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郊見上帝於雍?——《資治通鑒》里秦昭襄王祭祀的「上帝」是指哪位?


題主以為是哪一位?

請記住,直到明朝末年利瑪竇之前,中國所說的「上帝」都是指天帝,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老天爺。

從遠古開始,中國人就有祭天的儀式,而「天」人格化後的形象,我們的祖先稱之為「帝」,或「上帝」。《尚書》和《詩經》都有祭祀昊天上帝的記載,其實就是祭天。——祭天的儀式,一直延續到近代,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天壇,那就是專門祭天的場所。

道教中,將「天帝」的形象進一步具體化,就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道教中的全稱是「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你看,玉皇大帝也稱「上帝」的。

最早基督教傳入中國時,是聶斯脫利派,中國名之為「景教」,他們是將GOD翻譯作「阿羅珂」的,比如景教經文中有「人元真性蒙依止,三才慈父阿羅珂」的說法。直到明末時,利瑪竇來華傳教,為了便於中國人接受,他直接採用了中國的原有辭彙,把上古中國人對「天」人格化的稱呼「上帝」拿來直接稱呼基督教里的GOD,這是第一次把基督教和「上帝」聯繫在一起。

由於利瑪竇的翻譯影響深遠,所以到後來上帝就成為了基督教GOD的專稱了。但作為一個中國人,理所當然應該知道中國傳統典籍中的「上帝」指的是昊天上帝,這是一個常識。

到現在,有一批妄人,胡扯八道說什麼《尚書》、《詩經》中的「上帝」證明中國人幾千年就皈依基督教,說什麼中國人來自於耶和華。這種妄人,基本上都是腦袋不太正常的,不用理會可也。


一般而言,「上帝」在中國神學系統中,是與「天」並立的神明,殷商時期,商人的宗教系統中,最高者為「帝」,也就是「上帝」,而「天」則沒有神學意義:根據《甲骨文字詁林》的解釋,「天」者,顛也;也就是頭頂和上方的意思,並沒有神學意義。後來之「帝」在周時為天所代替,但是「帝」作為宗教神明,也保留下來,代指最高的神明存在,與「天」是不同的。而在秦人的信仰體系當中,則有「四色帝」,也就是白、青、黃、赤四色帝,後來漢高祖劉邦又加了黑帝,成為五色帝,所以,昭襄王祭祀的,是雍地的四色帝。


《周禮·司服》雲「祀昊天上帝,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主宰之天,即口語中的「老天爺」


推薦閱讀:

鴻門宴之後,劉邦和樊噲從小路溜了,留下張良,為什麼項羽和范增不直接殺了張良呢?怎麼這麼容易就逃脫了呢?
你知道哪些奇特的部落?
如果扶蘇成為二世,秦朝會不會長治久安?

TAG:歷史 | 周朝秦國 | 資治通鑒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