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 媽媽咪呀 歌劇魅影這種音樂劇改編的電影也很經典啊 為什麼不把所有的音樂劇都翻拍成電影?
換句話說 既然悲慘世界被翻拍成音樂電影。那Miss Saigon 和巴黎聖母院被翻拍是不是就指日可待了。
PS。關於劇院。我覺得不影響劇院的收入。畢竟效果不一樣。我在 UK 看了很多音樂劇 拍成電影版的對我影響不是很大。 劇透的確苦惱 但熟悉的音樂更令人激動啊。我認為拍成電影版對於那些喜愛音樂劇又沒條件飛到西區或百老匯的人來說是個特別圓夢的一個事情
通過現實中的數據來看,優秀的以及有市場的音樂劇基本最終都會被拍成電影的,只要談判順利。那些歷史上大的音樂劇都是有電影版的。尤其是Golden Age那些好的基本一個沒落。(http://en.m.wikipedia.org/wiki/List_of_musical_films_by_year)今年聖誕Into the Woods又上了,Annie第三次被翻拍了。新的裡面,Wicked的拍攝也在日程上了。
至於Miss Saigon和巴黎聖母院,說實話,相比於其他被改編的音樂劇,這倆不能算是公認的一流劇目,也不能算當時的biggest hit。Miss Saigon算是沾了老麥的光,但在英國Oliver沒拿最佳,之後到了托尼也沒能拿最佳。Drama Desk最佳就沒被提名。在美國這邊平常跟演員導演聊天說到比較優秀的或者自己喜歡的音樂劇也很少有人會把它當做話題。巴黎聖母院更是小眾了,它在中國的知名很大一定程度上沾了「有官錄」的光。這倆的觀眾群相對不是太廣。
不過我覺得Miss Saigon隨著新一輪在美國巡演和基本肯定的駐演有可能能推動電影的製作。- 首先是會影響劇院收入。百老匯和西區的觀眾,一大半都是遊客,包括國內(英美本國)和國際遊客。如果電影版推出,這些人流會損失不少。
- 其次是製作風險較高,拍攝音樂劇影片,對導演的要求不低,不僅要有畫面感和戲劇經驗,還要了解音樂,能做到音畫配合,更要了解劇目本身,否則拍出來的東西,可能影迷那邊過關了,卻被劇迷貶的奇差,比如04年的《劇院魅影》電影版。不過那部片子好在原作名氣太大,所以很多沒看過舞台的影迷也就將錯就錯,都去看GB的臉蛋了,算是僥倖逃過。而那些名氣不大的,比如這次推出的《安妮》,評論就不怎麼樣了,票房會怎麼樣也難說。所以一般影視導演對接拍音樂劇電影,還是比較謹慎的。而且如果影片評論不佳,更是把一些本來可能發展成劇院觀眾的影院觀眾,給拒之門外了,得不償失,因此製作方也不會隨意就往大銀幕上搬。
- 演員(卡司)也是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舞台演員雖然經驗老道,但是鏡頭前就未必能適應;影視明星雖然人氣不錯,但是「三結合」(triple threat)能力有多強是個問號——還是說04年的POTO,飯桶和小C的演員就在這方面一塌糊塗。明智的演員也明白:如果在這方面不夠謹慎,甚至被配角被比下去了,自己之前吃了幾年蘿蔔乾飯攢下的名氣和資歷,可能就此付諸東流,所以也不會隨意答應參演。
- 而且百老匯和西區的演員,不少是工會成員,和製作人簽合同的時候,對相關影視作品製作參與,會有些優先條款,如果違反了這些條款,打起官司可能讓製作方賠的夠受。
- 具體到Miss Saigon這裡在我查「涉(及)敏(感題材)」的劇目,如果拍成電影,我認為可能反而增加舞台版來華巡演的難度。因為本來舞台上寫意化的一些背景、服裝乃至劇情,在影片里基本上是要寫實表現的,反而讓某些領導看的「一清二楚」,沒有了打「擦邊球」的可能性。
這幾部都看過,百老匯和倫敦西區,成熟的劇場、布景、演員隊伍、大量的觀眾,在劇院里被深深地打動,和電影院的感受不同,戲劇有共情,觀眾和演員互相感染著情緒,體驗非常棒(我一介窮鬼居然都不介意高價票了,前排座位相當貴啊),被感動得稀里嘩啦。感慨國內的音樂劇和其它演出團體,還得下功夫啊!經典劇目百看不厭!而電影拍出來總顯得太單薄,舞台劇的魅力體現不出。
音樂劇改編電影主要是為了宣傳音樂劇而且這事情很吃力不討好的。首先你要觀眾能接受全程都有可能突然插一首歌進來,一旦過度不好就成了個MV合集。而且音樂劇粉一般都很嫌棄電影(比如我認識的都很嫌棄LM的電影版),然後沖著自家影星去看電影的也不一定能接受音樂劇的版本因為音樂劇里演戲是為了唱歌服務,電影里唱歌是為了演服務(舉個栗子:LM電影和25AC汪妹子的愛潘妮的on my own,還有電影版的I dreamed a Dream)。總之就是風險太高
推薦閱讀:
※《千與千尋》里的無臉怪物是什麼東西?它為什麼一直想要幫助千尋?它在動畫中扮演什麼角色?
※電影《菊次郎的夏天》想表達的是什麼?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一次急行軍?
※《降臨》的中文院線字幕有哪些翻譯上的錯誤?
※北美製片商是否對 5000 萬至 1 億的中檔投入電影興趣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