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厲害,還是林彪厲害啊?

看過一些寫野戰軍的書,覺得劉帥打仗更精明,講究以巧取勝。林彪打仗更猛,不惜代價。大家怎麼看?


抗戰開始後,劉伯承被派去掌握以紅四方面軍為主力改編成的八路軍第129師,由此成為了獨擋一面的統軍主帥。總的來說,劉伯承的指揮風格是判斷準確,計劃戰鬥周密,善於確定作戰方向、集中兵力和把握預備隊,在足智多謀、反常用兵方面尤為著稱。僅從八路軍出師山西初期的幾戰中,就充分顯現了劉伯承的作戰指揮特點。

在第115師的平型關大捷一役中,師長林彪三次親臨戰場查看地形,選定作戰地域,爾後與副師長聶榮臻確立作戰決心,並集中全師2旅4團主力(不惜違背毛澤東、彭德懷關於集中一個旅作戰的指示,只是後來因山洪斷路只趕到參戰3個團)於平型關地域,精心進行戰鬥部署。對於師、旅、團的指揮位置,部隊的展開、預備隊擺放,乃至機槍陣地的設置、作戰節奏的控制等細節,他都一一過問,力求無虞。結果一戰成名,極大振奮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林彪的指揮特點,突出了一個「細」字。

第120師開赴晉西北後,為配合忻口會戰,師長賀龍就將人馬展開,命宋時輪支隊出雁北游擊遲滯日軍,張宗遜、李井泉率358旅715團南下側擊忻口之敵,王震率359旅進至崞縣以西配合張宗遜部行動,賀炳炎、廖漢生率358旅716團兩個營去雁門關襲擊日軍交通線。賀龍不打折扣,捨得用兵,把手上的兵力都撒了出去。他對各部的要求就是:現在打得是日本侵略軍,不是內戰時期的國民黨軍,在戰術思想上要扭得快。同時要緊密聯繫群眾,搞好偵察工作。結果宋時輪支隊在雁北進行游擊,於井坪鎮、馬邑、安榮橋、岱嶽、平魯、南辛庄等戰鬥中先後奏凱,殲敵數百人,收復平魯縣城;賀炳炎、廖漢生部打伏擊兩勝雁門關,殲滅日軍500餘人,擊毀汽車20多輛,一度切斷了日軍由大同經雁門關至忻口的後方補給線;張宗遜、李井泉部出擊南北大常成功,殲敵百餘人;王震部在陽明堡以南設伏,殲敵300餘人,毀車30餘輛,一度切斷了日軍由平型關至忻口的交通線。賀龍向來用人不疑,手下將領也極富作戰主動性,在指揮特點上突出了一個「放」字。

劉伯承率第129師挺進山西後,根據八路軍總部命令,分別於正太鐵路、邯長公路沿線展開游擊戰,襲擾遲滯日軍的進攻。在此期間,先後指揮了著名的疊伏七亘村,再伏黃崖底、戶封村與智算神頭嶺等戰鬥,斬獲頗豐。在七亘村戰鬥前,劉伯承親赴戰場察看地形,周密組織戰鬥。第一次伏擊戰取勝後,劉伯承準確判斷日軍仍要從此處經過,遂決心採取兵法中的「疊伏」之策,於七亘村同一地點再次伏擊日軍,結果又告凱旋。兩戰共殲滅日軍400餘人,繳獲騾馬400多匹及大批彈藥物資,取得了第129師出師以來繼奇襲陽明堡戰鬥後的又一次重大勝利。之後,劉伯承指揮第129師繼續在昔陽縣東南的黃崖底設伏,殲滅日軍第109師團第135聯隊300餘人,擊斃騾馬300餘匹。為配合南下支援正太路地區作戰的林彪第115師,劉伯承再次指揮第129師在廣陽以東的戶封村附近設伏,又殲滅日軍第109師團一部250餘人,迫使日軍第109師團不得不改道北去。劉伯承指揮第129師在正太路沿線接連四次設伏,仗仗取勝,戰果輝煌。對此,劉伯承稱之為「重疊的待伏」。

在神頭嶺戰鬥前,劉伯承由於對國民黨軍隊的地圖不放心,就帶著陳賡、李達及參謀人員去實地進行了勘察。結果發現實際地形與地圖不符,日軍必經的公路不走山溝走山樑,上邊又光禿禿的埋伏不了兵,看上去根本打不了伏擊。正當大家失望之際,劉伯承卻提出就在這光山樑上打伏擊。陳賡很快明白過來,也予以贊同。經過周密分析利弊後,他們決心仍在此處設伏,依託嶺上路邊國民黨軍隊修的一些廢棄工事,搞好隱蔽偽裝,來一次反常用兵,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結果一個漂亮仗誕生了,殲滅了由此經過的日軍第16師團、第108師團各一部,斃傷俘敵1500餘人(日軍資料稱共戰死399人,失蹤8人,負傷40人,損失了314匹軍馬),斃傷和俘獲騾馬600餘匹,繳獲各種槍支550餘件,擊毀敵汽車百餘輛。戰後日本的報紙上驚呼,說「這場戰爭是由支那一流的中國人稱為神機軍師所指揮的」。

從上述幾戰中可以看出,劉伯承足智多謀,能反向思維,反常用兵,指揮才能過人一籌。從中突出的指揮特點,是一個「活」字。

正因為林彪、賀龍、劉伯承具有不同的指揮特點,他們所指揮的戰役戰鬥便也相應具備了各自的特點。林彪打仗唯恐兵少,好集中兵力打大仗,同時深思熟悉,算無遺策,輕易不願涉險;賀龍打仗放得開,用兵忽分忽合,手下大將也各顯其能多獨擋一面,反過來說就是小仗多而大仗少;劉伯承也喜歡集中兵力打大仗,同時變動不拘,神出鬼沒,具有很強的威攝性,令對手未戰而先膽寒。國民黨軍將領就曾經指出,劉伯承指揮很不錯,可惜的是手下的縱隊不太能打。當然,能打不能打,實戰是最好的試金石。從1945年9月至1948年8月三大戰役開始前,在全國各戰略區統計的殲敵戰績中,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前身為晉冀魯豫野戰軍)共殲滅敵軍13個半軍部、44個半師部、103個團,居於五大戰略區野戰軍戰績之冠。你說,能打不能打?

解放戰爭初期,劉伯承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最先打出了漂亮的上黨戰役,開了第一炮。其後的平漢、隴海、定陶、巨金魚、豫北、魯西南等戰役都打得不錯,殲敵甚眾,顯示了劉伯承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卓越才能。其時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殲敵戰績緊隨晉冀魯豫野戰軍之後,這還主要靠粟裕的異軍突起,但直到淮海戰役前也未能超過劉鄧所部。至於林彪、羅榮桓指揮的東北民主聯軍,彭德懷、習仲勛指揮的西北野戰兵團,還有聶榮臻、徐向前指揮的華北軍區野戰部隊,殲敵戰績都被劉鄧和陳粟部遠遠甩到了後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林打仗細中求穩,不拘一格,是在戰爭中學習成長起來的傑出軍事指揮家。

劉是學院派代表,多點書生氣,個人覺得二者實在無可比性。

如果讓林彪挺進中原,可能做得比劉好,但是劉進擊東北,也不會比林差太多,三大戰役中,唯一占人數優勢的就是遼瀋戰役,而二野深處國民黨統治腹地,在戰略上的牽製作用有目共睹。那些說二野挺進中原是敗筆的人,你們試想一下,沒有二野的牽制,蔣介石可以專心的搞東北和山東,整個戰局都會發生在解放區。

林彪在實戰中總結的三三制,三猛,一點兩面等戰術,是步兵戰術的典範。

解放後,劉伯承中國軍隊正規化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這是對軍隊最為深遠的影響。

如果要比的話,徐向前和粟裕的才華都不在林之下,徐向前因為出身,最輝煌的時期在紅四軍,經典的川陝八路反圍剿,可惜站隊失誤,西路軍被坑,好不容易在二野混出了名堂,二野又被老毛坑到大別山去了。粟裕的硬傷在於抗戰資歷太淺,蘇中戰役七戰七捷,這比殲滅74師要難的多,以少勝多,越干越強。

這些牛人之間都沒有任何可比之處。


我看過一個分析,不過不記得出處了大概轉述一下。抗戰前,劉是川中名將年輕得志,林彪那會沒名氣。黃埔中才生。

長征時期具體難說,因為裡頭搞了路線鬥爭,劉當時都是總參長了,林還是小荷尖角。

抗日時期級別平起,一個是119師長,一個是129師長,番號一時來不及確認,望雅正。劉百團大戰時和老彭有摩擦,且損失重,林平型關打出了名氣。

解放時期嘛,劉鄧二野真是家底窮,躍進大別山其實也是慘兮兮,淮海的時候和華野比起來一窮二白,幫著撐場子。林呢,四野百萬大軍遼瀋漂亮,此時林就太耀眼。

建國後又有政治鬥爭,這個說起來就麻煩啦,總結下,劉軍神的軍事素養,軍人情懷和理論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林天才的自我天賦以及學習消化也是百年難遇,缺了誰都不行,都是我大中華和中共的寶貝。


胡璉比較過劉伯承和粟裕,說:劉伯承還算個小諸葛,但手下的部隊卻沒有粟裕的戰鬥力強,粟裕手下有幾個縱隊比較能打,但指揮卻不如劉伯承好。


林總總體比劉總戰績要好,尤其是解放戰爭。但是。。。tg誰當軍神更多來自主席信任重用。徐向前在前期看也不比這二位差,打出的以少勝多匪夷所思,後來就被雪藏了,劉志丹莫名其妙就掛了,活著誰知道會不會比林總強呢?
林總在東北的時候,整個中央恨不得都圍著他轉,八路軍主力1、2、3、6、7師,直屬隊,加新四軍第三師,陝甘寧359旅等等。。。。。。各種主力部隊挺進東北交給林彪。更重要的是全國各根據地兩萬多有長期鬥爭經驗和根據地建設經驗的幹部也進入東北,大批政治局委員被中央要求委身在林總這麼一個僅僅是中央委員的指揮下(當然我黨我軍都是革命同志,這不是問題) 。你林彪不當軍神對得起誰?
劉帥和林總比在所獲得資源上簡直是後娘養的,所以不好比較。


這個沒有辦法簡單地說,誰更厲害。戰爭是天時、地理、人和決定的。
林總在東北,背靠蘇聯有支援,佔據北部黑龍江還包括哈爾濱(國軍顧及蘇聯,沒有進攻哈爾濱)為根據地,有資源、有實力,當然打仗猛了。
劉總在中原,根據地沒有東北穩固,沒有外援,挺進大別山之後,更是遠離根據地,沒實力,沒資本,自然就像取巧取勝了


蔣公說過,林彪乃當代韓信,韓信可是戰神,兵仙


身前身後人家根本沒在乎過這些 你問的問題太狹隘了呀


林總實戰能力更強,劉帥善於謀略、軍事理論造詣深厚,魄力不足。林總,打大仗能力很強,精於計算部署,指揮謹慎,不打無把握之仗。


不惜代價? 這帽子扣誰頭上都行,就是不能扣林頭上


林彪有兵工廠,劉伯承千里躍進大炮都丟了,這就是為什麼林彪強的原因。


善戰而不好戰,堪稱將帥典範。
林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開國功臣,他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從中國最北端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黑龍江一直打到最南端三十多攝氏度的海南島,殲敵數量多於西北野戰軍及華北軍區野戰部隊。


林總和劉帥指揮風格有些相似,都是比較謹慎。林總精打細算,善於思考,部署細緻,謹慎,不打無絕對把握之仗。劉帥軍事理論深厚,善於謀略,勇氣略顯不足。相比之下,林總開創性、打仗能力更強,


要論哪方面?明哲保身方面劉伯承更厲害,軍事方面林彪更強


都沒有太祖厲害


劉也不錯,但是比林就差了


推薦閱讀:

劉伯承1927年4月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暫編第15軍軍長,這隻部隊後來怎樣了?為什麼沒參加南昌起義?

TAG:軍事研究 | 中國軍事史 | 劉伯承 | 中國人民解放軍? | 林育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