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和中國當代藝術有什麼關係?


拋個磚,說一說美術和文革吧。


從1978年算起至今,滿打滿算也不過不到四十年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在這短短四十年的時間裡,除了一些新生代藝術家,絕大多數在中國文革後新生藝術發展過程中起到引領作用的,甚至在當今藝術界依然獨佔鰲頭的藝術家,是經歷過文革這一重要事件洗禮的。

文革對這一批人的影響有多大,可能文革對這四十年的藝術影響就有多大。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挖掘技術…文革時的藝術又是啥樣?
幾個字概括 :「紅光亮」 「高大全」

1972年全國美展作品《要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內容決定形式,作品在照片基礎上進行了再加工,突出了紅光亮的舞台效果。
和諧程度頗有幾分今天滿大街牆圍子畫的風骨。

所以1978年改革開放後,一些思想先進的青年藝術家厭倦了這種程式化的風格,力求創新與突破。怎麼突破呢?當然先看看外國人都搞過啥唄。
由此,西方現代主義的表現語言被引了進來,這對當時的中國藝術來說無異於久旱逢甘霖,雖然引進的觀念基本是當時國外玩剩下的…

80年代 鐘鳴《他是他自己—薩特》
「他人即地獄」薩特哲學主張個人的選擇與追求

對不同形式語言的探索運動在全國都相繼出現,代表的是1979年北京「星星美展」,二十三位藝術家將作品掛在中國美術館外圍鐵柵欄上展覽,在當時引起轟動。
(這種可以載入中國當代藝術史的大事件現在反而少了…也許大家都見慣不怪了吧)

除了對現代主義藝術的借鑒,一些藝術家轉向對文革中現實的揭露,一部分選擇正視現實的悲劇,從「傷痕文學」中移植出「傷痕繪畫」的概念;一部分轉向歌頌現實生活美好的生活流繪畫。

《千秋功過》尹國良
四人幫鎮壓悼念周總理活動(寫到這突然想起會不會被和諧的問題…)

《父親》羅中立

與社會新風向有關的

《春風已經蘇醒》何多苓

我的理解中,文革作為一場重要事件,或多或少衝擊一批藝術家的世界觀,影響了他們觀察世界的角度和對藝術的理解,不管是現實的傷痕還是人性的堅韌,都在他們的藝術語言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也許正是長期壓抑的氣氛,激發了藝術家們追求的勇氣。


題和借題發揮的關係


江山不幸詩家幸。


九十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文革後遺症

2013-01-11 10:07 藝術國際 評論 0 T中
文化大革命應該是中國近幾十年來影響最深遠的事件,它影響了中國一兩代人的人群性格特徵,當我們談及八十年社會文化實際是討論五十年代的人及事,而論及九十年代的中國當代藝術就必須從六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人說起,雖然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個案,但總體特徵基本是能概括的。

一般來說人在青少年人格形成時期現實社會文化對他的影響將其決定作用,雖然文革的歷史結論已被定結,但我覺得更客觀的結論還沒出現(我個人更相信隔代修史)。

文革中的其中幾點特徵現在我們還是可以看到的。

其一,違背歷史以來形成的基本人文血緣價值觀,其中當年所發生的事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其二,極端社會理想主義,當時我們人為設定了公共理想價值觀,極端和激進成為改造社會文化的手法。

其三,消解個體作為人的基本生命價值感,其中包括個人的基本生命權利及社會尊嚴。

我個人一直以為毛是想用快速激進運動方式解決落後的傳統社會文化意識,力圖快速實現其對中國現代文化的改造,然而其違背基本自然規律就註定那場運動將不可避免的失敗且造成巨大社會危害。我們在觀察九十年代的中國當代藝術特徵時實際可以這樣看,整個八十年代是後文革時期的反思及醞釀階段,特別是八九事件以後我們的社會文化全面轉為反向,很多影響延續至今,今天的現實社會狀況基本也是後文革反向轉變的結果。

回首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的社會文化特徵我們可以看到,原有的封建社會人際關係方式依舊存在,甚至消解了二十世紀初打下的現代文化運動成果,社會公共文化理想意識全面消解,墮落主義全面盛行,個人社會價值轉向為享樂虛無主義和私利主義。

中國當代藝術在九十年代蓬勃發展起來,其對社會文化發展起了重要促進作用,這點我認為是不容置疑的,只是要客觀的觀察其中問題,把其對未來的負面影響理清出來,這樣對中國社會文化發展更有利。

九十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狀況,我們用人格特徵反向轉變大概就可以理解了,大體上就是: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和公共文化意識全面幻滅,前衛藝術家用政治對抗藝術獲得內心的破壞快感,個人精神理想淪為虛無主義


靈感、題材來源和批判、表現對象。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學中文的,所以想從文學角度來分析一下

中國現代文學裡有一種文學形式叫「傷痕文學」。就是指文革後期,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很多文人反思錯誤,舔舐傷口,寫了這些文章。有意思的是,一般外國文學的傷痕文學大多產生於戰後。中國自古內戰外戰都沒有所謂傷痕文學,文革以後就有了。而教材上更是一筆帶過。

我想講一個寫傷痕文學作家的故事,我上小學時在《小說月報》上看到一篇小說,寫文革時期一個年輕海碰子故事,海碰子就是純人工下海撈海貨的人,類似日本的海女。他遇到了一個高幹出身女孩,他自己父親也因「犯錯」身陷水火,兩人相戀,可是因為政治原因,女孩兒為救父親,被脅迫和成分純潔的人結婚。

那篇小說寫的真是好,把下海撈海貨寫的活靈活現,讓年幼的我不由跟著文字屏氣,好似自己也身在海底。而關於愛情的描寫毫不遜色於當今的小清新電影,比如男主騎車載著女主時為了讓她抱住自己的腰,在拐彎時加大了幅度。還有兩人在沙灘旁談情說愛吃海鮮(重點是吃海鮮)。那篇文章是那期的第一篇小說。

後來我上了中學,在讀者上又看到那個作家的小說,還是寫年輕的海碰子,自己出身有問題,沒有姑娘肯嫁,後來終於有個姑娘看上他,他為了能辦場風光的婚禮,冒死撈了很多海貨,高興地給姑娘看,姑娘梳著兩條辮子,罵他不要命,罵完兩人抱頭痛哭。

之後我特意看了這個作家的其它小說,基本上都是寫文革時期,海碰子和女青年或喜或悲的愛情。

我猜那個作家應該愛過一個女孩兒,可是那個時代太荒誕。他游進大海,窒息,呼吸,下沉,漂浮。一萬年太久,十年如萬年。

我知道傷痕成就了他,讓他深刻讓他浪漫,讓他痛不欲生,讓他涅槃重生。

可是作為一個作家,他無法暢想未來,無法變換題材,他禁錮在那個傷口裡,像祥林嫂一樣重複悲傷。

還有一個讓我心疼的是,他一生的成就主要在於描寫傷痕,有人怕丑,捂著不給看,越捂越爛,沒有治癒的可能


文革之後,仍然遺留了政治對人們的一些打壓,這些打壓能刺激藝術家們產生更深刻的矛盾,從而引發更深的思考,這種深刻思考是歐美那些高福利國家的藝術家們容易欠缺的,因此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容易在世界上佔優勢,帶動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聲譽。當然,空洞的作品也是同時存在的,哪都有空洞作品和深刻作品。


陳丹青有次醉了曾說,中國兩千多年的文化根基已斷,書有的是,我們根本讀不完。文革十年,不知多少先鋒藝術家遭到迫害,書香世家的人流離失所,多少文物因為破除四害毀於一旦。如果失去這些物質性的藝術瑰寶不算什麼的話,那十年整個民族的不進步又不知使國人多少藝術修養和民族氣節斷層了。陳丹青的老師木心先生曾遭文革迫害,在獄中偷偷寫詩,作小稿畫,記牢中筆記,用被打斷了的手指在畫的黑白琴鍵上談莫扎特。他旅居國外多年,作品是國內唯一和海明威一起收入美國大學課本的人。還記得有一個香港學生回憶學校的老師上課的時候講,如果將來香港發生文革的話,你們可以批鬥我,可以讓我跪玻璃渣,但是,不要讓我跪玻璃線,還拉扯那根線。(玻璃線就是在風箏線上弄上膠水粘上玻璃渣子。)他的學生從來都沒有看見過他穿短褲。
可能是我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苦難和苦難文化的洗禮,也不曾真真正正經歷。所以說起來就會顯得淺薄。文革是對國家文化藝術的迫害是統計不來的。我們如今學習的了解到的東西,依然是被過濾過的。


中國當代藝術的第一個十年可以用以下八個字加兩個標點符號來形容:成也文革,敗也文革。

文革作為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發生的一件影響力巨大的特殊事件,非常適合中國的藝術家們用來進行當代藝術的探索。不少藝術家們藉助文革闡釋自己的藝術理念和政治立場,並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文革的種種特性使文革成為了進行當代藝術探索非常好的切入點,問題是文革被國內一干中青年藝術家們用爛了,最可恥的是這群人長時間的徘徊在這個切入點上。如果把文革看成是中國的一個傷口那麼這群藝術家就是徘徊在傷口邊緣的蒼蠅。

文革確實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我們中國人確實可以拿文革大做文章,這確實符合了當代藝術的玩法。但同樣的,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現象,每個國家的人都可以拿這些屬於自己的題材大做文章。那麼這時候問題來了:挖掘技術哪家強?
文革作為一個事件如何與其他國家的事件進行競爭?國內的藝術家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當其他國家的藝術家們把一些事件挖掘的很深入,挖掘到了人類共有的一些問題層面時(比如說美國虐囚事件的本質是虐囚者對被虐者缺乏共情導致的等),國內的當代藝術家們還是靠文革的表皮討飯吃。

當代藝術的玩法有很多種,社會政治是其中一種玩法,至於玩的好不好就要看對事件的挖掘程度了。應該說國內的藝術家們把文革這麼一個寶礦給糟蹋了,把表面上能用的全用了,沒人深挖。到了現在,人們早已對當代藝術中的文革題材審美疲勞,再有人深挖也來不及了。

中國當代藝術靠文革起步,又被文革搞臭,這就是文革與當代藝術的關係。


傷痕藝術,最初是一種嚴肅的反思,隨後演變成為一種商業的投機。 傷痕藝術的批判姿態被中國當代藝術繼承,然而繼承的大多數時候僅僅是一種姿態。特別是當它發現自身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批判的時候,保證銷售和維護學術上的姿態就成為它最重要的支撐點。因而它必須製造可供批判的東西。不斷回憶、敘述、炒冷飯使它透支了這個話題。90年以後的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舞台上扮演的正是這樣一個角色:一道春卷,一道餐後的甜點,它的反思和批判並沒有它所宣稱的什麼深刻性,意義甚至不超過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角色:孱弱、古怪、愚昧,迎合西方中心主義的粗俗口味。


女朋友是漢語言學專業的,最近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每次通過書上介紹以及例文賞析喜歡上一個作家時,卻發現書上最後對他的描述都是:在文革期間被被迫害去世(或者自殺),在反右中被迫害去世(或者自殺)~


先放一首詩吧 舉個例子

  1. 宣告 北島

也許最後的時刻到了
我沒有留下遺囑
只留下筆,給我的母親
我並不是英雄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
我只想做一個人。

寧靜的地平線
分開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選擇天空
決不跪在地上
以顯出劊子手們的高大
好阻擋自由的風

從星星的彈孔里
將流出血紅的黎明

詩中所寫是1970年3月5日,北京青年遇羅克因批駁荒謬的「血統論」而被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 「反革命罪」處以死刑。
  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的萬人宣判大會上,各個單位組織的「革命群眾」將會場擠得水泄不通——他們高呼口號,他們拍手稱快。
  噩耗傳來,北島悲憤交加——他清醒地意識到,中國人的基本權利已遭到了空前殘暴的踐踏,而相同的厄運隨時都會降臨到每一個中國人的頭上。就是在這一可怕的時代背景下,北島寫下了這首著名的短詩——《宣告》。

如果說是借題發揮什麼的 這種濃濃的上位感
不太合適吧?
——————————————————————————————————————————
再來一首
《波蘭來客》 北島

那時我們有夢
關於文學,關於愛情
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們深夜飲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寫的確實不錯吧 看不出來是文革吧 當代畫家也有好有壞

太陽城札記 北島

藝術
億萬個輝煌的太陽
呈現在被打碎的鏡子上


30多年前,他那著名的詩句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至今仍然時常為人們所吟誦。

搞藝術的 也分 確實很屌的 和 假裝要搞藝術的吧
確實現在很多當代藝術都被搞爛了 簡直一看到當代大師的名號就想逃 比如:

《一億顆陶瓷瓜子》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破東西啊?簡直喝湯一樣

但是么想說真正的大師還是有的

通過文革反映了從迷惘到覺醒的一代青年的心聲,十年動亂的荒誕現實,造成了詩人獨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靜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靜的觀察中,發現了
「那從蠅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價值的全面崩潰、人性的扭曲和異化。他想「通過作品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真誠而獨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
義和人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北島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為準繩,重新確定人的價值,恢復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審判劊子手;嘲諷怪異和異化的世界,反思歷史和現實;呼喚人性的富貴,尋找「生命的湖」和「紅帆船」。曾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上面這段是抄的


像隊友。

文革一個大招放錯,坑得隊友被團滅,不但隊友要等很久的復活時間,自己也要等很久技能冷卻。


混帳爹和混蛋兒子


文革,就像一把尖利的刀,把中國社會發展悍然砍斷,當代藝術要發展,當然要從斷裂的地方延續,這是歷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對這段不堪歲月的總結吧,客觀,理性的對待歷史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稍偏個題,講個自己家裡人的事。
太奶奶當年是南京的教會學校畢業,學校的學生在西方文學藝術和音樂方面都算是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里很高的水平了,那時候學校的女生各個稱得上是才女。
文革時候太奶奶竭力隱藏自己的學歷,又幸有太爺爺庇護,才幸免於難。
文革結束,太奶奶四處打聽探訪,想和老同學們見一面。結果百多號人的學校里,除去死者和下落不明者,老同學只剩下三個人,其中還有一個人旅居海外。
有時候會唏噓,要是當年這些新式教育培養出的人才都能盡其所能為社會做貢獻,或許很多事會有極大的不同呢?


傷痕文學的作品 好的實在太多 知情心裡的傷痕 家庭里的傷痕 不知道要多少代才能癒合


枯草和野火


中國當代藝術是文革中倖存下來的藝術的傳承和對當代人對文革的反思。


文革和中國當代藝術的關係是野蠻戰勝文明的關係,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多數中國(當代)藝術家可以創作優秀(美)的作品,但是對自己的穿衣審美既不重視也無品味?
怎麼看待朱昱的行為藝術?
請問798 草場地 宋庄 黑橋村 都是藝術園區 但是區別是什麼?
目前東南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是哪幾位?其成就如何?學術地位如何?
如何看待那些沒有什麼內容卻名譽天下的藝術作品?

TAG:藝術 | 當代藝術 | 繪畫 | 美術 | 藝術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