後一站,不到絕望,誰會把孩子送到那裡

只能說楊永信之所以還存在就是因為無數家長還允許他存在,還需要他存在

我是山東人,朋友就有網癮少年,別說他父母,我平時都看著恨鐵不成鋼牙痒痒,他父母每天沒日沒夜的掙著微薄的收入,而他每天只知道上網。對於這樣的,能怎麼辦?

我沒別的意思,只是覺得有時也有必要站到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


推薦閱讀:

面對鄰居持續家暴女童,作為同小區被驚擾的居民,我應該「多管閑事」嗎?
香港人有沒有國家認同感?

TAG:媒體 | 法律 | 網癮 | 社會 | 公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