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紅樓夢改變了你的哪些方面,對你的人生主要有什麼影響?
讀紅樓夢也有幾年了,完全不是研究,只是喜歡,隨意的翻翻,也不過是隨想隨感,大體的理解有這麼幾個方面,如有荒唐之處,還望列位不要學我淺薄。
首先,我讀紅樓是當作範文來看待,對,就是寫文章的參考,紅樓作為流傳幾百年的作品,其文筆流暢,結構複雜清晰,人物鮮活,實在是參考的典範,我下面舉幾個例子,大家看看我說的怎麼樣:
1.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前,介紹其背景,用筆極其簡潔,這些情節完全可以寫一部小說,然而作為長篇小說的非主要人物,不得不捨棄繁冗的詳細刻畫,否則有喧賓奪主之嫌,但是,如果沒有這些介紹,劉姥姥這個人物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說,即缺乏人物性格產生的客觀環境,怎麼辦呢?要知道,小說是文學作品,沒人喜歡史書傳記那樣的枯燥,曹公巧妙的借用了幾個關聯詞。例如:原來,昔年,因,那時,目今,亦,又,因,遂將,如今等,將諸多細小情節有因有果的串聯起來,讀起來就順暢許多了。
原來這小小之家,姓王,乃本地人氏,祖上也做過一個小小京官,昔年曾與鳳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認識。因貪王家的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那時只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與王夫人隨在京的知有此一門遠族,餘者也皆不知。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個兒子,名喚王成,因家業蕭條,仍搬出城外鄉村中住了。王成亦相繼身故,有子小名狗兒,娶妻劉氏,生子小名板兒;又生一女,名喚青兒:一家四口,以務農為業。因狗兒白日間自作些生計,劉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弟兩個無人照管,狗兒遂將岳母劉老老接來,一處過活。這劉老老乃是個久經世代的老寡婦,膝下又無子息,只靠兩畝薄田度日。如今女婿接了養活。豈不願意呢,遂一心一計,幫著女兒女婿過活。
2.視角的轉換特別自然,比如,林黛玉進賈府借她的視角描寫賈府的庭院深深。再比如,送宮花賈璉戲熙鳳一回,全部是瑣碎的小事,毫無頭緒,作者巧妙安排了一個周瑞家,走來走去,將薛姨媽處的寶釵,香菱,王夫人處的三春,還有照管三春的李紈,管家的鳳姐,甚至寧國府的秦可卿,一一寫道筆筆不亂,薛寶釵的守拙,禮數周全,香菱的可憐,惜春的佛緣,賈璉的放蕩,王熙鳳和秦可卿的情誼,最後還不忘林妹妹的多心刻薄,寶二爺小男孩的好奇。將一件大事寫好很難,將家長里短的小事寫的有條理更難。
3.文筆極其細膩,人物特色鮮明
比如第八回 賈寶玉奇緣識金鎖 薛寶釵巧合認通靈,寶玉去看望寶釵,可巧,林妹妹也來了,黛玉半含酸的抿嘴笑,冷笑。薛姨媽疼愛的笑,寶釵客套的笑,還有我們的寶二爺,嘻嘻的笑,完全將語言融入笑中,不再是那種,黛玉道,寶玉道這樣的俗套。
寶玉笑央道:「好媽媽,我只喝一鍾。」......」薛姨媽笑道:「老貨!只管放心喝你的去罷。我也不許他喝多了。就是老太太問,有我呢!」一面命小丫頭:「來,讓你奶奶去也吃一杯搪搪寒氣。」那李媽聽如此說,只得且和眾人吃酒去。這裡寶玉又說:「不必燙暖了,我只愛喝冷的。」薛姨媽道:「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寫字手打顫兒。」.........寶釵笑道:「寶兄弟,虧你每日家雜學旁收的,難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熱,要熱吃下去,發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拿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從此還不改了呢。快別吃那冷的了。」寶玉聽這話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燙來方飲。
黛玉磕著瓜子兒,只管抿著嘴兒笑。.........黛玉因含笑問他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裡就冷死我了呢!」............寶玉聽這話,知是黛玉藉此奚落,也無回復之詞,只嘻嘻的笑了一陣罷了。......薛姨媽因笑道:「你素日身子單弱,禁不得冷,他們惦記著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媽不知道:幸虧是姨媽這裡,倘或在別人家,那不叫人家惱嗎?難道人家連個手爐也沒有,巴巴兒的打家裡送了來?不說丫頭們太小心,還只當我素日是這麼輕狂慣了的呢。」薛姨媽道:「你是個多心的,有這些想頭。我就沒有這些心。」
......黛玉冷笑道:「我為什麼助著他?——我也不犯著勸他。你這媽媽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給他酒吃,如今在姨媽這裡多吃了一口,想來也不妨事。必定姨媽這裡是外人,不當在這裡吃,也未可知。」.......寶釵也忍不住笑著把黛玉腮上一擰,說道:「真真的這個顰丫頭一張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薛姨媽一面笑著,又說:「別怕,別怕,我的兒!來到這裡沒好的給你吃,別把這點子東西嚇的存在心裡,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有我呢!索性吃了晚飯去。要醉了,就跟著我睡罷。」
第三,筆法狡猾至極,明明是有深刻含義的事情,偏偏給個俗之又俗的解釋,大家記不記的秦鍾和智能兒相會的饅頭庵,本來是和鐵檻寺相對應,「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看看曹公是怎麼解釋的:「原來這饅頭庵和水月寺一勢,因他廟裡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離鐵檻寺不遠。"如果只是粗略閱讀,大可只關注這些逸聞趣事,深度閱讀,則可體會其中深奧,這才是俗和雅的完美融合。
其次,對於弱者的悲憫,對他人的寬容。
敦誠在乾隆二十二年寫了一首《寄懷曹雪芹》,其中有這麼兩句"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曹公出身豪門,少年長於富貴溫柔鄉,橫遭抄家慘禍,以致「蓬牖茅椽,繩床瓦灶」,只有貧富的變換,才能更加體會弱者的悲哀,魯迅家道中落寫《吶喊》,明英宗土木堡被俘,廢除殉葬制度。做人不能仗勢欺人,賈母總結的一雙富貴眼、一顆名利心。寶釵的心機是早年喪父的歷練,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父親早逝,哥哥是紈絝子弟,為了家族的生存,早早的將青春封藏。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你如果認識原來的我,就會原諒現在的我。任何人的行為往往是生存的磨練,趙姨娘不可能從一進賈府就是那麼工於心計,只是多年的冷遇,兒子未來的希望,蒙蔽了他的雙眼。
再次,從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看待管理的方法,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企業,一個國家,要管理的井井有條需要重視這幾個方面:
1.要確定所在單位的人員和財務,管理企業說到底是管人,管錢,你還不知道多少家底,多少幹活的人,怎麼管理啊。( 人口混雜,遺失東西 )
2.確定人和財務之後,要明確每個人的職責,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就是確權到人,這就是你的工作範圍,出了事情就找你,還要兼顧公平,不能走殺金剛做殺佛( 事無專管,臨期推委,任無大小,苦樂不均 )
3.確定財物的管理,公家的東西,你也拿我也拿,最後的結果就是搬空。有了專人負責,誰要什麼都要登記,用多少拿多少(需用過費,濫支冒領)
4.管理好老員工,激勵新員工。老員工在企業的時間比你還長呢,你個新來的毛頭小夥子,不過是喝了幾天洋墨水,誰拿你當回事兒,你得做出幾件事,讓大家信服你。
新員工如果沒有上升空間,只是論資排輩,不是能者居之,最後的結果就是優秀人才的流失(家人豪縱,有臉者不能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
5.賞罰分明,私底下還要有親和力,鳳姐在眾人面前威重令行,為的是維護規則的尊嚴,人少的時候,也就是與員工私下交流時,加點風趣幽默,類似政治人物的親情秀,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最後,談點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處理吧
1.賈璉和鳳姐的婚姻關係,夫妻之間,不是你正確我錯誤的辯論,你家富裕我家貧窮的比較,家庭的事情哪有那麼多的理可講啊?鳳姐處處防範著賈璉,卻恰恰忘記了,正是她的為人處世,把賈璉推了出去,當然,我不是為賈璉辯護,賈璉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只是鳳姐的殺伐決斷,處處挑頭,打擊了賈璉作為男主人的自尊心,在家裡找不到溫暖,就會在外面尋找,所以兩口子過日子,還是互相體諒,都是家裡的主人,有什麼事情互相商量著辦。
2.祖父母和父母教育孩子的衝突
寶玉挨打,賈母的做法確實欠妥,大人之間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保持一致,即便不能保持一致,也要維護對方的權威,不能互相拆台,如果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有分歧,可以私下溝通,切忌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謝邀。
我原來是另類搖滾女青年一枚,最愛看的是《卡門》,最欣賞伊麗莎白泰勒。
自從愛上了《紅樓夢》,塔羅也不算了,星盤也不看了。現在吭哧吭哧地讀《欽定八旗通志》,成了半個清史迷了。
十二年了,我早就說不清《紅樓夢》給我帶來了什麼改變。
《紅樓夢》是打開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把總鑰匙——周汝昌感謝 @風木羽林 @公子尋歡L 邀請,不過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紅樓夢》算是我最喜歡的文學作品(沒有之一),但若說起對人生的影響,可能並沒有太多。唯一重要的影響,可能是因為這本書收穫了一個閨蜜吧。
借這個問題憶下舊。
開始讀《紅樓夢》的時間不能算早。上小學時偶然在家中發現了一本《紅樓夢》,很不幸,四卷本的最後一卷,120回後四分之一。一打開就是夏金桂寶蟾主僕勾引薛蝌,看不懂,就覺得的寫得鬼氣森森的。後來還有鴛鴦自縊,妙玉走火入魔之類的,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我是把《紅樓夢》歸入聊齋一類的。不過好歹是先看過了《紅樓夢》電視劇的,至少能看明白是寶姐姐當了林妹妹心上人的新娘。
過了很久,終於在親戚家見到了這套書的第一本,從青埂峰看到太虛幻境都是雲里霧裡,不過很快就被大觀園裡熱鬧吸引了。住了幾天看了幾天,一直想把那本書偷走,沒敢。
上了初中之後,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本嶽麓書社的《紅樓夢》,17元錢,字特別小,但是便宜。這本書幾乎陪伴了我整個中學時代。
當時班裡有一群文藝少女,《紅樓夢》是圈子必備,語文課上講《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時,大家早就在午飯時間爭論無數遍更喜歡寶姐姐還是林妹妹了。不過那時候,大家的爭論也就在故事的層面,本質上而言和討論瓊瑤小說沒太多區別。能產生人生影響的,倒是《簡愛》《飄》之類的作品——勵志。
高二時去了文科班。第一天報到,為了排座位大家在門口站成一排,一個大眼睛的女孩忽然走過來問我,我可以站在你後面嗎,我點點頭——然後我們成了同桌,無話不談。《紅樓夢》是最常談及的話題之一。我們一起背熟了裡面所有詩詞,她還幫我翻錄了《紅樓夢》所有插曲的磁帶。
我們的教室在二樓,窗外有棵西府海棠。春天下雨的時候,中午吃完飯,我倆就把椅子搬到窗前,對著雨中的海棠花聊《紅樓夢》。那棵海棠的花瓣,至今還夾在我那本《紅樓夢》里。
十六歲的年紀,對書中的一些東西比較有共鳴了。喜歡黛玉,討厭寶釵;喜歡晴雯,討厭襲人。那個年紀的眼睛裡,世界只有黑白分明的二元對立,於是孤高自許,目無下塵,自視為真性情,看他人皆是虛偽做作……人生,大概都會有那麼一段犯二的時光吧。
高中時班裡同學在一起辦了份「地下刊物」,當時乾的最「紅樓」的一件事,是仿照探春的帖子寫了一封約稿信,往每個同學桌斗里投了一張……像小說里的海棠詩社一樣,大家果然一邀即至,興緻很高,熱火朝天地給刊物起了好幾天名字,可惜文科班同學個性都太強了,三十人恨不得起了三十個名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高中課本里選的篇目是《林黛玉進賈府》,講那一課時,選了節自習課用錄像帶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的第二集,那天全班同學激動得像過年一樣。我們遇到了一個不錯的語文老師,那一課幾乎是逐字逐句分析了文本中的一切。學著從文學的角度去看《紅樓夢》,大概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大學讀了中文系,專門有一門課是《紅樓夢研究》,圖書館紅學書架上的書借了個七七八八,感覺像是解鎖了新的地圖,而且越往前走,前邊還有更大的世界。那是網路時代剛剛到來的時候。在一個名叫QQ驛站的網站(貌似和騰訊沒太大關係),發現了一個名叫「悼紅軒」的論壇。那裡聚集了大量同好,從學術討論到索隱探秘,從詩詞歌賦到紅樓人物的卡通畫,內容覆蓋各個層次,用戶藏龍卧虎。那段時間,是本世紀初那陣紅學熱將要開始的時候。北師大發現了一個脂評本的新版本,劉心武還沒有上百家講壇,但他的書已經在報紙上連載了,這些話題都夠論壇里水上好多天。多少個通宵上網的夜晚,都是聽著越劇《紅樓夢》泡在這個論壇里度過的。
當時的暗戀對象也喜歡紅樓,寫信告訴我,說看到一本周汝昌的《紅樓夢的真故事》,裡面有關於後40回情節新的推測。我們學校借不到,他就把書里主要的段落複印了記過來。20歲的生日禮物,就是一本重新出版的甲戌本《紅樓夢》。
中學時紅樓夢當故事看,大學時當課本看,而工作幾年之後,再看這本書時,越來越能理解到裡面的世態人情了。
發現世界其實也沒有太大改變,書里的那些人,有時和你的親朋好友沒什麼兩樣。尤其做的是社會新聞,對照現實,更能理解這本小說的深度。好的小說,寫的不過是人性。他們的弱點,你未必沒有;他們徒勞地痴迷,你未必不如是……看多了書中的命運,你不會再非黑即白地看待這個世界,再看其他人你會多些寬容,看自己時會多點警惕,這也許是這幾年,《紅樓夢》給我最大的影響。
當然這些東西,看其他好的作品也能得到,或者工作、生活、旅行,閱歷的增長都可以,並不只有《紅樓夢》能帶來這樣的影響,但有這麼一本書,總是多了一個看世界體驗人生的角度,而且,是個很美麗很有趣的角度。
謝謝@風木雨林邀請~與其說改變,不如說是影響更為貼切。
初讀紅樓時還是未成年人,對書中兩點特別感興趣:一是詩詞,二是感情與婚姻。前者想必很多讀者都有共鳴——因著對紅樓夢的喜愛,轉而更加深了對古典詩詞歌賦的關注,一點一滴培養起了興趣。猶記得黛玉的那句連環酒令:
落霞與孤騖齊飛,風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隻折足雁,叫得人九迴腸,——這是鴻雁來賓。
又拈了一個榛穰,說酒底道:
榛子非關隔院砧,何來萬戶搗衣聲?
當初看得雲里霧裡的,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一句一句的查了去。這才知道《滕王閣序》、陸遊的《寒夕》、折足雁是兩張長三和一張幺二組成的骨牌名、九迴腸是曲牌名、鴻雁來賓是舊曆上的話、榛合了砧......目瞪口呆,一面佩服黛玉博文廣識,一面有種「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的豁然開朗。更不用說《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風雨夕》、詠菊、詠海棠、詠柳絮......文采斐然,讀後口齒噙香;就連向來被姊妹們嘲笑回回落第的寶玉,也有《姽嫿詞》《芙蓉女兒誄》這樣驚艷的作品。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紅樓夢中諸位閨秀留給我的最初、亦是最深的印象。
然後便是關於愛情和婚姻。這個話題太沉重,更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然而有一點看法,卻是自幼至今從未改變的:
賈府的諸多男子,上至政赦、中至璉蓉、下至其餘諸人,竟無一人堪當大任!政治上毫無建樹,軍武亦無前人之忠勇,既不能文、也不能武,倒養出一大堆整日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宮裡全指望元春一人,府上則全靠鳳姐獨木苦支,真是應了那句——「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這不只是夸人,也是在罵這群男人。就中賈政還稍微像樣點,然而迂腐守舊,對子孫輩的教育也沒抓到點子上,令人惋惜。
這也是我雖然理解賈寶玉,卻一直無法對他喜歡得起來的原因。男兒家理應有責任感,既為著父母親族,也為著未來的妻子兒女,更是為著自己心愛的女人。我曾在想:假如寶玉讀書上進、行為端方,如林如海一般既正直又能幹,那黛玉也許能少一點對寶玉和賈府未來的擔憂。雖說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寶玉若非鎮日在女兒堆里廝混,王夫人或許對他身邊人的不滿會少很多,也許金釧、晴雯等就不會白白送了性命,或許與黛玉成婚也就是件順理成章的事情。當然,這樣的紅樓,也許就不再是曹公筆下那個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結局。
後來長大一點,儘管對寶玉的不喜沒有本質上的改觀,卻也明白:賈家之敗,其實是政治原因。屆時寶玉是讀書上進有擔當也好,兒女情長無所事事也罷,終逃不過家破人亡的命運。既如此,倒不如讓他過得開心一點,輕鬆一點,起碼在落魄潦倒之際,還能有曾經無憂無慮的幸福回憶,在每一個孑然一身的夜裡,溫暖他冰冷的夢境。
欠淚的,淚已盡。
分離聚合皆前定。
看《紅樓夢》改變了我對閱讀的態度,變溫和多了。
初讀《紅樓夢》是在高中,大家都說它好,可我實在品不出來,讀的很難受,又憋屈,可硬著頭皮啃,實在不行了把桌肚裡的《小時代》、《三重門》、《鬼吹燈》、《狂神》掏出來先讀一本,讀一卷《誅仙》的快樂才能抵消讀一章《紅樓夢》的無聊,裝文藝真是一件痛苦的事兒。
大學專門立Flag,培養讀書習慣,讀了很多書,態度很勢利,可讀了就是讀了,並不會因為初衷勢利就改變書的內容。口味進步挺大,尤其是木心先生的書,讓我對《紅樓夢》產生了興趣。也巧,先生並沒有講紅樓,只是講曹雪芹,提了紅樓的幾首詩詞,隻字片語的點撥,愛屋及烏吧,第二遍讀《紅樓夢》的時候拿一大張紙畫人物脈絡圖,做思維導圖,看網上大觀園的建築分析,讀的很舒服,但談不上多愛,也就跟讀《平凡的世界》差不多,閱讀快樂,但程度不熱衷。(可惜畢業那張圖丟了,挺了紀念意義的)
去年吧,讀第三遍,有點入魔,那段時間放下《紅樓夢》其他中文書都讀不下去了,只味如嚼蠟。牆上貼張紙,沒事就盯著看,真好啊。太喜歡,書里詩社每開一社的詩,都分開仔細讀,但少看網上的解讀,就自己慢慢看。每一個人,都試著慢慢想,但不跟他人討論。
佔了一點小聰明,我只讀前八十回,每次都是。所以沒慾望去跟人爭執,也不談幻滅之書那個調調,結尾會不會讀不知道,但目前只是前八十回是一個讓人奇妙的決定。
《紅樓夢》讓我明白了,讀書要緩,不同的階段對同樣一本書看法是不一樣的。如果當真讀不下去,不妨先放一放,日後在讀。這是大學感受到的道理。
《卡拉馬佐夫兄弟》、《安娜卡列尼娜》,這兩本書對我人生影響很大,重新思考婚姻與家庭。但《紅樓夢》我很喜歡,那段時間看不進去其它書了,我就乾脆難得看中文書了。正巧我在學英語,就專門只讀英文書,從基礎的《書蟲》,包括書蟲里喜歡另外買的原版,也算不知不覺給自己設置了一個所謂的外語環境吧。有半年,沒讀中文書,全看英文。
最近在讀一本《哥德爾、艾舍爾、巴赫》,很喜歡,之前紅樓夢的影響褪去了,讀半年英文書讓我又很渴望看中文書了。
這樣講出來,像矯情,甚至有點狗血,可這是真實的體驗。感覺就像是《紅樓夢》如我的老朋友,它在恰好的時間讓我迷住它,又讓我能選擇為了擺脫影響能讀半年的英文書而不讀中文書。想想還挺浪漫的。這或許就是我跟《紅摟夢》的緣分。
謝邀,知乎上紅學大神頗多,我不敢班門弄斧,我想邀@知月姐姐來談談。
就我自己而言,紅樓夢對我的影響是涉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
我媽從小熟讀紅樓夢,我爸從小熟讀金瓶梅,從小他們倆就不准我讀這兩本書。看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然而呵呵,誰能管得住我,小時候看不進金瓶梅,但是紅樓夢可是從七八歲就開始讀了。
七八歲第一次讀,驚艷於詩詞文筆,什麼「似喜非喜含情目」,什麼「五鳳朝陽掛枝釵」,簡直眼花繚亂,幾乎一一背誦。
十一二歲情竇初開,再讀紅樓夢,同感於少年真情,金玉良緣、木石前盟,引發多少感慨。
十七八歲三讀紅樓夢,對於從前討厭的「反派」多了幾分理解,比如賈政、王夫人、寶釵,甚至夏金桂。誠覺世上人人皆有難處,無人不可原諒。
待到近兩年再讀,越發覺得以前讀的不夠深,這個時候已經不再拘泥於人物了,開始學習為人處事的技巧方法,並且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紅樓夢裡可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我幾乎把它當成一本教科書。
我是吃貨先說吃,紅樓菜已經很有名了,我經常研究想自己做。
某年暑假就和老媽一起搗鼓那道著名的茄鯗,也研究過「一兩銀子一個」的鴿子蛋。
希望有一天可以把紅樓菜都做出來好好嘗嘗。
關於玩樂方面。十一二歲我在學校也仿照紅樓夢建立過詩社,和志同道合的同學每天作詩畫畫,每人也都有字型大小。雖然現在看來當時的詩詞做的簡直慘不忍睹,但也不失為一件風流雅事。
有段時間我還對她們做詩的韻牌匣子很感興趣,還上淘寶搜過,當然沒有
和男票開玩笑,「療妒湯」那個梗不知道被我用過多少遍了。
為人處事方面,給我靈感最多的是王熙鳳,尤其她協理寧國府一段,簡直精彩。
從人、財、物三方面管理,設立deadline,明確職責,賞罰分明。二十歲的王熙鳳手把手初步教會了二十歲的我如何管理團隊。
後來我有了自己的團隊和下屬,我從小懶散,不愛當領導,幾乎沒有管理經驗,就是把鳳姐兒那一套照貓畫虎照搬下來,根據自己的性格和處事風格稍做調整。一個個人能力都不怎麼強的團隊竟然能爆發出巨大的行動力,每個人的能力都被充分發揮出來,他們都覺得我是個好leader,都很信服我,然而我其實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那是我第一次覺得,讀書真有用。
為人處事方面可說的太多了,一本書都寫不完。
關於賈府的衰落,從前讀總怪罪於紈絝子弟無能。後來漸漸明白是政治因素,時常生出兔死狐悲之感,更明白無論任何時代都要跟進時代的潮流,能趕上風口就是大富大貴,偏要逆流而行必然沒有好下場。從此刻意鍛煉自己的大局觀念和審時度勢的能力。
受紅樓夢的影響,我很欣賞身邊的女孩子,同為女生,長這麼大從未羨慕嫉妒任何同性,多半是用欣賞(寶哥哥)的眼光去看。別小看這一點,心胸豁達,不嫉妒,可以讓人活得非常開心。
越長大我越覺得紅樓夢實在是本神作,每一回甚至每一段對話仔細琢磨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這實在是一本可以從小讀到老的書。紅樓是衝擊過我世界觀的書,帶給我最深的一點感觸就是凡事要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讀紅樓是在初中,當時是同桌先讀的,然後每天課間都給我說黛玉好,晴雯好,寶釵襲人不好之類的話,我被勾起了好奇心,就跑去看了。然後看了之後我覺得寶釵和襲人挺好的啊,不知道為什麼說她們不好,同桌就笑我看不懂。我就把這件事寫進了周記里。
沒想到我們語文老師看過之後很感興趣,把我叫到辦公室仔細問了下我的感想,我就說我挺喜歡寶釵的,因為她有禮貌,樂於助人,又孝順,又聰明之類的。又說襲人很善良,對待老人家很尊重之類的。具體也記不清了,大概是這個意思吧。結果老師讓我準備下,第二天語文課上來個演講,講講自己對紅樓的認識。
我語文成績一般,平時在班上也沒啥存在感,當時感覺挺受寵若驚的,決心好好表現一下。同桌是語文課代表,對紅樓也比我熟,我就請教她該怎麼講,然後她教了我一堆反封建之類的,就是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然後第二天課上我就照她說的講了。沒想到講了一半老師就讓我下來了,當時感覺好丟人,就記得從台上下來的時候臉發燙。後來下課時老師問我為什麼不說自己的看法,他希望聽到的是我真實的想法。
觸動很大,之後我再看書,就不再糾結於標準答案,我想我應該對自己誠實,自己的理解,才是最真實的,沒必要因為和別人不一樣就懷疑自己。這對我非常重要。
還有其實一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寶釵和襲人挺好的。
謝邀。
老實說,我讀紅樓夢比較早,因為長輩的關係,十一二歲就似懂非懂地看《紅樓學刊》了。當然我同時也看《生豬飼養手冊》和《鐵路運輸時刻表》。在閱讀慾望強烈的年齡,有時候看書真沒太強的指向性。生吞活剝囫圇吞棗,若干年下來,記了一肚皮無用的學問,其實也真的並沒有什麼用。
我讀書粗,也沒有看見精闢的句子就記下來的好習慣。以前見到過一段文字,大意是:「你買的不是我的劇本,買的是我讀過的每本書,走過的每個城市,喝過的每杯咖啡,看過的每朵花開。現在,你還覺得我的劇本太貴么?」按說作為碼字維生的人,應當對這段話挺有共鳴的。不幸我偶爾也看一點經濟學,深知價值取決於對方的需求,跟我的產品凝結了多少無差別勞動真的沒多大關係。所以這段話對我的意義,也就僅限於跟甲方討價還價時半開玩笑地拿出來當段子講了,雖然我不怎麼認同。
對《紅樓夢》的閱讀,確實構成了我知識結構的一部分,某種意義上,也塑造了我的一部分人格。《紅樓夢》當然是偉大的,但在塑造人格的功能性層面,比起《銀河英雄傳說》或《傲骨賢妻》,也並沒有多少特殊性可言。
不太好聽的實話是:當你覺得某本書或某種文化對你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極小概率是因為這本書或這種文化太過偉大,而更大概率是或許自己的視野仍然有極大的開闊餘地。
這是個不太討喜的答案,我自己也知道。魯迅說讀書譬如蜜蜂采蜜,倘若盯在一處,不免枯燥。這話適用於紅樓夢,也適用於任何一本書。
在某種語境下,我傾向於認同魯迅的另一句名言,即「線裝書有毒」。線裝書這種東西,魯迅先生自己也是看的。但也確實是有毒的。
包括紅樓夢在內。
小時候不讀原著,電視劇里整天在播紅樓夢,從來不看,覺得主人公賈寶玉一個男的整天混在女人堆里太娘們兒。
後來讀了原著,嘲笑自己膚淺的同時,深深折服於中國文字的魅力和作者的筆法。
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凝聚二十五史之精華,等等這些評價,絕不為過!瀉藥。
我十歲開始看紅樓,翻爛了三本,終於到了現在看電子書,安全了。
它完全影響了我的人生觀,但是具體的改變真說不出來,因為十歲小孩子的生活本來就沒什麼內容。
首先就是愛看書,非常愛看書,但是寫得不好的書,完全看不下去。但是,因為看過紅樓,看好多書都是吃糠咽菜的感覺,「曾經滄海難為水」啊。
就因為紅樓養成了看書喜歡想一想琢磨一下的習慣,這個習慣可以帶來很多樂趣。我看紅樓夢不考據,也不看別人的考據,因為那個很無聊。有時候看看紅樓夢這裡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下次再讀突然發現隔了好久好久之前就伏筆了,覺得很厲害,或者有時候會想,那個人做這件事情就對了嘛,他就是這樣的人,換一個人不會這麼做……有時候看看別人分析,也覺得特別有意思。但是很可惜,這種經得起反覆折騰的書不多了……
其次就是對人事還比較看得開,紅樓這個書,其實是慈悲的,他對所有人都沒有很明確的褒貶,只有出自作者本心的好惡,由於曹公寫這個的時候好多人都是天涯四散,所以底調就是懷念懷戀,連討厭的味道都淡了。
我讀紅樓夢的感覺,所有人做事情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有很多事情那些人自己的想法決定的,我也沒辦法去改變,只能接受,只能討厭。
其三就是那裡面做人做事的辦法,其實對我還是有影響的,雖然我做不到那麼好。而且我也不同意說紅樓最後四大家族都灰飛煙滅所以裡面的人情世故也都沒用了。
紅樓里不能學的是王熙鳳生財的那些喪盡天良的手腕,但是像寶玉關心黛玉,寶釵關心黛玉,寶釵對別人,黛玉對香菱,黛玉對湘雲,是一種表達善意的方法,為什麼不能學?對別人好,還要學會怎麼對別人好吧。
主要的也就上面那麼多吧,紅樓夢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本可以從二次元讀到三次元的書,書里的人不需要電視劇,自然而然就是立體的,我小時候常常晚上會夢到紅樓夢裡的人物。而且無論跟誰說起來紅樓的一個典故完全沒有隔閡,不需要解釋。
之前在邦邦灰小兔的紅樓群里聊吃的,突然說起吃人肉,人肉是什麼味道的,然後大家說,人肉是酸澀的,鳳姐說了……
也是給生活添了很多樂趣的。
最後還要感慨一句,紅樓里的人物,如果是曹公生活中一一對應著摹寫出來的,那曹公真是有福氣的人,因為這些人實在是太可愛了;如果這些人是曹公把認識的人揉一揉塑造出來的,那曹公實在是太厲害了。
但是紅樓里的人物卻都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能從很多人身上看到紅樓夢中人的影子。
常常在身邊人事中尋找紅樓夢中人的影子,也許就是紅樓對我最大的影響。
y( ˙?. )耶~
既然大家都對邦邦灰小兔的群那麼感興趣我就放圖好了。不要再私信問我了,被私信那麼多我也是嚇到了,【內心還是希望你們私信是為了和我聊天】,群號在評論區。
http://qm.qq.com/cgi-bin/qm/qr?k=JX8VA3SR14AsMYESOHcpmKSHQE5czt8H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從十三歲開始讀紅樓夢,無數遍。
說一點
從一開始喜歡林妹妹,那時候什麼也不懂。就像看電視劇一樣,只看情節,看到寶玉和她一起歪窩床上說笑話,看到兩人花下共讀西廂記,看到兩人說你放心,看到雨夜寶玉一天還要來看她幾次。林妹妹在我心裡就是女主,就是自帶「光環」,以為做女孩子就應該像她那樣。於是,開始讀書,開始生平第一次喜歡上一個「略微有知識」的男生,他聰敏,心地光明,好讀書,體貼人。我希望能配得上喜歡他的這個設定,也開始更努力地學習,從一個學習中不溜秋的娃娃考到年級前三。(對一個中學生來說影響挺大的)
後來長大了些,卻因為古怪的性子與人們格格不入(當然只是因為我天生內向,不會表達,且沒有懂得這些的親兄弟教我),開始想如果我能像寶釵一樣左右逢源,借東風之力上青雲就好啦。現在女子也要走仕途經濟之路啊,寶姐姐是值得學習的理想人物。我開始挑剔林妹妹太較真,活在這世上「過潔世皆嫌」啊。怒其不爭。大學到現在,有時候就會逼著自己參加有「集體榮耀」感的活動。其實並沒啥用,因為我根本融不進去,就是沒辦法和我沒感覺即「不喜歡也不討厭的」一般人玩起來,我最要好的朋友居然都是一見鍾情式的,往往一次長談就能給了她真心。
後來的後來,再經歷了些許事情,恍然明白,什麼叫做,世上不如意事十八九。你以為你讀書考試就能光宗耀祖?那為什麼賈政救不了賈府?你以為你步步計算,置身事外就能保住榮寵?那為什麼王熙鳳還被除了老太太太太之外所有人嫉恨?你以為你萬事不出頭,逆來順受就能安心過幾日?那為什麼迎春要被親爹賣給中山狼?你以為好沒好報就不用做好事?那為什麼巧姐兒是唯一保住後半生平安的人?所有人都在命運里掙扎,為了生存下來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本性。寶姐姐服用冷香丸以抑制天性中的熱,儘管她依舊能對每個處在困難中的姐妹伸出援手。但她對那些和她沒有切實利益關係的人呢?「不關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她做得很好,很漂亮,是人人都會敬重喜歡和她手拉手逛街一起做PPT的好同事,好朋友,好閨蜜。但是我終於重新愛上了林妹妹,她是唯一一個活在這世上一心一意只為了「情」而生的人。寶玉天性「情不情」,賦予一切無情之物以有情之魂魄。顰兒天性「情情」,只為有情之魂魄而還之以情。其他,皆是終聚不如不聚。她之純粹之有情之為知己而死。
微斯人,吾誰與歸?
我做不到,我能一直一直愛她愛下去,也是好的。而我,從一個不敢哭不能哭的堅強少女,終於還原了隨時隨地就能痛哭的軟弱成年人的設定。
其實能哭,真好。
淚還完了,情也沒有了,回去也就好了。
謝邀。
很多年了,還沒有看完。在另一個相似問題下發過,再發一下
第一次讀紅樓是在上高一的時候,當時學習還算不錯(現在是渣渣,哭),被分到學校的尖子班,學習氛圍極好,好多人都會買一台小檯燈,帶上課本作業帶回宿舍等到熄燈之後趴在被窩裡繼續學習,而我的畫風就很清奇,同樣買了小檯燈,只不過帶回宿舍趴在被窩裡讀的是紅樓夢,每天晚上被窩亮到一兩點,搞的我的舍友們對我都敬佩不已,「你看人家***,.每天晚上下晚自習之後還趴在被窩裡學習學到一兩點,簡直就是我們的榜樣。」然後我就心中暗笑,表面上還是很騷包接受大家讚許的目光。(老臉一紅)當然當時年紀太小,並沒有讀出什麼,心態上也就是類似於「看看看,我又啃下一部大部頭名著,好厲害好厲害」那種心態,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書里那些帶顏色的隱晦描寫,什麼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啊,寶玉初試雲雨情啊,碧痕啊,多姑娘啊,(當然寶玉和秦鍾他們的基情我當時是沒有讀出來的)那些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描寫,既含蓄又餘味悠長,想像空間簡直不要太大,這對我一個初出茅廬的懵懵懂懂的小男生來說簡直是致命的吸引力好不好。直到我看到了蘭陵笑笑生,凌濛初,王小波,賈平凹等眾位名家的巨著時候才知道當時自己還是太年輕。(為當時不爭氣的自己嘆氣)。
高一的寒假,在家裡重新讀起紅樓,每到晚上,裹上被子,靠在床上,打開旁邊的電熱風扇,烤的臉上發紅,全身暖和,看到書中人一起圍爐夜話,好像自己也處在她們當中,和書中人一起聯句作詩,吃酒行令,好像突然多了一群夥伴在周圍。讀到蘆雪庵即景爭聯詩,琉璃世界紅梅白雪,我打開窗子,外面也漫天飛雪,心裡突然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這是我第一次從紅樓夢中讀出美感,感覺很奇特,是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感受。
重新拾起紅樓是在大學,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讀的懂書中所蘊含的深情,人好像也變得越來越感性,"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的悲涼,"儂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儂知是誰"的凄美,無論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或是「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是「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還是"女兒樂,一根justin bieber往裡戳",都讓我或喜或悲,或泣或嘆,也更敬佩於曹公的草蛇灰線,伏延千里,嬉笑怒罵之間,寫盡世態眾生,書中所蘊含的對於世態萬物的悲憫,更是令我心折不已,人生有三恨,一恨食無肉,二恨居無書,三恨紅樓夢未完~
至於紅樓帶給我的影響,一是可能讓我有些顯得與世無爭吧,書中所寫「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縱有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盛,也不免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些我不愛和別人去爭搶什麼東西,當然也不是啥都不爭,只是沒那麼執著,年輕人還是要努力,要奮鬥!fighting!二是可能內心有點清高吧,在學校的馬會呆過一段時間,看到好多人(包括一些老師)投機鑽營,臉厚心黑的程度簡直讓我三觀盡碎,而且還美其名曰情商高,在我看來,這哪裡是情商高,分明是為了一己私慾而讓自己變得市儈猥瑣,什麼叫做情商高,在包辦婚姻的時代就自由戀愛,在衛生棉還沒發明的時代就懂的尊重女性,這才是情商高。三可能就是對女孩子的審美方面吧,一直對那些看上去就比較性感美麗的女孩子們不太注意,比較喜歡那些柔柔弱弱的女孩子,對於大家都說漂亮的妹子我反而比較無感,"孤標傲世攜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林妹妹簡直完美情人有木有?另一半如果能懂紅樓是最好的,曾經也像有些答主一樣對心儀的女孩子說過一句"你放心",可不幸的是對方一臉懵逼的反問我"有什麼放心不放心的"。(笑)
打個廣告嘿嘿,這是我的其他幾個回答,感興趣的話,看看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814739/answer/17060611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134451/answer/17047705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07075/answer/170479280
篤信因果。
紅樓告訴了我,什麼是愛情。
兒時家中有四大名著的少年版
少年版語言相對通俗易懂,適合當時還沒有小學文憑的我讀。
當然了,歲數小加上影視影響,自然最愛看的西遊記和三國演義。
大致翻了幾頁水滸和紅樓,水滸只覺得嚇人,加上一些方言口音的文字保留看的比較吃力。
至於紅樓只能看個第一回,內心十分困惑,這不殺人放火又沒有打怪法寶的,寫的啥能列入四大之首?
又長了幾歲,到了情竇初開的青春歲月,那時候已經不看西遊了,覺得幼稚可笑的一部書,同樣的情節故事能反覆出現,無聊至極。
水滸也能拿起來當古惑仔看,覺得英雄好漢殺人放火挺有趣。三國更是翻爛了看了不知多少次。受限於文化水平,閱讀依舊停留在少年版上。
年少的時候,內心總能莫名的狂妄和自信,覺得時無英雄不過爾耳,四大名著自認為看懂了三部,也看的膩歪了,就把目光投向了最後一部上。
而後在才子佳人的纏綿里不可自拔,迷戀到一直不停地看,從頭到尾讀了一次又一次,每天晚上睡覺前,必須翻看幾頁紅樓,不然都睡不了覺。
想的都是林妹妹那樣病殃殃小美人和你鬥嘴吵架,總怕你移情別戀喜歡了別人,有了姐姐就忘了妹妹,愛你愛的不行又不能說出半句,看你被打了心疼的不行,只能說句你就改了吧,哭到你心疼的不行;
史湘雲這樣的愛哥哥,愛哥哥叫的憨妹妹醉卧在芍藥花飛的石凳上,只恐夜深花睡去,穿著寶哥哥的衣服淘氣,有古道心腸的俠義之風,斗酒詩百篇的魏晉名仕之風,嫵媚中有些一股豪邁的男兒之氣;
還有那個代發修行有些古怪不近人情,僧不僧,俗不俗,不男不女的妙玉,情難自禁的將自己用的綠玉斗給寶玉斟茶,記得他的生日送他紅梅,未對自己的心上人說過一句情,只是能看到他,就眉開眼笑,白雪紅梅。白的是她孤零零的活在這一片空曠的乾淨的大地中孤冷,紅的是她熾熱如火又無法言表的情愛。
現在想來,不得不服作者,少年版的紅樓被人做了一定的刪減和文字處理,當時讀起來都放不下手。
懵懂的歲月里懵懂的認知這個世界,覺得愛情就該是紅樓這樣的吧,愛你在心,愛的炙熱,卻不會對你說。
現在想起來……
這讓我錯過了多少妹紙啊!!!!!
完全只是看過紅樓夢這本書而已,比不得各位愛好者,也不敢自稱紅迷。
若說到影響,大概就是一直對小紅的印象很深,記得她說:俗語說的"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誰守誰一輩子呢?不過三年五載,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時誰還管誰呢?
忽然覺得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誰守誰一輩子呢?所以,如果遇到,就珍惜和感恩,如果散了,也就別過於糾結了吧。小到朋友同學 大到父母愛人,都挺適用的。9歲開始看紅樓夢。三五歲的時候母親就開始給我講各種書,時不時飆一句戲腔「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然後就知道林妹妹是個才色雙絕的清高女子,乾淨的不染紅塵,像仙女一樣。
然後九歲過年在堂哥家看到一本紅樓夢。然後就問他要來了。堂哥大我十來歲,笑我小不點還看紅樓夢,還告誡我女孩子不要看紅樓夢,小時候我就是個心氣高的孩子,越不讓看越要,然後拿到手後就開始翻著字典看,首先從頭翻到尾只看林黛玉說話的地方,然後看寶玉說話的地方,然後再慢慢看寶釵其餘人的。
然後求學的路上一直是林妹妹和大觀園的女子陪著我,然後自己的心被大觀園的美好從小培養成凈土,成了一個水晶宮,抵擋了所有世俗紅塵的浸染。詩詞歌賦與審美品味慢慢都被培養起來。
那種雅緻的環境和雅緻的世界,讓你即便在再大的痛苦之中都能保持著對真善美的嚮往。
我很慶幸自己小時候只記住了紅樓夢裡大觀園的美好了,並且向好的一面盡情發展。儘管大點的時候再看紅樓夢發現很多現實的黑暗部分。但是依舊抵不過大觀園那些美麗的才女們為少年的我營造的那份高雅情境。
現在即便在菜市場里穿著家居服買菜,我的內心依舊是那個百花盛開群芳爭艷的大觀園才情世界。我可以在嘈雜的紅塵生活里分離自己暢遊在我心中的那個清凈美好的大觀園裡。
順便提一句,能靜心讀書的孩子都會有不錯的未來。我那個遍讀中外古今書籍的堂哥,一個是上海交大的研究生,一個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哈哈,反正我知道他們兩個都看了紅樓夢。至於我嗎,我找了個心靈純凈的像天空一樣的男孩子。
你們說,讀紅樓夢有沒有影響。從前一直以為長大後會遇到寶黛一樣的愛情,後來才發現,自己不過是大觀園中的無名丫頭,長大了拉出去隨便配個小子而已。
對感情上的精神共鳴要求變得很高。
不想以後的婚姻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喜歡玩文字遊戲 聊天時喜歡打趣對方 因為黛玉實在太可愛了呀!所以不知不覺受她影響。
對女孩子的欣賞能力變高了,喜歡有靈氣的有趣女孩兒~不太喜歡像個空殼的美女。
我從初一開始看的紅樓夢,現在大三,這些年來一直都有翻閱,常讀常新,每次都能發現之前沒有留意到的細節,感嘆一下曹公的神來之筆。長大了,對世界和世人有了更多了解後,對書里人物的看法也慢慢有了改變。以前可討厭寶釵啦,現在更多的是敬重和欽佩,覺得她是紅樓里真正的「檻外人」。
因為非林黛玉不娶,所以單身
推薦閱讀:
※如何解讀和評價《水滸傳》中的盧俊義?
※孫悟空算交友不慎嗎?
※宋江沒什麼本事是如何當上梁山老大的,他是否有領導藝術?
※孫悟空只有成佛才是正道嗎?
※為什麼《西遊記》的女妖精多死於八戒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