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的幀數一直保持24幀?
更高的幀數理應帶來更好的畫面感,但為什麼電影的幀數一直保持24幀? 有不是24幀的電影嗎?
不是24幀的電影是有的 比如《霍比特人》 使用的就是比較新的48幀技術。但是由於各種限制,普及率挺低的,除了北美有少數影院能使用上48幀片源,其它地區寥寥無幾。
雖然更高幀數會帶來更好的體驗,但是凡事都是有妥協在裡面的,技術,成本,效果各方面都要妥協的。
〈喜劇之王〉有一個片段:
娟兒:喂!你知不知道一秒鐘有多少格底片?
天仇:(高興)有24格啊,娟姐。
娟兒:你知不知道剛才那個鏡頭有多少秒鐘?
天仇:大概有一分鐘。
娟兒:(氣憤)你知不知道因為你不想死,浪費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錢和工作人員的時間和心機啊!!
就很好的說明了在膠片時代,幀數和拍攝成本直接掛鉤的,即使是現在數字時代,龐大的數據量也是難題,像3D電影的話,數據量基本都是上千TB,如果48幀的話,還要翻倍。
到了現在,依舊很多困難要解決,比如院線設備,標準制定,影片體積,影片數據量太大導致處理困難等等,具體的話我也不是專業人士,還是留給專業人士詳細說明吧。
@孤雁伴月 談到了數據量的問題,這是隨著IT技術(存儲器、處理器)的發展可以解決的問題。在拍攝時,高幀頻意味著每幀的曝光時間縮短,以24fps為參考,48fps時曝光時間為1/2,72fps為1/3,以此類推。為了克服這一問題,要麼改變照明條件,要麼提高攝影機的靈敏度(感光度),要麼增大像素麵積。另外,任何新技術、新工藝的實施,都不免有反對的聲音,在電影的發展歷程中,聲音、彩色、寬銀幕、數字化在剛剛出現時,批評聲都不絕於耳,高幀頻也不例外,需要一段時間的探索與認知。
不是專業人士,但應該是有科學依據的,好像是按人眼的極限臨界來算,大概24幀刷新頻率就足夠產生連續影像了(人眼的視覺停留),既然是這樣,菲林也是要錢的啊,足夠就行。
另外與制式有關,都是一些行業標準
PAL
NTSC
等
相關問題:
為什麼認為遊戲幀數要到 60 幀每秒才流暢,而大部分電影幀數只有 24 幀每秒? - 視覺暫留
為什麼遊戲幀數要到 60 幀每秒才流暢,而大部分電影幀數只有24幀_planetside吧
來源網路:
眾所周知,電視熒光屏上的掃描頻率(即幀頻)有30Hz(美國、日本等,幀頻為30fps的稱為NTFS制式)和25Hz(西歐、中國等,幀頻為25fps的稱為PAL制式)兩種,即電視每秒鐘可傳送30幀或25幀圖像,30Hz和25Hz分別與相應國家電源的頻率一致。電影每秒鐘放映24個畫格,這意味著每秒傳送24幅圖像,與電視的幀頻24Hz意義相同。電影和電視確定幀頻的共同原則是為了使人們在銀幕上或熒屏上能看到動作連續的活動圖像,這要求幀頻在24Hz以上
補充一點,題主可能實際要問的是為什麼普遍電影比電視劇有著更明顯的卡頓感。如果是就這個問題,電影拍攝一直堅持用膠片,因為膠片具有更好的色彩表現。
推薦閱讀:
※電影中,兩個人面對面對話,分別切換兩個人面部的鏡頭是如何拍攝的?
※我的戰爭畫面拍攝手法?
※小時代3中鏡頭圍著窗前的楊冪轉圈顯示窗外季節更替是否可被界定為抄襲暮光之城中女主父親面對窗戶鏡頭旋轉?
※香港本地人看到電影中熟悉的取景地點會有什麼不一樣的觀影感受?
※如果只有一部普通數碼相機或者DV機,著名導演還能拍出好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