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廿」和「卅」,十的其他倍數還有對應的漢字嗎?
「二十」是「廿」,「三十」是「卅」,但是四十、五十、六十呢?這些字有沒有具體的出處或者典故?成百上千的那種整數又有沒有可以代表的漢字呢?
「四十」確實有一個對應的字:卌(U+534C),讀作xì(細)。《康熙字典》收入的是
(U+2098C)和
(U+2099C)。很明顯,「卌」就是兩個「廿」。
【一】「廿」、「卅」、「卌」
據學者考證,「廿」、「卅」、「卌」最初並非是如「一」、「二」、「三」、「百」、「千」、「萬」那樣的單字,而是所謂「合文」 【1, 2】,即把兩個或多個單字寫在一起,作為一個整體。
先來看「廿」、「卅」、「卌」字形演變過程。數量「十」在甲骨文中寫作(以下古文字字形取自《古文字釋要》)
等,即豎向一畫;金文中寫作
等。從古代算籌來理解,豎向「丨」表示數量「十」,與橫向「一」表示數量「一」正相對應。
數量「二十」在甲骨文中寫作
金文中寫作
等,就是「豎向二畫」,即「兩個十」並列。所以《說文解字》解釋「廿」為「二十並也」是很正確的。注意最後一個形體和今天隸楷中的「廿」已經完全一樣了。
數量「三十」在甲骨文中寫作(很像隸楷的「山」?不過「山」在古文字中寫作另外的樣子。)
金文中寫作
就是「豎向三畫」,即「三個十」並列。《說文解字》釋「卅」為「三十並也」也很恰當。
於是可以想像古人如何寫「卌」字了,不贅述。
很多學者認為「廿」、「卅」、「卌」是合文。比如石鼓文「為卅里」(《田車》),當讀作「為三十里」,因為四字為句。這說明至少在石鼓文的年代,人們是把「卅」讀作「三十」的。另外春秋晚期,出現了一種加「=」以專門表示「合文」的用法。而在戰國文字資料里,有大量的「廿」、「卅」等字下加有合文符號「=」,這也是「廿」、「卅」、「卌」是合文的直接證據。
比如戰國金文中(綠色圓圈內即為合文符號「=」):
簡帛中:
從辭例上看,以上加「=」各字絕非重文,比如「廿=」就是「廿」,而不是「廿廿」。由此可知,至少在戰國時期,人們還知道「廿」、「卅」、「卌」等是合文,讀作二十、三十和四十,而不是單字【2】。直到秦漢之際,這些合文才逐漸發展為一字一音,被當作單字來用。
【二】其他數字合文
從已發現的甲骨文、金文、簡帛,特別是貨幣文字來看,數量詞從十幾到幾千均有合文。它們的構成方式與「廿」、「卅」、「卌」也是一脈相承的。當然,它們都沒有像「廿」、「卅」一樣傳承下來。
下舉數例,很有意思(揣摩一下祖先的思維方式)。古文字形取自高明《古文字類編》,「甲」表示甲骨文,「金」表示金文,「幣」表示貨幣文,「簡」表示簡帛。最右邊是個人的隸定,僅供娛樂。
——————
【1】 楊五銘,《兩周金文數字合文初探》
【2】 湯余惠,《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十廿卅卌圩圓進枯枠
本來我以為是先有廿這個音,後者在根據合文的原理創造了『廿』這個字,也就是『十十』合成而書。比如上古古人數數數到二十不是讀二十,而是直接讀『廿』(今音nian,古音不知)
後來我自己想了一下,又根據@著微的答案看到了戰國時期的人還知道這是個合字。。我覺得發展軌跡應該是這樣的。
上古時期雖然口語讀20還是『二十』,但為了書寫方便,將『二十』寫作『廿』,並用=表明是合文,此時該『廿』字讀音是雙音節,老百姓看到『廿』字還是讀『二十』,後來慢慢地,『廿』字有了自己的讀音,《唐韻》為人汁切,仔細想一下,這個讀音其實就是取『二』的聲母和『十』的韻母合成的,可能是二十這兩個字讀快了後的自然讀音,也可能是當時的人為規定的讀音。發展到三國兩晉時期,老百姓已經將原來的『二十』讀成單音節『廿』了。這點在吳語和粵語中都保留了下來。
廿:《玉篇》二十幷也。今直爲二十字。
所以再後來,漢語官話又逐漸拋棄了單音節字『廿』,重新讀成兩個音節『二十』,書面方面兩者並存,但到近代二十佔了上風。所以『廿』這個讀音在方言中保留了下來而在官話中已經甚少使用。蘇州碼子用這樣的方法表示數字,看字形廿卅卌很像脫胎於算籌的碼子。
廿還有一個下部開叉字形卄,這樣寫出來的效果比較統一:
十卄卅卌
一二三亖
卉……
是什麼鬼啦,我打不出廣韻那個字啊(T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