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距今一千多年了,他的字就沒人能超越么?
第一次這麼多贊,謝謝大家。
--------------------------------------------------------------------------------------------------------------------------------------------
王羲之的確是後世無法超越的書法第一人。
因為王羲之已經是後世書法的標準。
確立王羲之為書法之首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時,便採取一系列措施弘揚王羲之的書法,並親自為王羲之撰寫傳記,傳記「詳察古今,研製篆素,盡替盡美,其為王逸少乎!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翁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 可見李世民對王羲之的稱讚到了所謂的極點。
李不惜重金搜求其墨跡三千六百紙。死後竟以《蘭亭序》隨葬,由於他的提倡與推崇,確立起了王羲之「書聖」 - 引
更專業的回答看 @劉鵬程Sai.L 的回答即可。
無論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還是其他的如蘇黃米蔡等等無論怎麼樣都無法撼動王羲之的地位。但不是說他們不會比王羲之優秀,或許在很多人眼裡都比王羲之優秀,就如 @伯倫所說的趙佶瘦金體。
但不是沒有比王羲之優秀的書法大家,只是優秀不一定是超越。
--------------------------------------------------------------------------------------------------------------------------------------------
http://weixin.qq.com/r/cEgRCX3EgSD_rTlq9x1i (二維碼自動識別)
純分享~暫時空殼。Design 設計 - Photography 攝影 - Other其他
謝 @鄒延生邀!
其實關於王羲之的書法成就的問題,我在之前的一個答案里說過了,這裡作為一個補充吧,專門說一下是不是被超越的問題。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很有必要把王羲之的書法分成楷書和行書兩個子類進行判斷。
先說楷書,我們可以看一下一組對比圖,從最早的曹魏時期的鐘繇的楷書開始,到民國書法家唐駝為止。
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楷書是一種可以隨著時代循序漸進的書法形式,一代代的楷書大師們的字跡是明顯越來越趨近於現代人的審美的。
鐘王時代的楷書有些明顯的隸書向楷書轉變的特徵,而到了民國時期的唐駝,幾乎就是現代意義上最標準的楷書了。非常純粹,幾乎沒有了其它書寫形式的影子。
其間的,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要說超越了王羲之,也是有很多人點頭信服的。
但是問題是,說是超越了,但是他們在書法領域的地位和貢獻就完全蓋過了王羲之么?顯然不是,這就好比沒有詩經和漢樂府詩詞,就沒有輝煌的唐詩時代一樣。不是個人的進步,而是時代進步的效果在個人身上的體現。我們可以說唐詩在整體水平,尤其是音韻和用典上,超越了詩經和漢樂府詩詞。但是那是一個時代站在前一個時代上的進步。是後人站在前人中大師的肩膀上的進步。
即使這樣,我們現代人在欣賞唐詩優雅的同時,依然喜歡詩經中的那種古樸和平實,沒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就不會有後來的「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沒有「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就不會有後來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在楷書問題上也是一樣,沒有鐘王的開拓,可能後來的唐朝楷書大風潮就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了。我們再怎麼欣賞顏柳歐褚的優雅雍容,一樣會喜歡王羲之楷書中的古樸渾厚。
所以在楷書問題上,王羲之可以說是被超越了,但是這絲毫無損於其開拓者和奠基人的地位。
至於行書就完全和楷書不同,楷書是可以站在前人肩膀上一步一台階的向上走,而行書更為揮灑,和個人的性格,閱歷,書寫時的狀態全都緊密相連。楷書大師們在風格成型之後,在任何時間,地點再寫楷書的話,基本差別不大。但是行書不一樣,一時一地,效果可能差異非常明顯。
關於王羲之的行書,我還是得搬出天下三大行書的對比圖來說事。
神龍本《蘭亭集序》
《祭侄文稿》
《黃州寒食帖》
一對比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如果單論行書,王羲之的地位幾乎是沒有人可以撼動得了的。後人作品各有所長,但是沒有人敢說「超越」二字。
如果還是用詩詞來做比喻的話,王羲之的行書就像李白的詩一樣,即使很多人最愛的是白居易的淺白易懂,最愛杜甫的悲天憫人,最愛王維的詩禪一味,或者是最愛李商隱的辭藻華麗。但是沒有人敢隨便說李白不是代表中國古詩詞最高成就的第一人。
所以書法也是一樣,即使再愛《祭侄文稿》中的悲愴,再愛《黃州寒食帖》的滄桑。但是誰也不敢說瀟洒揮橫的《蘭亭集序》不是中國行書藝術的巔峰之作。
總之,王羲之對中國書法藝術的貢獻之大,地位之高。已經不是超不超越的問題了,而是高山仰止,誰都不得不服的問題了。對於現代人來說,不是超越不超越的問題,而是無法達到同等級別。
不僅僅是書法,戲曲、詩歌、繪畫、音樂、中醫、巫術你都可以找出這樣的例子。而且不僅僅是王羲之,很多回答中舉例的其它古代的書法家,都已經到了今人無法超越的程度。「開宗立派」的說法,我認為只可以解釋這些大師之間的高下之爭。
我在另外一個回答中無意涉及到這個問題,把這段話拿過來倒是挺適合解釋這個問題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文明越是發展,我們對後面的一二三和萬物分得越來越清楚細緻,卻普遍迴避「道生一」的過程,而對開頭「有物混成」的那個「道」也是越來越疏遠。幾乎所有的修鍊,目的都是找回那個永生的混沌。在知識上也是一樣,學科越分越細,專家越來越多,大師越來越少,聖人絕跡,真人成為傳說。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專業角度認識世界,很少有人能跳出專業劃分,用完整和純潔的視角來看世界。這就是為什麼,科技和藝術再怎麼發展,古典的大師放在今天仍然是大師。他們不懂那麼多學科,但是他們懂有無混成,懂道生一。
王羲之是一個標準,書法界的標準。作為一個標準,是無法被超越的。你也可以選擇不按這個標準玩兒,但那個不叫超越。
社會上不是有句話嘛: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書法界也一樣,王羲之是一流書法家,做的是標準,之後一千幾百年里大家都在這個標準地下玩兒,那就沒法超越。當然有做得好的,比如趙孟頫,他的書法後來發現出來館閣體,作為公文的標準字體,算是子標準。也有做品牌的,比如顏筋柳骨等等。做產品的就多了去了,不多說。
作為最初的標準,任何新標準出台,都要援引,所以細節上可能千差萬別,但溯源到根骨上還是一致的,也就談不上超越了。
就時間上來說,王右軍出現得早。從歷史背景來說,魏晉時期,是隸書式微楷書登場的階段。這兩個原因奠定了王右軍無法超越的基礎。
具體來說,在隸書解體進入魏碑體這種楷書雛型的階段,王右軍生逢其時。在其學書階段,受到名家指導,使其書法在同代人中即有影響力。
看右軍的楷書,保留了不少隸意,如結體寬扁這個最為顯著的隸書特點。至於右軍的草書,受到張芝的影響甚巨。右軍最有貢獻之處,我認為是奠定了後代對於行書審美的幾乎所有原則。
後代的人進入書法領域言必稱二王,臨帖亦如此。要想超越?可能性太小了。王右軍之後,書法可以直追右軍的,只有趙松雪。但是因為政治因素,後代對趙字評價頗不公允。趙松雪一生對右軍筆法心摹手追,推崇有加,從不敢說自己超越右軍。如今要是有人敢這麼說,肯定是扯淡了。
對於如今的人來說,培養書法審美與品位才是正事。早已經沒有了每日提筆即用毛筆的環境,如何能隨心所欲縱筆寄情、寫出超越那些歷史名作的作品?就作品而論,我還是覺得文無第一,「 蘭亭集序」超然通脫,「 祭侄文稿」血淚斑斑,「 寒食詩」綿中裹鐵,分別代表了雅士超人,至哲賢達,文人學士的崇高境界和非凡審美。
而書法家的技藝高低則能找到某種評判標準,按照書論傑作《書譜》中說的,初學分行布局時,主要求得字體平穩方正;掌握了平正的法則之後,重點就要追求形勢的險絕;如果熟練了險絕的筆法,又須重新講求平側欹正的規律。最後達到人書俱老,隨心所欲的境界。
書法的本質是線條美,而某種極限則是控制力。以下面兩件作品為例,可以看出王羲之對結體布局的全面掌控,筆筆呼應,字字映帶,氣脈相連,渾然一體。
千年老大,無人可比,想想都是錯!
這個就好比是珠穆朗瑪,別的山可以高,也可以美,可以奇·...但是,不是珠穆朗瑪
趙佶表示不服,瘦金體可以之一戰。
首先一點,書法分五體,真草篆隸行,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書家稱得上是五體兼備。王羲之在東晉時代,雖說當時的書法字體得到了全面發展,達到了空前繁榮的狀態,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但我們仍然不敢說大王的書法五體俱佳,至少從他遺留下來的作品得不出這樣的結論。generally,王的楷書、行書、草書是公認的超一流水平,尤其是天下第一行書深入人心,蘭亭雅集,飄逸洒脫,魏晉風度,無限懷想。這就是在隸書和篆書方面,歷史上必有超越王羲之的篆隸大家,say,李斯、鄧石如,尹秉綬等。
其次,即使在真行草方面,王獻之也完全是可與其父一拼的。大王的歷史地位跟一位帝王的極力推崇是密不可分的,那就是唐太宗。這個大家肯定是熟知的,據說蘭亭集序至今安放於昭陵之下。不予贅述。太宗在把大王推上神壇的同時做了另一件事,就是極力貶抑他的兒子王獻之,在全國搜集其作品,然後付之一炬。其實,王獻之的書法跟其父實在難分伯仲,加之其富於創新,在多個方面其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出於帝王之威和倫理限制,他不可能參與競爭書聖的地位。
第三,理論上,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排除有後人超越他的可能性。當然了,這個概率可能比被小行星砸到還要低。
最後,不可否認,王羲之是書法史上的珠峰,高山仰止。但我們沒必要一定要排出個上下高低,推舉個天下第一,這個世界因為多樣性和豐富性才更美好。顛張醉素、顏筋柳骨、宋四家、文徵明、張瑞圖、尹秉綬……各有各的面貌特色,各有各的審美趣味,共同構成書法的瑰麗寶庫。
以後的書法家都是對著王羲之的帖子練習的……
請觀賞毛主席書法。
你們啊,請把字和人分開來欣賞,阿門托佛,騸仔騸仔。
- 毛主席手書古詩詞,在書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從百幅真跡來看,書法和詩意極融洽,渾然一體,豪邁、蒼涼、委婉、激越,風雨雷電、水流花開、天地肝膽、大澤龍蛇,博大的心胸、純美的詩情,毛主席憑手中的長鋒狼毫筆,在尺幅間、時空中,留下了人間正道、男兒意氣、雲水襟懷和審美理想。毛主席的書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已達到了巔峰。有人形容其有「二王」之秀逸,孫過庭之俊美,張旭之狂韻,懷素之放肆,蘇黃之雄厚……琵琶行》萋萋歷歷,《長恨歌》琳琳琅琅,《夢遊天姥》神采飛揚,《登岳陽樓》,蒼茫高爽。《示兒》和《正氣歌》,慷慨悲壯,錚錚鐵骨。柳永的詞,百鍊鋼成繞指柔,杜牧的詩,渾然是「多少樓台煙雨中」
- 毛主席他不僅為天下人留下了千古難覓的詩作,也為天下人留下了千古難覓的狂草藝術。毛主席詩詞以其前無古人的崇高優美的革命感情、遒勁偉美的創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藝術思想、豪華精美的韻調辭采,形成了中國悠久的詩史上風格絕殊的新形態的詩美,這種瑰奇的詩美熔鑄了毛主席的思想和實踐、人格和個性。在漫長的歲月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是風靡了整個革命詩壇,吸引並熏陶了幾代中國人,而且傳唱到了國外。
- 毛主席一生沒有評價過自己的字。但是,他認為自己的字「與詩相稱,似乎適宜」。毛主席詩詞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雄視古今的重要地位,由此我們可以領略他本人對自己書法藝術的認識。美國人R·特里爾寫過《毛主席傳》,在這本被譽為「世界關於毛主席的最重要的著作」中,特里爾寫道:「他(指毛主席),更是一個詩人和藝術家。他的詩詞想像豐富、氣魄宏大、寓意深刻;他的書法汪洋恣肆、任意揮灑、自成妙趣,將他列到中國最傑出的詩人和藝術家行列是毫不遜色的。」
書法名家其實也不多,說我差不多都看過也不算吹牛,我的主觀感受,沒看到第二個行書寫的比王羲之的好看的。
自創字體除外,個別字比王的好看的除外。
很簡單,我說兩個其它藝術領域的:西方傳統繪畫有超過文藝復興三傑的沒有?古典音樂有超越貝多芬的沒有?
單說技術的話,肯定是一個更加豐富的過程,但是開創規則與結構使後人遵守,這個真的沒有人超越。
個人覺得王鐸的楷書和草書也是相當厲害的。懂的舉手。
有,從晉末到唐初公認王獻之已經超越王羲之了。但是經歷唐太宗的打壓後王獻之再也沒有被評價為王羲之。不過如果用ABCD來排名,我認為二王是SS級,鍾張是S級,然後其他人從A開始排吧
不是不能超越,是不讓超越。
看黃簡先生的視頻就知道了,王的字已成規範,標準,每一個字,每一筆勢,甚至每一個敗筆都被總結成有意為之。
不知道這樣說會不會被批評。
東晉兩千年?題主從未來穿越回來的。
這就好比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無論誰演孫悟空都覺得沒有六小齡童般的猴氣一樣。這種根深蒂固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我覺得王羲之的字就是好看耐看,百看不厭。而且你不能從他前一筆畫猜出下一筆會怎麼寫,每篇作品的風格都不相同。其實古人早有結論:
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歷,而風規自遠。
一一一《書譜》
大家知道書譜么?下圖就是:
其中寫道:
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矩,老不如少。思則老而愈妙,學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時;時然一變,極其分矣。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從心。」故以達夷險之情,體權變之道,亦猶謀而後動,動不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矩,老不如少。思則老而愈妙,學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時;時然一變,極其分矣。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從心。」故以達夷險之情,體權變之道,亦猶謀而後動,動不失宜;時然後言,言必中理矣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歷,而風規自遠。子敬已下,莫不鼓努為力,標置成體,豈獨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懸隔者也。或有鄙其所作,或乃矜其所。忍不住帖幾發,大愛啊。
這種問題好蠢。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沒法比的東西,你要是學王羲之,最多你就是個王羲之第二,你要自創一派,你也就跟王羲之沒可比性了。
推薦閱讀:
※如何選合適自己的字體?
※為什麼大多數的斜體字 (Italic) 都是向右傾斜?
※《神探夏洛克》的懸浮字幕用了幾種字體?
※BlackBerry 10 系統的默認字體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