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一面說孔丘是聖人自己很敬仰一面在六家要旨中說道家的好話,他是怎麼想的?說到底他是儒生吧?
嗯,我的錯,司馬遷對孔丘評價是聖人,對老子是隱君子,說到底他是儒生吧,呵呵。你們如何看待?
原問題:
「司馬遷一面說孔丘是聖人自己很敬仰一面在六家要旨中說道家的好話,他是怎麼想的?說到底他是儒生吧,呵呵。否則為何那磨推崇孔丘,對老子評價是隱君子」
孔子說:「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
孔子還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為什麼孔子要說老子的好話?他是怎麼想的?說到底是他是儒家吧?呵呵。差點讓題主繞進去。
自司馬氏去周適晉……喜生談,談為太史公。
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指曰:
……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奸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翟天下,復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
看好了,論六家要旨的「太史公」是他老爹……
孔子自己都吹過老子的牛,你老難道還準備革除孔子的「儒籍」不成?
一、《論六家要旨》是他爹司馬談所著。
二、儒家「博學而通達,擇善而廣識。」又講「夫子立學曰,擇百家而學,方能立一家之學,不敬百家之學,何樹一家之學。」孔子還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劃重點!)
老子的五個徒弟,列子,莊子,楊朱,孔子,伊喜
還有編外的河上公,張道陵。恰好昨天讀到《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開篇就是孔子去拜訪老子,"將問禮於周",老子說:"得時則駕,不得時則蓬累而行",勸孔子"去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然後孔子對門人子弟說,龍大概就是老子這樣的吧?
春秋時期的爭鳴應該是相互取長補短,並非門派相互攻擊、排斥,否則孔老也不會互問。老子主張的無為自化,清凈自正,是種低調、識時務的態勢,不然老子不會看到周禮衰微久而"遂去",這個跟儒學的中庸有相近的意味。
至到後世,才有學老子的人絀儒學,學
儒學亦絀老子。把開山鼻祖的原意扔到了九霄雲外……
老子的傑出弟子韓非子(此處不要爭論韓子是法家,司馬大人說其刑名法術之學,其歸本於黃老)更受司馬遷的讚賞,莊子著書十萬餘,多是寓言故事,內中又多有"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皆空語無事實",可見,司馬大人有點點感覺莊子好笑的。韓非子的《說難》一文佔據《史記卷六十三》的近半篇幅,最後司馬大人說:"余獨悲韓子為說難而不能自脫耳"
最後的最後,司馬大人這樣說:……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
打字好累,手機敲。
至於題主列的那個什麼什麼六,我還沒有看過,看了再補充。
有興趣的可以直接看《史記》394--397頁。
司馬遷是史官,老子也算是史官,史官誇史官目的顯而易見。
因為司馬遷是史學家,實事求是,而不會有失公正的。
看你這問題,好像儒道不共戴天似的。
唉……題主還是信佛去吧……
司馬遷寫史記又不是寫頌文!
一個人物有喜歡讚頌的聲音,甚至奉承;有厭惡抨擊的聲音,甚至誹謗。司馬遷根據了解到的史實和自己的立場也有自己的評價。司馬遷會盡量將不同的聲音都寫入史記。
對該人物有利,或司馬遷會在該人物的正傳中;對人物不利的或更可能是造謠的,在其他人物傳里,提及這些說法。
史記中有很多對同一事件或人物有相互矛盾的記述,這其實正是史學正確的地方,也是司馬遷偉大而卓爾不群的地方。
這樣做也是必然的。
第一,史學家個人能力是有限的,接觸機密的能力,收集史料的能力。當事人和別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記憶不完全甚至沒想著記憶。
第二,當事人做事是有自己多種考量的,只是某一考量佔據上風才採取某種具體行動。
第三,人們對於很多事情都很多種不同的立場,從極左到極右,人們的共識真的不多。
不,太史公是道家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
題主看得懂么?不懂回去多讀幾本書。
司馬遷是儒生嗎?是的話也跟後世儒生差別挺大吧。 「是非頗繆於聖人,論大道而先黃、老而後六經,序遊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
六家文是他爹寫的。。。
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閒,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指曰:略。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
推薦閱讀:
※《史記》《資治通鑒》要怎麼讀才能讀進去,有感悟?
※為什麼司馬遷要為李廣作傳?
※秦始皇真的像《史記》里寫的那麼不堪嗎?
※古代帝王名人都有哪些比較玄幻奇葩的出身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