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古典音樂音樂家的趣聞軼事?

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聲樂家、小提琴家等等等
比如說嘴爺語錄之類的


英國巴洛克著名作曲家普塞爾(H.Purcell)是個十分有商業頭腦的搗蛋鬼。他在大名鼎鼎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裡面當管風琴師。管風琴師所在的位置可以更好的俯瞰整個教堂,但是一般人不能上去。於是他想到了一條賺錢的路數:向普通遊客收費,然後帶他們上管風琴師的座位參觀教堂。結果被人發現了,被教育批評一頓然後所有所得款都被沒收了。。。

他還很愛在外面跟人喝酒,但妻子對此總是很有意見。一天晚上他喝多了晚歸,妻子非常生氣,就把他鎖在門外一宿,害得他得了風寒。。。然後就掛了。。。

他的作曲老師布洛(J.Blow)非常傷心,寫了一首《為逝去的亨利普塞爾先生而寫的頌歌》。。。不知道他是否了解他寶貝學生怎麼死的。。。

嗯我很愛普塞爾。。。


(第三次更新~這次是肖邦騎驢那段~)19歲的時候,肖邦這個小傲嬌自知和初戀康斯坦琪雅是不可能的,於是暗戀人家半年,臨走前都不說!這也就算了,肖邦還怕被親人和別人看出來,於是假裝喜歡另外一個女孩子(如此機智的小肖邦⊙▽⊙)
肖邦不願意輕易跟別人說起他是如何如何喜歡康斯坦琪雅,(除了跟好友提圖斯(?)寫過一封信說過以外)
,只能把滿腔的浪漫情懷寫進了他當時創作的這首f小調第二鋼協裡面去。
後來肖邦去了天堂之後,負責給肖邦寫傳記的人去問他初戀這件事情(估計是想挖掘一下八卦),康斯坦琪雅一臉懵逼地表示壓根不知道肖邦喜歡她!結果她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肖邦寫進曲子里,證據還被敬業的作者發現了,於是被永恆地載入史冊(這……一不小心就出名了系列)
然而我還是更喜歡e小調第一鋼協~這也是同時期的作品~
聽肖邦鋼協的時候被一種初戀的氛圍籠罩著~第一鋼協第二樂章簡直都甜蜜溫馨得冒粉紅色泡泡了~感覺看到了明月流輝,繁花似錦,春風吹拂窗帘飄舞,春風傳意水傳情,小肖邦在想他的初戀的畫面~(我發現自己想像力好豐富⊙▽⊙)
後來在肖邦的書信集里發現,肖邦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對這首作品有以下說明:「新協奏曲的慢板樂章是E大調,我並不特別要求此部分強勁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靜、略含憂鬱的心情作了這首作品,必須非藉此讓人產生像是在眼望著一個能引起無數快樂的回憶那樣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麗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樣的印象。」
美麗,春天,明月,良宵,這幾個關鍵居然都被我感受到了(≧▽≦)
所以說肖邦還是很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想法,音樂真是神奇呢~
這兩首曲子推薦齊摩爾曼的版本!

喏~關於肖邦這個「不會作曲的逗比不是好鋼琴家」的小故事我還有一籮筐呢~大家還想看我再更新哦~比如說喬治桑是怎麼追肖邦的,還有肖邦的各種前女友,各種老師,各種朋友,各種去過的地方以及發生的趣事!

今天更一下肖邦和李斯特這對好基友的故事~
先來個彩蛋~剩下的我有空馬上更,謝謝大家的關注~我非常喜歡西方音樂史,藝術哲學,音樂美學和人物傳記~當然我也喜歡彈鋼琴~雖然只有小學水平~
記得當時看勃拉姆斯傳記的時候看哭了T_T關於舒曼克拉拉勃拉姆斯的三角戀我也可以講給大家聽哦~

另外,由於了解作曲家情史有利於對其作品的理解~我就……

哈哈

之前提到了舒曼克拉拉勃拉姆斯的事情,恰好看到一位答主的相關回答,覺得有必要澄清一些事情~
舒曼是家族遺傳的精神分裂,早年沒有發作而已,並不是勃拉姆斯逼瘋的。勃拉姆斯是個非常堅守道德底線,且無私善良的人,他後來幫助克拉拉照顧和看望精神病院里的舒曼,照料她的孩子。
後來舒曼死後,他為了避開人們的閑言碎語主動離開了克拉拉,始終沒有越過道德底線和師母在一起。他那時候特別痛苦和矛盾,音樂是他精神上的避難所,但因此也創作出了更多偉大的作品。有的時候在想,是不是最極致的痛苦造就了最極致的音樂家呢。
克拉拉由於舒曼的一系列不幸悲痛欲絕的時候,也多虧了勃拉姆斯安慰和照料。他真的是個特別美好的人,不要隨意給他扣帽子。
說多了都是淚,他是因黃疸去世的。
他年輕的時候特別帥,簡直就是美少年。

而年老躺在病床奄奄一息的圖片上他又是那麼滄桑,不由得感嘆時光的無情和殘酷。

我喜歡勃拉姆斯的第二鋼協和第二交響曲~還有一首六重奏也很好聽呢~匈牙利舞曲一號和五號也是!
我對待音樂史和音樂家生平有點太較真了點哈,不過我實在不願意看到自己欣賞的音樂家被人這麼說啊。爆個料~肖邦在諾昂經常騎驢!(是不是很有畫面感啊,而且是母驢⊙▽⊙)
今天看到一復旦小夥伴的票圈我頓悟:鋼琴詩人怎麼可以不騎驢!
其票圈內容如下:【百度科普,希望下次小朋友提問我不會跟別人講張果老倒騎毛驢】驢子的篤誠、詩人的憂鬱一起構成了「驢背詩思」的深遂意境。正如唐代鄭啟所說:「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又如錢鍾書先生所說:「驢子彷彿是詩人特有的坐騎。」畢竟真正的詩人並不需要駿馬的張揚。詩人賈島、陸遊經常騎在驢背上構思,正是行途的顛簸使他們詩思泉涌。而詩聖杜甫一生騎驢做詩千篇,字裡行間滿懷著對國計民生的無限關切。
喏,還有配圖呢。


一.Hector Berlioz :柏遼茲先生的人生就是一樁狗血且又臭又長的倫理愛情劇。(本故事來自某本著名古典樂講解的美國版本,真實性不詳,有一定的演繹性,謹慎觀看)。

1)他爹是醫生,當年要他子承父業去醫學院。結果他膽兒小,被解剖室里斷肢殘骸嚇得夠嗆,就跳出窗去直接回家啦。
2)後來他去了巴黎音樂學院,天天和自己的老師對著干。不過這也不能怪他,畢竟理念不同。他當時師從義大利作曲家Luigi Cherubini,該作曲家以嚴謹細緻且認真遵守音樂規則而出名。但柏遼茲卻叛逆的不行,只要是他覺得沒用的東西,他就會變著法的打破它們。
3)27歲時,他拿了個「羅馬大獎」,可以去羅馬不負擔任何費用的呆四年。他開開心心的去了,在那兒什麼都沒幹,一邊天天在城市遊玩,一邊陷入戀愛中。他在某次回巴黎時愛上了一位巴黎姑娘不可自拔。那姑娘對他也不錯。結果在他返回羅馬四個月後,姑娘有了新男友。他!失!戀!了!
4)失戀讓他失去了理智!他決定搞個大陰謀!
他帶著槍,化裝成女人,濃妝艷抹的上了開往巴黎的火車。在火車上,他一直在想怎麼才能殺了那個姑娘的新男友,越想越多越陷越深,那股衝動消失了。結果,當火車到達義大利的熱那亞時,他又認為殺人太傻太幼稚了,還是自殺比較好。
5)他自殺了。
6)他自殺失敗了。
7)他蹦蹦跳跳的去英國看羅密歐與朱麗葉了。
8)他陷入愛河了,他愛上了扮演朱麗葉的女主角。
9)可惜他們一個是法國人,一個是英國人,語言不通,不好交流。
10)因為愛情,他突然靈感來了,寫出了他的代表作《幻想交響曲》。
11)《幻想交響曲》講了這樣的故事:一位年輕的藝術家瘋狂的愛上了一個不負責任的壞女人(呵呵呵呵呵呵呵呵),他無法忘記自己愛的人,就吞了足以殺死一頭牛的鴉片,在夢中幻想著如何殺死自己的愛人。
12)這部交響曲成功了。他愛的姑娘也被他追到了,他倆結婚了。
13)皆大歡喜么?他倆在一起生活了好久好久。
14)他倆互相都不願意學習對方的母語,無法交流,然後互相厭惡,相看兩厭。
15)離婚了。

二.舒伯特一生窮困潦倒,在31歲時就因為傷寒病死去了。雖然這一生,他都沒有功成名就,可他一直樂呵呵的,還有個很親密的朋友圈。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創作一些鋼琴二重奏,在寫作時,他往往故意寫些音符,使彼此的手能夠接觸交叉。然後在社交場合中,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邀請某個漂亮的女性演奏者和他一起演奏音樂。這樣他就可以趁機觸碰姑娘的手指了。
真是可愛的老蘑菇啊。(蘑菇是他朋友起給他的外號)

三.柴可夫斯基先生和一位寡婦相愛卻不能愛。原因么,當然是迫於世俗壓力。該寡婦的丈夫生前是鐵路行業的大企業家,經濟能力很強。這位夫人先愛上了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後愛上了他這個人。
她不斷的資助他,給他錢,卻堅持不和他見面。(柴可夫斯基當時確實比較窮困。不過這情節...簡直和瓊瑤小說一樣動人)
他們一直在通信。他們在信中相知相愛。
最後,老柴寫了首《第四交響曲》送給了她。題詞是:贈給我最好的朋友。

四:問:斯特拉文斯基、西貝柳斯、舒曼和柴可夫斯基的共同點在哪?

答:都生於一個較為寬裕的家庭,最初扛起行李去學法律,但最終還是禁不住音樂的誘惑,拋棄了法律,入了創作者的坑。

五.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先生老是瞧不起自己,即使寫了不少曲子,只要他不滿意,他就絕不發表。因為不停的自我批評,這導致他直到43歲時,才寫下了第一部交響曲。要知道這時候莫扎特已經去世八年了,他35歲去世時已經發表了41首交響曲了。而勃拉姆斯一生,也只寫了4部交響曲。


音樂家趣事:

奇妙的建議
1848年那不勒斯的一家報紙刊登了義大利歌劇作曲家羅西尼(1792—1868年)答覆一位先生的提問的公開信。
那位先生的信是:「我有一個侄子是音樂家,他不知道怎樣給他作的歌劇寫序曲,您曾寫過那麼多歌劇序曲,是不是可以給出出主意?」
羅西尼在他的信中提出了七個建議,其中之一是:

「……我寫《奧賽羅》的序曲時,是被劇院老闆鎖在那不勒斯的一家旅館的小屋內,屋內有一大碗水煮麵條,連根綠菜都沒有。這個頭最禿、心最狠的老闆威脅說:
『如果不把序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寫完,甭想活著出去。讓您的侄子試試這個法子,不讓他嘗到鵝肝大餡餅的迷人的香味……』」

另一部好
一個十分自信的青年人夾著兩大本樂譜,來找羅西尼。「指揮答應演奏我的兩首交響樂中的一首,我想讓您聽一下哪一首好。」青年說著就坐在鋼琴前彈給羅西尼
聽。羅西尼聽了幾小節以後,實在聽不下去了,便走過去把樂譜合起來,拍著青年的肩膀說:「年輕人,不必彈了,我想,還是另一部好!」

脫帽和戴帽
一位義大利年輕作曲家,有一次請羅西尼聽他演奏新作。羅西尼在聽的時候,一連好幾次把自己的帽子脫下戴上,戴上又脫下。
年輕作曲家演奏結束後,問他為什麼這樣脫帽戴帽的。
羅西尼回答說:「我有個習慣,每逢遇到老相識,總要脫帽招呼一下。」


音樂家和馬車夫
義大利音樂家帕格尼尼(1782—1840年)雇了一輛馬車赴劇院演出,眼看就要遲到了。他請車夫快點趕路。
「我要付給你多少錢?」帕格尼尼問道。
「10法郎。」
「你這是開玩笑吧?」
「我想不是,今天人們去聽你用一根琴弦拉琴(指帕格尼尼演奏他創作的一些G弦上的技巧艱難深的樂曲),你可是每人收10法郎!」
「那好吧,」帕格尼尼說,「我付你10法郎,不過,你得用一個輪子把我載到劇院。」

提琴不喝茶
一位貴婦邀請帕格尼尼第二天到她家去喝茶。帕格尼尼接受了邀請。
貴婦很高興,告別時,笑著對帕格尼尼補充說:「親愛的藝術家,請你千萬不要忘了,明天來的時候帶上您的提琴!」
「這是為什麼呀?」帕格尼尼故作驚訝地說,「夫人,您是知道的,我的提琴從不喝茶。」

一塊蛋糕
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和義大利音樂家、樂隊指揮阿圖爾·托斯卡尼尼(1867—1957
年)是一對老搭檔。每年聖誕節賈科莫都要給他的朋友送一塊蛋糕。有一年聖誕節前夕,賈科莫同阿圖爾吵了一架,因此想取消送給他的蛋糕,但為時已晚,蛋糕已經送出了。
第二天,阿圖爾收到賈科莫的電報:「蛋糕錯送了。」他便隨即復了份電報:「蛋糕錯吃了。」

沒有激情不行
托斯卡尼尼對一個水平很差的交響樂團大光其火。「我退休後要去開一個妓院,」音樂家突然說道,「你們知道什麼是妓院嗎?我要招攬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它將成為充滿激情的斯卡拉歌劇院。你們所有的人都被閹割過,你們中任何一個人都休想進妓院的門。」

評劇妙語
在義大利作曲家M·路易吉·凱魯比尼(1760—1842年)擔任巴黎音樂學院督學時,有一位學生寫了一個歌劇打算上演。在試演該劇時,他邀請凱魯比尼去觀看,想看到權威的評價。

凱魯比尼耐心地看完了一幕,又看了第二幕,但未作一句評論。年輕的作曲家看著他如此專心觀劇而沉默不語,緊張得在凱魯比尼的包廂里進進出出。最後,他再也
無法掩飾自己的焦慮,問凱魯比尼:「先生,您有什麼話和我說嗎?」凱魯比尼抓住他的手,親切地對他說:「我可憐的小夥子,我能說什麼呢?我已經花了兩個小
時聽著,但你對我什麼也沒說。」

衷心接受
奧地利維也納的作曲家卡爾·米勒爾,有一天收到了一位富翁邀請他晚餐的請帖,上面這樣寫著:「我深信這將會是一個很快樂的晚上。我要我妻子唱歌,女兒用鋼琴伴奏,所以請您無論如何駕臨賞光。然後晚上9點正用餐。」
米勒卡在回條上這樣寫:「蒙您的邀請,衷心接受。那麼我晚上9點一定到。」

在精神病院
大音樂家瓦格納的學生、奧地利作曲家胡戈·沃爾夫(1860—1903年),37歲時精神
失常了,被送進一家精神病院。
但他還時不時地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處境。
「那隻鐘有毛病嗎?」作曲家指著醫院餐廳里掛著的一隻大鐘,問服務員說。
「它走得很准。」服務員回答說。
沃爾夫又問:「那麼,它來這兒幹什麼呢?」

驚愕交響樂
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奧地利作曲家海頓(1732—1809年),由於在交響樂創
作上的傑出的成就,被人們譽為「交響樂之父」。海頓指揮樂隊演出時,常有些故作風雅的貴族前來參加音樂會,可是他們根本不懂音樂,常在樂曲聲中打瞌睡,海
頓就特意創作了「驚愕交響樂」。開始,樂曲在極為柔和的聲調中進行著,正當那些貴族們酣睡時,突然,樂隊奏出驚雷閃電般的曲調,伴著大炮式的鼓聲,頓時把
睡夢中的貴族們嚇醒,他們口張目瞪,睡意全失,樂曲也就此告終。

彈不了的曲子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年)是海頓的學生。有一次他和老師打賭,說他能
寫一首曲子,老師准彈不了。
海頓自然不相信。莫扎特用了不到5分鐘,就匆匆地把樂譜稿子寫完,送到海頓的面前。
「這是什麼呀?」海頓彈奏了一會兒後驚呼起來,「我的兩隻手分別彈向鋼琴的兩端時,怎麼會有一個音符突然出現在鍵盤的當中呢?這是任何人也彈不了的曲子。」
莫扎特微笑著在鋼琴前坐下,當彈到那個音符的時候,他彎下身來,用鼻子彈出了那個音符。

少年請教
有個少年問莫扎特怎樣寫交響樂。
莫扎特回答道:「您寫交響樂還太年輕,為什麼不從寫敘事曲開始呢?」少年反駁道:
「可是您開始寫交響樂時才10歲呀?」
「對,」莫扎特回答道,「可那時候我沒有問過誰交響樂該怎樣寫。」

戴著眼鏡睡覺
莫扎特每晚睡覺總要戴上眼鏡。
有人問他:「你為什麼臨睡還要戴眼鏡呢?」
他回答說:「我常在夢中想起一些樂曲的旋律,如不戴眼鏡,就什麼音符都看不清,醒來自然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貝多芬的胸像
有一位鋼琴家對作曲家雷格說:「最近我演奏的成績步步提高,使我有能力購買一架新鋼琴。我想在鋼琴上再擺個音樂家的胸像,你說買莫扎特的好呢,還是貝多芬的好?」
雷格並不承認這位鋼琴家的才能,當即回答:「我看還是買貝多芬的吧!他是聾子!」

贈送頭髮
一次,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約翰·斯特勞斯(1825—1899年)去美國演出,大為轟動。

他身材很高,儀錶非凡,特別是他的彎曲長發,很引人注目。一位美國婦女想辦法得到了一束斯特勞斯的長髮,當作珍品保存起來。消息傳開,人們紛紛向他索取頭
發,作為紀念,一時竟成了斯特勞斯的「頭髮熱」。好心的斯特勞斯一一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因此有些人為他擔心。斯特勞斯離開美國時,許多人前來送行。這時,
只見他揮著帽子向人們告別,人們看到他的捲曲長發還好好地長在頭上,只是他來美國時帶來的一條長毛狗,變成了短毛
狗。

音樂的慰藉
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1833—1897年)年輕時就受到李斯特和舒曼的關注和幫助。他
一生撲在音樂上,勤奮地工作。
但他出身貧窮,父母把脫貧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為了幫助家庭,他把掙來的錢都拿了出來,但總是杯水車薪,無補於事。加之他父親不善理財,花錢輕率,因此經常入不敷出。
有一次,勃拉姆斯離家外出,他對父親說:「要是你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我覺得最好的慰藉是音樂。那時,請你翻翻我那本舊的《索爾鋼琴練習曲》,也許你會消除煩惱的。」
父親並不懂他話里的涵義,也沒當回事。不過沒幾天,他手頭就又拮据了。這時,他想起了兒子的話,便找來了那本曲簿,看能找到什麼慰藉。誰知,翻開一看,裡面竟夾著幾張可救燃眉之急的鈔票。

遺憾之事
勃拉姆斯和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斯特勞斯《藍色的多瑙河》的作者,彼此很是傾慕、欽佩。有一次,他倆在維也納相遇,斯特勞斯把簽名冊遞給勃拉姆斯,請他留名。
勃拉姆斯在空頁上抄了幾小節《藍色的多瑙河》的樂曲,然後在下面寫了一行字:
遺憾的是,這並非勃拉姆斯的作品。

祥雲繚繞天使
勃拉姆斯的樂曲很大一部分是以抒情的旋律見長,因此總能使年輕女士陶醉不已。
有一次,勃拉姆斯被一群女士團團圍住,她們喋喋不休地問這問那,搞得他心煩意亂,幾次想借故脫身,但就是突不出重圍。
無可奈何的勃拉姆斯取出一支雪茄抽了起來。女士們受不了濃烈的煙味,就對他說:
「紳士是不該在女士面前抽煙的。」
勃拉姆斯一邊繼續吞雲吐霧,一邊悠然地說:「女士們,哪兒有天使,哪兒就一定祥雲繚繞。」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著名的樂隊指揮布魯諾·瓦爾特(1876—1962年)到了美國。他首次指揮紐約交響樂團時,發現第一大提琴手沃倫斯坦無論是綵排或正式演出時都有意不聽指揮。
「您是一位志向非凡的人,沃倫斯坦先生,可您的抱負是什麼呢?」瓦爾特沒有當眾責怪他,只是請他來個別交談。指揮家的態度非常友好。
「成為一名指揮家。」大提琴手答道。
瓦爾特笑著說:「那麼,當您成為樂隊指揮時,我希望您永遠不要讓沃倫斯坦在您面前演奏。」

彈琴和補靴
庫勒克是德國的大鋼琴家,有一次被富翁白林克請去吃飯。白林克過去是個鞋匠。進餐完畢,主人要求客人彈支曲子,庫勒克只好從命。
不久,音樂家也邀請白林克來吃飯。飯後,他捧出一雙舊靴來。富翁感到很奇怪,庫勒克說:「上次你請我,是為了聽曲子;今天我請你,是為了補靴子。」

作曲家的塑像
西班牙小提琴家和作曲家薩拉薩蒂,聽說有幾位崇拜他的闊佬要為他立一座塑像。薩拉薩蒂向別人打聽:「建這座塑像要花多少錢?」人們告訴他,大約要10000比塞塔。作曲家十分吃驚:「乾脆我自己站在基座上好了,只要5000比塞塔就行。」

不必自尋煩惱
有一次,歌德和德國作曲家貝多芬(1770—1827年)並肩散步,過往的行人們不斷地
向他們致意問好。次數一多,歌德就不耐煩這頻頻的還禮了,不免大發牢騷。
貝多芬笑著勸慰他說:「閣下,您用不著煩惱,也許他們是在向我致意呢。」

一套樂譜
貝多芬逝世後,恰魯比尼成為歐洲的音樂巨子。
有一次,一位時髦派音樂家帶了一套樂譜去見他,偽稱那樂曲是大音樂家曼哈所寫。但恰魯比尼仔細審視一遍後,斷然說道:「這決不是曼哈寫的,實在太壞了!」
那位來訪者又說:「那麼,如果告訴你這是我寫的,你會相信嗎?」
恰魯比尼笑笑說:「不,你還不能寫得這樣好呢!」

音樂家的簡歷
匈牙利著名音樂家李斯特(1811—1886年)到西歐去旅行。在一家高級飯店住宿。對於這家飯店煩瑣的登記手續,音樂家這樣寫下了自己的簡歷:
職業:音樂家
出生地:帕那薩斯
由何處來:由迷惑之中來
到何處去:到真實之國去
帕那薩斯是希臘神話中作為太陽神和文藝女神的聖地,李斯特和飯店的侍者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

停止演奏的理由
一次,鋼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宮演奏。他開始演奏了,沙皇還在談著閑話。於是,他停止了演奏。沙皇問他為什麼不彈了。他謙卑而驕傲地欠身說:「陛下說話,小子理應緘默。」

「無才」偏要高價
斯特拉芬斯基(1882—1971年)是一位出生於俄國的美國作曲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為美國人所熟知的樂曲。一次,有位電影製片人出價4000元邀請斯特拉芬斯基為好萊塢的一部電影配樂,被他當面拒絕,理由是錢太少了。
製片人爭辯道,另有一位作曲家也以同樣的價為一部新片譜了曲。
作曲家分辯說:「他有才呀!我沒有才,幹起來就要吃力得多。」

高齡的原因
馬爾科姆·薩金特(1895—1967年),美國音樂指揮家和風琴手。他為古典音樂在年輕聽眾心目中的復活盡了很大的努力。
在他70歲誕辰時,一個採訪者問他:「您能活到70高齡,應該歸功於什麼?」
「嗯,」指揮家想了想說,「我認為必須歸功於這一事實,那就是我一直沒有死。」

一人買兩票
美國鋼琴家波奇,有一次,在密西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時,他發現全場觀眾很少,還不到半數。他從心裡感到很失望。
這時,只見他從容地走到舞台前面,對觀眾說:「你們福林特城的人一定很有錢,我看你們每個人買了兩個座位的票,真闊呀!」
話剛落音,全場歡聲雷動起來。

魔一般的心靈感應
為了集中注意力,同時感受到樂曲的微妙境界,當代著名指揮家卡拉揚和小提琴演奏家朱爾斯坦在指揮和演奏時,都有閉眼的習慣。

這兩位天才的音樂家配合得非常默契,人們甚至認為指揮家和首席小提琴手幾乎有著魔一般的心靈感應。他倆的第一次合作演出是在瑞士的盧塞恩。這次演出曾打動
了無數觀眾。後來,當人們問起朱爾斯坦為什麼要閉眼時,他說:「我們彼此看不見更好,這並不會出錯,音樂不需要眼睛,要的是彼此的心領神會。整個演出我只
睜過一次眼睛,看見卡拉揚正閉著眼睛在指揮,我趕忙又閉上眼睛,生怕破壞了整個氣氛。」


組圖:來看看大師們是如何撕嗶的!

上圖中內容有誤,應為「柏遼茲評價亨德爾」。


第九交響曲綜合症
古典音樂界從古至今軼事很多,時間有限我只分享一下自認為有趣的「第九交響曲綜合症」。
第九交響曲綜合症是從我們偉大的貝多芬開始的,1827年他寫完了舉世聞名的第9部交響樂後就去世了,留下尚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曲。在貝多芬之前,莫扎特寫了41部交響曲,海頓則有104部,但在他們走後就留下了一道過不去的坎,很多古典音樂家都沒能邁過去。比較著名的有舒伯特,馬勒,德沃夏克。
  舒伯特曾前往醫院看望病中的貝多芬,而後在1828年,無獨有偶的是舒伯特在寫完了他的《第9交響曲》後也去世了,離貝多芬辭世只有一年之 隔。雖然這位奧地利作曲家最後完成的《第9交響曲》並不是他最好的交響樂,但顯然死神並不考慮這一點。
  時隔50年後,就在大家快要遺忘這個詛咒的時候,奧地利作曲家布魯克納也倒在他的《第9交響樂》前。
  從此以後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們開始變得小心謹慎,企圖使用各種小小的花招來瞞過死神的眼睛。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別有用心的將他的第9交響曲命名為「第5號」。然而他還是沒活多久,於1904年就斷氣了--當然還是在他完成第十部交響曲之前。傑出的奧地利作曲家及指揮家馬勒很擔心這個詛咒在自己身上應驗,於是狡猾的給自己的第9部交響樂取名為《大地之歌》,但第十部還沒完成他也死了,那是在1911年。人類妄想用這些小把戲與死神玩捉迷藏,結果都輸給了死神那雙無情又尖銳的眼睛,本來嘛,不然怎麼叫死「神」呢!
  此外,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凱俄羅斯作曲家。一生創作了九部交響曲,六部大協奏曲,四部小提琴協奏曲,兩部大提琴協奏曲和其他一些室內樂、芭蕾和聲樂作品和四部歌劇。他在1998年去世時,也留下了還沒完成的第9交響曲。
  瑞典作曲家,科特·艾特博格、著名美國作曲家,羅傑·塞欣斯、以及埃貢·威勒斯奧地利作曲家和音樂學家,被譽為拜占庭音樂的權威;英國作曲家沃恩威廉斯二十世紀前半期英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以及管風琴演奏者。2006年過世的馬爾科姆·阿諾德爵士,這位被稱為是繼埃爾加、沃恩威廉斯之後,最偉大的英國作曲家,也是直到21世紀仍然健在的古典音樂界的一尊活化石。不管他們生平創作了多少其他形式的作品,但對於交響曲來說,統統最多只有9部。
  有趣的是俄羅斯作曲家葛拉祖諾夫,1910年,他在創作了第9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直到後來去世的26年里都沒有能完成這部交響曲。
  唯有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看起來比較認命,他1924年完成了第8部交響樂之後,就想外界宣布,老子金盆洗手再也不幹了。這樣,他一直活到了92歲才進了天堂,也算是作曲家裡面的老壽星了。
  逃過一劫的作曲家似乎只有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1953年,肖斯塔科維奇寫完他的第九交響曲,正準備等死時,突然發現,哎媽呀自己沒死,斯大林卻死了,於是他又奮筆寫了六部交響曲,於1975年辭世。


指揮家托斯卡尼尼以其驚人的「如照相機般的」記憶力聞名。據他本人說,自己從來不用刻意地去記譜,過目不忘說的就是他了。在他的大腦里儲存著100多部歌劇和200多部交響曲目的記憶,可以隨時調動出來立刻和樂團開始排練。並且,他不但能憑記憶指揮樂團,甚至還能精準地指揮每一個樂器各自的部分。
有一場音樂會前,樂團里吹巴松管的成員近乎崩潰地跑過來跟托斯卡尼尼說,自己演奏不了這場音樂會了。他樂器的降E按鍵出了問題,那個音吹不響了。托斯卡尼尼沉思了一分鐘,然後安慰那個成員說沒關係,今晚演出的任何一首曲子的巴松部分都沒有那個降E,你可以放心上台了。
。。。。。。


西班牙男高音Aragall演出前要在更衣室和倆裸女XXOO被發現過
瑞典男高音比約林是個酒鬼,某次演出前他和當場演出的指揮一起豪飲,喝高了之後倆結對晃晃悠悠進了歌劇院,然後去觀看[本屬於他們]的演出
帕肥的白手帕想必知道這個人的都知道,裡面還要一枚彎釘子,最好是要生鏽的,按照他們的傳統,釘子是可以把魔鬼釘在牆上的
帕肥還有一個習慣是紅內衣內褲,為了圖個吉利,他也不穿紫色的東西,因為紫色對他而言象徵著不詳。
喬治烏和前夫離婚前每次演出要狠狠把阿爛尼亞榨乾,但不管怎麼榨她就是無法懷孕,然後就因為家暴離婚了
20世紀最偉大的瓦格納女高音Flagstad演出時幕間邊喝白蘭地邊打毛衣
Gigli平時一般演出前不會出什麼差池,但有一次演出前他吃太多撐著了,然後他就灌白蘭地幫助消化
而被大家稱為歌劇女神(個人習慣稱之為偽女神)的卡拉斯呢,1958年現場演Bellini的Norma,第一幕結束時由於失誤被噓,然後就要罷演了,當時觀眾席可是有意呆的政界首腦啊,然後劇院經理開始勸她不要罷演,她隨即發飆,摔東西+尖叫直到失聲,然後就和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滾出了劇院,後來幾場的Norma就由去年剛掛的自毀女高Anita Cerquetti演出了PS:這個系列演出也是義大利最偉大的深沉男低音Giulio Neri最後一個系列有錄音的演出,當年他就因為心臟病猝死。
而出了名的暴脾氣男高Giacomo Lauri-Volpi某次現場演出弄臣女人善變的時候秀弱音秀技術,觀眾不買賬,噓之;LV君勃然大怒,放出100%的嗓音再叫一遍女人善變並在華彩句平添一c#3,觀眾腎上腺素飆升並瘋狂叫好,唱完,LV君遂將演出道具紙牌甩向觀眾。
還是暴脾氣LV君的故事 某次清教徒演出,LV君由於感冒,導致詠嘆調高音唱破,觀眾瞬間爆發,有極端者將手頭的節目冊給撕了,LV勃然大怒,在回後台時將身邊可以砸的東西全部砸了個一乾二淨。
LV君除了脾氣暴,還十分傲嬌 51年塞拉芬指揮那不勒斯現場游吟詩人,海報把他的名字寫得比偽女神卡拉斯小,人家就不幹了,非要兩人名字一樣大才肯演出,正式演出時唱完柴堆不知為何被噓(坊間傳言為LV君沒買通那不勒斯噓人專業戶),然後單方面取消接下來在那不勒斯的全部演出並寫下一封公開信,滾粗。
傲嬌LV君第四彈 大都會歌劇院時期,他和同門師兄Gigli工資相等,他又不幹了,非要自己工資比Gigli高,結果老闆給他多了十美分,LV君心滿意足,再次滾粗。
傲嬌暴脾氣LV君系列結束,奉上LV君美圖一張

至於LV君的徒弟Corelli,其人也是特別好面子,和美國巨人男低音Hines同台演出時一定要服裝設計師給他一雙增高靴,讓他和海爺差不多高,可惜設計師和海爺私交甚好,也給海爺搞了雙增高靴,科帥:石化。
黃金小號Mario del Monaco以古羅馬英雄般的長相和不到一米六五的身高聞名,於是乎每次演出厚底靴是必須的,音樂會則經常踮腳演唱,以至於Bergonzi在說踮腳唱歌是個壞習慣的時候特地說MDM是個特例。
死要面子的卡魯索自述「我有時候也允許自己抽根煙」,但事實是他煙癮極大一天兩包,並且因此導致聲帶經常充血,最後死於肺炎。
一口氣想到這麼多,到時候想到了我會補充的。


我比較懶,講故事啥的不在行,而且也不想複製粘貼。。。不過我強烈推薦一本書給所有對音樂家的各種邊邊角角感興趣的知友:諾曼·萊布雷希特的《音樂逸事》 音樂逸事 (豆瓣)

書中基本都是超短篇的小故事,各種類型的八卦都有,而且絕大多數都有很詳細的出處。反正讀起來各種歡樂就是了,感覺幾百年前的音樂家又一個個生動活潑地出現在了眼前呢~~~

高中的時候買了這本書,然後這是我唯一一本從高中帶到了大學的書。。。雖然當時已經讀過好幾遍了,可還是想沒事拿起來翻幾頁,而且當時的另一個考慮是,初到大學人生地不熟,帶本有意思的書借給舍友看可以幫助我們打好關係培養感情。。。。。。。。。。。卧槽我大一的時候腦洞究竟是有多大啊!!!那時候真是奶!!亦!!務!!!!這世界上還有比dota和凡士林更適合舍友之間培養感情的東西嗎???!!!


托斯卡尼尼排練時總是讓樂隊克盡其力,到正式演出時要略微遜色於排練。其人脾氣暴躁,在紐約排練時暴怒之下擲出指揮棒,險些弄瞎一位團員的眼睛(一說弄瞎人的眼睛)。以傲慢著稱的紐約愛樂全員不敢吭聲。
小克萊伯排練時習慣點到為止,公演時樂隊反而迸發出極致的火花。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布列茲排練時從不間斷完整一次通過,然後憑藉自己強大的記憶力指出每一個細微的錯誤和瑕疵。
克倫佩勒其人高大孔武,指揮風格猶如古希臘雕像般堅毅有力,卻喜愛與年輕女性約會,甚至還追著人家不放,好似色老頭。但頂多只和多方共進晚餐一類的,沒有什麼緋聞。相比之下,富特文格勒可是有實打實的私生女。
順便一提,克倫佩勒一生命運多舛。除去因猶太血統被迫離開德國外,1933年在萊比錫排練時不慎跌倒,頭部重傷並留下後遺症伴隨終生。1939年因腦瘤接受手術後癱瘓。1951年在空難中死裡逃生,腿部嚴重骨折,餘生與輪椅為伍。1958年在病床上違背醫囑偷吸雪茄引燃睡衣,順手把床頭玻璃杯里的液體潑上滅火,卻發現是威士忌。嚴重燒傷後拒絕醫治險些喪命。這還沒算上不時發作的狂躁症。即使如此多災多難,克倫佩勒仍然在指揮台上揮斥方遒,直到以88歲高齡辭世。綽號「不死鳥」由此而來。

凱爾伯特一生以指揮瓦格納樂劇聞名,死於《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第二幕現場。倒下時男高音剛唱出「Lass Mich sterben! Nie erwachen(讓我死去,永不復生)」。其死何其悲壯。就在57年前,莫特爾在同一場地公演相同劇目時也在此倒下。
凱格爾在兩德統一後因信仰崩塌孤身一人在家中飲彈自盡。
米特羅普洛斯因同性戀傳言被迫離開紐約愛樂,傳言接替他的伯恩斯坦背後有小動作。當然,伯恩斯坦也是一位同志。米特羅普洛斯不久後死於馬勒第三交響曲的排練現場。而死於煙酒的伯恩斯坦直到臨死前還不忘把止咳藥泡進床頭的威士忌里。

趣聞軼事的登峰造極者怎能沒有薩蒂?

生前直言最想要的生日禮物是手帕,死後人們在他的房間找到84塊相同的手帕。
愛好收集雨傘。遺物中雨傘成打記,大約上百件。
以鋼琴作品聞名,但其家人表示從未見過他在家中彈奏鋼琴。房間里的鋼琴積了一層灰。
從小憎恨音樂學院。
給自己的作品取奇怪的名字。
最有名的當然是Gymnopédies(裸體舞曲)。 此外還有Preludes flasques(鬆弛的前奏曲)、Descriptions automatiques(自動描繪)、Peccadilles importunes Etre jaloux de son camarade qui a une grosse tete(糾纏的過失)、Morceaux En forme de poire (梨形曲三段)。
以及胚胎三部曲
海參的胚胎 Embryons desseches I D"Holothurie
無柄眼類的胚胎 Embryons desseches II D"Edriophtalma
柄眼類的胚胎 Embryons desseches III De Podophtalma不給琴譜加小節線。
喜歡在琴譜上加不明所以的註解。例如「Play like a nightingale with a toothache」。
作品Véxations指示將這部180音符的作品重複840次。不能有任何停頓或者變奏。演奏者需要事先做好準備;一定要保持最大限度的安靜,並且絕對不能移動。1963年,約翰·凱奇攜10人耗時19小時40分鐘完整演繹,評論稱「一人彈奏就更好了」。
「我只吃白色的食物:蛋、白糖、磨碎的骨頭、死動物的肥肉、小牛肉、鹽、椰子、白水烹調的雞肉、發霉的水果、米、蕪菁、樟腦香腸、生麵糰、白色乳酪、黃油沙拉,以及去皮的魚。「
歌劇《遊行》擔當作曲,畢加索負責舞台與服裝設計,尚·考克多編劇,薩蒂將包括打字機報警器在內的聲響加入音樂。公演時引發觀眾的憤怒,考克多將他從現場救出。薩蒂鄭重地對反對者回信,信的開頭是「尊敬的先生,您是一位什麼都不懂的白痴」。
曾是玫瑰十字會成員。
那身舉世聞名的裝扮——高禮帽、天鵝絨外套、圓框眼鏡和雨傘,用他的話來說是「資產階級情調的公務員打扮」。
59歲時逝世。死時肺臟因酒精中毒而潰爛,臉上爬滿飛蟲。生前其好友從未獲准進入他的房間。當他們步入房間時,眼前所見是兩台連在一起且未校音的鋼琴,滿桌的未開封信件,未發表的作品,以及後來眾人皆知的雨傘、手帕和相同的天鵝絨外套(他總是同樣的衣著輪流更換)。
薩蒂的一生都在拮据中度過,直到死去。他從未向任何人求助。人們在他死後才知曉那是何等的貧窮。


比才嘔心瀝血的創作《卡門》時信心滿滿的認為這部作品必火,但事實首演時卻被認為非常失敗。首演不成功,音樂批評界人士認為樂隊的演奏"亂七八糟",樂曲缺少"創新和個性"。上流社會也無法接受這部歌劇的題材。比才因此鬱鬱而終。在他去世後《卡門》這部歌劇復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ノ_<)


勃拉姆斯第一小協首演比較失敗,因為勃拉姆斯指揮這個曲子的時候腰帶鬆了,所以他的褲子一直處於一個似掉非掉的狀態,所以聽眾和樂手們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他的褲子上。

拉赫瑪尼諾夫第一交響曲首演比較失敗,因為指揮格拉祖諾夫喝高了。(這條是 @黎西敏跟我八卦的。)


莫扎特和他的忘年交老師海頓一直保持著來往,海頓已經是老頭的時候莫扎特才34歲,一次飯後莫扎特看著垂垂老矣的海頓,有些傷感地對自己的恩師說:

「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了」

轉年莫扎特逝世。

不幸言中。


以下內容編輯來自一本輕閱讀書目《跑調》
SECRET
lives of great composers
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 Elizabeth Lunday

謝評論區提醒。


~~~~~~~

貝多芬是可怕的射手座。他一輩子都沒能學會乘法和除法,而且還是半個文盲,閱讀一本書對他來講估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的日常生活極端髒亂差,喜歡到處租房子住,幾乎是維也納最讓房東厭惡的房客。他有一個壞習慣,愛上的全是無法得到的女人,就好似 Taylor Swift 唱的那樣,boys only want love only if its torture. 到了貝多芬那兒大概就是:一個命中注定無法得到的愛人,要比一個讓他把臟衣服放進籃子里的平庸妻子,浪漫好幾倍。

結果也沒什麼特別的,娶不到老婆唄。

他寫的曲子長這樣:

他的生活長這樣:

晚年光景更差,那個窮困無比的聾子有上頓沒下頓,比流浪漢更像流浪漢,在鄉間被警察拖進監獄過。倫敦愛樂樂團在他臨終前七拼八湊了一大筆款項資助他(約1000千維也納佛羅林金幣),誰知這傢伙去世的時候資產達到10000佛羅林。

唉,別忘記,他不懂算數!後人在他的手稿中找到了很多他試圖做乘法的草稿,這傢伙完全沒有數學概念。可他從沒放棄要學會乘除。

別讓射手做算術。也別讓射手收拾房間。讓他做自己的去吧。dadadadum.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沒錯,就是曲子一響起就有 da-da-da-dum 的你聽過的那首,其實直到二戰期間才大紅大紫。英國人發現這個動機和摩爾斯電碼中的 「V」(嘀嘀嘀噠)的節奏完全相同。後來,所有BBC傳播到歐洲盟軍控制區的廣播,都用上了 da-da-da-dum .

洗腦神曲就醬紫被炮製粗乃了。

~~~~~~~~~~~~~~~~~~~~


莫扎特減肥前:

莫扎特減肥後:

禁止減肥藥廣告盜圖!


Zara Nelsova
有一次她去德國演出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等她坐到台上的時候,聽到樂隊奏出的卻是《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的前奏,這首曲子她已經好久沒有公開奏過,但她還是毫不猶豫地跟著指揮的手勢接了下去,並且不出一點疏漏甚至非常精彩地把它演奏完。原來樂團早就給她寫信通知她改了曲子,但這封信她從來沒有收到過。


1. 貝多芬買房失敗。

(圖片為女友 @李米 拍攝)2.

(圖片轉自:新浪微博 @schonne,楊寧老師)


謝不邀!

想講一下美國現代主義作曲家查爾斯·艾夫斯(Charles Ives,1874—1954)。題目問的是古典音樂音樂家,這裡姑且認為不是專指古典時期的音樂家。

前兩天在音樂書上看到艾夫斯的生平介紹,簡直苦逼:在耶魯上學的時候展現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但是覺得做音樂家可能養不活自己,於是畢業跑去了保險公司。在保險公司做了二十年就做到了行政級別。與此同時,堅持在晚上,周末和假期的閑暇時間寫音樂。當時他把自己的音樂給幾個指揮家和演奏者寄過去,人家回復說「unplayable」(不能演奏的)。於是艾夫斯自己付錢請了幾個人來演奏,只好以這種方式來聽一聽自己的曲子。白天上班晚上寫曲的生活過於辛苦,44歲的艾夫斯撐不住生了一場大病。病好後,他自費出版了自己的曲子,送去圖書館,送給音樂評論家和任何想要的人,但是還是沒什麼人重視。直到艾夫斯晚年的時候,他的曲子才被公開表演,大眾如夢初醒地發現了他。1947年的時候獲得了普利策獎,老爺子突然發現自己成名了,而這時他已經73歲了。7年後,艾夫斯死於紐約,享年80歲。而自從那次大病之後,他就沒怎麼寫新曲子了。

-------------------------------------------

出於好奇,我去wiki了一下,才發現什麼苦逼都是假象。艾夫斯簡直男神好嗎!人家在耶魯的時候是是Wolf"s Head Society成員,Ivy Committee主席(其實我不大了解,所以又看了一下wiki,前者是只接受每屆最厲害的十幾個學生,後者好像是個厲害的運動員協會)。對,人家還是橄欖球運動員,他的教練曾經表示,這人簡直是」shame「(恥辱),因為如果他不花那麼多時間在音樂上的話早就是明星球員了!然後,我以為艾夫斯去保險公司是做了銷售員,結果人家是去做精算師啊!摔!20世紀初的精算師啊!然後人家做到了行政級別,是自己和人開了公司啊!然後他們的保險公司是當時的業界老大啊!!對,然後他還發明了一些insurance packages出了一本大受好評的專業書籍!!反正就是在商界混的如魚得水!!!

我就給他跪下了。我跟男票分享這個故事的時候還說人家作為一個音樂家都聽不到自己寫的樂曲多麼多麼心酸,男票說人家還是有創作的樂趣的。我現在覺得艾夫斯的事業(之一)這麼成功,他應該還是活的挺滋潤的。誒,簡直是男神。

再附張圖,其實還挺帥的吧:

題外話:題目問的是趣聞軼事,我覺得一個不全職的音樂家本身就很少見了,人家還要自己花錢請人演奏曲子,應該也算事軼事了吧(沒有偏題吧(^_^;))另外我百度他的中文名字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他在中國好像沒什麼名氣,連百度百科都沒有。。
新人第一次在知乎答題,如有不周之處,還望指正&> &<!


悲催的死法算不算
珀塞爾是因為出去喝酒回家晚了被老婆關在門外一夜得傷寒死的
呂利是被指揮棒戳破了腳感染死的
維瓦爾第把最後剩的一大堆曲譜都獻給了一個土豪準備終老,可是土豪沒過幾天就掛了,維瓦爾第不久也貧病而亡
巴赫和韓德爾是被同一位庸醫治死的


帕瓦羅蒂上場之前必會找小釘子。


推薦閱讀:

古典音樂的作品號是如何編製的?
「國外的交響樂團來中國都是撈錢的」這種說法是否屬實?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為什麼早期交響樂沒有名字,只以《第x交響樂》區分曲目?
巴赫的哪些作品的哪些版本最值得聽/收藏?

TAG:音樂 | 鋼琴 | 古典音樂 | 作曲家 | 指揮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