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017西班牙電影《肌膚》?

◎片 名 肌膚 Pieles
  ◎年 代 2017
  ◎地 區 西班牙
  ◎類 型 劇情
  ◎語 言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2017-02-11(柏林電影節)
  ◎IMDb評分 6.5/10 from 387 users
  ◎豆瓣評分 7.4/10 from 25 users
  ◎片 長 77分鐘
  ◎導 演 愛德華多·卡薩諾瓦 Eduardo Casanova
  ◎主 演 安娜·瑪麗亞·波沃羅薩 Ana María Polvorosa
  喬·科塔加倫那 Jon Kortajarena
  瑪卡蕾娜·戈麥斯 Macarena Gómez
  坎德拉·佩娜 Candela Pe?a
  卡勒梅·馬奇 Carmen Machi
  塞康·德拉羅薩 Secun de la Rosa[1]


我把故事講一遍吧,對影片難以理解或難以接受的可以看一下,引發了思考我就不配圖了。

17年前一個父親因為孩子的降生無法剋制自己的戀童癖而選擇離開妻子和孩子,去找了一家妓院解決生理問題,接待他的是一位盲女勞拉Laura,並且送給了她無法擺脫掉的鑽石。17年後,勞拉Laura總是接到一位胖女人——伊西婭爾 Itziar,後來因為財務問題,胖女人偷走了勞拉Laura的鑽石,後來良心發現又還了回去,而被伊西婭爾 Itziar偷走鑽石後,勞拉Laura才發現原來現在的一切不是她想要的快樂,選擇了將鑽石留給伊西婭爾 Itziar,自己也走到了外面的世界。

那位戀童癖父親的孩子——紫發男孩克里斯蒂安 Cristian因為從小得不到父愛,加之母親不斷的抱怨,心理出現的疾病,因為他太想見到他的父親,所以在一張父親的照片上看見了美人魚的紋身,想像自己應該是美人魚,就能得到父愛,得到快樂,於是在某一天晚上故意讓車壓斷自己的雙腿。開車的這個女孩是一個菊花與嘴互換位置的人——薩曼莎 Samantha,他的父親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她,比如讓她出門遮著臉,而薩曼莎追求的是「正常人」的生活,最終在受到凌辱後,選擇自殺而暈倒的她,遇見了同樣想自殺的埃內斯托 Ernesto,因為他外表健全,卻遭到了自己喜歡的外貌畸形的女孩兒安娜 Ana的拒絕,因為安娜 Ana認為,埃內斯托 Ernesto喜歡的只是外貌畸形的女孩,而不是她。安娜 Ana遇到的另外一個人吉爾 Guille是一個面目有嚴重創傷的人,他撿到了很多錢,想去做整容手術,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這也讓安娜 Ana想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遵循內心的感受,讓自己快樂。

為大家製造快樂動畫的侏儒瓦妮莎 Vanesa,自己卻十分孤獨,一直希望有一個孩子,人工授精以後發現自己的孩子患有同樣的疾病,他的經紀人亞歷克西斯 Alexis帶著接著來的報酬希望她能堅持下去,瓦妮莎 Vanesa將錢扔向窗外,亞歷克西斯 Alexis墜樓身亡。BTW吉爾 Guille撿到了那些錢。

最後安娜 Ana追隨了自己的快樂;勞拉Laura和伊西婭爾 Itziar生活在外面的世界;吉爾 Guille拿著錢做了整形手術;瓦妮莎 Vanesa堅持生下了自己的孩子;薩曼莎 Samantha與埃內斯托 Ernesto相吻在了一起;克里斯蒂安 Cristian在另一個世界終於變成了美人魚。


這是一部看起來口味很重的電影,充斥著裸體,戀童癖,妓女,畸形,心理疾病等,但其實導演指出的背後的東西很簡單,無論如何,都要遵從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快樂。但是簡單的背後卻令人深思,快樂的同時,有沒有底線,這個底線可能有關道德,甚至有關死亡。將問題拋到特殊人群,就是想將問題尖銳化,個體化,對比一下,這些問題卻存在於社會中表面健全的人心裡,充斥在整個社會。如果說,一個人的快樂建立在死亡的基礎上,一個人的快樂建立在生下畸形兒的基礎上,那麼這些人的快樂是否對其他人產生影響,一味的追求「自我」的同時,是否忽略了他人的存在,答案一定是的。追求是我們的權利,為誰而活,這是一個難題。

2017年5月4日13:58:30


比命運更殘酷的是人心

一、不談畸形,先談談畸形背後的孤獨。

聽同學談到這部電影的人設時,覺得應該是為搏眼球的怪誕恐怖片。菊花和嘴調換?沒有眼睛?但真正看了之後,心情卻很壓抑,好像沒有看懂,好像有點觸動卻不知道為什麼觸動。

這部電影的腦洞之清奇,配色之夢幻,配樂之傷感,加上有點跳躍,信息量巨大的情節,果然符合它重口味小清新的標籤。

電影劇情看過的朋友都知道,不再贅述。其中最戳中我淚點的是無眼女勞拉。她天生沒有眼睛,眉骨之下就是一塊平坦的皮膚。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存在的,被稱為先天性隱眼畸形,俗稱隱眼症。

因為勞拉沒有眼睛,反倒讓她「看到」 了世上更多的人情冷暖。勞拉迫於生計從小生活在妓院中,從兒童時代便開始接客。她在收到客人送的一對寶石之眼後,便每每在工作時佩戴上,使自己的與眾不同得以遮掩。寶石之眼於她,好比一件薄薄的鎧甲,穿上了就遮掩了弱點,就不會那麼害怕他人的注視。

勞拉的客人們從不讓她觸碰他們,只是單方面地發洩慾望。人們懷著獵奇或癖好(如片頭的男子有戀童癖),走向她的床榻,又在慾望得以滿足之後轉身離開。她是妓院包裝的一個怪異娃娃,芭比娃娃似的裝扮,迷人的捲髮,華麗的指甲,充滿桃色意味的房間。她彷彿作為一個不需要生命的玩偶而存在著,盈利就是她唯一的價值,沒有人在乎她的內心。

好幾幕拍到勞拉時,她或是一個人坐在桌邊出神,或是一個人從床上爬起熟練地點一支煙。她太孤獨了,和這部電影當中所有的畸形人一樣,他們面臨的最大悲哀是畸形,更是因畸形而帶來的孤獨。這種孤獨太過強大,強大到讓屁屁女孩鼓起難以置信的勇氣在網路上傳照片、不加遮掩走出門去,試圖融入這個世界。她被拒絕,被嘲笑,被傷害,卻依然心懷渴望;這種孤獨也強大到讓先天軟骨發育不全的演員明知孩子也會遺傳疾病,也毅然要生下這個孩子(拋開這個行為是否對孩子來說不公平),當孤獨太過深重,這個過程不僅是她在賦予孩子生命,更是孩子救贖她。

當勞拉小心翼翼地觸摸偷走她寶石之眼的胖姑娘時,臉上露出了孩童般純真的笑容,她說「你很柔軟。」這是第一次有人願意讓勞拉觸摸,也是第一次勞拉感覺不那麼孤獨了。兩個受俗世鄙夷的姑娘彼此治癒著對方的靈魂。

在這裡突然想到羅傑斯的積極關注,他認為對求助者的無條件積極關注是治癒人心理問題的關鍵。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得到的關注往往是有條件的。人們得到的友善是有條件的,關心是有條件的,愛也是有條件的。相信這點很多健全人也有所體驗,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由丑變美是一種什麼體驗」的高票回答。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體驗過,或者體驗著孤獨,自卑。但這一切在勞拉,在畸形人身上卻更為殘酷。

勞拉深諳自己所得到一切的都是有條件的,所以在提出想要觸摸胖姑娘時,也主動地表示將寶石饋贈給胖姑娘。

對於這一對姑娘的結合,我倒覺得她們倆不一定原本就是同性戀。她們的結合併不是基於性衝動而產生的,而是兩個孤獨的靈魂彼此擁抱,彼此接納的更深層的情感。

令人高興的是,故事的最後,勞拉走出了那間小小的房間,也不再需要那一對寶石之眼 ,她可以泰然自若地坐在人群中,微笑著拉起愛人的手。

願所有孤獨的靈魂都得以慰藉。

(以下為後續補充,深夜思緒萬千)

二、「病」的肉身,「病」的人心

這部電影中的人物對畸形人,大致有四種態度

1.親人的「遮醜」態度。屁屁女孩的父親十分警惕女兒出門,他希望女兒永遠躲在暗處。父親的擔憂與警惕固然是出於保護心態,可是,往往這種不給予情感支持,只一味阻攔的保護,只會對女兒造成傷害。這個世界對她不友善,甚至連至親也並不覺得她是「好的」「值得愛的」。有時候,這種打擊比來自陌生人的嘲笑更加殘酷。

2.陌生人的鄙夷,嘲笑,傷害。相信這個情況在生活中還是有的,所幸應該不在多數。有些人有種「香草美人」的情結,覺得善的事物就必然得有一個美的軀殼,從而將畸形人(或者殘疾人)妖魔化,或者置於一個不屬於和我們平等的位置。他們變成可取樂的,可玩弄的對象。畸形人的悲慘境地在歷史早期更加糟糕,比如在美國流行於1840-1940年代的freak show.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獲得了收入,但這種以撕開自己的傷口來換取利益的方式在溫飽了他們肉身的同時,又怎樣地傷害了他們的內心呢?
命運是殘酷的,比命運更加殘酷的是人心。這個特殊的群體的確有著肉體的缺失,但反觀健全人,有一些卻有著人性的缺失。畸形人病在身,健全人卻病在心。

3.家人的「不理解」。在與家人的親密關係中,給予物質上的支持容易,給予心靈上的支持則困難重重。不想要雙腿的紫發少年,愛慕畸形女孩的男子,都遭到了來自家人不理解的憤怒與決裂。自知有戀童癖的中年男人,無法對家人開口,在妓院聽無眼女孩的一曲歌聲便痛哭不已。特殊的群體,註定得到的理解少之又少,病在身,痛在心。

4.一些溫暖的力量,所幸依舊有一些善良的人能夠尊重,能夠溫暖他們。從女心理醫生到救下自殺屁屁女的男子,都讓人如釋重負,感到一絲慰藉。

周國平有一句話說得好,「上帝眼中無殘疾。」
這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一種真正的人性關懷。世人肉身,皆有傷痛,但在上帝面前,這並不重要,他只看見我們赤誠的靈魂,而非殘缺的肉身。

三、為「變態」正名

這個電影有一個好的點在於,它讓常人眼中標籤化了的人群有血有肉了起來。電影中出現了戀童癖者,一般提起戀童癖,人們腦海中就會不由自主浮現出一個隨時準備侵犯兒童的猥瑣中年男子形象。

戀童癖是一種性變態,但不能說所有的戀童癖者都是變態。(但那些殘忍傷害兒童的就是變態,原地爆炸!)電影中的戀童癖父親為了不傷害孩子而選擇離開家庭,在妓院希望得到滿足時內心卻充滿矛盾,他進一步,是傷害親人,退一步也是傷害親人。判斷較高層次道德感往往採用兩難問題,正因兩難,需要取捨,才見一個人的內心。在這個父親自知有戀童癖,並且客觀上這是不受控制,難以改變的情況下,他選擇了背負愧疚,離開家庭。不能說這個選擇完全政治正確,但也是對家人的一種保全了。

有心理障礙,或者性取向異常的人群常常會被冠上變態的標籤,從而在人們眼中就是一塊扁平的人形立牌,沒有其他性格,沒有血肉,沒有感情,甚至思維都是混亂的。這種想法太不拿人當人了。

存在心理障礙和異常性取向的人,如果因此觸犯法律,傷害了他人,這個必須受到法律和輿論的懲罰。但如果他們沒有觸犯法律,不曾傷害他人,那麼也沒有人有資格高高在上地還以惡意的評判。

最後,不論是畸形人,殘疾人,或者心理障礙患者,他都和我們一樣,不論社會給他們貼上什麼樣的標籤,請記住,他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其他的身份。

四、對待特殊人群的態度

曾經認識一位特有同情心的姑娘,每逢在路上遇到一瘸一拐的,或者拿著盲人手杖的路人,勢必要行一番注目禮,然後唏噓一番,啊,那個人好可憐啊,感覺好同情他。

我覺得同情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詞,它帶有一種雙方不平等的意味,一種俯視的意味。同情往往是帶著優越感的憐憫,它會讓你覺得自己很善良,但這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很多人倡導同情,認為同情是美德,是人性之光。不是的,共情才是。同情是帶有先入為主色彩的感情,意味著「我看到你的苦難了,我知道你多不容易,我能理解你什麼感覺」,而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人類不是阿凡達,無法實現這種層面的通感。而共情則是建立在尊重對方經歷的基礎上的,「我不是你,我沒有體驗過你經歷的一切,我不認為我能對你的感受有完全切身的體會,但我願意盡我的努力從你的角度理解你」。

另外,我並不認為特殊人群想要被浸泡在群眾的同情中。刻意的關注,只會讓人覺得難受。對待他們,不要有歧視,也不要有泛濫的同情,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幫一把就好。把他們當做和我們一樣的平常人,就是最好的尊重。

以上


2017年新出的這些資源電影里,西班牙語電影真是異軍突起——既有像《看不見的客人》這樣的懸疑精品,

又有像《傑出公民》這樣的諷刺喜劇神作,

還有這樣一部特別的西班牙語電影,獵奇重口的同時,竟然也溫馨治癒——《肌膚》。

影片的導演愛德華多?卡薩諾瓦,出生於1991年,今年只有26歲,是個地地道道的90後。

雖然年紀輕,在電影行業里卻算得上是「老司機」了,12歲起開始接觸表演,17歲就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他的電影也很有一套自己的獨特美學,

第一部長片處女作《肌膚》就入圍了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各大電影公號都刷瘋了,難怪大家都說,他是新的澤維爾?多蘭。

別的不說,這片子畫風實在太獵奇了,完全稱得上是「重口味」——


(友情提醒:以下畫面可能會引起生理不適。)

菊花和嘴「掉了個個兒」的女孩,

半邊臉「融化」了的女孩,

沒有眼睛的女孩,

患有軟骨發育不全、體型異於常人的女孩,

幻想自己是美人魚、渴望切掉自己雙腿的男孩……

影片中,這些各種各樣的畸形人,都共同生活在一個充滿基佬粉、基佬紫的夢幻國度。

但即便是在那樣一個到處粉嫩嫩的世界,人們對畸形的歧視也依然無處不在,而這種歧視有時甚至也來自那些畸形人的至親,來自他們自己。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介意劇透的朋友請直接拉到底拿資源,看完再撩哦~)


每當菊花嘴女孩出門時,都會感受到旁人充滿惡意的目光,迎接她的也永遠是取笑與欺凌,

像所有懷春少女一樣,她也渴望愛情,卻只能看著電視中忘情親吻的男女黯然神傷,

即便只是在Instagram上發一張自拍,都會因為「含有色情內容」而被刪,

甚至連她自己的父親都覺得她長得「有礙觀瞻」,勸她戴面具出門。

半邊臉融掉的女孩,雖然樣貌獨特,但內心深處仍覺得自己是個「正常女孩」,因此她拒絕了只愛畸形人的男人,「你愛我還是愛我的長相」,

她選擇了和一個燒傷患者在一起,深信他倆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而她的選擇何嘗又不是基於長相呢?

所以在燒傷患者男友決定做整容手術恢復自己的容貌時,她才開始審視這段關係——她選擇這個男人,究竟是因為寂寞,還是因為愛?

沒有眼睛的女孩,我們無從得知她的身世,但極有可能的一種猜測是她自小就因殘疾而被拋棄,只能依靠殘疾「謀生」,從小就不得不「出台接客」,

她接待過的「客人」數不勝數,被客人摸過無數次,卻沒有人願意讓她觸碰自己,也許對他們來說,女孩只是他們滿足自己怪癖的工具,

而在她自己心中,也對自己的殘疾耿耿於懷——自從11歲時,一位客人送給她一對 「鑽石眼睛」,她就永遠都戴著這對「眼睛」工作,掩蓋自己的殘缺,

還經常因為擔心鑽石眼睛被偷走,而惶惶不可終日,夜夜夢魘。

患有軟骨發育不全的女孩同樣也只能靠自己的殘疾為生——塞進玩偶演出服中扮演卡通人物,經紀人只把她當做「搖錢樹」,而從不尊重她的意願,

雖然身有殘疾,她卻一直渴望成為一名母親,但生活總是不能遂她的心愿——人工受孕之後,她發現自己腹中的胎兒遺傳了自己的軟骨發育不全,

而經紀人也因為她懷孕之後不能工作,而對她破口大罵甚至拳腳相加,彷彿她就不應該擁有生育權。

幻想自己是美人魚的男孩患有身體完整認同障礙,無法接受自己的雙腿,但又沒有醫院願意幫他鋸掉健全的雙腿,因而他經常試圖自行「截肢」,

他的身體讓他痛苦,卻被自己的親媽當作「怪胎」,終日對他惡語相向,還怪他不知感激……

他們的存在本身彷彿就是悖論,看不到出路,也無法改變——自己痛苦,也給他人帶來痛苦,也許就像片頭那位老鴇所說的那樣,「有些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受苦」。

但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卻發現,影片漸漸地「治癒」了起來,甚至還有些燃——


菊花嘴女孩在對生活萬念俱灰時,遇到了自己的真愛,

「半邊臉」女孩,放棄了將他人的愛當做肯定自己的依據,找到了內心的安寧,

沒有眼睛的女孩,在一次「鑽石眼」失竊事件之後,也找到了自己的「真心人」,

患軟骨發育不全的女孩,堅持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母親,

而美人魚男孩則繼續想方設法擺脫自己的雙腿,終於在一次刻意為之的車禍中得償所願,哪怕付出了生命,他也在最後一刻露出了勝利的笑容——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身體。

看到這兒,影片的內核又如同它的馬卡龍配色一樣,變得幾乎有些「小清新」了——


世界的惡意也許永遠存在,既定的苦難也許不可避免,但人生永遠充滿種種可能。

由此,《肌膚》就區別於《人體蜈蚣》《下水道美人魚》之類純粹博眼球的恐怖片之流,片中所出現的這些畸形人,不僅僅是一種博人眼球的概念或是畫面,而是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

而影片所做的,就是設身處地地去想像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為自己呈現給世人的「面孔」所遭受的磨難,映射現實世界的同時,卻也帶著一絲溫情,一些希望。

所以,雖然《肌膚》的立意沒多深刻,但說淺也算不上淺——


與眾不同,有時候的確是一種原罪,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跟「他人」、跟「大多數」不一樣的地方,這也許會帶給我們困擾,卻不應該成為我們放棄生活的理由。

雖然我們無力改變世界,也無法改變他人的眼光,但仍可以用盡全力,讓自己快樂起來。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於那些我們無法真正理解的、在我們看來或許是「畸形」的人,也許我們也可以試著更寬容、更溫和一些,讓他們日常所要背負的苦痛,更少一些。

要資源請當伸手黨,關注我的公眾號電影渣,後台回復「肌膚」,自取不謝。


電影的前十分鐘,由於畫面太重口,我曾一度有放棄看下去的念頭。

然而整個故事越往下看越抓人,直到最後我早已熱淚盈眶。

故事講述了一群身體畸變的特殊人群,他們在生活中的窘況

而這群人有多特殊?

有「無眼女」勞拉。

有「器官錯位女」薩曼莎。

身體完整認同障礙症」克里斯蒂安。

整個故事採用了多線敘事的手法,將一個個肢體畸變的人物形象呈現在熒幕上,構築了社會邊緣人群的群像


看到最後就想起康永哥的一段話:「 我們不是妖怪,出櫃也可以很好地活著。每個人都做選擇自己幸福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評論別人的幸福,愛就要勇敢的去追,不要帶有色眼鏡去看別人,因為我們沒有什麼不同。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 」


所以這些人,只是將現實生活里的你我他,放大,以誇張的形式呈現在大熒幕上。


真正想說明的不過是——

在一切表象之下,內在的快樂是最重要的。


—————————————————分割線——————————————————

更多精彩回答,關注【婊姐影評】(biaojieyingping)

他把自己出軌經歷拍成電影,還讓「小三」摘得柏林影后
畸形、同性、戀童癖,這個90後拍的重口味電影刷新了我的三觀


比起回答「如何評價」這個問題,更希望能和大家討論另外一個問題。

影片在講述無眼女孩和肥胖症患者,慕畸者和魚臉女的故事裡,似乎拋出了一個這樣的思考:真愛是否應當包含兩人在感官上的吸引。而這兩個故事又給出了不同的答案:無眼女孩觸摸到肥胖症患者的身體,令她感到舒適且柔軟;而肥胖症患者也因為無眼女孩不會嫌棄她的體貌而心生歡喜卸下防備。正是這樣的互動,促進了兩人之間的感情。但仔細想來,無眼女孩喜歡對方的也無異於對其體貌體征的喜歡罷了,而肥胖女呢,也只是因為對方無法感受其容貌便對她卸下了所有防備敞開心扉吧。

當然,也許導演設置這個故事想表達的並不在於上述態度,而更想反應出一種因歧視而產生的隔閡與矛盾。但我仍然認為上述問題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因為相似的故事在魚臉女和慕畸者之間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魚臉女認為慕畸者只是因為喜歡她的體貌,而非喜歡她這個人。那麼把這樣的情形帶入到上一個故事中,如果無眼女孩遇到另外一個胖紙,而這個胖紙也因此敏感自卑,那麼他們是不是也能夠註定相愛呢?其實在第二個故事中,作者的意圖表達是非常清晰的,但為什麼同樣是對感官的吸引,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呢?如果只看這個問題,個體的理解差異可能會成為了決定情感結局的關鍵。那換個說法:是不是純粹的精神相戀才是真正的愛情呢?如果我們無法感知到對方的一切,所有的交流均是從精神出發,又是否會找到一個更加合適的伴侶呢?

這個問題又會引發對一個終極命題的思考:到底什麼是愛呢?

這踏馬的……感覺影片的立意就變得非常高了。

------------------補充一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先闡述一下性愛關係。

只有性是絕對無法產生愛的。只有在慾望急需滿足的階段,我們可能會產生「哇為了他/她我什麼都願意」這種類似的愛情錯覺。但這只是在人產生慾望時由性衝動導致的暫時性的神經衝動(更嚴謹的說法應是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的相互作用)。無論怎樣定義,愛全不應含有「暫時性」的限定。

有愛無性,個人認為是可以的。但性也確能成為愛情的潤滑劑。如果我們始終保持柏拉圖狀態,從生理上講,精神和身體無法達到互通,確實會影響到愛的體驗。至少在我看來,這樣體驗到的愛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但是有些方面,比如有些人會對對方的外在有所要求,這在某種程度上或許淺顯的涉及到了性或生理需求(較精神層面)。

這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或者說值得權衡的所在。於我而言,外在條件並不是極其重要,但達到某種心理預期是必須的,如若不然,再匹配的精神需求也不可能導致愛情。但反過來說,如果精神層面極度相合,對外在條件的需求只要達標(標準因人而異),就足夠讓雙方覺得「哇這個人簡直是滿分!」。也就是說,精神層面的互通會真正彌補真實外在條件與期望值的差值,並把它提升到一個足以讓雙方賞心悅目的程度。

此外,如果精神層面沒有達到如此相合的地步,我相信足夠優質的外在條件也能夠一定程度上彌補精神上的差值(從而產生愛情)。但這種彌補可能會因為習慣而產生疲勞,導致最終失去吸引力而再次促使精神上的不匹配呈現(愛的喪失)。如果仔細探討,這種情況中還應當包含在產生「審美疲勞」前的一段時間雙方建立起的情感關聯(情感依賴),這種關聯可能也能夠起到長久維繫愛情和彌補精神落差的作用。

總之,我認為:(精神>外在條件)→愛。
兩者都不可或缺。


而影片中的兩對伴侶,顯然是一對(無眼女肥胖女)已經通過「外在條件」建立了情感關聯而彌補了精神落差(包含二人對自身認知所導致的對彼此的認可);而另一對僅僅是停留在了(一方)對「外在條件」的滿足而並未因此彌補精神上落差(魚臉女並不接受對方對自身缺陷的欣賞)。

寫到這兒突然覺得這個故事不只是關乎愛情的討論,橫向對比已經上升到了對個體價值觀差異化的探討:由個體尊嚴(可以定義為恥辱度?)決定是否接受依賴外在的情感與隨之建立的情感關聯……

應該是我想多了_(:3」∠)_……


小時候,某個星期天,一個人在小區附近晃蕩,看到原本的空地上多出個軍綠色的帆布帳篷。

帳篷外面立著色彩俗艷的宣傳牌:手繪的上身裸露的蛇身美女,還有「2米巨人」、「連體姐妹」這樣的字。

我忘了門票是多少錢,2塊,還是5塊,掏出零花錢給了人家就進去了。

首先出場的是一個穿著黑色比基尼的豐滿女子,隨著音樂跳了段熱舞。

接下來也看到了門口宣傳中提到的2米巨人、連體姐妹,甚至美女靈蛇……

只是現在回想起來,蛇身連著美女頭那個,應該只是魔術。

帳篷里非常悶熱,雖然有風扇,卻似乎無法吹動群眾席里的空氣。總能聞到動物的味道,尤其在蟒蛇上場以後,潮濕、腥,還有點兒騷。

這種秀,神出鬼沒的。看到它,你才知道它在;同時,你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就會不在了。

未成年時期里,我見過這樣的帳篷幾次。再後來,它們就沒在北京出現過了。

看神秘事物的興奮,多了一分「世界真奇妙」的樂趣,比恐懼本身帶來的刺激更複雜。

好奇、獵奇、需要更多的奇,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是遞進的。

生物學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獵奇人格,具有遺傳特性,跟腦部組織的多巴胺受體基因(dopamine receptor gene)有關。在動物實驗中,若給予實驗對象多巴胺激動劑,它們的探索行為將得到強化,也就是說獵奇行為是多巴胺依賴性的,大腦從化學層面得到了獎勵。

另一方面,好奇也是人類探求新知識的內在動力。無知帶來的不確定性,會隨著學習的深入而消失,而探索的過程會帶給人滿足和愉悅。

人類的命運就像《進擊的巨人》的劇情:調整焦點,度量世間萬物的真實面貌;不斷突破舒適圈,進行「場外調查」,再在一次次徒勞無功中無盡地接近真理。

與此同時,我了解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喜歡「怪東西」。他們看到詭異的事物會產生明顯的不適感。有身體敏感的,還會像中了邪一樣發個燒。

1932年,有一部叫《畸形人》的影片,多位真實的畸形人蔘演。

在米高梅片場拍攝時,菲茨傑拉德(嗯,寫《了不起的蓋茨比》的那個)正在米高梅做編劇。傳說某天他吃午飯時見到一起看菜單的連體姐妹,被嚇壞,立刻離開了餐廳。

普通觀眾一樣,有覺得恐怖的,也有噁心的。

一位女性觀眾在看了影片試映後流產了,威脅要告米高梅。還有一個觀眾寫信給導演說,你肯定是本身心理畸形,才會導出這麼一部片。

在美國,許多州及城市都禁映這部片。英國曾經禁了30年。

鑒於此,我將小心翼翼地介紹《肌膚》這個片,以及慎選這篇文章的配圖。

《肌膚》里有幾位畸形人:沒有眼睛的、肛門和嘴長倒了位置的、半張臉極度下垂的……

我相信,這些角色是所有看這部片的人講給朋友時首先會提到的。

為什麼?

因為太奇怪了啊!

不知是靈感的來源,還是藝術家間的默契,我認為《肌膚》就像是女攝影家 黛安·阿勃斯 藝術理念的影像強化版。

黛安·阿勃斯 是歷史上第一位被攻擊為不道德的攝影家。她拍猶太巨人、侏儒、裸體主義者、異裝癖、變性人、雙胞胎和白痴……她用攝影的方式表現了通常意義上人們不願意接受卻是真實存在的世界。

黛安·阿勃斯 認為「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在為他們可能遭受的創傷而惶恐不安,而畸形人的創傷與生俱來,他們經歷了生活的考驗,他們是貴族。」

為了加入這個「貴族」行列,她曾經嘗試將自己染黑,變成黑人。結果當然是失敗的。終於她說,「你無法脫出自己的皮膚而進入其他人的身軀;其他人的悲劇永遠不可能成為你的。」

林夕寫「如果你的樣子變成史努比,是否留下一樣的回憶」……嗯,不會。

《肌膚》這部片,不像《地下幻燈劇畫 少女椿》那樣給畸形人加上了「惡」的人格,而是把他們當作普通人,並肯定了他們以異常面貌生存的堅強。再加上導演對那些看上去正常,卻心理障礙者的描繪,很好地詮釋了 黛安 的藝術目標:表現「熟悉事物的不可思議面」和「不可思議之物的熟悉面」

因此,如果把《肌膚》當獵奇片來看,就好像把葡萄酒一口乾掉般,浪費了。

讓我們調焦到那些「熟悉事物的不可思議面」上去。

例如那個從家庭出走的戀童者,和只對容貌「特別」款女子感興趣的男子……

「米洛斯的維納斯」必須失去雙臂嗎?

某些誠實的作家曾經寫到過對「特別」款女子的情慾,比如村上春樹 和 米蘭·昆德拉。

《國境之南,太陽以西》里,男主人公的初戀對象是一個從小患小兒麻痹、左腿有點兒跛的女孩。村上在小說里不止一次描述過她拖著腿走路的樣子,帶著隱諱的迷戀。

(by 奧地利畫家 埃貢·席勒)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里號稱搞過200個女人的 托馬斯,在對女人的「集郵」中遇到一個「長頸鹿、鶴,以及機敏男孩的奇怪化合體」。他喜歡與她做愛時對方笨拙又熱情的模樣、被扳倒時臉上的恐懼表情,和投降般高舉的雙腿……他用這些界定她的特質(她那百萬分之一的不同之處),記住這些像背下公式。每每回想,就能讓他感到快樂。

肛門和嘴長倒了位置的女人,被街頭混混捉住強姦了。

沒有眼睛的姑娘是「社會服務所」中最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她沒有眼睛。點她的人,或是戀童癖,或是女人,都不願意在洩慾時,讓對方見到自己的真面目。

一直覺得雙腿不屬於自己的男孩兒,終於在一次預謀的車禍中,同時失去了雙腿和生命。他的背包里裝著從未見過面的父親的照片,照片中爸爸的上臂紋著小人魚——這才是男孩「身體完整認同障礙症」的根源。

這街上太擁擠,太多人有秘密。

導演通過多線敘事的手法,將這些身、心障礙者之間的關係慢慢揭開,最終織成一張網,排序了因果,也產生了共振。

影片的主色調和原聲音樂,夢幻而美好。但在大部分時間裡,故事卻是殘酷的。

好在結尾光明:

戀童癖男人誠實面對了狀況、下垂臉女找回了自信、肛門嘴女和能與她法式接吻的男人戀愛了(嗯,法式接吻,自己去看),無眼女也找到了她的愛情……

每一個人都獲得了自我的安定。

1932年的《畸形人》被歸類為恐怖片,2017年的《肌膚》是劇情片。

19世紀以前,畸形的身體被認為是魔鬼的象徵,巫術的穢物,或是上帝對父母的懲罰。

如今,我們終於懂得長的不同,不是原罪。患侏儒症的 Peter Dinklage 已成為很多人最喜歡的演員之一。

舉身邊的例子,80年代,外國人上街會被中國人圍起來拍照;90年代,官方還在討論同性戀行為算不算刑事流氓罪。

歷史上曾經的「變態」,都會因為人們的見多識廣而變成常態。

對我們來說,看《肌膚》這部片的初衷,和看帳篷里的畸形秀沒什麼不同,都是為了娛樂。有很多影評,甚至把這部片稱為是超現實的童話。

哪裡是什麼超現實?!

對患有這些疾病的人來說,這樣的生活就是真實人生。


在醫學層面上,影片中容貌畸形的表徵對應著如下疾病:

沒有眼睛的女孩:無臉症

肛門和嘴長倒的女人:器官異位症

半張臉極度下垂女:早衰症

……

人們說 黛安·阿勃斯 的作品毫無美感令人作嘔。美國攝影家傑里·尤尓斯曼評價說,「黛安的攝影是訴諸心靈的,而不是訴諸眼睛的。」

古今中外都有類似「人不可貌相」的說法,同樣是在提醒人們要用心去看世間萬物。

《左傳》里道,「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人心、面相,哪個決定了真正的異常?

《佛說業報差別經》談到美與丑背後的「十業」。

這「十業」一一對應,從正反兩面說明了人為何會變醜,或變美。

其中提到,見到醜陋者的態度應該是:不打趣取樂、不生輕賤;起恭敬心,把他們當作普通人,和容貌端正的人一樣看待。

(1932年《畸形人》截圖)

善良,使我們的靈魂高尚,也能喚起顛撲不破的希望。

世界大同,永遠是人類的最高社會理想。

參考文獻:

1 貓弄:最偉大的畸形秀是如何形成的?

2 趙洋:黛安·阿勃斯攝影中的「對立和統一」

3 陳啟稚 , 嚴毓勤:獵奇人格與多巴胺受體基因

原創by黃老師

公眾號:黃老師電影院(huangfilm)

您的轉發和關注,將給我更多動力繼續下去。

http://weixin.qq.com/r/4yhCWm3EcjANrSk5933x (二維碼自動識別)

(長按識別關注)


想不到這部重口味高分電影,竟有這樣的結局!

文/伍脊六獸特約作者:bb。

今年柏林影展上,西班牙90後導演卡薩諾瓦帶著處女作《肌膚》震撼了所有人,並挑戰了一把觀眾的生理極限。


貫穿全片的粉紫色調極具欺騙性,讓你一不小心就墜入「韋斯安德森式」的溫柔陷阱。


這絕對不是一個容易下咽的故事,整部片里,幾乎沒有一個被世俗社會定義為"正常"的人。絢麗的色彩挑釁而矛盾,就像那些畸形人的眼淚,流淌在「人間」這座大魚缸里,力不從心之餘,卻也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電影的故事圍繞五個小故事展開,並相互交集、穿插。

患有戀童癖的艾力西斯在妻子分娩的那天,為了不傷害即將出世的兒子,選擇離開。他碰到了勞拉,後者有一張少了眼睛的漂亮面孔。出於釋放本能的愧疚,艾力西斯送了勞拉兩顆粉色鑽石。從此鑽石成了勞拉的眼睛,這是她在接客時擁有的唯一安全感。


艾力西斯的兒子克里斯蒂安從小缺失父愛,有一天看到父親的照片,發現他手臂上紋了一隻紫色美人魚,以為只要自己變成美人魚,父親就會回來。這種善良的幻想發展成嚴重的身體認同障礙症,他不斷自殘,想逃離不屬於自己的腿,「因為美人魚沒有腿就很快樂。」


屁股和嘴巴長反的薩曼莎,荒謬又可憐,她把自拍po到社交網路上,卻因為所謂的不符合法規被強行移除。帶著怪異的外表,生活在這個擅長以貌取人的世界上,可想而知要面臨有多少阻礙。某天她走出家門,跑到餐館開心地點了一份雞湯,卻還是遭到服務員伊齊爾的嘲笑。生日那天,父親送給薩曼莎一隻出街必備的獨角獸頭套,這是一種強勢的保護,無形中傷害了薩曼莎的自尊。它彷彿一重隱喻,提醒著薩曼莎,像她這樣的怪胎,是不配以真實面目與社會產生關聯的。打從一開始,她就被迫失去愛人的權力。


毀容者安娜,半邊臉呈耷拉狀,一名叫做厄內斯托的男子愛上了她特別的容貌,並瘋狂追求她。無奈這是一個講求秩序和統一的社會,那些與此格格不入的「異形」儘管外表堅強,但內心也因此變得敏感脆弱。安娜對厄內斯托說:「你不是真的愛我,你愛上的只是我畸形的容貌。」她努力去接納自己,託付真心,融入既定的遊戲和規則,卻還是在愛降臨的時刻打退堂鼓。


與其期待他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如先踏出第一步,就像外貌創傷的吉爾,拿著一筆意外之財去做修容手術,不是為了取悅世界,而只是想取悅破碎的自己。


侏儒凡內莎的工作是為卡通頻道錄製兒童節目。她戴著厚重的粉酷熊頭套,在鏡頭前賣萌。小朋友都很喜歡她,甚至還有父母給她寫了感謝信。然而卸下偽裝後的凡內莎,卻感到悲傷孤獨,在之前的診斷中,她肚子里的bb被醫生認為也患了和她一樣的軟骨發育不全症。思考再三,她決定辭掉工作,把孩子生下來,儘管老闆曾經很苛刻地威脅她:「你唯一的天賦就是生而為矮人,難道你還不明白嗎?"。

這些口出惡言的正常人,似乎更符合「畸形人」的定義,他們的心靈千瘡百孔,只能靠欺侮弱者來彰顯自身的強大,達到粉飾可悲生活的目的。

導演讓這些「怪咖」成為主角,放大了每個人身上與眾不同的部分,暗示了相似的困境,人人都可能遇到。手法的怪異確實會造成一些感官不適,但也使觀點的表達更為深刻。

現實里的我們也常因為外表的缺陷或生活的花式虐人,而陷入自我懷疑的境地。三不五時的,我們也將自己當作「怪人」,在被他人尖銳的眼光和言語傷害前,先逃之夭夭。自卑感太過無敵,以至於我們學會了預設對方立場,好讓自己做好心理準備。是的,這個世界總是惡意滿滿,喜歡異化善良人的心,也理解不了你的與眾不同。就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小明說的:「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我們無法對此抱有期望,但好在我們都可以做自我的主人,可以愛自己,並努力改變糟糕的狀態。


電影結尾,凡內莎生下了寶寶;克里斯蒂安死了,處在陰界的他終於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一條美人魚;被惡棍強姦後的薩曼莎倒在橋上,遇到了心上人厄內斯托;曾經嘲笑過薩曼莎臉部缺陷的伊齊爾,在妓女勞拉那裡得到了心靈慰藉,她改造了餐廳的菜譜,使它對殘障人士更友好。


電影里的怪人都找到了重啟人生的開關,像擁抱缺點多多的自己一般,去擁抱挫敗吧。 胖丑病殘的人,也配擁有愛。要找到一個懂你好的人,終歸少不了緣分和好運氣。不如將超長待機的愛留給自己,去健身,去旅行,去讀書,去變美,以最佳狀態迎接每個起舞的日子。誰都決定不了你要活成什麼樣子,再怎麼顛沛潦倒、灰心絕望,主動權都在你手上。

-THE END-

——PS.想看這部影片,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伍脊六獸——


可憐之人互相取暖,共同在這個畸形的世界格格不入著。


整個世界都是畸形的。
有的人是生理上的畸形 而有的人的畸形存在於心理。

整部電影布景都是馬卡龍少女色,和有著畸形肌膚的人們相映襯,有說不出的契合與迷幻之感。

在這部電影末尾,每個人都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最好的結局。我非常喜歡這個治癒的結局以及適時響起的bgm。

想要變成人魚的男孩最終變成了人魚

嘴和肛門對調的女孩最終和戀畸癖的男人在一起 ( "ω" )

無眼女也擺脫了鑽石的束縛

哈哈哈超喜歡這對所以多放點圖ε

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最後去追求新生活的右臉畸形女。
她很勇敢也很獨立。
她說
她要做最美的畸形人。


「這一生,遇到性遇到愛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理解。」


這可算是我近幾年看過的最佳電影。
之一。
還是加一個之一比較好。
但是這絕對是最撼動內心的影片,沒有之一。
它有著無與倫比的情感力量,竟然真的可以讓觀眾,至少讓我看到後面可以無視那些畸形的面孔,它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當電影結局的音樂響起,便讓我經歷了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如此難以名狀的震撼時刻。

每個人,都走在了自己的路上,都是拚命得來的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電影里的畸形人,和每天早上擠地鐵上班的普通人沒有本質的差別,都是每天投入自己的一切,不停的得到和失去,無非就是想在這個不如意的世界裡,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絕不活成別人所期望的樣子。


俄羅斯有一句俗語:想要什麼,就像是py里長牙,用以形容某種迫在眉睫的需求。

這部電影……居然……真的實現了……

關於這部電影真的沒啥好說的,重口的表象小清新的內核,以及對邊緣少數人的討論。
我倒是覺得除去外表的畸形,正常人和非常人的邊界被作者無限地模糊了。
在這個故事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非正常嚮往著正常,非正常接受自己的非正常,非正常痛恨自己的不正常,非正常想有正常的下一代……以及:正常迷戀非正常,正常不理解非正常,正常痛恨非正常,正常利用非正常,正常被非正常同化……
並且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沒有人正常,我們生而殘缺,我們都是少數人,卻都值得被愛。
在如此獵奇的設定居然有這麼正的三觀,這麼正的能量……

那我也拒絕吃這口狗糧!!!

這是我見過最……難以言喻的結局吻!!!

——————————————————

關於那句俗語,我一定要安利你們一短篇小說——《惡搞研習營》之《腸子》
這才是單純而不做作的重口味……

請注意 前方核能……

吸氣。
盡量能吸多少就吸進多少空氣。
這個故事應該差不多和你能閉住氣的時間一樣長,然後再長出一點點。所以儘快聽吧。
我的一個朋友,在十三歲的時候聽到有所謂的「插後庭」。就是屁眼裡插進一支假陽具。據說只要把前列腺刺激得夠厲害的話,不用手也能有爆射的高潮。在那個年紀,這個朋友有那麼點色情狂。他總在找比人家更好的發泄方法。他去買了根胡蘿蔔和一瓶凡士林。用來做一次小小的私人研究。然後他想到這樣在超市收銀台前會是個什麼樣的局面:那一根胡蘿蔔和一瓶潤滑劑孤零零地在轉送帶上滾到收銀員的面前,所有排隊付錢的客人都看在眼裡,每個人都知道他今晚的大計劃。
所以,我那位朋友,他買了牛奶和雞蛋和糖和一根胡蘿蔔,全是做胡蘿蔔蛋糕的材料。外加一瓶凡士林。
好像他要回家去把一個胡蘿蔔蛋糕塞進他的屁眼裡。
到家之後,他把胡蘿蔔削成一根短棍,塗滿了油脂,慢慢地坐了上去。然後──什麼也沒有。沒有高潮,除了很痛之外,什麼也沒有。
然後這個小子,他媽叫著說吃晚飯了。她說下樓來,馬上。
他想辦法把那根胡蘿蔔拔了出來,把那根又滑又髒的東西包在他床底下的臟衣服里。
吃過晚飯之後,他再去找那根胡蘿蔔,發現那玩藝已經不見了。在他吃晚飯的時候,他媽把他所有的臟衣服拿下去洗。她不可能沒發現那根用她廚房裡的削皮刀仔細修整過的胡蘿蔔,上面閃亮著潤滑油,而且還有股臭味。
我這個朋友在烏雲罩頂之下等了好幾個月,等著他父母來罵他。可是他們始終沒有動靜,一點也沒有。即使現在他已經長大成人了,那根看不見的胡蘿蔔還懸在半空中,度過每次耶誕大餐,每次生日派對。每次和他的孩子們,也就是他父母的孫兒孫女一起在復活節找彩蛋的時候,那根鬼魂似的紅蘿蔔還懸在他們所有人的頭上。
那種事可怕得無以名狀。

法國人有句話:「樓梯上的靈光」。法文是:Esprit d』Escalier。那意思是說你找到答案的那一刻,不過已經來不及了。比方說,你參加一個派對,有人侮辱了你。你得回嘴。結果,在壓力之下,大家都盯著你,你只能支吾以對。可是一等你離開了那裡……
你一開始下樓梯,就──像變魔術一樣,你想到該說的最好不過的話。最能把對方駁倒的話。
這就是所謂樓梯上的靈光。
問題是,即使法國人也沒有什麼話來形容你在壓力下真正做出的傻事。那些你真正想到或是做出來的愚蠢而不顧一切的事情。
有些事情實在低級得無以名之,低級得甚至說都不能說。
回顧起來,兒童心理專家和學校的輔導老師現在都說,最後一次青少年自殺高峰是孩子們在手淫時讓自己窒息而死。父母發現他們的時候,孩子的脖子上纏著毛巾,而毛巾系在他們卧室衣櫃里的橫杆上,孩子死了,幹了的精液到處都是。當然做父母的會清理乾淨,替他們的孩子穿上褲子,讓情況看起來……好一點。至少有這種意思。像一般讓人難過的青少年自殺情形。

我另外一個朋友,也是我同學,他哥哥在海軍服役,說中東人打手槍和我們不一樣。這做哥哥的駐紮在幾個有駱駝的國家裡,那裡的市場上賣一種看起來很像是花俏的拆信刀的東西。每根這種花俏的工具都只是一根很細而擦得雪亮的銅棒或銀棒,大概和你的手掌一樣長,其中一端有個大頭,或是金屬的大球,或是像劍柄似的彎曲把手。這位在海軍的哥哥說那些阿拉伯男人把老二弄硬了之後,就把這種細金屬棒插進老二裡面去,一直插到底,然後帶著這根棒子在裡面來打手槍,會讓高潮來得更過癮、更強烈得多。
就是這個到過世界各地的大哥寄回來法國的俗話、俄國的俗話,還有大有幫助的打手槍秘訣。
在那之後,那個做弟弟的,有天沒來上學。那天晚上,他打電話問我能不能幫他拿一個禮拜的作業,因為他進了醫院。
他得和一些腸胃開刀的老頭子住在同一個病房裡,他說他們得共看一台電視。只靠一張布帘子來保有隱私。他的父母不去看他。他在電話里說他父母現在真該殺了他那個在海軍里的哥哥。
那小子在電話里告訴我說──前一天──他嗑了點葯。在他家中的睡房裡,躺在床上。他點了支蠟燭,看著一些舊的色情雜誌,準備打手槍。這是在他看過他那當海軍的哥哥來信之後的事,看到阿拉伯人怎麼打手槍的有用資訊。這小子到處找著可以這樣用的東西。原子筆太粗了,鉛筆不但太粗大而且太粗糙。可是,流在蠟燭旁邊的那一小條既細又光滑的蠟大概正合適。那小子用一根手指尖把那一長條蠟由蠟燭上剔了下來,用兩個手掌搓得更平滑些,又長又滑又細。
他既有點茫,也很色,就把那根東西從他的馬眼插進硬挺的老二里,越插越深。他還留了一截蠟在外面,開始打起手槍來。
即使到了現在,他還說那些阿拉伯人還真他媽的聰明。他們完全重新發明了打手槍。他平躺在床上,那小子越來越爽到都忘了注意那一條蠟,就在再來一下就要射了的時候,他發現由頭上伸出來的蠟不見了。
那條細細的蠟,全部滑進去了。整個滑到了裡面,深到他甚至於摸不到的輸尿管里。
他媽在樓下叫他吃晚飯。她說下樓來,馬上。用蠟的小子和用胡蘿蔔的小子不是同一個人,可是我們的生活情形差不多都一樣。
吃過晚飯之後,那小子的肚子痛了起來。是那條蠟,所以他想也許蠟會在他肚子里融化了,可以讓他尿出來。現在他的背痛,腎臟痛。他連站都站不直。
那小子在他的病床上打電話,你還聽得見後面有鈴聲叮噹,有人在尖叫,還有電視上遊戲節目的聲音。
X光照出了真相,有一條又長又細的東西彎成兩截,在他的膀胱里。這個又長又細的V字型吸附了他小便里的所有礦物質。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粗糙,外面包裹著鈣的結晶,到處跳動,傷了他膀胱內層的柔軟組織,堵住了他的小便不能排出,他的腎臟受到尿液的倒灌迴流,唯一能從他老二里流出來的一點點,也因為有血而成為紅色。
那小子,他的父母,他的全家人,他們看著那張黑白的X光片,醫生和護士就站在旁邊。那個由蠟形成的大V字白得亮眼,每個人都看得到,他只好說了實話。這種阿拉伯式的打手槍法,他哥哥在海軍寫信告訴他的事。
現在,他在電話里哭了起來。
他們用他上大學的基金付了膀胱開刀的醫藥費。這麼一個愚蠢的錯誤,現在他再也當不成律師了。

把東西插到你自己身體裡面。把自己卡在什麼東西裡面,不管是蠟燭在你的老二里,還是你的腦袋在索套里,我們都知道麻煩大了。
讓我惹上麻煩的事,我稱之為「潛水尋珠」。也就是說在水底打手槍,坐在我父母的游泳池裡,在比較深的那一頭的池底。我深吸一口氣,踢著水潛到池底,脫掉泳褲。在那裡坐上二、三、四分鐘。
就由於打手槍,我有了非常大的肺活量。只要家裡沒有別人在,我就會一整個下午都在干這件事。等最後打出來的時候,我的精液,會成為乳白色一大坨、一大坨地懸浮水中。
之後,再潛下水去,把這些撈起來,一把把撈起之後擦在毛巾上。所以這才叫「潛水尋珠」。即使池水中有氯。我還是會替我姐姐擔心,還有,全能的耶穌,還有我媽。
當時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我那十幾歲,還是處女的姐姐,一直以為她只是越長越胖,結果卻生下一個有兩顆腦袋的智障嬰兒。兩個頭長得都像我。我,既是父親又是舅舅。
最後,你碰上的卻不是你擔心的事。
「潛水尋珠」最棒的部分是游泳池過濾和循環馬達的進水口。最棒的部分就是光著身子坐在那上面。
就像法國人說的:有誰不喜歡別人吸他的屁眼?
不過問題是,前一分鐘你還只是一個想自己爽一下的小子,下一分鐘你就再也當不成律師了。
前一分鐘,我正坐在游泳池底,天在波動,由我頭上八呎深的水裡看出去,是一片淺藍。除了我耳朵里聽見自己的心跳之外,整個世界寂靜無聲。我那條黃色條紋的泳褲套在脖子上,以策安全,怕萬一有個朋友、鄰居,或是任何一個人突然出現來問我為什麼沒去練足球。入水口在節奏穩定的吮吸著我,而我把白白瘦瘦的屁股壓下去享受這種感覺。
前一分鐘,我吸足了氣,把老二握在我手裡。我父母去上班,我姐姐去學芭蕾舞,幾個鐘點里都不會有人回家來。
我的手讓我到了高潮的邊緣,然後我停下來,游上去換一大口氣,再潛下來坐在池底。
我這樣反覆地做了一次又一次。
這想必就是女生想坐在你臉上的原因所在,那種吸力就像你在一直不停地拉屎。我的老二挺得好硬,屁眼一直像有人在舔吸,我不需要空氣。我耳朵里聽到心跳聲,我一直留在水底,最後眼前都冒出了金星。我兩腿伸得筆直,兩邊的膝彎都在水泥池底擦傷了。我的腳趾發青,腳趾和手指都因為泡在水裡太久而皺了起來。
然後我讓自己達到高潮,大坨的白色精液開始噴射出來。那些珍珠。
就在這時候,我需要點空氣了。可是就在我想踢水往上游時,卻做不到。我沒法讓腳伸到我身子下面。我的屁股卡住了。


急救單位的人會告訴你說每年大約有一百五十人這樣卡住,被循環馬達給吸住了。你的長頭髮,或是你的屁股卡住的話,你就會淹死。每年都不知有多少人送命,大部分在佛羅里達州。
大家只是不談這件事,就連法國人也不是每件事都會說的。
我一腿跪起,把一隻腳塞進身體下面,半站起身時,感到屁股那邊有什麼東西拉扯住了。我把另一隻腳也伸到身子下,踩著池底往上游。我離開了池底,不再碰到水泥地,可是也吸不到空氣。
我用力踩著水,兩臂划動,大約到離水面一半的地方,但是沒法再高。在我頭裡的心跳越來越響,也越來越快。
明亮的光點不停地在我眼前閃來閃去,我轉頭往後看去……可是那完全沒道理。那條粗索,像某一種蛇,青白色的,還看得見上面有血管,由出水口上來,咬緊了我的屁股。有些血管在往外滲血,紅紅的血在水底看起來是黑的,由那條蛇蒼白的皮膚上的小小裂縫漂了出去,消失在水中,而在那條蛇薄薄的青白色皮膚裡面,還看得見一坨坨消化了一半的食物。
這是唯一可以說得通的事,有什麼可怕的海怪,一條海蟒。從來沒在光天化日下見到過的東西,一直躲在游泳池出水口的黑暗深處,等著咬我。
因此……我用力地踢著,踢著又滑又有彈性而打著結的皮和上面的血管,好像有更長一截從下水口拉了出來。現在大約和我的腿一樣長了,可是還是緊咬著我的屁眼。我又用力一踢,離我能換氣的地方又進了一吋。我仍然感到那條蛇咬住我屁股往下拉,但離逃生又近了一吋。
你能看到糾結在蛇肚子里的有玉米和花生。你還看得見一個長形的亮橘色的球。就像是我爹逼我吃的那種大型的維他命丸,讓我增加體重的,讓我能贏得足球獎學金。其中有添加的鐵和Ω─三脂肪酸。
就是看到那顆維他命才救了我的命。
那不是一條蛇。那是我的大腸。我的腸子給拉出了我的身體。這是醫生所謂的「脫垂」。是我的腸子給吸進了下水口。
急救人員會告訴你說,游泳池的馬達每分鐘能抽八十加侖的水。力道大約在四百磅左右。而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內臟是連在一起的。你的屁股只是你嘴巴的另外一頭。如果我隨他去的話,馬達繼續作用──把我的內臟扯脫──最後會到我的舌頭。想想看要承受四百磅的力道,就知道那會怎麼把你裡面掏空了。
我可以告訴你們的是,你的腸子不會覺得有多痛。不像你皮膚對疼痛的那種感覺。你所消化的那些東西,醫生稱之為「排泄物」。再上面一點是食糜,一堆漿狀的東西,混著玉米、花生和圓圓的綠色豌豆。
漂浮在我四周的就是由血和玉米、糞便、精液和花生混在一起的湯。即使我的腸子給拖出了我的屁股,而我緊留住剩下的部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第一件想要做的事卻是想辦法把我的泳褲穿回去。
老天不容我父母看到我的老二。
我一手握拳堵在屁眼上,另一隻手把我的黃色條紋泳褲由脖子上拿了下來。但是,要把泳褲穿上還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你如果想摸摸你的腸子是怎麼感覺,那就去買一盒那種小羊腸做的保險套吧,拿一個出來,拉長了,在裡面灌上花生醬。外面塗上潤滑劑,放在水裡面。再想辦法扯斷,想辦法拉成兩段。那實在是太韌又太有彈性了,而且滑不留手得無法抓住。
小羊腸的保險套,就是腸子嘛。
現在,你們就能明白我要對付的是什麼了。
你只要一放手,你就會腸子都沒了。
你要是游到水面上去換氣,你的腸子也就都沒了。
你要不往上游,就會淹死。
就看你是選馬上死掉還是一分鐘後死掉。
等我父母下班回來會發現的是一個巨大赤裸的胎兒,蜷成一團。漂浮在他們後院游泳池裡混濁的水中。由一根滿布血管而扭曲的腸子系在池底。和那個在打手槍時把自己弔死的孩子不一樣。這個是他們十三年前從醫院帶回家來的寶貝。是他們希望能得到足球獎學金,將來得MBA學位的孩子。會在他們年老時照顧他們。是他們所有的希望和夢想。漂在那裡,光著身子,死了。四周是由浪費掉的精液所形成的乳白色珍珠。
如果不是這樣,就是我父母會發現我裹著一條血淋淋的毛巾,倒在游泳池和廚房那具電話之間的半路上,一段斷了的腸子還由我那條黃色條紋泳褲的褲腿里拖了出來。
那是法國人都不會談的事。

在海軍服役的那個哥哥,教給我們另外一句話。一句俄羅斯的俗話。就像我們說的:「誰要這個,就像要頭上有個洞。」俄羅斯人則說:「誰要這個,就像要屁眼裡長牙。」
「ㄚ許挪不系呢羊向道隆亦。」
你們也聽過那些故事,說落入陷阱的野獸會咬斷自己的腿,哎,隨便哪只土狼都會告訴你咬幾口可比死掉強多了。
媽的……就算你是個俄羅斯人,說不定哪天你也會想要有那些牙齒呢。
否則,你得做的就是──你得扭過身子去。你用一隻手勾在膝蓋後面,把那條腿抬到你臉上。然後想辦法往你的屁股咬下去。在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只要能再吸一口氣,你是什麼都會咬的。
這種是你在和女孩子第一次約會的時候不會告訴她的事。要是你想要她吻你道晚安的話,就不會說的。
要是我告訴你們說那是什麼味道的話,你們就永永遠遠不會再吃烏賊了。
實在很難說我父母覺得哪件事比較噁心:是我怎麼惹上麻煩呢,還是我怎麼救了自己一命。去過醫院之後,我媽說:「你當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寶貝,你當時太震驚了。」而她學會了怎麼做水煮蛋。
所有的人都覺得噁心或替我難過……
我需要這些,就像屁眼裡要長牙。
現在,大家老是說我看起來太瘦了。大家一起吃晚飯的時候,因為我不吃他們燒的燉肉而都不說話,又氣得要死。燉肉讓我吃不消,還有烤火腿。任何會在我腸胃裡待上兩個多鐘點還不能消化的,出來還是原樣。家裡燒的利馬豆或是大塊的鮪魚,我上完大號站起來的時候,會發現還是原狀在馬桶里。
在動過大腸切除手術之後,消化功能就沒那麼好了。大部分的人都有五呎左右的大腸。我還算運氣好,能留下六吋。所以我終於沒能拿到足球獎學金,也始終沒能念到MBA。我的兩個朋友,那個蠟小子和胡蘿蔔小子,他們長大之後,身子也壯了,可是我始終沒比我十三歲時候的體重多長一磅。
另外一個大問題是,我父母花了一大筆錢去整修游泳池。最後我爹只告訴那個來弄游泳池的傢伙說是一隻狗。家裡養的狗掉下去淹死了。屍體給吸進了下水口裡。即使那傢伙打開過濾箱,掏出一條滑滑的管子,一段濕淋淋的腸子,裡面還有一顆很大的橘色維他命丸,到了那時候,我爹只說:「那隻狗真他媽的瘋了。」
就連在我樓上睡房的窗口,都能聽見我老頭說:「那隻狗啊,一秒鐘沒看住都不行……」
然後我姐的月經沒來。
即使在他們把游泳池的水全換了,即使他們賣了房子,而我們搬到另外一州去住,我姐也墮了胎之後,我父母始終沒再提這件事。
從來不說。
那是我們家的那根看不見的胡蘿蔔。
現在你們可以好好地,深吸一口氣了。
因為我還沒吸氣。

——END——


每個人在遇到那份炙熱的感情之前,都是殘缺不全的。
(推薦油管上搜eat my shit,這個三分鐘的預告片和正片一樣令人眼前一亮)


最後10分鐘哭到不能自已


謝邀。
西班牙出品,必屬精品。

上次驚艷到我的西班牙片,叫作《潘神的迷宮》。且不說畫面腦洞寓意題材等,可以給九分以上。單說音樂,電影配樂《long long time ago》,簡單的哼唱,就可以讓人循環播放一整天不厭倦。

回到西班牙電影《肌膚》,切入點很多。我年紀大了,懶得展開了。只挑幾個說。首先還是音樂。無眼女羅拉在接客時哼唱的那首歌,同樣喚醒了我的審美記憶,不由回想起《潘神的迷宮》,暗罵一聲西班牙每次都這麼操蛋,每次到知道我的審美G點何在。

接著說場景。粉色和紫色系的布景串聯了整個故事。粉色和紫色的人,隱喻著他們自身的缺陷(或者在別人看來是缺陷),有這麼幾個有意思的鏡頭。慕殘者一開始是粉色系的,那時他愛慕著半邊臉畸形的女郎,當半邊臉畸形的女郎拒絕他以後,他在自殺時,遇到了真命天女——紫色系的菊花嘴女。電影結束,粉紅色的慕殘者跟天命真女在一起時,變成了跟真命天女一樣的紫色系(紫襯衣)。不知大家注意到了么?

那個戀童癖父親始終不肯正視自己,始終在逃避,因此他的穿著是正常人色系,既不粉也不紫(他兒子是紫色系,肢體認同障礙者)。這裡我覺得,在這個戀童癖父親知道自己兒子患病的根源(父親手臂上的美人魚,缺父愛)時,除了痛哭,也應該正視自己。如果我是導演,我就會給這個父親一個鏡頭,全身變成紫色系了。可是沒有。

還有一點,我不知是導演的敗筆還是導演故意這樣。粉紅色系的無眼女羅拉最後獲得真愛,找到了肥胖女作為自己的靈魂伴侶時,肥胖女也對世人敞開了心扉(肥胖女一開始嘲笑菊花女,最後敞開心扉後,她都不在意周圍的人是否身心畸形,全身充滿陽光),那為啥此時,不讓肥胖女也進入粉紅色系?依舊是正常人色系?是她還不夠真正打開心扉么?

一開始接待戀童癖父親的那個老鴇,她是裸著的。即,她既不是正常人色系,也不是粉色和紫色系。那她是什麼?她的角色,寓意著什麼呢?真理?

整個電影,除了戀童癖這種類型的人,可能會傷害他人(因為這種人只要控制不住,就會尋求幼童。而尋求幼童本身,普遍就是犯法的),其他人,器官畸形也好,心理畸形也罷,他們的存在,並未傷害任何人。我們為啥心懷芥蒂?不如和平共處(此時應有聖母光環在我身後閃耀)。

我聽說導演是九零後,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每個人都那麼孤獨,那麼無助,一個人對抗全部


1. 他們想過的只是正常人的生活,可這個世界上人太壞。
普通人這個身份,對他們而言吸引力太大。你肯能不會理解,一直被異樣眼光注釋會有多痛苦。
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有一點感覺,這些故事主角都有些單純,甚至蠢。常理中認為,一個人,要在做什麼事的時候保護好自己,這樣才能更好生存,去好好活著。但劇中呢,明知自己的缺陷,還不遮臉上街,還想要個小孩,還追求個平等的愛情。 他們只是太寂寞,活著變得苟且,內心更是凄涼。不願意放棄任何一次機會去得到愛。也是讓人唏噓。
菊花女發不了照片,在餐廳點不到菜,出門被欺負,就算那麼親的爸爸也不理解她,讓她上街帶面具遮住臉 這也許是保護她的一種方法,但真的是菊花女想要的嗎?
爸爸說過:要是你媽媽聽我的話,多注意點,我們一家三口在一起會是多好啊。
細思極恐,媽媽也是被不理解不尊重給悶死的,爸爸根本沒有把媽媽當平常人,爸爸會不會也是個獵奇男呢?
。。所以菊花女與獵奇男的愛情故事我彷彿看到了結局。

2.在你遇到那個人的時候,所有的痛苦,孤獨,不理解,最後都會煙消雲散。
比較感動的是美人魚男孩的媽媽,她有自己的執著,依舊愛著丈夫,覺得丈夫是最好的人,你走我不怪你,你生病我也不介意,剩我們兩個人的時候,讓我們還像以前那樣在一起。 可這裡個電影里深情沒有任何作用。


剛看完過來找影評順便說說自己的感受。
故事大意就不概括了
只是看到最後哭成了狗。
全片的前半部分很壓抑,很心疼那些不被正常人所理解的他們。
只是幸好,每個人【除了紫發小哥克里斯蒂安的父母】在最後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完美的結局。
孤獨的人找到了伴侶;與他人相異的人或活出自己或完成自己內心的渴望。
能看到他們就算孤獨受挫被命運毆打折磨在最後都仍能幸運地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這才是令人最感動的所在。
之前看到了一句話評這部片我覺得十分貼切
【這一生,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算稀奇,稀奇的事遇到理解。】


電影開頭覺得很重口,然後越看越覺得壓抑,結局笑著哭
電影里出現了很多社會上的畸形人 不論生理還是心理,但是我覺得他想要表達的主題就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面對真正的自己 然後快樂。不論是盲女還是頭尾對調的薩曼莎 還是缺少父愛幻想自己是人魚的男孩子 或者是去人工受孕的侏儒女,還有畸形女安娜 面部燒傷的男人 在結局都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實有時候 ,並不是那些生理殘缺的人有問題 而是社會上的其他人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別人 影片之所以叫皮膚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主旨。好看的皮囊太多了,但是真正偉大的靈魂少之又少,可惜這個社會太多人都對畸形不抱友好的態度。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自己內心的快樂,像安娜說的那樣,不靠別人,讓自己活的快樂,不管那是什麼,要怎麼做。也許戀畸癖一開始喜歡安娜也只是因為她畸形的外表,就像正常男人都愛漂亮臉蛋,也許燒傷男和安娜在一起只是將就,只是把她當同類,也許他面部復原後就會拋棄她,還有以為自己變成人魚父親就會回來的男孩,也許有人覺得他這麼做很傻,但是影片的結局他笑得很快樂,發自內心的那種。影片想傳達的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要不靠別人也能活的好,也不要在意外界的評價,沒有人有資格可以評價你的行為,如果那沒有觸及道德底線,如果你快樂,那就是正確的。

看完電影腦子裡第一句話就是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知乎上這部電影的影評好少呀,想多看看其他人的見解( "ч" )


很正經的回答! 導演真正的意圖是想告訴我們:大徹大悟自尊自愛清醒堅定的都很容易成為單身狗哦!
為什麼?就舉我心目中的大主角安娜來說吧:她和正常前男友分手是因為前男友只喜歡她的畸形外在而不是內在。她和現任畸形男友分手是因為畸形男友並不能認同自身,被前男友的「天生一對」 再次傷了心,因為安娜要的是彼此鼓勵驕傲堅定地走下去,不是去迎合社會而改變,讓以前受過的苦難都被狗吃了。安娜覺得人生來即有意義,生來就擁有愛與被愛的權力,無關身份,無需標識。
黑長直安娜輕瞥周圍這些「供求平衡」的戀愛,一甩秀髮:老娘寧願散發單身狗的芳香⊙_⊙
剛剛看完《肌膚》的我表示:絕不被感動!絕不學安娜!誓被愛情乘虛而入!!


推薦閱讀:

電影鏡頭有哪些廠牌,各自的特色是什麼?最好能拿沒調色的電影舉例看看
傑克斯派洛靠什麼在加勒比海上臭名昭著幾十年?
如何評價電影《樂與路(Solanin)》?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西班牙語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