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

閱讀起來有點吃力,看過之後又容易忘記。反反覆復。


一、《藝術的故事》是本好書,百年難得一遇,上帝賜予藝術史門外漢的禮物。


二、《藝術的故事》是理論性論述著作,貢布里希幫我們提供了一套觀看藝術史的方法。這套方法有幾個要點:

  1. 藝術的目標
  2. 「所見與所知」,這是藝術的故事的主線,幫助理解藝術家的藝術目標。
  3. 「立體性與圖案性的矛盾」,幫助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
  4. 藝術家的社會地位演變

三、配合閱讀:

  1. 一定要用范景中教授所作《&<藝術的故事&>箋注》這本書配合閱讀,書中從學術角度展開了許多概念,提供了許多資料,對理解原著大有裨益。此書包括下文范景中教授的講座原稿。

  1. 貢布里希受到卡爾·波普爾的哲學影響,波普爾的著作可以配合閱讀。
  2. 藝術史與世界史、哲學史、音樂史相互連結,比如德拉克洛瓦與肖邦、喬治·桑,左拉與塞尚,極有趣。對年代的把握需要有一定的歐洲史基礎,推薦閱讀《歐洲文明十五講 》陳樂民,《西洋史》陳衡哲 。

四、為什麼要讀藝術史?

海明威說自己飢腸轆轆的時候就去盧森堡博物館看馬奈、莫奈、塞尚……用那些畫和雕塑充饑自己的靈魂。如果實在太餓,他就信步走到花園路27號的斯泰因小姐家去蹭點吃的以及喝一些用「紫李、黃李或野覆盆子經過自然蒸餾而成的甜酒」。曾經是「巴漂」(漂在巴黎)的海明威也有著和現在的「北漂」青年一樣的落寞。


每一個作家「貧困寫作」的泅渡方式都不同。海明威是用巴黎的藝術、音樂和展覽餵飽自己,J.K.羅琳則是看到身邊剛出生不久的女兒產生奮鬥的動力。無論是海明威20年代的巴黎,還是羅琳90年代的愛丁堡,或是魯迅20年代的四合院、張愛玲三四十年代的戰後香港,當寫作的靈魂物質上拮据,他們在精神上就愈見豐盛。作家總是盡自己最大可能去體驗這個世界、感知這個世界、描寫這個世界。多年後,當所有的物質都被白骨湮沒,似乎只有他們的精神才得永存。


via J.K.羅琳的新書和貧困寫作現象

五、最後提供我對范景中先生講座的分析閱讀筆記,提綱挈領,掛一漏萬。


《藝術的故事》的講述者

范景中教授於2009年10月為紀念貢布里希一百年周年誕辰所作的講座

一、藝術的觀念

  • 「若復不為無益之事,則安能悅有涯之生?是以愛好愈篤,近於成癖。」 ~張彥遠,九世紀中葉,中國第一位美術史家。把畫看得如此重要,只得把生命和時間花費在它上面,否則就覺得此生難熬,這是一個驚人的觀念。
  • 「杜甫詩謂薛少保『惜哉功名迕,但見書畫傳』,甫老儒,汲汲於功名,豈不知固有時命,殆是平生寂寥所慕。嗟乎五王之功業,尋為女子笑;而少保之筆精墨妙摹印亦廣,石泐則重刻,絹破則重補,又假以行者,何可數也。然則才子鑒士寶鈿瑞錦、繅襲數十以為珍玩。回視五王之煒煒,皆糠秕埃坷,奚足道哉!雖孺子知其不逮少保遠甚明白。」《畫史》米芾
  • 」故中國數千年美術精技,一出旋廢,後人或且不能再傳其法。若宋偃師之演劇木人,公輸、墨翟之天上斗鳶,張衡之地動儀,諸葛之木牛流馬,南齊祖沖之之輪船,隋煬之圖書館能開門掩門、開帳垂帳之金人,宇文愷之行城,元順帝之鐘表,皆不能傳於後,至使歐美今以工藝盛強於地球。此則我國人不知崇敬英雄,不知保存古物之大罪也。然不知崇敬英雄,不知保存古物,則真野蠻人之行,而我國人乃不幸有之。「
    「吾游蘇格蘭時,自創汽機之瓦特,創生物學之達爾文,及諸詩人、文人、樂人、機器人諸遺宅,馬夫揚鞭,皆能指而告我,各國皆然。其崇敬英哲,雖最鄙下人,皆能如是,而窮鄉皆能行之。中國人非不好古,然自一二名士外,則鮮能知之。其趨時風或好言適用者,則掃除一切,此所以中國之古物蕩然也。夫不知西人者,以為西人專講應用之學者也,而不知其好古而重遺物,遍及小民,乃百倍於我國。」
    」夫天下固有以無用為有用者矣。虛空,至無用也。而一室之中,若無虛空,則不能旋轉。然則無用之虛空,之為用多矣。凡小人徒見其淺,而君子能慮其遠。古物雖無用也,而令人發思古之幽情,興不朽之大志,觀感鼓動,有莫知其然而然者??「
    ~康有為是第一個真正的中西美術比較者,他表明了藝術史對一個文明多麼至關重要。
  • 「邦堆翁廟(萬神殿)二千年,畫著名王棺並肩。嘆甚意人尊藝術, 此風中土甚慚焉」《歐洲十一國遊記》

文藝復興之前,西方的藝術家只是工匠,從文藝復興開始,義大利已經開始把藝術家看得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與國王比肩而葬。到了十八世紀,歐洲掀起了一場Grand Tour運動,簡單地說,藝術是任何一個紳士的必修課,要做一個真正的紳士,就必須到義大利,到羅馬去接受藝術的教育,這種藝術的教育在德語國家幾乎成為宗教。

as E. P. Thompson stated, 「ruling-class control in the 18th century was located primarily in a cultural hegemony, and only secondarily in an expression of economic or physical (military) power.」 via Wikipedia

二、貢布里希生平2.1Bildung/人文教育/修養/科學和藝術的宗教

父親是律師,母親是鋼琴家,兩位姐姐一位是小提琴家,一位也是律師。他們的精神依託不是神的宗教而是科學和藝術的宗教。

一個人不應當虛度一天的時光,他至少應當聽一曲好歌,讀一首好詩,看一幅好畫——如果可能的話——至少說幾句通達的話。~歌德

2.2 音樂

對絕大多數維也納人來說音樂無疑是最重要的;演奏古典樂曲在精神上和信仰上都近乎宗教儀式。我當時在這種信仰中長大的,它認為偉大的音樂展示了更高的價值觀。~貢布里希

2.3 文學

他讀過《荷馬史詩》《摩訶婆羅多》《水滸傳》《二度梅》《玉嬌梨》等,德國文學則諳熟歌德、席勒、萊辛,莎士比亞的詩句他也脫口而出。

2.4 美術史背景

簡單而言,美術史的研究大致經過如下幾個階段,從文藝復興到18世紀,主要由畫家和美術愛好者撰寫,如瓦薩里的《名人傳》。19世紀出現了新的美術史家他們一方面查找文獻和檔案中記載的藝術家傳記,一方面紀錄教堂、宮殿和博物館收藏的作品。到了19世紀90年代,人們開始把藝術史的重心集中在風格史上,例如李格爾和沃爾夫林。但在貢布里希求學時代,一些新的觀念已經引人注目,美術史不再被看成僅僅是由藝術構造的歷史,它也把美術史與歷史的其他分支,例如政治史、文學史、宗教史、哲學史聯繫起來。這種新觀念主要興起於漢堡的瓦爾堡學派。但在維也納什麼關心的仍是風格問題。而維也納學派的抱負,就是要對風格的變化做出科學的解釋。

在學術領域,貢布里希通過《藝術與錯覺》奠定了他思想家的地位,波德羅說:40年來,它一直是藝術哲學和藝術批評討論中心。他的影響不限於美術史、美學和知覺心理學,也對研究莎士比亞、研究地圖和研究科學哲學的學者產生影響,他在英國被授予爵士勛位,在世界各地獲得過多種殊榮。

三、《藝術的故事》

3.1語言平易、結構完整、憑記憶寫成,一氣呵成

這本書的魅力何在,我想除了它的語言平易之外,簡單地說,就是它的結構之美。它相當清晰,相當完整…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有一氣呵成之感。又像讀一部小說,因為它似乎隱藏著一條線索,連帶著情節而層層展開,不像一般的史書,讓人有豆腐塊堆聚之感。也許這與貢氏的寫作速度有關,那是他在經歷了流年的戰時監聽工作後,想考驗一下自己還記得多少美術史,只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幾乎是憑藉記憶寫成的。
《&<藝術的故事&>箋注》

大師總是這樣的記憶超群,幼學紮實。貢布里希憑記憶寫藝術史,木心憑記憶寫文學回憶錄。讓後人唏噓不已。


3.2 貢布里希美術史觀大致要點


3.2.1藝術品形式分析方法上的創見


3.2.1.1 藝術變化的知覺論[the perceptual theory of artistic change]

藝術變化建立在知覺心理學的基礎上,人類的知覺有個體差異,每個畫家看到的世界不同,因而畫出的畫面也不同。此理論能解釋為何有風格的差別,但是不能解釋為何藝術有一條清晰連貫的歷史。


3.2.1.2 藝術變化的技術論[the technological theory of artistic change]

藝術的進步建立在繪畫技術的基礎上。藝術的發展有賴於再現技藝的發展,新的材料和技術使得畫家能夠更加逼真地描摹真實的景象。此理論能夠解釋藝術何以有一條清晰連貫的歷史,但是不能解釋為何我們還能夠欣賞古老的藝術品,以及為何現代藝術並不是以寫實為目標。


3.2.1.3 「所見和所知」理論[seeing and knowing]

所知,是知道事物實際的樣子,我們知道一個人有一個鼻子兩個眼睛一張嘴;所見,是描摹事物在特定角度所展現的樣子,我們在側面觀察一個人的時候不總是能同時看到兩個眼睛。

從古至今,所有藝術家總是在所知與所見之間做出妥協和選擇,有時藝術家重視的不是美,而是需要把所有要素儘可能清楚完整地呈現出來,這個時候他們更像是在用圖像書寫文字,有的時候藝術家卻希望能夠忠實地把握一個特殊時刻和特殊角度下的完美瞬間。


埃及人重視所知,希臘人重視所見,中世紀回歸所知,文藝復興一直到印象派又走向所見,現代派又出現了所為觀念藝術又走向所知,循環往複。正如T·S·Eliot詩云:We shall not cease from exploration, and the end of all our exploring will be to arrive where we started and know the place for the first time.


要獲得純粹的視覺藝術,就要恢復被知識污染的純真之眼。
So if drawing had value even when it was practised by people with no talent, it was for Ruskin because drawing can teach us to see: to notice properly rather than gaze absentmindedly. In the process of recreating with our own hand what lies before our eyes, we naturally move from a position of observing beauty in a loose way to one where we acquir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its parts.On the Importance of Drawing-The School of Life

貢布里希,改造了「所見和所知」的理論,他認為所見和所知更精確地說,是思考和知覺[thought and perception]。理論和觀察的相互作用,正確再現自然建立在良好的視覺和理智的理解基礎之上。《蒙娜麗莎》利用了透視法、地平線的高低錯位等等視覺技巧,但是在嘴角、眼角的模糊處理上,利用人們理智理解的空間。

  • 深入探討需要繼續研讀《藝術與錯覺》以及《畫論》達芬奇
  • 實踐活動:拿出一張白紙,畫一隻蘋果和一個人或一隻手。彙集起來,可以看到每個人採取的表現手法不同,有的偏向所知,有的偏向所見。

3.2.1.4 簡化的[藝術品形式]分析框架:立體性 VS 圖案性

伍爾夫林提出的五對概念分析作品方法:

- 線描與塗繪

- 平面與深度

- 封閉與開放

- 多樣性與同一性

- 明晰與朦朧

e.g. 提香《聖母、聖徒和佩薩羅家族的成員》(圖210) 線描 平面 封閉 多樣 明晰

Titian,1519–1526, Oil on canvas,4.88 m × 2.69 m (16.0 ft × 8.8 ft),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 Venice

e.g. 魯本斯《加冕的聖母、聖嬰及其聖徒》(圖256)塗繪、深度、開放、同一性、朦朧

Virgin and Child enthroned with saints ,c. 1627-8 ; Sketch for a large altar painting; Oil on wood, 80.2 x 55.5 cm (31 1/2 x 21 3/4 in); Gemaldegalerie, Staatliche Museen, Berlin


貢布里希將伍爾夫林的五對概念簡化為一對:立體性和圖案性


這對概念也與所知和所見的矛盾聯繫在一起。藝術家越是想忠實描繪所見,就越是需要營造空間錯覺和戲劇性動作,畫面就會越混亂,損失更多圖案性,失去秩序感,增大構圖難度,要求使用柔和的混合色調,犧牲色彩;反之,藝術家越是靠近所知的概念,就能使用純粹裝飾性的方法安排人物和形狀,越容易獲得秩序感和和諧的效果,可以使用純粹原色以得到強烈的色彩。在所知與所見、立體性和圖案性二者之間取得平衡是藝術家永恆的任務,文藝復興的偉大之處也正在於此。

比如,波提切利在《維納斯的誕生》這幅畫中就犧牲了立體性以獲得清晰的輪廓。

[Knowing·輪廓清晰 幾何形式的秩序感 淺談的背景中凸顯人物/哥特傳統 波提切利]
在波拉尤洛失敗之處,波蒂切利獲得了成功;他的畫確實形成一個完美和諧的圖案。然而波拉尤洛可能會說,波蒂切利是犧牲了一些他當初下了那麼大苦功要保留下來的成就,才取得這一效果的。波蒂切利的人物看起來立體感不那麼強,畫得不像波拉尤洛或馬薩喬的人物那麼準確。他的構圖中的優雅動作和具有韻律的線條使人想起吉伯爾蒂和安傑利科修士的哥特式傳統,甚至可能是14世紀的藝術——例如西莫內·馬丁尼的《聖母領報》(見213頁,圖141)或者法國金匠的作品(見210頁,圖139)之類,人物的體態輕柔裊娜,衣飾精巧飄落。波蒂切利的維納斯是那麼美麗,以致我們忽略了她脖子的長度不合理,她的雙肩是直削而下,還有她的左臂跟軀幹的連接方式也很奇特。或者更恰當一點,我們應該這樣說,波蒂切利為了達到輪廓線優美而更改了自然形象,增強了設計上的美麗與和諧,因為這加強了她的感染力,更加使人感到這是一個無限嬌柔、優美的人物,是從天國飄送到我們海邊的一件禮物。

引自《藝術的故事》

再比如,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

[Knowing · 輪廓清晰 幾何形式的秩序感 淺談的背景中凸顯人物]
儘管基督的話已經引起了激動,畫面上卻毫無雜亂之處。12個使徒似乎很自然地分成了3人1組的4組群像,由相互之間的姿勢和動作聯繫在一起。變化之中是那麼有秩序,而那秩序之中又是那麼有變化,使得人們絕對不能把起始動作和呼應動作之間相互和諧的作用完全探究清楚。如果我們回想一下在敘述波拉尤洛的「聖塞巴斯提安」(見263頁,圖171)時所討論的問題,大概就不能不深深地認識到萊奧納爾多在這個構圖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記得當初那一代藝術家是怎樣努力把寫實主義要求跟圖案設計的要求結合在一起。我們記得波拉尤洛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在我們看來多麼生硬,多麼造作。比波拉尤洛稍微年輕一些的萊奧納爾多顯然輕鬆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如果人們暫時不考慮場面畫的是什麼內容,那麼仍然可以欣賞人物形象構成的美麗的圖案。這幅畫的構圖好像有一種輕鬆自然的平衡與和諧,這一點正是哥特式繪畫所具有的性質,而且是羅吉爾·凡·德·韋登和波蒂切利之類藝術家曾經各用各的方法力圖在藝術中重新恢復的性質。但是萊奧納爾多發現,並不需要犧牲素描的正確性和觀察的精確性,就能達到輪廓悅目的要求。

引自《藝術的故事》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最後的晚餐》這幅畫的立體性體現在餐桌-窗戶-窗外景色的正確透視上,而人物分布在同一個平面上,這事實上降低了構圖的難度。

所見-知覺性藝術[perceptual]-立體性-透視法和戲劇性動作-構圖難度大-強烈濃重的純粹原色

所知-概念性藝術[conceptual]-圖案性-象徵-裝飾性構圖方法/構圖難度小-柔和的混合色調

3.2.2 批評藝術史領域的黑格爾主義,使用情景邏輯方法通過分析[藝術家的情狀]從而解釋風格的演變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傳統:黑格爾主義的含義是在每個時代,所有事物都邏輯般地相連,它們都是絕對精神的展示。一個時代的所有具體顯示,包括哲學、藝術、經濟、社會制度,等等,都有一種共同的本質,如果你挖掘得足夠深入,就能夠發現這種整體的時代觀,一種每個時代都極端統一的觀點。


貢布里希認為時代精神根本不存在,而且認為它在學術上導致了一種智力的懶惰,而且造成學術專制,對藝術本身沒有什麼體驗就夸夸其談。藝術有一條進化的鏈條,但是無須承認風格的內部有什麼神定的東西驅使它自動向前發展,藝術不是時代精神的傳聲筒,藝術家也無需把時代的表現當作自己的道德責任。

貢布里希認為不是集體意識創造了風格,而是風格得由某個人發明,對藝術的研究要回到一個更個人主義的態度上。在卡爾·波普爾哲學的啟發下,貢布里希使用「情景邏輯」替代時代精神理論,以討論風格的變化。

  • 可聯繫到索羅斯的反身理論《金融鍊金術》 ,系統思考《第五項修鍊》

什麼使得哥特式風格如此成功?人們為什麼想要模仿它?為什麼哥特式教堂比羅馬式教堂更具吸引力?這些問題不容易回答,但有些還是可能的。比如它迎合了一種新趣味,他們滿足了人們需要巨大彩色玻璃窗的慾望。
不久前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風格史中的需求與供應」[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History of Style]。在那篇文章中我說,首先某個人需要某種東西,然後另一個人找到了提供這種東西的手段,處處都有一種反饋,一種循環發展。
十九世紀本沒有冬季運動,只有挪威例外。後來旅遊業發展起來,1890年左右,基茨比厄爾[ Kitzbühel]的一個人從挪威訂購了一套滑雪板裝備開始練習,人們覺得很有趣,然後出現了大量的需求,冬季運動的形式完全被改變了。
哥特式教堂不是什麼時代精神的體現。當時有建築圖樣,石匠需要學習最新的建築圖樣,一個師傅的徒弟可能會到另外一個鎮子上去建另一座哥特式教堂。

情景邏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藝術目標(即[藝術家的情狀]),因而可以幫助我們分析風格的變化。藝術家都想成功,都想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藝術家總是面臨著問題,他們既想要與眾不同,但又要為人接受,他們要考慮怎樣才能有所作為。


「每一件藝術品對當代產生影響之處,都不僅僅是作品中已經做到之處,還有它擱置不為之處。傳統既留下了成就,也留下了懸而未決的問題,而藝術家正是想解決那些問題。比如當人們批評較早的藝術不夠逼真時,透視的問題就應運而生。


透視問題是應用情景邏輯方法分析風格變化的絕佳範例。中世紀的畫家不懂透視法,但是這讓他們能夠隨心所欲地在畫面上分布形象,構成完美的圖案,當佛羅倫薩的藝術家發現透視法之後,可能有一種勝利的衝動,認為自己解決了一切困難,使得繪畫藝術向前走了一大步,但是事實上,只要某一方面有所發現,其他地方就會產生新的困難。藝術家的新能力把他最珍貴的天賦毀掉了,使他無法創造一個可愛愜意的統一體。構圖的問題在巨大的祭壇畫的題材上顯得尤為嚴重,因為需要照顧到教堂的建築結構,同時還必須清楚地傳達基督教教義。安東尼奧·波拉尤洛[Antonio Pollaiuolo](1432?-1498)在創作聖塞巴斯蒂安殉難的祭壇畫時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既保證精確的素描,又具有和諧的構圖,但是最後的結果有些生硬,可以說是尷尬。義大利藝術在後一代達到高峰,正是因為解決了這個問題。


「必須要講的故事」:「學者是記憶的保護者,我個人不太願意在一種抹去對過去一切記憶的制度下生活或者工作。每個社會都有其」必須要講的故事「。在一個學問衰落的社會,神話就會滋生。


貢布里希認為藝術中存在著競賽,有競賽就有英雄,英雄被人們記住,他們的成就變成傳說甚至傳奇:阿喀琉斯[Achilles]的勇敢,尤利西斯[Ulysses]的機智,代達羅斯[Daedalus]的技藝,每個人都可以憑想像去體會他們的傑出程度,這種傑出是超人的,只差一步就達到了尼采所說的阿波羅式[Apppllonian]和狄俄尼索斯式[Dionysiac]的神明。從人類學觀點來看,往昔的大師有點像文化英雄[Culture Hero],這些英雄的藝術流傳下來成為對後人的挑戰。如果我們認為往昔的大師過時了,那將是我們自己的損失。因為他們不是因為出名而偉大,而是因為偉大而出名。他們的偉大構成了情景邏輯的一部分,沒有這種邏輯,歷史將陷入混亂。《藝術的故事》就是沿著兩條線——藝術家的情狀和藝術品的形式——來講述藝術的故事。


3.2.3 富有音樂性的藝術史敘述方式


移情觀想:貢布里希喜歡借用我們業已熟悉的作品來探討另一件作品,以及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和藝術目標。引導讀者使用「移情」的方式觀想,倘若一個從未見過達芬奇作品而只見過其前輩畫作的人,會怎麼看待達芬奇的藝術成就,從而形成預期與意外的張力,產生驚奇感。


音樂性的結構安排:全書情節的展開富有音樂性,一方面是預期到的秩序(主題或母題),另一方面是展開部(變調和偏離)。這種預期框架使讀者在觀賞藝術風格時有一種聆聽音樂的體驗。

我們甚至能夠強加給過去一種交響結構,古典交響樂中有主題或母題,有展開部,其中有複雜的變化和變調。這些人們都可以在美術史中找到類比和隱喻,我們可以把美術史當作一種大型交響樂來觀賞。我認為這是一種很有用的隱喻,但僅此而已,因為音樂和美術中的程式和發現之間的關係有所不同。

美術史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一個預期的框架,不能把一件作品放在藝術史的鏈條當中去觀想,我們就無法理解一件藝術品的藝術目標以及在此意義上的成就,美術史提供了這樣一種框架。沒有這個框架,儘管我們能欣賞作品,甚至陶醉其中,但卻不能領略其真正的精髓。

美術史對藝術家創作來說價值不大,當對增強評論能力來說卻有重要作用。(哲學家都是在解釋世界,但是問題是改變世界。)一般人不僅相信所有偉大的藝術總會遭人反對,而且相信任何遭人反對的東西都可以是偉大的藝術。貢布里希認為,具有少量的美術上方面的知識,就很容易摧毀這樣的觀念。對於青少年來說,青春期的叛逆情緒很有可能導致對傳統藝術的全盤否定,美術史的修養可以提供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體系,使得經典作品不會被低估和忽略。


3.2.4 宗教、藝術與傳統的價值


宗教精神:「我對宗教有某種尊敬感,因為它激發了偉大的藝,當我不相信任何傳統意義上上帝的存在,我也不屬於任何宗教派別。我觀看宇宙和大自然的運轉,體驗到了一種敬畏感,產生了一種萬物神秘的感情,但這並不能使我相信,有一位銀髮老人主宰著我們的生命。」


藝術的價值:「我可以簡單概括說,我為西歐的傳統文明而戰鬥。我知道西歐文明中有許多可怕的東西,我知道得很清楚。但我認為美術史家是我們的文明的代言人,我們想對我們的藝術精華知道得更多一點。記憶那些精華是我們的責任,但還不僅如此。我批評過說我們逃避現實的人,如果我們不能逃避到偉大的藝術中尋求安慰,那生活就不堪忍受。人們應該憐憫那些與往昔遺產脫節的人,人們應該為自己能夠聆聽莫扎特的音樂和欣賞委拉斯開茲的繪畫而感恩,並憐憫那些不能這樣做的人。」(《藝術與科學》)


傳統的價值:「未來主義者……他們要求用一顆原子彈摧毀博物館和往昔的遺產,。《未來主義畫家宣言》[Manifesto of the Futurist Paingters]寫於1910年,這種態度也許導致了法西斯主義。在此我不關心它的政治方面。我關心的是這樣的事實,在這篇宣言上簽名的人們,沒有一個成長為偉大的藝術家。富有創造性的藝術家們從來沒有證明,甚至從來沒有覺得有必要爭米,一切對於往昔的藝術興趣都是邪惡的。「《為什麼要有美術史》扎克爾斯

若能略盡微力,我將如願以償。

----------------2015.06.22 更新-----------------

今天晚上,陳丹青在《局部·死亡的勝利》引用了貢布里希。然後貌似有很多朋友發現了這個問題和帖子。


最近在精讀《藝術的故事》這本書,也在整理這本書的結構筆記,分享一下我做的思維導圖。

----------------2015.06.27 更新-----------------

----------------2015.07.14 更新-----------------

PS

我正在做文化旅行的創業項目,坐標北京,當期重點城市巴黎,

如果你對藝術史和文化旅行本身有興趣,請私信我;

如果你有藝術史方面基礎並對文化旅行創業有興趣,也請私信我。

-------------------------------------------

最近開了個微信群,把對文化旅行有興趣的小夥伴聚集在一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微信號,之後我拖你進群。


最後,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窮羅傑年鑒(poorroger)么么噠


----------------2016/10/19更新--------------------


一年前在知乎上發了這個回答,如今得到500贊和數不清的感謝(感覺感謝比贊多...),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


如今答主繼續在理想主義的道路上前進,我們在上海成立了專註12-18歲青少年人文通識教育的英文閱讀工作室,並剛剛發布了2017明眸義大利壯遊的項目。


大家都是有理想的人,希望有合適家長的知友幫忙推薦,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樣紮實有誠意的項目是非常難得的。

壯遊招募|義大利建築、藝術與文化

2017年1月28日-2月8日

真正的發現之旅,非發現新景觀,而是有新的目光
- 馬賽爾·普魯斯特 -

?

我們終於發布了這條義大利建築、藝術與文化壯遊。義大利壯遊是Grand Tour這個概念的起源。十六世紀的英國貴族子弟在導師的陪同下,前往歐洲大陸進行壯遊,義大利是必到的一站。


這次現代壯遊我們的主要的關注點是義大利的古典和現代建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塑,行程結束之後同學們會對西方的建築史和藝術史的脈絡勾勒出一個線條輪廓,並且有直觀真實的感受
正如凱撒大帝那句鼓舞人心的名言,「我來到,我看見,我征服」。「我們首先要征服的,就是自己的無知與自負。」


感謝上天和先賢,在義大利留下了時間跨度如此綿長,風格如此多樣的建築遺迹,它們在大地上的佇立提醒著我們回望過去反思當下,我們將會帶領孩子們通過這些寶藏,通過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閱讀和活動,了解建築和人文學科研究活動的方法,打開對人類歷史、文化、藝術、宗教和政治的認知之門


壯遊活動能夠帶給他們最大的財富是,他們可以知道原來旅行可以不是一種消費活動,而是一種主動的人生體驗,我們越主動,得到的體驗也就越豐富越深刻。


當遇到人生的挫折與逆境的時候,他們會回想起我們站在奧克洪島最北端的峽角看到的貝加爾湖如大海般的壯闊,當遇到我是誰要往何處去的困惑的時候,他們也許會回想起安傑利科壁畫的沉靜和布魯內萊斯基穹頂的偉大。


因為來自東方大陸上的詩人泰戈爾早就說過,只有當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

?

行程精華


· 最紮實的人文主義文化壯遊:全球獨創的現代壯遊模式主動而非被動的深度遊歷,拒絕走馬觀花式觀光旅遊,通過閱讀和觀察探索世界,獲得主動的旅行體驗,報名後立即自動加入「壯遊100天閱讀計劃」。


· 最全面的歐洲古典建築考察:10天近距離考察36個經典建築(包括布魯內萊斯基、米開朗基羅、貝尼尼、伯拉孟特、波羅米尼、倫佐·皮亞諾的經典作品),嘗試繪製平面圖,直接接觸西方古典建築的風格與思想;


· 最近距離的藝術史考察:細緻參觀6座世界頂級博物館/美術館,精選藝術史考察清單,出發前全面了解形式與背景,全部博物館免排隊,全程官方導覽講解,領隊點評答疑,了解藝術分析的思維框架,在藝術第一現場進行審美學習;


· 最有趣的體驗活動:包括古羅馬兵營體驗、意式披薩烘培課、濕壁畫創意課、羅馬聖塞西莉亞音樂學院合唱團音樂會等精選活動,體育美食音樂繪畫全方位體驗,動手參與勝過泛泛而觀;


· 最開放包容的社區氛圍:最具親和力的青年領隊,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圍,無代溝,全包容,歡迎各種亞文化認同者加入,包括團隊破冰環節和經典的歷史人物分享會,兵馬未動讀書先行,而在途中就是快樂快樂和快樂;


· 壯遊100天閱讀計劃:壯遊不是10天而是100天,根據行程和考察點量身定製分級書單、中英文章庫、電影推薦、音樂歌單,涉及建築、藝術、宗教等主題,每周3篇文章片段(包括中英文),配套Comprehension Test,微信群講座討論答疑,全面走近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培育人文素養。

· 限量版旅行手冊:明眸編著《發現之旅:義大利建築、藝術與文化》旅行手冊;


· 高品質後勤服務:全程含餐,全4星酒店住宿,24小時管家,義大利籍司機,19座大巴全程陪同;


· 周邊禮品:全套明眸壯遊周邊(紀念徽章、紀念貼紙、T恤、收納袋、帆布袋、);


· 專業級視頻影像記錄:生動的圖片記錄和紀錄片刻錄回憶,包括高清視頻和大開本對裱相冊;《完美之夏:2016貝加爾湖壯遊高清視頻》


?

有師相伴

總領隊:姚逸凡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學學士 前德勤審計師 明眸創始人 5年團隊旅行組織經驗 2016貝加爾湖壯遊總領隊


學術領隊:張霍普 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碩士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建築學系

我們以我們的產品而驕傲。 我們希望和您一起給這個世界和世界上的孩子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
因為最幸福的人不是擁有最好一切的人,而是把一切都變成最好的人。

| 明眸 Brighteyes |

『 致力於服務青少年自我成長』

我們都知道這樣紮實有誠意的項目是非常難得的,跪求有合適家長的知友幫忙轉發和推薦,答主先謝謝大家啦~


鏈接在這裡~~

壯遊招募|義大利建築、藝術與文化

--------------------------------------- 2017.04.02 更新 -----------------------------------------


義大利壯遊第一期已經結束,第二期已經開始招募了,希望有12-18歲孩子家長資源的朋友,加入到我們壯遊的推廣中,有機會擔任考察領隊。微信聯繫 roger_brighteyes


稍後鏈上義大利壯遊的視頻,剪了3天,感動哭。


如果是專業學美術的,不論是什麼專業方向,作為藝術史入門書籍,藝術的故事這本書是很好的。尤其是最前的那部分,描述了一個當下比價正確的藝術史觀,這部分內容要時刻貫徹在後文的閱讀中,並在之後的學習中都能帶著這幅貢布里希做的「眼鏡」去深入研究。

這本書的閱讀方法就是從前向後看。書中涉及的藝術家、流派真的不算多,否則就不是一本入門書籍了。所以,作為專業美術學生,應該在閱讀過程中把每一個提到的藝術家都搜一下Wikipedia這類的網站,或有興趣的閱讀一些相關的小手冊和資料。另一點是把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準確的捆綁在一起,不要記岔。

和其他的藝術史通史的寫法一樣,除了介紹藝術家外,書中還會用很多的篇幅去對歷史環境、歷史文化做闡釋與陳述。這些內容都應該記住,學會,變成自己出口成章的知識。並且,讀者需要把不同的歷史時期的文化背景、文化趨勢、風俗等內容結合在一起分析,思考,從而通過一個較遠的視角整體的把握藝術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彰顯的身影。

通過對文化史的整體了解,我們就可以在未來的學習中將這些內容合理的,並有效的運用進去。比如,我們可以開始對比文藝復興於先鋒派運動之間的歷史相似性;又比如師承關係在藝術史發展中的重要價值等等問題。同時在未來學習其他藝術家時,我們可以通過已知的歷史背景講藝術家置入起活動的具體的年代中,這樣做正呼應了本書前面的所講的藝術史觀。

整個閱讀應該是一個反芻的過程,一遍一遍不斷消化這些知識,運用之前讀到的知識去思考將要讀到的內容是閱讀一般「大部頭」書籍時必須做的。我建議這本書可以先讀一遍,一般一天讀一到兩章,並做好有效的筆記(其實做筆記不是摘抄書中內容,而是一種與書本內容對話過程的記錄)。讀完可以醞釀一段時間,大概一兩個月,期間學習更深入的藝術史知識,而後反過來在看這本書,看看會不會獲得什麼更好的發現,和遺漏的部分。


啊突然意識到寫了那麼多書單但是沒怎麼寫應該怎麼讀書,馬克一下這個問題有空來更。

簡單的先說一下,搞清楚你要讀的目的是什麼?了解藝術通史?為了將來更深入學習?just for fun?

說實話前幾章內容如果不是後來深入學古典學我也就看過就忘,所以盡量從古希臘,古埃及,拜占庭,中世紀,文藝復興及以後這樣的順序跳躍的看一遍,文藝復興之前的就不要記藝術家了,說實話古希臘的我英文都記不住別說中文了。不喜歡的部分就跳過,感興趣的再深入做筆記然後去找相關時代/作者/藝術家的書籍。

總的來說,就是把它當做字典而非百科全書。我和我男朋友沒事幹就隨便拿藝術史的書翻著玩兒,先只看圖片不看文字,看到感興趣的再拿圖片對回去看文字藝術家和流派。有的專有名詞記得及時wikipedia。

關於如何做筆記?我覺得《藝術的故事》比較好的一點是歸類非常的清晰,每個時代每個小的movement以及相關藝術家排序非常整齊,所以建議做筆記的時候跟著貢布里希分好的outline來走,手邊沒書就隨便拿大家比較熟悉的印象派做例子。

印象派:受工業革命影響,歐洲人生活方式開始變化。空閑時間開始增多,中產階級開始出現,藝術家們可以在教堂和皇室上流社會之外尋找別的資助者,題材也開始變化。顏料開始能夠便攜攜帶,讓畫家們不局限於室內作畫。

  • 莫奈:光影處理,每個場景有很多副不同study
  • 梵高……
  • 高更……
  • 塞尚:多角度畫圖,給後來的立體主義奠定基礎
  • 雷諾阿:中產階級生活

啊你看,每個人物只用記簡單幾句,建議你弄個小卡片夾在書里,下次翻起來也很方便的說,其實不要太強求自己,比如學到現在我連很多藝術家名字都拼不全,但是感謝google和wikipedia。……

如果這是你第一本藝術史入門書籍的話就更不要要求太高了,有空的時候隨便翻翻就好,千萬不要把「讀完一本書」作為目標,也不要把「讀的快」作為目標。


2017年7月更新:
介於斷斷續續有人對我的回答不服,我覺得在歡迎來戰的同時有必要重現一下最初的答題情形。
在2015年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個矯情的偽文青在作無病呻吟。所以我的回答語氣是比較刻薄的。因為在我看來《貢故事》全書都是口水話,簡直不能更通俗易懂,只要真心喜歡藝術,不存在看不懂。不要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不要為自己想裝逼又不願花時間好好看完一本書找借口。《貢故事》毫無疑問是本入門好書,它的銷量證明了這一點,但無需過度吹捧和神化。貢布里希並不需要你們去神化這本《故事》而變得更偉大。
貢寫這書的時候像一個學識淵博的老師把他著筆的那一刻腦海里的西方藝術史洋洋洒洒的侃了一遍。所以非常適合在沒有老師指導的環境下學習西方藝術史(比如廣大業餘藝術愛好者),然而並不一定適合國內專業院校里的學生,因為他們在學藝術史的時候一直是有一位同樣讀書萬卷並且生活在21世紀的老師拿著更嚴謹的教材一章一章地給他們講解的,所以我說《貢故事》不可能成為美院的教材甚至很少會出現在美院老師給院內學生開的書單里,大家明白了嗎?
貢布里希在寫《故事》的初版前言時間戳是1950年。第十六版時是1994年,他的第一句話是「當我坐下來為這最新版本加寫序言時,內心充滿驚奇和感謝。驚奇是因為我清清楚楚地記得當初撰寫本書時毫無奢望;感謝是因為...讀者...必定覺得本書頗宜用作...入門書而越來越多地向別人推薦。」 有沒有「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既視感?


------以下是我在2015年寫的原回答---------

我還真受不了了…這本都寫成故事書了你還看不懂?看不下去?別勉強自己非要喜歡(非要讓別人看起來覺得你喜歡)藝術好不好?!人家就是寫給業餘愛好者入門的,通俗易懂,沒有更好讀的藝術史了…嗯…好像也不是,或者李澤厚的《美的歷程》你翻翻是不是更對你的情懷吧…無非就是要自己看起來文藝一點嘛。呵呵。

樓上那些說美術專業生要看「貢故事」的…我只能說大一什麼都不懂的可以翻翻。只要認真上過正規美院的藝術史課,這本就真可以pass了,浪費時間。


1
介紹一部名滿天下的書是困難的事情,尤其是貢布里希在本書的序言中說本書的預想讀者是十幾歲的少年,我這樣二十幾歲的讀者信心受損的同時,也往往不好意思表達自己對本書的感想以免暴露出自己的智力缺陷。不過我把它理解為一個誤會,貢布里希只是說他將以對十幾歲的少年敘述的口吻來完成此書,不代表他要降低本書的理論水平,而深入淺出往往更能體現大師水準。
本書一向以思想之美聞名於世,但本書即使一字不著,單是把貫穿全書的413件藝術作品陳列出來,也已經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圖冊,值得一看再看。因為每幅圖的選取都是作者精心的剪裁,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除非非選不可,書中很少出現那些毫不新鮮的畫作——比如一提到梵高就是《星夜》、《向日葵》,一提到畢加索就是《格爾尼卡》、《哭泣的女人》,一提到莫奈就是《印象·日出》、《睡蓮》組畫,莫奈畫了那麼多睡蓮,本書一幅也沒有。作者完全依照自己的思想邏輯來選擇作品,而且力圖呈現出最新鮮的東西:本書第一版出版於1950年,而我閱讀的第十六版,出版於1994年,每一版他都有增訂,比如秦兵馬俑的考古挖掘是在1974年,本書初版24年後,在之後的版本中,作者很快加入了秦兵馬俑的論述。所以閱讀本書不僅在思想上時時有所感悟,在觀賞選擇的藝術品上,也絕對給人以新鮮之感,這一切都體現出作者的眼界和野心。
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我覺得大概是作者起初寫作本書時沒有將讀者群體擴大化,所以書中關於東方藝術的篇幅非常稀少,佔據九成以上的西方藝術內容說明這本質上是一部西方藝術史,穿插其間東方藝術的內容只是提供一面鏡子,使讀者在對比中加深對西方藝術的理解。作者自己在中文版序言里把這個問題解釋為他沒有學會漢語,所以雖然心嚮往之而力不能至。我覺得這其中還有冷戰期間兩個陣營對立所造成的影響,但不管如何,在如此小的篇幅里,作者照樣體現出自己非凡的眼力,在論述中國古代藝術時,他提到
「虔誠的藝術家開始以畢恭畢敬的態度畫山水,不是想進行什麼個別的教導,也不是僅僅當作裝飾品,而是給深思提供材料」
「(和西方美術家相比)他們就不從研究大自然入手,而是從研究名家的作品入手……在全面掌握了這種技巧之後,他們才去遊歷和凝視自然之美,以便體會山水的意境。」
這些語句能從一個遠隔重洋的英國人那裡說出,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在研究藝術上付出的努力。也讓人想到中國的藝術史工作者也應該創作出一部可以與貢布里希相抗衡的東方的《藝術的故事》,既然他沒有完成這個工作。但是很遺憾,好像直到今天,我也沒有聽到有這樣一本作品的完成。
本書文本簡潔優雅,思維清晰,中文版長達690頁,但思路連貫。即便從書中摘錄出上百句精彩的論斷,也可以組成一篇很好的文章了。但我想這不是作者創作此書時想要見到的,他想要的乃是啟發讀者的思想。由於我的藝術素養很薄弱,雖然逐字逐句讀了兩遍,但仍有不少未能理解處,所以在對本書的精彩內容進行摘錄前,我試著總結一下全書幾個重要的觀點,並在其間約略談一些自己的感受。

2
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
這句話簡潔而著名,他放置在全書的第一句,彷彿《安娜卡列尼娜》或者《百年孤獨》的開頭,是進入宮殿前樹立在門口的巨大神像。但這句話放到現今的語境下來審視,又特別有淪為一種假作特立獨行「語錄」的危險。但貢布里希用了一節的導論「論藝術和藝術家」來詳盡地闡述了這個說法。作者認為,如果非要認為有一種藝術,那必須要有一種藝術的標準,把藝術和非藝術區分開來,但這種標準真的存在嗎?如果藝術是依靠標準而建立的,那它不過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藝術的任務應當是不斷突破標準而建立新的標準。(注意,這裡所說的建立和突破也是奇怪的,不過是假設有一種標準而對應敘述)這樣依靠標準會產生危險,他加深了鑒賞者的偏見,限制了鑒賞者的眼界,把捕捉暗示和感受和諧的精神活動變成了選擇題,而藝術要做的事情恰好與之相反。如果把注意力轉移到藝術家身上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因為古往今來的藝術家幾乎都處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合適」的問題,何謂合適呢?作者舉例說我們在生活中都會為一些細節而擺弄,比如為一條新裙子配一頂什麼樣的帽子,為新襯衣配一條什麼樣的領帶,甚至微小到停車時來回擺弄以求和停車線平行……當我們覺得滿意了,也就「合適」了,但我們大多只會在這些問題上擺弄三五分鐘,所以我們是普通人,那藝術家們呢?
「他們是些男男女女,具有驚人的天賦,善於平衡形狀和色彩以達到合適的效果,更稀罕的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他們不肯在半途止步,時刻準備放棄所有唾手可得的效果,放棄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踏踏實實地經歷工作中的辛勞和痛苦。」
書中用這樣動人的筆觸描述到。
所以本書和大多數國內的美術史不同,它不是從外部來觀察藝術,而是從內部來觀察藝術家,這是它在視角方面的獨創之處,也是本書最大的價值。從內部觀察藝術家,他們的處境(是受雇創作首先滿足僱主還是自由創作),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是靠近自然還是和自然保持距離反映主觀),他們所依靠的手段(線條、造型、色彩、材質)的變化歷程構成了一部藝術史,也讓我們找到理解他們作品的鑰匙,不管這些作品從表面上看起來多麼瘋狂。

3
不是藝術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藝術。
提出這句著名論斷的是英國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同為英國人的貢布里希氣質上沒有王爾德這樣極端怪謬,他在書中平衡了這兩方面的論述,藝術家既不斷地從自然中學習,也不斷打開欣賞者的眼界,所以貢布里希為王爾德的這句論斷提供了許多堅實的證據。

克勞德·洛蘭《向阿波羅獻祭場面的風景》

貢布里希在書中不斷地提到一幅畫,克勞德·洛蘭的《向阿波羅獻祭場面的風景》,因為畫家通過他的慧眼傳達出來的畫面,確定了一種西方人眼裡野外風景的標準,從此旅行者在旅行的時候,總是盡量尋找和洛蘭畫中相似的景色,並確定這是美景,而富有的莊園主則乾脆將莊園修建成洛蘭畫里的樣子。我們口頭上所說的風景如畫,就說明我們潛意識裡已經承認我們對於風景的想像和評判,實際上來自於學習,來自於藝術家敏銳偉大的頭腦。在洛蘭之後,又不斷有藝術家發現了荒野之美、鋼筋水泥之美、廢墟之美等等,他們都成為普通人不斷得以獲得樂趣的標準。就拿旅遊業來說,許多以前不認為是風景的地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往,而以前認為是偉大景觀的地方漸漸失卻市場,這都和藝術風潮的變化有關,旅行者跋山涉水尋找獨特的風景,但無需感到羞愧地承認,他們在尋找之前,已經在模仿藝術,因為他們的腦子先有了一個「美景」的想像,然後才能對它進行印證。
這樣的一個情況也可以推演到其它的藝術形式上,比如寫作,在陶淵明之前,在王維孟浩然之前,又有多少人覺得田園的生活是充滿詩意的呢?是陶淵明們的作品發現了一個新的田園,自他們以後,整個田園都不一樣了,藝術家就是這樣,即便他們不名一文,他們也依然是時代想像力的保存者和創造者。

4

靜物1

靜物2

兩幅畫同樣是《靜物》,哪一幅更勝一籌呢?這幾乎是現代藝術誕生之後捉弄人讓人氣惱的題目,第一幅畫纖毫畢現,栩栩如生,實在找不到什麼不好的理由,第二幅畫呢?有點像兒童畫作一般質樸和笨拙,但它會不會是一個大師的作品呢?現在如果再提供一個信息,第一幅畫的作者是17世紀的荷蘭畫家威廉·卡爾夫,第二幅畫的作者是19世紀的法國畫家塞尚,這道題似乎就變得簡單了,被提問者似乎可以把手放回口袋裡,因為被質疑不懂藝術的危險似乎消除了——當然是第二幅畫更勝一籌,因為塞尚可是名滿天下的大師,至於威廉·卡爾夫,他是誰?這生動體現了藝術的陳規陋見是多麼害人不淺,並且剝奪了欣賞者的欣賞樂趣。
如果仔細閱讀過《藝術的故事》,你就會明白,兩幅畫不相上下,都是傑作。那麼理由何在呢?因為他們都在追求「合適」上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他們追求的合適差別甚遠,卡爾夫追求的是光線在物體上的反射和折射;而塞尚呢,追求的是色彩和造型之間的和諧,所以我們看到卡爾夫的《靜物》冷峻,但在反映光線上堪稱絕妙,塞尚的《靜物》溫暖,對色彩的匠心獨運簡直讓人快樂。於是我們也可以逐漸尋找一條理解那些現代藝術的路徑,比如畢加索的作品是否在追求造型和空間?波洛克的作品是否在追求色彩的和諧等等,我們無需去看它在某些方面顯示得多麼「糟糕」,而是去關心他在某些方面表現得多麼傑出。
且慢!同樣是傑作,為什麼塞尚就不能像卡爾夫那樣,把完成自己目標的同時把靜物畫得更加栩栩如生一些呢,這不是對欣賞者的冒犯嗎?原因是藝術家有權決定何時停止作畫,只要他覺得自己完成了目標,卡爾夫和塞尚的區別在於,卡爾夫需要尋找買主,把畫作畫得栩栩如生以便買主掛到餐廳里去;而塞尚有足夠的收入,可以自由自在的作畫,無需考慮其它因素,就是這麼簡單。

5
貢布里希對藝術家的溫情令人感動,他必然對每個書中提到的藝術家都有非常深湛的研究,以至於提到他們的時候,完全不需要依靠段子和軼聞這些品格不高的方法來吸引人的注意力,他總是寥寥幾筆就能寫出這些藝術家最本質的形象,我相信這些描述也是這些藝術家樂意看到和被形容的,這些語句也必將激勵一切願意為了任何藝術形式而努力的人
他寫達芬奇
「他對學者的書本知識不感興趣,跟莎士比亞一樣,他大概也是「不大懂拉丁語,希臘語更差」」。正當大學的博學之士信賴享有盛譽的古代作者的權威之時,萊奧納爾多這位畫家卻從不盲從僅僅耳聞而未經目驗的東西,每當他遇到問題,他不依賴權威,而是通過實驗予以解決。
他寫倫勃朗
「在那裡(阿姆斯特丹)他迅速成為一位肖像畫家,跟富家的姑娘結了婚,買了房子,他收集藝術品和古董,而且不停地工作……1669年他的生命結束,除了一些舊衣服和繪畫用具,再也沒有留下任何財產。」
他引用庫爾貝的信件
「我希望永遠用我的藝術維持我的生計,一絲一毫也不偏離我的原則,一時一刻也不違背我的良心,一分一寸也不畫僅僅為了取悅於人、易於出售的東西。」
他寫梵高
「只活了三十七歲,他的畫家生涯還沒有超過十年;成名作在三年之中畫成,那三年時間還夾雜有病危和絕望的時期。」
還有許許多多對於藝術家的描述,恕我不能一一列舉,通過閱讀而觸摸這些藝術家的生平,認識這些清潔而毫不矯飾的人,我們就能更加理解本文標題引用的畢加索的這句話「你為什麼不去理解鳥的歌聲呢?」並非只是藝術家故作驚人之語或者是不近人情的傲慢,它是真真切切的回答。沒有人能夠理解鳥的叫聲,但誰也不會失去聽鳥叫的那份喜悅,為什麼要用那麼多的條條框框限制自己的頭腦呢,以理智的名義?不如找回面對藝術作品那種單純的快樂,因為所有的藝術家都是從這裡出發的。

下面是二十句從書中的摘錄,這些句子都啟發了我,我想它對你也一定有幫助。
------------------------------
1、事實上,左右我們對一幅畫愛憎之情的往往是畫上某個人物的表現方法。
2、一個人為鮮花、為衣服或者為食物這樣費心推敲,我們會說他瑣碎不堪,因為那些事情不值得如此耗神。但是,有些在日常生活中也許是壞習慣因而常常遭到壓制或掩蓋的事情,在藝術世界裡卻恢復了應有的地位。
3、我們想要欣賞藝術,也許最重要的是,必須具備清新的頭腦,隨時捕捉它的每個暗示,感受它的每種潛藏的和諧,特別要排除冗長的浮誇辭令和現成空話的干擾。由於一知半解而自命不凡,就遠遠不如對藝術一無所知。
4、如果一個民族的全部創造物都服從於一個法則,我們就把這一法則叫做「風格」。
5、文章對識字者之作用,與繪畫對文盲之作用,同功並運——格列高利大教皇。
6、我們現代的觀念是一個藝術家必須「創新」,前面已經看到,過去大多數民族絕對沒有這種看法。
7、藝術家的手段和技巧固然能夠發展,藝術自身卻很難說是以科學發展的方式前進。某一方面的任何發現,都會在其它地方造成新困難。
8、此乃拉斐爾之墓,自然之母當其在世時,深空被其征服;當其謝世後,又恐隨之雲亡——拉斐爾墓志銘,紅衣主教本博撰
9、……生活在鄉村的人本性較少偽裝,較少隱匿於人為慣例的虛飾。這樣,劇作家和藝術家想暴露人類的愚蠢,就往往取材於下層生活。
10、這些專家自己卻不知道,他們逐漸證明了繪畫的題材遠遠不像人們所曾想像的那麼重要。正如平凡的詞語可能給一支美妙的歌曲提供歌詞一樣,平凡的事物也能構成一幅盡善盡美的圖畫。
11、由於工業革命的崛起和手工技術的衰落,由於缺乏傳統教養的暴發戶的冒頭,再加上賤貨次品生產出來偽充「藝術」,公眾的趣味遭到了嚴重的敗壞。
12、藝術家跟公眾之間的不信任一般是相互的。在一個得意的商人眼中,藝術家簡直跟拿不地道的貨色漫天要價的騙子差不多。另一方面,去「嚇唬有錢人」,打掉他的得意感,讓他無所適從,已成為藝術家公認的消遣方式。
13、他們知道人的眼睛是奇妙的工具,只要給它恰當的暗示,它就給你組成它知道存在於其處的整個形狀。
14、他(梵高)渴望創造一種純真的藝術,不僅要吸引富有的鑒賞家,還要能給所有的人快樂和安慰。
15、梵高是第一個發現斷株殘茬、灌木樹籬和莊稼地之美,發現多節的橄欖樹枝和深色的火焰般的絲柏的形狀之美的畫家。
16、只要一件事做得無比美好,我們由於單純欣賞他的做法幾乎忘記問一問他的意圖,這時我們就會談到藝術。
17、今天的問題卻是,當年對新作品的震驚感已經消失,報刊評論和公眾,幾乎對任何實驗性的東西都不妨接受。如果今天有人要找個鬥士,那就是迴避了造反者架勢的藝術家。
18、還有一種講法,說過去偉大的藝術家無一例外總是在他們的時代遭到反對和嘲笑,這種奇談不脛而走,於是公眾現在做出值得佩服的努力,盡量不再反對和嘲笑任何東西。
19、但是,商人刮不起變革之風來,正如風車刮不起大風來一樣。
20、然而,時時修改我們的觀念不正是研究歷史所感到的種種激動之一嗎?


個人訂閱號:wy-badtaste


我做了紙質版電子版筆記,也花兩小時講給朋友聽,他們表示很受用,分享電子版筆記給還沒讀的朋友們,算是閱讀這本時的敲山之斧。

以下是我的讀書筆記: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對名畫欣賞無能,把各種歐洲建築風格統稱為"歐式建築",對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這些歐洲藝術名詞昏頭轉向?

感謝貢布里希老爺爺,一本《藝術的故事》幫我一鍵解鎖(這本絕對是上帝賜給藝術門外漢的禮物)。昨天在室友的提醒下重看《絕望的主婦》片頭動畫,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居然能將七八個藝術場景猜得八九不離十。

來,先看《絕望的主婦》片頭圖片,考考你。

上面幾張圖,由於貢布里希在書中的直接或間接的講解,極其偶然性地,我基本都看懂了。

我做了詳細紙質筆記,想寫個電子版分享給你(略長,但一定是純純的乾貨)。

幾大前提

今天我們的博物院和美術館陳列的繪畫和雕塑當初大多數不是有意作為藝術來展出的,它們是為特定的場合和特定的目的而創作,當藝術家著手工作時,那些條件都在他考慮之中。

藝術家的眼睛異於常人,他們對結構、顏色、光線極其敏感,他們有可能看出我們簡直無法察覺的色調和質地的差異。術業有專攻,這一點你要相信。

有些在日常生活中也許是壞習慣因而常常遭到壓制或掩蓋的事情,在藝術界里卻恢復了應有的地位

整個藝術發展史,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但更重要的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為啥梵高畫得一點兒也不像現實的樣子卻堪稱偉大)

西方由繪畫、建築和雕塑等構成的藝術,幾乎是一部宗教藝術史,藝術為宗教服務

西方藝術史和中國歷史一樣,有高潮、下坡、持續走低、改革創新再高潮。

以下內容,以時間為線索。

藝術溯源及古埃及

藝術的起源與法術、宗教和最初的文字形式有關,他們包括原始民族和古代美洲。銅像、木頭、石頭等圖案多用幾何圖形

埃及人追求永恆的藝術,他們相信,如果靈魂要在冥界繼續生存,就不能不保留遺體,所以他們的防腐技術世界領先。

埃及藝術的特點是幾何形式的規整和對自然的犀利觀察。比如公元前2613年的金字塔和公元前1900年的墓室壁畫。

那時的繪畫最緊要的不是好看不好看,而是完整不完整;藝術家的任務是要儘可能清楚持久地把一切事物保留下來(追求永恆)。這就導致他們畫人物時從它最有特點的角度去表現,即側手臂、側臉、側腳)。

為什麼不會畫腳的正面圖形?因為人們還沒有學會"透視畫法"和"短縮法"(這項技術要等到三千多年後才被發現),也在於埃及人嚴格的法則。

他們不要求創新和別出心裁,所以三千多年裡,埃及藝術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希臘人登上舞台(公元前7C-1C)

希臘臨海使得海盜猖獗,充滿歷險,藝術上多變,氣質不同於埃及。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1世紀這段,建築和雕塑是主旋律。

NO 1 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前447年,偉大的廟)

這柱子,是所有西方建築的鼻祖,注意觀察,處理圓柱時,中部略粗,頂端漸細,使得圓柱像有彈性有生命,輕鬆負載壓力。這種柱子的風格叫"多立安式"。

NO 2 米龍的《擲鐵餅者》(前450年)

熟悉不熟悉?聯想下古埃及。米龍的雕塑軀幹是正面圖,雙腳和雙臂任然是側面。如果說畫家征服了空間,米龍則征服了運動。

還有,那時候,畫家和藝術家都被認為是下等人,因為他們一身汗污,一身塵土。

NO 3 雅典衛城厄瑞克特翁神廟(前420年)

它是艾奧尼亞式風格,相比之下圓柱不那麼粗壯強勁,局部精工優雅輕鬆,側面有旋渦紋。

再後來還有"科林斯式",在前者的基礎上,增加了葉飾美化柱頭,華麗花飾遍布建築。

此外,這個時間段還出現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斷臂的維納斯》《觀景樓的阿波羅》等雕塑作品。

征服者羅馬人(1C-4C)

羅馬人最突出的成就是土木工程。

來看他們的圓形競技場(公元80年)

有玄機,底層是多立安風格的變形,第二層是愛奧尼亞式,第三層和第四層是科林斯式。

另外,戰爭勝利的羅馬帝國開始在歐洲到處建凱旋門,從義大利、法國到北非、亞洲。所以,記住喔,凱旋門不是巴黎的特產。

羅馬建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拱"。代表建築是萬神廟(公元130年)

屋頂有圓形開口,此外建築無窗戶,但光線充足均勻。

總體而言,這個時候的藝術家對希臘化時期單純的技術精湛似乎不再心滿意足,開始試圖獲得新效果。


宗教的崛起(5C-11C)

公元311年,君士坦丁堡大帝確立了基督教會在國家中的權力。這對藝術是一個重大轉折點,一旦基督教掌握了王國中的最大權勢,跟藝術的整個關係不能不予以重新考慮

前面的萬神廟實際上可容納人數有限,也沒有主祭壇,不適合集會,於是他們開始建大型會堂,即"巴西利卡"式。這類教堂有主祭壇、中殿和側廊,頂部是木製的(圖中是後期修復過)。

聖波利奈爾教堂(公元530年)

這是宗教在影響建築上,繪畫方面用圖像向凡夫俗子傳授聖訓,各個時期的各種藝術家變著法的將《聖經》里的故事進行"可視化"。比如"聖馬太像""聖母領報""聖嬰""基督"等。

比如下面這幅畫於公元830年的《聖馬太像》。

埃及人畫他們知道(knew)確實存在的東西,希臘人畫他們看見(saw)的東西,而在中世紀,藝術家還懂得在畫中表現他感覺(felt)到的東西。

因為中世紀藝術家不是一心一意要創作自然的真實寫照,也不是要創造優美的東西——他們要忠實地向教友表述宗教故事的內容和要旨


戰鬥的教會(12C)

英國新興的封建統治者是主教與貴族,他們開始興建修道院和大教堂來維護權力。建築所使用的風格,在英國叫諾曼底風格,在歐洲大陸叫羅馬式風格

這種建築與巴西利卡式區別在於,採用交叉圓拱形結構的石頭屋頂(木製屋頂容易失火),力學上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兩側窗戶不多,內內外外堅實有力,有牢固的牆壁和尖塔。

這段時間的繪畫,也是不注重摹寫自然的形狀,而是注重安排傳統的神聖象徵物。

勝利的教會(13C)

義大利人責怪哥特人把羅馬帝國搞垮了,就開始把中間時期的藝術說成哥特式,表示野蠻。

在法國北部出現了我們經常聽說的哥特式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將交叉拱發展得更為統一、有效,羅馬式立柱間的牆壁很多餘,於是去掉牆面,安上大窗戶,且是"花式窗格"

圓拱被改為尖拱,優越性是可隨時變化平坦與尖峭,可是這樣依然不夠穩固,於是外面加"飛扶垛"分擔壓力。典型建築就是巴黎聖母院

繪畫方面出現了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喬托。藝術史用喬托揭開了新的一章,義大利人相信,一個嶄新的藝術時代就從出現這個偉大的畫家開始。

著名的是濕壁畫

注意,這是一幅平面的——畫。奇蹟出現了,它給人一種圓雕感,手臂有縮短法,衣服臉部有敏感陰影。喬托發現了在平面上創造深度錯覺的藝術!

從他這個時代以後,首先是在義大利,後來又在別的國家,藝術史就成了偉大藝術家的歷史

征服真實(文藝復興15C)

14世紀的義大利人認為藝術、科學和學術在古典時期興盛過,但那一切被北方(阿爾卑斯山以北)的野蠻人破壞了,而他們則是努力復興光榮的往昔,從而創造一個新時代。

這種自信和希望感的強烈程度,沒有一個城市能夠超過富有的商業城市佛羅倫薩,那是但丁和喬托所在之地。

於是他們建了個超級宏偉的城市主教堂。

偉大藝術家之一是楊·凡·艾克,他畫《阿爾諾菲尼的訂婚式》,用蛋膠畫法,相對從容得多,精確得多。

他使得藝術家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真正的目擊者

這幅畫的細部,鏡子和小狗,放大看都有驚喜。

在15世紀後期,產生了一種新觀念:藝術不僅可以用來動人地敘述宗教故事,還可以用來反映現實世界的一個側面

勇敢探索的精神支配著15世紀的藝術,標誌著跟中世紀藝術的真正決裂。到中世紀末年,市民和商人生活的城市變得越來越比諸侯的城堡重要。

勇敢探索之一,烏切洛的《聖羅馬諾之戰》(1450年)。

這是小圖,放大看,地面躺著的士兵和劍,畫家在嘗試研究透視畫法短縮法。

勇敢探索之二是曼泰尼亞的《聖詹姆斯在赴刑場》(1455年)

注意,這也是一幅畫,是畫家畫出來的,不是新聞圖片。畫家在開始關心外界環境,用透視法創造舞台,表達一瞬間的意義和事件。

文藝復興在義大利已經全線獲勝,但此時的阿爾卑斯山以北,仍然忠實於哥特式傳統。

獲得和諧的偉大時刻(16C)

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時期之一,出現了文藝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還有,一串偉大藝術家,比如喬爾喬內、提香、丟勒……

他們開始求助於數學去研究透視法則,求助於解剖學去研究人體結構,藝術家的視野擴大了。

首先是達·芬奇,他是佛羅倫薩一流作坊里的學徒,他解剖過三十多具屍體探索人類,分析昆蟲和鳥類,繼而涉及飛行器,相信人類有一天會實現飛行。他是一個天才,在各個學科方面都有相當的研究。繪畫方面《最後的晚餐》是他創造的奇蹟之一。

原作其實已經很模糊了,這是修復後的圖。這幅作品沒有跟先前出現的同一主題作品雷同,作品有非同尋常的真實感,人物立體堅實,構圖用光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另一幅是《蒙娜·麗莎》。

達·芬奇開創性地使用了」漸隱法「,面部輪廓得以模糊,使用柔和的色彩(我往前翻才發現,之前再怎麼畫,人物都是有清晰的線條的)。人物背面左邊的地平線似乎比右邊的低得多,長時間凝視能產生空間上的跳躍感。另外,她的表情和心情你也捉摸不透。

三傑之二米開朗琪羅,名聲響徹整個歐洲上空,他甚至可以跟教皇叫板(想想很久以前藝術家被視為下等人)。他與達·芬奇曾經比賽在議會堂的牆上各畫一幅畫,可惜作品沒完成,各奔東西了。

最著名的是他畫梵蒂岡羅馬教皇的西斯庭禮拜堂頂部壁畫,一個人仰著頭畫了四年。想想就覺得脖子疼有沒有?

其中最有名的是《創造亞當》

最後是拉斐爾,達·芬奇比他大31歲,米開朗琪羅比他大8歲,生在一個藝術家頻出的時代,估計有些絕望吧,但他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來。

一系列聖母圖像堪稱完美(具體咋完美了,建議買書好好看)。

書里有關16世紀講了足足四大章,而且每章都長,我看的時候很激動,因為迎來了繁榮時期,而且藝術家相對耳熟能詳,作者幫讀者一解餛鈍迷局,讀後很舒暢。

具體的我不列啦,大家買書來細細品。

在經歷輝煌後,有藝術巔峰擺在那裡,16世紀後期青年們開始誤入歧途,模仿米開朗琪羅的手法而不是精神,陷入"手法主義"的泥潭。


視覺與視像(17C)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12世紀帶有圓拱的羅馬式或諾曼底式風格怎樣被帶有尖拱的哥特式風格所替換,哥特式風格又怎樣被文藝復興風格所取代。文藝復興風格15世紀初期興起於義大利,慢慢擴展到所有歐洲國家,它後面的風格通常叫做巴洛克風格

事實是文藝復興以後,幾乎直到今天,建築家們一直在使用同樣的基本形式——圓柱、壁柱、檐口、檐部和腳線,當初都是借自古典時期的建築遺迹。

巴洛克式風格富麗、花樣眼花繚亂、舞台化效果、變化多姿,典型是羅馬納沃納廣場的聖阿涅塞教堂。

巴黎附近的凡爾賽宮也是巴洛克建築,但不是因為裝飾細部,而在於規模巨大,它的每層至少有一百二十三個窗戶朝向花園。

繪畫方面經歷一段時間的沉淪,出現了一批優秀畫家和先進的繪畫理念。

比如克勞德·洛蘭的《向阿波羅獻祭場面的風景》使人們看到自然的崇高之美,在他之後幾乎一個世紀之久,旅行者都習慣於按照他的標準去評價現實世界中的景色。

畫家甚至學習他,形成了一種樣板訣竅:前景是一棵動人的樹,與畫中間的遠景形成驚人對比,且前景中應該塗暖色調,最好棕色、金黃色,背景為淡藍色彩。

有沒有發現,如今的很多風景畫都是這樣拍?這都來自這位畫家喔。

網路圖片色調不太對,看到書里紙質圖,真的是驚艷,畫了一千多年的宗教人物,開始畫風景。博物館的原圖該有多讓人感動?

正如存在沒有歌詞的偉大音樂一樣,也存在沒有重大題材的偉大繪畫,在北方的荷蘭,耗費終生心血去畫同一題材的專家們最後證明:題材是次要的。

代表作有楊·凡·格因的《河畔風車》(沒找到圖),他不畫崇高神殿畫風車,教導我們簡單場景中的」如畫「。畫家們打開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看到了平實的自然之美。

相比之下,安托萬·華托的《遊園圖》描繪了一種美妙到近乎憂鬱的平靜景象,他以他的美夢和理想組長了我們所謂的洛可可時尚的形成,即一種喜歡優美色彩和精巧裝飾的時尚,它代替了巴洛克時期較為剛健的風格,表現出一種快樂的輕浮。

網路圖同樣不好,看不出感覺。

傳統的中斷(18C)

由於宗教改革運動反對教堂的圖像,繪畫和雕刻在歐洲較大的地區失去了它們最常見的用途,迫使藝術家去尋找新市場,但藝術的目的沒有改變:就是把美麗的東西給予需要它們和欣賞它們的人。

在18世紀的英國,完美典型不在城堡而在鄉間宅第,他們的設計摒棄巴洛克風格的奢侈放縱,呈現一種樸素實用的美。

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在佛吉尼亞的住宅就是理性實踐下的「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

而18世紀末期,繪畫不再是一樁通過師徒授受使知識流傳下去的普通手藝,相反,繪畫已經像哲學一樣是在學院教授的科目。但是對於文藝的興盛來說,更重要的不是要在皇家美術學院授課教學,而是要有足夠多的人願意買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學院派立下很多標杆,辦年度展覽,使得那些壯觀而做作的作品會壓倒單純而真誠的作品。這個危機使得藝術家們都去尋求新的題材,因為以往都是變現《聖經》和聖徒傳說的宗教題材。

探尋者的代表者,也是新古典風格的一流畫家是達維德,代表作《馬拉之死》

畫中捨棄了所有無助於主要效果的枝節細部,學會了力求單純,沒有繁雜的色彩,也沒有複雜的短縮法。

持久地革命(19C)

工業革命的到來,摧毀了可靠的傳統手藝,手工開始讓位於機器生產,作坊讓位於工廠。加之缺乏傳統教養的暴發戶冒頭,再加上賤貨次品生產出來偽充「藝術」,公眾的趣味遭到了嚴重破壞。

藝術家開始吧自己當作特殊人物,留長發,蓄長鬍子,(聯想當代)穿燈芯絨服。從事「官方藝術」的成功藝術家跟一般身後才受賞識的離經叛道者之間出現了真正的鴻溝。

我們把19世紀的藝術史看做是少數孤獨者的歷史,他們有膽魄、有決心獨立思考,無畏地批判地檢驗程式,從而給藝術開闢了新的前景。

這段藝術史,簡直是嶄新的篇章。柯羅畫南方夏日的《埃斯特別墅花園》,米勒畫《拾穗者》,馬內畫《陽台》上的姑娘們,畫《隆香賽馬》,畫《小船上作畫的塞尚》,雷諾阿畫《煎餅磨坊的舞會》,畢沙羅畫清晨陽光下的《義大利大道》……每一幅都帶你走進其妙的旅途。(為此,我買了兩本他們的畫冊)

下面我們挑幾幅欣賞一下。

馬內《陽台》

他說,你們以前那些藝術家畫的根本不是眼睛看到的樣子,光從外面打進去,眼睛看到的那一瞬間怎麼可能鼻子眼睛面部輪廓無比清晰?應該是一片光啊,所以他把鼻子模糊化了。這種畫法遭到批評家的暴烈批判,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雷阿諾的《舞會》

你看一眼舞會,閉上眼睛,只可能想起視野前面的幾個人的面部情況,後面的人只能是輪廓和陰影。畫家捕捉到了節日之美,速寫極其大膽,但比往常所見更為「真實」對不對?

另一個案例更為形象,畢沙羅的街道

印象主義者發現,達·芬奇創造的「漸隱法」在陽光和露天之下並不存在,所以他們不得不進一步有意識的把輪廓弄得模糊不清。畫家把親眼所見的實際感受傳達給觀眾,這是印象主義者的真正目標。

這個時候,藝術家在考慮畫什麼和怎樣畫時只遵照自己的敏感性,再也不對什麼人負責。回顧這場鬥爭,青年藝術觀點遭到的抵制比起它們就被視為理所當然。鬥爭越激烈,當事藝術家就越艱苦,印象主義的勝利就越徹底。

他們中有極致孤獨的三個人:塞尚、凡·高和高更。他們持續不斷的工作,但沒什麼指望會被人理解。

首先是塞尚,他追求那種宏偉且平靜的藝術。印象主義者把堅實的輪廓線解體於閃爍的光線之中,發現了色影,這就又提出一個新問題:怎樣才能既保留這些新成就又不損害畫面的清晰和秩序

他歸隱於普羅旺斯的埃克斯小城,研究他的藝術問題,不斷嘗試不斷畫,要知道,繪畫不是計算機,繪畫調色靠偶然,有奇蹟卻沒有一個人了解來龍去脈。

於是奇蹟來了

另外一位熱情貧困的荷蘭青年凡·高,他離開巴黎,去到法國南部畫畫,哥哥提奧幫助他,他在信中寫下自己的全部想法和希望,那些信可能是全部文學作品中最感人最振奮人的作品之一,其中有他的使命感、奮鬥和勝利,他的極端孤獨和渴望知音。

和拉斐爾一樣,他只活了三十七歲,自學繪畫,畫家生涯沒有超過十年,成名作在三年之中畫成。他渴望創造一種純真的藝術,不僅要吸引富有的鑒賞家,還要能給所有人快樂和安慰。

他在畫中傳達他的激情和熱情,呈現絕妙的技藝、敏銳的知覺和想像的魔力:

回顧藝術史你就知道,此前,沒有人這樣畫過!他有一系列的作品,我們相當眼熟,但也許我們從來沒看懂過。為了讀懂他,我買了《梵高手稿:梵高書信、畫作、珍貴手稿》這本書,試圖走近他(註:滿一百減五十時,你可以和日本作家中野京子那本《從莫奈到梵高,印象派里有什麼》一起買,都是好書)。

最後時高更,他不像凡·高那樣謙卑,也沒有他的使命感,相反,他自視甚高,雄心勃勃。但倆人也有共同之處,都是年歲較大才開始畫畫,且幾乎自學。凡·高在發瘋時打了高更,高更跑到巴黎。

他認為,歐洲已經積累起來的全部聰明和知識剝奪了人的最高天資——感情的力量和強度,以及直接表現感情的方式。他越來越相信藝術正處在華而不實的危險之中,過了兩年,獨自跑到「南太平洋諸島」的塔希提島上,失望地度過幾年後,因體弱和貧困,在那裡去世。

下面的是他畫凡·高:

塞尚的辦法最後導向起源於法國的立體主義;凡·高的辦法導向主要在德國引起反響的表現主義;高更的辦法則導向各種形式的原始主義

今天,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始終如一都是企圖打開藝術家發現自己所處的僵持局面

寫到這裡,後面還有20世紀的實驗藝術,以畢加索為代表的玩兒「抽象主義」,建築上建摩天大樓,後來還有現代藝術。但我都不想寫了,就留在印象主義這裡吧,他們太孤獨絢爛。

回到開頭,《絕望的主婦》里第一張是亞當和夏娃,但夏娃的畫法是古希臘風格,表現出內心更平靜;第二張是16世紀那個成為在場者的畫家,第三張來自古埃及藝術,規則有秩序。

以上就是《藝術的故事》最簡易版筆記回顧,供你參考。

最後,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鄔醬紫」,看更多內容~


當年讀《藝術的故事》簡直欲罷不能,看完後又買了《加德納藝術通史》鞏固和拓展藝術史。其實故事的趣味性很強,只要耐心看完一遍,再回看第二遍的時候就會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最近剛剛通讀完這本書,整本書用時大概持續了一年半多的時間。作為一個沒有學過藝術或是藝術史的人,純粹是出於對欣賞藝術的興趣才選擇閱讀這本書,總結一下我讀這本書的方法,或許可以給類似情況的同學提供借鑒:
1、每周閱讀一章左右。對於這種可以說是鴻篇巨製的經典藝術史書籍來說,我覺得囫圇吞棗、急於求成反而會影響讀書的效果。既然作者已經清晰地將整個藝術史按發展的階段劃分為不同的章節,那不如把這本書當做一門選修課一樣,每周進行固定時間的學習,每次集中研讀一個階段。
2、一定要做讀書筆記。我並不是讀所有書都會做讀書筆記的,但是這本書我覺得不做筆記太可惜了,所以到最後讀完已經積累了4萬多字的讀書筆記(最後兩章由於快看完了很激動,筆記目前還沒補上,囧~)。作為一個門外漢,我的筆記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有原文摘錄的,也有自己概括整理的:
(1)各種術語(比如多利安式、巴西利卡、飛扶垛、飛塵腐蝕法……);
(2)各位大師的名字、代表作和風格特點(一開始只記譯名,後來發現同一畫家可能不同著作翻譯不同,比如大衛和達維德……所以連英文原名也一併記下,便於平時檢索);
(3)一些藝術風格產生的背景。比如:19世紀末期,約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那樣一些人夢想徹底改革工業美術,用認真的富有意義的手工藝去代替廉價的大批生產,他們的批評有廣泛的影響。許多藝術家渴望以一種新的感受對待設計和各種材料自身所具有的潛力,去創造一種「新藝術」。於是在19世紀90年代舉起了新藝術即Art Nouveau的旗幟。
(4)對作者一些經典語句的摘錄。比如對某一時期的風格概述:「希臘人衝破早期東方藝術的禁律,走上發現之路,通過觀察給傳統的世界形象增添了越來越多的特點。但是他們的作品看起來決不像一面反映出自然的一切偏僻角落的鏡子,而是永遠帶有標誌著創作者那種睿智的印記。」又或者作者一些很有啟發的關於藝術的論述:「藝術跟科學完全不同。藝術家的手段和技巧固然能夠發展,但藝術自身卻很難說是以科學發展的方式前進。某一方面的任何發現,都會在其他地方造成新的困難。」
3、注意本書以外的閱讀、聯繫和擴展。作為一本講解藝術史的書,《藝術的故事》不會對某一個畫家,某一種風格或某一件作品做太多的展開和深入講解,所以在讀這本書時,可以結合其他書籍來輔助閱讀,甚至可以自己通過其中的名詞去網路上檢索相關的作品、作者、背景和更多的介紹。我在讀的時候,有時會上Google Art上用作者英文名去檢索相關畫家的作品,有時也會翻翻之前看的《如何看一幅畫》、《豐子愷談繪畫》等書籍的相關內容,有助於加深印象。
4、保持內心的安靜,不要強迫自己閱讀。我一般會選擇周末的時候,找一段不受打擾的時間自己靜靜去看這本書。雖然我一般的目標是一周閱讀一章,但是在我心情不好、情緒煩躁的時候,也會歇一兩周,甚至更長時間,等狀態好一些時再看。我覺得一種平和的情緒、恬靜的心境更有助於閱讀這本書。
5、常看常新。即便是做了讀書筆記,時間長了也很容易忘記。所以我有時讀新的一章時,會回頭看一看上一章的筆記,想想上周看的都是什麼內容,有時也會回過頭去再翻翻。這本書的經典我想不用再多說了,絕對值得在通讀之後,再不時地多讀、多翻。


作為一個剛讀了四次藝術的故事並做了詳細筆記的讀者,我想我大概有些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

首先想要讀懂藝術的故事這本書,必須要了解作者的想法,他想展現給我們一個怎麼樣的藝術史。


藝術的故事不同於其他美術史的特點是它並不注重風格的整理和歸納,因為貢布里希說,我們越是進行歸納,就越是容易出錯。所以在書中我們可能無法精確的區分浪漫主義和前拉斐爾派等等。這是因為美術史十分龐雜,如果每一個風格代表人物與畫作都清晰的描繪的話,這本書可能比我們現在看到的還要厚三倍,這樣的話就不能稱為入門書了。

我們必須跳出它是一本美術史入門書籍的既定想法,把它看作一本故事書來讀。它是敘事性的,更加註重歷史的起承轉折,比如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流派這一風格,藝術家所在的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等等。明白這一點我們就比較容易讀懂藝術的故事,感受貢布里希關於普及藝術史的良苦用心。

其次,藝術的故事其書是按照時間脈絡與地方特點來編寫的。如果大家覺得看著很亂的話就自己找個歐洲地圖,熟悉一下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與關係,對與理解本書也大有幫助。地圖在藝術的故事尾頁也有。

最後,如果大家不要懷著我想記住什麼東西,我想了解美術史這樣的心態去讀這本書,從容一點,就當是一本普通書籍而非科普讀物,大約效果會更好。

如果有看到這個答案的美術史專業的讀者,我想說一定要多讀幾次,藝術的故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試圖以公正不失偏頗的角度來把藝術史發展的脈絡清晰的展現給我們。藝術的故事的神奇就在於每讀一遍藝術的故事,都會有新的收穫。

可能有的讀者覺得,藝術的故事不入其他的美術史通俗易懂,但是藝術的故事帶給你的深度是別的美術史書籍所不能給予的。藝術的故事讓你不僅知道藝術是怎樣發展的,還能知道它為什麼這麼發展。所以有志於深入了解藝術的,讀藝術的故事,絕對不會錯。


這個問題是如何閱讀《藝術的故事》,我覺得目前的幾個高贊長答案並不能讓人滿意。其中大部分篇幅只是對書本內容的說明,卻對如何閱讀的問題關鍵交代甚少。我自己不是藝術或者藝術史的專家,我的專業是在其他的文科方面。但是最近在閱讀這本書,所以來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首先,藝術的故事是一本比較厚的書,所以很難做到一口氣讀完。所以,如果要決定讀這本書,就需要一個大概的規劃,比如一天讀一兩章,然後把時間留出來。否則半途而廢將是大概率事件。

其次,雖然每一章都不長,但是作者字字珠璣,文字雖然平實,但實際信息密度很大。而且藝術史不同於科學,其不同時期之間的內容沒有必然的累進,雖然作者很注意在後面的時期重新回顧之前的內容。這樣的話,每章節讀完以後自己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將會是極好的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我自己做總結的習慣的方法是,先做一個線條式地總結,然後再對一兩個自己印象深刻的點更詳細地用自己的話說一下。

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閱讀這本書的第一目的應該不是要學藝術史,而是要學習欣賞藝術。而Gombrich寫作這本書的點也在於,幫助讀者通過對整個西方藝術史地回顧,最終提高自己的藝術欣賞的能力:

我認為對這些歷史有所了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藝術家要使用某種特殊的創作方式,或者為什麼要造成某種特殊的藝術效果。畢竟,這是一條很好的途徑,能磨銳我們識別藝術作品特性的眼力,從而提高我們分別細微差異的感受力通過藝術作品本身來學會怎樣欣賞藝術作品,這大概是一條必由之路。

quora上「你從小到大讀的書很多都忘掉了,讀它們的意義在哪裡」這個問題(I have read lots of books but forgotten most of them. What#x27;s the purpose of reading?)有一個著名回答,

When I was a child I ate a lot of food. Most of it i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 but certainly some of it became my very bones and flesh.
Think of reading as the same thing for the mind.

我覺得讀藝術史也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你在閱讀過程中,在作者的引導下進行思考,建立起你的敏感和品味。所以其實看的時候不必太有心理負擔。好像刷單詞書一樣刷到後面擔心忘掉前面是沒有必要的。最終或許你對於藝術史不能做到如數家珍,但在博物館看畫的時候可以怡然自得,找到樂趣和幸福,那這本書就不枉讀了。


嚴謹的來說的目前2016.8.18 我讀到第十二章的看法,以及我打算這麼干

看你想要通過這本書對藝術了解多少來讀。
①通讀一遍:在通讀的情況下你可以對書里所敘述的東西形成自己的看法,了解各個時期的藝術家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去逛博物館、親臨藝術品的時候你能夠回憶起在書里的一些帶給你的感受,我認為對普通大眾來說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非美術專業的我認為沒有必要非把一些名詞記下來。我認為對美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②掌握,在通讀的情況下按時期自己列提綱,提取時期,代表作品,代表藝術家等等。弄一個有條理的文字目錄。當然你也可以直接使用書後面附帶的,不過不利於添加。
我認為真正掌握的人不可能靠一本書,這是應試考試的套路。通讀一遍之後如果對此有興趣你就會找到更多其他的相關書籍詳細閱讀。了解的越多你就對它會越熟悉,就像你寫一篇論文之前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最後你不可能對相關資料不了解的。
③以你整理的擴展出去,閱讀的其他書籍也可以概括補充。然後再把一件件作品、一個個藝術家單獨的去查找有關信息。


精通藝術的奉為圭臬,一知半解的(答主自己)感慨浩瀚,門外小白當連環畫冊看也是極好的。


如果你是專業學繪畫的,它可以作為一本工具書對美術史課程進行補充。比如古希臘早期藝術、中世紀藝術等等課本上講的不是特別仔細,而文藝復興藝術一般也是以十分有名的畫家和畫派作為重點,此時可以翻看此書相關章節, 熟悉的人和事就不用看了,多關注一下比較陌生的名字和作品。看了忘也是很正常的,就當是消遣,看看老師沒講到的地方,記不住就翻翻圖,裡面不少作品我之前都沒有聽說過。作品名稱不用特意記,混個臉熟知道大概是哪個時期的就行了。個人認為課上所學知識很像是框架,這本書是有些血肉的,而且基本沒涉及什麼哲學思想,挺好懂的,如果你考研的話之前讀過這本書還是挺有用處的。
如果你是非專業的,還是以看畫為主吧,這本書里的插圖質量還是挺好的。另外可以大體瀏覽一下時間脈絡,知道西方藝術一個大概的發展就行了,挑自己喜歡的看,不要非得把全書看完,尤其是後面的現代藝術,理解起來還是很累的。

補充一下,本書並不能說涵蓋了考研外國藝術史部分的全部知識,我所說對教材的補充指的是央美版的《外國美術簡史》,也只是說大家可以將《藝術的故事》當做工具書、參考書進行知識補充,貢布里希因時代限制並未對後現代藝術作充分說明,對藝術史的論述也免不了有自己的偏重,因此需考研的同學不可只讀此書,當以報考學校指定教材為主,輔以其他書籍,拓展眼界。感謝知友@庄澤曦的提問,答案有漏洞,忘多指正、擔待。


卧槽 今天大陸雅思閱讀p3 就是這本破書節選。根本讀不懂,給我讀中文我tm也讀不懂


個人覺得這本書不用太神話,確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入門級的藝術史書,它建立了一個框架,這個框架又恰好是我們以後讀藝術史所能用到的,讀書還是要快速的讀,多讀幾遍,不要讀一半放下,肯定會忘記了


理解題主看到厚書感到無力的感受,我自己何嘗又不是這樣。再加上興趣比較廣而且三分鐘熱度這種習慣,我快被認為是患有閱讀障礙了。
但是,通過經驗摸索和積累,我似乎找到了一種方法去讀類似於《藝術的故事》的書籍。

我自己的這種方法大致是:
找到閱讀這本書的音頻
(熱門書籍的音頻不難找,我經常在喜馬拉雅fm里找,資源很多,但是需要讀音準確吐字清楚,播音員比較專業的才能保證閱讀效果。)
(不影響他人時,推薦小音響外放效果佳)

聽書時對照文字

做筆記(比較淺的筆記,或者說是作記錄)或者把所需信息勾畫下來,再查找相關知識(藝術家及作品)
第一遍通讀,目的是了解大體結構和知識掃盲

第二遍可以不依賴聽書音頻,把第一遍遺漏或需要反覆推敲的內容再讀一遍。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你的需求第三遍第四遍。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沒有門檻的方法了。
不過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堅持


感覺很好懂啊,而且邏輯清晰,知識量大,圖文生動並茂,雖然沒有全部看完,但是對貢布里希好崇拜,他的知識面真的好廣,而且裡面有的個人理解十分獨到,翻譯的到位


看到題目中《藝術的故事》,很想回答你的問題。可是。。。。。。。。。。。。。。。。。。。。。。。。。。。。。。。。。。。。。。。。。。。我發現,我讀的是另一本,還是青少年讀物。衰。。。


看這本書,建議第一遍通讀一遍,第二次閱讀需要做做筆記了。
個人認為這本書需要是熱愛美術史並曾經度過其他美術史著作的童鞋們 可以來讀一讀。這本書確實比其他生硬的美術史要有趣、好讀,條理非常清楚,有故事性。
因為以前讀過一些一般的美術史論,覺得沒啥意思,也就大致了解了一些畫家的生平、年代和代表作,但是這本書獲得的想法更多。
很喜歡作者的前言,值得思考。
@小胖子娘 讀這本書的目的:更加熱愛美術,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出現(包括宗教、戰爭、美術作品、畫家、美術流派等)都是有著一定的規律,感覺這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很有成就感 哈哈哈哈。


一定要看 導語!!!
第一節的史前藝術也要好好看!
這對理解這本書非常重要!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懷著一個怎樣的心情去欣賞藝術是非常重要的。
不應該懷著偏見去看待你覺得看不懂的不喜歡的作品,要試圖站在藝術家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創作意圖。

我先看了蔣勛的《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有一個基本概念的掌握現在在看《藝術的故事》,不過我性子急,略讀了一半,大約到文藝復興前期,我又從頭開始做筆記,細看,就能理解大半了。我沒有看注,直接看到不懂的就差。不建議為了看這本書做太對鋪墊,做的準備太多會把你的興趣消耗乾淨的。建議以《藝術的故事》為主線,一邊看一邊閱讀相關歷史,建築書籍,可以再次在知乎搜相關書籍。能收穫很多。只是這樣讀會消耗你很多時間,戰線會拉的很長。需要耐心。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好的藝術中往往有一種平靜的氛圍?你認為這來自什麼?
白俄羅斯有哪些著名長幅油畫?
談談藝術對你的影響?

TAG:藝術 | 美術史 | 藝術史論 | 西方文明 | 藝術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