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著改編角度及影視拍攝手法與技術的角度,如何評價86版《西遊記》和張紀中版《西遊記》?


語無倫次,想到什麼說什麼,以後陸續補充。

一、原著改編角度來說,雖然張紀中的台詞加了些讓人不舒服的現代語言,但忠於原著的程度遠高於86版。

二、86版是兒童向的,張紀中是半成人半兒童向的,主要面向青少年觀眾。原著中,滅法國國王發誓要殺一萬個和尚;張紀中保留了這一點;86版中改成玉華王(滅法國與玉華州劇情合併)把和尚趕出城外,唐僧一行人還在路上遇見了被趕出來的和尚。這大概就是為了照顧兒童心理改的。改了也就算了,問題是唐僧師徒進了城是被抓起來,而沒有被趕走,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三、主角的造型。歷來讀過原著的人少,從各種民間藝術作品了解西遊故事的人多,因此拍影視時很多地方要照顧人們心目中對《西遊記》的印象。86版的師徒造型,主要參考的就是早已深入人心的戲曲造型;張紀中忠於原著,讓孫悟空真的長一張猴臉雷公嘴,就被人噴成篩子。(從老君煉丹爐出來時渾身沒毛,像伏地魔,被噴得更慘,但火爐把毛燒光了,也屬於合理想像。)他本來還想按原著讓豬八戒長成野豬樣,但戲曲、繪畫已讓家豬的形象深入人心,就搞了個折衷:為妖時是野豬,孫悟空收伏他時讓他「變得好看點兒」,就成了家豬——可是要變得好看,幹嘛不直接變成人形?;不過張紀中沒讓唐僧戴毗盧帽子,就不符合原著的描述了。

四、特技。說實話張紀中有點讓人失望,至少那不是21世紀初國產電視劇的最高水平。新《紅樓夢》的特技明顯比張紀中《西遊記》好很多;86版的,據說是80年代國產電視劇的最高水平。也許當時的電視技術真的很不成熟吧(全劇的藍幕合成全是用一部從美國買來的「特技機」製成,一開始製作人員還花了一段時間來搞清楚使用方法),不能跟同時代的電影技術比。60年代六齡童(六小齡童之父)主演的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特技就比那摳紙片似的效果好得多。

五、車遲國鬥法。這是小說原著最著名的情節之一,甚至是小說出現之前,元末明初平話《唐三藏西遊記》中最著名的情節。86版展現得很完整,也很嚴謹。「隔板猜物」時出現了一件物品叫「破爛流丟一口鐘」,86版最初播出時,畫面上見到的真的是一口銅鐘。後來有人寫信給劇組,說「一口鐘」其實是一種衣服,劇組就特地把這個鏡頭重拍了。現在播出的版本,大多都是重拍版;張紀中版居然把原故事砍掉了一半,只有雲梯顯聖和隔板猜物,沒有最精彩的下油鍋和砍頭,不能忍。你說這是因為廣電不讓拍?那為什麼前兩年拍的浙版《西遊記》裡也有這個情節……


張紀中版的《西遊記》在製作水平上已經很有水準,不過依舊跑不出爛的範圍,近年國內神話劇受《指環王》的影響,在畫面色調、人物造型、劇情模式上都有向西方魔幻電影看齊的跡象,因此看上起相當不倫不類。甄子丹主演的大鬧天宮更是企圖拍出宏大的世界,偏生劇情表達非常狹隘,人物臉譜化同時都沒什麼特別的追求,白浪費這麼多特技效果。正是求突破不成,尊傳統又不像的失敗典型。

張紀中版也給了我一段快樂時光,最有印象的是徐錦江在微博關注了吳樾,吳樾沒關注徐錦江,我對徐錦江說大師兄沒關注你,當時徐錦江取消了吳樾關注,搞得後來吳樾去道歉。那時聶遠還說自己吃素,我好不容易在他以前的微博找到他的吃肉的證據。但我沒被拉黑,請諸位放心。

張紀中的《新西遊記》我每集是看了兩次,因為當時在B站追,每天都守著更新,我發第一批彈幕,第二天看到有人跟我一起數蠟燭,還是非常開心。那時我的吐槽水平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我認為沙悟凈和我比起來差遠了。話說白鼠精那一集我真是崩潰了,滿屏幕都是蠟燭,數不過來。

自吹自擂的話到此打住,正題是我認為下老版《西遊記》和《續西遊記》也都沒忠實於原著,六小齡童塑造了一個美化的孫悟空,但又絕不是小說中的孫悟空,也許從我們這個時代來講六小齡童的孫悟空的價值還在原作小說孫悟空之上。因為《西遊記》這部小說本身就是根據戲劇和傳說再創作,對中國的神話體系也有著很大的顛覆,打著原著黑電視劇的人都只是莫名其妙的優越者。我們討論電視劇只論其好看與不好看,價值觀是否符合社會需求即可。

老版《西遊記》因為當年條件所限,實則有著許多缺陷。老版《西遊記》和《新西遊記》的區別在於一部是戲劇,一部是電視劇,這從當時對比現代還是有區別的,因為老版《西遊記》的模式還沒擺脫單元舞台劇,我們看的時候很容易進入他們戲的催眠,對一切做的不好不合理的地方都默許了這只是戲劇。老版《西遊記》的特點就是演員很專業,全都依照劇本來演,有些角色呆萌的很不合理,但很有味道。

但是現代人對新電視劇的追求在於視覺衝擊,劇情還要符合人們的思維和邏輯,甚至一些角色加了演員自己的想法,想把角色演出彩來,反破壞了整個劇本的協調感。比如現在許多觀眾在電視劇看到孫悟空像唱大戲一樣和妖怪互念台詞,一定會覺得太假了,有病啊。儘管最近《諸葛亮罵死王朗》這齣戲很火。但是國產電視劇發展至今,我們已經很難返回當初純粹看戲和純粹演戲的心態,夾雜的只是大量的特技效果。老版《西遊記》大家根本不用全集追著看,就算一段一段看都感覺趣味非常,劇中營造的氣氛很好。

張紀中在角色造型里下了大量功夫,但是配音聽上去像腹語是最大的弊病。有的人黑張紀中已經黑得沒有邏輯,比如豬剛鬣出場時的凶樣嚇壞小朋友,然而不得不說這個形象才是原著中豬剛鬣的形象。還有青牛怪正名是獨角兕大王,老版西遊記中有兩個牛角,張紀中版中有一個牛角,你說誰更符合原著?整個《新西遊記》劇組對角色造型的嚴謹度確實是比老版要好,只是道具組的水平還是不行不夠寫實,也可能是怕嚇壞小朋友,裡面最有印象的是黃袍怪有一個小兵長著很萌的狗頭,看得我非常擔憂小狗被孫悟空打死。可是孫悟空和六耳獼猴鬥法的時候,原著中確實描述到他們棒子能夠千變萬化為任何物體,但是變成機器人已經超出了我的接受能力範圍。過分依賴電腦特技,孫悟空一出場就是伏地魔和弗利沙的結合體。靈感大王是一條魚,你就真的給我做一條不會走路的魚出來逗我?沙僧的浮游炮令,牛魔王是金牛座聖鬥士,還會卍解自己的劍,有時候我確實搞不明白自己在看什麼。

總的來說《新西遊》對角色造型以及一些細節的考究比老版要做得好,可惜製作組存在一群腦洞太大的人,他們的新追求超出了我的接受範圍,對傳統形象過於顛覆。特技和道具也沒達到西方魔幻電影的水準,永不休止的配樂令人煩不勝煩,還有疑似於英雄無敵3的配樂.........爛歸爛,我認為張紀中的《新西遊》值得沒看過的人看一遍,對於西遊記的故事來說有的看就沒必要太講究,不然《西遊降魔》、《大鬧天宮3D》什麼的電影面子都沒地方擺了。

對了,當時我看張紀中的《新西遊》是電視播的閹割版,劇情不完整,有很多看得莫名其妙的地方,現今國內電視劇排檔搞成這樣,想必導演們也很無奈。張紀中的優勢是能夠找到如此多的演技,有如此多的資源來拍這部電視劇,但還拍成這樣確實只能說拍得爛。老版也顯然因為年代和條件的限制各種不過關,只不過覺得好看就夠了。


拍攝手法我不知道,但就原著改編程度來說,我可以這樣告訴你:張紀中版對原著的尊重程度,不要說被奉為經典的86六小齡童版,現在任何一部西遊記影視劇都無法與之相比
新西遊記,張紀中是製片人,導演是張建亞,後者對名著,歷史有一份尊重,你看看他的《貞觀之治》就能看出來,這片幾乎可以當歷史書看。86版的優點,以前我說過,主要是這幾點

1,六小齡童的猴子。世家出身、不計生死、幾乎傾其一生、形神兼備——這樣的角色,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為過
2,劇組高度認真的工作態度。從楊潔導演到每個小工,大家為的不是賺錢,確實是弘揚文學名著,所以才能精益求精。這種認真的態度,是現在浮躁娛樂圈最缺乏,最值得人們敬佩的
3,和唐僧取經一般地跋山涉水,實地拍攝,可以說這是最真最美的一部西遊記
4,優美動聽的音樂
5,一大批演技精湛,高度敬業的好演員。大家小時候看熱鬧,現在可以看看門道,劇中哪怕再小的人物,都不是糊弄過去,而是儘力演出自己的特色和風采,幾乎是千人千面——須知這是拍存在雷同之弊的西遊記 ,能做到此是非常不容易的

86西遊記和98水滸傳有點類似,作為一部精彩,認真的電視劇,他們當之無愧。但作為一部還原原著的名著劇來說,做的還很不夠


剛用手機碼了幾百字的回答因為沒電掛了,不過也讓我緩和了下情緒重新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說86版,我認為這部劇是建立在民間西遊故事基礎上的影視創作,和吳承恩寫作《西遊記》屬於同一類工種。也就是說,這部《西遊記》是楊潔的,而不是吳承恩的。
談起86版,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它的創作過程,條件有多麼艱苦,主創有多麼努力,耗時有多久,這些都是一部成功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而86版《西遊記》也正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對於它的討論前人所述備已。
我特別想談談張紀中版《西遊記》,準確的來說,是張紀中監製,張建亞導演的《西遊記》。不同於86版,這是一部改編自吳承恩小說的改編劇。
先說張紀中,央視三國的製片人之一,主要負責《南征北戰》部分的拍攝,曾帶領劇組深入不毛,克服當時雲南的惡劣環境,完成了任務。他也因此聲名鵲起,後來又做了央視《水滸傳》的製片人。這是他擔任製片人為數不多不被黑的三部之二,還有一部是金庸劇《天龍八部》。而他其餘的作品之所以被黑,大體原因無非是選角不當,風格出挑。但他的劇有兩點好,投資大,尊重原著。
再說張建亞,據說是中國特效第一人。這個第一人不是說他特效做的好,而是說做的早。他在微縮模型這一塊應該是搞的不錯的,以前看他的《緊急迫降》、《東方巨港》(是這個名吧?)覺的很逼真。而從他導的《貞觀之治》來看,他也是個很嚴謹的人。他曾經籌拍過一部《大鬧天宮》,據說章金萊(六小齡童)因為覺得特技限制了表演而拒演。而這部電影最終因為資金問題流產,導致中國內地當時唯一一家特效公司破產。
《大鬧天宮》的立項製作和《侏羅紀公園》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後者正式開啟了好萊塢的特效大片時代,而前者的流產卻是當時的中國影人談特效色變,直到02年的《英雄》,中國電影才迎來了她的大片時代。我常常想,如果當時這部電影成功了,中國電影今天會是什麼樣子?
當這兩個人湊一塊拍《西遊記》時,我想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一個能拉投資,一個懂特技,最重要的是,這兩個人都尊重原著,都有一個西遊夢,這點很重要!
我第一次看到他們的設計圖出來時,是非常震驚的。但隨著我一張張的看下去,讚歎的聲音變弱了,發熱的腦袋降溫了,因為我越看越情楚,這些設計圖終究只能是設計圖,它們不可能被還原成角色,被拍攝成功。不要說是在09年,不要說是在電視界,就算是在當今中國的電影圈,以中國電影的工業水準,也無法勝任。
我之所以一開始對該版抱有希望,就是因為張建亞懂特效,他應該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用電腦做,什麼要用特效化妝,古法特技來做。但從公布的設計圖來看。這些大多需要電腦特效來做,而這恰恰是中國影視界的死穴。 而解決的方法也簡單,就是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不求有多炫,只求在能力範圍內盡量還原,大不了武戲文拍,能靜態就別動態,以張建亞的能力,我想應該是能做到的。 然而卻並沒有,為什麼?因為那些技術難點還有另一個名字,噱頭。想想那長到肉上的鎧甲,是不是很酷! 所以後來我看到劇組某設計因為技術難度擱淺的新聞就見怪不怪了。
該片的成片是在10年放出的,而一年前,它的第一版片花放出時,驚艷了一大片人,包括我。 雖然在之前我就有了不好的預感,但看到第一版片花時,我不得不想,可能其實還不錯哦!然後是第二版,第三版,每一版預告片我都看了無數遍,這他媽才是我要看的西遊記!
可我當時不知道,在影視界,預告片和正片是他媽的兩回事! 當二張版《西遊記》正式播出時,我看到了幾百萬從好萊塢進口的面具頭套,可惜資金不夠導致效果參差不齊,有時表情豐富,而更多的時候面癱。我看到了張建亞擅長的實體特技,但更看到了道具的粗糙。我看到了幾百萬租用機器做出的分身,也看到了本可以避免的特技濫用。我一直搞不明白,明明大家以前拍了幾十年實景,為什麼這幾年都跟綠幕耗上了。都是專業的,那末假你們難道看不出來?不,你們看的出來。
其實我很想對該版進行一些肯定,它的確有亮點,但我不能,因為別的作品是美好裡面有瑕疵,而這部劇是糟粕裡面有亮點。它的優點離不開它的創作者,它的缺點卻不僅是因為創作者。
這部劇最初是要分成兩部拍的,我想如果當初這樣做了,一億的投資拍半部,質量應該會好很多。但是由於一些因素,創作者妥協了,這是他們第二次妥協,第一次是推倒不能實現的設計。我前面說過《西遊記》是他們二人的夢想,而夢想是不能妥協的。我不由的想起了楊潔她們那些人,如果張建亞和張紀中能像楊潔一樣堅持,結局也會不一樣。但事實是張紀中和張建亞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在他們年輕時,也曾這樣堅持過。為什麼不名一文的時候能做到的事,功成名就後卻做不到了?
二張版《西遊記》是一個糾結的產物,它既能看出努力,又能看出浮誇,能看出夢想,也能看出現實。它反應的可能正是張建亞和張紀中這一代影視人所遭遇的困境,面對目前的影視圈現狀,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
這個社會如今太浮躁了,噱頭比努力更重要,以前的人一步步爬上的高度,現在只需要炒炒就能達到。但這二者真的一樣嗎?大家心裡都清楚,只不過大家都墮落了。
手機碼字,見諒。


浙江衛視拍的腦殘版從中攪屎外加86版被太多人吹成神再加大多數人並沒有看過原著註定張紀中要成為悲劇


張紀中版的我沒寫,姑且就說一下央視86版。


本貼圖文所提意見中含有一般年輕人不懂的原著及戲曲知識點、一般國人不懂的異國文化、一般老年人不懂的二次元前衛概念等內容,涉及面太廣太雜,我就是個雜貨鋪,看不懂就不必來湊熱鬧了,語言不通。
沒人看沒關係,點沉沒關係,攻擊沒關係,料到了,習慣了,偶爾有一個人看懂這諷刺,笑一笑就好。

1,閉門造車不算本事。在如今的社會,東西質量好不好,至少也得通過世界範圍檢驗。全世界最知名好評的西遊電視劇版本其實是日本的78版,當時轟動引發西方西遊熱。而央視版只是我們關起門來自誇多,粉絲大多為看樣板戲長大的中國人和在外華人,並不怎麼受外人青睞——為什

么?因為外面的娛樂太豐富了,好戲太多了,觀眾會比,會識貨。
(78日版是注重改編作品融合社會現實的諷刺喜劇,適應當時的國際市場,因為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就拍過一本正經忠實原著的一批西遊作品——你們沒看過不代表沒有,後來再拍一樣的沒人看了所以才原創改編,他們已經發展到需要改編新意的程度,而我們當時還在革命戲世界,宇宙進度不同。)
引用些外國網站上對央視86西遊的評價:說缺點的大致是「說是80年代作品但特效像是更古老的時代」(俺們特效一直落後世界30年以上沒辦法),「攝影服道化條件太簡陋」,「劇情死板內容幼稚」,「我知道這應該是比日本的任何版本都更接近原著劇情的,所以努力看了,但結果中途睡著了,老實說拍得很沒意思,完全沒有吸引人的點,不帶感」。至於優點:老外有興趣的主要是能夠藉此稍

微見識一下中國文化(當然是對完全不懂的人來說,啟蒙用,說到文化,此片的錯漏也很多,水平也不高,懂的人就唬不住了),以及「猴子演的不錯」——字字都一針見血,對此片沒有「情懷」的外國人更容易公平、客觀、清楚地認識到它的問題。
對不起,在我心目中,除了猴子演的特像猴子以外,86版沒有任何其它優點可言。
說傳統,它使用了一把戲曲演員卻又沒有發揚傳統戲曲的優點,只繼承了缺點——人物和故事淺薄表面死板僵化,不人性化,不倫不類,左右不討好。
如果要推薦一個國產版的話,那也得是說1960年的三打白骨精,那才叫經典。香港邵氏的版本融合了一些傳統元素和當時的小資娛樂風也比86強哪去了。個人覺得國產後來幾個版本至少也比86有優點(在這略過不論),某種意義上而言什麼都比86好。
對我這種喜歡特別舊的和特別新的兩極端的人來說,86真是不夠舊又不夠新,沒有古老的文化又沒新思想和技術,哪頭都沒占著,特別貧乏尷尬,懂我的意思吧。它其實像今天的春晚,政治正確,御用文藝,被捧高的,今天觀眾的審美情趣人文思想已經覺醒,如果現在拍這種一樣被罵

,不過就是占天時地利人和。

2,86版並不尊重原著,
甚至許多人根本不看原著,就把這版本當成原著,才是最大的誤導,其實不要說別人改了,我們這版本也是各處充滿當年的時代感覺,根本和原著沒關係。西遊原著可說的太大,不在這裡講,不照原著的情節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原著的精神,總之明朝中期成形的西遊小說,是當時社會人文思潮的寫照,內核強調人性,對比86版簡直是個反諷。
論主題高大空假,論劇情照本宣科,論內涵原著傷心,論人物平板僵硬,論人性沒有表現,精美的白開水,毫無優點創意,低幼化的情節,只能哄3歲小孩,稍有想法的人都不可能滿意。30年前我們不懂是情有可原,但如果今天還不懂,還要認為樣板戲最好,就真是唯有一嘆了。嘆世人甘受愚弄壓迫,不覺醒而已。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測試智商其實有很多簡便的方法,比如:認為自己小時候看的那部就是最好的最特別的最經典的人,大致都是沒有智商的。(地圖炮的正確開法)

只看看常見的評論就知道,有幾個人就影視本身的質量進行探討,有幾個人認真品鑒硬指標?誇讚的理由幾乎全來自與原劇無甚關係的洋洋洒洒的自發意淫,這樣的受眾是什麼檔次,心照不宣。硬體不能代表一切,但必須先具備,對於智商黨來說,感動一定是建築在對某種過硬的基礎能力的肯定之上的。連基礎都沒有打好,沒有智商含量的硬煽情,略有頭腦的人都實在吃不下去。
如果都用心代替腦子來判斷,還要腦子幹什麼。
如果只要情懷就可以,還要劇情演技內涵製作幹什麼。
如果活了幾十年的觀點和想法居然和童年相比沒有絲毫進步,這人活著估計也不能幹什麼了。真話都疼。

3,
外國的收視率和重播率和天朝的意義完全不同。
一些發達國家娛樂繁多,收視率是群眾市場決定的,一切按群眾要求制定,大家會比較,會選擇,好看的才看,百分之二十幾算高了。重播更是非常少,只有電影經典中的經典,響應民眾要求,才可能偶爾重播(等了好幾年才等到93SP版重播錄像做熟肉,78、94這種長篇番劇是更不可

能重播的,就算再受歡迎也只能去買DVD,沒出DVD就看不著了,娛樂太多不等人過了那村沒那店)。而我們的影視是相反的,由上頭定「大家應該看什麼」,然後把大家都培養成喜歡看這種,重播多是因為電視台非要播而且只播這幾個,很多電視劇都能重複刷屏十幾年,你們認為那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嗎?娛樂貧乏到令人髮指的地步,80%多的收視率沒有任何意義,說明是沒有別的可看,只能看這個,沒有比較,於是被洗腦。不知道談起這點不以為恥還沾沾自喜的是怎麼回事。
老一輩還記得當年日本78版在我國播出,民眾也喜聞樂見,但被GD砍了,人們也很失落的,他們只認紅色戲並大力推行,娛樂管制導致民眾審美終於落後世界30年。為什麼同一個特效公司做的不知名特攝恐龍特急克塞號受歡迎,都是先入為主做怪,如果當年78播完了照樣是童年回憶。如果當年我們就接受了各種賣萌賣腐的熏陶,只要接受了設定沒什麼不可以。人們只知道今天醒了來怪GD的管制,卻不知道自己所謂的童年情結其實也是受了它的管制影響而出現的。人心太容易操縱。大多數人沒有聰明到擁有自己的思想,只是把別人灌輸的當真。從一部沒滋味的戲,儼然看到帝王御民術。拍戲不帶感,角色沒人性,不許寫黑暗,戲外一套套的表現真實人性黑暗倒比戲內好看,這才是某朝特色吧。

4,
說一下六小齡童猴子的問題。聲明:其實我並不討厭86猴子,但他只是象猴子完全不像從小真愛西遊的我心目中的孫悟空。論傳統造詣完全無法和前代相比,論現代影視從未演繹出「心」來,他的尷尬和86的尷尬是一樣的。傳統戲曲風格最大問題是臉譜化無真性情,放在需要表現人性的電視劇里是弱勢,他倒是一板一眼表演了「威風凜凜的王者」,但終究是很模式化的,我看不見暴力看不見野性看不見反骨看不見「惹我殺全家」的霸道總攻氣場,他就是把眼睛瞪成銅鈴依然是只形象完美卻虛假的玉麵粉猴子,實際一點都不凶,也只能演兒童劇。他再像猴子也是被馴化了的馬戲團的猴子,演野生的,演不來。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我覺得他演的悟空的「強大」,和寶冢女性演的男人的「瀟洒」很相似。寶冢演的男人帥嗎?帥,但只是把抽象化的特徵按程序做出來,和真的還是很不一樣,你知道那和真正的男人的帥是有區別的,六叔也一樣,他裝出來的強,太弱了。他身上沒有一丁點應該屬於孫悟空的野性和反骨,霸氣和狂氣。
至於其它細節問題全部在下面的貼圖裡。
時代的局限,策略的局限,製作班底的能力局限以及此劇整體的局限,傳統戲曲應用的不當,非但不能揚長避短髮揚傳統文化,本來既有的平板化弊端被放大,優點卻又全都被抹消,令看熱鬧者歡呼,而看門道的真戲曲迷十分惋惜——以上這些當然不能全怪演員。他的表演無論好壞放在毫無亮點的電視劇當中都幾乎是唯一可看的點,人們總是有拜神癮的,不拜他拜誰呢,可以理解。只是對於演員的過度膨脹自大感到既不屑又好笑罷了。在我心目中86猴子傲嬌炸毛受的屬性是改不了了……
正經的說完了
然後貢獻一個不正經的惡搞節目,寓教於樂,特以日本版為對比,看看中日雙方三觀審美技術和製作方向上有哪些差異(包括原著黨對86的打臉糾錯),世上都是貨比貨,不對比永遠不知道優劣。
只談文藝,不要跟我扯zhengzhi/民族/國事,討厭hong衛兵。不是我非要拿日本版比,這是唯一僅有的參照系(美國的可以拋開不論,文化差異太遠了完全不像)。
架空虛構,貼中人物發言不代表演員之言行,請勿對號入座,你懂的~意在嘲諷本朝娛樂水平滯後樣板戲問題多,正因為是自己的才恨鐵不成鋼,別人先進要承認並學習才能進步,而不是閉目自大。(其實我對86版比有些嘴上喊的厲害的還熟些,連重播哪改了都知道,不然也不能隨手找

到合適的表情和場景來貼)


於是,我發明了一個新CP,孫悟空自攻自受……群口相聲《西遊記影視大起底》表演者:中外各版孫悟空 豬八戒唐僧等打醬油 含虐狗內容 86情懷黨慎入
(此處攻受是廣義,借用宅語言只為易懂,攻受一詞雖然起源於耽美,但意義早已推廣泛指人物屬性,性格形象,跟性向無關,請勿歪。)

再附中日西遊記版本對比表

誠意之作在於細節,處處用心,還是舉93例子,雖然93作為SP特別篇,不遵循原著故事,類似於同人,但對原著的愛是滿滿的。劇情不複雜,青春熱血劇,卻有許多小節處的趣味性和內涵的深意,留待觀眾發掘。編劇對原著的了解甚至超過很多國產,在對原著爛熟於心的基礎上改編升華,拼接融合,化用了不少原著的情節和台詞,甚至用到了《大唐西域記》和各種續書。比如,小娃娃演的佛祖,老人的聲音,萌的不行,又似乎符合佛教的玄妙感。比如,三藏使用的各種經文咒語手印都有真實出處(雖然本土化改編用了密宗,可以理解),最基礎的六字真言、大蓮花手印、般若心經、陀羅尼咒,對抗妖怪時加上破魔專用的不動明王根本印等,緊箍咒因為是觀音給的所以用觀音心部蓮花印念聖觀音真言,將妖化的徒弟變回人身的是大日如來光明灌頂真言,注意考據對應。比如,大特寫拍出以獨特的想法支在耳朵里的道具小棒子,解決了我們從小就想過的「棒子直著捅進耳朵會不會把耳朵捅壞」的千古難題。比如還原動畫版的猴子鬢角和吹一口氣技能。比如水底戲明顯表現了阻力,非常直觀地表達了水下戰鬥的難度及猴子水戰弱的設定。絕對都是原著真愛粉才能想到的細節。
口說無憑,附上93熟肉地址,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了對比。
高清熟肉[1993西遊記][本木雅弘 宮澤理惠]猴子唐僧CP[冷番填坑組帶吐槽版字幕]
醜話說前面,打算認真觀劇的請去好好看,但不要把掐架站的毛病帶過去,視頻站有視頻站的規矩,文明觀看不支持掐架,發任何評論彈幕只要UP主看了不爽都能秒刪+投訴屏蔽,不管字面內容是什麼只要有爭論都可以向管理員投訴引戰都能關小黑屋,看就看,不愛看歌嗚恩,不在人家
的視頻下面發表辯論是基本禮貌,在那邊噴子可占不到一點便宜。要噴的儘管在這條下面噴我不看,跑過去噁心人的刪無赦。
不講理的太多,沒空理,反正我也不會回來看,更不會回復,子曰:真漢子從不回頭看評論~


更貼近原著。我是說對話和情節,西遊記原著本身就是有很多有趣的段落,老版只是取其精華,新版其實還原了很多。


很多人盯著張紀中版的特效開噴。
張版的特效有好有壞,說不好的可以去看看兕大王、女兒國蠍子精、獅駝國等橋段,特效堪比大片。


張紀中的西遊記特效……別的國產電視劇特效大多可以說是五分錢特效,張紀中的一厘錢都不值,最近在看《寶蓮燈前傳》,應該說這些特效不一定可以接受起碼可以忍受吧,而張紀中的西遊記第一段鏡頭就讓我直接PASS整部劇——隕石墜落畫面覆蓋住瀑布等畫面就叫特效了?物理君哪去了,雖然神話劇物理什麼的統統都得靠邊站,但是這樣的畫面應該要有物理效果吧

另外也要批評一下章金萊同志,你拍的吳與西特效也不咋地,也就是補拍的西遊記的特效水平吧


翻閱其他主觀性偏強的,來自多個評價張紀中版西遊記的知乎回答,讓我思考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家會這麼想。我的回答試圖在這一點下手,可能會跑題

引用另一個西遊記解析大神張鵬(叫張鵬的太多了沒法A,但是可以搜一下他怎麼評論張紀中西遊記的)的話:

兩部電視劇資金都不足,放在86版就是「客服千難萬險」,放在張紀中版就是「沒錢拍什麼拍」,這是何等的雙重標準?

我本來也想這麼質疑的,但相對於質疑的意義,反思更重要一些。而經過個人的總結,原因恐怕在如下幾點:

1:張紀中版西遊記確實有無法原諒的硬傷,而且還足夠毀掉整部劇的好評。具體比如:特效時好時壞,部分特效簡直五毛到讓沒上學的孩子都覺得「太假了」的程度(我至今無法忘卻張紀中版西遊記,孫悟空從五行山掙脫出後,滿地五毛碎石的尷尬場景)。再比如:部分改編的確匪夷所思。白骨精這段被炒爛了的題材,為什麼要硬生生的改編成「我怎麼看都難以不懂」的離奇劇情?白骨夫人有必要這麼洗白么?唐僧對白骨夫人的三次態度變化又有邏輯問題……唐僧由原著的「哭哭啼啼的白胖和尚」改成「剛毅的行腳僧玄奘」本來是比較成功的,但到了這裡似乎又和前面鬧了矛盾……更別提我一看就覺得「要壞事」的「娘炮行者孫」……

說到這個「娘炮行者孫」,其實個人對這種改動本身並不反感,但是下意識會生成一種念頭:我不太好給別人推薦這個電視劇了。因為這部作品的最大核心亮點就是「尊重原著」,但這麼一個娘炮情節,如果能靜下心看的成年人可能會理解,並認為挺有趣的,但是大部分中立或者本身就信仰86版的人絕對會將其視作一大黑點。

這就涉及到了第二點:86版西遊記「戲曲風」的不可替代性。很多人都說「86版西遊記不可復刻」,並說出了很多個緣由,比如,那時候演員多麼敬業,多麼艱苦,三觀多正,等等。但個人感覺這些東西都可以延續——我們現在依然有很多敬業的藝術家,時代也在不斷進步,而當年的許多形象情節,對於西遊記原著愛好者來說也是非常不認可的——因為86版西遊記確實把西遊記拍的太淺了,在劇情上而言更像是子供向特攝片。然而有一點不可忽視的,也是極難延續,極難超越的,就是86版西遊記的「戲曲風」

戲曲風意味著什麼呢?

戲曲風意味著你可以把這個人物和情節臉譜化,淺顯化,用唯美的傳統藝術風範,去塑造一個故事。這種故事並不要求有多麼深層次的內涵,但他就是能營造「唯美」的效果。而86版的演員班子大部分都是戲曲出身,本身就對戲曲風信手拈來,滾瓜爛熟,塑造這樣一個劇,就當時的演員功底而言,並不算難。但放到現在你再做這麼一種劇試試?現在都是拍生活向(甭管什麼題材,都是生活向)的時代,有幾個人能懂當年戲曲風的皮毛?讓他們演那種風格?做夢呢

所以這一點張紀中版西遊記也是迎合了現在的演員需要——演員多是拍生活向的,而張老本身也是尊重原著的,那麼拍一個寫實的西遊記,處處最大程度貼近原著,或者是寫實(比如改編唐僧),這樣也不會為難演員,也正好是張紀中和張建亞(導演)心中那個「還原的西遊記」的夢想。

然而你既然選擇了寫實的西遊記,那麼故事風格也自然是生活風。這不是什麼缺點,而是在大部分片子都這種風格的情況下,張紀中的西遊記就確實缺少了一種「獨特魅力」——86版西遊記確實在劇情上對吳承恩的原著理解膚淺,但他的藝術風格是無法延續的,而同樣的藝術風格搭配理解門檻超低的「子供向劇情」,86版西遊記確實有「堪比文化遺產」級別的成分和極易傳播的功力。

而這時候比對張紀中版西遊記呢?

如果把原著真的讀一遍,有幾個人會去真正的認可那些吃人的場面呢?

如果真的看過了張紀中西遊記,他除了還原原著,還有什麼值得稱道,傳承的獨特魅力么?

何況張紀中版西遊記還有幾個爭議特別大的硬傷?

所以張紀中版西遊記

在廣大觀眾眼裡,他是一個普通的電視劇而已。

在86版西遊記粉眼裡,他的一些硬傷使得成為了這些粉嘲笑的對象(而且從86版西遊記的普及度來看,這個粉比前面提到的「廣大觀眾」覆蓋面可能還要廣。大部分主觀批評張紀中西遊記的人也是因為這些)

而真正支持張紀中西遊記的,大部分都是「尊重原著而又能理解張紀中部分改編,還能包容劇中硬傷」的劇情黨。

這個群體註定是小眾的。


就沖張紀中版《西遊記》出現了烏巢禪師授《心經》這一點,我就覺得比前兩部(86、浙江版)好得多。


我們先說86老版西遊記,該西遊記非常好,為什麼說好呢,行為它不胡改,評分95分。

我們再說浙江版西遊記,,該西遊記也非常好,特別是唐僧,被妖怪抓了,就只有講道理,告訴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孫悟空有猴性,該生氣的時候生氣,該高興的時候高興,豬八戒的扮演者演過好幾個電視劇里的豬八戒(列如寶蓮燈。)沙僧也非常的好 評分99分,只不過有些改進,減去5分
我們再說張紀中版西遊記,該西遊記猴子一臉笑,演的像個娘們。豬八戒嗎一臉懵逼,沙僧就更是垃圾,唐僧嗎給加的垃圾。 評分50分(不及格)


推薦閱讀:

《大話西遊》中紫霞死後,為什麼至尊寶不用月光寶盒穿越回去救紫霞?
黎姿的顏值是不是被誇的太過了?
《權力的遊戲》中最打動的你的是哪句話?
為什麼放著那麼多經典的美劇不看(絕命毒師、廣告狂人、權游等),大多國人偏好看國產腦殘或特效渣劇?
當下年輕的演員中演技好的有哪些?

TAG:影視 | 電視劇 | 西遊記書籍 | 中國劇集 | 張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