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寫作中,文章的節奏是什麼?
請注意,問題是在「寫作」而非「娛樂」話題下。
有一個話題,我從來沒有跟學生們講過,也沒有聽到任何語文老師討論和講授過,因為它聽上去太深奧,太玄妙了——這就是作文的節奏感。
你一定聽說唱歌有節奏感:舒緩的、急切的、搖滾吶喊的、藍調自由的、低回絮語的……跳舞有節奏感:蹦嚓嚓,一二三,進退進……,其實,節奏感無所不在:大自然的鳥鳴風噪、雨潺雷暴、潮起潮落,都是有節奏的。一個人吃飯、走路也有自己的節奏,有的人慢,有的人快。就連笑和哭,也是有節奏感的,
比如哭的節奏吧,我可以這樣形容:「先是發出低低的、嚶嚶的聲音,壓抑著,壓抑著;接著,哀凄的哭聲越來越大,越來越響,終於控制不住,爆發出來,哭聲扶搖直上,在半空繞回了幾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終於,哭聲小了,被克制著,收回到了體內,但終究還是發出抽泣的聲音,斷斷續續;最後,戛然而止。」
哭得是不是很有層次,很有技巧,很有講究,很有節奏?從考場作文來看,您就按照上述「哭的節奏」來寫,大抵是沒有錯的:輕起、推進、高潮、慢回、速結。一部分高考滿分作文學生,大膽地採用短句(甚至短詞)獨立成段來結尾,如:「這,就是我的風景。」「人生,生如夏花。」「起飛,中國!」看起來很突然,但全文推進到這裡,水到渠成,就是悟到了800字作文的節奏模本。
作文的節奏感,你說它是高妙的技能也可以,你說是基本的能力也可以,就像一個人吃飯的節奏快了,有可能被噎死一樣,一個人寫作的節奏感差,其實也讓讀者有不如去死的感覺。比如讀這一段:「春來了,花草的生命充分表現在那嫩綠的枝葉和迷亂的紅雲般花枝,人的青春也有那可愛的玉般肢體和那蘋果似的雙頰呈現……」詞都是好詞,但讀起來讓人萬分難受,氣都喘不上來,不想再讀下去。反之,朱自清的散文《春》是這樣開頭的:「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就是一首春之曲的開頭,短句形成了輕快感,特別是「盼望著,盼望著」的重複,像心跳、腳步、水滴、冰裂、拔節……總之都是讓人期待和愉悅的重複節奏,老一輩的作家有寫詩詞的功底,非常講究行文的節奏。
怎麼培養作文的節奏感呢?老實說,就像有的人無論怎麼訓練唱歌,他依然要跑調,而且渾然不覺,不亦樂乎一樣,寫作的節奏感這東西,大約也是天生的。我教過剛上二年級、年方八歲的秦菡希同學,她寫《笑》的作文,是這樣開頭的:「在大自然里,風是笑的創造者。看,那風開始對柳樹施魔法了;聽,那柳樹開始手舞足蹈起來。沙沙沙……柳樹笑了。」駢句和散句、長句和短句的配合,並沒有人教給她,但她運用和控制得非常好,這就是節奏感強。
當然,基本的節奏意識也是可以培養的,比如有位同學改寫《夸父逐日》:「夸父邁開兩條長腿,起身追趕太陽了,太陽就像穿上了風火輪一樣,速度快得不是人力可以追上的,但夸父仍然拼盡全力追趕著,眼看就要追上了,但太陽噴射出的熾熱火焰把夸父烤得口乾舌燥。他一口氣喝乾了黃河水和渭水,還是焦渴而死。」寫得如何呢?我覺得節奏感是不對的。我對這位同學說:「你能不能讓夸父跑快一點,死慢一點啊?你看電影上英雄人物的死,不都是用慢鏡頭的嗎?」
他想想,也對,就改成這樣:「夸父起身去追趕太陽,那太陽,急忙向西天逃去,飛快地,就像兩隻風火輪、夸父跑著,追著,快了,近了,就快追上了!突然,太陽放出熾熱的火焰,向夸父噴射而去!」這是加快的節奏,增加緊迫感。
「路過大澤的時候,夸父剛要喝水,就感到無比疲憊。夸父的呼吸紊亂起來,心跳也忽快忽慢,最後瞬間停止,他的眼睛失去了光芒,漸漸閉上,在倒下的那一刻,他奮力擲出手杖,那最後的手杖直插進土裡,漸漸地長出了一些枝條,枝條上長出了綠葉.一棵,兩棵……迅速地繁衍,大地上一片桃紅柳綠……」這是放慢的節奏,增加抒情性,往讚美詩上面靠攏。
謝邀。
關於字句的節奏,王小波在《我的師承》里,舉過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普希金的《青銅騎士》,查良錚先生的譯本如下:
我愛你,彼得興建的大城,
我愛你嚴肅整齊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麼莊嚴,
大理石鋪在它的兩岸。
王小波還列了另一位先生譯的《青銅騎士》作為對比:
我愛你彼得的營造
我愛你莊嚴的外貌
我覺得這兩組對比,很明顯了。
作為宏觀文本的節奏,其實更接近結構了。
布爾加科夫還是誰評論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缺點之一是,他太緊張了,總喜歡不斷添加懸念,不斷抓住讀者,甚至有點神經質。相比起來,托爾斯泰的小說就鬆弛一些:緊一段後就松,松一段後就緊。
說起來,雖然我並不認為《射鵰英雄傳》是金庸最好的小說,但故事節奏方面,這個小說可能是他最好的。從開始平靜祥和的生活,到風雪驚變家破人亡;包惜弱和完顏洪烈小插曲後立刻連江南六怪戰丘處機;李萍和郭靖平靜生活之後立刻連蒙古諸事,江南六怪出現和荒山夜戰,之後是郭靖的練功史相對輕鬆,接著梅超風崖頂疑陣——這還僅僅是小說不到1 /5,之後起起伏伏,有讓人舒心的,有讓人揪心的,但大體舒展自如,讓人不至於太緊張(《連城訣》就太緊張)也不至於太放鬆(《俠客行》簡直有點散)。
或者打個比方,文本的節奏就像跑步時的呼吸,可以急促,但不能亂。
大致如此。
@尚愛蘭老師說的很好,但我總覺得忽略了一樣最重要的——真情實感。
蘇軾說「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在我看來,一篇文章的節奏的本質就是作者情感的變化軌跡。《蘭亭集序》節奏如何無需我多言,王羲之當時的情況也絕無可能再以技巧輔之,他只是寫了自己心中所想,毫無掩飾,就那麼簡單。生活中那些真正打動我們的文章大多難逃「真情實感」這四字。
所以要把握好一篇文章的節奏,倘若要講技巧,不是不可以,但矯揉造作不可避免,故落了下招。依我之愚見,完全沉醉於寫作之中才是上策,節奏自然而然就顯現出來了。
換言之,文章節奏的把握的重點在於對情感的捕捉。
那麼哪來那麼多真情實感呢?
大部分人不過兩點一線的生活,閑暇又被小白瑪麗蘇簇擁,又能對人生以及外界的事物有什麼感悟或感受呢?
所以,
一.多讀書(雜文首推),慢慢就會形成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有條件的話,去外面走走
一點淺見.
小說的節奏就是情節間推進/銜接
往細了說就是人物心理/事態/環境轉變的起伏更替,敘述的繁簡之類的
議論文的則是論據/事例的篇幅和各自的銜接
總/分/總 就是很典型的議論文的節奏
散文的話就是情緒/認知的由淺打到深的表白
按我的理解就是 作者會用感悟/說段故事/總結或者感悟(說教)/感悟(說教)/感悟(說教)
散文的節奏就是作者想要什麼節奏 就是什麼節奏
文字的節奏,難以有準確的解釋。它如人的呼吸。一個人緊張,興奮,呼吸必定紊亂。但是睡著的時候,呼吸是相對穩定的。睡得越甜,呼吸越勻。文字的節奏,就好比人呼吸的節奏。在遭遇不同情感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波動。這文字的波動,就是其節奏。
看一個人的文章,看得細緻,你從他行文節奏上能揣測出他當時書寫時的環境,心情,甚至精力充沛與否。余華認為,寫作其實是個體力活。其實沒錯,操縱情感波動極大的文章,沒有充沛的體力是完成不了的。寫到一半的時候,體力不支,行文必定受阻礙。所以魯迅說,寫文章要真的寫不下去,就不要再寫。我想這裡指的並非才氣枯竭,而是體力枯竭。
高手的節奏不容易看得出來,他們有足夠的才氣來掩蓋。但當讀者一旦順著他的筆往下走,漸入佳境,突然覺得情感受到干擾,有「跳戲」之感,往往是作者這時候節奏出了問題。然後再讀,又步入了另一種感覺當中,很可能作者到這時停了下來,隔了一段時間才接上。
作者寫文章往往也是需要熱身的。提筆的開始,狀態一般,寫到小半,語感才流暢。所以很多文章開頭平平,而精彩在中後段。如果起筆就驚人,多是醞釀已久。也有的開頭寫的極好,到了末尾草草收尾,很可能是時間,體力上有了限制,不能保持節奏,乾脆收筆。
一個成熟的作家,必定有穩定的文風,有跡可尋。真正的高手,獨特的節奏感,別人很難模仿。所以為什麼古龍風模仿字面極其容易,三五句以後就畫虎刻鵠。因為古龍的行文推動力完全無法複製。
很多世界名著,為什麼讀起來覺得很平常。我想大多是被翻譯破壞了原本的節奏感。光是翻譯了基本意思,其中韻味卻沒保留下來。好比一道好雞湯,除了營養,還有美味。單是提煉營養,味道卻成了一碗中藥。
試想,如果翻譯唐詩,宋詞,或古龍的小說成英文。簡直不敢想像。
每個作家青年,壯年,晚年,所寫的東西肯定是明顯不同的。因為他們本身的情感在變化,節奏的波動頻率也在浮動。往往作家進入狀態時候的寫作,能出妙筆。因為這是節奏順暢,最容易獲得靈感。極度高興,悲傷的時候,情緒雖然紊亂,但是神經最敏感,所以也最能寫出好東西。
很多作家喜歡喝酒,喝完寫得好。古人大多如此,醉後情緒在一段時間內,既敏感又穩定,不容易受外界干擾。李白的《將進酒》,怎麼看都像是一氣呵成的,毫無阻礙,應該是節奏感極強的時候寫的。而他寫《贈汪倫》,總感覺有勉強之感,甚至不像是一氣寫完。彷彿斟酌著交差。
蔣方舟的文章寫得很好,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但總是覺得哪裡不對,仔細看,節奏不對。她的節奏似乎沒有和她的情緒同步,所以文章再好,都像是為了交稿的作業。作者寫文章時如果情緒並不好,不經意就要影響行文的節奏。開始勉強維持的穩定,到了某個段落,就雜亂起來,開始漂浮,這說明心境開始出現了浮躁。
好文章內藏一條氣脈。一口氣看似無影無蹤,而貫徹始終,能保持不斷,就算大功告成。史鐵生的散文有的雖然短,但是氣脈穩定,很少斷。如《合歡樹》、《秋天的懷念》,順著他的筆走,會流連忘返,感動不已。這口氣就像是人的呼吸。呼吸順暢,悲喜隱忍,所以沒有強烈的異常波動。所以文章推進,疾徐有致,三百字以後,可以開始拉動讀者的情緒。一旦讀者的情緒開始同步,中間不跳轉,最後情感升華,就能刺激讀者的深層神經。這也是為什麼厲害的文章,能把讀者看哭。
一篇文章只要在節奏上跳了三次以上,基本就沒感動讀者的希望了。因為每次跳轉,意味著讀者積蓄的同步感就崩潰了一次,必須重來。最後難以升華情感,而保持讀者情感的粘性。
馮唐的《三十六大》,行文破碎,推進時快時慢,看得就像是個大忙人在百忙當中抽空寫的文章。儘管都寫得好,但是氣斷過很多次。而我看當年朱自清的《背影》,其實語句平淡,但是一口氣沒斷過。所以平平的文字,到了最後,積蓄成了強大的文學衝擊力。有點像一根針,起初是一根筷子,慢慢磨,沒有停,磨到最後,輕輕扎一針,立馬見血。
《西遊記》的節奏大部分極好,偶爾也會有斷掉的時候,似乎是作者停了下來。但是這樣一部大長篇,居然能保持大方向的推動穩定性,實在難得。其中人物的語言,節奏感極強,該快則快,該慢則慢。單單有幾段人物語言,看得我神魂顛倒。功力不得不說少有。
蒲松齡同樣有強大的節奏把控能力。他的筆下,文句幾乎是從來不亂的。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穩定性。而很多年輕的作者,比如我,大部分時候,穩定性是很差的。像是失眠者的呼吸,不能均勻,顯得雜亂。
我常說,看一個作者文字的功夫,不用多,翻一頁就夠了。有人不信,說一頁能說明什麼問題。其實可以說明問題,作者的節奏是融入所有文字的。節奏極好的人,簡單掃一眼,就能看出文字里藏的氣脈。單是在一頁內容里,氣就斷了,亂了,突起突伏,功夫肯定是不到家的。我自己就是個例子。
以前常常困惑,很多作品其實字面上的功夫接近,文采也相等。但是為什麼有的看起來就順眼很多,有的就讀不下去。現在想來,就是節奏感的駕馭能力之別。有的文章寫的文采飛揚,但是脈絡支離破碎,根本無法同步情緒,基本是堆砌起來的。
現在覺得曾經高看了很多文章,也低估了很多文章。譬如王勃的《滕王閣序》,以前只覺得句子寫得妙,但其實更強大是它沒有絲毫停澀的氣脈。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贈衛八處士》,都是傑出的代表作。 而北朝民歌《木蘭辭》、曹操的《短歌行》,總覺得寫的好則好,氣韻少了點味道。而莊子的《逍遙遊》雖然是背不出來,想起來,幾乎是完美的。
我覺得,好文章永遠是一體的,一氣的,沒有特別的重點,非重點之別。所以我雖然自己文章寫得爛,但始終反對給文章劃幾個重點,加粗幾行字。或者怕別人讀不懂,自己加個註解。我偏執的認為,一個作者,儘力寫完一篇文章,他的使命便已經完成了。至於此後的事,讀者怎麼讀,怎麼看,怎麼評說,文章自有它的命運。就由它去吧。這才是對最自己的作品最大的尊重。
題主看過《海賊王》么?
主角一夥一次典型的冒險,幾乎都是這個套路吧:
平靜好玩的海上生活(松)
突然出現的狀況(緊)
狀況背後的背景介紹(緊)
狀況被主角或其他人解除(松)
主角一行人到了新環境,觀賞當地人文風光(松)
在新環境後發現了新的潛在敵人(緊)
同時主角又在新環境下找到了盟友(松)
主角或盟友被敵人攻擊或其他什麼,危在旦夕(緊)
一行人對敵人大打出手(更緊)
在無數次被敵人慘虐後,主角大翻盤(好緊好緊)
最後,一行人轉危為安,大家高興的在一起大開宴席(好松好松)
我會告訴你把括弧中的辭彙適當替換一下就是個床上生活指導么?
當然,我想告訴題主的就是這樣,一個文章的作者在做到張弛有度,其實是對我們人類一種審美需要的「靠攏」,這種審美需要,最早在音樂中就被稱作」節奏「。
而為什麼這種叫」節奏「的審美需要會被人們普遍的歡迎和喜歡,我想這不是一個好講透的問題。我想了半天,只好叫題主你觀察一下身邊的現象:
為什麼陶醉在一首好聽的音樂中人們常常在打拍子?
為什麼在那些人們喜歡的劇集中,人們偏偏要他們的主角在劇情中歷經種種磨難卻最終轉危為安,我們為什麼不寫一整本書的」主角和他中意的妹子們毫無節操的舒緩而快樂的幸福生活」?
為什麼一個有趣的演講,需要在冰冷、正式、專業的演講詞中加入一些或笑話或讓人感動的故事作為調劑?
……
這一切的背後都是一個叫做「節奏」的魔法在作怪。題主你對我的回答滿意么?很希望在知乎看到破除感情, 由解釋感覺進入量化科學的問答, 這是個好問題, 但卻找不到好答案。
節奏用來解釋文章是因為節奏有其規律感。
我以下從四層分析節奏
0. 字眼
1. 句子
2. 文章
3. 故事
字眼上不好說, 要顧及前文後理, 通常來說: 特別的事物或者生僻的字會變得很重要。
字眼的輕重會影響到句子的節奏
句子常說有輕重之分, 而輕重不是科學說法, 量化來說只是
1. 用長的句子
2. 特別的句式
用長句往往會令說者疲倦, 比如說,
"像東北寒風天似的嶺南地區沒有一處不使人感覺到身體手腳都像在雪櫃中取出來的章魚那樣連自己都不想碰到"
本來不斷加入形容詞是描寫文的不二法門, 但字數會影響到讀者的記憶力, 也不易重用, 不能重用就表示很難找到規律, 而節奏也就混亂了。
有一定程度分量的內容後, 經過思考, 必然可以做出更為好讀的文句的
首先要修剪句子:
中小學中最大的一個毛病是字數限制, 這會令到學生的文章表達過於擴充完整, 失去文學味道。
用回這個爛例子吧(我也不知道怎麼想到這個奇怪的東西):
"像東北寒風天似的嶺南地區沒有一處不使人感覺到身體手腳都像在冰櫃中取出來的章魚那樣連自己都不想碰到"
"像xx似的"是常見的框架比對象更大的的比喻修辭用字眼, 其中"似的" 這個詞語裡面的關係十分轉折, 而且"似"和"像"的表示關係重覆了
"嶺南地區如東北寒風天般, 無處不使全身變得像章魚; 那隻連自己都不想碰到, 在冰櫃中取出的章魚。"
只要重用一下那奇怪的暗喻對象: 章魚, 節奏感就出來了!
會編程的朋友也想一下這句
$priceOfHSBC = str_replace(array(",",""),"",array_slice(explode(" ",http::buildRequest("http://mystock.com/service/price.service/?code=".$db-&>Result($db-&>Query("SELECT number from stock_table WHERE name = "HSBC"))-&>getReturn(0,0))-&>getResult("password")),1,1));
正常來說會斷一下句吧, 但也常有很多一行派, 不過如果變成這樣,
$priceOfHSBC = str_replace(
array(",",""),
"",
array_slice(
explode(
" ",
http::buildRequest(
"http://mystock.com/service/price.service/?code=".
$db-&>Result(
$db-&>Query(
"SELECT number from stock_table WHERE name = "HSBC""
)
)-&>getReturn(0,0)
)-&>getResult("password")
),
1,
1)
);
就易看了點了
--------------------------
到文章
文章就是一篇文看起來如何做成規律感了,
可以從結構入手, 議論文中的引言, 破除反方點, 我方點, 破除反方點, 我方點, 總結; 等經典結尾就像流行曲一樣可以預視的整齊。
節奏的基本是規律, 但規律的基本卻不是整齊。
1221 是規律
12321 也是規律
1331 15"10" "10"51 當然是
只要內容夠的話1234 也是個十分爽快的結構
除了段落結構之外, 對於描寫文和記敍文來說, 灌通全篇的很多時還有通感修辭, 用了通感之後能讓再平白無奇的事情都多了一重幻想出來的速度。但如果不用通感, 直接從感官上刺激的話, 那就更爽快了。
想想下面兩個記事:
1. 回家途中, 腳步和心跳呼應著, 一步一步, "鈴鈴..."旁邊自行車的清脆感把這節奏再加快點了。
vs
2. 我前面的那座20層的大樓, 竟然突然間都倒下了, 倒得真快。
看看無論事情有多重大, 只要失去比較, 就會失去時間感, 那就失去節奏感了。
只要輕輕的改成這樣
2. 我站在街的對面, 發了呆地望著對面... 本來樓還在的, 突然就變了紛飛的塵土, 然後就變成藍天了...我還沒轉過神來。
哇, 這是超清脆的三拍啊!
如果在下面兩段再來一次, 就是往文學作品的方向前進了。
回到家門前, 站在門前按了下門鈴... "叮噹..."門還是沒有打開, "叮噹..."家裡難道沒人嗎?, "叮...", 眼前由一片灰暗變成了一片亮白, 看到窗外的陽光, 還是中午啊...
為什麼音樂中一小節五拍的樂曲很少?
因為雙數拍可以容許每個相對的強拍子都有相呼應的弱拍子
而3拍的常見是因為後面兩拍對人類記憶的負擔還算很少,在四拍中,自然是一強三弱,如果把弱拍子放到4個, 那就要花很多精力才可以掌握節奏,容易引起聽眾不快,也無法組出如2拍或4拍那種強弱強弱的穩定模式
節奏是要讀者感應得到才叫節奏, 難以感應的, 就算你像寫五拍歌一樣重申了一百遍也只是讓人不舒服。所以節奏有沒有, 好不好, 可以先幻想一下你的對象讀者, 等級高和等級低(請恕我用等級來比較他們)的十分不一樣。
高等級的讀者, 就是讀文章時已經習慣花大量的暫存空間, 能把信息在很長的時間得才一併處理的, 比如說是古文研究人員、法律文件相關工作者、高程度的外語學習者等。
低等級的讀者, 不外乎習慣於看微信雞湯也當成閱讀, 或者習慣於長時間讀網遊修真總裁王爺的一群。
像作曲一像, 把大型交響曲寫出來給普通流行音樂的人來聽, 十有八九都感到過於疲倦或者不明所以, 聽不下去。
======================
故事(是說超過一章以上的故事)
故事的節奏不外乎起承轉合及其重覆實現。
每幾章都會包含的起承轉合, 在整個故事框架中也是起承轉合的其中的一個部分。
但如此可預視的節奏當然不是一個既定的模版。
在現代的的劇本寫作中, 倒序法也成為了預設備選模版, 大有挑戰平敍的勢頭, 但是因為其結構過於獨特, 又開始有重覆變悶的感覺了。
因此, 對於大型故事來說, 層層推進, 高潮迭起, 急潮勇退, 基於人類的激勵機制, 是永恆的定律, 不打亂其期望就是最好的節奏。所有其他的結構只是錦上添花, 或者從某些人眼中只是畫蛇添足, 而且中間並沒有很好的準則。
像Matrix Reloaded 中開始寫Trinity 的一幕倒敍; 好是避開初段沉悶的氣氛, 不好是令讀者一直帶著尋找和這段連結起來的線索的精神負擔。
說回故事中的節奏怎麼才叫好呢? 答案在於上面"高潮迭起"中"迭"的密度、高度、落差, 熟識Agile 的我們這一代, 耐性是比以前少的, 高速迭代成為所有人的期望。
即使寫的是慢條斯理的描寫、風景、風光遊記等, 最好也不要以閱讀時間來提示讀者其重要性, 要以精神上的震撼, 以及其奇情、反常的程度來留下印象。
-------------------------
寫在最後
文章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自由, 因為其線性的展現模式和人類思考速度限制, 在寫作和閱讀的過程中, serialize (線性化)和unserialize(重新結合) 的過程十分之殘破, 讀者會運用其人生經驗組合去來的想像力來補完對象的形象和感覺, 而作者則會猜測讀者幻象力的程度來進行serialize。
如果想要好的節奏, 把自已當成讀者讀一下, 把情景幻想出來的時候, 你是用到你甚麼個人經歷得出這種unserialize 的方法的呢? 把它一點點的再加進去, 就可以慢慢地修補那殘破感。
回到家門前, 四周的氣息似是虛構的世界, 像是暗綠色的, 站在門前按了下門鈴... "叮噹..."門還是沒有打開, 那制式化的門鈴聲竟重現得比現實更為現實; 我控制不住我的左手再按, "叮噹..." 家裡難道沒人嗎?, 我的左手不受控了, "叮...", 眼前由一片灰綠變成了一片亮白, 看到窗外的陽光, 像無限的白色, 無限的光亮, 無邊無際... 看來這天還有12小時。
有人在剛讀的時候就是幻想這個感受嗎?世人以為對文字的感覺是靠閱讀小說、散文訓練出來的,其實我們自幼都是背誦海量古詩背出來的。
文學的最高階是詩歌。唯有大腦存了巨量詩歌,才會逐漸對文字的內在韻律產生觸覺。不以目視,僅以神遇。
這時候文章已經不是語言和文字,而是你看到的天地神韻,借著漢字的身體,向你傳達妙不可言的感覺。雕琢文字的皮相之美,自然不在話下,可知是骨相之美,才是真正妙處所在呢。
「基本不讀,我至今每天都喜歡讀詩歌。蘇軾用五六個字,就能讓我歡欣體味一天。」
不能完全同意, @張佳瑋的回答。認為該答案並沒有揭示問題的本質。故補充如下。
節奏,最普遍的理解是指音樂的弱長短之分。意同節拍。例如,音樂有1/2,1/4。1/2拍的時候,一小節分成2拍,一強一弱;1/4拍的時候,一小節分成4拍,強弱次強弱。
映射到文章中,節奏,是篇章、段落、句子之中各要素的長短輕重之分。文章的節奏與音樂的節拍類似,例如舞曲的節奏和進行曲的節奏的區別,辯論稿和情書之間的區別。
贊同獲贊最多票數的 @尚愛蘭 老師的見解。
老師說得很好,是從學生寫作文的角度舉例說明的。我是一名業餘的文字(小說)鑿船工,且從小說的角度,藉此題來說一說個人對「文章節奏」的理解。
一、 何為文章節奏
例如1:
在另一個問答里,有人說讀《繁花》*金宇澄 可以體現文章的「節奏」,不敢苟同。
第一章---繁花
阿寶十歲,鄰居蓓蒂六歲。兩個人從假三層爬上屋頂,瓦片溫熱,眼裡是半個盧灣區,前 面香山路,東面復興公園,東面偏北,看見祖父獨幢洋房一角,西面後方,皋蘭路尼古拉斯東 正教堂,三十年代俄僑建立,據說是紀念蘇維埃處決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打雷閃電階段,陰 森可懼,太陽底下,比較養眼。蓓蒂拉緊阿寶,小身體靠緊,頭髮飛舞。東南風一勁,聽見黃浦 江船鳴,圓號寬廣的嗡嗡聲,撫慰少年人胸懷。阿寶對蓓蒂說,乖囡,下去吧,紹興阿婆講了, 不許爬屋頂。蓓蒂拉緊阿寶說,讓我再看看呀,紹興阿婆最壞。阿寶說,嗯。蓓蒂說,我乖吧。 阿寶摸摸蓓蒂的頭說,下去吧,去彈琴。蓓蒂說,曉得了。這一段對話,是阿寶永遠的記憶。
《繁花》很出彩,有自己的語言特色,但它通篇都是短句,沒有「抑揚頓挫」的感覺,所以是不可能讀出很好的「節奏」的。
對它形象一點的比如,就像下圖:
通篇都是短句,文章就有點兒「波瀾不驚」的感覺了,很難品出「高潮」與「低潮」的區別,都是小波浪,再放大,遠觀(通讀全篇)就成一條海平線了。正如下圖:
一條直線,太單調,不可能有好的節奏。所以,要想文章體現節奏,切忌「波瀾不驚」,而是想方設法變成「抑揚頓挫」or「高低起伏」。
畢竟,文似看山不喜平嘛。
例如2:
說起文章的節奏,阿城的《棋王》與《遍地風流》其實都有所體現。
就拿《遍地風流》第一篇《峽谷》的開頭來舉例:
山被直著劈開,於是當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約是那刀有些彎,結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許,愈近峽口,便愈低。
森森冷氣漫出峽口,收掉一身黏汗。近著峽口,倒一株大樹,連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麼不測之事,把大樹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裡。峽頂一線藍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隻鷹在空中移來移去。
阿城的文,語言簡潔,鍊字出色,描述精準、達意。
第一段的後面一句,句子由「長」漸變到「短」,字數呈下降趨勢,最後一句的單字「低」更是有戛然而止的感覺,所以是一個「下坡」的節奏。
第二段描寫峽口內外的景緻,整段似乎感覺不到波瀾,但最後一句卻突然描寫到「鷹」,而且是完全區別上文2、6、2複句節拍的1。就單單一句,短而平凡,但卻是整個自然段的點睛之筆。通過前後文的區別,這就體現出節奏了。
例如3:
《戰國策》之《荊軻刺秦王》的一小段: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句子越短,節奏越快,這是中學語文老師經常提到的。但這一段真正出節奏的是,句子短小精悍之餘,不忘摒棄一味求短的慣性,字數的搭配是6-2-6、8-8、3-3-4-2、2-2-3、3-2-5。這五個句子,你讀第一、第三與第四句是不是特別有感覺?特別有一種節奏感?因為「不工整」,所以有「波瀾」,「波瀾」即是節奏。
波瀾即是節奏。
但有人會問,最後一句不也「不工整」么?沒有節奏嗎?單句來說,最後一句是有節奏的,但前後文聯繫起來看,就不一定了。
整個自然段是描寫荊軻刺秦王時的「突髮狀況」,要體現「快」與「急」,但最後一句是3-2-5,句子趨勢是節奏上升的,與整個段落急促向下的節奏聯繫起來看,就不那麼「協調」了。畢竟,體現節奏的「快」時,一般都用「下坡」的趨勢,而不是「爬坡」的走勢。所以,最後一句讀起來,才是整個自然段最「突兀」的地方,它其實是有破壞整段行文節奏的嫌疑的。
但是,這也是前後文的必須。因為荊軻最終並沒有刺到秦王,所以不能為了行文的整體節奏而篡改事實的描繪。因此,這是為了銜接下文的描寫而需要破壞節奏的地方。
這是細分到文章自然段的每個句子之間,前後節奏的變化問題。也可以說,是句子間的節奏。
例如4:
下面是我百度隨便翻的一章,是節選自《金瓶梅》*蘭陵笑笑生 的一個自然段:
但見:交頸鴛鴦戲水,並頭鸞鳳穿花。喜孜孜,連理枝生;美甘甘,同心帶結。一個將朱唇緊貼,一個將粉臉斜偎。羅裙高挑,肩膀上露兩灣新月,金釵斜墜,枕頭邊堆一朵烏雲。誓海盟山,搏弄的千般旖妮;羞雲怯雨,操搓的萬種妖嬈。恰恰鶯聲不離耳畔,津津甜唾,笑吐舌尖,揚柳腰,脈脈春濃,櫻桃口,微微氣喘。星眼朦朧,細細汗流香玉顆;酥胸蕩漾,涓涓露滴牡丹心。直饒匹配眷姻諧,真箇偷情滋味美。
如果有人問,哪一部小說最體現「文章節奏」這個主題?那我個人會推薦《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本奇書,值得欣賞的點太多太多了。但我最欣賞的是它的節奏,行文的節奏。
第一句的「交頸」VS「並頭」,「鴛鴦」VS「鸞鳳」,「戲水」VS「穿花」;第二句的「喜」VS「美」,「孜孜」VS「甘甘」,「連理枝生」VS「同心帶結」。兩句連起來讀,意味更濃。
朗聲讀起來,有什麼感覺?是不是對仗出奇工整?是不是前後吐字、吐納氣息都特別有感覺?是什麼感覺?抑揚頓挫?僅此而已?好像不止如此。你是否記起中小學時代朗誦七言律詩時的那種感覺?朗朗上口?神通氣爽?還是……
不用冥想了,這是對仗滋生出來的「韻律感」,也是文章的節奏之一。咱那些個古詩詞是最體現「文章節奏」的東西!七言絕句尤甚!
其實,文章的節奏可以由多種形式來體現,這種帶著韻律的對仗只是冰山一角。
因為我是文字鑿船工,所以下面從小說上來談談。
二、 文章節奏的分類。
每一部小說都有一個核心主題,作者圍繞這個「核心」去架構主線劇情,組成一個大故事。大故事可分為一個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又可分為若干個場景,每個場景都有劇情發展的「起承轉合」。
每一個起承轉合,其實都是由「高潮」「平緩」與「低潮」這三者來互相銜接、互相穿插而連貫起來的。
因此,我們可以根據這三個核心詞(高潮、平緩、低潮)來比如文章的「波瀾起伏」,即節奏。根據我的理解,每一個節奏大致可以劃分為如下六類:
這六大分類一一舉例的話,太麻煩了。就像第一個「前緩後急型」,我首先想到的例子是阿城《棋王》後面的巔峰對決。作者非常擅長通過外環境循序漸進的描繪來營造一種「急爬坡」的氛圍,最後突然就高潮了。
這是從小說整體架構來說的,下面我舉一些句子上的節奏變化,大家自己感受一下,然後看看能不能歸類到上面這六大類型中去:
l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反覆)l
工作需要你們,人們需要你們,新的中國需要你們,新的時代需要你們!(排比)l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雙關)l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對比)l
淡黑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反襯)l
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頂針)l
這種作風,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揮革命,則害了革命。(層遞)l
只有一種死,永遠也不代表毀滅,那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發芽的種,脫殼的筍,落地的葉。(部分例句選自&<語文基礎知識手冊&>)……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很多中小學時代我們課堂上學的修辭格,就是詮釋句子(文章)節奏的重要「工具」!例如反覆與排比,甚而復迭與層遞,都可以增強節奏,渲染前後文的氛圍。
因此,很多人會問,如何讓自己的行文節奏更棒?很簡單,把初高中涉及到的那些個常用修辭格學會、學透,融會貫通,那你行文節奏的掌控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至少,在單個長短句或是自然段上都不會再出現「沒節奏」的問題。
三、 標點符號對節奏的重要性。
標點符號在文章字裡行間處處出現,但很多人(包括巨量的網路小說創作者)都無法正確把握。這是很讓人費解的事情,鴻篇巨著連個標點符號都無法正確運用。這是大部分網文的通病,因此,你在閱讀一般的網路小說時,很難找到「節奏」的蹤跡。
爽文大部分是在劇情發展的節奏上爽,行文的節奏卻大部分是一塌糊塗。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不能說是全部,但有很大一部分上,是源自「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
阿城說過,標點符號在他的文章里,就是起的劃分節奏的作用。
例如:他站起來走過去說。
改成:他站起來,走過去,說。
此處的節奏就出來了,都是標點符號達成的效果。一個標點就劃分了一個動作,連起來便是節奏。
說個題外話,有很多人都說文章不要用長句,能用短句就用短句。通常把持這種觀點的人,十有八九是無法好好掌握標點符號的。行文不要太刻意,長年累月,琢磨出自己的風格就好,無關長短句。只要標點符號用得好,長句甩得溜的大有人在。
四、 不得不提,「的」與「了」對文章節奏的影響。
余光中先生對白話文有很深入的研究,其中他曾提到,白話文里「的了嗎也」用得很濫。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包括對我自己以前的文章回顧,當代的我們時常在寫文的時候,還真的濫用「的」與「了」這倆字了。
具體的例子就不談了,大家看看這篇《論的的不休》就能明白個大概:余光中《論的的不休》
歸而總之,其實「的」與「了」字的濫用,是會對行文的節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的。個人建議,能少用就少用,多少也得注意一下。
以上,一家之言,見笑了。
先不說文章的節奏,我們來個對比。
在高中的時候,我看過顧城的一篇詩論《一瞬間破譯出飛翔的所有秘密》,裡面他說"有些句子是有它的韌性的,例如「是樹木游泳的力量/使鳥兒保持它的航程/使它想起潮水的聲音(出自顧城自己的詩《是樹木游泳的力量》)這樣的句子是有韌性的,你輕輕彎折一下它,是不會折斷的。"
顧城這段話說的玄之又玄,之後我也琢磨了好久,究竟他所說的韌性到底是什麼?後來我發現了,是詩歌中具有的格律美,說是格律似乎也有幾分牽強,但是讀起來能抑揚頓挫,真的和一節節的鎖鏈。
我再舉幾個例子「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隻身打馬過草原」;「高尚是高尚者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這幾句詩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詳,在我看來這些都是有韌性的句子。
題目是文章的節奏是什麼?大家大可以去讀讀前後赤壁賦,讀讀滕王閣序,這些文章的節奏好到讓人一氣讀完,渾身舒暢。
至於現代文學裡面,大家去讀讀看金庸那幾段精彩的打鬥描寫。這就是節奏。
所以我覺得文章的節奏大部分來自於寫文章前的準備與積累,時候到了,寫文章之時心中自有一股氣。順著寫下去的文章,想沒節奏都困難。說到節奏,想到一組譯作的對比——曼德爾施塔姆的《列寧格勒》(在此僅試舉第一節):
北島譯文:
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淚,
如靜脈,如童年的腮腺炎。黃燦然譯文:
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猶如淚水,
猶如我的纖維,猶如我童年膨脹的腺。楊子譯文:
我回到了我的城市,這像眼淚,血管,
和童年的腮腺炎一樣熟悉的地方。劉文飛譯文:
我回到了我的城,這非常熟悉的城,
熟悉到每道紋理,孩提起就在此周遊。菲野譯文:
我回到我的城市,我熟悉這裡的每滴淚水,
每條街巷,我熟悉孩子們的血脈線路。顧蘊璞譯文:
我回到了熟悉至噙淚程度的我的故城,
連木石的紋理和兒童微睡的淋巴都熟稔。晴朗李寒譯文:
我回到了我的城市,對它如此熟悉,
就像淚水、血脈、兒童腫脹的腺體。
且略去是否忠於原文的句式,單就韻律節奏而言,私以為北島的譯文略勝一籌。
個中差別,各位且細細品來。
這問題也是我想了解的,個人愚見,文章的節奏1,和標點符號的運用有關。2,和用詞有關。3,和文章主題有關。現在很多人寫文章一味的追求詞藻華麗,整篇文章讀下來卻不知作者想表達什麼,文章應該簡約,平實,不需要太多華麗詞藻,三言兩語道盡人生哲理。
我們往往用」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來形容文字的節奏感好。廢話不多說,請認真、仔細、連續、依次讀完下面文字。當你讀完發出」卧槽「的感嘆時,請一定點個贊,以資鼓勵。
「……詔高力士潛搜外宮,得弘農楊元琰女於壽邸,既笄矣,鬢髮膩理,纖穠中度,舉止閑冶,如漢武帝李夫人。別疏湯泉,詔賜澡瑩。既出水,體弱力微,若不任羅綺!光彩煥發,轉動照人。上甚悅。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以導之……」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待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想當初,慶皇湯,太平天下,訪麗色,把娥眉選刷。有佳人,生長在弘農楊氏家,深閨內,端得玉無瑕。那君王一見了,歡無那!把鈿盒金釵親納,評拔作昭陽第一花。」
上列三段讀罷,對文位元組奏應該有一個很直觀的認識了。朱光潛《散文的聲音節奏》
語言文字應用
請稼軒詞 《南鄉子 京口北固亭懷古》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節奏上大概是次強,弱,強,弱。
這大概就是文章在字句上的節奏。
和唱歌一樣,藝術是相通的,書法,文章,音樂,都應該有節奏,藝術的存在最大的理由就是表達,以情感為主,你想想,你哭泣或微笑的時候是不是也很有節奏呢,自然而然的…
啊…
大海…
你真tm大…
這問題很難啊。
往大里說,起承轉合。
又分各種不同的情況,體裁:散文,小說,戲劇……乃至短中長篇,各有不同。
且,不同中又有不同。
以短篇小說(萬字以內)的「起」為例,該有多少字?技巧運用得好,甚至可以以九千字寫一個開頭,再以一千字把後面三步都幹掉。當然,極端了。
所以這自然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事,千言萬語怕也不成。
此外,除開技巧,要說這裡頭沒有所謂」不能言傳只能意會「的東西,是不對的。
我較為激烈地否認天賦,文章的天賦,在我看來只是積累而已。前面教師答案中舉出的二年級小學生的文章的例子,我想那與天賦是無關的——
往具體里說,或許更複雜。長短句的配合,格律,韻腳,乃至段落間的呼應,詞語的尋找與安置,無窮無盡的具體問題都與節奏有關。
我想我是說不清楚的。
截止到這一行,我的節奏是:懶。還有無知。
然而我以為控制節奏的第一要素是讀書。第二要素是不住筆地寫。曾經,有些人問我如何寫小說,我答:先寫一百萬字我看。
而寫到一百萬字的人大都不再問我了。我猜是他們自己有了答案。我還猜他們猜到了我的答案和他們自己有了的答案沒甚麼太大區別。
關於節奏的事,我想,類似吧。
你可以讓孩子來讀,能把文章感覺讀出來,自己也就能寫好了
粗略的講,在劇情脈絡上,要鬆緊有致,如同人的心臟跳動般,緊張的時候心跳加快,平靜的時候心跳均勻,不是一條平穩的直線一直延伸下去,也不是沒有規律的胡亂跳動。 在具體到文字處理上時,該簡單幾筆帶過的,就不添這麼多廢話。該詳細描寫的,應多添筆墨。
推薦閱讀:
※質樸平淡的文筆和拙劣的文筆的區別是什麼?
※如何構思一部小說?
※你写过或者听过哪些「邪性」的故事?
※劉震雲的小說運用寫作技巧了嗎?如果運用了,請問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
※100字以內如何寫出一個主角經歷傷害然後殘忍復仇的故事?
TAG: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