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冰與火之歌》的世界在瓦雷利亞的末日浩劫之後就變成低魔世界了?

瓦雷利亞當年憑藉強大的魔法和巨龍統治世界,長城憑藉現在的技術也不可能建立起來,怎麼到了現在就沒什麼魔法了?


關於冰與火之歌里的魔法本胖寫過一篇文章,如下:

論冰火世界裡的冰魔法與火魔法

微博上曾有種觀點認為:冰與火的世界裡存在著彼此相爭的火元素與冰元素。對此,本胖稍持異議。本胖認為所謂元素只是構成魔法的一個要素而已,而且冰火原著中從未提及元素一說,故使用魔法或許更為準確。誠如梅麗珊卓而言:「兩位真神之間的戰爭,一邊乃真主拉赫洛,光之王,聖焰之心,影子與烈火的神;另一邊乃凡人不可道也的遠古異神,暗之神,玄冰之魂,黑夜與恐懼的神。」在本胖的認知里,冰與火的世界是一個低魔的世界,它不會出現人格化的紅神與寒神。此二神應代表著兩股相異、相爭的魔法力量,在本文中,我把它們分別命名為火魔法和冰魔法。

若論冰火世界裡的冰魔法與火魔法,我們還是先從巴斯修士談起吧。巴斯修士本為鐵匠之子,自幼被獻於教會。因表現優異,他被擢升為紅堡的圖書管理員。在那裡,他遇到了伊尼斯一世和阿萊莎·瓦列利安的第三子傑赫里斯。此二人意氣相投,後來更是勵精圖治,統一了七國律法、修建了國王大道、營建了君臨的排水系統、徹底解除了教會的武裝、取消了教會的裁判權,聯手締造了全境四十年的太平盛世。後人讚美巴斯修士,因為他的豐功偉績造福蒼生,澤被後世。後人欽佩巴斯修士,則因為他的學術觀點不拘於時,卓爾不群。本文所涉及的正是巴斯修士的學術觀點,尤其是涉及魔法的那部分內容。


巴斯修士根據守夜人的書信判斷,森林之子和烏鴉能夠對話。巴斯修士的這個觀點是否正確?諸君請看原著中描述:「他們的源語人類全然懵懂。可烏鴉會說這種語言,小小的黑眼睛中暗藏無數秘密」;「一個女人,歌頌大地之人。導師說,她死了很久,但一部分精魂仍然殘留,好比你的男孩肉身明日死了,你的一部分也會殘留在夏天體內。那不過是靈魂的陰影,她不會傷害你「;「所有烏鴉體內都有歌者么? 是的。布林登君王說,是歌者教會先民用烏鴉傳遞消息……那些時日,烏鴉尚能言語。但樹木記得的,人類遺忘,現在人們用羊皮紙書寫信息,系在不會和他人分享身體的烏鴉腳上」。


對於上述描述,本胖作如下解釋:因為烏鴉體內存有森林之子的精魂,所以它們能夠學會森林之子的源語。森林之子利用這一點讓烏鴉在森林之子之間傳遞信息。隨著時間的流逝,烏鴉體內森林之子的精魂最終化為烏有。再加上長城以南再無森林之子蹤跡,先民早已忘卻森林之子的語言,後世學城的學士只能把羊皮紙捆綁於烏鴉腳上傳遞信息。


這絕非本胖信口開河,諸君請看卷五的一處描述:」從附近某棵橡樹上,傳來烏鴉的尖叫,接著布蘭聽見另一隻大黑鳥拍拍翅膀停在同伴身邊。白天只有六、七隻烏鴉會緊跟他們,它們在樹木之間飛來飛去,或停在麋鹿的角上,其他烏鴉都飛到了前面或是落在後頭;但等太陽沉沒,烏鴉們會統統飛回來,扇動漆黑如夜的翅膀自夜空中下降,直到周圍每棵樹、每根枝條都被它們站滿。有的烏鴉會飛向遊騎兵,朝他低聲嘀咕,布蘭覺得遊騎兵能聽懂鳥兒的聒噪。它們是他的耳目,它們在為他偵察,向他彙報前方後方可能的危險……「;「怎麼了?」梅拉問。「後面有情況,」冷手宣布,他的聲音隔著圍住鼻子嘴巴的黑羊毛圍巾聽來有些悶。「是狼嗎?」布蘭問。遊騎兵搖搖頭,「是人。狼群仍跟我們保持著距離。但這些人沒那麼多顧忌。」

本胖認為冷手之所以能夠知曉遠處的威脅來自人類而不是狼群,甚至知曉狼群跟一行諸人保持著距離是因為烏鴉的通風報信。冷手與烏鴉的交流工具應該就是血鴉所說的森林之子的源語,這與巴斯修士觀點相契合。行文至此,本胖想插播一個腦洞。鑒於冷手懂得森林之子的源語,而世界集提到傳說中有個人曾向森林之子請教過源語,這個人或許就是冷手,他就是築城者布蘭登。


事實上,巴斯修士關於森林之子和烏鴉能夠對話的觀點與本文聯繫不大。本胖之所以把這個列舉出來無非是為了證明巴斯修士雖然參研魔法,但他的觀點絕對不是無中生有、故作神秘。他的觀點源自文獻記錄,更有原著細節的遙相呼應,他本人也是謹言慎行之士而非嘩眾取寵之徒。除此之外,本胖對巴斯修士一向是仰之彌高,也希望通過此文彰顯其名,請諸君原諒本胖這一點小小的私心吧。


巴斯修士關於龍的觀點。巴斯修士在其著作《非自然史》中曾羅列了關於龍的起源若干傳說。其中一些極為古老的文書中聲稱,龍誕生於亞夏以東的陰影之地。關於龍,卷一中曾有過如下介紹:丹妮莉絲曾聽說「龍最初來自東方,來自亞夏彼端的陰影之地和玉海中的島群。或許有些龍現在還生存在那片蠻荒而詭譎的土地上。」伊利里歐總督也曾對丹妮說過「這是來自亞夏以東陰影之地的龍蛋。歷經千萬年而成化石,卻依舊亮麗動人。」布蘭第一次「飛」時,他的視線越過狹海,清晰地望向自由貿易城邦及彼方宛如綠色汪洋的多斯拉克草原,望向峰巒腳下的維斯?多斯拉克,望向玉海的傳奇之地,望向亞夏之外的陰影之地,魔龍正在那裡初曙的旭日下蠢蠢欲動。」根據《非自然史》中極為古老的文書記載、丹妮所思和伊利里歐所言以及布蘭夢境中看到的景象,本胖更傾向於龍最初起源於陰影之地。

巴斯修士關於季節變化的觀點。舊鎮學城的學士們縱然皓首窮經,卻還是無法掌握季節變化的規律。巴斯修士的一篇佚文中對此有個大膽而又新穎的觀點:季節更迭的不規律由魔法造成。這個魔法本胖認為就是開篇所述的代表寒神的冰魔法,代表紅神的火魔法,而季節變化的不規律正是兩種魔法力量互相爭鬥的結果。我們知道,冰火的世界裡有春夏秋冬四季。一般來說,夏冬較春秋更長,夏天長於冬天。當火魔法與冰魔法的爭鬥達到穩定狀態時,季節變化相對平穩。當火魔法在於冰魔法的角力中穩執牛耳時,長夏來臨。當冰魔法勝過火魔法時,凜冬將至。極端情況下,當冰魔法遠超火魔法時,則會出現一個長達整整一代人的長夜,「城中的國王和圈裡的豬倌同樣顫抖著死去。母親們寧可悶死自己的孩子,也不願見他們挨餓受凍。她們放聲大哭,眼淚卻凍結在臉頰上。」


鑒於原著中沒有對冰魔法的描述,我們只能通過已知來推測未知。在黑城堡第162期——那一天,維斯特洛人民終於回憶起了異鬼的恐怖一文中,本胖曾推測異鬼是人類造出的一種魔法生物,本胖當時的推測依據主要為兩點。其一,異鬼死後最終化為冰冷的水汽說明它們是一種魔法生物。其二,異鬼如果是一種自然生物它必定外貌與人類迥異,但異鬼外表卻與人類相似,它們只能是造出來而非自然而生。在劇集第六季第五集中異鬼卻是森林之子造出的一種魔法生物。本胖認為劇集的說法更有說服力,因為它很好的解釋了我心中一直以來的困惑——為什麼森林之子不是人類對手,人類怕異鬼,異鬼卻為森林之子所克制。對於沒有完全猜中異鬼之謎本胖引為憾事,但我認為森林之子只能在長城以北造出異鬼卻大有玄機。同樣是面臨人類的屠殺,為什麼森林之子未能在河間地那座山頂矗立著三十一根魚梁木的舊神聖地高尚之心製造出異鬼?為什麼惟獨長城以北的森林之子製造出異鬼?如果諸君同意本胖觀點的話,此疑問不難作答。本胖認為冰火世界裡冰魔法的中心就是距離長城一千里格之遠的永冬之地!永冬之地的冰魔法最為強大,距離永冬之地越近,冰魔法越強!冰魔法阻斷於長城!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七大王國季節更迭的不規律較厄斯索斯大陸更為明顯。為什麼森林之子只能在長城以北而不是長城以南造出異鬼。為什麼正傳里只有長城以北的人類死後(無論是不是異鬼殺死,例如托蒙德的次子托溫德)都會變成屍鬼,長城以南人類死後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知道,冰火世界裡代表正北方的是冰龍座緊跟射手之眼的那顆藍星,而無論是異鬼、屍鬼還是傳說中的冰龍都有一雙湛藍深邃的眼睛,本胖認為這絕非巧合,這種藍色正是冰魔法作用的結果,它是冰魔法的外在表現。本胖這裡斗膽猜測,如果說魔龍能夠帶來火魔法的增強,那麼冰龍或許能夠使得冰魔法得到強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並不是異鬼帶來了冰魔法和寒冷,而是森林之子利用冰魔法製造出異鬼,冰魔法導致更加寒冷。因為如果是異鬼帶來了寒冷的話,為什麼關於長夜的傳說中只有維斯特洛提到了異鬼而厄斯索斯大陸上的洛伊拿人、夷地人、亞夏人卻從未有異鬼的概念?


在黑城堡151期.為什麼說丹妮莉絲才是亞梭爾·亞亥重生?本胖曾列出書中一段描述:「半年之前,此人連用龍晶生火都不行,他只會一些火藥和野火的雕蟲小技,充其量只能吸引幾個無知的愚人圍觀,好讓他的扒手們有活可干。他可以走過熾熱的炭,或是讓燃燒的玫瑰在空中盛開,但絕不會期望攀上一條火梯,就像普通漁民不會期望在網中捕到海怪。」 丹妮不安地望向剛才梯子所在的地方。現在連煙都消失了,人群正在散去,各忙各的去。當然,不久之後許多人就會發現自己的錢包已經空空如也。 「那現在呢?」 「現在他的力量增強,卡麗熙,這是因為你的緣故。」 「我?」她大笑起來。「怎麼可能?」 那女人走過來,兩根手指搭在丹妮手腕上。「你是龍之母,不是嗎?」


當丹妮從「歷經千萬年而成化石」三枚龍蛋中孵化出卓耿、雷哥、韋賽利昂三條龍之後,整個世界的火魔法都得到了強化。除了上面述及的魁爾斯街頭的雜耍藝人之外,本胖在黑城堡151期那篇文章里還舉出了其他證據:1、伊里斯二世統治時期火術士哈林曾是智者波立特的助手,波立特曾告訴他許多法術不如捲軸上記載的有效,是因為隨著龍的死去,魔法也離開了這個世界。而到黑水河之役的時候,哈林製造野火的效率大大提高,法術如同過去的捲軸記載的那樣有效率,這事發生在魔龍孵化之後; 密爾的索羅斯以前從未吻活過死人,他只是抱著試試的態度,效仿密爾的紅神牧師,給予貝里伯爵以最後一吻,把貝里吻活,這件事也發生在魔龍孵化之後;學城熄滅一百年之久的玻璃蠟燭又重新燃燒,這事又發生在魔龍孵化之後。魔龍重返人間後,整個世界火魔法明顯增強,光明的力量大漲,而英文原著中「光明使者」一詞為Lightbringer,直譯就是帶來光明的使者。


血魔法和召喚陰影皆屬於火魔法。血魔法施法離不開火焰,有原著中的描述為證:「有一天,我們在密爾演出,戲班來了個陌生男子,表演完畢之後,他向老闆提出要把我買下來。他開的價太誘人,老闆無法拒絕。我曾聽說男人會怎麼享用小男孩,擔心那人也有如此打算,因此很害怕。誰知我全身上下他惟一要的是我的陽具。他讓我喝下一劑葯,動彈不得也說不出話,但所有的知覺都清清楚楚。接著,他用一把長長的彎刀,將我的命根子連根帶莖切下,一邊還念念有詞。我看著他將我的男根放進火盆燒毀。火焰轉為藍色,我聽見有個聲音在回應他的召喚,儘管我不懂它的語言。」;"彌麗·馬茲·篤爾的聲音轉為高亢尖細的嚎啕,令丹妮背脊發麻,有些多斯拉克人念念有詞地向後退去,火盆的光將營帳照得通明,透過血跡斑斑的沙絲帷幕,她瞥見帳內有無數影子在晃動。";至於陰影,而梅麗珊卓話來說則是「乃光之王的無上智慧。固魚水之歡,則力量之源。或曰可創生,或曰可有光,或曰陰影召之即來。」

魔龍的重生帶來火魔法的增強,假如魔龍源自陰影之地的話,那麼火魔法的中心應該距陰影之地不遠,這個中心本胖認為正是亞夏。正如卷一所述,「當末日降臨瓦雷利亞和永夏之地時,魔法也隨之在西方絕跡,魔咒加持的寶劍、預測天氣的風雨歌師以及巨龍統統都無法挽回。」而「呤咒師、男巫和雲空法師公然活躍於亞夏,縛影士與血巫更在夜闌人靜時施行駭人妖術。」世界集里也曾提到,巴斯修士認為動物之所以無法在亞夏生存是因為魔法的緣故。火魔法在亞夏大行其道,這固然出自亞夏的傳統,但我認為根本原因是火魔法在亞夏力量最強大。正如梅麗珊卓所言「黑暗中是沒有影子的。影子是光明的僕人,烈焰的子孫。惟有最耀眼的火光,方能映照出最黑暗的陰影。」陰影之地之所以最黑暗正是由於亞夏的火光最耀眼。故陰影旁的亞夏為冰火世界裡火魔法的中心,火魔法能在亞夏得到最大加成。

關於冰火世界裡冰火兩種魔法的爭鬥絕非本胖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2011年馬丁曾接受過谷歌作家論壇的採訪,他本人曾提到冰火中宗教信仰的現實原型,其中一段文字如下:For example, he says, the Old Guards of the North is based on animism and pagan beliefs, along with other Celtic and Norse religions, with the weirwood trees added as a fantasy element. The Faith of the Seven was modeled off of Catholicism (Martin no longer practices), taking the idea of the Trinity and expanding it. The Red God takes elements from Zoroastrianism and the Cathar heresy.這裡,馬丁明確指出冰火中的紅神信仰受到了Zoroastrianism影響,而Zoroastrianism(瑣羅亞斯德教)即俗稱的波斯拜火教。拜火教認為世界存在著善神與惡神。在善神與惡神的爭鬥中,善神的勢力終究會贏得最後的勝利。由是觀之,在冰與火的世界裡,冰魔法與火魔法之間的爭鬥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冰魔法與火魔法始終都在進行著鬥爭,即使冷風吹起,長夜將至,只要人們鼓足勇氣,選擇光明,火魔法的力量終究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冰與火之歌維基管理員:longqiaojushi,綽號山胖,QQ群: 41992735


看了幾個答案,感覺大家都忽略了書里最重要的一個線索,就是血色彗星。
維斯特洛的世界和地球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季節不同,這說明它不是一個通常意義上的宜居行星,自然規律變化看似也與我們熟悉的周期規律無關。
但是血色彗星的出現卻說明這個世界必然是有其周期規律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
維斯特洛的魔法本身似乎也很奇怪,瓦雷利亞是明顯的高魔社會,而到了書里的時代,魔法已經屬於傳說中的神秘學,幾乎不存在。
我們把這兩個元素加起來,結果是什麼呢?
魔法+周期規律,結果就是一個書里從來沒有提到過的詞——魔力潮汐。
這個詞雖然書里從未提到過,但是卻處處在暗示。
一開篇的異鬼出現、玻璃蠟燭重新燃燒、紅袍僧忽然有了讓人死而復生的能力、野火製造忽然變容易了,還有最重要的,龍再次降臨世間……
(和其他答案不同,我認為,並非是龍的復活帶來了魔法,而是龍本身就是魔力歸來的重要體現。)
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魔法在逐漸回到這個世界,那是什麼帶來的呢?
我認為,就是血色彗星所代表的魔力潮汐。
這個理由可以解釋大部分書里的問題,比如瓦雷利亞的毀滅。
如果將魔力比喻為一種具有特殊規則的能量,那瓦雷利亞當年之所以可以憑藉強大的魔法和巨龍統治世界,一定說明他們運用這種能量的技術達到了一種無法企及的高度,這從他們用熔岩建造道路就可以想像。一條路已經如此,那他們的城市呢?或許瓦雷利亞人為了顯示不同,用這樣的力量托起高山,建造浮空的輝煌城市也說不定。
但是,運用魔力的技術和核技術一樣,人類可以憑藉技術收集利用核能,但是卻無法真的創造它。當魔力潮汐退去,以巨大魔力支撐的城市會是什麼下場,瓦雷利亞狂暴的遺迹已經給了答案。
同樣的,異鬼為何再次興起,紅神教徒為何奔走活動,龍為何重新復活,這些答案都很明顯,因為魔力潮汐回來的。
總結,維斯特洛的世界,是一個魔力周期起伏的世界,擁有周期非常長的魔力潮汐。當魔力潮汐到達高潮的時候,人類社會對它的利用也會到達一定高度,他們憑藉魔力建造了瓦雷利亞、孵化了巨龍,甚至建造了宏偉的長城。但是當潮汐退去,使用魔力的技術就變成了毫無用處的空架子(如同沒有汽油的引擎),魔力為基礎的社會崩潰,文明倒退,人類漸漸忘記如何使用魔力,偉大的遺迹成了傳說和神話,直到魔力潮汐再次到來……
=========================================
過五百贊了,感謝大家支持,順便回應一些評論。
一、高魔時間長,低魔時間短的問題。
可能是魔力潮汐這個詞讓人產生了誤解,我們熟悉的潮汐,周期率和月球相關,是非常簡單、有規律的,但維斯特洛的世界連季節都是不規律的,何況魔力潮汐這種東西呢?所以我回答里只說這個肯定是有規律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時間長短就更難說了。

二、魔力潮汐退去,但是長城還存在的問題。
長城即便在低魔時期,也是有魔力的,這個書里有寫,比如屍鬼無法自主越過長城,就是因為長城裡面的魔力在阻止它們。
而潮汐退了長城沒有倒,我覺得有兩個共同作用的可能性,一個是建造長城需要魔法,但是維持它屹立不倒,未必需要那麼多的魔力。第二個,是長城對魔力有儲存作用,相當於一塊魔力電池,在魔力處於低潮(斷電)時,它可以自主維持長城的形態。
所以,大家把長城想像成一塊超長待機的電池,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

三、魔力是否來自於神的問題。
維斯特洛有各種各樣的神,七神、魚梁木代表的自然之神、淹神、千面之神、紅神、遠古異神等等。
對於生活在那些大陸的人來說,這些神,只是信仰中的虛影,還是真的存在呢?那些信徒,比如紅袍僧,他們展示的神跡,是他們掌握了魔力的技術,還是這些魔力真的來源於神?
這個問題即便在現實生活中都是很難回答的,即便是正確答案,也會激怒很多人。
所以我只能表明立場,作為一個普通讀者,我願意相信魔力是一種能量,而使用魔力是一種技術,和使用它們的人所信仰的神無關。

最後多一句嘴。
我最喜歡馬胖的地方之一,就是無論政治、宗教還是戰爭,他只寫活生生的人物和現象,不超越角色去思考,不拘泥於膚淺的政治立場,也不貿然去解釋本質,讓讀者自己有思考空間。
對一些永恆的問題來說,他所提供的那些鐵一般冷酷的情節,遠遠比直接提供答案更有意義。
至於能不能體會作者在其中的傾向,就要看讀者自己的悟性了。


首先要講的是,長城並不是由瓦雷利亞魔法修成,長城是森林之子的法術、先民和巨人(主要勞動力)共同修成的一道抵禦異鬼的防線。
有關《冰與火之歌》之前的簡史可以參考我的答案能否扼要地講清《冰與火之歌》正文故事展開前這片大陸的歷史發展?

Long long ago,維斯特洛大陸並沒有人類居住,她的原住民是一群矮小的、神秘的、具有魔法才能的森林之子,巨人和其他超自然生物。維斯特洛大陸也並非孤懸一島,而是和厄斯索斯大陸在多恩處相連,連接處被稱為多恩之臂。在距伊耿登陸12000年前,一群人類由多恩之臂來到維斯特洛,他們帶來了武器和馬。森林之子為了防止更多的人類入侵這塊土地,就用魔法讓海水吞噬了多恩之臂,形成了今天的石階列島,可惜森林之子還是無法抵禦數量更多、體形更龐大的人類的進攻。人類迅速征服了這片大陸,但不堪森林之子的騷擾,在伊耿登陸約10000年左右,與其簽訂了和平盟誓,人類擁有陸地和沿海,森林之子擁有森林。這批人類被稱作先民。這段歷史時期被稱為黎明紀元

兩族的盟誓帶來了近2000年的繁榮和平,直到據伊耿登陸約8000年的那個橫跨一代人成長的漫長冬天,異鬼從北面的永冬之地入侵,殺死一切見到的活物。這場漫長的悲劇被終結於一場被稱為黎明之戰的戰鬥,先民和森林之子在一位被稱為亞梭爾·亞亥手持寶劍光明使者的英雄的領導下,用龍晶做的武器將異鬼趕回了永冬之地。擊敗異鬼之後,「築城者」布蘭登在先民、巨人、森林之子的幫助下建立了絕境長城,據說這位包工頭還建立了臨冬城,成為了史塔克家族的祖先,世代據守北境。這時候,守夜人組織也建立了起來。 這段歷史時期被稱為英雄紀元

伊耿登陸前6000年,七神信仰興起於厄斯索斯大陸的東部安達洛斯山脈,引導著那一帶的居民遷徙到維斯特洛大陸,由於擁有更先進的武器和七神的信仰的庇護,這批被稱為安達爾人的人類迅速擊敗了先民和森林之子的鬆散聯盟,從此在長城以南,森林之子絕跡,先民被趕到了卡林灣以北,從此被稱為北境的地方。在卡林灣以南,安達爾人建立了六個強大王國,與先民的首領史塔克家族建立的北境王國合稱七大王國。

距伊耿登陸前5000年左右,瓦雷利亞人招到了龍並興起於厄斯索斯大陸的東邊,這一部分記載可參考我回答的瓦雷利亞的末日浩劫的詳細過程是什麼?詳細記載了這一段的歷史。

時間線到了伊耿登陸,也就是紀元元年。此前1700年時洛依拿人登陸多恩,並聯合馬泰爾家族征服了多恩全境。所以到伊耿征服七大王國,他的稱號就變成了安達爾人、羅伊拿人、先民的國王,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

此時,森林之子已經在長城以南滅絕了近6000多年,而瓦雷利亞人的家族塔格利安家族的馴龍術也在慢慢的流失。當年浩劫前遷徙到龍石島的五條龍,也僅僅存活了貝勒里恩一條,在龍石島又孵化了瓦格哈爾和米拉西斯兩條。征服維斯特洛後,塔格利安家族在君臨城建立了規模龐大的龍穴以馴養龍,塔格利安家族至少擁有十九條龍,因為紅堡的龍穴中有十九副龍骨。三百多年來,塔格利安家族的龍不斷死於各種內亂和戰爭中,在君臨室內繁殖的龍的體形也越來越小,以至於能被人類屠殺。最後一條龍死於「龍禍」伊耿三世時期,一直到最近的丹尼莉斯用三條人命獻祭才誕生出新的龍。

魔法也在維斯特洛和衰落的厄斯索斯大陸慢慢消逝。維斯特洛大陸在舊鎮興起了學城以培養大量輔佐領主的學士,學士們懂得書寫、醫術等專業技術,神秘術即魔法,在學城是一門被鄙視的學科,擁有神秘術的學士的鎖鏈是瓦雷利亞鋼鑄成,幾乎幾百個學士也僅有一個人擁有這項幾乎是「屠龍之術」的技術。應該說塔格利安家族龍的衰落和學士是有直接關係的,學士更偏向於七神信仰,而對神秘術嗤之以鼻,為了更好的控制領主的思維,削弱魔法是必不可少的途徑,消滅了龍,塔格利安家族也只能依賴學城的勢力。領主們變得越來越懶,甚至連讀書寫字都讓學士代替完成,很多居心不良的學士甚至可以左右領主的決定,在信件上動手腳,以完成其陰暗的目的。

在狹海對岸的厄斯索斯大陸,商業迅速佔據主流社會,唯利是圖的商人們擺脫了魔龍的控制,而佔有了自由貿易城邦的統治權,魔法被視為非法,勞動也不需要魔法這麼高貴的東西來完成,低廉的奴隸成了主要勞動力,甚至組建了奴隸軍隊以維繫其統治。

所以整個《冰與火之歌》的低魔,是幾個魔法族群的衰落和非魔法族群的刻意打壓造成的,一直到丹尼莉斯孵化出三條龍,魔法的力量也才慢慢蘇醒。而學城裡的神秘術士們也在用魔法完成他們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這些都要靠小說故事來繼續延伸。


樓上已經說的非常詳細了,不過還是可以補充總結的:
1.龍是非常重要的魔法載體。沒有龍,魔法的效力會大打折扣甚至失效(這一點可以參照紅袍女的POV,有關學城中玻璃蠟燭的章節,還有君臨火術士提到的野火製造的過程)。
2.瓦雷利亞的魔法也是需要人來施展的。所以末日浩劫以後懂魔法的人也隨之消失殆盡。坦格利安家族在末日浩劫之前是駐守在龍石島的守軍,能馴龍但是並不懂魔法。
3.學城在消除魔法上的不懈努力。有猜測認為,學城背後有異鬼支持,而龍和魔法是異鬼的天敵。末日浩劫之後魔法本就元氣大傷,加上學城暗中搗鬼使僅存的龍滅絕,學士的教育又是去魔法化的,這直接導致了冰火開篇的低魔世界。

手機碼字比較亂,見諒。觀點之中肯定有不足之處,歡迎留言討論


可能是高維碎塊飛離那個星球了吧;而所謂的「凜冬將至」,就是又一塊高維碎塊飛過來了!


反對樓上一切回答

在我看來,樓上的某些高票答案似乎弄反了因果關係,魔法的衰落並不是由於魔法家族的衰落和低魔勢力的打壓造成的,而正是由於魔法消失後的必然結果。
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冰與火之歌的世界變成了低魔世界?那麼首先我們先解決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冰火世界的魔法是源自哪裡?魔法來自於龍?來自紅色彗星?NO!魔法來自神。目前為止冰與火之歌中所有的魔法都源自神跡。所以說,魔法是伴隨著神力的顯示而出現的。那麼本書中,拉赫洛,又名光之王,以及其對應的寒神無疑是顯示神跡最多的神。

真主拉赫洛,稱作光之王,也是熱量和生命之神;他的死敵,寒神,則是黑暗、冰冷與死亡之神。他們之間永無止息的鬥爭決定了人類的命運。 根據陰影之地亞夏的古書中記載的上古,有一天救世主亞梭爾·亞亥將會重生,揮舞一把叫作光明使者的火焰劍,亦稱英雄之紅劍,並從岩石中喚醒魔龍,來終結這場永世的紛爭。

而《冰與火之歌》這書名的解釋,以及本書的終極主題,很可能就是拉赫洛和寒神的永恆鬥爭(冰(寒神、異鬼)與火(拉赫洛、龍)之歌)。同時維斯特洛的某些舊神也與拉赫洛和寒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例如淹神就是寒神的僕從。
那麼魔法的衰落就很好解釋了,在八千年前及更遠以前,拉赫洛與寒神活躍在冰與火世界中,並進行著鬥爭,伴隨著神的鬥爭,魔法高度發達。而在八千年前的拉赫洛與寒神的終極之戰中,拉赫洛的代表亞梭爾·亞亥擊敗了異鬼,表示了拉赫洛在這一次與寒神的戰爭中獲得了勝利。但寒神並不會死,他只是陷入沉睡,寒神的勢力隨之消失,而拉赫洛的勢力達到了頂峰,如瓦雷利亞。而後為什麼瓦雷利亞盛極而衰,是因為拉赫洛和寒神是一種二元論的信仰,兩者相生相剋,同生同滅,拉赫洛只是贏得一時的勝利,寒神沉寂,拉赫洛也自然沉寂,屬於拉赫洛的勢力及其附屬的魔法力量自然盛極而衰。而拉赫洛與寒神的鬥爭過程,便是魔法的興衰過程。
魔法是拉赫洛與寒神鬥爭的附屬物,因為神與神之間並不會直接鬥爭的,而是投影到冰與火的世界中,那有什麼比魔法更容易顯示神力呢?
再多說一句,為什麼現在冰火世界魔法復甦了?因為寒神蘇醒,異鬼再臨。
Winter is coming!


因為…魔網崩壞了━Σ(?Д?|||)━?!!


其實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線索:
一是冬天和夏天的長度不規律。導致需要專門的大量學者研究預測冬天或夏天的來臨之際已經冬天夏天的可能長度。當然這種預測也可能不準確。
二是整個世界的大小。按馬丁老爺子說法,西部大陸形似不列顛,但有南美洲大小。不過從艾利亞跟隨獵狗的流浪故事看,這個星球的尺寸與地球差別較大。

說明冰火的故事發生在大劉揭示的三體世界。三體世界的恐怖不僅僅在於冬夏的時長混亂,更在於隨時可能發生的世界末日,導致文明大幅倒退。後一個文明可能發現史前文明的一部分科技遺產,但是如果沒有充分領會或共享,一旦掌握史前科技的一部分人或資源被重創,文明可能在沒有被完全滅亡的情況下會發生大幅倒退。很可能這種繼承是相當脆弱的。

冰火與三體不同,冰火中的人類不具備三體人發達的共享體系,信息交換速度低但欺騙能力高。有可能瓦雷利亞時代的一部分人率先發現了史前科技成果,但由於實在難以理解,最終被成為魔法。但是掌握知識和資源的人不願共享,反而作為秘密武器私自掌握,導致傳承效果遞減,一代不如一代。結果在浩劫中秘密武器失傳,上古知識反而成為傳說。

龍可能是史前人類研製的生物武器,而不是自然進化的史前生物,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龍這種奇葩生物沒有統治世界反而會被龍之號角這種人造的東西控制的原因。


其實我覺得好多作品都存在高魔世界向低魔世界的演化趨勢,低魔世界更加容易形成歷史 感,因為高魔世界是屬於英雄的世界,低魔世界是人的世界


如果按照DD背景的標準,冰火一直是低魔。不管是瓦雷利亞浩劫前還是之後。
因為DND桌游規則高魔、低魔影響玩家購買魔法物品的價格、範圍和可以購買的地點(高魔世界小鎮鄉村都能買到魔法物品僱傭到法師牧師)。而維斯特洛從來沒出現過真正的魔法文明,

因此低魔、高魔通常用來定義世界的魔法文明發達程度。而維斯特洛基本沒有出現過大量魔法使用者和物品的時期。

大概馬丁並不想魔法元素過度干擾他的中世紀貴族史詩吧。比如巫師系列的小說最大反派是個大術士(光肉搏就可打斷傑洛特一條腿),全程所有反派角色中無限搶鏡。直到最後作者才讓那位幕後BOSS恩希爾大帝現身告訴希里:其實那個……我是你父親!如果維斯特洛也出現這類角色估計也會讓貴族之爭偏斜很多……

試想一個一身法術,拿著水晶球暗中操控陰謀,抬抬手指就能把囧轟成渣的小手指有多搶戲。估計馬丁是故意保持神秘色調但儘可能不寫魔法的吧?魔法、神秘、預言等等都只是背景,他想寫的更多是人而不是冒險。


看了大神的回答,感覺山姆出山的時候會學會魔法~


參考中國古代歷史記錄進行回答。
按照公認的觀點,司馬遷的史記代表神話時代的結束,所謂信史時代的開始。為了象徵性的給神話時代蓋棺論定,司馬遷很含糊的寫了一篇五帝本紀作為史記的開篇,為神話時代畫了一個句號。
馬丁創造冰與火之歌這樣的史詩性作品,在一個科學昌明的時代,同樣也是為了給傳說中的神話魔法時代畫一個句號。
荷馬史詩也是同樣的作品。
在聖經中,這一段體現在創世紀的巴別塔這一節。
冰與火之歌這本書的核心主題,就是魔法時代的終結,人文時代的開啟。
魔法時代是依靠巫師來運行的,但隨著人種的退化,能夠掌握魔法的人選越來越少,同時人類社會組織了起來,對巫師進行有計劃的大規模捕殺,消滅其經典與傳承。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就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消滅巫師的運動,再加上著名的文字改革運動,僥倖倖存下來的典籍也再無人能看懂,魔法時代便正式結束了。
簡單來說,巫師的培養需要很大的精力和時間,而世俗政權一旦失去對魔法的敬畏,就開始通過剿滅巫師的肉體,讓人民忘記魔法的存在。
在中國,這一階段在殷商時期,最後的巫師之戰中,周文王設計出了可以廉價執行的八卦系統,取代了原來需要專業傳承的占卜系統。魔法系統的自動化,使得原來的魔法系統無法繼續運作下去。事見於封神演義一書。
回到正題。
在冰與火之歌中,龍母就是大巫師的形象,而火龍則是她的道具或者法器。但神龜雖壽猶有競時。這種巫術系統一是沒有辦法傳承,二是法器一旦死亡,巫術本身也無用武之處。
大麻雀也是巫師的形象。
另外龍母的父親,估計也是在巫師的修鍊過程中,走火入魔,才最後變得瘋狂。這個屬於巫術修鍊的副產品。


拍起來省錢


我覺得,一本專註與權利鬥爭的書,魔法與科技只是一種輔助。況且作者明顯參考了歐洲歷史,所以很多人看起來倍感親切。如果魔幻的寫法太多,反而會沖淡了其與真實世界的相似性


全看完了!!魔力潮汐確實是一個很接近的推測


老馬說過,剛開始只想當歷史戰爭小說來寫的,但和一個編輯商量了一下,那人說加入魔法和龍會不會好一點?老馬覺得可以試一下,,但是:魔法和龍只是作料,作料太多,菜會不好吃


還不就是為了緬懷一下當年敗壞的光景。好萊塢反聖經真是反到無可救藥。
大洪水前: 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 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 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 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創世記 6:2-4 和合本)


魔法太多,製作成本高


魔法需要源泉,更需要轉接器,龍就是魔力的wifi, 中轉魔力到魔法師身上,沒有龍的時候,魔力依然在,但是法師沒有信號接收


降維打擊么


推薦閱讀:

《冰與火之歌》的結局是什麼?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權力的遊戲》中的丹妮莉斯?坦格利安?
《冰與火之歌》雪伊這個角色意義何在?
二丫為什麼如此強悍?
紅毒蛇主動做提利昂·蘭尼斯特的代理騎士是否只因一時衝動?

TAG:權力的遊戲美劇 | 冰與火之歌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