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劇《火線》(The Wire)?


9/7更新在答案尾部
--------------------------
雖然已經有很多答案了,但是感覺有一點沒有人提。

The Wire的偉大之處源自於其牢牢紮根於現實的創作執著以及其背後充滿社會使命感的創作理念。

談起The Wire就不得不談起其創作者David Simon,一手締造這有史以來最受褒獎的美劇之人。他的影響力早已超越影視圈,在政界引起了波瀾。最喜歡The Wire的奧巴馬在白宮接見他討論社會問題,國會邀請他討論新聞業界現狀,芝加哥大學、哈佛和加州大學伯克利等高校邀請他演講座談……

1991年身為巴爾的摩太陽報記者的David Simon根據跟隨巴爾的摩警局殺人案組採訪的經歷出版了Homicide: A Year on the Killing Streets一書,隨後於1993年開始以製片人和作者的身份製作了NBC上名為Homicide: Life on the Street的劇集。

這個劇當年Peabody和Emmy拿了不少,還捧紅了Andre Braugher。

David Simon在製作過程中與NBC的管理層產生了一些不愉快,因為他們覺得這劇太消極了。
於是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這種情況,他選擇了HBO來作為繼續自己創作的平台。在The Wire之前,他與HBO合作拍攝了迷你劇集The Corner(街角),同樣是根據David與Ed Burns,一個巴爾的摩殺人案警探合作書寫的一本同名寫實書籍創作的。

2000年迷你劇集艾米得主

大家已經可以看出,David Simon的這兩部作品都與毒品、命案、警察和社會底層階級密不可分,而且全部題材和靈感都源於他與同事在現實生活中的見聞。

話題回到The Wire,從它身上可以看到David Simon之前兩部作品的影子,其中一些角色和事件可以直接在Homicide里找到。與Ed Burns再次合作,David Simon又一次把他熱愛的巴爾的摩搬上了銀幕。

The Wire的創作中是帶有明確政治議程的,每一季當中都著重講述了巴爾的摩這個城市的一個切面以及其背後的政治問題。第一季是毒販與警察系統,第二季是藍領碼頭工人和工會,第三季則是政治系統內的勾心鬥角,第四季是貧困區的學校系統,第五季是媒體和大眾對媒體的消費。而對於這些問題,David都憤怒無比。比如說道警察系統裡面的犯罪數據造假時,他這麼說:

In my city, every single effort to quantify progress was an effort of somebody trying to advance themselves.
在我的城市裡,每一個試圖量化進程的努力都是一些人試圖為自己謀利的努力。

他1982年開始當記者時監獄裡的暴力犯罪者是34%,他1995年離開新聞工作時這個數字變成了7%。警察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緝毒上,為了逮捕率和偵破率捨棄了對傳統重罪的監管,導致逮捕的人變多了,城市卻變得更加暴力無法。

而第五季的媒體系統中的問題更是讓曾是記者的David痛心疾首。加入記者行列時學校的老師告訴他說新聞行業正在蒸蒸日上,很快報紙的信息量就會變得和雜誌一樣,政治家們做決策都要聽取記者的意見。結果事實恰恰相反,追求謀利的報社就算取得了寡頭優勢也還是開始裁掉有經驗的老記者,減少深度的調查報道,在自廢武功之後被互聯網的到來沖得東倒西歪。

David所就職的Baltimore Sun在80年代有500多個記者,95年他讓報社買斷勞務合同時剩下400多個,如今只剩100多個。而David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城市犯罪率居高不下卻整整一年多沒有一個記者負責報道刑事法庭,並憤怒地發現一些這個城市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居然將會在自己製作的一個電視劇里被第一次報道出來。

2015年巴爾的摩因為Freddie Gray死後的暴亂而實施了晚上10點之後的宵禁,而你大概不知道,十幾年前一個巴爾的摩市長為了競選州長也在黑人區實施過隨機宵禁,為的是強行降低犯罪率。10點過后街上的黑人搞不好就會被被抓到監獄後呆一晚上,如果不簽一份同意不因非法逮捕起訴市政府的文件的話就要多關幾天才能出來。

The Wire劇組裡的黑人,比如第一任助理導演Anthony Hemingway有時拍戲拍到夜裡回家的時候莫名其妙地被抓到監獄,而劇組裡的白人一次都沒遇到過。

時任市長Martin O"Malley的邏輯就是,街上沒人了就沒法自相殘殺了。

2015年的宵禁出來時,David Simon在採訪中憤怒地稱Martin O"Malley(順帶一提這是個民主黨人)是「穿在警務程序心臟上的木樁。」 因為O"Malley的一系列政策,警察的公信力變得一文不值,黑人區的大陪審團甚至比周圍其他地區都不願頒布起訴狀,因為作證的警察穿的就是天天因為莫須有的原因把人抓起來的那些警察的制服。

而David Simon在拍攝The Wire的途中發現,連問為什麼某個區域的大陪審團較為不願起訴的記者都沒有。

於是以Martin O"Malley為原型的Tommy Carcetti就誕生了。

Martin O"Malley

Tommy Carcetti

另一個以真實人物為原型的角色就是眾所周知的Omar Little。他的原型叫Donnie Andrews

右為Donnie Andrews
如果看他比較眼熟是因為Omar入獄的時候他作為被派來幫Omar的打手客串過一回。

Donnie Andrews是70和80年代活躍在巴爾的摩街頭的「搶劫藝術家。」專搶毒販的他從不傷及無辜,在染上海洛因毒癮後接受委託謀殺了兩個人。在負罪感的驅使下他向當時還在當警察的Ed Burns,也就是The Wire的另一個作者自首,並穿戴監聽器幫助警察取得了其他兇手的罪證。

被判無期徒刑之後他數次被拒絕假釋,但他仍不放棄,繼續研究並結束了對海洛因的依賴。他在獄中給David Simon提供了很多有關巴爾的摩犯罪的信息,並在包括當初指控他的檢察官之內的眾人幫助下成功於2005年出獄,在那之後成立基金會幫助青年人避免暴力犯罪。他於2012年去世。

第四季中講述的學校的故事也是曾經執教七年的Ed Burns所熟識的。一整季中把學校是怎樣在no one left behind這樣刻板的體制下逐漸失去生氣勃勃的學生,讓他們流落到毒品販賣的街角去的故事講得淋漓盡致也離不開對現實的深刻理解。

這一部顏值平平,甚至在一些人看來缺乏戲劇性的美劇之所以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就是因為它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鏡頭甚至每一個玩笑都牢牢地紮根在現實之中。

最後說一下敘事。整部The Wire五季當中沒有出現過一次旁白,而且一共只出現過兩次極短的Flash Back(倒敘鏡頭)。在各類影視作品角色動不動就放著幻燈片一勺一勺給觀眾喂故事,或者乾脆直接看著鏡頭跟觀眾說話的今天,這種講故事的態度實在是太令人喜歡了。

最最後說一下David Simon其人。他不是什麼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名牌高校演講時經常自嘲。比如在Berkeley的時候說憑自己的成績永遠進不來。在哈佛大學的時候幾個學界權威向他提問的時候受寵若驚,結果問題卻是。。。你為啥把Stringer Bell寫死了?

但他卻在多年的記者工作中發展出了非常有說服力的政治見解,其中最核心的觀點就是面對複雜的問題必須透徹研究,不能用簡單的答案以偏概全,不能先入為主,要以事實為重。聽過他在國會有關傳統媒體的聽證會上的發言就知道他的寫作和思辨水平極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nbzq7b4Ww 雖然很多人說他左,但他不按屁股站隊,對左派的錯誤批評起來毫不手軟(O"Malley就是個例子)。可以說The Wire的成功是他個人能力的一個體現,而從奧巴馬與他的會談以及他在諸多名牌高校的演講來看他也是一個極有能力的政治分析家。

The Wire的成功雖然難以複製,但並不是一個巧合,David Simon的作品個人都很喜歡。在這裡安利一下David Simon在The Wire之後參與的作品

Treme 講述的是在Katrina颶風過後百廢待興的新奧爾良為夢想奮鬥的一群年輕藝術家的故事。

雖然名字好像很搖滾,但是是一部講述第二次海灣戰爭中美國軍隊內部問題的反戰片

Show Me a Hero 這是個人相當喜歡的作品,還是Crash的導演導演的= = 講述的是Yonker鎮在被法院判決強制要求建設低保住宅之後,所有白人居民炸了窩,然後一個年輕的市長頂著各方壓力完成妥協的故事。Show me a hero, and I will write you a tragedy。

-----------------------------------------------------------------------------

9/7更新

突然想到David Simon在芝加哥大學座談時說過的一句話:

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一個看過我作品的觀眾找到我,然後跟我說,你這片子里的東西全是瞎編的

這句話背後的精神體現在The Wire製作中對細節的真實性的注重。所有演毒販的演員都要學習巴爾的摩方言,無論是演員還是顧問都找了大量經歷過劇集故事裡所講的社會切面的本地人,第二季碼頭工人藏集裝箱的手段也是一幫劇組人馬去碼頭上找當時正在被聯邦調查的管理者問出來的。

這部作品真實到什麼地步?參與制作的工作人員和演員們在The Wire上映之後不斷遇到巴爾的摩的警察、律師和社會工作者向他們表達對這部作品真實性的敬意。

繼續介紹The Wire當中的角色以及他們的背景故事。

Avon Barksdale

這個角色也是有現實原型的,叫Nathan Bodie Barksdale,他的名字被拆開分給了兩個角色,一個是Avon Barksdale,另一個就是Bodie了。此人小時候偷東西被人拿卡車壓斷過腿,也打過拳擊,長大後成為毒梟還據傳創造過被槍擊21發不死的。。傳奇?有幾發還是他被打了送進醫院之後被補刀的。。2016年2月,剛開始寫自傳的他死在了監獄裡。Stringer Bell

他的名字是兩個毒梟拼湊而成的,而事迹則是參考了第三人——Kenneth Jackson。此人80年代販毒,17歲時就再一次搶劫中殺了一個商人,然後居然靠神一樣的律師通過法律上的技術手段免罪了。他在幾次入獄出來之後開始干正經生意,還搞了政治行動委員會(PAC),專門捐錢提倡有前科的人的投票權。The Wire第五季中Baltimore Sun報道的夜總會轉讓也是參考了2000年的一篇跟Kenneth Jackson有關的真實報道。


剛看完第二季。
說說自己的感受。看過的劇里最真實的,裡面關於警察局、政府機構、司法機構、毒品販子、街頭平民的描寫都接近於紀錄片,而且毫不帶傾向性地給你一一呈現(這得力於沒有背景音樂的渲染)。剛好最近做的工作涉及美國政府架構、政治體制啥的較多,對美國這個國家又有了更深的認識啊。
看的時候會有那種特別希望lieutenant率領專案組所向披靡的感覺,事實卻是阻礙不斷,歐,這就是現實啊。第一季看到Dee被Bunk捉弄對死者孩子懺悔時就覺得他是個好人,心善,這是天生的,也註定他不會像他舅舅一樣become the street king。
然而一切都在繼續。不管發生了多少不得了的事,警探們又找出了新證據,毒販們又躲過了jail,或者怎樣,Baltimore stays the same,everyone is caring for their own fucking life and there"s gonna be more,similar and ordinary things that shape your whole life.
總之,對於我這個blank paper,school leaner來說,看這劇學到了很多。摒棄了一些難以割捨的念想,更realistic I guess 對了,裡面的查案方式也值得一提,這才是真正的警察辦公嘛,誰特么都整得跟神探伽俐略一樣啊,警察又不都是吃乾飯的。

還會接著看,接著更,也截了很多有趣的圖,下次有機會放上來。

這是自己截得一些圖,不涉劇透

可愛的Bubs

Lieutenant

McNulty的抿嘴一笑

Bunk

這裡笑死我了!!對McNulty說的

最愛的Omar

Kima就是個男人嘛

啊歐

~

T_T我並沒有慢慢看,忍不住看完了。心情是複雜的,結尾處的巴城眾生繪直擊心底…還是上截圖吧,一邊看一遍覺得感慨的,有點亂,這個劇也很早了,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能靜靜從頭開始看呢:

Bunny

突然讀出了奇怪的味道

智者

visceral真是個好詞

T_T

誰說不是呢

只是想說,我也可能要去JHU念書了。。

這台詞的功力

最後來一張

恩 裡面人的名字我都記得,另外朋友說,相信現在你的黑人臉辨識能力又上了一個台階~ps:今天發現馬洛和年輕時本拉登好像啊 只是突然發現- -


哈佛
布朗
伯克利
UCLA
瓊斯 霍普金斯
杜克
喬治城
威廉 瑪麗
弗吉尼亞
華盛頓
。。。。。

我不知道還有哪部電視劇被如此眾多的名校用作教材開課。 更神奇的是開課的包括 法律系, 文學系, 社會系, 公眾衛生系, 新聞系, 媒體系, 歷史系, 政治系 , 哲學系。。。。

=================================

英劇迷不是一直看不起美劇么? 英國的衛報 The Guardian卻在The Wire的評論文章里哀嘆為什麼BBC拍不出這樣的神劇。

===================================

但是這部劇在HBO收視率一開始也很不理想, 第二季結束差點被砍了。 人氣差的原因我覺得

1. 沒有主角。 The Wire 的主角是巴爾的摩市, 或者說是我們生活的社會。 沒有一個正面人物能讓人有共鳴感, 或者親切感。 (相反, 觀眾群共鳴最多的是幾個反派小孩)

2. 沒有帥哥美女。 這個看IMDB的投票最有意思。 大多數流行美劇都是年輕人打分高,比如巫師18歲以下9.7, 然後越大分數略降 9.6, 9.4, 9.2。 The Wire正好相反。 18歲以上9.4, 18歲以下7.1, 而18歲以下的女生更是只有5分。 所以這個劇只適合推薦給工作了的男性朋友。

3. 黑人俚語。 我有次跟一個美國朋友一起看這個劇, 發現他也必須打開字幕, 才能看明白劇情。 讓我心裡平衡了點。

4. 劇情鋪墊太開。 大多數人看這個劇的反應是硬著頭皮看了三集, 實在看不下去。 為什麼? 因為編劇的野心太大, 講一個社會怎麼可能隨時都有高潮。 基本上每一季的前面五集都在展開鋪墊。 沒有耐心的人很難堅持下去。


全五季,一集不落,全部看完。
可能是我90後妹紙,沒什麼見識,總覺得這部劇內容太多,腦容量不夠使,各種副線穿插,每個人物拎出來,都能再拍一部精彩的劇。
看完的感觸就是揪心,看《權利的遊戲》的時候,全程都是服裝好華麗,場景好壯闊啊……我擦,怎麼主角也死了?看《火線》,全程揪心……糾結到睡不著,毒梟有毒梟的內鬥,警察有警察的貪污。曾經信誓旦旦說要改變的人,最後也不得不妥協。每個人都過著操蛋一樣的日子,卻又不得不面對這操蛋的社會。
真是操蛋……

推薦給身邊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人理我,全都是看神經病一樣的眼神看著我……心好累。
……
不推薦悲觀主義看這個劇
真的會瘋掉
……
看一兩集就看不下去的人,真的,堅持一下,不會後悔!
……
沒了
晚安!

更新一下
……
最近還在耿耿於懷奧馬爾的死,哪位大神開導一下?


現在就住在巴爾的摩,在downtown馬大校區,走三個街區就是Lexington Market, 昨天剛有個人在Lexington Market停車場被捅了大腿。

4月份面試的時候,覺的巴爾的摩一切都好。面完那周,巴爾的摩暴亂就發生了。

一直以來,走在街上,都不去跟黑人,尤其是穿著並不怎麼體面的黑人有眼神交流,特別害怕下一秒被捅的被搶的就是自己。這種恐懼基本終止於看了美劇The Wire,其實只是第一季的前幾集。

因為看完我覺得,如果自己不去沾染毒品,不在晚上出門,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時刻保持警惕,基本在巴爾的摩活到PhD畢業是沒問題的。那些在路上來來往往的黑人男女,我可以坦然的跟他們打招呼,他們也只是普通人而已,那些在美劇里以販毒和暴力為生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我在The Wire里看到的就是每天在巴爾的摩的生活,尤其最近暴力事件頻率升高,每天推特上巴爾的摩警察局一到早上就會更新「3 shootings at 2 locations Wednesday night,department is investigating」這樣的推。我想到的並不是「好可怕,巴爾的摩不能呆了」,而是「估計又是毒販搶地盤了吧」「可憐哪個要作證的證人被滅口了吧」。有種活在美劇里,或者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的直接體驗。

感謝The Wire幫我看清了自己生活的城市,讓自己感覺不再是個過客,我或許無法幫助這個城市變好什麼,但是在看到 July violence: 45 murders in 31 days 這篇報道里的面孔後,那些冷嘲熱諷就再也說不出口了。

有點跑題,不好意思。


我曾有半年住在Indianapolis的平房貧民窟里,一下樓就碰到五輛警車呼嘯著圍堵毒販,簡直日常。可是往城市的北面開不出二十分鐘,就會看見各式奢華的大莊園,現代化的藝術街與滿目的酒吧,中西部有名的百萬富翁聚集地。這時候我常常想起Bubble的一句台詞:「Thin line "tween heaven and here"(天堂與此僅有一線之隔)。

剛開始聽說the wire是神劇,跟風去看。覺得沒什麼劇情,太意識流也抓不到重點。在美帝待的第六年再撿起來看,居然感同身受到難過的地步。因為很多種族,毒品,貪污腐敗,犯罪率升高的問題就擺在那裡,無論如何想拚命地擠入主流社會,成為實現美國夢的中產階級,那些黑暗面就在幾個街區之外,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全面爆炸。就像很多高票答案提到,這就是一部記錄片,眾生百態都娓娓道來。

我特別欣賞這部片子對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畫。每個角色的離去都會令人唏噓不已。他們叫囂著向自己的命運發起挑戰,但諷刺的是現實一次次又將他們打回原形。毫無疑問,編劇借多人之口表達對這座城市管理機構的失職表達了自己狂烈的憤怒,但這部劇完結後巴爾的摩依舊陷入暴動。我可以感受到那些努力者們最深切的無奈。就像Mucnaulty所談到的那個漏底之杯。最後憤怒都被黑洞所無聲地吞噬,所有人只能關注自己如何更好的生存而不是生活罷了。

但並不知道為什麼我仔細看完這些劇集並沒有感到抑鬱。那些拚命掙扎著逆流而上的形態,給予我一些欣慰感。我為我過去對那些黑暗面視而不見而感到羞愧,但也很高興自己能重新思考這些問題。過去我有上過關於嘻哈文化的課,從其歷史與發展的環境來看,歸根到底還是經濟的問題。

貼一個關於底特律與巴爾的摩衰敗現象的深度解析論文:http://dukespace.lib.duke.edu/dspace/bitstream/handle/10161/11968/Laura%20Ruble%20Masters%20Project.pdf?sequence=1

裡面的New Deal and the Same Old Story可以重點拿出看下。提到的project housing也就是第一季的大背景,其實說到底還是六尺水泥牆隔離出來的黑人社區,無論你有多好的信用記錄。多清白的案底也飛不出這片天地。


以後還會繼續補充吧。雖然我估計也沒有多少人感興趣。

----------------------------------------------看完全季的更新分割線
有可能會有劇透


我在看到第五季中期的時候不斷在想,真正的悲傷是不需要任何華麗詞藻去渲染的,真正的編劇也不需要創造一場車禍和癌症通知單去賺取你的眼淚。後期離去的人物方式都很震撼,而真正痛苦的是這種離去都是諷刺性的,沒有人會記得你的傳奇。

但最後一集McNaulty辭職後在高速路邊停下來看著巴爾的摩的全景時剪輯的蒙太奇,真的很令我釋懷。無論有什麼跌宕起伏,只要還活著,每個人的生活還是要繼續的,不過是街角換了新的小弟,毒販換了新的老大,有些人浪子回頭,有些人身陷囹圄,有些人重蹈覆轍,有些人撒謊可以獲獎,有些人挺身而出反而被貶,有些人官運亨通,有些人無法融入上流,巴爾的摩的碼頭與路口車水馬龍,日升日落,不過又是新的一天。McNaulty的告別儀式居然還可以那麼歡樂鬧騰,儘管他再也不能做他最擅長的警務了,不過他自己做出的選擇,他也是得為自己買單,自我幻想的英雄主義,被FBI的行為推測一語道破,不過是對體制不滿自作聰明的騙子。劇集播完後的七年,現實中的巴爾的摩陷入大規模的暴亂,憤怒編劇的批判彷彿無人理會,也許只會有越來越多的民眾沉迷在虛假到麻木的快感中無法自拔。

p.s. 很想知道卡夫卡的那句引用是出自他哪個作品的?很難找到。

以上


真實。
是的,這是我看過的最貼近生活的劇。

有能力有想法的普通員工往往個性鮮明。且對制度的不合理最為抵觸。

年齡稍長的有能力員工懂得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取捨。簡單的說,就是在沒有機會的時候混日子。比如,做做手工微型模型拿到網上去賣。

有能力的基層領導,現實很骨感。受制於制度受制於無能力但是資歷人脈政治敏感度頗高的直屬上司受制於家庭成員的期望無法放開手腳實現理想化的抱負。

頂頭上司迫於壓力實行了你的計劃,給你的配給也是各部門挑剩下的人員和硬體。

頂撞上司的後果往往是趕出去釣魚。

與周邊的環境格格不入,如果你不是非常強大非常有能力,最終的結果就是被環境湮沒,吞噬殆盡。

而回過頭看看,我們再多的努力,對於整個大環境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的無奈。一個時代的努力,於整個歷史長河而言不過是積累了一些量變。

推薦所有看到這個提問的人都去看看這部片子。
所謂美劇史上的無冕之王不是白給的稱號。


首先闡明結論:The wire是我本人目前看到過的最優秀的電視劇作品。根據我了解的一些情況,The wire被很多劇評人理解為有史以來最優秀的電視劇作品之一。下面我僅僅從其文學性的角度來闡述。

本質上來講,the wire體現了古希臘悲劇的主題。古希臘悲劇最主要的作家有三位:分別為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他們三個的風格簡單的分野可以理解為:埃斯庫羅斯展現的是神性,索福克勒斯展現的是理性,歐里庇得斯展現的是人性。即埃斯庫羅斯描述的是神所指導下的人的行為。索福克勒斯展現的是完美的人所展現的行為。而歐里庇得斯更加接近於現代的人性,善於描述人類的弱點,堅強,善妒。希臘悲劇的共性在於:人的命運的註定毀滅,以及人面對這種毀滅的註定(必然性)的抗爭。

回到the wire這個電視劇,你可以看到,體制代表了希臘悲劇裡面的天神的角色。每一個人都被絞進一張無形的命運之網。你可以從the wire裡面看到,有很多很多的角色在頑強的抗爭自己的命運,但有的命運幾乎已經註定。從這個角度來講,the wire的作者Simons我相信是受到歐里庇得斯的啟發,他的這部作品有很強的人道主義精神在裡面。

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Bubbles的例子,他的自我救贖,對於命運的抗爭很好理解。第二個,我要舉的是男主角Mcnulty的例子。在希臘的世界有兩位神:阿波羅和狄奧尼索斯(日神和酒神)。日神代表了理性,酒神代表了非理性,兩種屬性即衝突又統一。思考一下Mcnulty為什麼在辦案的時候一定要爛醉,濫交?這裡面很清晰的展現了希臘悲劇的衝突性在裡面。另外,Mcnulty的個性不尊崇於任何體制,所以他所受到的種種懲罰(家庭,體制),又體現了另外一個古老的希臘主題(僭越)。最後的結局,作者沒有讓Mcnulty陷於毀滅,當然也是受制於戲劇的現代性(畢竟要給現代人看),同時也有救贖的意味,人道主義的關懷。

在編劇Simons的訪談,他也特意強調了這一點,即The wire所遵循的不是後來莎士比亞式的戲劇,而是遵循亞里斯多德式的必然性的希臘古典悲劇。


私以為,我們經常說一部作品偉大,往往是因其刻畫了一幅眾生相,不偏不倚,不帶個人喜好,不強調英雄主義,不心靈雞湯,不刻意煽情,我覺得The Wire是做到了的。
手機不方便,晚上細答。——————————
首先,人物各異,不臉譜化,對巴爾的摩公房區和警察系統的人物生活都有很貼切的描繪;
對整個報案過程刻畫的很細緻,雙方行為都在情理之中,沒有刻意渲染一些懸疑,但仍能讓人慾罷不能,很難得;配樂很搭,got yourself a gun……聽著聽著就代入情景了;說一個自己印象很深刻的鏡頭,第一季里,Jimmy和Bunk去查看似與毒品案沒關係的中彈身亡黑人女子的案子,勘察案發現場的時候整個過程只有動作和『』fuck『』,但是卻能把他們所有的心理活動和發現都展現出來,真是神來之筆,當時看到這裡我人都跪了。
看到第五季的時候,雖然開始猜到了後來的故事發展,但是還是覺得很有意思,沒有什麼happy ending,那些在底層掙扎的人最後走向不同的命運,跟輪迴一樣,處處是生活的無力感。
一部沒有什麼帥哥美女、沒有狗血劇情,甚至還有非專業演員的浮世繪,看完之後感覺跟在巴爾的摩生活過一樣。這就是偉大吧。
另外,容我吐槽一下,這個劇對女性的刻畫實在太弱了,雖然是一部男人劇,但女人幾乎沒有存在感啊,就那個女檢察官和蕾絲警察,女警察的演技略差,雖然人長相很符合角色設定,但表情永恆苦大仇深,看不到內心戲,私以為是本劇敗筆。


神劇。生活本身比電視劇精彩,《火線》拍的不是電視劇,是生活。整部劇基調很壓抑,看完很心塞。

最令人唏噓不已的是那些底層黑人小孩悲慘的生活遭遇。生活在這樣的貧民區,家庭環境糟糕,甚至很多根本就沒有父母,那些父母健在的,很多都是癮君子,脾氣狂躁,動不動就對小孩打罵,周圍都是小混混,條件好的去了學校,也得不到什麼好的教育,課堂一片混亂,學校為了指標也是各種瞎搞,每天經過的街角,都已經被各路混混瓜分霸佔,遇上幫派鬥爭的,倒霉的直接被流彈打死。每次看到Kima的線人bubbs的時候,我總感覺一不小心他就會被人打死,沒想到他命還挺硬,活的挺長。

對他們來說,唯一的出路,也只有上街頭販毒了,如果發展的好,也有可能成為一方霸主,money和女人都是大把的有。但這又談何容易,一不小心就捲入幫派戰爭,隨時都可能橫屍街頭,隔三差五警察過來打擊一把,要是有一點可能泄密的跡象,立馬被自己人搞死, 還要堤防被omar這樣的人搶劫,在這樣的環境中,還要面對毒品的誘惑,一不小心就染上毒癮。

好不容易有了點成就,混出了點名堂,出了點事,又要為大佬們背黑鍋。即使像string這樣的成功人士,一心想洗白的時候,還會被議員坑,被坑了還無處伸冤,最後還被兄弟出賣。

活在這樣的世界裡,真感覺像蟑螂一樣,隨時都會被人踩死。


更新啦!(因這提問今天又出現在我TL上):

中國文學中的《紅樓夢》,西方文學裡的莎翁巨作——美劇《the wire》(火線/巴城盜火線)

《火線》——《罪惡都市巴爾地摩眾生相》

火線是我看過的最具社會意義,批判諷刺社會陰暗面,最深入人性和社會深處暗處的一部極具反思意義的美劇。這部美劇滿滿負能量:殺人狂毒販最後逍遙法外,真正做事的警察丟掉飯碗。編造故事的記者拿普利策獎,真實寫新聞報道的默默無聞。教育界要求師生一起迎合指標配合完成任務,真正建設性有意義的教育改革卻被擱置,教育因政治因素而被迫犧牲。政客競選前堂而皇之地說要改變巴爾地摩市,上任後卻與前任一個德性,只是拿這個罪惡都市當政治跳板……等等。這部劇深刻地揭露了犯罪,教育,政治,教育,社會福利等各個方面的潛規則,陰暗面。最後一集給出最絕望的結局:一批人退出巴市這個大染缸,後一批人又頂上,而且後進者幾乎和上一批人無異。陷入一個死循環,結局無可奈何而又絕望。這劇被評論界譽為:影視劇領域的莎士比亞大作,美劇里的紅樓夢。可見其地位之高。BTW,劇中至少成功塑造了10幾位角色(比絕命毒師里非常成功的配角還多):一腔熱血警探Mcnulty,有原則良心未泯專劫毒販的omar,賣破爛的癮君子線人,曾經貪污後精明能幹的上尉警長,說話屌屌非常有特點的毒販女殺手(拍完劇後上過訪談,後來又因販毒被抓),算盡心機一場空的stringer bell。可愛有原則的大胖子pop Joe,做事能幹的中彈女同警察……等等,經典人物實在太多了。火線對現實的意義要大於絕命毒師,但絕命毒師劇情更加精彩一些,當然火線的劇情也是美劇里名列前茅的。

重點推薦火線,火線編劇「喜歡」殺配角,多以反派配角領便當為主,以下為《火線》截圖↓

直接露骨台詞諷刺黑人命賤↑
(還有句台詞,說的大概是:如果巴爾地摩一年被殺死的是400多個白人而不是黑人,TNND海軍陸戰隊會全副武裝佔領這座城市。)

沒記錯的話,上面↑這話應該是Prez因為誤擊事件被辭退後,在教育界全身心投入。結果因為岳父的關係,得知了市政府打算削減教育開支以投入到罪案偵查,結果剛開始的巴爾地摩問題青年研究計劃和教育改革都無限期擱置了,Prez只能感覺到深深的無奈與無助。因為他在警察和教師行業都干過,深深明白這一點:市政府每年用於公共開支的錢就那麼多,犯罪率上升,兇殺案四起,警察得加班加點工作,那投入到警方的錢就會增多。相應的,投入到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資金就會減少。所以他的意思:這城市不發展而停滯不前,沒有好人是贏家,只是另一方緩慢地輸掉更多罷了。

指頭叔早年就在hbo的火線里玩弄權術得心應手,後來被冰火看中演小指頭,實至名歸。

——分割——
原回答↓:

歷時將近四個月110天左右,以平均兩天一集的速度看完了the wire全五季。就像很多人評價肖申克的救贖和絕命毒師那樣,說最偉大最佳這些浮誇辭彙已經太膚淺了。我只能這樣說:在我心目中火線排第二,無限接近毒師。沒排第一,對火線是不公平的,實在是因為中毒太深,太愛毒師,私心作怪。但是火線卻是我最欣賞最佩服的美劇。看完之後,深深的感慨,非常深刻,深深無奈,無限唏噓。在我看來,毒師更偏向戲劇類,更富有戲劇性。而火線更偏向現實性,非常有現實感。與其說火線是一部電視劇,倒不如說它是一部Baltimore市五年的紀實片or紀錄片(雖然記錄的都是虛構的劇情)。
先把坑留在這裡,以後有時間了再填坑。


15年9月來美留學,16年寒假花五天看完整部劇。

看完之後讓我覺得編劇對美國政體的嘲諷真是準確到位。基本上可以說這部劇的小標題是【論美國社會如何摧殘人】。
- 摧殘警探:
好好的一個警探,無論McNulty或者Freamon,被逼到偽造殺人才能拿到經費的地步;好好的領導因為不願意玩數字遊戲而被迫離職;好好的警探因為好好辦案子而被領導罵;是不是打開廢棄房子的門還要問市長。。。。
- 摧殘孩子:
一個個的孩子因為成長在黑人區而備受冷漠,被惡棍警察黑錢,暴打,被家長逼上街頭販毒,因為吸毒或者幫派鬥爭死在街頭;
- 摧殘教師:
因為領導的KPI制度,素質教育在某些社區的公立學校是不可能實現的。美國的現狀也是富人的孩子能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窮人的孩子的成長環境真的不盡如人意。不過吃飽穿暖是沒問題,但這遠遠不夠。這也是美國近十年貧富分化加大的主要原因——教育不行。
- 摧殘政客:
政客應該是一個中性詞。市長在上任之初信心滿滿,結果因為黨派鬥爭而拿不到錢,然後上級因為是不同的政黨而百般羞辱。市長最終走上前任的不歸路,為了競選更高一層而開始玩數字遊戲。
- 摧殘市民:
沒錢的市民被迫忍受黑幫,有錢的市民搬離市區,住到郊區。有良知的市民被當成snitch打死,沒良心的毒販一茬一茬的收割城區。毒販被洗白,普通人還在繼續為每個月的賬單打工。。。
- 摧殘記者:
記者只關心負面新聞。好記者因為揭發別人而被迫離職,好編輯因為堅持己見一直升職無望。篡改故事,瞎編亂造能拿普利策。。。也是對美國新聞體制的嘲諷吧。

來了美國之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那個笑話,「三大官僚機構——聯合國,美國政府和IBM」。
這部劇和別的劇的不同之處是對於美國體制直接的鞭笞,大部分演員的演技一流,表現了每個人真實的。。。。生活。但是對於McNulty 一有壓力就酗酒,上街巡邏就變好男人的邏輯表示不屑。

這部劇正好發生在2000年前後,我們能看到劇中的警察的設備從打字機變成了電腦,監聽設備也越來越厲害。不知道是最近發生的事情多了還是其他, 覺得美國這種監聽要通過法官,而因為愛國者法案受嫌疑的人被FBI CIA監聽不需要任何門檻表示了擔憂。

故事發生的低點時baltimore,也是去年浩浩蕩蕩的槍殺黑人兒童,導致黑人上街的發生地。看了這個片子,頓時內心更糾結了一些。


我剛看完第四季。

0,用「有史以來最好看」這樣的詞語,只會徒增無謂的反感;如果你覺得它精彩好看是因為:深深被這部電視劇的絕望、無奈、虧欠、憤怒各種情緒以及這些背後那對Baltimore這個城市深沉的愛以及對那些人們的悲憫所感染的話,也許就不會用這麼輕浮的詞語來提問了。所以我能回答的,就是基於此時此刻我個人對這部劇的印象、理解以及對生活的認識了:我當下覺得它是目前我看過個人最愛的電視劇。

1,我喜歡《大西洋帝國》,那代表的是某種對黃金年代的追憶的浪漫主義情懷,帶有遠觀的美化;我喜歡《火線》,它冷冰冰赤裸裸惡狠狠地拷問某些現實的無可逃避的東西,不褒揚不貶低不逃避不衝動;你覺得它表達的東西太無聊無奈無趣無恥無望,不過我反問其實我的生活也大致如此;但這不妨礙人們仍然積極。

2,太多的街頭文化黑人俚語機構名詞諸多此類;所以向風軟字幕組致敬一百遍,不過這也暴露了我下載觀看網路無版權視頻。當然,anyway,多謝hbo。

3,迄今為止我的大致印象,前提是我還沒看第五季以及還沒看但很可能第二遍:
第一季專註於警局破案流程,在破案的細節上展現串接很到位,但我看完後印象最深的是那段只有連續幾十個fuck的情節,以及那句「what the fuck did i do".第二季在情節上似乎單調了些,一個無奈可憐甚至有點可笑卻不悲壯的人物或者階層。印象深刻的是漂亮的女警官,可惜被男主渣給拱了。第三季最後一集的時候其實很像要全系列結束的樣子,畢竟從情節上第一季開頭確立的警匪關係到這季結尾算是結局了,各個角色的歸宿也在背景音樂下逐個交待了。本以為匪二上位洗白轉正不成雖敗猶壯,其實匪大才是真正看透世局並堅守街頭規則的人。第四季給我最深的絕望感,也許因為把鏡頭對焦到幾個孩子身上,是的,哪怕是baltimore街頭的孩子們,也給人們予一點點想,然後,不出意外的,劇情把這些希望也扼殺了,留給觀眾憤懣無奈以及絕望。所以在情節上我能說的就是不緊張不懸疑不科幻創想不溫情感人;甚至有點拖沓冗長。

4,眾生相。沒有正面英雄,警局市府里的混蛋比街頭的還多還惡劣,所謂男主在我看來甚至是一個很自以為是的渣;沒有絕對反角,除了第四季結尾隱有此相的新匪大。甚至沒有臉譜化的配角配配角之類;幾乎每一個主要次要非群演角色都可以單獨寫成一部個人身心歷程電影,不過他們仍然很好地融合在這部電視劇里了。

5,配樂很好。

6,我沒辦法很深入談所謂的」現實主義「,有人說這是一部堪比莎劇或者紅樓夢之類的題材電視劇,我想我也不至於太反對這個說法。不知道有沒有所謂」諾貝爾電視劇獎「。

7,好吧,我承認我偏題很遠,我沒有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只是拐著玩寫點狹隘的不入流的所謂影評。求摺疊。

8,不過我還是要再次強調,那種現實生活和社會以及個人性格局限給你帶來的無奈絕望憤怒,以及旁觀這一切所具有的那種愛和悲憫,讓我覺得這部電視劇是目前我的最愛。它讓我更積極。


裡面有太多太多的橋段讓我思念。
-------------I love you but still fk you,my life.
註定小眾,也註定不會被我們遺忘。
I fk you but still love you,my world.


看完最後一集後感慨良多。這部劇很難用好看或不好看來衡量。年輕人估計嫌節奏太慢 能看懂的卻不知與誰分享。但當你耐心地 沉默地看完全部五季 大致會明白什麼是體制 什麼是社會 什麼是命運 什麼是選擇。

感謝HBO和風軟 真了不起。


知乎第一帖,決定來這裡佔個坑。
在受到某公眾號的極力推薦,然後看到了imdb的超高評分,我將信將疑地把這部之前根本從未聽說過的美劇全五季一起下了下來
現在只看了S01的四集,但是心裡已經有了這個強烈的念頭:
這劇真是太他媽的屌了。


類似風格的犯罪刑偵類型的美劇,真探看過。還能記起S01一整季的連貫劇情,麥康納對於角色的完美演繹,以及我最終明白那個大叔在小屋子裡喝剩了一桌的啤酒罐抽剩了一缸的煙屁股,講的原來是這樣一段故事的時候那種暢快的感覺。當時興奮地上imdb一看,我操,9.2分,確實是神劇,不愧HBO,不愧奧斯卡最佳男主,blablabla....


然後現在看了The Wire,我他媽的醉了。
主演只能算是一個「好像很面熟」的人,配角絕大部分是黑人:毒販是黑人,警察也是黑人,中尉也是黑人。嘴裡嘟囔著的全是shit,motherfucker,以及聽都聽不清的俚語。主要場景是什麼?巴爾的摩的黑人區,破爛不堪的地下室充當的緝毒隊辦公室。至於BGM?沒有。除了片頭片尾曲,他媽沒BGM。只有交談,走路,汽車,槍聲等等一切原始(original)的聲音。

這樣一部劇,我卻幾乎是跪著看的。

太寫實。如同樓上所說的,與其說這是美劇,不如說是紀錄片,甚至是文學作品。這劇幾乎是把現實的鏡頭原封不動地放在了你的面前。沒有絕對的主角,沒有讓你吐槽劇情半天的光環,沒有任何「這他媽只可能發生在電視劇里」的情節,沒有一句聽上去像是寫在script里的台詞,一切都像是真真切切地發生著一樣。真實得可怕。那段主角和舊搭檔將近十分鐘台詞只有fuckfuckfuck的犯罪現場還原,看完只想讓人大叫,This is fucking real.

於是我跪著上知乎想看看是否又有老司機寫好那些一針見血,評論里一片贊同聲的影評,
結果發現他媽居然都沒什麼人知道這劇。置頂回答只有寥寥幾十個贊。
「卧槽」了一聲之後,我想這也是情理之中。
這樣一部幾乎冷酷直白畫面沒有任何衝擊力的劇集,確實與當今的主流審美背道而馳了。魔幻史詩大作如GOT或是漫改超級英雄系列,都成功吊住了主流觀眾的胃口。如果偶然點開此劇,前十分鐘給你的感覺基本上就是:這他媽的在講啥?演員怎麼那麼丑?劇組是沒錢嗎演員全穿成這樣blablabla吐槽一番然後默默關掉。但是稍微有一些耐心不那麼浮躁,因為熱愛劇而看劇的少部分人,估計就是看著看著,就覺得膝蓋陣痛,眼角熱翔划過了吧。

先佔坑說這麼多,目測會以一周一季的速度看下去,等全部擼完了再回來好好談談整體的感受。
真心希望這劇能讓更多的國人知道。當然看完上面的回答和評論,我也決定看完The Wire之後再補絕命毒師。
看來作為一個熱愛看劇的人,看的還是太少了。
以上。

-----------------------


10.7更新
說真的,並沒想到就這樣把更新鴿了。。
原因很簡單,並沒有看完啊。。在把S01一口氣看完之後,突然就失去最初那種激動的感覺了。
之後就零零星星地看,至今進度還停留在S03初
仔細分析了自己態度如此大的轉變,我覺得
《火線》缺少了一些戲劇性。
其中包括很多,比如敘述手法的單一,劇情的相對平緩發展等等。
起初我認為,把它稱為影視劇界的史書是對其完全的讚美。
漸漸才明白,它相比與之前提過的一些劇,就如史書相比於小說。《火線》所使用的以時間為線索,所有故事線共同前進的手法,就如寫下歷史一般,力求直白、真實。在《火線》里,並沒有什麼編劇或者導演想給你賣的關子,留的懸念。他們選擇的是將Baltimore的真實面目完完全全地展現,從警察的角度,從黑人的角度,從黑幫的角度,各個階級都貫穿,不帶一點對某一方的偏袒。這種沒有主角光環,儘可能地客觀敘事的手法,不就是寫史書一般嗎?
相比之下,就拿《真探》來比較。答主雖然對S02並不持好評,但是我依然能屁顛屁顛在一周里補了個完。
原因是很簡單的,因為它老是吊我胃口啊,它不一口氣把故事講清楚。
其中的戲劇衝突也是很明顯的,各個主角在工作與私生活上的衝突,各個主角之間性格上的衝突,一個小組中各個角色都是背後受了指使,各個權力機關的對抗投射到了幾個普通的cops身上,其中包含許多諷刺。雖說它敘事的手法有時隱晦不直白,人物關係較為複雜(尤其一開始接受人物設定階段時候看起來是非常吃力的),但是,一旦進入了設定之後,我就被一集集留下的懸念勾住了(沒錯簡直就像魚上鉤一樣)根本停不下來好嘛!!
所以說,答主想用一個類比來形容《火線》。其相比於《真探》就如《三國志》相比於《三國演義》,兩者幾乎屬於兩種類型的作品。這麼一比也就非常明了了,《火線》的受眾一定會是小眾,因為它並不太符合當今主流的審美需求,更加不用說電視劇這個東西本來就主要是給人消遣,很少數會故意想讓你提高素養,或是要從中學習等等。。
答主一開始為這樣讀一座城市的歷史一般的感受而激動不已,然而興奮期持續得太短,它帶給我的震撼也是越來越淡。最後,我也許就會把它棄了,因為說實話我也不清楚我到底何時能把它看完。
哎。總的來說這部劇的嘗試是非常之厲害的,但其影響也證明了,它並沒有得到太多肯定。
所以說,《火線》是一部偉大的劇,在少部分人的眼裡。
以上。
(這次不插旗!才不會說什麼看完回來更的話呢!!也別問為何沒圖,當然是懶唄:)


致敬風軟


IMDB上劇情類總排名第一的劇集。

寫實程度近似紀錄片,實為dramentary,show runner後來做了treme(憂愁河上橋),也是dramaentary,都好看。

裡面好多配角演員都是街頭上賣毒,號子里待過的真實罪犯。

的確稱得上電視劇里的世界名著,編劇還出版了一本書homecide:Life on the street,也改編過電視劇。


我不太願意用神劇這種詞語去稱讚《The Wire》,我覺得這部作品可堪偉大。如果說《Breaking Bad》是《美國末日》這種兩個主角的單線RPG,《The Wire》就是GTA這樣龐大的沙盤遊戲。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主角,觀眾從一個純粹的旁觀者角度,去觀察這麼一座城市,這麼一個社會,這麼一群人。

從人物塑造上來說,從第一季的警察系統,毒販體系,到第二季的碼頭工會,第三季逐漸加入了政治圈,教育圈,到第五季的報社系統。再加上一些個體的邊緣人,整個劇塑造了至少四五十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邏輯,自己做事的準則,沒有絕對的善惡,絕對的對錯,適者生存。很多簡單意義上的壞人,在編劇的塑造下,讓你也對他們有了感情,比如D,比如Omar,比如Birdy,比如Joe,甚至是Marlo。

整部劇的基調其實很灰暗,絕對意義上的壞人,特別是最大的那幾個,都脫身了。整個城市還是依然如故。我想這也就是編劇想表達的,somebody change, nothing change。你能做的就是試著去做你自己決定正確的,比如bubbs,比如gus,比如clavin,同時希望自己做得那些能夠改變自己,改變周圍的幾個人。而試圖去改變整個體系,改變遊戲規則的,最終都會成為這個體系,這個遊戲的一部分,或者失去了上台的機會。個體,就是這麼渺小,做很多好事,最終也許會出現好的結果。做許多壞事,最終或許也不會有壞的結果。生活終將繼續。。。


看了大家的評論我瞬間又對這部劇期待了很多

下周我決定開始看第三遍!


推薦閱讀:

美劇的成本為何那麼高?
《權力的遊戲》中奧利為什麼那麼遭恨?
如何評價2015年第67屆艾美獎獲獎情況?

TAG:美劇 | HBO | 火線TheW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