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時期,秦函谷關有沒有失守過?

如題


只有一次。

公元前298年,齊、韓、魏三國開始大舉進攻秦國,戰爭進行了三年,至公元前296年(即秦昭襄王十一年),齊、魏、韓三國聯軍攻破函谷關,大軍駐紮於此。秦國上下大為震恐,歸還了此前所佔領的魏國土地河外、封陵,以及佔領的韓國土地河外、武遂。三國軍隊才撤軍而去。


如三紅所說,在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96年,齊、韓、魏三國連橫攻秦,一度攻破秦函谷關。
這件事的背景主要是和孟嘗君田文相關。田文在齊為相專權,又有薛地為封地,到了魏國也被魏昭王任為相,專魏權。而同時孟嘗君也是一個合縱連橫的大家,權傾天下期間,他基本促成了齊、韓、魏三國的聯合,攻楚九年,攻秦三年,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戰果。
至公元前299年,秦國為了打破外交孤立的局面,讓涇陽君去齊國為人質,換取孟嘗君來秦為相,來緩解不利的局勢。但此時雄踞北方的趙國在主父趙武靈王的帶領下正是兼并中山國的最後關頭,絕對不能看到齊、秦交好而不利於趙的局面。於是趙武靈王利用先前冊立秦昭王的政治籌碼,派遣樓緩去秦,取代孟嘗君做相國(孟嘗君從秦國出逃也就是靠了家喻戶曉的「雞鳴狗盜」之輩)。同時派遣仇郝去宋做相國,和宋國交好。趙武靈王自己退位,讓趙何做了趙王,也就是趙惠文王。這樣,就形成了秦、趙、宋三國和齊、韓、魏三國對峙的局面。天下大勢錯綜複雜,任何一個國家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對於趙國來說,其實有兩個選擇。當時大臣富丁主張和齊、韓、魏連橫,共同攻秦,這樣分了秦地,而齊國也會變弱。但這種做法會讓趙國失去吞併中山的良機。趙武靈王的真實想法是在明處和秦國合縱,而在暗處陰持齊、秦兩端,趁機吞併中山國,所以就主動和秦、宋合縱。
如此,在公元前298年,齊、韓、魏三國為了鞏固戰果,大發兵擊秦,匡章為將,屯兵函谷關。這正是趙武靈王想看到的局面,就在當年開始對中山國的又一波攻勢。而中山人宋突為了救亡中山國,寄希望於合縱聯盟中的宋國能改變主意,就遊說時任宋相的趙國人仇郝,想讓趙國和中山國、宋國聯合發兵,斷掉齊、韓、魏大軍的歸路,和秦國包夾,全殲這隻軍隊。如果這個計劃能成功,戰國的局勢又會大不一樣。但仇郝貫徹了趙武靈王的戰略意圖,沒有理睬宋突。於是,秦、趙、宋三國合縱,本來實力要強於齊、韓、魏三國,卻因為陰持兩端的趙國見死不救,偌大一個秦國被活活封鎖在函谷關三年。
直到公元前296年,三國聯軍已經攻入函谷關,秦昭王無奈,只好割了河外、封陵等土地給了韓、魏,才算了了這事。當然,同一年,趙國也完全吞併了中山國,算是基本達成了戰略目的。


下邊是我在豆瓣上寫的一篇關於《大秦帝國之崛起》影評的一部分,現摘錄下來。

三國伐秦: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閔王)二十六年(實齊閔王三年,公元前298年),齊與韓魏共攻秦,至函谷軍焉。(《史記·韓世家》與此同)

《史記·魏世家》:(魏哀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98年),與齊、韓共敗秦軍函谷。

《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怨秦……因與韓、魏攻秦。

《史記·秦本紀》:(秦昭襄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正義】:蓋中山此時屬趙,故云五國也。】……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以和。【【正義】:年表云:「秦與魏封陵,與韓武遂以和。」】

《戰國策·秦策四》:三國攻秦,入函谷……王曰:「……寧亡三城(指河東三縣,即武遂、封陵、齊城)而悔,無危咸陽而悔也。 寡人決講矣。」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講於三國,三國之兵乃退。

《戰國縱橫家書·八》:(蘇秦)謂齊王曰:薛公相齊也,伐楚九歲,攻秦三年。

按:由此推測,公元前296年的五國攻秦其實是公元前298年三國攻秦入函谷關的延續。此戰共歷時三年(公元前298-公元前296,故蘇秦說「攻秦三年」),最終以秦割讓給魏國封陵,韓國武遂,齊國齊城(史記未載齊城,此事待考證)而止。


周人李耳騎青牛攻入函谷關,是為「文化入侵」。
抖機靈


有 很多次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攻破了函谷關
怎麼變一次了 穆公時好像也被破過


推薦閱讀:

怛羅斯之戰和卡特萬之戰有哪些異同?
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好在哪裡?
楊戩為什麼叫二郎神?或者有沒有大郎神?
張飛關羽在哪裡學的武功?

TAG:歷史 | 戰爭 | 周朝秦國 | 戰國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