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年婦女和普通中年婦女沒啥兩樣?
本質上是個階級問題,教育對抗不了階級差異帶來的焦慮感。
我覺得應該跟知識沒有更新有關,大多數人接受知識的動力都是功利,只在乎是否有用,上大學接受教育是為了將來工作有個專業選擇,等工作了以後能在自己工作領域裡更新知識的人都很少,更別說其他領域,哪怕是常識性的知識也不想知道啊!大多數人的心理就是知道那麼多有什麼用啊?也不影響我吃飯睡覺。。。
所以說這個不是女人的問題,也不是什麼中年女人的問題,這根本就是人本身的問題,不分男女的問題好嗎!我這個中年婦女對於歧視中年女性的問題很是氣憤,哼╭(╯^╰)╮哈哈哈~這個和男女無關,和年齡有沒有關係不知道,
我爸也是這樣,他老人家是文革開始前考上北京某大學(非北大清華),後來還一直當老師,
50歲左右的時候也出現這個癥狀,不過他不美分,也不五毛,美帝和TG一起罵 - -
不信佛,但喜歡去廟裡抽籤……什麼事都要抽個簽,還花錢買開過光的大米藏在床底下之類的……
當年周老虎那麼明顯的造假,他非要說是真的,最後證實是假的之後,他依然認為肯定是真的,堅持認為官方有陰謀……
特別希望中國和美國開戰(倒不怎麼反日),
喜歡看《毛澤東XXX秘事》……這類的書 - - 我翻過幾頁,只能說……不堪入目啊不堪入目……但他看完以後,一副知道了國家機密似的表情,能躊躇滿志好幾天OTZ
我媽一直是個天然呆,所以癥狀和題主母親差不多,倒也不奇怪了。很多人看起來很理性,很「科學」,然而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學到科學精神。
你在接受一個理念時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接受的呢?是否有相關的研究,是否自己實證過。是否真的能理解。還是僅僅因為某個理念」政治正確「而選擇願意相信?
如果是後者,那麼你跟你口中的「中年婦女」並沒有什麼不同。
這裡我想起了電視劇x檔案。男主角有兩句名言:
the truth is out there.
i want believe.
第一句話是科學方法,第二句是迷信之源。
因為問題里的高等教育就是高等技工的意思
不管學習西藥研究,統計編程,金融分析,木匠瓦匠,開挖掘機都可以說是不同領域的技術工人
不管學技術哪家強,高等還是低等技工,對觀念的影響終歸是有限的。
所以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年婦女和一般中年婦女沒什麼兩樣一點也不奇怪。
但是勤於自省,懷疑,更新觀念的中年婦女肯定和懶得多想又可愛的一般中年婦女們不一樣
等我老了也肯定和那些慈祥可愛又愛吹牛逼的老大爺們不一樣。
彷彿看到了我親媽啊卧槽!
我媽是在職的醫生啊,朋友圈都是中醫啊針灸啊什麼的。
我問原因,我媽說,因為學西醫,反而知道西醫是很有局限性的。彷彿牛頓研究一輩子物理,反而最後皈依神學。
然後總是說自己年紀大了忘事,不太喜歡動腦子,喜歡懶散的生活。不過她還是非常喜歡wifi的,也喜歡玩小遊戲。。QQ消消寵打到400+關什麼的。
我偏題想到了其他問題,比如說名人崇拜,權威崇拜。為什麼大家都不能正視人其實大部分是很相似的。想到某富女撕逼的真人秀,裡面一句話Everyone gossips.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每個人都愛八卦。
有的人說哲學,看多到一定程度或許有所改變?但是人性啊人性,吃喝拉撒,愛恨情仇,看多了哲學關屁用啊。
再送給,直接開鄙視婦女掛的人,在座的個位都是辣雞!
誅心的說,你看到了這樣的女士,再看你周圍的男士,也同樣是這樣的人,再看看你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
大概是因為「受過高等教育」和「具有高等知識」是兩碼事…………
這就是只學知識,不學哲學的壞處了。
學知識是有盡頭的,一個人學物理有所成,很可能就對歷史無知;一輩子都琢磨詩句文採去了,就會對轉基因不甚了解。所以現在騙子厲害啊,都行業細分了,有理工科騙子賣核酸營養液,有文史科騙子造成化瓷器多來A夢,躲的了這個,躲不了哪個,你總有無知的領域,總有一款適合你。
學哲學就不一樣了。
學點科學主義,你就會知道,科學和宗教的區別是一個可以證偽一個不能,所以說轉基因不能證明無害就是有害純粹是胡攪蠻纏;
學點人文主義,你就會知道,等級領袖都算毛,自由才是王道,所以毛澤東XX秘史看了沒意思,不如不看;
而不是,
有多少知識,就有多美的人生。
題主之所以不解,大概是因為在腦中虛構了一個『真正的知識女性』的形象。
事實上高等教育所帶給人的影響往往集中於年輕時的那幾年,然而life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than knowledges taught by books。社會實踐中的任何信息接受起來都有一定的機會成本,因此能被一個人同化的部分只佔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對接受哪些部分的選擇則不斷放大為受過高等教育的與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之間的不同;同時,由生物趨利避害本能所帶來的統計規律又刻畫出了受過高等教育和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之間的相似之處。因此,她並沒有符合你腦海中的『真正的知識女性』的形象,是必然而又必然的w
在你提到的6點中,你表現出了明確的價值傾向。你可以試圖將其整理出來,然後每隔幾年重新整理一下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並與之前的作對照,如果有不同,分析一下為什麼不同。
拿自己當實驗材料的話,得出的結論會比知乎上看到的更可靠哦。
中年之後非常容易回歸傳統,保守化,總而言之,就是越來越像他們的父母,年輕時的叛逆,年老時回歸。
還記得嗎?
10歲以前:爸爸媽媽好了不起,什麼都懂!
10歲以後:爸爸媽媽好像也不是什麼都懂!
20歲以後:爸爸媽媽什麼都不懂!
30歲以後:爸爸媽媽說的還是有點道理!
40歲以後:還是聽聽爸爸媽媽的意見!
50歲以後:爸爸媽媽真是睿智,可惜他們已經去世了!
葉嘉瑩這樣的知識女性,在人口基數里可能一千萬比一吧。
樓主的母親這樣的知識女性……查一查恢復高考以後,全國招收了多少大學生吧。我就不查了,懶。姑且算十萬比一吧。
但:
我們生活的目的之一,就是讓未來的社會,葉嘉瑩先生也變成十萬中有一,甚至萬中有一嘛。
將來治國平天下,全靠吾輩。
跨越階級鴻溝是一項曠日持久的鬥爭。
最近,新儒家甚囂塵上,想要搞文化精英主義,搞中式青堂瓦舍里的美國共和黨。文化復辟的醜惡嘴臉昭然若揭。
文化上,我們要「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既不要「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也不要《于丹講〈莊子〉》。
希望我們國家的年輕人不要沉迷在民國大師那種帶著鴉片香味的輝煌里。
老媽是上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她的同學遍布各個top大學的科研崗位,研究院
然後並沒有什麼卵用
她還是要為了柴米油鹽奔波
她當初沒有考上研究生
我一定要考上
大概是為了和群吧……
比如說我自己,高中讀的最好的學校的最好的班,所以周末都是出去看電影,喝咖啡什麼的。平時討論的也是比較深的文學知識,美學知識和理學知識。
然後高考栽了,所以大學差了點。然後三年來沒怎麼看電影,因為室友覺得去電影院浪費。出去玩也只能吃路邊攤,因為她們覺得商場里的餐廳太貴了之類的。最開始很不適應,後來相互體諒了。我跟著她們追網紅劇,她們也開始和我一起看bilibili……
如果按我高中的時候想來,我現在過的真的特別土!但是周圍的環境是那樣,你只能去改變你自己,才能過得更開心。
題主也許覺得自己媽媽浪費了自己的學歷,過得有些無知,但我相信在某些事情上面,父母的心裡跟明鏡似的。
至於聽信朋友圈裡的謠言什麼的,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和父母交流的好機會嗎?
我經常對我媽裝,我被手機的輻射弄瞎了眼,好痛,好痛!然後我媽說,傻逼…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
題主,原因很簡單,環境使然。
你知道作為她們那個時代的女性一路走來不被環境同化得付出多麼大的代價嗎?
我們仔細捋一捋自己認知中的中國近代的傑出女性,那些在當時敢於破除革新,離經叛道,綻放光芒,被現代文藝女青年視若燈塔的如龍女子,有幾個得了善終!
蕭紅、張愛玲、孟小冬、阮玲玉等超脫於時代的女性,她們當中有人風情萬種,能把錚錚男兒百鍊鋼化為繞骨柔。有人才藝通天,巾幗女子不讓鬚眉。有人絕世獨立,半生盡遭白眼冷遇。有人才情無雙,卻在塵埃里凄涼的凋零。
她們聰明嗎?我想她們個個都是頂天的聰明!
她們決然嗎?我想這世上絕大多數的男子在她們面前羞愧不如!
她們美麗嗎?我想是她們讓我們對於美麗有了新的認知和定義!
她們的一生精彩嗎?我想青史留名已然給出了最中肯的答案!
是的,她們活在我們的臆想中、討論里、傳頌中。我們讀她們的書,看她們的戲,聽她們的歌,說她們的事。
但是,我們就是不想讓身邊的女性成為她們那樣的人!
所以,就會產生題主的這個看似擰巴實則發人深省的問題。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的母親最終成為了題主筆下所描繪的那樣!
生活是殘忍的。我相信我們的母親在年少時,也有詩與遠方的夢想,也有瑰麗愛情的憧憬,也有展露鋒芒的勇氣,也有振臂高呼的熱情。
只要是人,誰沒有這些嚮往自由美好的願景呢!
但生活的禁錮,父母的教誨,旁人的眼神,丈夫的期盼一點一滴的改變了她們。溫吞如水,一成不變的生活磨平了她們的希望和稜角。
她們在我們共同建立的體制和規則下慢慢成為了熱衷家長里短,信奉鬼神,好粘便宜,護犢心切的三姑六婆。
對,她們沒有成為我們心目中儀態優雅,舉止翩然,知書達理的新時代知識女性。
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更愛她們。
是她們,犧牲了她們去質疑上一代的權利,給了我們現在能夠質疑她們的能力。
所以,與其在這牢騷滿腹。不如努力的在自己的妻子、孩子身上去延續這異常珍貴的傳承。
這樣,不是更好嗎?
以上。
可能過於煽情,卻是有感而發。不喜勿噴…還是輕噴吧。
這些屬性不就是缺乏自主世俗迷信的表現么,迷信是生理結構決定的生理需要,高等教育無法改變人類的生理結構,生理結構決定心理活動思維模式決定流於世俗的三觀,要拯救中年婦女只能通過轉基因改造
看來看去也沒看出什麼槽點,
1.崇拜中醫。只要不是有病不治,在家搗鼓搗鼓養生有什麼問題,這不跟現在年輕人一窩蜂地要練馬甲線一個道理么。
2.信佛。老了就怕死,需要找精神寄託,而且有時候根本不是信不信的問題,而是遇到的問題無法用常規手段解決,只能抱佛腳。
3. 無腦美分。現在的年輕人只是看看聽聽就隨便崇拜西方了,可父母那一代人是真真切切地體會過TG摧殘的,不喜歡TG很正常,太正常了。
4.反對轉基因或一切新技術。不懂的事情就拒不接受,性格原因而已啊。你媽咪不懂現代科技所以覺得它危險,你不懂黃帝內經所以覺得它可笑,這兩件事有區別嗎?
5.利益被損害就噴。。。。。無力吐槽了,大家給說說這是中年婦女的問題么?
6.中年婦女式啦家常。我真覺得你媽咪聊家常比你聊八卦還高大上些,八卦不就是和你完全不相干的明星們的家常么?
所以,這和高等教育以及中年婦女到底有什麼聯繫?-
阿城曾在一場座談會中說過一段非常有趣的內容,八十年代興起過一陣知識競賽的狂潮,現在的很多電視節目中也不乏此類型。問一些知識點,比如秦帝國的建立時間,馬賽曲是那個國家的國歌,等等。這些東西,知道了當然好,不知道也沒什麼,秦是公元前221年建立的,你告訴我,我就知道了,多簡單的事。受過高等教育,並不代表就是知識分子,我上面講的那些(秦那一年建立的),都叫知,不叫識。所以,現在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差不多都叫知道分子,不叫知識分子。
知識要傳播,就是讓大家盡量多的知道,知道什麼是本事?我告訴你秦始皇那一年統一中國的,當年是什麼情況?其實讓你回答的是為什麼?為什麼秦始皇能夠在這個時候統一中國。這個是你要把知識運用起來。尤其是現在,現在電腦的檢索,知這個問題不是問題了。你很快就可以知了。但是識,我們在這方面落後全世界。
人的智力所在,並不是簡單的說我知道中國不民主,西方國家好,而是我知道為什麼中國不民主,西方為什麼好。以前有個叫錢穆的傢伙,他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然後出了本書叫《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這就是智力。大多數人受教育,初高中歷史課本上關於漢、唐、宋、明、清的歷史,也沒少寫,但你問他得到了什麼呢?我估計是沒得到什麼的,但你問他楊貴妃是什麼時代的人,他一定知道。
知道知識和運用知識是兩個層面的事,我絲毫不會質疑一位受過高等教育人士運用知識的能力,可在座諸位是否思想格局過於狹促,一位醫生,難道她的系統性思維,運用知識能力就只能局限在醫學上嗎?令堂在對佛家,西方世界,民主的認知上,近乎知道分子,不見知識分子當中識的那一部分。
現代教育是培育螺絲釘,把很多人都送上了社會不同的崗位,在各自的體系里承擔著不同的社會分工。當年大學那一套,教你打基礎,廣適應,可到頭來,你還是只會把知識運用到那一技之長上面去,這是當代受過高等教育人士的悲哀。收集信息,辨別信息,統籌信息,找出線索,推斷結果,你們寫論文的能力,足以應對現實生活中80%的問題。是大學沒人教,還是你不會用?
我們沉浸在知的羅網當中,全然不曉知與知之間的蛛絲馬跡中,還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引領我們走入神秘而偉大。
-那是你沒有見過真正的普通中年婦女。
因為思維模式一樣。
妻子、母親、女兒扮演的角色一致。這麼說吧:我的家庭屬於「山區少數民族」,我成長在各種文化不高的普通中年婦女身邊,後來我嫁了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書香門第,各種博士碩士老三屆。
對比之下,我並沒有感覺有區別。特別是刷朋友圈的時候,轉發謠言、雞湯、迷信兩邊都一樣。
從辦婚禮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被「中國式信仰」包圍了,各種起源不明的迷信規矩:糾結生肖屬相相剋、很在意婚禮人數是單數還是雙數,規定我新婚要在婆家睡3晚不多不少,大年初一禁止我扔垃圾……比我家的苗族民族原始信仰的家庭還講究。
懷孕的時候,各種中醫偽科學就不說了(背著他們的面,我沒少吃螃蟹榴槤桂圓柿子等);坐月子禁止我出門還不讓洗頭洗澡。
最近一次我逛街路過麥當勞帶孩子玩滑梯,孩子回家就跟老人說「麥當勞的滑梯好玩」,老人就念叨:「麥當勞是垃圾食品,是髒東西,不能吃的。」,然後當晚給孩子做了速凍餃子和超市的梅菜扣肉——同樣是冷凍肉類,麥當勞的漢堡就是髒東西,速凍餃子就不是了?梅菜就不是含鹽量高的不新鮮的蔬菜了?扣肉就不是熱量了?……
最後,雖然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文化人,可我一想到將來我也可能會成為孩子眼中缺少見識的「普通中年婦女」,我就充滿了憂慮。
要說和與自己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結婚的體驗,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漢族和少數民族的聯姻,學術二代和軍二代的結合,有時感覺差異很大,有時又覺得其實都一樣,特別是中年婦女,都差不多的普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