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網上流傳的《神鵰俠侶》的隱藏結局?以及這類文章?

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有說神鵰結局是龍女故去,楊過與郭芙結合,並有《倚天》中黃衫女這樣的後裔,看似說的合情合理,條條是道,金庸老人家真的這樣神乎其神嗎?可總有感覺此番言論也漏洞百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還請各位指點一番。 ps:第一次提問,還是匿了吧,求大神多指教!


這種人你跟他廢啥話,直接扔金老《天龍八部》新修版後記打臉不就得了。

《天龍八部》的再版本在一九七八年十月出版時,曾作了大幅度修改。這一次第三版又改寫與增刪了不少(前後共歷三年,改動了六次)。有一部分增添,在文學上或許是不必要的,例如無崖子、丁春秋與李秋水的關係,慕容博與鳩摩智的交往,少林寺對蕭峰的態度,段譽對王語嫣終於要擺脫「心魔」等情節,原書留下大量空間,可讓讀者自行想像而補足,但也不免頗有缺漏與含糊。中國讀者們讀小說的習慣,不喜歡自己憑空虛想,定要作者寫得確確實實,於是放心了:「原來如此,這才是了!」尤其許多年輕讀者們很堅持這樣的確定,這或許是我們中國人性格中的優點:注重實在的理性,對於沒有根據的浪漫主義的空靈虛構感到不放心。因此,我把原來留下的空白儘可能也填得清清楚楚,或許愛好空靈的人覺得這樣寫相當「笨拙」,那隻好請求你們的原諒了。因為我的性格之中,也是笨拙與穩實的成分多於聰明與空靈。

金老啥意思還看不明白?你們這些混小子別整天老想著搞個大新聞,追著我屁股後邊問你這裡為什麼這麼寫是不是有什麼深刻的含義blabla敗我名聲,我不要文學性總行了吧?空靈感什麼的丟掉就好了吧?誰跟誰有沒有在一起,為什麼會在一起,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你要我寫明白我就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要是還看不懂找個人給你念總行了吧?沒有暗示,真的沒有暗示!求求你們放過我吧!要我說金老會出新修版一方面也是被這些人逼出來的。

另外關於有一點其他答主可能沒說到,這篇神棍文非常會調動讀者的情緒。

「你真的看懂《神鵰俠侶》了嗎?」「金庸一看沒人看懂,急了,索性把君子劍和淑女劍重鑄了。這回,你們該看懂了吧?」開篇就是三個「看懂」,迅速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滿滿的優越感。

看過開頭之後讀者無非就這幾種反應:

第一種是沒讀過原作,只是接觸了改編影視劇的人群,這部分人是傳播此文的基礎,他們並沒有辨別文中各種分析真偽的能力,也許是覺得觀點新穎,也許是被作者煽動,覺得你們這些看過小說的還比不上我這個沒看過的,優越感一傳染順手就轉發了,這也是此文廣泛傳播的重要的因素;

第二種不管你怎麼說我就是看著玩,說得對我接受瞎說八道我保留意見,此類人三觀極正,會較真寫文逐條反駁的也是他們,作者寫這個擺明了不是給他們看的,反倒更希望越少越好;

第三種是自詡讀懂了金庸原作的狂熱愛好者,不論褒貶寓意,只是跟性格有關,立馬火就起來了,什麼你居然說我看不懂?你算是老幾?反正不管你說什麼我都一概反對!我看看從哪開始罵你,誒正好你這個還全都是瞎扯淡。殊不知已落入了作者的圈套,此類人才是其爭取的另一部分傳播者,不如說正是這部分人讓此文傳播得更加迅速,畢竟以目前的網路環境看有爭鬥的地方才是視線的焦點,寫得再好的文思縝密的科普文也比不上一張所謂永動機的設計圖,雖然兩個都不懂但是畢竟至少後面這個我可以湊上去罵兩句踩一腳啊。我倒想知道有多少反對這類文的人只是跟風黑自己又有沒有看過原作呢?不得不說本人還是傾向於這種類型,明明對他的目的瞭然於心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還是無名火起,可以看出我開頭前幾段話火藥味還是挺重的,我並不打算修改語氣,希望與我一樣的各位引以為戒。

此外還有第一和第三種的結合型簡直是噩夢中的噩夢,第三種人看多了此類文往往順便連轉發的人都一起嘲諷了,好傢夥雖然我不懂但你憑什麼罵我啊?我就偏要說這是對的,反正就跟作者說的一樣你就是看不懂,然後就對人不對事掐起來了。

所以說對這類文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冷處理,徹徹底底地無視。


謝邀。有個詞叫過度解讀。金庸小說因為其涵蓋範圍之廣,故事情節和出場人物之複雜,讀者人數之眾,作品的過度解讀是一定會發生的。

那麼我們看看「楊過其實和郭芙在一起了,而黃衫女其實是郭芙的後裔」這個事情是否成立。

首先,楊過對郭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楊過作為金書里明寫出顏值高的男主角,性格又落拓不羈。這簡直是手握泡妹的核武器,程英,公孫綠萼,完顏萍,甚至郭芙,後來的郭襄都對他暗生情愫。(公孫綠萼把命都搭上了。)而這一切,少年時候的楊過是明知,並且頗以此為喜的。直到十六年間,逐漸明白了道理,成了神鵰大俠後才用一張人皮面具罩面,不以真面目示人。

眼前之人,正是楊過。十六年來,他苦候與小龍女重會之約,漫遊四方,行俠仗義,因一直和神鵰為侶,闖下了個「神鵰俠」的名頭。他自思少年風流孽緣太多,累得公孫綠萼為己喪命,程英和陸無雙一生傷心,因此經常戴著黃藥師所制的那張人皮面具,不以真面目示人。

甚至在他斷臂之後,也有一段內心獨白:

他相貌俊俏,性格也頗風流自喜,雖對小龍女一往情深,從無他念,但許多少女見了他往往不由自主的為之鍾情傾到,如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等人或暗暗傾心,或坦率示意。此刻他手撫床邊,想起自己已成殘廢,若再遇到這些多情少女,在她們眼中,自己勢必成為可笑可憐之人,武功雖強,也不過是個驚世駭俗的怪物而已。思潮起伏,追念平生諸事,情不自禁的低聲說道:「只有姑姑,只有姑姑一人,別說我少了一臂,便是四肢齊折,她對我的心意也必毫無變異。」

因此,在楊過心裡,是有幾分花花公子的心理的。早年憑藉性格與外貌,得到眾女子青睞。對這些女子,他能調笑就調笑,能占口頭便宜就占口頭便宜。這也算得上品行不端。到後來懂事了,明了事理自然不同。他對公孫綠萼是感激,對程英等女子是兄妹之情,對郭襄是愛護之情。只有對小龍女是刻骨銘心的愛戀。

我們再看郭芙是怎麼想楊過的。關於郭芙對楊過有明顯愛戀的內心獨白只有一小段,我貼上來。

楊過急忙還禮,說道:「芙妹,咱倆一起長大,雖然常鬧彆扭,其實情若兄妹。只要你此後不再討厭我、恨我,我就心滿意足了。」

郭芙一呆,兒時的種種往事,霎時之間如電光石火般在心頭一閃而過:「我難道討厭他么?武氏兄弟一直拚命向討我的喜歡,可是他卻從來不理我。只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我為甚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只因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

二十年來,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楊過,總是將他當作了對頭,實則內心深處,對他的眷念關注,固非言語所能形容。可是不但楊過絲毫沒明白她的心事,連她自己也不明白。

此刻障在心頭的恨惡一去,她才突然體會到,原來自己對他的關心竟是如此深切。「他沖入敵陣去救齊哥時,我到底是更為誰擔心多一些啊?我實在說不上來。」便在這千軍萬馬廝殺相撲的戰陣之中,郭芙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事:「他在襄妹生日那天送了她這三份大禮,我為甚麼要恨之切骨?他揭露霍都的陰謀毒計,使齊哥得任丐幫幫主,為甚麼我反而暗暗生氣?郭芙啊郭芙,你是在妒忌自己的親妹子!他對襄妹這般溫柔體貼,但從沒半分如此待我。」

想到此處,不由得恚怒又生,憤憤的向楊過和郭襄各瞪一眼,但驀然驚覺:「為甚麼我還在乎這些?我是有夫之婦,齊哥又待我如此恩愛!」不知不覺悠悠的嘆了口長氣。雖然她這一生甚麼都不缺少了,但內心深處,實有一股說不出的遺憾,她從來要甚麼便有甚麼,但真正要得最熱切的,卻無法得到。因此她這一生之中,常常自己也不明白:為甚麼脾氣這般暴躁?為甚麼人人都高興的時候,自己卻會沒來由的生氣著惱?

看完這段,就自然知道郭芙是怎麼想的了。「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我為甚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只因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他對襄妹這般溫柔體貼,但從沒半分如此待我。」,而後又想:「為甚麼我還在乎這些?我是有夫之婦,齊哥又待我如此恩愛!」不知不覺悠悠的嘆了口長氣。雖然她這一生甚麼都不缺少了,但內心深處,實有一股說不出的遺憾,她從來要甚麼便有甚麼,但真正要得最熱切的,卻無法得到。

根據這段心理描寫,我們可以知道,郭芙的心裡確實對楊過是愛慕的。同時摻雜著的,還有求而不得的遺憾。正如上文所寫,郭芙這一輩子什麼都有了。可是一直得不到的楊過,卻徹夜苦惱著她,讓她暴躁,嫉妒。

如此看來,也是可憐女子。

仔細想來,楊過和郭芙也算是青梅竹馬。只不過一個是死不低頭的倔脾氣,另一個是嬌生慣養的大小姐性格。這兩個人,誰都不願意讓步, 亦不願意首先犧牲。而楊過和小龍女之間,則是處處為對方著想。郭芙想做的事情,小龍女輕而易舉地做到了。不僅如此,小龍女讓落拓不羈的楊過為她變成了另一個人,我想這就是愛情的偉大之處。

楊過對郭芙或許也有過悸動的時間,只不過時間地點全然不對。逝者不可追的道理,楊過比誰都清楚。因而,雖然可惜,但這二人在一起是全然不可能的。


我早八輩子想懟這個智障論調了,也不知道哪位吃飽了撐的杜撰出來的。

但是真到了這當口,搬出《神鵰俠侶》摩拳擦掌的我發現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你居然真的就沒法給他一個大嘴巴。人家自始至終說的是「楊過心中愛的是郭芙」,分析的是他媽的心路歷程和感情色彩,金庸什麼都沒寫然而人家什麼都能看出來,我突然感覺看不見皇帝穿的新衣服真的可能是我的錯。

是的,這個論調的本質,就是給你繪聲繪色地描述楊過身上那件新衣,什麼花紋,鑲的什麼邊,他甚至知道是幾兩幾錢在哪個布店買的布料,不由得你不信。要是你實在不信,那隻能怪你悟性太低不能領會。


題主,我可以肯定的對你說,網上廣為流傳的這篇帖子是作者利用不深的歷史知識結合熟讀原著的原因精心寫作出來的同人小說。

記得我最早看到這篇帖子時是在高三。那時,我還一直為過龍二人間的愛情所感動,並為之神往。可自從這篇帖子出現在我眼前之後,我便彷彿是被傳銷洗腦過一般,不斷的思考為何過龍結局會變成這樣。

後來,我又在天涯社區上看到了一篇反駁此文的文章,這才重新拉正我對冰清玉潔的小龍女與孤獨專一的楊過的喜歡。

從那以後,每次看到這篇帖子經過微博、貼吧、公眾號等網路載體出現在我眼前時,我都會感到一陣深深地厭惡,並對此文的作者感到噁心,而從前我卻是一直被作者所折服欽佩。之所以為此,原因無他,因為作者欺騙了我那時年少純正的心靈,打破了我長久以來對於過龍之間的愛情神往。

拋開成見,重新看待這篇我所說的同人小說。

因為原先接受了金庸小說的洗禮,所以看到這篇帖子時,我們會很容易代入感情。從內心開始相信作者的結論起,我們就不得不承認作者的文字考據功夫與彌補自身漏洞的情節非常精通。另外,對於作者的想像力與文筆,我們也會感到佩服。

不過時間一長,我們的生活閱歷、思考深度以及自身意識會不斷的增加。於是,我們就會推翻此文作者帶給我們的結論,如果要我們反駁,恐怕還是很難。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就意味著又要帶著解疑的意識認真的重看一遍原文。而作為大多數的我們,沒有時間不說,也沒有這種耐心。這也是我為何會衷心感謝反駁此文的作者原因。

因此我們只能解釋說,金庸在為明報忙碌之餘,又連載《神鵰俠侶》,他沒有這麼大的精力為此埋下一條隱晦的梗。再說,達芬奇還畫過《蒙娜麗莎》呢,難道在創造之初達芬奇想了許許多多的想法添加在裡面?如果是的話,這些小說家、藝術家可真是寓意大師!

當然更多的是,我們會在認為此文作者在過度解讀《神鵰俠侶》,換句話說,就是讀者比作者想的還多。

前面說了我對此文的正面看法和初步的負面看法,現在我總結一下我的看法。

如果作者只是偶然腦洞大開單純的想寫此文,我想這的確值得人佩服。不過關於此文題材,只能算是同人小說。如果作者帶有增加文章點擊率以此博得關注度或者帶有其他利益的不純動機斷章取義寫出這篇文的話,我只能說動機不純,結果難純。

至於我為何會這麼看待,我想如果你也同我一般,有過這麼一段為金庸小說沉迷、追隨小說中的人物編織幻想中的武俠夢的歲月。你就會明白的,這就是情懷!

反駁此文的帖子的鏈接,我還不知道怎麼把他弄到知乎上,有興趣的話可以搜索一下,最後,順便求教如何在知乎上@人和貼鏈接……


謝邀。

我只想問那個作者一個問題:就楊過跳絕情谷那個勁頭,小龍女死了,楊過為啥不一起死?為啥?


我想回答這個題,不過現在太晚了,佔個坑明天來吧
--------------------------------------------------------------------------------------
反對目前大部分答案

話說我對該文的反應跟題主完全相反。題主感覺是「看起來很有道理啊,可是好像哪裡不對」,而我的想法是「看起來實在不靠譜啊,要是真的就好了」

我其實不能算純粹的郭芙粉,但我很喜歡楊過和郭芙這一段感情。這和大部分人喜歡郭芙的理由是一樣的,因為真實,所以喜歡。楊龍之間的愛情看起來驚天動地,但絕不是平常人可以領略的。這種完美愛情更像是出於一個未經人事的孩子對愛情的憧憬,現實中的情侶不是這個樣子的

現實中的情侶就應該像楊過和郭芙一樣,會爭吵,會嫉妒,會爭風吃醋,稍不如己意就開始作,因此現實中的情侶往往難以善終。這種情況在金書也非止一例,趙錢孫譚婆或者王重陽林朝英都是如此。趙錢孫譚婆年輕的時候也是一樣一言不合即便大打出手,老來回首往事卻發現無非就是如同過芙之間斗蛐蛐吵嘴之類的小事,但懊悔已遲。王林更是赤裸裸的對過芙的影射。所以我不看好過芙能夠在一起,趙譚不會,王林不會,那麼他們也不會。所以我認為,該文只是作者對過芙的一種美好祝願,是作者對自己已逝感情的一種懷念

然而以上只是我個人的判斷,我不知道該文作者本人怎麼想。我也有過腦洞文的寫作經歷,一般來說腦洞文一開始或許只是想搞個大新聞,先編好一個故事然後逐頁在書上搜集證據,但往往到了最後,作者本人就會陷進去,自己都信以為真。因此腦洞文第一個說服的人就是作者自己。不能說服自己的腦洞文不是一篇好的腦洞文

這樣的文是不是如 @孔鯉 所言除了有趣沒什麼學術價值呢?我認為也不是。就如我不能斷定該文作者的想法一樣,我也不能斷定金庸的想法。除了老爺子本人,誰也不能作出權威解釋。因此對於各種「金庸並沒有」,「金庸不可能」,「金庸說了」之類的言論,我就笑笑。這無非就是拉出金庸的名字來給自己壯膽。金庸可以在新修版中讓袁承志抱著阿九一頓啃,讓段譽厭倦了王語嫣,讓小龍女撒嬌問楊過一天想我幾百次,讓胡斐對馬春花產生性衝動,那他就讓楊過和郭芙在一起又怎麼了?

既然誰也不能斷定金庸的想法,所以剩下的,也就只有站隊了。該文在網路上和朋友圈流傳甚廣,我認為不僅僅是考據有趣而已,而是大部分人根本就認同,至少說是希望認同這樣一個事實。大約在五六年前,就有人給我說過一個人可能一生一世也不會經歷楊龍戀,但早晚是會經歷過芙戀的。我當時對他這句話只是不明覺厲,但現在卻懂了。聯繫到近年來認同過芙戀的人越來越多,是不是可以認為是8090後經常在網上混這一批人終於長醒了?換成是以前,不管有誰說楊過喜歡的是郭芙,都會被當作笑話奇談吧。要是這樣的話,那麼過芙的感情早晚是會被所有人都承認的

-------------------------------------------

答完總覺得欠點什麼,發現題主的第二個問題還沒答,即如何評價這類文章。再補一段上來吧

現在主流的看法好像是「想多了」,並可以引出各方例證。但實際上在作者表態之前,你是不會知道到底有沒有想多的。看過三體的都知道,大劉是怎樣談寫小說的

「她好像是一個提線木偶,每個動作和每一句話都來自於我的設想,缺少一種生命感。」

白蓉說:「你的方法不對,你是在作文,不是在創造文學形象。要知道,一個文學人物十分鐘的行為,可能是她十年的經歷的反映。你不要局限於小說的情節,要去想像她的整個生命,而真正寫成文字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於是羅輯照白蓉說的做了,完全拋開自己要寫的內容,去想像她的整個人生,想像她人生中的每一個細節。他想像她在媽媽的懷中吃奶,小嘴使勁吮著,發出滿意的晤晤聲;想像雨中漫步的她突然收起了傘,享受著和雨絲接觸的感覺;想像她追一個在地上滾的紅色氣球,僅追了一步就摔倒了,看著遠去的氣球哇哇大哭。完全沒有意識到她剛才邁出的是人生的第一步;想像她上小學的第一天,孤獨地坐在陌生教室的第三排,從門口和窗子都看不到爸爸媽媽了,就在她要哭出來時,發現鄰桌是幼兒同的同學,高興地叫起來;想像大學的第一個夜晚,她躺在宿舍的上鋪,看著路燈投在天花板上的樹影羅輯想像出她愛吃的每一樣東西,想像她的衣櫥中每一件衣服的顏色和樣式,想像她手機上的小飾物,想像她看的書她的MP4中的音樂她上的網站她喜歡的電影,但從未想像過她用什麼化妝品,她不需要化妝品羅輯像一個時間之上的創造者,同時在她生命中的不同時空編織著她的人生。他漸漸對這種創造產生了興趣,樂此不疲。

這想得多嗎?大劉的人物刻畫還不算特彆強大吧

如果說所有解讀都是穿鑿附會,那其實是在變相的承認猴子也能打出莎士比亞全集。對於越是有深度的作品,越是如此。你看的又不是日更三萬字的起點文


還記得當年黃衫女子在《倚天》中出現的時候說的什麼嗎

「終南山後 活死人墓 神鵰俠侶 絕跡江湖」

這已經很明顯的說明了 她是神鵰俠侶的後人 並且是生活在終南山的活死人墓

楊過最愛的小龍女不在了了 他和郭芙在一起 結果竟然還生活在小龍女的活死人墓? 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早已有人反駁過了,附上地址【轉載】駁黃衫女子系楊過郭芙後人之謬論

我知道段子手為了製造話題賺取點擊量,總是不遺餘力編腦洞,有理有據也就罷了,就算瞎扯,也能騙騙沒認真讀原著沒認真琢磨的人。這也是論壇上賴於維持生命力的一個因素。

姐妹篇還有
孤鴻子和滅絕師太是楊逍的老情人?金庸筆下穿綠衣服戴明珠的女子原型全特么是夏夢。葵花寶典的作者其實是鄭和 等等。
混口飯吃都不容易,過度詮釋和意圖謬誤的界線知乎上也爭論過。總之,我對這種做法並不持反對意見。

斷章取義或憑空生編的東西,圖個樂呵也就罷了,真當一回事甚至深信不疑,可能你該去看看道士下山壓壓精了。


信這個的絕對沒有好好認認真真看完小說。就醬。另說小龍女道德綁架楊過的,腦洞清奇。


金老先生寫神鵰的時候是連載的,也就是說,是一邊寫,一邊刊出的,就跟現在美國和韓國的一些電視劇一樣,邊拍邊播編劇邊寫,為了提高收視率,有時候編劇和電視台會根據觀眾的喜好做一些改動。個人覺得老先生最早的構思確實是要安排郭芙和楊過在一起的,只要看看書名叫什麼和和文中都誰有雕就可以了,就郭芙有雕,楊過有雕。有個據說,說當年連載時讀者極其討厭郭芙,一致喜歡龍女,堅決反對過兒和芙兒所以,先生慢慢寫著寫著,就只能把過兒和龍兒寫一塊去了。當年是不是真有讀者厭惡芙兒這茬不表,如果有,個人認為也在情理之中,我也很討厭芙兒。但是老先生無疑確實是喜歡芙兒的,有金迷寫過關於神鵰的讀後感,認為先先所有作品裡最惹人厭惡的女生就是郭芙,又言先生心極善,連那麼讓人討厭的郭芙,都安排了那麼好的老公給她做結局,但是我認為這正好體現了先生喜歡郭芙的事實,因為書里別的喜歡過兒的女生,基本一個都沒有郭芙那麼好的命。所以,個人觀點,先生寫書早的構思就是芙兒和過兒的感情糾葛,最初的安排,確實是打算把郭芙當成女主來塑造,個人認為是有可能的(竊以為所以也才會有陳墨評論說楊過愛郭芙,先生點贊說陳墨功夫深的事)。只是劇情發展著發展著,就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神鵰俠侶。


傳統觀念認為,文學只有一種,作者將自己擺上祭壇,以一部分靈魂作為祭品,向上天乞求換來作品。因為是以不完整的靈魂為代價,所以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帶著血淋淋的味道,作者靈魂的味道。讀者在欣賞作品時,品嘗的是獨特、鮮活、不滅的靈魂。

然而這種創作方式太慢太手工業,不符合資本的利益,於是在歷代工匠的打磨下出現了一種商業化版本的「文學」,不是抽取作者自身的靈魂,而是收集潛在的讀者的靈魂碎片,通過專業化技巧包裝成類似作家靈魂結晶的樣式,然後轉手賣回給那一部分讀者。

於是就有了純文學和流行文學兩個圈子,取決於作品的含量偏向哪一種。

金庸的小說偏向前者,是作者自身的結晶。這種所謂「隱藏結局」是完完全全的後者,有人會覺得無法反駁,是因為這些文字本身就是他們自己靈魂的一部分,是他們慾望的凝結物。


很多人說郭芙砍了楊過一條手臂,楊過怎麼會愛上她。其實在我看來,砍了他手臂這個情節,對於他們在一起的可能性反而是有增益作用的。

周芷若刺了張無忌一劍,趙敏沒有拍掌慶祝認為張無忌會從此不愛她,反之她吃醋得很,往張無忌手上咬了一口,硬是要讓他也為她長一道疤才扯平。

因為任何一個成年人都會明白,能重傷自己的,一般是你愛的人,而重傷你之後,你更是再也忘不了他了。

在金庸的小說里也是。一對適齡異性角色,一個把另一個弄得嚴重傷殘,往往被傷的,對傷他的那個人,是愛多於恨的。尤其是,如果對方是無意錯傷。

說了這麼多,楊過自己對砍手這件事怎麼想的?

千恨萬恨,兩人事後單獨相遇,楊過走過去,把她劍弄彎了。

姑娘不小心害你斷了一條而手臂,你各種怨恨,拿著刀子要去砍她。等見到她了,你怒氣沖沖地提刀走過去,走到她面前,舉起大刀,狠狠地把她的法拉利敲了個大口子,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同桌不小心害你高考遲到失利,你跟所有人說要去撕他准考證。然後你在考場前堵到他,同桌嚇得瑟瑟發抖,你走過去狠狠地往他書包上踹了一腳走了。

很多人詬病郭芙那句「我斷他手他折我劍這事就算結了」。但其實,你自己代入想想,這件事中,楊過的態度就是這麼回事。

那樣刻骨銘心的痛,那樣舉世皆知的怨恨,可是看到你,我還是做不到傷害你。

你說你不愛她,我真的不信。

再說郭芙

我認為郭芙這個角色才是真實的。可惜金庸書里的主角,性格都太完美了,大家都是俠義心腸,命多得花不完,就連韋小寶都能寫得忠孝兩全,好幾次替人擋刀救人之類的。

在這些人的反襯下,郭芙這個正常人生中已經算是很完美的女子反而被襯托得不完美了。

請問,各位難道從生出來,就從來沒有自私任性的時候,沒有跟小朋友吵架打過,沒有在背後說過別人壞話,沒有做過傷害別人的事,沒有蠢到家的想法和行為。

神鵰俠侶講述的是人要怎樣背負著缺陷和遺憾成長的故事。我們做過的錯事,是實實在在的,並不需要美化掩飾。但這不意味著我不能有朝一日成為一個善良勇敢的人。這才是楊過姓名的來歷,也是金庸在這本書中想要表達的含義。

楊過從出生開始就是不完美的。他的身世是他的原罪就不說了。他性格里的反社會反權威,風流多情或者說是無情,都是他身上所攜帶的「過」。他對龍女的愛其實也是自私的。一開始龍女愛上他的時候其實他並不愛龍女,他發現龍女愛他的時候其實是懵逼的。但龍女能給予他當時唯一的溫暖,依靠,港灣。而他不願捨棄這些。假如當初龍女說,即使你繼續叫我姑姑,即使你和別的姑娘談戀愛我也會一樣照顧你陪伴你,不會生氣不會離家出走,我想楊過未必會愛上龍女。

而郭芙也一樣是個不完美的人。其實她的性格缺陷和楊過是挺像的,任性倔強,不顧別人。這樣兩個擁有同樣性格缺陷的人在一起肯定是互相傷害的。

然而時光飛逝。當年不羈任性的小孩如今已經長成了沉著穩重的中年,學會了向這個社會和解低頭,學會了和權威心平氣和地做朋友。這背負著過錯的人在受傷和傷害別人中慢慢成熟,接受自己的過錯,原諒了自己和別人。

而和那個人擁有相似缺陷的女孩兒,又何嘗不能像楊過一樣成長呢。嬌生慣養的大小姐年少時固然任性,但是自幼家族的熏染,父母的基因遺傳都刻在骨中。長大後經歷了國破家亡,顛簸流離,軍中歷練,未嘗沒有能力變成一個足以配得上楊大俠的人。

性格互補能使相伴融洽。然而能在漫漫人生的諸多風波抉擇中共進退的,最好是那個和你擁有相同靈魂的人,兩個人跌跌拌拌地在人生的途中攙扶變老。


能換人么,和程英陸無雙雙飛都能接受


這個說法最有力的背書源於金庸自己的表態,大意為「金庸對最後楊過與郭芙走到一起表示默認」。提出這一論點的原帖正是提到了這一點,大家才在震驚後有所接受。是挺是駁,在沒法找金庸本人確認的情況下,就只能推原帖這一論據(金庸和朋友的聊天過程)的真實性來做佐證,而不是一味的用「過度解讀」的帽子往下扣。


楊過這樣的人會和砍了他一條胳膊,差點把他變成廢人的人在一起嗎?
郭芙就是瑪麗蘇,指望所有人都討好她。她就是黃蓉的bad版,沒有遇到一個板正的靖哥哥來幫忙設定底線,所以肆意妄為。
郭襄是黃蓉和郭靖的優點綜合版,既善良又機靈。
我估計這個作者是礙於郭襄的結局實在太明確了,所以不好扯到她頭上而已。
想想看,郭襄找了楊過一輩子,如果楊過真和郭芙結婚了,身為親妹妹她就一點不知道,還在那傻不拉幾的繼續找找一輩子?
這漏洞未免太大了。
而且郭芙也很愛熱鬧,遇到個愛熱鬧的楊過,兩人如論如何不可能隱居在活死人墓的,這不合情理。換小龍女來就非常貼合了,小龍女一直都不想出去,可謂宅到家了。
楊過這種性格可以和很多人過,唯獨郭芙這種人不行。郭芙需要人時時刻刻寵著,就算這樣,她還要時不時耍大小姐脾氣。
而楊過和小龍女很明顯的是互相寵愛,為了對方放下身段,楊過面對小龍女不再桀驁不馴像刺蝟,小龍女面對楊過也不再清清冷冷似仙子。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了,不管是開腦洞也好,還是推敲索引也好,都是屬於同人作品的一種。諸如此類的解釋之前已經有很多了,像新垣平、葉克飛走的是史學、政治學解釋的路子,而網路上流傳的這類文章,多呈新奇古怪、聳人聽聞的特色。

之所以會出現這類文章,不外乎是原作的情節人物足夠出彩,令讀者擊節叫好的同時,又產生了某些難以言喻的遺憾,比如喬峰之死、張周之戀等等,雖然金庸給的結局很棒,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認為。有的人希望喬峰能夠力挽狂瀾,有的人喜歡張無忌與周芷若在一起......這就產生了一種新的需求——「對原著的再釋讀」。

讀者希望通過自己的發掘,或者二次創作,發現原本故事中被忽略的情節,將其構建成一套可自圓其說的體系,把故事朝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這跟紅樓夢裡的索引派其實是同一道理,既然劉心武可以把秦可卿解釋成康熙廢太子之女,同人愛好者要想從金庸的十四部書中里索隱點什麼,也不是難事。

而《神鵰》這本書,本身就更讓人有同人創作的空間。相比起金庸的其他作品,《神鵰》這本書顯得格格不入,原因在於,金庸書中的男主,在剛出場的時候都刻意地給予貶低,同時都存在另外一個才貌更出色的男二號,如楊康於郭靖,宋青書於張無忌,林平之於令狐沖等等,男主需要通過自身的成長,才能比肩並且超越男二號。

但《神鵰》卻是個例外,從楊過出場以來到全書結尾,這個男主始終保持對其他男性角色的碾壓優勢,不僅在才貌武功還是個人成就上,耶律齊、大小武、霍都、公孫止等,對楊過不能構成任何威脅,這在金庸書中是很罕見的,不管金庸當初如此寫的初衷是什麼,但這樣的後果即是,楊過成了這本書的主宰,一切人物與角色都得為其服務,書中的年輕女性基本上都愛上了楊過,與楊過衝突的男性最終不是被其折服就是被其擊敗,除了中年臻聖的郭巨俠之外,其他人都被楊過的光芒所遮蓋,成為映襯他的小星星。

這就造成了兩種後果:一方面,很多人對於「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女性抱有同情,感懷憤慨她們的遭遇,並將其歸咎於楊過的「風流輕薄」,由此對楊過產生了很多的惡感,另一方面,很多人過於喜愛楊過這個角色,將其代入楊過本身來體驗,並且希望把男主的人生過成自己的人生,在後一種人的視角里,他們贊同楊過這個角色,但並不是很贊同楊龍戀本身,所以這就產生了同人創作的需求。

為什麼那麼多喜歡楊過的人,並不喜歡楊龍二人的結合?大概有三個原因在內:

一是失貞,雖然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了,但很多人腦中仍然有根深蒂固的處女情結,對於女性的貞操一說念念不忘,雖然金庸通過楊過之口否定了「貞操」的重要性,但這部分代入男主的讀者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很難接受「非處」的小龍女,即便她美若姑射仙人,又是楊過的摯愛。

二是年齡,這部分人主要不能接受女主年齡比男主大,不管過去還是現在的小說里,「姐弟戀」一直是比較冷門的,大多數中國男性,更樂意與年齡小於自己的女性交往,雖然小龍女在外貌與心智上,都比自己的年齡要顯得小很多,但她畢竟比楊過大了十幾歲,這一點也是讓部分人心存芥蒂的。

三是性格,這個就完全是主觀感受了,郭襄的俏,郭芙的嬌,公孫綠萼的青澀,陸無雙的直爽,程英的內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相比起其他女角色而言,《神鵰》中的小龍女的確存在性格寡淡的問題,如果把她放在現代,並不是大多數男性欣賞的戀愛對象。

只不過五光十色,楊過卻偏愛小龍女這一款,的確讓不少人感到遺憾,正是由於這些因素,令許多人想要從書中找出其他的解釋,用以滿足他們對於楊過配偶的幻想,這些年流行的主要有這兩種:

1、楊襄說。這個說法並沒有真正得到驗證,因為《倚天》一書開頭的回憶限制,楊襄兩人在華山之會後,基本上沒有再次重逢的可能,但還是有很多痴男怨女糾結於此,他們一心想要把楊過留在郭襄十六歲生辰的那一瞬間,讓這對年齡、閱歷、身世都差距極大的老少配成為現實,並且不惜改變整個故事的時間線,雖然索隱派的手法在這用不上,但同人作品卻出了不少,而且質量都很高。

喜歡這對的,大概是受《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影響,歷經滄桑卻迥然一身的大叔,與聰慧可人且童真未泯蘿莉的組合,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男性與女性的幻想,他們雖然脫離了原書的架構,但這種幻想只是建立在二次元的空間上,並不對原書構成太多的篡改,屬於可接受的範疇。

2、龍女說。這個說法主要認為:「小龍女在被迷奸後,已經有孕在身,墜入絕情谷底後,雖然並沒有立即死亡,並且在谷底產下一女,將其撫養到十幾歲後,因身上的劇毒終究難治而死,所以楊過十六年後見到的,其實是尹志平與小龍女的女兒,他們日後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這個腦洞開得可謂比天還大,但始作俑者除了對蘿莉有獨特愛好外,字裡行間對於因奸受孕的小龍女沒有任何一絲同情,並且堂而皇之地把楊過和尹志平之女搭配,荒誕之處,令人看了直搖頭。而且,大多數喜歡這種說法的人,心態都比較陰暗,像「尹志平睡了小龍女佔了便宜,實際上楊過卻睡了尹志平的女兒」之類說辭,更別提有多猥瑣和無聊了。

3、楊芙說。這個說法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但大致的邏輯與「龍女說」差不多,即認定小龍女身亡之後,楊過與其他女性結合,只不過故事的女主換成了「郭芙」。郭芙這個角色,其性格中摻雜了郭靖與黃蓉較為不佳的一面,又沒有吸收二人的心性與智慧,之前讀者多抱有惡感,不過,這些年也出了很多為其洗白的解釋,主要是把郭芙塑造成「白富美」的典型,迎合了一部分人對於家世優越又美麗的女性的幻想,提升了郭芙在讀者心中的地位,所以才有「楊芙說」的出現。

相比起「楊襄說」已經被金庸給鎖死的前提,「楊芙說」的確存在很大的索隱空間,某些地方的確可以自圓其說,但索隱派最大的問題在於,只要作者沒有鎖死的情況下,任何角色都可以進入這個套路,除了小龍女和郭襄外,程英、陸無雙、完顏萍都有可能與楊過在一起,只要喜歡這些女性的讀者願意,他們完全可以再創作一篇篇如此之類的「新發現」。

另外還有一些過於異想天開的搭配就不說了,這些同人的再創作的確挺大開腦洞的,但他們都迎合了部分讀者對於原著「再創作」的要求,所以才能流傳並且為人所知,這一方面說明金庸作品的感染力與熱度不減,另一方面也印證了大眾對於戀愛與女性的不同心理。

索隱派以驚奇奪人眼球,雖可趁一時風頭傳播,但遠不及原著來得深厚,就像大樹上的寄生植物一般,雖然也長得青翠欲滴,但風雨過後,所剩無幾。

喜歡原著的讀者,大可置於一旁,一笑了之。


一般是金庸新寫的,裡邊還有雙修,成仙之類的劇情,對此類(和諧)作品,在此不做過多評論。。。


我非常支持這一類腦洞文,支持過度解讀。無論是楊芙戀,新垣平,還是煮酒西遊
對於其反駁文: 【轉載】駁黃衫女子系楊過郭芙後人之謬論 以及諸位的反駁證據也有七分贊同。

唯獨反對 @孔鯉 的觀點。

本來,文學上的東西不比理工科,也不比歷史。是沒有唯一正確存在的。
文學創作上,一切皆有可能。但只有有價值的可能性才被人探討,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

本來,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部好的作品,面世後則應屬於每一個讀者,而不是作者本人。 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解讀拿出來和他人分享。這恰恰是值得鼓勵的。
不合理且無趣的解讀,比如 「 楊過就是奧巴馬 」 之類,根本不會有人跟風傳頌。
被很多人認可的解讀,自然就有價值。

@孔鯉 對 楊芙戀 的批駁大致有這幾點:

1 有趣但沒有學術價值
說實話,對於我這一類凡夫俗子來說,看金庸本身就是圖有趣,根本沒想過學術價值幾何。
同人文能攤上這句描述,我認為已經是在頌揚了。

2 拿可能性當必然性
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文學創作下,只可能找到一些線索佐證假設,卻絕無可能「求證」。
退一步講,金老的每一部作品結局,不都是描述一種可能性嗎?為什麼對一篇同人文的苛刻程度反而高於金庸原作?

3 漏洞百出
漏洞當然在所難免。在不能保證有趣性的基礎上,追求嚴謹並沒有意義。
不客氣地講,金老原作也是追求有趣性,而犧牲嚴謹性。

金作本身漏洞也很多:如,龍女不老之謎,龍女生還之謎,龍女痊癒之謎......
這些漏洞按照傳統的解釋都太過牽強,難以信服。

腦洞文能夠大行其道,有一重要原因,就是它完美補上了金作原本的漏洞。
然而可惜的是,它註定會引入新的漏洞。


我反對@孔鯉 是反對他 「一字不離金庸原稿」的政治正確

但令我更為吃驚的是,居然有那麼多讀者朋友當真了。

這句話尤其令我反感。
「 和我心中的哈姆雷特不同,所以我不能理解 」

我並不把 楊芙戀 當真。
但我絕不把自己的哈姆雷特看作是權威和唯一正確 , 我永遠保持開放的心態,樂於擁抱那一千個哈姆雷特。 @孔鯉 你呢


我支持 反駁楊芙戀 正如我支持 楊芙戀 一樣: 有這一類反駁文的存在,腦洞文才會更嚴謹好看。


這個隱藏版結局合不合理,順著思路想一想就知道了。大家貌似都比較關注楊過小龍女,所以一直對郭芙的感受比較無視,所以討論都集中在楊過是否愛過郭芙身上。

但我今天提出一個不同的思路,其實這種隱藏版結局不合理的地方,不僅僅在楊過身上,在郭芙身上不合理更明顯。郭芙這人,雖然設計得不討喜,可總體上也算個正面人物。但沒發現么?這隱藏版結局裡的郭芙,簡直就是一個從容貌到人品都一無是處的傢伙。(神奇的是,居然是一群喜歡郭芙的人帶頭推這個結局的,真神奇)

為什麼這麼說?我先說說我讀了這個結局後對郭芙的第一感受:

1.原來郭芙連忠厚老實的耶律齊都留不住?
「耶律齊叛國」是郭芙改嫁楊過的前提。可是耶律齊叛國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是他和郭芙成婚十幾年後的事,按理來說他的立場早該堅定。而且郭芙挺漂亮的,耶律齊不至於對她一點感情都沒有,怎麼會被一點小手段就說動,叛國就叛國?好吧,就算耶律齊想回蒙古,那又有什麼必要去刺殺郭靖?那可是自己的岳父啊?他該是有多厭惡郭芙,才能做得出這樣的事情來?

按那隱藏版結局說的,耶律齊做了叛國刺殺郭靖的事,就說明郭芙對他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了。因為那時候,丈夫叛國不是小事,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夾在父親和丈夫之間的郭芙一定是最痛苦的,而且會成為眾矢之的。耶律齊能做這事,只能說明他半點憐惜郭芙的心都沒有了。按理來說,郭芙好歹也是個嬌妻,不至於如此吧?

2.原來郭芙有被虐傾向?
原著裡面郭芙性格比較高傲,但楊過對郭芙不算尊重,正面調笑郭芙一女想嫁二郎就不說了,小時候為了一隻蟋蟀打了郭芙一巴掌,後來又為了郭芙說人壞話又打了郭芙一巴掌(按原文說,如果不是楊過受傷力氣小,郭芙牙齒都會被打掉),到快結尾的時候還公然讓郭芙下跪叩頭。這些事情郭芙全都記在心裡

你說郭芙心中暗暗捉摸,如果楊過對我好一點那多好,我可以理解。可是要郭芙在丈夫死後改嫁這個動不動就動手打自己折辱自己的男人,我真覺得她做不出來。事實上,以郭芙的身份,即使丈夫死了,她可選的男人還是很多。沒必要去選楊過這個結過那麼大梁子的。
如果郭芙因為楊過對她好一點就忘記了這些折辱,還YY出楊過這些舉動是「不得已的」「是傲嬌」,那我覺得她真有被虐傾向。這時的過芙戀可以寫成一本心理分析書來解釋「為什麼家暴受害者不願意離開家暴家庭」了。


3.原來郭芙不在意父母和國家,只在乎自己享樂?
隱藏版結局為了把黃衫女和峨嵋派扯進來,提到了兩點:第一,古墓的侍女的郭芙帶來的。第二,楊過郭芙為了躲郭襄而隱居,所以郭襄尋楊過多年不得。
這我就奇怪了,父母弟弟都在襄陽死守,郭芙把侍女帶走了供自己使用,這是什麼啊?這明明是忠孝兩失啊。好吧,就算郭芙跑路是黃蓉要求的,那幾十年躲郭襄,不理妹妹是怎麼回事,有必要嗎?丈夫死了你都抗住了,扛不住妹妹的一點醋勁 ?這件事聽起來更像是郭芙怕老公見到年輕貌美的小姨子,所以躲得遠遠的,並且和妹妹恩斷義絕。

4.原來郭芙不在乎禮教和名聲,說一套做一套?
原著裡面多次提到南宋禮教嚴明,尤其是郭靖一家,更是把這個看得很重。郭芙自己也是,楊過說兩人有婚約,郭芙就覺得自己「清白名聲受損」;小龍女失身,郭芙更是輕蔑鄙視。
但怎麼到了郭芙自己這裡,說改嫁就改嫁了?在封建時代,女子改嫁是失節,是很嚴重的事情。一個很鮮明的例子就是《射鵰》里的包惜弱,她是這麼形容自己改嫁完顏洪烈的:我既失了貞節,鑄成大錯。
比如北宋理學家程頤就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所以以郭芙的性格,要她在丈夫死後改嫁,估計比殺了她還難受。


5.原來郭芙很有心機,對耶律齊的好只是表面現象?
郭芙和耶律齊在原文裡面沒提有沒有小孩,目測是沒有的。有可能是沒懷上,也有可能是懷了後流產,或者孩子夭折。按隱藏版結局來看,郭芙和耶律齊十幾年沒有孩子,一嫁給楊過,就順利懷孕生小孩了。怎麼隱隱感覺好像是郭芙故意不想和耶律齊有孩子?當然你說耶律齊沒生育能力,有可能。可是看耶律燕的生育能力杠杠的,耶律齊不至於吧?


所以總結一下,這個隱藏版結局看似把郭芙寫得很幸福,但只要稍稍一推敲,就會發現這種結局其實本質上卻完完全全扭曲了郭芙的形象,甚至是很大的抹黑。估計是一群潛意識裡對現實不滿的人,借YY郭芙,來抒發自己的想法的吧。


跟死的其實不是六耳獼猴,而是孫悟空那篇文章一個尿性。


推薦閱讀:

金庸的小說里有哪些bug?
郭靖和黃蓉婚後家務怎麼分配?
如果金庸的小說以古龍的筆法寫出來會是什麼樣?
如果讓你為《天龍八部》改寫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你會怎麼寫?
為何金庸小說總能在前幾章就能給一人一種江湖浩渺無邊,氣象萬千,精彩紛呈的感覺?寫作時如何做到這點?

TAG:武俠 | 金庸 | 金庸小說 | 神鵰俠侶 | 神鵰俠侶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