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再增加十二年壽命,他的北伐能夠到哪一步?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昔子產治鄭,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活到和司馬炎談笑風生嗎


關鍵不是諸葛能活多少歲,而是大家以為他能活多少歲。

如果大家都覺的諸葛亮像個二十歲的小伙,起碼能再幹個三十年,那麼北伐就相對容易了,因為考慮別的沒用了,拖不過的,老老實實跟著干吧。
依照諸葛的本事,手下又少心思,加上豐富的經驗和長久形成的默契,可能第四次北伐就結束了。

就像康熙壯年的時候,誰也不會把重心投入到討好皇子,因為討好康熙才有用。
康熙老了還是那個康熙,但誰都知道或許明天就要換人,而且是人心皆動不獨我,這樣一來討好他的收益驟減,且不穩定,誰還老老實實辦康熙交代的事呢?


首先要明確12年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
孔明於234年在五丈原逝世,是年54歲。再過十二年,就是246年,比孔明最大的對手司馬還是早死了五年。
接下來談談我的拙見,很多人說諸葛不懂軍事,鼠目寸光。事實上不得不說他們的確是演義看多了。帶兵打仗進攻敵人的確不是諸葛的長項,但諸葛在治軍之外卻有著另一項神技——反殺。諸葛有著數次反殺的經歷。陳倉之戰,郝昭守城,諸葛亮在優勢兵力情況下用盡各種辦法(用先進的攻城武器+挖地道)與其相持20多天也無法獲勝,由於糧盡只能撤退。王雙率部隊去追擊,結果諸葛的部隊中途回擊,王雙被殺。第四次北伐司馬懿從案中道進逼蜀軍,被諸葛亮反挫,損失三千多人。從此司馬懿再也不敢輕易與諸葛交戰,就造成了後面司馬堅守不出的局面。後來諸葛糧草不濟,只能撤退,司馬執意要張郃追擊,被孔明設伏反殺。
戰爭中弱者如何才能戰勝強者,如何能化弱為強?反擊。即墨之戰,齊將田單以最後一城堅守防禦,擊敗燕軍,轉入進攻,一舉收復齊國全境;鄗代之戰,燕國趁長平之戰後趙國空虛,起六十萬大軍進犯,廉頗樂乘反擊,殺燕軍主帥,廉頗率軍追擊500多里,進圍燕都城,迫使燕國割地求和;赤壁之戰,周瑜靠什麼擊敗強大的曹軍。反擊,讓曹軍主動進攻東吳,讓強者的刀刃在進攻中被漸漸鈍化,然後弱者慢慢露出僅有的短刃,扎入進攻者的身體。反擊是弱者唯一能擊敗強者,甚至消滅強者的手段和機會。
曹真出子午谷的那一次,是上天給了諸葛亮最大的一次機會。曹真再也忍受不了天天打防守,打算主動出擊,向曹睿進言:蜀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數道併入,可大克也。五路大軍出發:曹真(子午谷)司馬懿(漢水)張郃(斜谷)外帶郭淮費濯等幾路。這場出征在演義和正史里都被一筆帶過,並沒有太多的描寫,因為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會大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詔真還軍」。諸葛亮一生最大的機會就這樣被上天無情地抹殺。這場雨,讓三國後期笨應最激動人心的一場大決戰無聲無息地結束了。
就算諸葛亮再活三十年,如果沒有這樣的戰機,北伐不會有大的進展。一個個體,對歷史所能改變的,微乎其微。沒有其他條件做鋪墊,一個個體就是渺小的塵埃,歷史照舊會沿著已有的道路前進。


二十年得續多少秒....


從上海到北京


漢室400年天命已經盡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推薦閱讀:

鍾會的會怎麼讀?kuài還是huì?
如何評價「錦帆賊」甘寧?
三國時期,漢中張魯的實力究竟有多強?為何會讓劉璋如此害怕?
董卓有什麼過人之處?
曹植的詩文中有多少是有關曹丕的?

TAG:三國 | 諸葛亮 | 三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