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的武功到底有多強?張無忌與其相比差距有多少?他和虛竹相比又如何呢?(都以全書結尾水準比較)

僅限於金庸小說範圍內,總覺得倚天中對於三豐的描寫不夠清楚,無法讓人量化其水準,且書中對趙敏手下三將阿大等人也有些許露怯的話,此外簡單粗暴的隔空對比虛竹又如何?還請有研究的喜歡金庸朋友來發表下觀點。


關於老張和小張武功的高低比較歷來都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介於查先生在修編這部宋末至明初武林編年史前後諸多版本的差異,我只能根據所能查找到的資料做出一個大致的判斷。很多觀點是基於早年仗劍諸位前輩們的努力之上的再修改,也算是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看得更遠吧。
作為一位偉大的革命武學導師,偉大的無產階級反元鬥士,張真人在查先生早期的武學編年記載裡面是學究天人的,與天龍用來救場的無名神僧可以說完全是一個檔次。以下貼出兩段原文

梅石堅大聲道:「小小孩童,破口傷人,你不想活了?」無忌聽了他這幾句震 耳欲聾的話,心中忍不住害怕,但強提精神,說道:「兩年多以前,你叫一個叫做賀老三 的人,假扮丐幫弟子,想將我擒去,此事可是有的?你明明是巫山幫的,要冒充丐 幫的名頭,這不是不要臉么?」梅石堅滿臉通紅,大喝一聲,一掌便往無忌臉上一掌,但 也非將無忌打得半邊臉頰高腫不可。 無忌待要要避,但覺對方一掌之力早已將自己全身罩住,氣息閉塞,只得隨手舉掌一 格,突然背心上一股柔的力道傳了過來,雙掌相交,拍的一聲輕響,梅石堅身不由主 的登登登接連退出了三步。退到第三步時,已在立雪亭的台階之上,他一步踏空,身形一 晃,急使千斤墮之力,方始站穩身子。這一下情勢大是狠狽,本已通紅的臉孔,更是脹得 猶如豬肝一般。他怒目瞪著無忌,心下好生奇怪:「賀老三說被他一掌擊傷,我初時還不 甚信,原來這小鬼果真甚是邪門。可是他十一二歲年紀,便算在娘胎里就開始練功,也不 能有這等渾厚深沉的掌力?但空聞、空智等少林高僧卻心中都是明明白白,知道乃是張三丰站在無忌背後,以隔體傳功」之法,接了梅石堅的一掌。無忌這手臂只不過猶似一根木棒短杖,張三丰用來 向梅石堅的手掌輕輕一推。那「隔體傳功」之法雖不甚難,可是要如這等絲毫不露痕迹, 瀟酒自如的退敵,少林三大神僧均是自愧不如。

從少林三神棍的側面描寫可以看出這個隔體傳功並非什麼頂尖絕學,但是如張真人這般藉助幼年張無忌施展的不留痕迹,確實他們萬萬無法做到的,所以他們實際上並沒有看出破綻只是單純猜測在場能有此能力的唯有張老道一人。
以下是閆芳大師示範的隔體神功,你們可以感受一下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一樣的全無痕迹,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陳友諒和他冷電般的目光一觸,不禁機伶伶的打個冷戰,心想:「你上了我的當,便 老羞成怒了。」冷冷的道:「多謝張真人指點,但晚輩是少林弟子,自有師伯、師父和師 叔教誨。」張三丰笑道:「不錯,算老道越俎代庖,多口的不是了。」見空智又將紙箋遞 來,當即接過,一股內勁從紙箋上傳了過去,空智猛地一震,往後便倒,陳友諒站在他的 身旁,忙伸手相扶。那空智這一倒勁力甚猛,陳友諒人雖聰明,武功卻淺,給師父這麼一 撞,身子急飛出亭,砰的一聲,摔跌在地。 空智究屬多年修為,張三丰又不過是略顯神功,並非真要他出醜露乖,這紙上傳勁, 未盡全力,因此他在將倒未倒之際,腳下一使勁,身子已然站直。張三丰微笑道:「這便 是太極十三式的功夫,原來賢師徒雖然熟極流,卻無暇修習。告辭了!」手一揚,滿亭中 紙屑飛舞,有如大雪漫天而下,原來他潛運神功,將數十張玉版箋一齊捏成了極細極細的 碎片。紙屑隨風四散之際,張三丰已攜了無忌之手,飄然離去。空聞、空智、空性相顧茫 然,對張三丰所顯神功,實不禁又驚又佩,三人心中都有些懊悔:「這功夫如此厲害,不知陳友諒是否真能盡數記住,若有錯漏,那倒是弄巧成拙了。」

這段來自於老版真人去少林求九陽真經給張無忌治病,張真人此去少林的真正目的新教授曾經有詳盡的分析,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搜索。但是通過上文描述的這個飛紙傳勁和化書為粉以及空智的參照,要知道見聞智性四個人裡面空智武功猶在光明頂和小張苦戰良久的空性之上,而老道只是一張紙就玩的他站不穩了,而且出於對少林寺的知遇之恩,老道明顯還手下留情。以這樣的描寫來看,查先生早年根本就是按照一代無敵宗師的手法去描述張老道,按照這樣的設定怕是只有一出手能力壓天龍四絕的無名神僧才能與其比肩。當然後來出於更加貼合他作為一位老一輩革命導師需要,查先生做了大幅度改動。
而改動後張真人並沒有許多出手的地方,有記錄的幾次大都存在一定的爭議。最值得稱道大概就是一招秒擒玄冥二老之一,不過老道這次一來是突然出手二來玄冥二老本身就對他名聲很是忌憚所以並沒法完全體現他真實的能力。 我猜想玄冥二老對張真人的畏懼應該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們的師父,而從張老道跟徒弟講資歷吹水的態度來看,很有可能百損道人就是被老道親自打殘的。除去這個題外話,一招秒擒玄冥二老之一至少是張無忌無法做到的。至於老張的第二次出手,更像是一個政治性的笑話,

張三丰身子一側,本來面向船首,略轉之下,已面向左舷,兩刀登時砍空。他雙掌起處,已托在兩人的背心,喝道:「去罷!」掌力一吐,兩名武官身子飛起,砰砰兩響,剛好摔在原本所乘的舟中。他已數十年未和人動手過招,此時牛刀小試,大是揮灑如意。

如此瀟洒的出手卻又只是溫柔地震飛兩個元朝士卒,配上真人平生專殺韃子的慷慨旁白不禁讓人對老道的政治智慧刮目相看,而且他的這個表演又是在一個堅定的反元鬥士常遇春的面前,則無疑是更具意義的。
似乎扯的有點遠,回溯主題其實關於老張和小張武功最好的對比應該是從幾處非交手的描述里最能體現。第一處是小張化妝道童和老張的世紀握手

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已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郭大俠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這是張老道自己的內心感受,張無忌此刻有意表明心意自然用上了九陽神功的真髓,而張老道自然也感覺到了面前這個小道童的實力,由於此刻張無忌是武功初成而且已經達到一定的返璞歸真境界,所以當時除了張三丰恐怕沒人能判斷他真實的實力。而從張老道自身的描寫也可以看出,作為一位前輩和長者張真人是有驚喜的但是也還是能從容處置。畢竟張老道身經百戰,不過限於小張只是表明了內功,因此老張對小張此刻的評價是「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在排除老張素來喜歡講資歷和吹牛逼這種可能性之後,老張從自身來看是認為小張有很深厚的內力而且不在自己之下但是可能並不如自己的內力精純。這是一個功率轉換問題。但是從老張能相對客觀評價小張的內力來看,老張在內力認識層面是要超越小張的。
而最能展現的則應該是第二處楊逍的旁白

玄冥二老是趙敏手下頂兒尖兒的能人,豈知不出三十招,便各受傷。趙敏手下眾武士固 然盡皆失色,便是楊逍和韋一笑也大為詫異。他二人曾親眼見到,那日玄冥二老在武當山出手,張無忌中掌受傷,不意數月之間,竟能進展神速若是。但他二人隨即想到,張無忌留居 武當數月,替俞岱岩、殷梨亭治傷,一面便向張三丰請教武學中的精微深奧,終致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再加上武當絕學的太極拳劍,三者漸漸融成一體。二人心中暗贊張三丰學究天人,那才真是稱得上「深不可測」四字。

熟悉原文的讀者應該知道楊逍的見識在明教若干人裡面算得上是頂級的,再加上他倆在武當山跟玄冥二老之前有過對抗所以這個判斷算是十分中肯的。小張在數月之前,靠自身的武功應該最多只能不輸玄冥二老,但是經過老張數月的指導,小張此刻儼然一副小宗師的模樣,瞬間吊打玄冥二老,這一來一去的變化,足以體現出老張真是大宗師的風範。如果內力上小張能與老張有匹敵,那麼論武學見識和打仗經驗,老張完全是超出小張不止一個層面的。而且張真人成功的研發了太極拳這門能夠讓大多數人習練的武功並且將之理論化,而且從後世武當在武林上的表現來看這套武學理論的生命力是驚人的。凡此種種足以體現出老張本人作為一位革命武學家的作為和能力。而小張則更像是一顆划過天際的流星,曾經很美好但是卻短暫。 張無忌與老張相比大概最大的差距是對武學本身的認識上,老張雖然打著修仙練道的旗號,但是深知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原理的老張一直都以研發具有核威懾效果的武學作為第一宗旨,而小張本人則是被動學習,而且學了一堆高敏捷高防禦低輸出的招數。九陽神功在他手裡面更像是他作為一位醫生的輔助技能而非是去做政治投資的有力武器。所以綜上而言老張在認識層面和修為上無疑都是超越小張的。以一個政治家的角色來看老張更是出類拔萃。
至於虛竹,跨書比較歷來是查先生記錄的大忌,再加上這又是一個開了作弊器的人物,所以我想並無法得到確切的答覆。


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武學現象,好多大俠討論武功總喜歡把學習武功種類最多的人物排在前面,認為學習武功種類越多,武功越強。
如果真是如此,那很明顯南慕容遠勝北喬峰,因為慕容復單單刀法就熟悉幾十種,其他武功更是數不勝數,種類之多簡直可以開個武學超市。
在討論老張和小張的武功時,很多人還是沿襲這個套路,認為張無忌有九陽神功為內功底子,雄厚無比,又學了什麼乾坤大挪移、太極拳、聖火令等等一堆高明厲害的武功,最後肯定能勝過張三丰。
然而在羅列張三丰的武功的時候,因為書中語焉不詳,貌似除了一部分殘缺不全的九陽真經和自創的純陽無極功太極拳太極劍,就沒有提到其他的武功了,許多大俠以此作為比較的基礎,武斷的認為張三丰不如張無忌。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誤區。
畢竟太極拳太極劍是張三丰晚年才創造出來的武學理論,在此之前他仗以闖蕩江湖俾睨群雄的武功肯定不是此類,雖然書中明寫張三丰早年武功路子的橋段不多,數來數去好像也就三個,一招秒擒玄冥二老之一,震飛兩個元朝士兵,一掌拍死偷襲的剛相,震飛元朝士兵太過小兒科,不值得討論,重點在於秒擒玄冥二老之一和拍死剛相。
秒擒玄冥二老之一的故事發生於武當山上,張翠山橫劍自刎後,張無忌驚叫出聲,張三丰瞬間漂移到大廳外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制住了玄冥二老之一,命令他放開張無忌,那人不敢違背,乖乖聰明。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張三丰輕功絕頂,身法奇詭迅捷(肯定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快,因為單純的快捷無法完全讓玄冥二老無法招架),出手快如閃電,又狠又准,這是什麼路數?
還記得火雲邪神說過,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張三丰早期顯然走的就是這條路子,且已經快到了登峰造極。
至於一掌拍死剛相那就更可怕了,一般武林高手小腹被人猝然偷襲的時候,驚怒之餘第一反應應該是一掌或者一腳將敵人震開,可是張三丰在電光石火之間選擇一掌拍在剛相的頭頂。
這又說明了什麼?
三點。
第一,張三丰還是出手很快,快到剛相來不及閃避。剛相偷襲張三丰之前肯定早就預設了無數種突發可能,也早就想好了應對的方法,他絕對不是來送死的,然而很遺憾,他甚至來不及做出反應就斃命了。
第二,張三丰出手果斷狠辣,穩迅兼備。
第三,張三丰心理素質過硬,具有卓越的判斷力,這點遠勝張無忌。屠獅大會上,張無忌被周芷若一個小手段就騙得強行收回內力,震傷自己,這種心理素質和判斷力簡直就是不入流。
頂尖高手過招,頃刻間生死立判,張無忌單就心理素質和判斷力而言,早就輸得一塌糊塗。他之所以不死,純粹是因為主角光環的庇佑。
而在出手迅捷和狠辣方面,張無忌也遠遠比不上張三丰。張無忌勉強能夠和張三丰一較高下的其實只有內力,招式明顯輸了不止一個檔次。
君不見,到了倚天快完結的時候,張無忌雖然能夠打贏玄冥二老,但很多時候都是仗著雄厚內力正面硬拼,並沒有武功招式上的壓倒優勢,這和張三丰一招秒擒之一有些本質的不同。
我的見解是,如果二人比武較量,只分高下,不決生死,張三丰打張無忌會有點像二次華山論劍洪七公打半瘋未瘋的歐陽鋒,張三丰可能會輕而易舉打中張無忌,但由於九陽神功護體,張無忌最多疼一下,然後繼續打鬥。
如果二人性命相搏決一死戰,以張三丰的出手速度、身法奇詭、招式狠辣,張無忌的小命危矣!畢竟張無忌是個連波斯風雲三使那種級別高手的奇詭身法都應付不了的戰鬥垃圾,焉能避得開張三丰奇詭的身法?


反正金庸小說裡面,擁有批量創造武功的優秀科研能力,而且還活著的高手沒幾個了


在判斷金庸小說角色武力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多一個角度衡量一下?
比如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情節對人物的實力造成影響?
比如阿青秒3000人,就可以說是因為情節的需要。
再比如張三丰被剛相偷襲這段。
這段與其說是被武功的原因,倒不如說是了接下來張無忌相認、學太極的情節服務

看金庸的描寫

他剛說到這個「可」字,冷不防砰的一聲,空相雙手一齊擊在他小腹之上。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張三丰武功之深,雖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最高境界,但哪能料到這位身負血仇、遠來報訊的少林高僧,會對自己忽施襲擊?在一瞬之間,他還道空相悲傷過度,以致心智迷糊,昏亂之中將自己當作了敵人,但隨即知道不對,小腹中所中掌力,竟是少林派外門神功「金剛般若掌」,但覺空相竭盡全力之勁,將掌力不絕的催送過來,臉白如紙,嘴角卻帶獰笑。

可見金庸當時寫這段情節的時候也是絞盡腦汁,用了這麼多的詞就是為了讓這段情節看起來是合理的。倘若金庸寫

他剛說到這個「可」字,冷不防砰的一聲,空相雙手一齊擊在他小腹之上。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縱張三丰武功已深,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最高境界,也不能料到這位身負血仇、遠來報訊的少林高僧,會對自己忽施襲擊?但隨即知道不對,小腹中所中掌力,竟是少林派外門神功「金剛般若掌」,但覺空相竭盡全力之勁,將掌力不絕的催送過來,臉白如紙,嘴角卻帶獰笑。
只是張三丰功參造化,莫說是五絕重生,掃地僧履世,即便是當年大鬧天空的斗戰勝佛再現,都不能在幾招之內要張三丰如何。

那後面的情節還怎麼發展?怎麼營造出鷹王、幅王、張無忌一個個出來的高潮?
所以屈於情節,張三丰只能被空相打傷。


重複的不說,貼一段之前兩位沒提到的:

但滅絕師太回掌反擊,已擋不了鶴筆翁的陰陽雙掌,左掌和他的左掌相抵,鶴筆翁的右手所發的玄冥神掌終於擊在她的背心。那玄冥神掌何等厲害,當年在武當山上,甚至和張三丰都對得一掌。

「甚至和張三丰都對得一掌」……這句話都能拿來作為讚譽,可見張三丰的武功只會在玄冥二老之上,而且遠遠超出不止一個等級。
而玄冥二老是什麼水平大家都清楚。

楊逍和韋一笑齊聲怒喝,撲上前去。那兩個老者又是揮出一掌,砰砰兩聲,楊逍和韋一笑騰騰退出數步,只感胸口氣血翻湧,寒冷徹骨。兩個老者身子都晃了一晃,右邊那人冷笑道:「明教好大的名頭,卻也不過如此!」轉過身子,護著趙敏走了。

在倚天里,能有這等水平的,除了老張也就是小張了吧。


剛看完第二遍《倚天屠龍記》,沒看過原版的《天龍八部》,所以這裡只比較一下張三丰和張無忌吧。
實際上,張三丰在金庸筆下,從未展示過真正的武功,但是我們還是能從金庸的描繪中,從側面看出張三丰的實力在什麼水平。我把《倚天》中金庸先生凡是提到張三丰武功的片段提了出來,每羅列一段便簡單分析一下,最後總結。

1、張三丰成名垂七十年,當年跟他動過手的人已死得乾乾淨淨,世上再無一人。他的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是流傳各種各樣神奇的傳說而已,除了他嫡傳的七名弟子之外,誰也沒親眼見過。但宋遠橋等武當七俠威震天下,徒弟已是如此,師父本領不可言喻。少林、武當兩派之外的眾人聽空智竟公然向張三丰挑戰,無不大為振奮,心想今日可目睹當世第一高手顯示武功,實是不虛此行。
這裡金庸提到了「當世第一高手」,所指乃是空智和張三丰兩人,少林神僧,見聞智性,四位都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可見張三丰的武功至少是與他們齊平的。(這段分析貌似是多餘啊,不過先給老人家打個底吧)

2、俞岱岩雖然殘廢,但他們說起來還是「武當七俠」,而七兄弟之後,還有一位武學修為震鑠古今、冠絕當時的師父張三丰在。
「冠絕當時」,再明白不過了吧,張三丰的武功在當時是第一的。(此時張無忌還是個孩子)

3、張三丰身形一晃,已到了長窗之外,只見一個穿著蒙古軍裝的漢子手中抱著一個八九歲的男孩。那男孩嘴巴被按,卻兀自用力掙扎。張三丰愛徒慘死,心如刀割,但他近百年的修為,心神不亂,低聲喝道:「進去!」那人左足一點,抱了孩子便欲躍上屋頂,突覺肩頭一沉,身子滯重異常,雙足竟無法離地,原來張三丰悄沒聲的欺近身來,左手已輕輕搭在他的肩頭上。那人大吃一驚,心知張三丰只須內勁一吐,自己不死也得重傷,只得依言走進廳去。
張翠山自刎,張無忌在屋外被玄冥二老之一挾持住。玄冥二老何等功力?被張三丰一隻手按在肩上後,居然舉步維艱,而且嚇得他只能對張三丰言聽計從。

4、張三丰伸手按在他背心「靈台穴」上,一股渾厚的內力隔衣傳送過去。以張三丰此時的內功修為,只要不是立時斃命氣絕之人,不論受了多重損傷,他內力一到,定當好轉。
張三丰急救中了玄冥神掌的少年張無忌。只要心臟不停跳,便能讓其續命,可見當時張三丰的功力之深。

5、張三丰身子一側,本來面向船首,略轉之下,已面向左舷,兩刀登時砍空。他雙掌起處,已托在兩人的背心,喝道:「去罷!」掌力一吐,兩名武官身子飛起,砰砰兩響,剛好摔在原本所乘的舟中。他已數十年未和人動手過招,此時牛刀小試,大是揮灑如意。
張三丰鮮有的和人動手的記錄,可惜對方只是兩個無名小卒。

6、空聞、空智等只道他「要向眾位大師求教」這句話,乃是出言挑戰,不由得均各變色,心想這老道百歲的修為,武功深不可測,舉世有誰是他的敵手,他孤身前來,自是有恃無恐,想來在這兩年之中又練成了甚麼厲害無比的武功。
這段是張三丰攜張無忌孤身到少林派求九陽神功,來治無忌身上的玄冥神掌寒毒。少林掌門空聞是武林一等一的高手,內力極為深厚,聽到張三丰「求教」二字也變了臉色,而且金庸用到了「深不可測」這個詞,可見當時張三丰的武功確實高於空聞、空智,乃是最強,沒有之一。(此時張無忌還是個孩子)

7、滅絕師太也是暗暗吃驚:「這少年到底是什麼路道?我擒獲他多日,一直沒留心於他,原來真人不露相,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便要將靜玄如此震出,也是有所不能,當今之世,只怕唯有張三丰那老道,以百年的內功修為,才有這等能耐。」
峨眉掌門滅絕師太將九陽神功初成的張無忌與張三丰作比較,但只限於內功方面。可見當時張無忌的內功修為已可與張三丰比肩。但是《倚天》中張無忌的武功是在不斷成長的,每一場大戰後他的功力都會有所增長,但當時的張三丰也尚未悟出太極拳、太極劍,所以……這段只能從側面映照一下題主的問題。

8、滅絕師太坐在遠處,將他的話都聽在耳里,聽他說宋遠橋推許自己為天下劍法第二,心中極是樂意。張三丰是當世武學中的泰山北斗,人人都是佩服的,她從未想過能蓋過這位古今罕見的大宗師。
可見張三丰的武學修為已經高出其他門派掌門人不止一個檔次了。

9、空相臉露訝色,他聽張三丰竟知來訪的是少林僧人,大感詫異,但隨即料想必是那知客道人遣已先行稟報。俞岱岩卻知師父武功越來越是精深,從空相的腳步聲中,已可測知他的武學門派、修為深淺。
這是汝陽王府門下高手剛相求見張三丰一段。聽聲辨門派知武功的能力,沒有幾十年的經驗積累是不行的。張無忌恐怕就沒有這個功夫了。

10、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張三丰武功之深,雖已到了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但哪能料到這位身負血仇、遠來報訊的少林高僧,竟會對自己忽施襲擊?在一瞬之間,他還道空相悲傷過度,以致心智迷糊,昏亂之中將自己當作了敵人,但隨即知道不對,小腹上所中掌力,竟是少林派外門神功「金剛般若掌」,但覺空相竭盡全身之勁,將掌力不絕的催送過來,臉白如紙,嘴角卻帶獰笑。
張無忌、俞岱岩、明月三人驀地見此變故,也都驚得呆了。俞岱岩苦在身子殘廢,不能上前相助師父一臂之力。張無忌年輕識淺,在這一剎那間,還沒領會到空相竟是意欲立斃太師父於掌底。兩人只驚呼了一聲,便見張三丰左掌揮出,拍的一聲輕響,擊在空相的天靈蓋上。這一掌其軟如綿,其堅勝鐵,剛相登時腦骨粉碎,如一堆濕泥般癱了下來,一聲也沒哼出,便即斃命。
剛相假扮空相跪求張三丰拯救武林,趁其不備,用少林外家神功全力攻擊張三丰要害部位。張三丰在內臟嚴重受損的情況下,不但沒有後退摔倒,反而立刻反擊,一掌拍碎了剛相的腦袋。剛相是阿三的弟子,內力之強實是罕見,全力攻擊張三丰後反被一掌擊斃,可見張三丰此時的修為達到了什麼程度。

11、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已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郭大俠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這是張無忌趕走趙敏一行人後為張三丰療內傷的片段。直接從本人的角度進行了內力的對比。首先,張三丰內力的精純遠超張無忌,這與張三丰所練武功的門派和種類有關,他練得純,所以內力也就精純,而張無忌是同時身負九陽神功心法和乾坤大挪移西域心法,所以內功不及張三丰那麼精純。其次,論內功的綜合修為,當時高人只有他自己能和張無忌達到同一境界。兩個因素綜合來看,張三丰內功修為與張無忌相當,但遠比張無忌精純。

12、張無忌見三名老僧在片刻間連斃崑崙派四位高手,舉重若輕,遊刃有餘,武功之高,實是生平罕見,比之鹿杖客和鶴筆翁似乎猶有過之,縱不如太師父張三丰之深不可測,卻也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
少林三渡,單拿出一個來看,還是不如武功深不可測的張三丰。當然三人中任何一人也敵不過張無忌。

13、無忌躊躇道:「倘若我太師父肯下山相助,和我二人聯手,破這『金剛伏魔圈』定可辦到。但此舉大傷少林、武當兩派的和氣,太師父未必肯允。再則太師父一百多歲的年紀,武學修為雖已爐火純青,究竟年紀衰邁,若有失閃,如何是好?」
張無忌張三丰二人聯手可破金剛伏魔圈,但此時的張三丰早已不理世事。

總結:
以上來看,後期的張無忌武功已經太強,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七層、聖火令功法、太極拳、太極劍、少林龍爪手,還有從未對人用過的七傷拳,以至於他不用兵器就能破掉玄冥二老了。
張三丰的武功確實是強到不行,那麼張三丰能不能打敗玄冥二老呢?我想是可以的,但是不會像張無忌那麼容易。因為張三丰畢竟一百多歲了,年紀這麼大,再讓他力戰兩位當世一等一掌門人級別的高手,確實很難為他老人家了。
我想,張三丰和張無忌兩人如果真的PK(當然這不可能),十有七八是張無忌仗著年輕,先以守為主,封閉門戶,消耗張三丰的外在體力,因為武當功夫不以主動進攻為長,所以張無忌嚴守門戶是可以扛住張三丰的。待拆得六百餘招後,張三丰身體體力漸漸下降,張無忌再憑年齡優勢逐漸轉守為攻,到最後勝得張三丰一招半式。

但是話又說回來,金庸先生在《倚天》中是極為推崇武當乃至道家的,對張三丰武功的高低從來沒用實戰表現過。下面是我從小說中提煉出的金庸先生評價張三丰武功的詞語:

爐火純青、深不可測、震鑠古今、冠絕當時、已至化境、古今罕見、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的最高境界

不知道金庸小說中還有哪個人物得到過金庸先生這樣的形容?

我們再看金庸先生筆下的這一段話:

(張君寶)某一日在山間閒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

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後來北游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丰。

金庸人物中,能得到先生以這種程度成段成段大加贊寫的,除了張三丰,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了吧。


金庸小說中除了主角以外武功最高的是那些人?
掃地僧、張三丰、東方不敗
我覺得在金大俠的武功體系中誰強誰弱已經交代的很清楚了,那就是
童子功>自宮>其他武功
那本書里練陰陽雙修的最後成了天下第一的?沒有,因為沒有那好事,練得又爽,練得還厲害,想什麼那。
所以說什麼內力「……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那是年輕的時候,有什麼用?再過十年前列腺問題一來都不行了,怎比我三豐祖師「精純醇正」。
所以說正確答案是張三丰>張無忌>虛竹(靈鷲宮真的不是適合靜心修鍊,也是難為虛竹了,虎入狼群,哎呀,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張三丰創造出真武七截陣,打破能量守恆定律,金書中無敵,秒殺賽亞人合體。


以書結尾處的時間點來比較的話,張三丰在年齡上吃虧太多。金庸小說雖然不完全遵循科學,但年老力衰這類設定大概還是有的。張三丰畢竟不是真神仙,精力上必定不如張無忌和虛竹。

公平起見加個前提,百歲張三丰雖然精力衰退,但身體健康營養均衡,不會在下場動手的時候突發各類疾病或是腿腳抽筋什麼的。在這個前提下,我認為除開純比拼內力的情況,張三丰比虛竹和張無忌高一個段位,真動起手來基本上是穩贏。因為張三丰對武學理解的程度遠高於二人。


因為前面提到的年老力衰問題,純比內力的話張三丰應該是贏不了兩個開掛的主角,這點應該沒有疑問。

但真動手打架並不是全看內力,對武學的理解才是實力的關鍵。對張無忌實力提升最大的並不是九陽真經,而是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劍。同理,虛竹體內的逍遙派大禮包只是基礎,後來修習天山折梅手以及其他逍遙派武功後,虛竹才算得上一流高手。

張無忌和虛竹的武功"結構"比較類似,都是:

極強內力 (九陽,北冥) + 學來的運用體系(乾坤大挪移/太極+逍遙派)

在習得運用體系之前,張無忌被滅絕按在地上摩擦,虛竹被烏老大追得屁滾尿流。二人都是渣渣水平。

二人習得運用體系之後,實力可算是一流了。但張無忌和虛竹的體系都是被"喂"給他們的,他們對體系的理解程度很低。好比高中生背了一堆物理公式,拿來做題足夠,但很多人並不理解公式背後的物理意義,面對複雜的情況不知道該用什麼公式。

虛竹學到逍遙派體系之後,面對丁春秋這個同體系內的對手時知道怎麼打,但碰到鳩摩智這個外功不屬於逍遙派體系的對手時,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張無忌學完乾坤大挪移,對上龍爪手這類直來直去的外功,或是七傷拳這種自己學過的套路,肯定是毫無壓力。但初次遭遇聖火令武功以及金剛伏魔圈的時候,張無忌幾乎是毫無勝算。

張三丰就不一樣了,作為一代宗師,他對"武"的理解和兩個後輩不是一個級別。他的武功並不局限於某種體系,吃頓早飯的功夫就能創出倚天屠龍功。

老張動手的時候不需要參考對方和自己體系,只要在"武"的範圍內,老張就能很快找到應對方法。

初次對上玄冥二老,秒擒;張無忌對大力金剛指的時候略感棘手,老張立刻點明了破解之法;

張無忌對抗金剛伏魔圈的時候也坦承,如果老張在的話能好打很多。


腦補一下實戰的話,老張隨便出幾手不在小張和虛竹體系內的招式,這二人估計就要慌。


要評價誰的武功高,應該要考慮全力對戰時的戰鬥力,而不考慮心地善良下不了手或者偷襲被偷襲等等情況。
張三丰在書里幾乎沒有出正面和高手交手過。只有一招制住玄冥二老之一,但是是背後出手,不是正面交鋒,不予考慮。因此判斷他的實力只有通過旁人和自己的評價了。
百歲大壽時少林三位空字輩神僧表示三人聯手向張三丰討教。處於他們三位這種地位的人還能說出三人聯手這種話,顯然是認為張三丰深不可測,二對一都沒有太多勝算。而旁人的反應都不是覺得張三丰會輸,而是擔心張三丰年紀大了精力不支,說明在場的所有人對張三丰的武力都是深深的敬畏的。
趙敏帶人攻打武當,阿大挑戰張三丰,張三丰已經被偷襲受傷,但自認為是可以用太極打敗阿大。張三丰在書里一直是謙虛的形象,而且又是生死存亡之際,因此他的判斷是可信的。阿大能以指對指殺了三神僧之一的空性,可以判斷是有少林方丈級別的高手。
結合來看,張三丰的實力保守估計在兩到三個「少林方丈」之間。
虛竹的武功主要在於他身上兩百年的內力。童姥等人都是武學奇才,一等一的高手,任何一人的內力在任何一本書里都是一流的。他一人有三人的內力,在內力數量上是有優勢的,但是,內力不光考慮量,還要考慮純和用。令狐沖也吸了一堆內力,結果差點把自己玩死,任我行吸了無數內力,暴病而亡。段譽一身內力,不會使用,經常被殺得到處逃。所以,不能只以內力判斷強弱。
玄慈和丁春秋以及游坦之過招,實力在伯仲之間,虛竹打丁春秋,大戰幾百回合才拿下,當然其中有部分是因為其實戰經驗不足。鳩摩智可以碾壓玄字輩高手,和虛竹斗處於下風,也是虛竹實戰不足。可以看出,虛竹的理論戰鬥力很強,打誰都不樹,但是局限於戰鬥經驗和戰術素養,也很難贏對手。而考慮到他幾乎是秒速成長為絕世高手,當世除了喬峰父子段譽鳩摩智丁春秋遊坦之少林方丈掃地僧慕容父子,沒有人能和他打一場對他來說能進步的架,而且後來喬峰游坦之死了,慕容復瘋了,鳩摩智武功全失,掃地僧方丈兩個爹都不會動手,丁春秋被種了生死符,就剩了一個段譽,戰鬥經驗還不如虛竹,而且虛竹本人並不是張三丰這樣的武學天才所以其實他提升空間不大。因此他的實際戰鬥力應該是不如喬峰但相差不多的。
喬峰一對二打慕容復和游坦之時間長了過後略處下風。這兩個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是強於一般的掌門或者幫主的。張無忌一人斗崑崙華山四位高手沒有周芷若指點時毫無還手之力。這四人單獨實力應該是不如空字輩神僧,但聯手有陣法加成,因此判斷四人聯手大約等於三位神僧,也就是說此時張無忌實力和張三丰應該是差不多的。慕容復和游坦之兩人相加大約等於二到四個少林方丈,所以喬峰的實力也在二到四個少林方丈之間,張三丰約等於三個方丈也約等於喬峰約等於虛竹。
所以判斷兩人戰鬥力相差不多。張三丰勝在經驗和天賦,虛竹勝在內力和精力。


小張的硬體水平應該是全書最高的,操作水平卻距離老張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

老張略一點撥,小張就上升一個境界,可見老張的深不可測。

兩人生死之搏的話,估計小張走不了十合,但是切磋的話,三百招之後,小張說不定有贏面。


對於金老的武功排名我對 @何明瀚 的答案是很信服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55509/answer/21356943

排名是 張無忌&>張三丰&>虛竹

但是作為老張吹,我要的說的是三位絕頂高手之間,老張在武學上的造詣是要高於其他兩位的。(這裡不是講武功高低或是實戰誰強)

為什麼這麼說,縱觀金老的小說,有實際出場的人物出達到「悟」這個境界的僅有張三丰,楊過周伯通等人。楊過之黯然銷魂掌必須心意合一才能發揮功力,周伯通的空明拳及左右互搏更多在於玩,與武學之理差的比較遠。

張三丰不同,他自創的武學極多,有一種突破奇點之後的觸類旁通之感。

張三丰在教授張無忌太極劍的時候有云:不壞,不壞!忘得真快,你這就請八臂神劍指教罷!之後b基本不用劍張無忌就對配角開啟了核武打擊。這就是張三丰武學的「悟」之一,從招式回歸「道」,即所謂的原理。所謂招式只是解題之法,更高維度的是解題之理。

再談張三丰所創全書最bug的陣法,真武七截陣。

張三丰從真武神像座前的蛇山、龜山,心想這一龜一蛇正是兼收至重至靈的兩件物性,竟從中創製出一套精妙無方的武功出來。
四人相當於八位高手,五人相當於十六位,六人相當於三十二位,七人相當於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一流高手是什麼概念,在倚天至少武當七俠俞蓮舟的水平,在天龍的話至少也得是丁春秋的水平。這種指數級成長的戰鬥力,我只見過一個人,孫悟空!

張三丰能從自然悟出威力,並能給凡人賦能,對武學體系有一種超然的感悟,猶如仙人點化,

在倚天中還出現了一個「倚天屠龍功「

武當派祖師張三丰傷心愛徒俞岱岩被殘害,趁夜在中庭以手指空臨書法,反覆書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二十四個大字,演化出一套極高明的武功,每一字包含數招變化。

這種能力給人一種已經不拘泥於,是一種武學和自己渾然一體,甚至超越了」悟「,一種對武學的」御「。

而小張雖然可能智商200,悟性極高,但是,天生性格所限,雖然天下無敵,仍然達不到悟,更別提御。虛竹這個人人民幣玩家幾乎純靠外掛支撐,本身性格更是不尚武。離絕世高手還差一點。

從實戰來說,小張和虛竹完全可以靠自身無敵的內力耗死老張,但從」武「本身來說,張三丰的參照物也許是達摩。


網上很多金迷都排過金庸武俠中武功高低的排行榜,基本上都是少林寺無名掃地僧、東方不敗、獨孤求敗、黃裳、王重陽等人排到榜首,本人頗不贊同。

反對的理由:1.金庸武俠的大致特點是越靠前的年代武功越高,越往後的年代武功越不濟,以致到了清代,沒有任何武功智商超高的韋小寶做到了歷代武林高手都沒做到的功績。在金庸的長篇武俠中,《天龍八部》是年代最靠前的北宋,但是本人覺得裡面的少林寺無名掃地僧在短時間內挑了慕容博、蕭遠山其實是用的出其不意的巧招,是攻其不備的狠招。他出招時慕容博、蕭遠山都不知道他要動手,倘若真要拉開陣勢打一架,結果就不好說了。後來他跟蕭峰對掌,結果被降龍十八掌打斷了一根肋骨,而蕭峰毫髮未損,掃地僧自己也贊道「好俊的功夫,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可見少林寺無名掃地僧沒有金迷們抬的那麼高。少林掃地僧練的氣功其實在《倚天屠龍記》里的空見大師也練成了,他還用這種氣功對付過謝遜的七傷拳。2.東方不敗雖然一個人輕描淡寫地挑了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任盈盈,但笑傲江湖發生的年代基本上是明末(或清初),武功本來就大打折扣,而且那時候令狐沖神功初成,向問天、任盈盈二人算不上真正的絕頂高手,所以東方不敗實際上是在以一敵一個半人,比五絕中的王重陽以一敵四差了去了。而且東方不敗練的葵花寶典只是殘本。3.黃裳雖然創了九陰真經,但他出山後他的仇人都已老死,所以我們無法直觀地判斷他的武功有多高,但我們可以看到九陰真經的傳人梅超風周芷若也不過爾爾,楊過初練九陰真經也打不過李莫愁,個人覺得九陰真經只是被五絕宣傳得很厲害,但實際上還不如五絕各自的獨門絕技。4.王重陽只是打敗了年輕時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他們後來的武功造詣其實都不遜色於王重陽。

本人認為金書中武功最高的是張三丰。
支持的理由:1.張三丰創派的年代是南宋或者元初,基本處在金書武功厲害的年代。
2.張三丰天賦異稟,幾乎沒有任何師父傳他武功,絕遠大師只不過傳過他三層的九陽神功作為他內功的根基。在《神鵰俠侶》的最後,書中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在華山之巔,年僅七八歲的張君寶(張三丰)靠楊過指點了三招武功打敗了瀟湘子、尹克西。在《神鵰俠侶》裡面,瀟湘子、尹克西是僅次於五絕的一流高手,卻被年僅七八歲的張三丰打敗了。而我們可以比較一下被金庸稱為所著所有武俠小說中武功最高的男主角——楊過,楊過十幾歲的時候(學過蛤蟆功、九陰真經、古墓派武功、全真派武功)卻打不過江湖二流高手李莫愁。
3.在《倚天屠龍記》的第一回張三丰十六七歲的時候,崑崙派創始人何足道一人單挑了少林派,最後卻敗給了張三丰,無人教過他任何武功招式,張三丰從郭襄送他的一個帶機括的玩具羅漢中學了幾招少林入門功夫,卻打敗了當時超一流高手何足道。我們再看看《倚天》中的男主角張無忌十幾歲的時候(已經跟謝遜、張翠山、張三丰學過很多武功)卻打不過他的初暗戀情人朱九真的表哥衛碧,衛碧在江湖上武功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小雜碎。後來張無忌還被朱長齡追殺到了山洞裡,當真狼狽之極。
4.很多金迷常拿張三丰只會三四層九陽神功救不了張無忌來說事,其實那三四層九陽神功只不過是張三丰的武功起點,他後來的無極神功早就超越了九陽神功。張無忌中的寒毒無法靠外力解救,只能靠自己練成正對症的九陽神功。金庸讓號稱天下第一神醫的胡青牛也解不了張無忌的寒毒,意思就是說:他張三丰救不了的人,什麼神醫也救不了。
5.在《倚天》第十回「百歲壽宴催斷腸」里,玄冥二老中的鹿杖客抱著張無忌來到武當山,被張三丰一招就制服了,周身不敢動彈,乖乖地交出了受傷後的張無忌。我們再看看張無忌跟玄冥二老的較量:在第二十四回「太極初傳柔克剛」里,張無忌剛剛粗絡地學了太極拳太極劍打敗了趙敏的三個家奴,最後用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對付玄冥二老,卻敗陣中掌,花了半個時辰才把寒毒驅除體外。後來張三丰把全部的太極拳法傳授給了張無忌,張無忌才在後來與玄冥二老的較量中勝出,卻也打了好多回合。
6.在《倚天》中張三丰帶張無忌到少林寺療傷,空聞和空智卻在半道亭子里接待他,不敢讓他進寺,以為他是來挑戰,全都嚇的臉色大變,空性(就是光明頂上用龍爪手與張無忌比武的那個老和尚)說「我們少林千百僧眾一擁而上,你也未必能把少林給挑了!」空性雖然說的很嚴厲,但明白人一看便知,他們少林要所有的人全上,張三丰才未必把少林給挑了,「未必」這個詞,頗可玩味。
7.在《倚天》的第二十四回「太極初傳柔克剛」里,剛相用無比毒辣的「金剛般若掌」偷襲了張三丰,張三丰重傷之下竟然一掌擊斃了剛相。剛相何許人也,是趙敏家奴的弟子,是西域火工頭陀的傳人,算得上是一流高手。而張無忌有一次重傷,靠趙敏求情才免於一死。
8.同樣是在《倚天》的第二十四回,張無忌冒充小道童給張三丰擋駕,他把九陽神功的內力輸入張三丰體內,書中這樣寫道「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的這股力道渾厚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這句話中的「遠」字也頗可玩味。在倚天屠龍記中金庸盡量避免讓老年的張三丰出手,因為金庸覺得張三丰的武功已經到了用語言無法描述其高的境界。
9.我們再來看另外一部小說《俠客行》,在第十七回,白自在自大成狂,他問兩個大夫古往今來誰的武功最高,一人說是少林達摩祖師,另一人則說是武當張三丰,張三丰所創的內家拳掌尤在少林之上。雖然白自在聽後大怒,可我們讀者可以發現,張三丰是與達摩祖師平起平坐的人物。
10.縱向比較張三丰的傳人與王重陽的傳人,全真七子的「北斗七星陣」只能對付梅超風之流,已經被黃老邪破解,而武當七俠的「真武七截陣」書中雖沒描述其實戰威力,但也有大段詳述,是張三丰的得意之作。我們再看全真派傳到尹志平這一代已經武功平平,被金輪法王的小弟子霍都給挑了。而武當派不知第幾代傳人沖虛道長在《笑傲江湖》中依然是江湖中的泰山北斗。


兩人都年輕,三豐不敵無忌;
兩人皆近百,無忌遜於三豐。


張真人出手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次出手必有斬獲。這個就不提了,畢竟小說里百戰不殆的人物一大把。

張三丰聽說屠龍刀的口訣,隨手創造了一套功夫出來順手傳給張翠山了。張翠山個人實力有限,沒拿這套功夫打遍天下,卻也放翻了不少人。這套功夫還是為張翠山量身定做的鉤法,筆法。

趙敏圍攻武當山,拋開張無忌個人武學天份不談,張真人傳授太極拳太極劍不過一個小時左右,張無忌就用太極拳干翻了趙敏手下的阿三,拿著一柄木劍生生打敗了拿著倚天劍的阿大。

張三丰武學造詣令人瞠目。雖說太極系列功夫是張三丰的大成之作,但是在此之前怕是也有一身精妙功夫,就算把太極系列傳給張無忌了應該還是可以碾壓的。全武林都尊稱一聲張真人畢竟不是白喊的。

至於虛竹,天山童姥雖然傳了不少功夫,但是畢竟屬於入門級別的皮毛。童姥調教虛竹几乎都是為了自保,帶虛竹睡妹子也是惡作劇。虛竹在招式上吃的虧非常大,至少童姥並沒有把自己最得意的功夫傳給他,更不用提那個違反金庸宇宙常識的「八方六合唯我獨尊功」了。機緣巧合虛竹得到了童姥和李秋水的內力,但是顯然打架不能光憑真氣內力,虛竹又沒有游坦之那種自帶製冷效果的特殊屬性,所以虛竹和張無忌剛正面還是要差一點的。

關於張真人和張無忌到底誰更強,張真人是欽定的大仙兒暫且不提,張無忌武功大成的時候張真人已經太老了,真說硬拼真不一定拼得過年輕氣盛的張無忌。但是這麼比總覺得沒啥意思。兩個人全盛時期來比,小說里張三丰出場要麼是個愣頭青,要麼是個老頭子,也沒法比。很尷尬。


張真人強在,只是年輕時候得到過殘缺不全的九陽神功,後來就悟出了武當九陽功,而且僅憑楊過指點過的幾招和少林的基礎武功加不全的九陽功,就創出了武當派,而且是與少林並立。更不用說後期創出太極拳劍,七截陣等等,還有指導七俠創出的一些武功。虛竹,小張都是開掛拿了功力和秘籍,就武學領悟來說已經差了不是一點點。
如果真打起來,最後老張的武學造詣也會讓他後期獲勝,至少不敗。


射鵰三部曲,分別寫了靖哥哥、過兒和無忌三個大俠成長的故事,而張三丰呢,且看金庸是怎麼寫張三丰的:

「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在描寫前三人的時候,金庸可從沒這麼高的評價過啊~


從整部倚天屠龍來看 張三丰絕對是當時第一 即使在張無忌九陽神功大成練致七重乾坤大挪移之後還是不如 原因書中提到武當功夫越到後期進展越大 張三丰百歲之後早已脫離學武練武的境界而是轉為開創新武學的化境 武當功夫緣起少林 卻自成一派 可見張三丰在這其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覺得很多人連書都沒看過就大放厥詞,還好在知乎里沒看到這樣的人。曾經看過一些論調看到吐血,天涯里有無知之人洋洋洒洒幾萬字結論張三丰的武功不如五絕。。難道金老在倚天中挑明了說過倚天時代的武功水平勝華山論劍時代,這些人都沒看到?大家看的是金老的江湖,有這幾萬字的時間為什麼不能認認真真把書看完。
還有說掃地的。。拜託掃地能牛逼到和達摩相提並論??但是張可是金老武林中後代公認比肩達摩,武當的地位也充分說明張真人傳下的武當武術是可以和達摩傳下的少林分庭抗禮的。掃地??他先達到達摩的地步在說了。。
還有說不如空見的 笑哭了,空見的金剛不壞神功??拜託那是少林九陽好不好??你看看書末成昆是如何抵擋七上的,是不是和空見的一模一樣,空智還罵到圓真,我師兄傳你少林九陽功就是讓你害人的嗎。。還有空見的師叔三渡說張無忌是老衲生平所見武功為高之人。空見有多高三度心知肚明吧,空見不如張無忌少林老前輩都承認吧。 還有空見要是勝的老張早就去逮這個少林叛徒了,還能被老張在少林眼皮底下開山立派?不見空見看到謝遜要殺宋大,嚇逑,非出手不可了。。
至於老小張誰強,很簡單,小張需要請教老張才能打玄冥,老張打玄冥可需請教小張。
金的書其實很多不言明的地方,但是書中都有交代的。。有人說老張不敢搞明教。那請問從方臘起歷代明教大本營都在江南,為什麼老張時代跑到新疆那疙瘩建立總壇。。為什麼百損道人的傳人玄冥二老是中亞人。。混中原武林的有辦法誰跑西域去。
趙敏手下元朝的武術人士,為什麼絕大部分都是西域人士,一個公開投靠元人中原武林人都沒。我大漢族什麼時候覺悟那麼高一個漢奸都不出。。連何太沖這等西域武林人士因為和中原武林來往都不敢投靠元朝。。七俠出山之時武功不怎麼樣吧,憑什麼出去到處管閑事?還無往不利呢。。
答案很簡單,中年的老張一把真武劍掃蕩群魔,和他交手的全掛。。不留一個活口。。這太恐怖了,所以七個徒弟出去橫衝直撞。直到有一天,老張放下屠刀立地成仙,不在管武林的事,大家才逐漸開始活動。新生代沒吃過虧,空見三個小師弟跑到武當山準備群毆,後來老張帶小張,少林是不是嚇尿了。。老版少林不但乖乖地交出少林九陽,還義務打通小張任督二脈,只是死要點面子,老張還把答應交換的秘笈振飛空智,並把秘笈粉碎,耍了賴皮,帶著小張走了。少林p都不敢放一個。
老版,老張可以讓小張離他很遠身體不接觸就把內力傳到他身上。什麼概念?無線?藍牙?紅外?遍尋金書誰有此能力?還扯什麼郭巨俠,天龍四絕的?獨孤,黃大仙,葵花,重陽真人。有誰能到這個境界的??後三位至少還算上內家宗師,前者還剛從裝備論里蹦達出來。 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書里都寫了。。很多人就無視。。。書中考慮到主角要混,老張一出手,別人還有什麼光芒。無論哪個版本老張都從未出過第二招,不夠震古爍今的嗎。。。還有老張活了200多歲,100多歲的時候才剛到中年。這時候老張小張九陰九陽西域武功啥啥一切秘籍在手,小張陷於女色老張可是童子身。達摩在世??哼 哼


直接上書,張君寶這是才十六七歲

-----

兩人緩步上山,直走到寺門外,竟不見一個人影。

何足道道:「我也不進去啦,請那位和尚出來說句話就是了。」朗聲說道:「昆崙山何足道造訪少林寺,有一言奉告。」這句話剛說完,只聽得寺內十餘座巨鍾一齊鳴了起來,噹噹之聲,只震得群山皆應。

突見寺門大開,分左右走出兩行身穿灰袍的僧人,左邊五十四人,右邊五十四人,共一百零八人,那是羅漢堂弟子,合一百零八名羅漢之數。其後跟出來十八名僧人,灰袍罩著淡黃袈裟,年歲均較羅漢堂弟子為大,是高一輩的達摩堂弟子。稍隔片刻,出來七個身穿大塊格子僧袍的老僧。七僧皺紋滿面,年紀少的也已七十餘歲,老的已達九十高齡,乃是心禪堂七老。然後天鳴方丈緩步而出,左首達摩堂首座無相禪師,右首羅漢堂首座無色禪師。

潘天耕、方天勞、衛天望三人跟隨其後。最後則是七八十名少林派俗家弟子。

那日何足道悄入羅漢堂,在降龍羅漢手中留下簡帖,這份武功已令方丈及無色、無相等大為震驚。數日後潘天耕等自西域趕到,說起約會比武,寺中高僧更增戒心。西域少林一支因途程遙遠,數十年來極少和中州少林互通音問,但寺中眾高僧均知,當年遠赴西域開派的那位師叔祖苦慧禪師武功上實有驚人造詣,他傳下的徒子徒孫自亦不同凡響。聽潘天耕等言語中對崑崙三聖絲毫不敢輕視,料想善者不來,來者不善,寺中便即加緊防範。方丈並傳下法旨,五百里以內的僧俗弟子,一律歸寺聽調。

初時眾僧也道崑崙三聖乃是三人,後來聽潘天耕等說了,方知只是一人,至於容貌年紀,潘天耕等也不甚瞭然,只知他自負琴劍棋三絕而已。彈琴、弈棋兩道,馳心逸性,大為禪宗所忌,少林寺眾僧向來不理,但寺中所有精於劍術的高手卻無不加緊磨練,要和這個號稱「劍聖」的狂人一較高下。

潘天耕師兄弟自忖此事由自己身上而起,當由自己手裡了結,因此每日騎了駿馬,在山前山後巡視,一心要攔住這個自稱「琴棋劍三聖」的傢伙,打得他未進寺門,先就倒爬著回去,然後再回寺來和眾僧侶較量一下,要令西域少林派壓得中原少林派從此抬不起頭來。哪知石亭中一戰,何足道只出半力,已令三人鎩羽而遁。

天鳴禪師一得到訊息,心知今日少林寺已面臨榮辱盛衰的大關頭,但估量自己和無色、無相的武功,未必能強於潘天耕等三人多少,這才不得不請出心神堂七老來押陣。只是心禪七老的武功到底深到了何等地步,誰也不知,是否真能在緊急關頭出手製得住這崑崙三聖,在方丈和無色、無相三人心中,也只是胡亂猜測罷了。

老方丈天鳴禪師見到何足道和郭襄,合十說道:「這一位想是號稱琴劍棋三聖的何居士了。老僧未能遠迎,還乞恕罪。」何足道躬身行禮,說道:「晚生何足道,『三聖』狂名,何足道哉!滋擾寶剎,甚是不安,驚動眾位高僧出寺相迎,更何以克當?」

天鳴心道:「這狂生說話倒也不狂啊。瞧他不過三十歲左右年紀,怎能一舉而敗潘天耕等三人?」說道:「何居士不用客氣,請進奉茶。這位女居士嘛……」言下頗有為難之色。

何足道聽他言中之意顯是要拒郭襄進寺,狂生之態陡然發作,仰天大笑,說道:「老方丈,晚生到寶剎來,本是受人之託,來傳一句言語。這句話一說過,原想拍手便去,但寶剎重男輕女,莫名其妙的清規戒律未免太多,晚生卻頗有點看不過眼。須知佛法無邊,眾生如一,妄分男女,心有滯礙。」

天鳴方丈是有道高僧,禪心明澈,寬博有容,聽了何足道之言,微笑道:「多謝居士指點。我少林寺強分男女,倒顯得小氣了。如此請郭姑娘一併光降奉茶。」

郭襄向何足道一笑,心道:「你這張嘴倒會說話,居然片言折服老和尚。」

見天鳴方丈向旁一讓,伸手肅客,正要舉步進寺,忽見天鳴左首一個乾枯精瘦的老僧踏上一步,說道:「單憑何居士一言,便欲我少林寺捨棄千年來的規矩,雖無不可,卻也要瞧說話之人是否當真大有本事,還是只不過浪得虛名。何居士請留上一手,讓眾僧開開眼界,也好令合寺心服,知道本寺行之千年的規矩,是由誰而廢。」這人正是達摩院首座無相禪師。他說話聲音宏亮,顯見中氣充沛,內力深厚。

潘天耕等三人聽了,臉上都微微變色。無相這幾句話中,顯然含有瞧不起他三人之意,謂何足道雖然擊敗三人,卻也未必便真有過人的本領。

郭襄見無色禪師臉帶優容,心想這位老和尚為人很好,又是大哥哥的朋友,倘若何足道和少林僧眾為了我而爭鬥起來,不論哪一方輸了,我都要過意不去,於是朗聲說道:「何大哥,我又不是非進少林寺不可。你傳了那句話,這便去罷。」指著無色道:「這位無色禪師是我的好朋友,你們兩家不可傷和氣。」

何足道一怔,道:「啊,原來如此。」轉向天鳴道:「老方丈,貴寺有一位覺遠禪師,是哪一位?在下受人之託,有句話要轉告於他。」

天鳴低聲道:「覺遠禪師?」覺遠在寺中地位低下,數十年來隱身藏經閣,沒沒無聞,從來沒人在他法名下加上「禪師」兩字,是以天鳴一時竟沒想到。他呆了一呆,才道:「啊,看守《楞伽經》失職的那人。何居士找他,可是與《楞伽經》一事有關么?」何足道搖頭道:「我不知道。」天鳴向一名弟子道:「傳覺遠前來見客。」那弟子領命匆匆而去。

無相禪師又道:「何居士號稱琴劍棋三聖,想這『聖』之一字,豈是常人所敢居?何居士於此三者自有冠絕天人的造詣。

日前留書敝寺,說欲顯示武功,今日既已光降,可肯不吝賜教,得讓我輩瞻仰絕技!」

何足道搖頭道:「這位姑娘既已說過,咱兩家便不可傷了和飛。

無相怒氣勃發,心想你留書於先,事到臨頭,卻來推託,千年以來,有誰敢對少林寺如此無禮?何況潘天耕等三人敗在你手下,江湖上傳言出去,說是少林派的大弟子輸了給你,這「劍聖」兩字,豈不是叫得更加響了?看來一般弟子也不是他的對手,非親自出馬不可,當下踏上兩步,說道:「比武較量,也不是傷了和氣,何居士何必推讓?」回頭向達摩堂的弟子喝道:「取劍!咱們領教領教『劍聖』的劍術,到底『聖』到何等地步?」

寺中諸般兵刃早已備妥,只是列隊迎客之際不便取將出來,以免徒顯小氣。那弟子聽到無相吩咐,轉身進寺,取了七八柄長劍出來,雙手橫托,送到何足道身前,說道:「何居士使自攜的寶劍?還是借用敝寺的尋常兵刃?」

何足道不答,俯身拾起一塊尖角石子,突然在寺前的青石板上縱一道、橫一道的畫了起來,頃刻之間,畫成了縱橫各一十九道的一張大棋盤。經緯線筆直,猶如用界尺界成一般,每一道線都是深入石板半寸有餘。這石板乃以少室山的青石鋪成。堅硬如鐵,數百年人來人往,亦無多少磨耗,他隨手以一塊尖石揮劃,竟然深陷盈寸,這份內功實是世間罕有,只聽他笑道:「比劍嫌霸道,琴音無法比拚。大和尚既然高興,咱們便來下一局棋如何?」

他這手劃石為局的驚人絕技一露,天鳴、無色、無相以及心禪堂七老無不面面相覷,心下駭然。天鳴方丈知道此人這般渾雄的內力寺中無一人及得,他心地光風霽月,正要開口認輸,忽聽得鐵鏈拖地之聲,叮噹而來。

只見覺遠挑著一對大鐵桶走到跟前,後面隨著一個長身少年。覺遠左手扶著鐵扁擔,右手單掌向天鳴行禮,說道:「謹奉老方丈呼召。」天鳴道:「這位何居士有話要跟你說。」

覺遠回過身來,一看何足道,卻不相識,說道:「小僧覺遠,居士有何吩咐?」

何足道畫好棋局,棋興勃發,說道:「這句話慢慢再說不遲。哪一位大和尚先跟在下對弈一局?」他倒不是有意炫示功夫,只是生平對琴劍棋都是愛到發痴,興之所到,連天塌下來都是置之度外,既想到弈棋,便只求有人對局,早忘了比試武功之事。

天鳴禪師道:「何居士劃石為局,如此神功,老衲生平未見,敝寺僧眾甘拜下風。」

覺遠聽了天鳴之言,再看了看石板上的大棋局,才知此人竟是來寺顯示武功,當下挑著那擔大鐵桶,吸了一口氣,將畢生所練功力都下沉雙腿,在那棋局的界線上一步步的走了過去。

只見他腳上鐵鏈拖過,石板上便現出一條五寸來寬的印痕。何足道所劃的界線登時抹去。眾僧一見,忍不住大聲喝彩。天鳴、無色、無相等更是驚喜交集,哪想得到這個痴痴獃獃的老僧竟有這等深厚內功,和他同居一寺數十年,卻沒瞧出半點端倪。天鳴等自知一人內力再強,欲在石板上踏出印痕,也決無可能,只因覺遠挑了一對大鐵桶,桶中裝滿了水,總共何止四百餘斤之重,這幾百斤巨力從他肩頭傳到腳上的鐵鏈,向前拖曳,便如一把大鑿子在石板上敲鑿一般,這才能鏟去何足道所劃的界線,倘若覺遠空身而行,那便萬萬不能了。但雖有力可惜,終究也是罕見的神功。

何足道不待他鏟完縱橫一共三十八的界線,大聲喝道:「大和尚,你好深厚的內功,在下可不及你!」

覺遠鏟到此時,丹田中真氣雖愈來愈盛,但兩腿終是血肉之物,早已大感酸痛,聽他這麼一喝,當即止步,微笑吟道:「一枰袖手將置之,何暇為渠分黑白?」

何足道道:「不錯!這局棋不用下,我已然輸了。我領教領教你的劍法。」

說著刷的一聲響,從背負的瑤琴底下抽出一柄長劍,劍尖指向自己胸口,劍柄斜斜向外,這一招起手式怪異之極,竟似回劍自戕一般,天下劍法之中,從未見有如此不通的一招。

覺遠道:「老僧只知念經打坐,曬書掃地,武功一道可一竅不通。」

何足道卻哪裡肯信?嘿嘿冷笑,縱身近前,長劍斗然彎彎彈出,劍尖直刺覺遠胸口,出招之快真乃為任何劍法所不及。原來這一招不是直刺,卻是先聚內力,然後蓄勁彈出。但覺遠的內功實已到隨心所欲、收發自如的境界。

何足道此劍雖快,覺遠的心念卻動得更快,意到手到,身意合一,他右手一收,扁擔上的大鐵桶登時盪了過來,擋在身前,當的一聲,劍尖刺在鐵桶之上。劍身柔韌,彎成了個弧形。何足道急收長劍,隨手揮出,覺遠左手的鐵桶橫過,又擋開了。

何足道心想:「你武功再高,這對鐵桶總是笨重之極,焉能擋得住我的快攻?倘若你空手對招,我反而有三分忌憚。」伸指在劍身上一彈,劍聲嗡嗡,有若龍吟,叫道:「大和尚,可小心了!」長劍顫處,前後左右,瞬息之間攻出了四四一十六招。

但聽得噹噹噹噹一十六下響過,何足道這一十六手「迅雷劍」竟盡數刺在鐵桶之上。旁觀眾人見覺遠手忙腳亂,左支右繼,顯得狼狽之極,果是不會半分武功,但何足道這一十六下神妙無方的劍招,卻全給覺遠以極笨拙、極可笑的姿式以軼桶擋開了。

無色、無相等都不禁擔心,齊叫:「何居士劍下留情!」郭襄也道:「休下殺手!」

眾人都瞧出覺遠不會武功,但何足道身在戰局中,竭盡全力施展,竟爾親何不了對方半分,哪會想到他其實從未學過武功,所以能擋住劍招,全仗他在不知不覺中練成了上乘內功所致。何足道快擊無功,斗然間大喝一聲,寒光閃動,挺劍向覺遠小腹上直刺過去。覺遠叫聲:「啊喲!」百忙中雙手一合,當的一聲巨響,兩隻鐵桶竟將長劍硬生生的挾住了。何足道使勁回奪,哪裡動得半毫?他應變奇速,右手撤劍,雙手齊推,一股排山倒海的掌力,直撲覺遠面門。

這時覺遠已分不出手去抵擋,眼見情勢十分危急,張君寶師徒情深,縱身撲上,使出楊過昔年所教那招「四通八達」,揮掌斜擊何足道肩頭。便在此時,覺遠的勁力已傳到鐵桶之中,兩道水住從桶中飛出,也撲向何足道的面門。掌力和水柱一撞,水花四濺,潑得兩人滿身是水,何足道這雙掌力便就此卸去。

何足道正自全力與覺遠比拚,顧不得再抵擋張君寶這一掌,噗的一下,肩頭中掌。豈知張君寶小小年紀,掌法既奇,內力竟也大為深厚,何足道立足不定,向左斜退三步。

覺遠叫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何居士饒了老僧罷!這幾劍直刺得我心驚肉跳。」說著伸袖抹去臉上水珠,急忙避在一邊。

何足道怒道:「少林寺卧虎藏龍之地,果真非同小可,連一個小小少年竟也有這等身手。好小子,咱們來比劃比劃,你只須接得我十招,何足道終身不履中土。」

無色、無相等均知張君寶只是藏經閣中一個打雜小廝,從未練過功夫,剛才不知如何陰差陽錯的推了他一掌,若要當真動武,別說十招,只怕一招便會喪生於他掌底。無相昂然道:「何居士此言差矣!你號稱崑崙三聖,武學震古鑠今,如何能和這烹茶掃地的小廝動手?若不嫌棄,便由老僧接你十招。」

何足道搖頭道:「這一掌之辱,豈能便此罷休?小子,看招!」說著呼的一掌,便向張君寶胸口打去。這一拳去勢奇快,他和張君寶站得又近,無色、無相等便欲救援,卻哪裡來得及?

眾人剛自暗暗叫苦,卻見張君寶兩足足跟不動,足尖左磨,身子隨之右轉,成右引左箭步,輕輕巧巧的便卸開了他這一拳,跟著左掌握拳護腰,右掌切擊而出,正是少林派基本拳法的一招「右穿花手」。這一招氣凝如山,掌勢之出,有若長江大河,委實是名家耆宿的風範,哪裡是一個少年人的身手?

何足道自肩上受了他一掌,早知道這少年的內力遠在潘天耕等三人之上,但自忖十招之內定能將他擊敗,見這招「右穿花手」雖是少林拳的入門功夫,但發掌轉身之際,勁力雄渾。身形沉穩,當真無懈可擊,忍不住喝了聲彩:「好拳法!」

無相心念一動,向無色微笑道:「恭喜師兄暗中收了個得意弟子!」無色搖頭道:「不是……」但見張君寶「拗步拉弓」、「單鳳朝陽」、「二郎擔衫」,連續三招,法度之嚴,勁力之強,實不下於少林派的一流高手。

天鳴、無色、無相以及心禪七老見張君寶這幾招少林拳打得如此出色,無不相顧駭然。無相道:「他拳法如此法度嚴謹,也還罷了,這等內勁……」

說話之際,何足道已出了第六招,心想:」我連這黃口少年尚且對付不了,竟敢到少林寺來留簡挑戰,豈不教天下英雄笑掉了牙齒?」突然滴溜溜的轉身,一招「天山雪飄」,掌影飛舞,霎時之間將張君寶四面八方都裹住了。

張君寶除了在華山絕頂受過楊過指點四招之外,從未有武師和他講解武功,陡然間見到這般奇幻百端、變化莫測的上乘掌法,哪裡能夠拆解?危急之中,身腰左轉成寒雞勢,雙掌舉過額角,左手虎口與右手虎口遙遙相對,卻是少林拳中的一招「雙圈手」。這一招凝重如山,敵招不解自解。不論何足道從哪一方位進襲,全在他「雙圈手」籠罩之下。

猛聽得達摩堂、羅漢堂眾弟子轟雷也似的喝一聲彩,盡對張君寶這一招衷心欽佩,贊他竟以少林拳中最平淡無奇的拳招,化解了最繁複的敵招。

喝彩聲中,何足道一聲清嘯,呼的一拳,向張君寶當胸猛擊過去。這一拳竟然也是自巧轉拙,卻是勁力非凡。張君寶應以一招「偏花七星」,雙切掌推出。拳掌相交,只聽得砰的一聲,何足道身子一晃,張君寶向後退了三步。何足道「哼」的一聲,拳法不變,卻搶上了兩步,發拳猛硬擊狠打。張君寶仍以一招「偏花七星」,雙切掌向前平推。砰的一聲大響,張君寶這次退出五步。何足道身子向前一撞,臉上變色,喝道:「只剩下一招了,你全力接著。」踏上三步,坐穩馬步,一拳緩緩擊出。

這時少林寺前數百人聲息全無,人人皆知這一拳是何足道一生英名之所系,自是竭盡了全力。

張君寶第三次再使「偏花七星」,這番拳掌相交,竟然無聲無息,兩人微一凝持,各催動內力相抗。說到武功家數,何足道比之張君寶何止勝過百倍?但一經比拚內力,張君寶曾自「九陽真經」學得心法,內力綿綿密密,渾厚充溢。頃刻之間,何足道便知並無勝他把握,當即縱身躍起,讓張君寶的拳力盡皆落空,反掌在他背上輕輕一推。張君寶仆跌在地,一時站不起來。

何足道右手一揮,苦笑道:「何足道啊何足道,當真是狂得可以。」向天鳴撣師一揖到地,說道:「少林寺武功揚名千載,果然非同小可,今日令狂生大開眼界,方知盛名之下,實無虛士。佩服,佩服!」說著轉過身來,足尖一點,已飄身在數丈之外。

他停了腳步,回頭對覺遠道:「覺遠大師,那人叫我轉告一句話,說道『經書是在油中』。」話聲甫歇,他足尖連點數下,遠遠的去了,身法之快,實所罕見.

----------------------------------------------

這日午後,來到一座大山之前,但見鬱郁蒼蒼,林木茂密,山勢甚是雄偉。一問過路的鄉人,得知此山名叫武當山。

他在山腳下倚石休息,忽見一男一女兩個鄉民從身旁山道上經過,兩人並肩而行,神態甚是親密,顯是一對少年夫妻。那婦人嘮嘮叨叨,不住的責備丈夫。那男子卻低下了頭,只不作聲。

但聽那婦人說道:「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戶,卻去依傍姐姐和姐夫,沒來由的自己討這場羞辱。咱們又不是少了手腳,自己幹活兒自己吃飯,青菜蘿蔔,粗茶淡飯,何等逍遙自在?偏是你全身沒根硬骨頭,當真枉為生於世間了。」那男子「嗯、嗯」數聲。那婦人又道:「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不可?」那男子給妻子這一頓數說,不敢回一句嘴,一張臉脹得豬肝也似的成了紫醬之色。

那婦人這番話,句句都打進了張君寶心裡:「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立門戶……沒來由的自己討這場羞辱……常言道得好,除死無大事,難道非依靠別人不可?」他望著這對鄉下夫妻的背影,獃獃出神,心中翻來覆去,儘是想著那農婦這幾句當頭棒喝般的言語。只見那漢子挺了挺腰板,不知說了幾句甚麼話,夫妻倆大聲笑了起來,似乎那男子已決意自立,因此夫妻倆同感歡悅。

張君寶又想,「郭姑娘說道,她姊姊脾氣不好,說話不留情面,要我順著她些兒。我好好一個男子漢,又何必向人低聲下氣,委曲求全?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奮圖強,我張君寶何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

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岩穴,渴飲山泉,飢餐野果,孜孜不歇的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

數年之後,便即悟到:「達摩祖師是天竺人,就算會寫我中華文字,也必文理租疏。這部九陽真經文字佳妙,外國人決計寫不出,定是後世中土人士所作。多半便是少林寺中的僧侶,假託達摩祖師之名,寫在天竺文字的楞伽經夾縫之中。」這番道理,卻非拘泥不化,盡信經書中文字的覺遠所能領悟。只不過並無任何佐證,張君寶其時年歲尚輕,也不敢斷定自己的推測必對。

他得覺遠傳授甚久,於這部九陽真經已記了十之五六,十餘年間竟然內力大進,其後多讀道藏,於道家練氣之術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間閒遊,仰望浮雲,俯視流水,張君寶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貫通,領會了武功中以柔克剛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長笑。

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

後來北游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丰。

-------------------------------------------------

張三丰在少年時期已經能將內外兩支少林寺無人能敵的崑崙派創始人何足道打敗,僅憑楊過指點了兩招.輪悟性能不敢說是金庸宗師最強也是之一.


推薦閱讀:

金庸小說里哪些最後沒有在一起的情侶或者單相思最讓你感慨唏噓?
金庸小說中,人生態度最洒脫的角色是哪一個?
金庸和古龍的詩詞水平各如何?
為什麼慕容復打不過喬峰?

TAG:金庸 | 倚天屠龍記書籍 | 金庸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