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英語輸出和輸入的比值?

老師說要有巨量的輸入才能像擠牙膏一樣有一點點輸出,口語和作文不好只能靠聽力和閱讀。可是做了這麼多聽力閱讀,也不見得口語作文有進步。大多數辭彙和用法都能理解並且知道該怎麼用,但就是怎麼也不會想起來要用它。
相反有同學在差不多輸入量的情況下,能馬上在作文中把剛接觸過的片語甚至是整句好句用出來。
提高輸出能力究竟是靠多輸入有效,還是單練輸出拿起一個話題就說?怎麼做才能多一點「這個地方能用我昨天剛學的那個表達方式」的時刻?
(有回答把這個「做」字理解為做題,其實我是指普通的就是do some listening and reading的意思!大二了已經一年半沒做題了,聽力靠podcast裡面的節目,閱讀靠精讀課本和老師發的材料。我問的就是怎樣提高轉化率的意思。)


謝邀。

我們常說讀書是認識世界,實現自我提升的重要方式,具體到英語學習當中,大量的閱讀對聽說讀寫都有促進作用。閱讀這件事情,似乎人人都會,但做到「有效閱讀」有時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有一個常見問題是:我好像讀了不少英文書,看了不少美劇,聽了很多英語新聞,好像已經輸入很多東西了,但寫起東西來依舊文字蒼白,思想貧乏,之前積累的那麼多素材似乎一個都用不上。


為什麼?


因為你可能沒有真正理解閱讀輸入和表達輸出的含義。


我們常說的「輸入」其實應該拆分為兩個部分: 閱讀或者聽力過程(input), 吸收(intake)。從根本上講, 只有那些被吸收接受的語言信息才是有意義的之所以會產生「讀了很多書但好像沒什麼收穫」的感覺,就是因為讀書的過程中只有單純的閱讀,沒有思考和吸收,為了閱讀而閱讀。漢語中的「不求甚解,囫圇吞棗」,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關於表達輸出,數學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假說,叫「無限猴子問題」 (infinite monkey theorem),這個假說的核心是 「只要給定足夠長的時間,一隻猴子也能在鍵盤上敲出一部《莎士比亞全集》出來」。它其實間接說明了:我們的輸出表達本質上是文字間的排列組合。

同樣的道理,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寫的每一個句子,其實都是頭腦中存儲的語言信息之間的排列組合。進一步思考,如果我們從來沒學過某一個特定的單詞或者句型,我們也不可能把它說出來或者寫出來。


為什麼要閱讀?因為閱讀能增加我們頭腦中的語言信息,讓我們在輸出時有更多的素材可供選擇。


但由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閱讀並不等同於吸收。如果語言信息沒有真正內化,儲存在頭腦中,閱讀就等於在做無用功。


因此,強調大量閱讀固然沒錯,但更重要的是提升閱讀輸入效率,將語言信息內化。


一般情況下,從閱讀到吸收內化信息,需要經歷以下幾個過程:


閱讀輸入-提取信息-記憶-輸出練習


舉個例子,對於一個單詞,我們可以通過這幾個步驟掌握它 (以 leverage 為例):


1.在閱讀中碰到"leverage" 這個單詞:

2.查詞典掌握生詞的含義,記錄例句,做好筆記

3.複習筆記,不斷強化對單詞的印象,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4.進行造句練習,加深理解


以上幾個步驟構成構成一個完整的鏈條,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閱讀輸入環節一般問題不大,在此不再贅述,以下主要對提取信息,記憶以及輸出練習這幾個環節進行說明。


1.怎樣提取信息


在閱讀中,我們要學會去粗取精,尋找對語言學習有價值的信息。比如這段話:


AS NEW YEAR approached a century ago, most people in the West looked forward to 1914 with optimism. The hundred years since the Battle of Waterloo had not been entirely free of disaster—there had been a horrific civil war in America, some regional scraps in Asia, the Franco-Prussian war and the occasional colonial calamity. But continental peace had prevailed. Globalisation and new technology—the telephone, the steamship, the train—had knitted the world together. (The Economist, 2014.12.22)

其中加粗的部分就是有價值的信息:新年臨近可以用"approach", 地區間的摩擦爭端是"regional scraps", "knit the world together" 是個很地道的表達,可以用來表示「將世界連接在一起」。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積累的東西。


對不同的人來說,衡量信息是否有價值的「閾值」並不相同,對有些人來說,"Winter is approaching." 是很新奇的用法,但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可能司空見慣,不過爾爾。


什麼樣的內容是值得學習和記憶的?我的理解是,去尋找那些能讓你感到眼前一亮,能給你帶來啟發的表達和內容(比如一個新的短語,一個漂亮的句子,一個令人稱奇的熟詞生義)


舉個例子,下面片段來自小說 The Kite Runner ,背景是主人公最後要帶小男孩從阿富汗回美國時經歷的思想掙扎,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lifting him from the certainty of turmoil and dropping him in a turmoil of uncertainty" 任何人在讀到這個句子時應該都會唏噓不已,感嘆作者用詞精準,妙手偶得。這就是值得學習記憶的句子,有價值的信息。

不要高估你的記憶力,遇到有價值的信息,一定要及時做好筆記以便複習。


關於做筆記,可以利用 kindle和印象筆記等工具來提升效率。


之所以有那麼多人推崇 kindle,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在電子工具上實現了紙書的閱讀體驗,而且在讀書筆記的管理上有著紙書無可比擬的優勢。


不管是精讀還是泛讀,碰到有價值的內容,只需要一兩個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實現標註和筆記。新版的 kindle 上甚至還有全局搜索功能,可以查找任何一個單詞在你的 kindle 書庫中出現時的具體語境。

筆記的管理也非常方便,在PC上可以使用Kindle Mate 軟體對筆記進行分類和導出。如果你用的是多看系統,那就更好了,可以一鍵將它們同步到印象筆記上,這樣在手機和電腦上都能同步信息。一處標記,隨處使用。


2.重視複習的作用


漢語中的「記憶」其實可以拆開為兩個字,「記」 和「憶」,從"記"到"憶"是有過程的,這其中包括了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我們學英語經常有一個誤區:只注重學習當時的記憶效果,卻忽視了後期的保持和再認。在更多情況下,複習往往比記憶新的知識點更加重要。


我們不僅要關註記憶的當時效果,還要關註記憶的牢固度問題,而這就牽涉到心理學中常說的關於記憶遺忘規律。


下面這張圖說明了遺忘和複習之間的關係:遺忘的進程並不均衡,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後來就逐漸減緩,到了相當長的時候後,幾乎就不再遺忘,即「先快後慢」的原則。而及時複習是緩解遺忘的最佳方式。

遺忘發展規律對我們的啟示是:對於整理的筆記,一定要做到及時複習,複習時要根據遺忘「先快後慢」的原則,在學習新知識後短期內增加複習頻率。(更加具體的複習策略可以谷歌一下"Overcoming the forgetting curve")


3.學會輸出和應用


為什麼要強調輸出練習?

在回答問題之前有必要提及兩個人,一位叫 Stephen Krashen, 另一位叫 Merrill Swain.


Stephen Krashen(克拉申)提出了著名的 Input Hypothesis, 其核心理念是第二語言學習者需要接受足夠多的可理解性輸入,且輸入材料的難度要符合"i+1"的原則[1]。


Merrill Swain 則在此基礎上完善了 Krashen 的理論,Swain 在承認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至關重要的同時, 指出輸入不是充分條件, 強調語言輸出同樣也是語言習得的必要環節[2]。輸出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個:


(1)輸出具有「注意」或「誘發」功能(noticing/triggering function), 即通過輸出, 學習者可以發現其現有語言知識與欲表達內容所需的語言知識之間的差距, 從而找出所存在的語言知識缺陷, 這一功能可激發學習者對新語言知識認知的主動性, 從而更積極地吸取更多有效的輸入;


(2)輸出具有驗證假設的功能(hypothesis - testing function), 即輸出能夠檢驗對語言形式、結構和意義的假設, 使語言輸出者能夠根據反饋來修改或重新加工自己的中介語輸出, 以達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3)輸出具有元語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 即學習者在輸出過程中對語言形式的協同和反思, 從而促成語言形式的內化和準確掌握。

從本質上講,語言學習是一種技能的學習, 而不是單純的知識性學習, 一種技能的學習離不開實踐訓練。因此, 僅僅依賴輸入不能促成成功的語言習得,還需要有大量的輸出練習。


這對我們閱讀的啟示是:為了真正內化學到的知識,僅僅依靠識記是不夠的,還要進行輸出練習。


輸出練習主要是口語和寫作。我更加推崇寫作的方式,因為在寫作中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對詞句進行打磨,推敲,比較。如果覺得從頭到尾寫一篇文章太難,那就先練習造句。

將閱讀中積累的單詞和短語拿出來造句,每個單詞寫上四五個句子,比如上面提到的"leverage",可以根據寫作話題使用這個單詞來造句,描述電子產品帶來的好處可以說:


Digital gadgets like Kindle and iPad will help us to leverage our time and boost productivity.


用在政治題材上可以說:


If China had more troops in the Diaoyu Islands, it would have greater leverage.


根據不同話題自由發揮,遇到不確定的地方就去查詞典,查谷歌,造句的過程越用心,最終掌握的效果會越好。

總結: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從閱讀輸入到最終內化語言信息,要經歷閱讀輸入-提取信息-記憶-輸出練習這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不可或缺。讀書不能囫圇吞棗,要在閱讀過程中提取信息,做好筆記,同時,重視複習以及練習的作用,這樣才能有所收穫。


1)就好像有人跑得快有人跳得高一樣,語言學習是有天賦的

2)追求效率(輸入輸出比),對於小而具體的目標比較適應(比如考分)。如果想真正提高水平,這種思維方式可能沒什麼幫助

3)你其實並不知道別人到底下了多少功夫。也許表面上ta和你花的時間一樣,但是ta的專心程度是你的二倍。也許ta上自習的時間和你一樣,但是ta上學下學洗澡上廁所擠地鐵吃飯滿腦子都是英文。

4)在語言學習這麼宏大的事情上談輸入輸出是建立在對於語言學習過程的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的。而這種了解來源於長時間的學習。想要效率最高,先要把時間花進去。

5)最後給一個不是建議的建議:我的經驗中只有多聽多讀多寫多練是最有意義的。


不妖自來!
半夜一點半+手機黨,說的不好見個笑。
大三英語專業,高中一腦門撲在數理化大學卻學了個英語,大一一整年我是崩潰的,每節課,習題都做了,但是沒心思學英語,都是在應付,然而即使是這樣,也拿到了獎學金。雖然說拿獎學金不是那麼難,但是在我看來,給我一種「我很厲害」的感覺(希望我沒跑題)。
所以大二我也沒怎麼學習,還是一樣,大家聽的時候我也聽了,大家看的時候我也看了。考試也和別人差不多,就覺得自己還行。
就是大二下學期,專四來了,和大家一樣,兩個禮拜的衝刺階段,考得不好,考場緊張到手寫不了字,考完我就哭了。
現在應該說去年了,去年10月份左右,成績下來,58,呵呵,當時我差點一口血噴出來,真是很給力的分數,世界最痛苦的事不是你考試沒過,而是宿舍六個人考試就你沒過,想想我當時真是可悲又可憐。(誰,誰在拉二泉映月,泥揍凱)
然而並不止這些,大三上學期,一群美國留學森來我們學校,我和一個同學一塊,他那一口流利的英語讓我覺得我給英專丟臉了!
就這個問題,我找到我宿舍老大,英語很厲害,她當時說我,感覺我學英語沒學到深處,真的就是一句話。
我之前還是一副我付出很多努力怎麼沒有回報呢?
細究,真是沒有學到深處,就像前面的知友說的那樣,要研究每一個單詞。學習語言,真是學到細處,每一個單詞,每一個音韻,切不可囫圇吞棗。
現在的我開始抄經濟學人,不懂得單詞就查,也是知乎的朋友的建議。
都是我的一些感觸,沒什麼乾貨,就這樣一段心情,與大家共享吧!


不自量力的來答一發。今年大三,在學外語方面不算特別擅長,但最近改變了下學習方式感覺蠻有收穫,看題主也在讀大學,所以來分享一下,能有幫助最好咯。

大一大二兩年分給英語的時間很少,很少說也很少寫,但也一直沒在意。大二暑假前,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志願者的選拔,被自己的口語之糟糕嚇到了,沮喪之後開始練習口語。找了很多書很多app但都覺得不好用,後來偶然發現個練習口語的材料(English pod,針對English learner 的系列廣播,題主可能知道)覺得很好用,每天堅持下來深深的感覺到了進步,就是那種「忽然意識到這種情況可以用剛剛學到的XX來表達」的感覺。

並不是單純的推薦這個系列,適合練習的材料其實很多,重點是堅持了這麼久之後給我的感受是,我們平時輸入的英文,和我們可以表達出來的信息,並不在同一個領域,或者說,並不是在英語的同一個難度層面上。舉個栗子,平時做的閱讀可能會比自己寫的東西質量高很多,而且經常會不在一個方面。閱讀可以是關於經濟、社會、科技、人文各種各樣的領域,但是自己寫的東西,嗯。

基於以上,我會覺得,題主的問題可能是平時輸入積累的在領域A,而需要輸出的是領域B?看起來好像,平時學的東西都掌握了也足夠熟練,但想表達的內容和腦子裡的東西沒重合,積累的東西自然用不上。

但是但是,一種語言還是分成不同的難易程度的,再專業化的表達,還是要由最基礎最生活化的元素來串聯。所以我的建議是,該做的閱讀和聽力自然還是要做,但針對輸出的積累,還是要先從生活英語開始。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經常產生那種「這個地方能用我昨天剛學的那個表達方式」感覺。基礎的表達紮實以後,如果需要提高針對某個領域的輸出質量,再專註於這個方面的積累(輸入)。

總而言之

1)輸入和輸出的信息質量,首先要在一個難度層面上。正如一個不會走的人天天看別人怎麼跑,是沒有什麼卵用的。

2)輸入和輸出的信息在同一個領域,栗子不用再舉了吧。

我自己的英文並沒有吊炸天,但在對學習英語產生了這種想法,並且按這種思路去練習之後,的確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即平時可以用上積累的一些表達。雖然我的經歷主要集中在口語方面,但我想既然已經把學語言總結為「輸入」和「輸出」,寫作方面一樣可以嘗試一下吧。

預祝彼此有朝一日都變大神。


複述。

聽完讀完寫summary,說summary。


Try to think in English.


同為英專。雖然我是一個懶人。但是也有一點心得。記了新單詞,學到新的表達的時候我就會用在口語和寫作上。每次這樣做的時候會很有成就感,就想學更多。希望有幫助


先把題主的老師拉出去打五十大板,再抄寫R. E的The Study of SLA五十遍。
雖然二語習得/外語學習研究(這個我們先不區分,好複雜,爪機無力)目前對於這個語言是怎麼學會的還沒有最終定論,到處是假設(是的,就是從Krashen那個超級坑王開始),但是大家還是有些共識的。比如題主老師說的,主要來自坑王K的輸入假設,也就是足夠的可理解輸入是學會外語的重要條件。但是後來的研究表明,這個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更不是充要條件,最多算是個必要條件(別問我哪些研究,這不重要……好吧,我懶得查)。所以一定還需要其他條件。然後坑王2號Swain出現了,她研究了n多加拿大的法語學生,發現單純的法語輸入沒有讓這些學生的法語表達提高很多。於是坑王S腦洞大開,「這個輸入假設不夠,我們再挖個坑吧,輸出看來也蠻重要的,so,我決定新坑的名字就叫輸出假設。」
所以,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基本認可,外語學習中,沒有輸入不行,要多讀多聽,沒錯的。可是只有輸入也不行,還要有必要的輸出才行,讀完聽後還得說說寫寫才行。(輸入輸出還要加個可理解性的前綴,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再次所以,題主的老師沒有說錯,只是沒有說出全部的事實而已。(貌似我也沒有,可至少多了點點)這樣的表述會誤導小朋友的。


可理解輸出 Comprehensible Output
斯偉恩(Swain)在1985年提出了「可理解輸出理論」,即在輸出時嘗試做一些高出他們目前水平的聯繫。
「i+1」 輸出時稍稍超過自己已掌握的水平,即輸出中自己熟悉的內容要佔到70%~80%。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最終形成比較穩固的體系。
題主可再仔細了解一下克拉申的「可理解輸入」對學英語有很大的幫助


學習英語的同時不要忘了提高手語的表達能力


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學習的狀態和信念很重要。

不僅僅是背單詞,還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認知。


推薦閱讀: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個樂是讀lè,yuè還是yào?
如何學習辛達林語?
英語不好是一種什麼感覺?

TAG:寫作 | 英語 | 學習方法 | 英語口語 | 語言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