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外表很醜但是很經典的藝術作品?


玩艷俗藝術的劉力國

以上是他著名的以上以上劉力國的作品「屁股花瓶」最具代表性。在中國人所喜愛的具有裝飾和審美價值的花瓶上,以最不雅觀的姿勢呈現出最不雅觀的屁股,實在是一種不俗的計謀。在正經八百的審美性的器皿上,也以正經八百的審美手段展示習慣上認為不宜的形象,令人產生真假難辨的感覺。亦莊亦諧的調侃,代表了艷俗藝術家的靈巧。大部分艷俗藝術都採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庸俗,在譏諷中又時時透露出善意的嘲弄。
摘自《今日中國美術》——展覽卷 作者:郭曉川


雖說各花入各眼,但是個人覺得 哥倫比亞雕塑家、畫家 費爾南多 博特羅的一系列作品的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啊~

參照委拉茲開斯 - after Velazquez (1988), 212 x 195 cm

哥倫比亞聖母 - our lady of Colombia (1992)

鬥牛士(2002),布面油畫,120cm X 91cm

坐著的女人(2000),青銅雕塑,203cm X 193cm X 196.2cm

這裡有一篇評論,簡要地介紹了他的作品風格。

觀念藝術風行之下,哥倫比亞藝術家費爾南多·博特羅頗為另類。

  這位出生於哥倫比亞麥德林市的藝術家,以形象誇張、色彩明麗的胖子系列繪畫聞名於世。他14歲開始繪畫,19歲舉辦了第一次展覽,在5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是世界上最多產的藝術家之一。

  如今已經84歲的博特羅,仍然清晰地記得早年在紐約藝術圈的艱難歲月。當時,評論界對他的作品非常蔑視,充滿惡意,「如果你是具象的,或者是寫實的,那就不要再藝術圈混了。」博特羅回憶說,自己當時找不到願意代理作品的畫廊,也賣不出畫。整整十年後,德國一家美術館的館長發現了博特羅作品中與歐洲傳統一脈相承的那一部分,他由此獲得在歐洲的發展機會,一步步成為拉丁美洲最知名的藝術家,也把那些肥胖的人、動物和水果帶到了世界各地。

  博特羅在美國和歐洲多年,但沒有畫過一幅家鄉之外的作品。「因為那不在我的靈魂里,我的血液里全是哥倫比亞。」他對自己童年和少年時代哥倫比亞以及拉美風情的描繪,因持續和深沉而超越了時代與形式的阻礙,獲得了罕見的普適性。日前,「博特羅在中國——費爾南多·博特羅作品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開幕。中華藝術宮館長施大畏說:「他畫得很快樂,但快樂中有沉重的生命思索。」展覽展出了博特羅的84幅油畫和44幅素描,創作時間從上世紀70年代延續至今,從藝術家的個人收藏中遴選而來。與此同時,9座大型雕塑也在中華藝術宮外呈現。

  肥胖的雜耍藝人、肥胖的樂手、肥胖的家庭婦女、肥胖的鬥牛士……博特羅創造了「胖子」這個獨特的藝術形象,這些胖胖的形象很直觀地給觀眾帶來視覺愉悅。但實際上,博特羅的藝術大部分與快樂無關,痛苦、憤怒、同情和無奈是他更重要的主題。「博特羅具有非常強烈的人道主義情懷和社會批判精神。在他創作的早期就是以反對軍閥獨裁和愛國愛家為基調的。這次在上海的展覽中「拉美生活」、「馬戲團」、「鬥牛」系列不僅僅是畫拉美的民族風情,更多的是博特羅對拉美人民生活中的無奈與苦難抱以同情。在「宗教」系列中。我們可以看到博特羅對教會的批評和諷刺。」中華藝術宮副館長李磊如此解讀博特羅的創作。

在博特羅的年代,很多拉美藝術家對自己的故土和出身視而不見,而博特羅則把自己視為拉美藝術的繼承者。「我對前哥倫比亞風格藝術有著強烈的感情……你們可以感受到我對秘魯、哥倫比亞以及墨西哥等藝術的濃厚興趣。」他說,我無法完成歐洲藝術家能做的事,因為自己身上已經烙下了生活在自己的國家的歲月痕迹。

《博特羅筆下的拉美胖子,其實並沒有那麼快樂》

我有幸去了上文提到的今年四月在上海中華藝術宮的「博特羅在中國——費爾南多·博特羅作品展」,真正見到了作品的時候忍不住內心os:丑歸丑,但經典還是經典啊。

最後來張老爺子照片,願他健康長壽,保持活力。


這幾天刷微博有些感觸,重新寫一點。
微博上有一個賬號發了我特別喜歡的畫家席勒的畫,然而熱評第一居然是"我只感覺到了噁心",天才席勒被說噁心我是很難過的,可能這就是題主所說的那種看上去不美的,微博上的很多審美我也表示不太理解,想繼續看的時候我的微博突然無法打開了,可能是天意吧。
放幾張席勒的作品

如果也有喜歡的可以去看看席勒的作品和資料,推薦電影死神與少女。

以下是原答案

丑個什麼概念呢?每個人對美醜都有自己的見解吧。題主想要經典的,我暫時還沒想到。就先寫一個後來慢慢被接受的吧。艷俗王子傑夫昆斯的氣球狗以及許多作品,被抨擊地太多了,不過在物質極度發達的今天,已經被慢慢接受。

感覺不太切題


(圖片轉自網路,侵刪)
1917年,杜尚把自己從商店買來的男用小便池起名為《泉》,並送到紐約獨立藝術家協會舉辦的展覽上,這成為現代藝術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它質疑了何為藝術品的傳統藝術觀念。通過這件戲謔的作品,杜尚向傳統的藝術觀念發起了尖刻的挑戰。《泉》也成了西方美術史中第一件完全利用現成品的「裝置」作品。現成品從那兒開始進入藝術的領域,改變了以往只有畫畫、雕塑、或其他富含手工技藝的東西才能被視為藝術的觀念。成了藝術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和里程碑。


推薦閱讀:

關於日本畫家藤田嗣治,有哪些故事?
對於藝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和品味能夠算作一種藝術嗎?
人為什麼會傷心?
當我們看藝術展時,我們在看什麼?
陳丹青怎樣評價梵高?

TAG:藝術 | 藝術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