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的剖面算是有趣,優秀的剖面?

據說剖面也可以進行設計,想只怎麼樣的建築剖面才算是優秀的剖面?


謝邀,

的確前陣子聽哪位大師「重提」過剖面,但是自己卻並沒有很在意這件事情,以至於現在回想不起是誰說過這句話(可能是霍爾)。

然而,這並不是因為設計剖面這句話有什麼錯以至於自己不太上心,相反,這實際上是我自己再認同不過的考慮建築的思路。也許,只是在傳統製圖的過程中被人遺忘了。

當我們在看剖面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Nathan Myhrvold有本書叫《The Photography of Modernist Cuisine》,他還有個TED的演講介紹過他的這種照相術(地址在此:Nathan Myhrvold: Cooking as never seen before),你看,從演講標題上就能看到他在暗示自己的攝影是從一個從未有過的角度來表現烹飪的。

究竟是什麼樣呢?

這樣子:

這樣子:

或是這樣子:

而這些照片表現的「新穎」視角就是剖面。在這樣的剖面里,包含著極大的信息量。我們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食材的種類,比例,位置,順序;可以體會到食品製作的邏輯; 可以感受到所伴隨發生的事件

那麼,同樣都是展示食品的剖面,如果一定要選的話什麼樣的剖面更優秀呢?這也許很難有定論,但是請看一下:如果我們用剖面表現出的信息量來判斷這個剖面的高下的話,下面兩張圖哪張的信息量更大呢?

第一張:

第二張:

第一張的「多」明治誠然表現出了不同的食材,而且內容豐富,賞心悅目。但是如果你看了TED的那個演講的話你就會知道第二張剖面雖然只有出現了四樣東西(玉米片,兩層包裝袋和牛奶),其實它的拍攝難度要高於第一張很多。相比第一張的靜態的堆疊, 第二張交代出了牛奶傾倒到玉米片的這個瞬間:你可以看到液體爛漫的濺起和可疑誇張的輕薄的玉米片的彈起,就好像就在雙手攥著內層塑料袋的縫合邊把這袋早餐「嚓」地打開的一剎那,就立馬迫不及待地倒入的牛奶。進而,我們還看到了一系列的潛台詞,提示你加牛奶後食用,又或者引發你對鬆脆玉米片吸水變軟的聯想。雖然我們不能排除那個巨型三明治也可能發生著同樣的事情供你聯想,但是單就圖面來說,一靜一動,第二張圖的就在信息量的比值上領先了。(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看到最開始那張圖裡,燒烤架上的漢堡肉呈現的就不僅僅是一塊碎肉餅,而是燒烤的整個動作)。

所以,我是接受能表現足夠多信息量的剖面是好的剖面,進而由這些信息量就可以審視原設計的好壞了。那麼,為什麼剖面有這樣的信息量呢?

在專欄的《樓梯獨白》的最後,之所以開玩笑地把戀人比作平面圖,來強調一個樓梯剖斷符號在兩個平面之間能起到的作用,實際上就是在描述看上去好像一清二楚的平面圖所不能表達的(垂直方向上的)相互聯繫(樓梯獨白/The Stairs Monologue - 無端端的歉意 - 知乎專欄)。 而與此同時,還應該明了的是:這種聯繫並不是在說一定就是樓梯間(多麼熟悉的詞,課程老師總是喜歡提醒同學畫剖面的時候一定要剖到樓梯,因為對於很多設計來說,除去樓梯間,空間只是在很死板的疊在一起)。

所以,剖面做設計並不是什麼新奇東西,如果你不曾注意,請嘗試著用它來挖掘你設計里忽視的東西。

在格拉斯哥藝術大學的系樓設計里,霍爾用剖面討論採光,潛在的鄰街關係,和內部的視線及動線的交集。(這實際上和當年羅斯金考慮得一模一樣,而通過剖面,霍爾有了自己的型)

在FCB Studio給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做的學生活動中心的設計里,剖面圖用來推敲形體,照例的視線動線,以及內部的自然通風,採光以及各種生態設計:

哪怕是上世紀60年代的設計,加拿大的埃里克森在他的LETHBRIDGE UNIVERSITY的項目里用多個剖面交代這個長長的建築在不同位置所包含的內部關係,你會看到不同高度的樓板和不同做法的豎向聯繫,以及蘊藏的事件(mtarch.com Lethbridge University: The Spaceship-like Prairie School Comes of Age):

這些考慮都讓建築平面「活」起來,每一個平面都因為跟其他層面的平面的聯繫而真正形成空間的概念。
而這就是三明治式的垛疊的標準層無法比擬的趣味。無論這個垛疊多高多大多寬。


只是對 @銘蔚和 @LEVIN LAMB答案的一些延伸:)
·-----------------------正文分割線-------------------------
個人感覺對於建築設計而言,剖面在某種程度上,還要比平面重要一些。

想想我們做平面的時候在做什麼:流線、功能布局、與場地的關係等等……
那麼剖面呢?除了與平面設計互相補充之外,似乎還有什麼東西加入進來。
對,是天空(或者說光線)人的活動
而這兩者恰恰是建築學裡很重要的兩個元素。

時間不多,直接砸圖。

上面我們可以關註:
光從哪裡來,最終又往哪裡去;
光經過哪幾個空間最終落到房間內;
光是以何種方式進入到空間里,最終呈現出一種怎樣的形態和灰度。
當你對上面這幾個點進行考量和設計,進而得出的剖面,我想應該就會是一個好的剖面了。
至於怎樣的光是好的光,怎樣去運用光,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這裡只是說,對於光,你幾乎無法從平面上去設計,因此,剖面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視角。
(插一句題外話,如果廣闊的草原和麥田,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遙遠的大海,在生活中都很難見到的話,天空,真的是生活中少有的幾個帶有「無限」意味的美好物什)

再之後就是人的活動了。
標準層疊加的平面,一個空間就是一個空間,空間里的活動各安其份,永遠不會有各種偶然的小驚喜,各種活動間的化學反應發生。
上面這張圖,雖然怪誕,也完全不符合建築的結構要求,但是已經具備一個優秀的剖面所要求具備的東西了。
豐富的活動,豐富的聯繫,豐富的可能性,以及,對公共和私密較好的處理。
一個個空間不再是單獨的個體。也許因為一面牆的打通,又或是通高,又乾脆就是開了一個小洞,各個個體間能夠互相感知到對方。
而人和人,因此有了交流的可能,活動和活動,因此也有了可以相互凝望的場所。每一天的生活,難道不是因為各種偶然而瑣碎的事件,才變得有趣一些么,建築,是要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東西呢。所以,我們終於能稍微理解一下為什麼有剖樓梯間這麼奇葩的要求了:)


好問題要謝邀。
剖面是很有趣又值得深入探討的事,原諒我又要說來話長,把前因後果來龍去脈都說清楚,怕啰嗦的請繞行。
因為嘛,擠時間答個問題不容易,我想一勞永逸把這一類相關問題都說了,比較省事。

我見過的各種剖面里,印象最深的是這一個:

Home - Damien Hirst
著名的英國藝術家達明·希爾斯特,經常喜歡把動物剖開來給人看,視覺衝擊力極強,又意味深長。又比如這個,迷途羔羊。

活物的剖面才是最厲害的剖面嘛!
----------------------------------------言歸正傳。----------------------------------------------
1 要說明剖面是什麼,我們得先說明,圖紙是什麼,圖紙和建築設計又是什麼關係
圖紙是為了設計和表達建築而產生的一種圖形工具,可以認為是對建築的一種抽象表達的結果,而但凡抽象表達都類似於指標,可以當做工具進行利用。
我曾經寫過這2篇供參考
如何畫出高端大氣的建築設計方案分析圖?
建築設計中基於文脈進行設計的城市肌理分析、圖底關係分析等有什麼用?

真實的建築龐大而複雜,自古以來,人們就需要通過一些思考媒介和表達工具來進行設計,而不是站在工地上直接指揮建造真實的建築。
其實人做很多事情都需要媒介和工具,比如草稿紙,比如尺規,比如方程式,比如示意圖,以及最常用的思維媒介——語言文字。因為人腦本身並沒有辦法直接理解和操作這個複雜的世界,不得不經由這些有形無形的思維工具和表達工具去理解、分析、表達和操作物質世界。
至少在建築學領域,工具本身實際上影響了思考和實踐的結果。有什麼樣的傢伙幹什麼樣的活,秦佑國先生在國內首先進行了有關研究,其博士生白靜還完成了相關論文《建築設計媒介的發展及其影響》博士論文 - 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 值得一看。

築設計的特點,在於建築物龐大而複雜,其中特別複雜的一點是建築物是 三維空間+時間的四維過程,而一般人不經過訓練的話,對三維空間及其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是很難把握的。
為此自古以來建築師就想了很多辦法來輔助設計,比如將三維形體按畫法幾何的規則投影為二維投影,再按比例放縮為設計圖紙,施工方再根據圖紙放大並建造成三維的建築。這個學過機械製圖的人都應該很容易理解,但這真是很了不起的設計工具,極大的方便了設計工作,並沿用至今。

1799年,法國數學家G.蒙日出版《畫法幾何》一書,奠定了工程製圖的理論基礎。後人又著有《建築陰影學》和《建築透視學》等。上述三本著作確立了現今建築製圖的基本理論。
--------建築製圖_百度百科

比如西方建築18xx年的圖紙是這樣的

相比之下,中國雖然很早也發明了圖樣,但一直不夠精細,比如世代為清朝建造皇家建築的樣式雷,圖紙是這樣的-------CCTV-歷史頻道

宋代的營造法式的建築圖紙是這樣的

當然,中國古代同樣造出了大量非常牛逼的建築,並且建築技術一度也領先過,但是單就設計媒介來說,西方人依然勝在嚴謹和精確,並且高效、可靠。而中國無論是營造法式還是樣式雷,其圖紙往往並不精確,而是通過文字敘述來記錄尺寸數值,複雜的建築則是通過大量的實體模型來推敲,其效果雖然不遜於西方建築,但圖紙的精確性、表達效率確實不如。
當然,對於複雜的建築,二維投影圖就力有不逮,還是要三維模型來解決問題,比如著名的西班牙聖家族大教堂,因為其複雜的三維形態,不得不採用大量的三維模型進行推敲研究。
聖家堂

《璀璨的手工藝傳統與迷人的數字技術 ——西班牙聖家族教堂的歷史變遷》
http://www.abbs.com.cn/at+d/2009/04/98-101.pdf

好吧,扯得有點太遠了。
簡而言之,圖紙是建築設計和表達工具的一種。
圖紙工具主要是通過畫法幾何的二維投影方法,對(即將建設的)真實建築的信息進行截取和抽象。這種抽象過的圖形信息,是建築本體的本質的映射。
因而通過操作這些抽象圖形,我們可以更方便的對真實建築進行設計和建造。
比如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透視圖,它們都是三維建築的二維投影圖。

2 那麼,剖面圖有何特殊之處?
實際上,剖面圖還不算最特殊的。平立剖都是二維平行正投影,比如這樣

軸測圖就比較特殊,屬於斜向平行投影。比如這樣,

最特殊的其實是透視圖,是用的投影線集中於一點的非平行投影

還有這個正面的透視圖,跟第一張的正面的正投影圖的區別很明顯

透視法發明也是很牛逼的事情,因為可以模仿人眼的觀看效果,雖然複雜且不精確,但是更直觀,
參考 透視
最早發明的透視法大概是14xx年文藝復興年代,畫雞蛋的 達·芬奇還專門寫過《透視學》,有的畫家為了透視正確,還有這麼畫的----太沒有節操了,這是描圖啊!

----------------科學公園 : 西風與東風
不過幾何法手求透視是很煩人的事情,現在基本都是電腦代勞了。

扯的更遠了。。。。罷了,還是抓緊寫完吧。

那麼,同為二維正投影的剖面圖和平面立面圖有何區別呢?
實際上,平面圖也是一種剖面圖,只不過剖切面是水平的,按繪圖規範是定位在窗檯以上高度的剖面而已。

水平的剖面,和垂直的剖面,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反而是立面圖,是從建築外部投影的,應該說立面圖比較特殊,而平面圖和剖面圖,本質是一致的。

如果一定要說剖面有何特殊,主要是人除了通過樓電梯和跳樓,一般是無法沿著剖面運動的,而通常都可以沿著平面運動,所以體驗上,剖面圖所表達的關係比較不常見,也容易顯得有趣和特殊。

3 讓我們終於回到正題,什麼樣的剖面是好的和有趣的剖面?
如前所述,其實剖面與平面並無本質不同,都是真實建築的切開後的一個正投影(當然也有做剖透視的),代表了建築的一部分信息。
我個人一貫的觀點是,對於大多數建築設計,最終真實的三維實體的建築物的真實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更可以進一步把時間因素加進來,考慮在時間流逝中建築的3+1維效果,包括材質、光線、氣候變化,人的活動,所有這些。
而某些位置的剖面作為真實建築的切片投影圖,抽象表達了一部分建築本體的信息。
-----------------------不跑題的分割線----------------------
只有當建築本體的空間、材質、光線以及人流這些東西是優秀或有趣的,並且又恰好集中表達在某剖面上,剖面才是優秀或者有趣的。
--------------------------------------------------------------------
平立剖透四大類投影圖,各司其職表達了建築某一方面的信息,當建築的某方面設計比較好,相應的圖紙看起來也會好。
比如人流關係好不好,主要顯示在平面上。
外觀好不好,主要體現在立面上。
而剖面重點表達的是空間的豎向高度的變化,特別是整體上各層空間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不容易在別的圖紙上直觀體驗到,基本上只能在剖面里表達。如果這些內外高低錯落、相互交叉的關係經過精心的設計而變得有趣,那剖面圖自然是有趣的。

歷史上典型的起承轉合之一就是故宮中軸線的剖面

當然還有一類剖面是樓主沒問的但是我想一起說了,就是節點剖面詳圖,這裡涉及材料和構造關係兩方面,這種剖面的重點是要剖開看裡面,並且理清其層次邏輯,這與大剖面不同,水平和垂直的節點剖面都有,當構造設計本身優秀有趣,其剖面詳圖自然高大上。比如赫爾佐格的立面構造手冊里整本書都在講這個。而一般都構造圖集里也大量的這些剖面圖,只是很多不那麼優秀和好看,因為圖集沒有附上優秀的真實效果。
離開了真實效果談剖面圖好不好那是耍流氓。

4 如何用剖面做設計
如前所述,剖面是實體建築部分信息的表達工具,同時也能夠利用這種信息映射關係作為設計工具。
當我們思考建築的時候,最好的辦法依然是,整體考慮建築的三維空間關係、材質、構造、人流等等,並且最好是直接在腦中形成這樣的建築模型,從內而外,有整體有細節有環境,有時間流逝四季變換晨昏交替,所謂Unibody(誤),整體思考整體解決,就像傳統寫實繪畫一樣,要整體協調。
這種方法古已有之,有個成語叫胸有成竹,就是腦中一次成活,然後一氣呵成表達出來。

但是,實際上當然對初學者,或者比較大的項目,其實是很難這樣一次成活的,只能是由整體而局部,由粗而精,就像雕塑一樣整體先刻出大概體塊,再精雕細刻。我也只有對小項目會比較容易一次成型,大項目難免先各種分析圖平立剖上,等都瞭然於胸了再推倒重來,有可能一次構思出完整的方案。但多數時候,方案還是一步一步改出來的。

對於分層次分步驟的設計,就要用到不同的設計工具,比如用總平面推敲環境關係,用平面推敲功能關係,用立面推敲外部裝飾,用透視圖推敲整體外觀效果。用剖面的時候,主要是推敲一些關鍵方向的空間高低組合、風光視線交互這些。


初學者往往只關注基本平面,老手會慣於在透視圖上研究外觀,更老派的老先生會習慣在立面上精雕細琢這可能源於巴黎美院系統中式立面的訓練。
剖面圖確實容易被遺忘,但確實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地上地下關係,高低空間關係,內外交互關係,選得好的剖面位置能夠集中全建築的主要精彩空間的信息,從這裡入手進行空間設計自然事半功倍,別的圖紙是無法替代的,這也是我們非常重視剖面的原因。
十幾年前我剛開始能夠整體把握方案設計的時候,也有明顯的對剖面工具的需求,並且用起來感覺非常直爽。比如這個方案平面關係比較複雜,但關鍵思路在剖面上一目了然,從一層到地下再回到地面直達頂層,各種關係集中表現的時候,很有效率。

5 但是,總是有但是,還是要注意,剖面雖然是重要的平面圖紙工具,但我覺得這是來自於過去二維圖紙作為主要設計工具的時代遺產。
畫法幾何發明200年了,伴隨著工業時代一路走來,但是如今越來越方便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其實提供給我們更多的設計工具。
很多先進位造業早就在用3D模型直接對接數控機床三維加工組裝,全產業鏈都三維化了。最近很熱的3d列印也大有潛力,還是局限在2維工具未免落伍了。
過去有所謂效果圖方案,現在有雜誌方案,就是針對某個透視角度-攝影角度的趣味專門加強設計,結果真實的空間效果和整體效果並不好。如果只是針對某個剖面去設計,當然也會有圖好看但房子不好看的問題。針對二維圖而不是三維真實效果做設計,必然會有缺憾。因為畢竟建築的最終產品是三維的,設計工具要以此為服務目標,三維工具自然有各種好處,推敲方案的時候更加準確可靠直觀高效。如果再配合實體模型,虛擬現實眼鏡如oculus rift之類,那會更加直觀方便。應該說三維設計工具是大勢所趨,包括但不限於BIM之類的。其實sketchup就已經非常好用了,這使得我們這一代設計師成長和設計的環境大體跟上信息時代的腳步,和過去真的很不一樣了。
當然所謂參數化設計又急於將三維空間抽象為數學公式,這離真實建築又遠了,這是題外話,暫且不提。
----------------------結論----------------------------
所以,設計要充分利用各種工具,從草圖到平立剖到實體模型到三維模型到3d列印到虛擬現實,並不排斥某一項,剖面也只是其中一種。並且目前的時代具備了條件,我更建議以三維模型為主要手段進行設計
以上就是我想說的,歡迎討論。


剖面設計在一些情況下是與豎向設計意思類似吧,就是對場地高差和排水等技術問題的解決。
但是本回答不針對這些技術問題,主要從空間的角度嘗試回答

剖面反映的是人的空間感受,一個好的剖面是可以展示出大致如下可能性:
1、與場地互動的可能性(視線上對景色的關係;或者對惡劣外部環境的規避隔離;街道高差關係;對自然場地中的坡地、懸崖、湖泊的揚長避短、與內部景觀(庭院等)的關係...
2、人際交往的可能性(公共空間與交通空間,甚至只是視線上的)
3、對光的操作(除了常規的在剖面上表現採光方式之外,最重要的是光對空間塑造的效果,可以搜索「體積法」,有涉及
4、直觀的空間層次、比例、秩序和構圖美感,這與平面的道理個人感覺是一樣的

以上是從場地、行為、光影、構成的方面回答,剖面是否優秀這個主觀的提問也可能可以通過這四點盡量客觀地回答...
在讀大四生的一點個人感受...權當拋磚引玉吧= =


對於機電設計,特別是我們給排水專業的工程師來說,我們最希望建築能給的,是精簡併且有效的剖面。

我們希望得到的,是用最少的剖面,將建築中有重要影響的空間高度變化以及重要節點的轉換關係都表達出來,這樣對我們的細節設計非常有幫助。建築設計,根本上是使用的藝術,不能更贊同的觀點,就是細節決定建築的好壞。

為什麼我們一貫不喜歡建大量的SU。因為歸根結底,我覺得圖是為設計服務的。我們應該做的,是用更少的工作量,來達到表達我們的設計思想的目的。所以我覺得,可以用平面圖表達的,就不出剖面,可以用CAD表達的,就不建SU模型。

什麼是優秀的剖面圖,或者說什麼是優秀的圖紙?用最簡潔的圖形語言,表達清楚我想表達的設計,就是最優秀的圖紙。


先說結論:好的剖面是認真考慮了空間,形式和材料與人的行為的,它能清楚地表明身體與建築物的關係和建築與場地的關係。


為了更好地表達我的觀點,同時也希望有非建築專業的人看得懂這個回答,我直接講案例,將採取圖文的方式去講解。


1. S.R. Crown Hall / Mies 密斯凡德羅

熟悉密斯的朋友應該知道他以流動的空間和空間純粹著名,看這幅圖你應該能感覺到這是一個很純粹的空間,沒有很多樑柱干擾你的視線,是一個單一的體量。

但是,如果你看他剖面,你就會佩服密斯起來。

由於梁無法支撐起這麼大的跨度的空間,而密斯恰恰是想要營造這麼一種空間。他的解決手法就是,在半地下埋了一層承重牆。那麼當人走進去這個建築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意識,這是一個純粹的單體量的空間。另外,由外立面豎起來的一根根鋼柱形成的幕牆恰恰是加強了這種幻覺——這個建築是一個純粹的單體量的空間。


2. Villa Savoye / Le Corbusier 薩伏伊別墅/柯布西耶

這個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作薩伏伊別墅,設計者柯布西耶希望通過這個坡道來組織和活躍整個建築以達到類似於『』隨處可以走動的空間『』的狀態

然而這個做法是有代價的。(當然我本人認為柯布西耶的做法具有開先河的意義)

有評論家認為「這一狹窄的坡道創造了更多的不連續性而不是連續性,因為它需要32英尺才能使整個空間連接起兩個樓層

看平面圖或許你會有更多的感覺。

那麼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嗎?請看下一個例子

3. V.C. Morris Gift Shop / Wright 莫里斯商店/賴特

賴特吸收了柯布西耶的想法,把它上升到了另一個層次。他把坡道做成弧線上升的狀態。這樣創造了一個中空的空間,使視線得以連接,同時也讓坡道對空間的干擾達到最小化。


4. 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 Wright 賴特

想必大家看到上面的圖會想起賴特的另一個作品古根海姆博物館。

賴特通過一個旋轉的坡道來組織和安排人們瀏覽整個空間。

然而,在這裡也要提到另外一個弊端。賴特創造的弧形的坡道的時候,是希望參觀者首先搭電梯去到頂層,從一個點開始,經由坡道緩緩地走下來觀賞。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參觀者都是這麼按照賴特的意願去遊覽的。所以在這裡也要提醒各位設計師,要有情懷同時也要考慮到其它方面的因素。


4. House N / Sou Fujimoto 藤本壯介

藤本壯介的House N實際上模糊了室內和室外,公共和私密之間的關係,創造了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限定空間,劃分領域

第二層是為了保暖和製冷所用

第三層是為了創造私密的空間,諸如卧室這些

有趣的是,西澤立衛在拜訪House N的時候,他說走在室內好像還是有種在室外被窺視的感覺呢。我想,藤本想要創造的空間感覺算是達到了~


總結一下:剖面不僅僅是一張「圖」,它能表達你的設計思想,能表達你的空間關係。先要有好的設計,才有好的剖面,才有「好看的」剖面。希望廣大朋友花多點心思在設計上面,而不是怎麼花得好看上面,共勉!


先說這麼多…要去畫圖了…


在我們今年的設計課程中,我們多從剖面動手腳來加強空間的聯繫。強調剖面的設計,應該是從空間出發統一全局避免了從平面出髮帶來的空間上的單調。


一看到剖面就想起了七媽創造的剖立面……分分鐘被虐哭啊,記得當時有一張圖橫著拼了三張A3才畫完………

言歸正傳,個人覺得剖面是一種很好的設計表達方式,設計師都是用圖來講話,那麼好的剖面自然就是好的表達。像建築剖面,就是表現建築結構,包括牆體,地面,層高,內部空間等,而景觀方面的剖面最重要的就是表現地形變化,高差很重要!!!還有就是地面和建築的關係。然後,當你能很精確的表現這些要素之後,想要好看的剖面,就看手繪功底和p圖能力啦~個人覺得ps畫剖面,素材找的好,色調調的好,都會很好看~

以上。


推薦閱讀:

Zaha Hadid (扎哈)今天去世了,她曾經對你的建築學習有什麼影響?
想申請建築系本科,應該如何準備作品集?
想申請出國讀建築碩士,感覺凱諾主要是幫助作品集,築人似乎會幫忙申請,好糾結選哪家比較好?求建議!感謝?

TAG:建築 | 建築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