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為什麼要說劉子驥"高尚士也"?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結尾,竊以為"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亦可,交待"高尚士也"目的何在?

P.S. 這個問題在初中第一次讀《桃花源記》時問了語文老師,她沒給答案。多年來,每每思及,甚是困惑。

附全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纏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妙問!

鄧粲晉紀曰:「劉子驥,南陽安眾人,少尚質素,虛退寡慾,好游山澤間,志存遁逸。」此正所謂「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者也,故淵明引之以為同道。

「問之,欣然規往。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此處重點乃最後一句「後遂無問津者」,陶潛猶言:「斯人邈矣,吾誰與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雜詩十二首》

故《桃花源詩》最末一聯,淵明直抒胸臆:「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此即莊子借「郢人失質」寓言悼惠施之亡也。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我第一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的感覺是:1.高尚士是當時社會對於劉子冀的評價,2. 作者是讚美桃花源這種淳樸的純凈的生活,然而劉子冀在當時儘管作為一個高尚士(一個純凈的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人)卻也找不到桃花源(也不配在桃花源生活,去了桃花源之後會玷污了桃花源),以此來映射當時社會和人心的腐敗(雖然劉子冀在同時代的人中可能是個好人,但跟桃花源一比還是差太多)。最初讀的時候就好奇陶淵明為什麼要著重強調「高尚士也」,然後也是最初對此的理解,雖然後來語文老師說是因為陶淵明想說自己也是一個高尚士然後增加文章可信度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是暗示作者自己也是高尚士。


說明桃花源是當世有志之士都嚮往的地方。沒找到以後,尋病終,表現了世人對與世無爭的環境的渴望,充分體現魏晉連年戰亂,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這一段就是說明陶淵明前文描繪的桃花源是具有普遍性的


當時東晉朝廷腐敗,陶淵明是一位有志之士,同時又不願與朝廷官員同流合污,便十分嚮往所謂大同社會,於是想像出了桃花源這一理想社會。文中點明劉子驥「高尚士也」我認為一是說明劉與陶志同道合,皆為品德高尚之人,嚮往美好的社會。二是通過對劉高尚的品德描寫,說明了當時天下有志之士都覺得現實的東晉王朝還不如想像中的社會,從側面寫出了東晉王朝的腐敗。


作者東晉時期,比較動亂,作者虛構了這麼個場景。我個人的見解是陶淵明借劉子驥來表達自己對民風淳樸的渴望吧,畢竟那個時候和如今天朝差不多,說多了容易引火燒身,所以說的比較委婉。

或者另一種想法,連高尚人士也去找那桃花的地方,那不是諷刺大大的了么?~

這個老師不會不會吧。。


樓上的三位未免解釋過度了吧。
看我舉個栗子。

南陽劉子驥,聞之,欣然規往。

南陽有一位叫做劉子驥的人,(我)聽說了之後,開心的打算去找他。

這裡有一個問題,劉子驥咋了?我為毛要找他?
好,原文: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南陽有一位叫做劉子驥的人,是一位品行高尚的人,(我)聽說了之後,開心的打算去找他。

高尚士也四個字很好的解釋了要找他的原因啊。
再舉個 。
班花小予曦發朋友圈:「萬達王思聰,聞之,欣然赴約。」
小姐妹們:「王思聰誰啊,有什麼值得約的。臭女人就知道約約約」
於是小予曦重發了:
「萬達王思聰,首富子也,聞之,欣然赴約。」
小姐妹們:「曦姐帶上我!」
現在題主知道點明對象身份是多麼重要了吧?


推薦閱讀:

TAG:文言文 | 古文 | 漢語言文學 | 桃花源 | 陶淵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