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的意思是什麼?

這十二個字出自《弟子規》


先引用百度知道的內容:「《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成書清代,是兒童啟蒙讀物,和小學教科書一樣。但其編撰的目的也很明確,建立一個道德規範。
所以我同意這是糟粕的觀點,這是培養等級觀念,培養不平等觀念的一本書。
其中的這一句話,道理上沒錯,社會生活中是需要尊重長者,但是立意錯了。
尊重是出於禮貌,並不是出於規則和等級。
——
有些人提出:在現實中,領導站著,你敢坐么?
對於這樣的觀點,我只能說,在行為習慣中,你把自己立於弱勢這一方,沒有把自己和領導看齊,這是你自己的錯。
說來還是這種尊卑有序,不平等觀念的社會流毒造成的,然而因為流毒存在,你不敢反抗,偏偏說它是對的,這就是你的錯了。


你們不要總想搞一個大新聞,再把我批判一番!我沒有任何這個意思,就是坐不坐的問題,那還是得按照你的感覺,按照屁股的意願,去執行嘛,對不對?!
前面有一堆人在閑扯什麼「這是尊重」,「這是老祖宗的東西」。
朋友,你還記得新文化運動的旗號么?
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鬧新文化運動的那一批革命先賢,難道就不是我們的「老祖宗」了?
至於扯什麼【尊重】,哼。
尊重是來自於內心,而不是來自於屁股!


年長者站著的時候年幼者不能坐,年長者讓年幼者坐了才能坐。

古之賢人有云: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倡導《弟子規》一書者,想必是無道無德不仁不義之人吧。


大人站著的時候,孩子如果坐著,就會高度差距太大無法對話,所以大人應該蹲下跟孩子對話。大人如果想要坐下,需先得到孩子的命令方可坐下。


發現有些人真是會詭辯,說什麼老祖宗的規矩,不是糟粕。呵呵。

男尊女卑是不是老祖宗的規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不是老祖宗的規矩,存天理滅人慾是不是老祖宗的規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是老祖宗的規矩?

老祖宗的規矩就不是糟粕了?

任何過去社會裡形成而流傳至今的社會關係,都是還沒被意識到的糟粕。

————————
要討論哪些文化好不好,必須先認識到文化是怎麼形成和演變的。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社會,依靠個人的力量無法生存,於是把一部分維持個人生存的義務讓渡,代價則是部分個人權利同時讓渡,形成生產共同體。

個人權利和義務讓渡構建了一種關係,即共同體的首領有發展共同體的義務,也有一定程度控制共同體成員的權利,典型的就是封建社會的家長制,每個家族都有族長,既要負責家族存續,對族內人有很強的約束力。這些就是和當時的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

在這種生產關係中,與意識相關的部分即是當時社會的意識形態,文化則是其中的一部分。

接下來生產力的發展,讓個體的生存能力加強,每個個體越來越多地單獨承擔生存的義務,同時也收回自己的權利。具體表現就是,共同體越來越小,其對個體的控制也越來越弱,其形態從部落變為宗族,變為家庭,並最終縮小至個人。

每一個階段的新社會都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而其中恰好有部分舊文化與之相似,在民族主義等需求的支撐下,這些新文化就被宣揚為「舊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同時還會有部分認識不清的人過度宣揚對應的舊文化。

這部分新舊文化的衝突在短期內不會顯現,但是必然會在社會繼續發展的過程中突顯出來。而等矛盾真正爆發的時候,往往是落後文化已經對現實發展產生拖累的時候。


有人說這是中華文化,但真的如此嗎? 我心中的中華文化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漢之廣矣,不可求思"的真摯情感,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的建安風骨,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洒氣度,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的悲傷感嘆,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思鄉之情,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愛國情懷。
宣揚禮節不禁讓我想起老子的那句"先道而後有德,先德而後有仁,先仁而後有義,先義而後有禮"


這個規矩其實本身沒有大毛病啊,靈活執行就行,總之還是尊敬長者的大原則。

但是《弟子規》依然是糟粕。拿這個當正經傳統文化都自覺面壁去,別讓我說難聽的。


長者立儲,下一代就不要搞連坐排除異己了。長者搞連坐,命令一旦下達,說坐誰就坐誰。


我沒有讀過弟子規,也沒有研究過儒家思想。那就只能說指手畫腳一下,說點題外話。
易中天老師在講諸子百家時候的觀點:儒家思想的軟肋,在春秋戰國就被人戳了,但是這麼多年軟肋可沒有解決。
儒家思想沒有隨著周王朝崩潰而消失,反而憑藉「英主」漢武帝又活過來了,倒是法家名義上死了。
儒家的軟肋是宗法制度下的人與人關係。

看這個題目,長者立,應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好了,假設你長子長孫,有個叔叔比你小一歲,和你玩耍的時候你是不是應該遵循這個原則?你們在一起能愉快玩耍嗎?
這有沒有可能出大問題?當然有,建文帝和明成祖這一對叔侄就是例子。建文帝繼承最大的合法性來自哪裡?來自長者朱元璋。但是長者死了,新長者朱棣想自己當皇帝,你說有沒有合法性?當然有,因為長者尊,何況朱棣有一百種辦法讓自己合法即位了。長者坐,命乃坐;長者去,新長來,說你丫給我站起來。
皇權社會,皇帝是天然的長者,是君臣關係的主角,但是家庭關係裡面皇帝就容易亂。家庭裡面,父子關係里父親是主角。規定的似乎沒問題,但是這個長幼有序問題是沒解決的,年紀大是不是長?輩分大是不是長?雖然要求媳婦從夫從子,但是老太太有時候能管兒子,有時候不能管。太后武則天就是個例子。
大觀園裡亂不亂套?有父有子有長有幼怎麼還亂套呢?因為長幼衝突,矛盾解決不了,老太太雖然是長,但是她是媳婦和母親。王熙鳳能幹,也不能管家,應該老爺來管。衝突的時候,孔子曰過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用嗎?越到後面越沒用,因為歷史上的君臣父子能幹的壞事都幹了,歷史都把他們當成君臣父子來寫,唐宗宋祖你們就中槍吧。後人幹什麼壞事不能說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家的這一套因為有親疏遠近的問題,有長者身份衝突的問題,還有家庭朝廷混淆的問題,加上性別問題,運行起來很容易出問題。如果你規定的再詳細點具體點,後世再視為經典奉若神明點,簡直就離孔子十萬八千里了。孔子是講理的,孔子不虛偽也不死板,而且孔子是個時代人。如果孔子生活在更晚的戰國,你覺得他會還想克己復禮嗎?

我不評價弟子規,但是很多現代人對待弟子規態度有問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做好了嗎?為什麼不編出新的弟子規?為啥學弟子規就要背呢?我感到好笑的邏輯是:我們有五千年文明,我們有道德優勢,這是我們的經典。誒,人家西方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嗎?人家文明就沒有延續五千年?幾百年前的一部行為規範,現代人拿起來當經典,我覺得非常悲哀啊,敢情這幾百年世界就不變了?還有一種邏輯:很多道德規範很好,假如大家都做到了,世界就和諧了。廢話嘛,你不想想為啥大家就是做不到呢,人不是機器設定好了就能做,道德規範不能流芳百世的。科學來中國一百年了,大家都在討論電腦下圍棋下過人了,討論新時代的醫患關係和醫學倫理了,討論要不要兩孩問題了。長者坐倒是應勿坐,尊重長者嘛,長者坐了沒說讓不讓你坐,別等長者發話,看情況你就坐下吧,別累著長者,也別讓長者難堪,因為現代講和諧,長者忘了讓你坐,你傻站著,別人肯定會以為:小子,又圖樣圖森破了吧,強行談笑風生被長者罰站了吧。這個尊敬長者人家美國也不是沒有啊,華萊士不就做的很好嗎?

雖然強行膜了標準結尾,但是觀點還是要說清,多用現代話談新道德,少用古代心背舊道德。新道德大家做的不好可以改進,舊道德大家已經證明做不好了就別提了。過現代生活談古代道德,就是開著新車拖著舊車,舊車零件雖然可以補上,但也不能就帶著舊車走一路啊。


很多人學會了魯迅的批判精神,卻沒有魯迅的學養。學會了老毛的批判精神,就知道造反有理,卻沒有老毛的智商。他們說弟子規是糟粕,所以就反對「長者立,幼勿坐」。他們還說三字經是糟粕,所以「子不學,非所宜」就那麼不合時宜,不學習成了風潮。他們又說打到孔老二,儒家思想是流毒,所以就反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進而證明了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普世價值」。

這些人腦子就如同漿糊,一刷就是一面,他們的觀點不是一個個細小的思維點通過邏輯的線條串聯而成,而是一塊刷滿漿糊烘乾了的硬邦邦的大紙板。最後,他們最自鳴得意的一點就是,雖然他們不學習不思考,卻總覺得因為他們站到正義立場上,所以永遠錯不了。


家裡來長輩的時候,媽媽會要求我們站起出迎,進屋之後要先給長輩讓座,如果長輩還沒坐下自己就一屁股先坐,肯定會被認為不懂禮數。入席吃飯也是得讓長輩先坐,上菜之後小孩子不要搶著吃,長輩先動筷子,不然會被說沒家教。親戚長輩走的時候要起身出門相送,不能光顧著玩自己的,還坐那不動。
我覺得這些就是現代人對《弟子規》這句話應有的理解,主要是針對親戚鄰里,送往迎來的,自己父母和兄弟姐妹當然就不用這麼誇張了,親愛和睦就好。古代家庭規模大,大家族往往幾代人不分家,家庭內部也講這些規矩無可厚非,現代人一家就父母子女,頂多加上爺爺奶奶,自家人隨便一點無所謂,叔伯姨姑舅都是親戚了,平時又不住一起,來了當然要有禮節。
而且這句話很簡潔,主要是表達一種態度,並不是對具體情況的詳細規定,座位不夠的時候長輩先坐是理應的,但是如果晚輩有病或殘疾呢?這種特殊情況當然是另當別論了啊。如果座位充足,長輩坐了你還干站著,那也是你自己傻。「立」和「坐」是一種對舉,古文常用手法,「長者立幼勿坐」是說讓長輩先坐下,如果理解成長輩站起來你也得站起來那就是教條,不懂古文真正的意思,難道長輩起來上個廁所你也得站起來陪著啊?
禮節就是禮節,是表達對別人的尊重的,也體現自己的教養,沒有必要生搬硬套死守教條,具體做法要隨時代改變,但精神不變。不應該一棍子打死,鑽牛角尖,摳字眼兒。


本人的觀點不同於絕大多數答主:在我個人看來,一個傳統在當今社會是否應該被承認,其本質是是否符合當今社會不同角色之間的制衡關係。
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道德之所以會存在。本質上是資源的不均等所導致的結果。領導沒上坐你不敢先坐,並非是因為什麼虛無縹緲的道德教養,而只是領導擁有遠比你多的資源。如果你把「領導」換成「學習委員」,這般道德的存在感就會大幅降低------不為別的,就因為學習委員的資源與你的差異遠小於領導的資源與你的差異。
而反觀這個問題:在古代,人們學習社會經驗的方法很有限,而長輩教誨則是相當大一部分來源。也正因如此,長輩完全可以要求更多的尊重和特殊關照。而在當今社會中,人們接觸事物的途徑變多,聆聽長輩教誨再也不是唯一學習的途徑。所以人們對長輩的禮遇則需打個折扣(因為長輩所掌握的資源有限)。如果將來某一天,人腦內所有的知識都在出生前被輸入,人們無需再出生後學習任何依靠經驗的知識,那麼對長輩的尊敬就很有可能消失。
一點薄見,望勿噴。


這句話,除了對第一次見或者好久不見的人(過年走親戚,情侶見家長,面試)這樣做表示尊重外,並沒什麼卵用。


就兩個字:糟粕
這回答也能獲得2k贊。。。明明什麼都沒寫就給了一個結論啊。。。

我也不是說反對這個答案,但給個邏輯唄,比如:"因為這是過去的禮教制度,而這種禮教制度不符合現有生活模式,所以他是糟粕」
又或者「因為長幼有序是一種過時的觀念,森嚴的等級制不應該存在,現在家庭要更開放,所以是糟粕」
這也OK啦。。。。

唯獨這種只有結論+嘲諷 的回答能獲得高票贊,感覺略不舒服。。。


弟子規不過是滿清留給漢人的小辮子,傳統文化?不要侮辱這個詞。

吳鉤:弟子規是混雜的產物,裡面既有論語的影子,但更多的是滿清意識形態的反映。從它成書的時代為滿清康熙年間,就可以判定它決不可能是儒家的東西。因為其時儒家已死。

李競恆-花雕酒:《弟子規》是征服王朝政治結構中的必然產物,整個文本唯一宣揚的內容便是奴隸道德——畏首畏尾地服從。有趣的是,作者李毓秀正好是生活在順治、康熙、雍正時代的滿清秀才,而這一時期清廷最重要的事業之一,便是打壓晚明時期延續的士風、骨氣、獨立精神,這是有背景的。

為什麼說滿清時儒家已死?

對經書的解釋權,也全被滿洲大君攫取。經筵在明代是士人規訓皇帝的地方,在滿清則成為皇帝(君師合一)教訓奴臣的活動。在這一大背景下,有良知的士人,反而是借反理學(四書體系)來間接批評滿清,如戴震、俞正燮。


說糟粕的我就呵呵了。


來來來,我稍微預設幾個場景:

你爹媽帶著你去見朋友,大家沒入座呢,你跐溜先坐下了。小朋友幾歲了呀?

你領導帶你出去見客戶呢,大家沒入座呢,你吧唧懟那兒了。

領導夾菜,你轉桌。
領導小姐,你先摸。
領導開門,你上車。
領導聽牌,你他媽的還真敢自摸啊??!

全盤接收和全盤否定都是他媽的耍流氓!
————————————
我再嘴賤說一句,說這種向長者,向上位者低頭是糟粕的,一般有兩種人:

1.混的流弊哄哄,愛尼瑪誰誰誰,到哪兒都是發光的金子那種人。

2.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天天光想著寧有種乎,割了你的命那些人。

畢竟屁股決定腦袋不是??


這條還真是有道理的

我舉個例子

你陪領導參加一個飯局,領導都還沒坐下,客戶也還沒坐下,然後你就先坐下了

領導心裡想:這人怎麼不給我面子,也不給客戶面子,他當他是誰啊? 下次肯定不帶他出來了

客戶心裡想:到底誰說了算啊,坐下的人不像領導啊,難道我找錯話事人了?

你想一下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你在你上級心裡什麼位置?

很多過去的規矩之所以要遵守,必然存在一定的道理,好多規矩都是站在為別人,尤其是年長或等級較高的人考慮,給這些人面子,因為在社會混,不給這些人面子,那這些人就讓你沒面子

自從工作以來,看了太多因為缺乏這方面規矩而被幹掉的人了,任何爆炸都是從小火星開始的

對我個人來說,我把整部論語啃下來過,裡面的糟粕確實有,但是對於長者的尊重這點我是贊同的

在古代,長者意味著經驗豐富,有著很多人生閱歷的人對應到今天,那就是前輩,打個比方,對於知乎來說,尊重一下IT行業的前輩難道不應該? 尊重他們,和他們搞好關係,將來可以獲得的人脈支持,經驗學習,以及更多的推薦機會,你是瞎子你看不到?

那些動不動覺得自己是時代弄潮兒的年輕人,秉承打破一切所謂就規矩的人,多少人頭破血流,直到中年才悔悟?

最後說一句 ,EXCITED!


實名反對排第一的答案!
難道不就是「長輩站著的話你就不要坐著,長輩坐著的時候沒讓你坐你別坐」這樣的字面意思嗎?
上文為原答案。
有些答主讀了別人考證的《弟子規》是糟粕,就不分情況拿出來批判一番以示與眾不同無論是否文題不符。
以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來看,古代文學所帶有的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是時代的局限,你不能要求岳飛以現代人的價值觀去違背高宗命令,這是不現實的。大家有共識的一些價值觀百年後未必適用,但百年後必有同現在一致的價值觀為世人所認可。同理,百年前留下來的古文必有其糟粕,但是並非每句都是糟粕,並非每句當世都不適用因此我們看書本就應批判的吸收,不該一棒子打死。
依第一答案答主的標準《西遊》、《山海經》宣揚迷信,《水滸》《說岳》歌頌綱常,都是糟粕,裡面的每句話都沒法讀,再知乎以上問題答案下都得打上」糟粕「二字,真是毫無道理,一葉障目。故魯迅先生說:一部《紅樓》經學家見《易》,道學家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所以說」見心見性「,沒有必要答非所問打上」糟粕「的口號
即使是最體現封建糟粕的書其中的話難道就沒有正確的嗎?何況本問題兩句並不體現封建糟粕而是尊敬長輩的一個表象的體現。有些答主上來就喊糟粕而沒有對著兩句話進行分析,卻叫囂著以你的文學素養我沒法跟你解釋(意)的行為用不恰當的類比來說。,就好像小孩終於知道了屎是臭的這一屎的眾多屬性中的一維後,聞到別人吃臭豆腐,就大聲嚷嚷「啊你吃屎,這是糟粕!「


尊老愛幼的傳統禮儀罷了,並沒有什麼特殊含義。
中國某些地區傳統禮教非常嚴格,比如對於長者要畢恭畢敬,年齡就是最大的權威,一句年輕,單純能壓得小輩說不出話來。
這種看似不平等的地位區分,其實是對於後輩的一種保護,長者可能不善言辭,可他們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閱歷豐富,很多人生的經驗是不能簡單的用語言表述的,只能用格言

來使後輩牢記於心,這樣他們在面對各種誘惑時才能把持住自己,懂得合適的沉默。
其次,這有助於維護長者的權威,他們所下的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可還是會有無知小輩,仗著自己腿腳利索,咄咄逼人的質疑,完全無視長者遊歷西方各國見多識廣的眼界和智慧,問出一些天真幼稚的問題,長者一般也只能在心裡為他們捉急,不好拉下身份去說些什麼,只好提供些人生經驗。

另外還有一些恐怖的宗教,對於反對長者的信徒,會用紅衣包裹著他絞刑,非常的恐怖。所以這句古話可能也有一些勸誡與警告的意味在裡面。Ps:提問請按照基本法,這種嚴肅問題不要加什麼「生物」標籤…………怎麼著也是兩棲動物啊!


人家就問問什麼意思,你們倒好,上來就是糟粕,不解釋解釋?

這話什麼意思?講的就是個長幼有序,而對待這種類似三字經的東西,是不好直接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的。

現代的人有錢了,開放了,眼睛看著以前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東西不順眼,這正常。 不過有些基本的事兒,別說幾十年,幾百年也不會變。

往公了說,是禮儀,往私了說,是教養。

別人幫你了說聲謝謝,
公共場合別大聲喧嘩,
當著別人面抽煙且問一下,
ATM取錢排隊留個1米別擠人家後面。

這就是每天別人看得見的,你實實在在的教養,可不就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道理嘛。

同事偶爾聚會感嘆說,自己進了銀行以後整個人素質高了不少,我說怎麼了,他就說現在經常會說謝謝了。

我想起八年前在上海,某家超市裡買東西,結賬時候我說了一聲謝謝,一臉疲憊的收銀員頗感意外地看著我,笑了笑說歡迎下次光臨。

所謂的「長者立」這套東西,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就是一套儀式。
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明白儀式的重要性,隨著成長,他們會慢慢覺得,這些看起來麻煩的儀式,反倒是最簡單有效的東西。

八年過去了,你們都習慣說謝謝了嗎?


推薦閱讀:

「道可,道非,常道」的斷句是否合理?
如何優雅的翻譯帶你裝逼帶你飛?
「見笑」「見諒」中的「見」是什麼意思?「讓您見笑了」是誤用嗎?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九有一句話。見下,最後一段庄湯分別是誰,要是莊子殷湯時間為什麼一後一前,故事分別是啥?

TAG:文化 | 文言文 | 弟子規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