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數列通項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請問斐波那契數列通項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 這裡用F_n 代表斐波那契數列第 n 項,且約定 F_0=0 )

設有一個矩陣 M 使得egin{pmatrix}F_n\F_{n+1}end{pmatrix}=Megin{pmatrix}F_{n-1}\F_{n}end{pmatrix}

M=egin{pmatrix}AC\BDend{pmatrix} 就有egin{pmatrix}F_n\F_{n+1}end{pmatrix}=egin{pmatrix}AF_{n-1}+CF_{n}\BF_{n-1}+DF_{n}end{pmatrix}

直接令 A=0 ,再令 C=B=D=1 ,得到 M=egin{pmatrix}01\11end{pmatrix}

M 特徵分解,就可以求出 egin{pmatrix}F_n\F_{n+1}end{pmatrix} 的通項式

egin{pmatrix}F_n\F_{n+1}end{pmatrix}=Megin{pmatrix}F_{n-1}\F_{n}end{pmatrix}Rightarrowegin{pmatrix}F_n\F_{n+1}end{pmatrix}=M^negin{pmatrix}F_{0}\F_{1}end{pmatrix}Rightarrowegin{pmatrix}F_n\F_{n+1}end{pmatrix}=PD^nP^{-1}egin{pmatrix}0\1end{pmatrix}

解特徵方程 det(M-lambda I)=0 得到M的特徵值lambda=frac{1pmdisplaystylesqrt{5}}{2}

然後得到兩個的特徵向量 egin{pmatrix}1\\displaystylefrac{1pmsqrt 5}{2}end{pmatrix}

egin{aligned}P^{-1}=egin{vmatrix}11\\displaystylefrac{1+sqrt 5}{2}displaystylefrac{1-sqrt 5}{2}end{vmatrix}^{-1}egin{pmatrix}displaystylefrac{1-sqrt 5}{2}-displaystylefrac{1+sqrt 5}{2}\\-11end{pmatrix}^{
m T}\=egin{pmatrix}displaystylefrac{sqrt 5-1}{2sqrt 5}displaystylefrac{1}{sqrt 5}\\displaystylefrac{sqrt 5 + 1}{2sqrt 5}displaystyle-frac{1}{sqrt 5}end{pmatrix}end{aligned}

egin{aligned}F_n=egin{pmatrix}10end{pmatrix}egin{pmatrix}11\\displaystylefrac{1+sqrt 5}{2}displaystylefrac{1-sqrt 5}{2}end{pmatrix}egin{pmatrix}displaystyleleft(frac{1+sqrt 5}{2}
ight)^{n}0\0displaystyleleft(frac{1-sqrt 5}{2}
ight)^nend{pmatrix}egin{pmatrix}displaystylefrac{sqrt 5-1}{2sqrt 5}displaystylefrac{1}{sqrt 5}\\displaystylefrac{sqrt 5 + 1}{2sqrt 5}displaystyle-frac{1}{sqrt 5}end{pmatrix}egin{pmatrix}0\1end{pmatrix}\=egin{pmatrix}10end{pmatrix}egin{pmatrix}11\\displaystylefrac{1+sqrt 5}{2}displaystylefrac{1-sqrt 5}{2}end{pmatrix}egin{pmatrix}displaystyleleft(frac{1+sqrt 5}{2}
ight)^{n}0\0displaystyleleft(frac{1-sqrt 5}{2}
ight)^nend{pmatrix}egin{pmatrix}displaystylefrac{1}{sqrt{5}}\\displaystyle-frac{1}{sqrt{5}}end{pmatrix}\=frac{2^{-n}}{sqrt 5}egin{pmatrix}10end{pmatrix}egin{pmatrix}11\\displaystylefrac{1+sqrt 5}{2}displaystylefrac{1-sqrt 5}{2}end{pmatrix}egin{pmatrix}displaystyleleft(1+sqrt 5
ight)^n\-displaystyleleft(1-sqrt 5
ight)^nend{pmatrix}\=frac{displaystyleleft(frac{1+displaystylesqrt{5}}{2}
ight)^n-displaystyleleft(frac{1-displaystylesqrt{5}}{2}
ight)^n}{displaystylesqrt{5}}end{aligned}

所以

F_n=frac{displaystyleleft(frac{1+displaystylesqrt{5}}{2}
ight)^n-displaystyleleft(frac{1-displaystylesqrt{5}}{2}
ight)^n}{displaystylesqrt{5}}

相同的方法可以求形如 A_{n}=c_1A_{n-1}+c_2A_{n-2} 遞推式的通項公式,

只要讓 M=egin{pmatrix}01\c_2c_1end{pmatrix} ,剩下的步驟一模一樣

甚至還可以擴展到更高維度的矩陣求形如 A_{n}=c_1A_{n-1}+c_2A_{n-2}+cdots+c_mA_{n-m} 的通項公式

當然,前提是 M 非奇異,且擁有 m個線性無關的特徵向量

Mathematica代碼:

Simplify[{{1, 0}}.Transpose[Eigenvectors[{{0, 1}, {1, 1}}]].MatrixPower[DiagonalMatrix[Eigenvalues[{{0, 1}, {1, 1}}]], n].Inverse[Transpose[Eigenvectors[{{0, 1}, {1, 1}}]]].{0, 1}]

一些其他的關於斐波那契數列的東西:關於斐波那契數列 - 知乎專欄


感謝大家的點贊和評論!在這裡統一向各位說聲抱歉,我把這個解答稱為初等方法確實不夠嚴謹,看似初等的方法裡面實際上隱藏了並不初等的概念。確切地說,如果要正確理解下面這個等式

需要一些形式冪級數環的簡單知識(包括環的概念,環中可逆元的概念)。

因為考慮的是形式冪級數,在向形式變元x代入具體的數之前並不牽涉收斂性問題,也無需使用泰勒展開等工具。因此,我仍然認為這是一個中學生可以接受的解答,再加上生成函數非常有價值,應該介紹給大家。

至於「初等」與「高等」之爭,我認為是一件好事,因為大家所熟知的初等數學裡,也有很多事情需要藉助高等數學的知識才能說清楚,而我們國家的中學數學教材與大學數學教材其實脫節很嚴重。但狀況並不應該如此,中學數學裡的內容有一些非常有趣而深刻的背景可以挖掘出來,而不是只教大家做題。最近在對這方面的內容做一個梳理和總結,系列文章

奇葩數學史 - 知乎專欄 新鮮上線,希望大家多提意見!

以下是原答。

------------------分割線-------------------

純手工初等方法。記斐波那契數列第n項為F_n,則F_n=F_{n-2}+F_{n-1}

構造一個與{F_n}有關的冪級數

這個函數被稱為斐波那契數列的生成函數,因為它的冪級數展開完全決定了 {F_n},展開式中q^n的係數就是斐波那契數列的第n項。

對於一般數列的生成函數,我們暫且按下不表,先來看看有沒有辦法求這個特殊的F。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唯一的條件是F_n=F_{n-1}+F_{n-2},這個等式應該能夠誘導出一個F滿足的方程。

確實如此,F_nq^n的係數,F_{n-1}F_{n-2}則分別是q^{n-1}q^{n-2}的係數,要想讓它們匹配在一起,就要想辦法讓它們對應同一個q^n。這其實很容易辦到,qcdot Fq^n的係數就是F_{n-1},同理, q^2cdot Fq^n的係數就是F_{n-2}

於是,F-qcdot F-q^2cdot Fq的所有高於1的冪次前的係數都變成了0,只剩下了q。從而

如果你能把 frac{q}{1-q-q^2} 展開成冪級數的形式,就自然求出了斐波那契數列的通項。

現在,讓我們回憶一個中學裡十分常用的技巧

這件事情的本質是將分母中的多項式作因式分解,將分母含有二次項的分式轉換成分母只含一次項,而分母只含一次項的分式很容易寫成冪級數

回到F=frac{q}{1-q-q^2} ,我們可以用待定係數法完成上面的過程,設

於是

我們得到一個四元方程組

這個方程組的難度只能稱為小嘍嘍級別,憑藉後兩個方程解出

代入到前兩個方程中即得 a=frac{1}{sqrt{5}}b=-frac{1}{sqrt{5}}

所以

蘊含了斐波那契數列的通項為

看起來不太像整數,但確實如此。

生成函數是處理數列的常用工具,是離散走向連續的橋樑,很多人們關心的離散信息都復刻在這樣一條DNA上。你們一定很奇怪我在定義F時用的自變數是q而不是x,事實上我想通過這種方式提醒大家無窮展開的廣泛性,當q被某種具有周期性的基本函數替代時,我們就得到了傅立葉展開。作為著名的費馬大定理證明核心的谷山-志村-韋伊猜想說的就是某種刻畫了橢圓曲線模p點個數信息的生成函數可以與模形式的傅立葉展開對應起來,有機會再跟大家詳聊。

以上。

PS. 知乎公式編輯器的體驗真是差到令人髮指……


首先:
a_{n+2}=a_{n+1}+a_{n}
等價於

a_{n+2}- frac{1-sqrt{5} }{2} a_{n+1}=
 frac{1+sqrt{5} }{2}left(a_{n+1}- frac{1-sqrt{5} }{2}a_{n} 
ight)  ..................(1)
等價於
a_{n+2}- frac{1+sqrt{5} }{2} a_{n+1}=
 frac{1-sqrt{5} }{2}left(a_{n+1}- frac{1+sqrt{5} }{2}a_{n} 
ight)  ..................(2)


然後:

由(1)(2)遞推得
a_{n+2}- frac{1-sqrt{5} }{2} a_{n+1}=
left(  frac{1+sqrt{5} }{2} 
ight) ^{n}*A ........................(3)

a_{n+2}- frac{1+sqrt{5} }{2} a_{n+1}=
left(  frac{1-sqrt{5} }{2} 
ight) ^{n}*B ........................(4)
其中A,B為常數,由a_{1},a_{2}確定


最後:
由(3)(4)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得:

a_{n+2}=
left(  frac{1-sqrt{5} }{2} 
ight) ^{n}*C+
left(  frac{1+sqrt{5} }{2} 
ight) ^{n}*D
其中C,D為常數,由a_{1},a_{2}確定


解遞推方程


在此僅給出 @楊電量 中公式(1)和(2)的由來:

由上可得具體的公式。
詳細請參考:斐波那契數列的通項公式推導


2x2遞推矩陣的特徵向量


高二剛學數列時證的
比較初等的一個方法吧


解差分方程
x(n+2)=x(n+1)+x(n)
Z^{2} X(Z)=Z X(Z)+X(Z)
X(Z)=frac{1}{Z^{2}-Z-1} =frac{1}{(Z-frac{1+sqrt{5} }{2} )(Z-frac{1-sqrt{5} }{2} )} =frac{1}{sqrt{5}} (frac{Z}{Z-frac{1+sqrt{5} }{2}} -frac{Z}{Z-frac{1-sqrt{5} }{2}} )
求逆Z變換
xleft( n 
ight) =frac{1}{sqrt{5}}[(frac{1+sqrt{5}  }{2} )^{n}-frac{1-sqrt{5}  }{2} )^{n}]


使用矩陣,然後解矩陣的特徵根,把矩陣對角化,然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考慮指數型生成函數,問題變成求解微分方程y""=y"+y,這個微分方程非常容易解~然後將解y(x)展成冪級數,x^n/n!前面的係數就是數列通項。


我有一個很初等的證法,但是渣機不知道怎麼弄數學符號。如果你沒有滿意當然答案不妨聯繫我。


1.高中的時候,我記得用最初等的待定係數法硬來。另外當時因為看過一些競賽書,所以知道有「不動點」來求解。
2.後來看過有一本書叫「數學女孩」,上面用的是「生成函數」的方法
3.大學裡學的是用特徵方程搞的

不過其他答主都答完了


生成函數大法好


特徵方程。
看劉佳汝的演算法入門的時候,有一道題是:有n層台階,一次只能上一層或者兩層,有多少種走到第n層台階的方法。
一上來我就遞歸了,也沒多想。反正就是f(n-1)+f(n-2)嘛~

然後……
有一次翻翻組合數學,有一道例題類似於上面的台階題。。題解打的我臉很疼 ,大意是an=an-1+an-2,轉化成a^n=a^(n-1)+a^(n-2),繼續a^2-a-1=0……看到這兒題主應該明白了吧。。不說了,都是淚,我高數真是學完了就扔了,當初我怎麼就沒想到呢,摔

建議題主先網上學習一下,另外組合數學很棒,可以讀讀。


運用連分數解答


可以使用矩陣相似對角化求解N階斐波那契數列.


特徵根方程啊,去百度搜都能搜到


1.特徵根法
2.猜想驗證(數學歸納法)


高等代數裡面有介紹。用特徵方程或正規方程


特徵根。


推薦閱讀:

X*(1/X^2)的極限,用乘積法則的悖論?
用20個字元(公式里的分式橫線括弧都算)所能表達的最大的非無窮數是什麼?
為什麼調和級數 N 分之一是發散的,而 N 平方分之一是收斂的?
學數學的同學對數學中各種記號是什麼感受?
虛數 i 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被人們創造出的數學工具?

TAG:數學 | 數論 | 趣味數學 | 高等數學 | 數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