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內廷的輿輦,為什麼由女官提抬?抬輦的女官,是何品秩?

唐時內廷輿輦,似乎都是由女官提擡。(例如步輦圖中,太宗的輿輦便由幾位女官手擡)。我翻閱了一下陳寅恪先生的《略論稿》,也沒有看到相關的論述。

由女官擡乘,這在中國內廷是極常見的嗎?又是何朝何時開始,轉由內侍負責?

(附步輦圖之局部):


翻看了一些史料(引用皆由《二十四史》,從考證的官制的角度再答一次。@佐藤謙一

先說我的邏輯,內廷干這種粗活的只可能是兩種人,一是宦官,二是宮女。(引用太長,快速閱讀可以只看黑體。)
先說內廷女官官制。
唐沿用隋制。
《隋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一 記載如下:
開皇二年,著內官之式,略依《周禮》,省滅其數。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員,掌女工絲枲,視正七品。又采漢、晉舊儀,置六尚、六司、六典,遞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一曰尚宮,掌導引皇后及閨閤廩賜。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綜三人,掌綜璽器玩。二曰尚儀,掌禮儀教學。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三曰尚服,掌服章寶藏。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四曰尚食,掌進膳先嘗。管司醫三人,掌方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五曰尚寢,掌幃帳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鋪設洒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六曰尚工,掌營造百役。
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財帛出入。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勛品,六典視流外二品。初,文獻皇后功參歷試,外預朝政,內擅宮闈,懷嫉妒之心,虛嬪妾之位,不設三妃,防其上逼。自嬪以下,置六十員。加又抑損服章,降其品秩。至文獻崩後,始置貴人三員,增嬪至九員,世婦二十七員,御女八十一員。貴人等關掌宮闈之務,六尚已下,皆分隸焉。
煬帝時,后妃嬪御,無厘婦職,唯端容麗飾,陪從宴遊而已。帝又參詳典故,自製嘉名,著之於令。貴妃、淑妃、德妃,是為三夫人,品正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是為九嬪,品正第二。婕妤一十二員,品正第三,美人、才人一十五員,品正第四,是為世婦。寶林二十四員,品正第五;御女二十四員,品正第六;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是為女御。總一百二十,以敘於宴寢。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已下。
時又增置女官,准尚書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一曰尚宮局,管司言,掌宣傳奏啟;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闈,掌門閣管鑰。二曰尚儀局,管司籍,掌經史教學,紙筆几案;司樂,掌音律;司賓,掌賓客;司贊,掌禮儀贊相導引。三曰尚服局,管司璽,掌琮璽符節;司衣,掌衣服;司飾,掌湯沐巾櫛玩弄;司仗,掌仗衛戎器。四曰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釀,掌酒醴醯醢;司葯,掌醫巫藥劑;司饎,掌廩餼柴炭。五曰尚寢局,管司設,掌床席帷帳,鋪設洒掃;司輿,掌輿輦傘扇,執持羽儀;司苑,掌園絪種植,蔬菜瓜果;司燈,掌火燭。六曰尚工局,管司制,掌營造裁縫;司寶,掌金玉珠璣錢貨;司彩,掌繒帛;司織,掌織染。六尚二十二司,員各二人,唯司樂、司膳員各四人。每司又置典及掌,以貳其職。六尚十人,品從第五;司二十八人,品從第六;典二十八人,品從第七;掌二十八人,品從第九。女使流外,量局閑劇,多者十人已下,無定員數。聯事分職,各有司存焉。
唐制尚寢局
下轄四司:司設司——設司設二人,正五品;典設二人,正六品;掌設二人,正七品;女史四人。司設掌床帷茵席,洒掃張設之事,典設、掌設佐之、女史掌執文書。司輿司——設司輿二人,正五品;典輿二人,正六品;掌輿二人,正七品;女史二人。司輿掌輿輦、傘扇,羽儀之事,典輿、掌輿佐之,女史掌執文書。司苑司——設司苑二人,正五品;典苑二人,正六品;掌苑二人,正七品;女史四人。
司苑掌囿園種植花果蔬菜之事,典苑、掌苑佐之,女史掌執文書。司燈司——設司燈二人,正五品;典燈二人,正六品;掌燈二人,正七品;女史二人。司燈掌燈燭、膏火之事,典燈掌燈佐之,女史掌執文書。
宋有司寢等名目。遼亦置,金與明初均依唐制。明永樂後,職盡移於宦官。

(搜「六局二十四司」查看更多。)

下面說宦官官制。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記載如下:
唐制有內侍省,其官員:內侍四人;內常侍六人;內謁者監六人;內給事八人;謁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寺伯二人;寺人六人。別有五局:掖廷局掌宮人簿籍;宮闈局掌宮內門禁,其屬有掌扇、給使等員;奚官局掌宮人疾病死喪;內仆局掌宮中供帳燈燭;內府局主中藏給納。五局有令丞,皆內官為之。貞觀中,太宗定製,內侍省不置三品官,內侍是長官,階四品。至永淳末,向七十年,權未假於內官,但在閣門守御,黃衣廩食而已。則天稱制,二十年間,差增員位。中宗性慈,務崇恩貸,神龍中,宦官三千餘人,超授七品以上員外官者千餘人,然衣朱紫者尚寡。
《新唐書》卷四十七 志第三十七 記載如下:

殿中省
監一人,從三品;少監二人,從四品上;丞二人,從五品上。監掌天子服御之事。其屬有六局,曰尚食、尚葯、尚衣、尚乘、尚舍、尚輦。少監為之貳。凡聽朝,率屬執繖扇列於左右;大朝會、祭祀,則進爵;行幸,則侍奉仗內、驂乘,百司皆納印而藏之,大事聽焉,有行從百司之印。左右仗廄:左曰奔星,右曰內駒。兩仗內又有六廄:一曰左飛,二曰右飛,三曰左萬,四曰右萬,五曰東南內,六曰西南內。園苑有官馬坊,每歲河隴群牧進其良者以供御。六閑馬,以殿中監及尚乘主之。武后萬歲通天元年,置仗內六閑:一曰飛龍,二曰祥麟,三曰鳳苑,四曰鵷鸞,五曰吉良,六曰六群,亦號六廄。以殿中丞檢校仗內閑廄,以中官為內飛龍使。聖歷中,置閑廄使,以殿中監承恩遇者為之,分領殿中、太僕之事,而專掌輿輦牛馬。自是,宴遊供奉,殿中監皆不豫。開元初,閑廄馬至萬餘匹,駱駝、巨象皆養焉。以駝、馬隸閑廄,而尚乘局名存而已。閑廄使押五坊,以供時狩:一曰雕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鷹坊,五曰狗坊。侍御尚醫二人,正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武德元年,改殿內省曰殿中省。龍朔二年,曰中御府,監曰大監,丞曰大夫。有令史四人,書令史十二人,左右仗、千牛各十人,掌固、亭長各八人。

尚輦局 (為殿中省轄下)
奉御二人;直長三人;尚輦二人,正九品下。掌輿輦、繖扇,大朝會則陳於庭,大祭祀則陳於廟,皆繖二、翰一、扇一百五十有六,既事而藏之。常朝則去扇,左右留者三。(龍朔二年,改尚輦局曰奉輿局。有書令史二人,書吏四人,七輦主輦各六人,掌扇六十人,掌翰三十人,掌輦四十二人,奉輿十五人,掌固六人。掌扇、掌翰,掌執繖扇、紙筆硯雜供奉之事;掌輦,掌率主輦以供其事。高宗置掌翰。)

綜上,雖然內廷女官確有輿輦的記載,但隸屬尚寢局。而尚輦局應確為天子輿輦的主管主門,所以提抬的也應是宦官。
不知除了《步輦圖》,@佐藤謙一 是否有其它來源的佐證,可以分享一下,待我考之。


-----------------------------------------第一次回答的分割線-----------------------------

此圖真偽之論歷來皆有。
這個問題我傾向於相信此圖為後世托原《步輦圖》之名偽作,所以會有女官提抬此種不合理現象。

以下摘取陳佩秋先生關於此圖真偽的考證,請佐藤君及知友們台鑒。

總論
在將閻立本的《步輦圖》和《歷代帝王圖》,以及唐朝的其他人物畫和壁畫進行比較後發現,前者和後者在藝術性上存在天壤之別。《步輦圖》的歷史真實性、常識性以及它的題跋、印章絹地都存在明顯的疑點。
首先,《步輦圖》的繪畫藝術水平很差,它的榜題以及後面的章伯益的書法藝術水平也差。此外,從畫來看,它有很多有違常識和規律的表現,其中包括歷史的真實性有問題。再者,從畫上的題跋和印章來看以及絹地的陳舊度來看,都有疑點和破綻。
大唐的太宗皇帝,接見外國使節,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接見呢?祿東贊來自西藏,唐太宗身邊怎麼可能沒有一名侍臣?而且左右侍候的人全是女的呢?
畫中女子脖子上掛一根繩子是最不合理。市井中,推獨輪車的,見《清明上河圖》,為了有一個支點,才掛一根繩子。這個步輦小得很,坐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會掉下來。只要想想這些,就能發現這是閻立本畫的嗎?他是丞相呀,對宮裡的東西熟悉,皇帝的服飾也清楚,所以《歷代帝王圖》在服飾方面就畫得很符合真實。《步輦圖》中的唐太宗接見外賓簡直就穿一件便衫。

藝術性問題

只要將《步輦圖》和《歷代帝王圖》相比,就可以發現兩者風格不可比擬,水平高下一目了然。
說一件作品好壞,重要的評判標準就是它的水平和藝術性。在中國畫方面,藝術性的好壞就是要講筆墨線條和造型。唐人的勾線和宋人不同。唐人的線條粗壯挺拔而有力。北宋人的線條較唐人細瘦,但也挺拔而有力。唐人畫人物,開臉是圓肥而健美,尤其是盛唐。宋人的人物畫,臉要比唐人來得秀氣,從氣勢上講,唐人的人物畫厚重,宋人的人物畫比唐人講究秀美,而沒有唐畫的氣度。另外,唐的人物畫一般補景簡約。而宋人的人物畫已經有了細緻的補景。人物畫到了唐代是集大成。山水則不及宋人。唐的一些壁畫,就有山水補景,大多簡約。
有了這些基本的判斷,就可以發現《步輦圖》既不是唐人的,也不是宋人的。主要原因是:其線條模糊無力,人物造型輪廓不準,沒有唐宋人的寫真基礎。
《歷代帝王圖》所繪是唐朝繪畫的風格。每位帝王的形體準確也是它唐畫的重要一點。在中國畫中,以線條來造型是最難畫的。人物畫全是線條勾描後再敷色。要用線條先把人物輪廓畫准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線條的描繪很難,要看準了,還要畫得像。
《步輦圖》的藝術性關鍵問題是它的線勾得不似唐人有力、簡練、挺拔,人物造型不準確。像閻立本這樣的大畫家,這不準確是不可想像的。唐人的人物畫,之所以說它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地位,就是人物畫的造型之準確、線條之流暢厚重,氣質的高華雄健。而《步輦圖》這兩點都沒有,它的人物形象(女侍)不僅模糊,而且疲軟,輪廓也描不準,包括形體輪廓和各個部位如手臉身軀的輪廓等。
筆法也大打折扣。唐宋人的人物畫鬍鬚一根一根細緻有力,他們都是在多少根線畫完之後,再烘墨色。而《步輦圖》的畫法根本不對,像一團亂麻,糊裡糊塗。人物畫的頭髮畫法也是如此,兩者有天壤之別。
另外,人體的輪廓也沒有畫准。比如畫人物衣服裡面就要有體形,勾服飾時就要考慮到服飾裡面的形體。《步輦圖》所有女子的袖子線條和胳膊的真實形體不相符。
《步輦圖》中的輦,也即輿或腰輿,它的繪製,不但簡陋,其結構差錯,部件短缺,非帝王所乘之輿,說明繪此圖者無宮廷知識。
  《南齊書》輿服志記載:「輿車,形如軺車,漆畫金校飾,錦衣、兩廂後戶隱膝牙蘭、玳瑁帖、刀格、鏤面花釘。」
  腰輿,它雖是便輿,不似軺車有兩廂後戶,但其製作仍十分華麗,證之以《歷代帝王圖》陳宣帝乘坐之輿,它的製作,其精美如下:
  1,輿的通體,朱漆畫密布雲紋形葵花瓣形四方連續圖案,輿足內側面黑漆。
  2,輿柄把手頂端,朱漆葵花瓣形浮雕。
  3,臂擱,朱漆橫長方條木,它的兩頭以金鉸鏈扣套於朱漆豎木樁上,扣孔內串掛花紋絲帶一條。
  4,輿之左右兩側邊,刀格孔內串掛花紋絲帶兩條。
  《步輦圖》中所繪之輿,簡陋如下:
  1,通體無漆繪、無浮雕、無裝飾。
  2,車的部件短缺,無臂擱。
  3,輿之結構差錯,四足無橫檔木固定,輿足隨時可搖脫。
  4,輿柄過細,與輿體比例失調,細得不及纖握一把,如何負擔輿體與乘者重量。
  據上,輿之四點比較,《歷代帝王圖》陳宣帝之輿和《步輦圖》李世民之輿,二輿畫法及其結構,相差十萬八千里,說明此二畫之輿,不是同一人所作。如果,《歷代帝王圖》之輿是閻立本所繪,則《步輦圖》之輿繪者另有其人。

台灣收藏的唐人《宮樂圖》。圖中婦女的形體造型準確,盛唐的臉是肥肥的,這圓臉線條畫得結實。這個手,一筆一筆的,隨便哪張臉和哪只手,線條都很厚重。再看看琵琶上的線條,我們有時手把握准,線條還沒有那麼挺刮準確。畫面上每一個結構和小掛件,以及凳子上面的漆畫花紋和細節都很精緻。《步輦圖》里的人物沒有如此厚重高古,腰輿更沒有如此的漆畫。
又《歷代帝王圖》和《步輦圖》人物的畫法完全不同,《帝王圖》的人物是初唐時人物的畫法,而《步輦圖》中的人物除李世民外,一群女子,個個乾癟。同樣的畫家畫出來的畫,怎麼會相差這麼大呢?《帝王圖》中所有人物的眼睛非常清晰,而《步輦圖》中人物眼睛都模糊不清。
再看《歷代帝王圖》人物的鬍鬚畫法,是那麼地精緻,那麼地一絲不苟。我們再看看《步輦圖》上的人物,頭髮和鬍鬚是墨色的亂麻,畫法完全不同。
將《步輦圖》與《歷代帝王圖》相比較,無論從人物造型,還是繪畫風格來講,兩者的差距實在太大。與被一致公認的唐畫《宮樂圖》相比,它顯然也不是唐代的作品風格。
此外,唐太宗和紅衣大臣的耳朵與《歷代帝王圖》的人物耳朵相比較,就會發現問題,它們的造型與《帝王圖》中所畫的符合客觀形象真實的耳朵有所不同,它是不顧耳朵的形象真實,任意揮寫所至。這種不顧客觀真實的畫風在唐宋人畫家中是沒有的。

書法藝術性

米芾在畫上有題字,研究一下後面題跋的字,我們現在將米芾的字放大了看,就會發現「襄陽米芾」這四個字根本不是米芾的字。我們可以找到米芾的字來對一下。
以前看過《步輦圖》,也相信了後面章伯益的保舉意見,認為它就是閻立本的作品了。
章伯益這個人,宋史里沒有他的傳記,只有《宣和書譜》和米芾《畫史》中有有關他的記載,說他的篆書寫得相當好。《步輦圖》後面的章伯益篆書,乍看似乎還不發覺什麼,但將一個字一個字看,一行一行的仔細地看,有問題。可以看出篆書的行距字距都有偏差,不但行距歪斜,字距不均,字的大小不勻稱,不少單字的左右上下偏旁所佔的比例失調。這可以在篆書的第一行的李道志,與第二行的李德裕這些個字中看出這是沒有水平的人所寫,貞觀的貞字等若干字都有敗筆。一個成熟的書法大家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所以,研究古代書畫,不僅要有古籍知識,熟悉中國繪畫史,還要看懂繪畫和書法的各個不同的畫家和書家的用筆特點。會寫字的,就會理解不同畫家書家的筆法和字的結構。
  題跋的疑問
  陳啟偉:《步輦圖》後有長段題跋。全文如下——
  「太子洗馬武都公李道志
  中書侍郎平章事李德裕
  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重裝背
  貞觀十五年春正月甲戌,以吐蕃使者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祿東贊是吐蕃之相也。太宗既許降文成公主於吐蕃,其贊普遣祿東贊來逆,召見顧問進對皆合旨,詔以琅邪長公主外孫女妻之。祿東讚辭曰:臣本國有婦,少小夫妻,雖至尊殊恩,奴不願棄舊婦。且贊普未謁公主,陪臣安敢輒取。太宗嘉之,欲撫以厚恩,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
  唐相閻立本筆章伯益篆」

章伯益,北宋時人,生於宋真宗景德3年,公元1006年,卒於宋仁宗嘉佑7年,公元1062年。

從題跋來看,「太子洗馬武都公李道志」,表明此題跋由李道撰寫。按李道的官銜,史書應當有傳,但25史的人名索引中只有三名李道,他們所處的朝代分別是魏、北齊和宋。魏和北齊的李道,官位皆不高,且為時尚早,與此畫應該沒有關係。宋時的李道,有關資料記載,「字行之,初聚眾歸宗澤,澤卒,依襄陽鎮撫使,後屬岳飛選鋒軍。累官湖北副總管,卒謚忠毅」。章伯益1062年卒,這個李道還未出生,也不可能為章伯益的篆書作志。從字面看,章伯益在李德裕重新裝裱後172年才出世,章伯益是如何知道李德裕「重裝背」的?這裡顯然存在疑點。
章伯益(1006-1062)去世時,米芾(1051-1107)僅11歲,照理,章伯益的篆書米芾應該可以看見,但米芾在談及《步輦圖》時,隻字未提,只提及「有李德裕題跋」。而我們現在看見的《步輦圖》,上面根本沒有李德裕的題跋。 猜測是偽作者本來想做李德裕的字,因為李德裕的名氣大,篆書的拓本找得到。容易對比。
其實這更能說明《步輦圖》是不對的。它和史書記載不一。
假設《步輦圖》中的題跋是李德裕所寫,那麼讓我們再來對照題跋內容和史書記載,結果發現,題跋行文內容與史書有驚人的相似。
  二十五史《舊唐書》中《列傳吐蕃上》記載——
  初太宗既許降文成公主,贊普使祿東贊來迎,召見顧問進對合旨,(而《步輦圖》中寫道:太宗既許降文成公主於吐蕃,其贊普遣祿東贊來逆,召見顧問進對皆合旨)太宗禮之有異。諸蕃乃拜祿東贊為右衛大將軍。又以琅邪長公主外孫女段氏妻之,祿東讚辭曰:「臣本國有婦(而《步輦圖》中寫道:詔以琅邪長公主外孫女妻之。祿東讚辭曰:臣本國有婦),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贊普未竭(言旁)公主,陪臣安敢輒取。」太宗嘉之,欲撫以厚恩,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步輦圖》寫道:且贊普未(竭去立加言旁)公主,陪臣安敢輒取。太宗嘉之,欲撫以厚恩,雖奇其答,而不遂其請)。 《舊唐書》,後晉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撰修。唐朝中期的李德裕是不會從100多年後的史書中抄錄題跋的。

印章和絹地問題
《步輦圖》上的印章有3方是金章宗的「七璽」中3方印文,但與真的「明昌七璽」相比,《步輦圖》上的印文軟弱無力。畫上印章的鈐印部位與真印的鈐印規格不符。
  「明昌七璽」的鈐印規格,蓋在手卷上的部位順序是自右至左依次為——
  第一印「秘府」,鈐印位置是引首與前隔水綾騎縫正中;
  第二印為「明昌」,鈐印位置是前隔水綾左上角與畫心右上角的騎縫處,一般此前隔水綾左上角皆有金章宗的御筆題字:「某某人某某圖」,而「明昌」一璽正是皇帝本身的象徵,鈐印於題有御筆的前隔水綾與畫心的騎縫之處,這一格式是與宋徽宗的雙龍璽鈐於自己的題字和畫心的騎縫格式一樣。而雙龍璽也是象徵皇帝自身的一種表記;
  第三印「明昌寶玩」,鈐印位置是前隔水綾左下角與畫心右下角的騎縫處;
  第四印「御府寶繪」,鈐印位置是畫心左上角與後隔水綾右上角的騎縫處;
  第五印「內殿珍玩」,鈐印位置是畫心的左下角與後隔水綾的右下角騎縫處;
  第六印「群玉中秘」,鈐印位置是後隔水綾與拖尾騎縫正中;
  第七印「明昌御覽」,鈐印位置是空白拖尾的正中。
  此七璽除最後一印「明昌御覽」它是鈐於拖尾空白處正中之外,其餘六璽皆是騎縫印,它們是鈐蓋於:引首、前隔水綾、畫心、後隔水綾、拖尾五個手卷組成部分的騎縫之處。此一鈐印規格,順序不變,它見於:《天水摹張萱搗練圖》《天水摹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天水金英秋禽圖》《趙江行初雪圖》。
《步輦圖》中翻譯官身後的三印是:「秘府」「御府寶繪」「明昌」。所鈐印位置完全不合「明昌七璽」規格,尤以「明昌」一璽,鈐於翻譯官員腳後,豈不冒犯皇帝的尊嚴?而三印中的「御府寶繪」的繪字與真印對比,它的絞絲偏旁的口字是直圓形的,而真璽是帶扁圓形的。印文的用刀瘦軟無力,不如真印印文。又「秘府」葫蘆印的葫蘆凹角是帶平角形的,真璽是帶直角形的。
米芾在《畫史》中寫道:「宗室君發以七百千置閻立本太宗步輦圖,以熟絹通身背畫,經梅便兩邊脫,磨得畫面蘇落。」此段文字在故宮博物院出版的畫冊的注釋中也提到。但我們現在看到的並沒有「蘇落」的現象。
按米芾的這一兩邊脫的記載,《步輦圖》應該是掛幅,只有掛幅,才有兩邊脫的可能。而今天我們所看見的是手卷,一般來講,手卷只有上下脫開。為什麼說只有掛幅才會兩面脫呢?因為要不斷地上下展開和捲起。手卷只會上下脫,因為它是經常左右展開的,卷在芯子里的左邊怎麼能脫開呢?因此,以此推斷,《步輦圖》應該是掛幅,而不是現在的手卷。
仔細研究《步輦圖》,還可以發現絹上的篆書墨色新舊與畫中人物的墨色新舊一致。一個是唐人畫,一個是宋人書,時差將近四百年,墨色如此相同,不符時間空間規律。顯然如同時期人所作。
我們看《歷代帝王圖》可以發現,因為是初唐的作品,這個卷子是破的。唐到現在,1000多年,歷史將畫作磨損了,上面有很多補丁是後人補的。而那張《步輦圖》則基本完好。
細看了這次新出版的畫冊印樣,畫末所留的同一塊絹地,其長度幾乎占整個畫面的一半還多,恰好留給章伯益書寫十四行篆書,再加上落款。如此這般,若不是人為故意留下的,難道是閻立本未卜先知,竟在畫後預留了如此合適的空白等四百年後的章伯益來寫題跋?再者,章伯益的十四行字,99.9%竟然完好如初,無一字磨損或修補,難道近千年來,這張畫一直保存在真空里嗎?它竟然可以不受氣候、濕熱、戰火和手拉開卷進的傷損,這是無法理解的。


皇帝抬轎子必須專門訓練男的和女的抬轎子,其他完全不能做,這規定真的有


from 燕王WF(新浪圍脖)
----------------------------13.11.27更新線-----------------------------
有人認為女子抬輦是此畫為明清畫匠臆想之作的證據,地址無法複製,以下轉自度娘:
以女性充當挽輿之人,原已違背人之常情。自有輦車、輿、轎以來,充當輿士的都是男子,由於先天的性別差別、體力差別,因而分工不同,這在磚畫、壁畫、捲軸畫上早有證實。遠的不論,只就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漆屏風、漢成帝所乘的肩輿、陳宣帝的腰輿、《清明上河圖》中的九乘轎子和七輛獨輪車、兩輛雙輪車、三兩牛車,以及《晉文公復國圖》中累見的輦車,它們的輿士皆是男子,而這些繪製,皆是唐代本朝以及前後朝代的製作。
況且,《步輦圖》挽輿的9名女子,從服飾的打扮來判斷,與宮女完全不同,倒像是舞女。這一點,通過唐朝李賢墓、李重潤墓、永泰公主李仙惠墓壁畫的宮女打扮就知道。以舞女充當輿士,如果有也只有荒唐無道的國君才有可能,只有在後宮嬉戲時命舞女挽輿,而不可能在行幸中讓國人、朝臣親眼目睹,更不會在召見外國使節時亮相。
在《步輦圖》中,可以看見唐太宗召見吐蕃使臣,竟然沒穿朝服穿便裝,並且一隻左腳伸出袍服之外,露出襪子和圓口便鞋。這一露,也露出馬腳來。在古代的繪畫中,為了完美地表現帝王,一般都畫皇帝穿著考究,一般也都畫朝服。這點從《歷代帝王圖》可以看出,皇帝端坐輿上的儀態都是正襟趺坐,即覆蓋在衣裳之下的盤膝盤腿,連陳廢帝亦不例外。此外,皇帝的服飾和使臣的也有所不同,使臣有使臣穿的服飾和鞋。《歷代帝王圖》中7位帝王朝服與敦煌初唐壁畫第220窟、維摩詰經變右下的帝王與群臣朝服相比,其服飾規格畫法和色彩相當一致,都是戴冕旒、著青衣、朱裳、曲領、白紗中單、大紅蔽膝、大帶,以及足登有小牌坊形翹頭勾在裙外的朝鞋。
上述種種,說明偽作者沒有對這些歷史常識進行過研究,或者根本沒有見過皇帝是如何站和坐的。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宮樂圖》,台灣地區的研究者將其認定為唐人作品。盛唐人的臉是肥肥的,這從《宮樂圖》中可以發現,人物的臉上,圓臉線條畫得結實,人物的手,一筆一筆的,隨便哪張臉和哪只手,線條都很厚重。再看《歷代帝王圖》,人物也是圓圓的,是初唐時的畫法。此外,在唐人的壁畫中,眼睛都是比較闊的。
而《步輦圖》的女子都是小眼睛小鼻子,身體很削瘦。這種風格在唐宋時的畫里沒看見,要到明清才出現。明清人物畫一般是細眼睛小鼻子,身子弱不禁風,不過明清唐伯虎、仇英等人畫的仕女儘管軀體瘦削,線條還是挺拔的。《步輦圖》從線條上來講,也畫不過這些明清一流的畫家,線條僵硬,甚至人物的眼睛都畫得模糊不清。


1.《步輦圖》中的輦,也即輿或腰輿,據我所知,古時抬步輦的應該都是男性力士,從古文詩詞中尋覓也未見女性抬輦者的蛛絲馬跡。

  • 例如北魏司馬金龍墓屏風漆畫《班婕妤》中所現:抬輦者為形象矮小男性侍從。

  • 又如閻立本的另一畫作《歷代帝王圖》中的陳宣帝陳頊的輿士也皆是男子

  • 同樣是相似的場景,《晉文公復國圖》中輿士也皆是男子

2.關於《步輦圖》中的女輿士的身份
這一點確實存疑,其他答案有提到是舞女,根據服飾可以進行簡單對比:

  • 《步輦圖》中的「女輿士」:

  • 李壽墓壁畫《樂舞女》中的舞女:

可以看到服飾基本相近。

綜上,有理由相信圖中所顯的「女官擡乘」只是作者的嘩眾取寵,硬把挽輿的男子畫成女子題主的幾個問題也就不成立了。


按大唐六典,宮官六尚之中,有尚服二人,正五品,總司寶,司衣,司飾,司仗四司之官屬,其中,司仗掌羽儀仗衛。司仗具體分為司仗,典仗,掌仗三職,各兩人。
至於具體儀仗,目前所查到者,都是男性儀仗,貢獻綿薄之力,希望見到大家全面的回答


前面一段說錯,已修改。女子抬輦一般多見於後宮之中。- -我之前看的都看錯了。。。。


至於為什麼由女官抬輦?——唐代女官制度,六局管二十四司。尚宮局 、尚儀局、 尚服局、 尚食局 、尚寢局、尚工局。其中尚寢局:管司設,掌床席帷帳,鋪設洒掃;司輿,掌輿輦傘扇,執持羽儀;司苑,掌園御種植,蔬菜瓜果;司燈,掌火燭。

至於什麼時候開始由女官抬輦我就不知道了。而且其實這副畫的真假(不是指畫的真假,而是 是否為真實情況的真假)我有點疑惑.. 畢竟由女子抬輦而出好像不太莊重啊,即使有這種女官制度,但會見祿東贊朝見的情況感覺還是不夠莊重。

個人想法

看到前面一位大神對我疑惑的分析,雖然句句有理,但是唐代的女官制度中,確確實實明確了尚寢局女官職責中有掌輿輦傘扇 。 因此看來,佐藤先生的問題還是能夠成立的


推薦閱讀:

如果蒙元興起的時候,遇到的不是南宋,而是鼎盛時期的漢或唐,那麼蒙古人能不能完成統一?
唐朝的人是如何看待武則天的?
唐藩镇割据时,朝廷真的弱到无力讨伐吗?什么导致朝廷不如地方?为什么不借郭子仪的余威收服藩镇呢?
《資治通鑒》有一段,玄武門事變前,李世民諮詢李靖、 李勣,二人均推辭,為何世民更重此二人?
歷史上真正的狄仁傑是什麼樣子的? ?

TAG:中國歷史 | 繪畫欣賞 | 唐朝李唐 | 歷史小說 | 古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