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組裡有哪些有效的組會形式?
希望能夠借鑒一下
問: 美國高校的一大生產力是什麼?
答: Free food
我們組每周五中午飯點開組會,老闆請客,學生採買,一起一邊吃飯一邊開組會。Free food有幾大好處。第一,如果你想逃組會,想到有吃的可能就不逃了。第二,如果你不想聽別人present,想自己玩手機或者寫作業,無奈手裡抓著吃的,只能聽present。第三,如果你真的正事多,太忙了,把組會安排在午飯時間正好讓你不會耽誤什麼時間。Free food真是最好的制度,如果我回國當老師我一定想辦法給我的學生free food。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好設計。
無論學生的項目做到了什麼階段,都拿出來講。開題階段講,聽聽別人的意見可以防止跑偏。數據分析階段講,卡住的技術問題正好拿來問人。結題了再講,讓別人了解你的領域,順便給論文結構題提提意見。present的目的不是給別人上課,也不是被別人批評,主要還是集思廣益,獲取幫助。
對內做好記錄,對外做好宣傳。我老闆的精力充沛程度異於常人。我們組有分支複雜的Dropbox文件夾系統,從所有人共享的到一對一的,從保存每次組會的幻燈片的到保存free food報銷方法的。我們還有共享Evernote文件夾,重要的郵件,合作項目的筆記等等。在我們組,只要你做了一點點事,就不會平白無故的飛走,永遠有據可查。我們組有自己的網站,從成員介紹到項目論文,算是對外展示的窗口。這一點其實很多國外學校研究組都有,但是國內似乎還沒有這個習慣。
注重學生間的交流。每次有人present,我老闆都會安排幾個研究興趣相似的同學做評論員,加所有人自願評論。組會外時間,老闆會跟項目相似的兩三個同學組小組meet,而不是一對一的。一方面,這是因為我老闆學生太多了,一對一開會開不過來。另一方面,他確實希望項目類似的同學之間互相借鑒。
總體來說,我老闆說了,我們組就是一個資源整合所。每個人的優勢不同,視角不同。每個人都從集體中尋求幫助,每個人都向集體提供幫助。有了這個大思路,細節設計自然水到渠成。
希望國內每個研究組都越辦越好。謝 @袁霖 邀~
我覺得我上博後時的組會非常好,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我們是個大組,構成是導師-科研人員-研究生,好幾十口子人。
每周固定開一次組會,由研究生作報告,然後是導師提問點評、科研人員提問點評、研究生提問討論。其實導師並未作順序上的要求,甚至非常鼓勵學生首先提問點評,但實際上大家還是自發按照這個順序,出於禮貌和習慣等原因。
報告有一個大報告(40分鐘),1-3個小報告(10-15分鐘)。在每個學期剛開學時,就有組裡專門負責一般性事務的「主席」(由學生擔任)給大家排名,原則上每個人每學期都有2-3次大報告和更多次小報告的機會,主席會列出list給大家,方便提前準備。如果臨時有事的話可以申請替換,但是不能放棄。這樣保證了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鍛煉機會。
每次組會的報告內容會盡量安排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階段性成果彙報。對於剛進組的研究生來說,開始可能只是文獻閱讀報告。
還有時候也會是疑問或者茫然,比如會有人在報告結尾說「做到這裡我就做不下去了,請大家幫忙想想…%&>_&<%…5555」
由於我們組研究方向很多,所以有些組會的主題可能與自己的研究方向並不一致,但多聽聽也很好,畢竟做研究不可能只了解自己方向領域內的東西。而且其他研究方向的老師同學們的發言,常常也會帶來意外的啟發。
通常大家對大報告會更加重視,在大報告前,報告人會找導師和其他同方向的研究人員們事先演練一下,確認無誤以後再到組會上講。這樣避免了在細節問題上糾纏所帶來的時間浪費,大家可以集中精力討論科學問題。
另外我們的組會非常開放,常有外校、外所和其他組的科研成員來旁聽和發言。
以上是常規組會。
PS:我們並沒有把學術組會和事務組會分開,如果有事通知的話就在報告之後說,比如某個同學要結婚了給大家發喜糖么么噠…(^o^)/,或者導師去外面開會回來給我們帶好次的…(≧v≦)o~~
還會不定期的有主題性組會。
比如導師認為某種計算工具、某個數據集、某種軟體等等,對大家都會有用,就會組織大家一起關注學習。當然也可以由大家建議。
確定主題以後,給每個人都分配一個小主題,各自做報告,在一起交流討論。
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方式,因為人多少是有些惰性的。你自主學習,和你要做一個報告給所有人聽、還要預備回答別人的問題,這能調動起的積極性和時間精力的投入程度,肯定是有很大不同的。
謝題主邀。我非常喜歡目前所在的這個組,所以簡單說說我們組現在的各種討論形式吧。不限制在嚴格語境下的「組會」。我們組現在規模適中,5 個 phd(其中 1 人有另外一個 co-advisor), 5 個 postdoc(其中 2 人是和其他組的 joint)。老闆應該很滿意這樣的規模。他去年剛拿到 tenure, 短期內也沒有大量招生的意願。
組內討論交流主要有三種形式:學生和導師一對一的每周例會,學生之間相對自由的討論,以及全體參與的每周組會。我正在努力促成每周的文獻討論會,但目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案。
學生與導師一對一的每周例會,是最主要也最直接的討論交流。一般來說長度是一小時,我現在因為是低年級,大多數情況以討論結果,brainstorm 下一步的計劃等為主。這種情況下都會準備一個簡單的 slides; 準備過程對我來說也往往是很好的機會,可以整理整理自己的結果,畫畫圖,或是看一些相關文獻。順手附上新鮮截圖:
(所以細心的讀者已經發現從 13 年 11 月到 14 年 6 月有很大的 gap,因為那時候我去別的組輪轉了……細心的讀者還能發現我在暑假換了電腦……好吧這都是無關話題)
這種聲稱的每周例會其實自由度很大,因為不是每周都能有新結果的(實驗黨傷不起……要是菌株被污染了什麼的一周啥都做不出來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我有時候會主動取消某次 meeting, 有時候也會因為準備的內容太多一次講不完和老闆過幾天再約時間聊。
當然,如果近期是在準備文章之類的,也會和老闆討論 writing 相關的事宜,總之就是 update 進展,有問題及時提出討論,有需要支持的及時伸手。
學生之間相對自由的討論。這個在我們組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組目前的工作風格是,每個人有自己獨立的 project, 而且方向很不一樣。雖然有合作,但合作也都是分工明確有人主要負責,而不是兩個人一起做一件事。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通過組會和 in person 的討論來知道別人做了什麼。導師有個有趣的 policy: 我們可以用他的錢出去吃午飯,只要在午飯期間相互交流對方的工作。這其實是一個很省時省力又有意思的舉措。不會特別正式(因為是吃飯所以不可能準備 slides 什麼的),只是對背景以及基本方法的一個大致了解,又因為人少(兩三個),所以能關注到每個人的內容,還能促進一些合作。
正式的每個人都參與的組會,我們把時間限制在一個半小時。導師提供午餐,最初的半小時左右時間基本就是說一說 lab logistics, 有什麼儀器壞了,又新買了什麼設備,或者有誰發 paper 了,等等等等,大致是半 social 狀態的聊天。之後是正經的報告,每次會有一個人來主講他的工作,大家可以隨時打斷並插入討論。我非常喜歡這種隨時可以 interupt 的節奏,因為確實可以了解到很多自己不懂的東西,而且自己主講的時候也會因此注意到自己演講的 pitfalls. 當然大家扯遠了的話老闆還是會出來控制一下節奏的,不讓時間過長。這種組會每個人一年輪到兩到三次(考慮到各種假期,老闆外出等等),基本上正好每次都有初步成型的新東西。謝謝@袁霖 邀請。
十分抱歉,前幾天在倒時差,一直到昨天還很沒精神,所以許多學術相關的邀請沒有回答。
個人認為,對一個科研團隊而言,因為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需求,組會的形式應多樣化。對Ph.D、Postdoc而言,在一個組裡不光是做工作的,也還需要一定的鍛煉和指導,所以組會不應只限於導師的需求來決定組會的形式(前面有人提到說不組織文獻組會,是因為老闆看的文獻比誰都多,所以認為不需要;我則認為需要,因為一個組不是老闆領導下的工廠,而是大家共同合作、學習和成長的地方),而也應考慮到其他人能否從中汲取養分。
因此,個人認為組會應有從小到大的幾種形式:
1、和導師隨時關於個人科研、改文章等的互動,可以兩個相關的人一起,可以不那麼嚴肅,不用做slides,重點是其即時性,導師一般比其他人更能窺見深層的東西,隨時給予高效的指點很重要;
2、Ph.D與postdoc們這個級別的人的小討論,可以談研究細節,也可以開腦洞,與上同理不用那麼嚴肅,甚至可以一起吃零食一起討論,時間不用限的太死,談完學術談生活也未嘗不可,這對於維持組內成員的融洽關係也有好處;
3、定期小規模組會,但人數也不能太少,每次一兩個人來講自己的工作進展,需要做slides,可以談一些細節的問題,也可以談宏觀的科研走向問題,重點是集思廣益,不同的人在討論中給一個人提出建議,且這幾個人都要對同一個大方向有一定了解,以保證對各自的研究能聽懂;
4、對大組而言(因為每次講這種東西的人需要準備很長時間,如果一共就三個人還每周一次,太花時間),比如PI下面還有幾個小老闆,有好幾個不同的研究大方向,這樣的組可以搞定期的題目寬泛的文獻組會,聽者可比3中稍微輕鬆些,講者要按正式講talk對待。每次精講一篇文章,談的內容不一定與本組直接相關,但可作開拓眼界、陶冶情操之用。除了這樣的好處外,講的人而言,鍛煉其做presentation能力;聽的人而言,鍛煉其聽與自己研究不直接相關的talk、並提出問題和即時思考與討論的能力。受邀回答。只是我個人的經驗。
我先說跟自己組的科研課題相關的會議。
定期的會議之所以定期,是為了及時跟蹤和發現問題,所以首先定期的周期設置要確實達到這個目的。我想,大多數自己獨立從事科研的同行,帶學生的時候都會覺得學生能力太低,無法用自己當年做學生的那種標準去期待。這個嚴重程度,也跟所處學校和生源質量有關,名校也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也跟你的研究題目的難度有關,只是為了產出一些me-too paper,或者你做了A學生只是做A"、A""、A"+A""、A"*A""之類的,也可能不會有這種問題。總之,我現在,按照頻率來區分,有三個做法。1. 做得最頻的事情就是隨時去實驗室看他們實驗,問他們現在做的是什麼,為什麼;2. 其次,每周召過來,一對一問他們做了什麼實驗,什麼結果,上周說好的事情這周有沒有照做,為什麼,出了什麼新狀況,然後下周怎麼做,但這時未必要看數據。所針對的問題是,學生經常說好的計劃不照做,一放開就自己亂做,沒有思維;3. 月度總結,學生在大老闆組會上進行PPT月結報告,能夠看到數據和曲線。
我也經常跟我直接帶的學生吃飯下館子吃便飯,閑聊。既可以就他們實驗的問題繼續聊,也可以多聊點科研的思想、思維方式、科學史上的一些例子,希望他們儘可能成長為能夠獨立判斷和合理設計自己實驗的人,儘管這並不是立竿見影的。也會聊聊前途,聊聊作為一個PhD學生,現在做的事情,跟他們將來的生活有什麼聯繫。眼下的這種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也是一點過來人的經驗。因為PhD學生經常會有這些困擾。
然後說說文獻閱讀型的組會。
這種以培養能力為目標的組會,應該跟課程一樣,其形式是需要有針對性地進性設計的。你到底想培養學生什麼能力,於是你怎麼要求,怎麼設計遊戲規則和得分機制,怎麼激勵學生按照你設計的目標去努力(而不是隨便應付)。我在這方面還沒有很好的實踐經驗,我看到的實踐都是沒什麼效果的,所以我只能從側面講一些看法。
泛泛地讓學生給大家講一個他讀到的文獻,學生會避重就輕,或者其本身見識水平也有限,會找一些檔次不高的論文,在科學上或者學術上沒有趣味的routine論文,或者跟他的研究方向過於相關、沒有挑戰性的論文。而且,不作要求的話,學生只會把這篇論文中說的東西複述出來。我們提任何問題,他只會搖搖頭說:「不知道,反證論文作者是這麼說的。」言下之意就是他只是來當個複述者,做做ppt,練練站講台而已。怎麼樣改變這種狀況呢?我想,也許應該由導師或者指派組內的年輕老師、大博後來指定論文,而且,這學期安排的所有同學看什麼論文,隨機抽籤。從開學初就指定好(未必要新到近幾個月吧,只要有檔次,有學習量,老一點沒關係)。但是,能夠如此認真組織的課題組並不多,所謂「不能夠」不是主觀不願意,而是沒有這樣的精力。導師自己也許都不經常看文獻,依賴學生給他新的東西,大博後和年輕老師都有很大的職業和生存壓力。而且這畢竟是一種純粹的培養,對課題組的研究進度並不是直接的促進作用,很多PI也沒有這份心。
當然,文獻報告的另一個目的是練習做演講,假設你是這個論文的作者,現在要通過PPT介紹自己的工作,那麼從PPT設計到場上的語言體態,必要的禮儀,都需要指導。這些問題,僅僅通過在學生講的當下去零星指出它的不足,是達不到好的效果的。應該先有示範,有系統性地講授,如何做PPT,內容組織和目標聽眾的關係;一篇論文,哪些講,哪些不講。語言語速,體態,回答問題時的禮貌等等,先講授一遍學生都聽過了,再在實踐指出其問題,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但是這樣的培養,也是很多課題組沒辦法組織的。而且有很多學校另有這樣的課程。
國內大學的研究生的課程教育實在太差,很多學生從本科直接進入科學研究的實踐(直博、碩博聯讀),在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科學史、文獻綜述的技能、以及相關研究生理論課程等方面都沒做好準備,就在師兄的帶領下接觸實驗設計了。這樣的資質,最多只能做科研民工。如果是去一個恰好處於熱門前沿的課題組,只需要幹活出活就能發表好文章,那去做這樣的科研民工也不錯;但如果是一個探索性強的課題,這樣的學生就讓老師非常頭痛。之後能否能否進步成為一個合格的研究生而不僅僅是民工,也完全看學生的悟性,導師實在無暇(學生短短畢業前幾年也沒時間)去彌補這些本應是研究生院完成的工作。
那有人問了,我們研究生上課都上些啥?
碩士,學時和學分一半放在了科學社會主義,英語;博士,學時和學分一半放在了自然辨證法,英語。碩士英語和博士英語課是什麼層次的英語,我因為都免修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很多碩士甚至博士說是上了英語課,還是過不了六級。至於科學社會主義和自然辨證法,是抵禦西方價值觀滲透到大學校園的必須堅守的重要陣地。剩下的課時,只能上一兩門課,於是也是那種全系、甚至全院學生都上的課。在目前的高校環境里,研究生專業課掛科的很少,難度都是與人為善的。研究生上這些課的這些學時和學分佔用了研究生頭一兩年的時間,實際上就只剩下兩到三年的實驗時間,就畢業88去外企了。你還想對他進行什麼培養?延期一下,別人跳樓,倒楣的還是導師。
謝邀。
我們組文獻組會和工作組會是分開的。工作組會沒的說,輪流制,每周3個人。
說下文獻組會,採取的是3輪淘汰制。每周3個人,講完大家投票,得票最多的人進入下一輪,下一輪又決出3個進入最後決賽,決賽獲勝者每年聖誕可從老闆那兒領獎金和獎狀。
雖說是為了鼓勵大家積極準備文獻報告,不過以我過去三年多的經驗來看,大家都想盡辦法在第一輪被淘汰掉,這樣半年都不用再講了 = = 蛤蛤謝邀。我盡量答得詳細有條理一點。
我之前在中科院某所讀的碩士,專業與信息科學相關(導師是該領域內的國際知名專家,團隊負責的項目有一部分涉密,故略去詳情,見諒)。實驗室的師兄師弟和師姐(抱歉,直到我畢業了實驗室里才有了師妹。。。)大多是博士生(我意志不堅,未繼續深造PhD,碩士畢業之後就進了業界工作)。導師是大老闆,帶了4個副研究員(小老闆),每個小老闆再帶幾個研究生。
1. PNAS訓練。顧名思義,就是用PNAS的論文來做訓練。訓練目的是培養研究人員對科學問題的敏感度、對研究思路的學習、對論文寫作的結構進一步掌握以及新知識新演算法的學習。參與人員:除導師以外的全體研究人員,包括所有小老闆和研究生。具體操作是:
- (1) 每周輪流由一位同學向大家講解一篇優質論文或講一個新演算法,論文來源當然不局限於PNAS,Nature/Science以及任何頂級會議的高質量論文均可。論文主題也不做硬性要求,可以是跟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也可以是自己覺得有趣的。比如有一位師兄曾經講過一篇Physical Review上的統計物理的論文,還有講生態學的。如果講演算法的話,必須是在教科書上看不到的新演算法。講解形式就是PPT,如果口頭表達能力好的話可以直接把論文投影到大屏上,對著論文講;
- (2) 講完之後,大家對講解者自由提問;
- (3) 每個聽眾,包括小老闆,都簡要表達一下所講的文章或演算法對目前自己的研究課題有何啟發;
- (4) 根據本次會議的內容,每個人都形成一個新idea,允許天馬行空,但要系統化,把idea共享到團隊OneNote工作組上。
這樣一來,每次會議中,每個人都能得到訓練,都能學到新東西。導師平時比較忙,團隊的日常研究工作都由小老闆們負責,所以導師只是擇期參加,但每次的會議記錄要發給他。
2. 論文工作討論。會議目的是某位學生對其研究工作進展做周期性彙報,並得到團隊反饋。參與人員:該學生所在的小團隊全體(每個小老闆都負責獨立的研究領域和研究項目,他以及他帶的幾個研究生形成一個小團隊)。具體操作是:- (1) 根據導師對學生的要求,每個學生在每學期需要做等價於兩篇論文的工作。在開展工作之前,要先形成一份一頁PPT的想法論述,就是要把想法來源、Paper Review、大致思路,寫在一頁PPT之內,發給導師並抄送小老闆,然後導師和小老闆分別Email給出反饋意見,小老闆再組織小團隊成員一起討論,確定方向,給出建議。之所要把想法濃縮在一頁PPT以內,是因為好的研究是「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一個好故事」,如果發現自己的想法不能用一頁PPT表述清楚並引起別人的興趣,就說明想法還需要進一步提煉優化。
- (2) 開展工作之後,每兩周進行一次小團隊內部彙報。由於一個小團隊有3-6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研究課題,所以相互之間具體誰先誰後,或者兩三個人一起彙報,可以自由組合安排。彙報形式是PPT,或者直接跑程序。重點是形成圖表,要對圖表進行解釋和說明,圖表是階段性成果的展示,也是最終串聯起一篇論文的線索。彙報完成後大家一起討論,給出建議。
3. 項目會議。會議目的是傳達項目需求,安排項目工作分配,確定deadline。參與人視具體項目而定,一般是項目負責人(導師或者小老闆)發起並不定期組織。
最後給答主推薦OneNote工作組,能在團隊成員之間共享信息和文件(據說有道雲筆記目前也有類似功能了,沒用過),可大幅提升組會效率。謝邀。
1. 每周一次
2. 固定時間
3. 每個人都準備一個PPT做彙報:就算沒有實驗結果,也說說你這周學了點什麼,或是給大家推薦幾篇文獻。
4.講完一個大家討論一個,發現問題並提供解決方式:自己查文獻,或會後與實驗室有相關經驗的師兄討論,或找其他合作實驗室諮詢。
(總之,我覺得我們實驗室學習氣氛比較好,科研進度比較快,就是因為每周的組會)
謝 @袁霖 邀。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組組會的情況。
組會成員:大老闆+小老闆+十幾個學生
組會流程:第一部分:1 - 2個人講文獻,談感想,大家提問。我覺得這樣可以讓大家都可以跟蹤進展、激發腦洞,也敦促不愛學習的童鞋讀文獻。
第二部分:每人輪流快速彙報科研進展——這周你幹了啥、我幹了啥,遇到什麼問題,集思廣益解決。
第三部分:雜事——下周該輪到美女Andromachi講文獻了哇咔咔,Andromachi捂臉;不要私藏啊藍蓋瓶不要配了buffer放在那裡半年也不用也不扔那麼多藍蓋瓶都沒有了;咖啡豆用完了要去買咖啡豆上次那種太難喝了換一種好不好;這次輪到咱們組主持party定個什麼主題好捏。。。
進來一看,兩個高大上的「科研」,真心覺得邀請錯了人,但來都來了,就扯兩句嗎?不就是開會嘛。就講講以前組織Workshop(側重於單個案例分析和預演)和Brainstorm(側重於具體問題的分享與討論)的經驗吧。
一:選擇何種會議形式
開會追求的永遠在高效率與新思路間尋求一個適當的平衡點,如果是Workshop(側重於單個案例分析和預演),更偏向要有一個明顯的結果,如果是Brainstorm(側重於具體問題的分享與討論),更偏向於發現新思路。
二、陷阱
因為從小缺少集體議事的經驗,中國人對於動議、附議、反對和表決的基本概念和議事法則基本無感,開會常常陷入以下三類陷阱
1.形式化。所有的開會議程一個不缺,但基本上不是為了推動會議,而是為了走流程。
2.舞台化。在Brainstorm中特別明顯,尤其是競爭激烈的大公司,開會成為在領導面前表現的絕佳機會,通常會看到形式精美內容空洞的PPT,表面激烈離題萬里的討論,還有完全淪為立場站隊的派系鬥爭。
3.無結果。會前不準備,會中敷衍,結果會議通常淪為無結果的浪費時間。
(要下班了,明天有空再繼續)
三、角色
積極的角色:
1. 主持人
2. 觀點提出者
3. 挑戰者
負面的角色
1. 專斷蠻橫的主持人,優柔寡斷的主持人
2. 表演者
3. 南郭先生
四、合理的進程
1.準備階段
2.明顯的議題和時間表
3.觀點闡述階段(Brainstorm),演習性的提案(Workshop)
4.附議或贊成的觀點
5.1反對或挑戰的觀點
5.2第三方視角的分析(Workshop)
6.結論階段:各種觀點的總結(Brainstorm),最終方案的表決或主持者的決策(Workshop)
謝 @袁霖 邀請,不才已經在科研方向被您邀請過數次,實在是受寵若驚;今天在多個題目裡面終於找到一個自我感覺能既不廢話連篇又不誤人子弟的答案的選擇,也總算可以交代一下。
題主問
科研小組裡有哪些有效的組會形式?
並說「希望借鑒一下」。
那麼我認為題主想要的並不是各種與眾不同的組會形式,而是希望對組會的方式、時間、內容有一個有效的梳理並且對自己的組會加以改變。所以我是不贊同以上部分只是單純敘述自己組會形式,沒有比較、討論、評價的回答的。這些完全是廢話,簡直可以算作知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既然我懂點那我就說兩句吧,能不能幫到題主無所謂啊我就是來刷存在感的」型回答的範例。
我雖然沒有輾轉過許多組,但是因緣巧合參加過許多組內會議,其中不乏各領域內精英。在我看來,一個課題組的例會一般會包含以下三個內容:文獻/專題報告;工作彙報;課題組雜務討論。下面就主要從這幾個方面講一下組會的安排方式。
首先是組會的時間,如果可選的話一般都會安排在一個自然周的開始或結尾,也就是周一或者周六。也有一些課題組選擇周日開組會,但是個人認為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休息,反而容易得不償失 。根據課題組的大小不同,組會的持續時間一般會控制在三小時左右,中間一般會休息一次,時間過長容易導致疲勞;時間過短則可以通過增長組會間隔的方式來將其適當延長。
對於文獻/專題報告而言,一般又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對於最新的文獻的跟蹤,另一個部分是對於某一個專題的全面的講解。
有一部分教授會要求組裡對最新的文獻進行跟蹤,即文獻報告。也就是對組內所有有能力的成員分配不同的期刊,組會時他們需要講解這個期刊裡面他們認為重要的文獻,並對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或幾篇的源頭進行歸納,提出自己認為這篇文章可以發表的原因及這個領域內仍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還應當把兩次報告之間的這段時間內有必要閱讀的文章整理出來發給組內成員供大家參考。文獻報告一般比較簡單,不要求花費過多的時間對某個領域有絕對全面的了解,而是更接近於科普性的,準備時間一般較短。
與此同時,絕大部分組內都會定期要求學生講解專題報告,也就是對於某一個具體的研究領域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起源發展到目前的現狀,並總結出這個專題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及這些內容是否對組內的工作有所借鑒。專題報告,也就是一般所稱的Seminar,一般都會要求深挖某一個特定的領域,對這個領域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極其詳盡的了解,準備時間一般都會比較長。
文獻/專題報告中存在著許多有意思的方式,不同的導師有著不同的傾向性。例如有的導師會要求在某些報告中講解自己領域內其他某些課題組長的生平,要求大家對他的工作、人生選擇等進行評價和學習。有的導師則會要求自己的學生在講解文獻/專題報告的時候提前出好題目進行考核,以此來考察組內成員對最新文章的跟蹤程度。還有一些導師會要求學生以授課的方式分工講解自身領域內比較重要的書籍,來增進學生對於本領域的了解。
所謂工作彙報,就是在組會中講解兩次組會之間的時間裡自己完成的工作,並且對將來一段時間的工作進行規劃。工作彙報的主要意義是讓組內其他人和導師對自己的工作和規劃提出意見和建議,以及避免同一個課題組內經常會發生的情況:工作方向發生重疊。
對於工作彙報而言,需要注意並仔細規劃的是兩次工作彙報之間的時間,一般建議在半個月到一個月之間彙報一次。如果彙報的太頻繁,會導致學生沒有靜下心來進行思考和整理思路的時間,會導致學生急於求成且易於疲勞;如果彙報的太稀疏,也容易導致學生對工作缺乏積極性。
而課題組內的雜務報告及處理,則是很多課題組長容易忽略卻又非常重要的環節。科學研究既是象牙塔又不是,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有紛爭。在周期性召開的組會上引入雜務報告及處理的環節是極其重要的。雜務不僅包括組內需要宣布的事宜和通知,也包括組內儀器和公共事務的負責情況以及問題申報,更是將課題組內可能存在的不和以及糾紛在萌芽階段踩滅的必須活動。在這一個環節里,每個人都應當被允許提出課題組非學術方面的問題,同時所有提出的問題都應當在確定了解決方法後被記錄在案並保障其順利實施解決。
而統籌組會這幾個部分最重要的,也就是在起始階段提過的時間問題。在將組會控制在三小時左右的同時,怎麼安排這幾個部分分別所佔據的時間,如何規劃組會的召開頻率以及每一次彙報的人數,才能夠讓每個學生在一個學期內都能公平的分配到文獻/專題報告的準備機會,又能夠合理的分配工作彙報的頻率,一直都是一個需要根據課題組情況改變的問題。
在國內和澳洲組會都是每周一次。
國內的時候每個人每周都要交一篇實驗報告(很多人懶,不交.....),然後每個人都要上講台講自己這周做了什麼。全部講完之後會有1-2個人講文獻。
在澳洲讀博的時候呆過兩個實驗室,他們不要求每周每個人上台報告自己的工作。第一個實驗室只有10來個人,每周一個人報告,而第二個實驗室人比較多,就每周兩個人。因為只有1個或2個人,轉一圈要幾個月,所以講的內容很多,都要講半個到一個小時,跟seminar沒什麼區別。另外再設置journal club,第一個實驗室是一個人講完以後另一個人上去講文獻,報告和文獻的周期不一樣,因為大老闆不報告,於是周期會有錯動,我就是正好排到了報告和文獻一起的那個...... 第二個實驗室是分開,在另外一天講文獻。@ 嚴重警告: 陝西師範大學交叉過程感知與控制實驗室(SNNU INST-CPC)本著科學知識文化共享性對社會公眾分享其學術研究對象、方法、過程與結果。任何商業組織、學術組織、社會團體、個人及任何國家或地方政府、軍隊、司法機關無權對實驗室所公布學術資源進行抄襲、修改或移用其他用途。陝西師範大學交叉過程感知與控制實驗室對其學術成果享有法律保護之所有權利。
@ 嚴重警告: 陝西師範大學交叉過程感知與控制實驗室追蹤健康管理研究所(SNNU INST-CPC EHCRF)(SNNU INST-CPC 與香港城市大學共建外設研究所)本著科學知識文化共享性對社會公眾分享其學術研究對象、方法、過程與結果。任何商業組織、學術組織、社會團體、個人及任何國家或地方政府、軍隊、司法機關無權對實驗室所公布學術資源進行抄襲、修改或移用其他用途。陝西師範大學交叉過程感知與控制實驗室追蹤健康管理研究所(SNNU INST-CPC EHCRF)對其學術成果享有法律保護之所有權利。
@ 嚴重警告: 陝西師範大學交叉過程感知與控制實驗室消費感知研究小組(SNNU INST-CPC EHCRF GROUPE-PM)本著科學知識文化共享性對社會公眾分享其學術研究對象、方法、過程與結果。任何商業組織、學術組織、社會團體、個人及任何國家或地方政府、軍隊、司法機關無權對實驗室所公布學術資源進行抄襲、修改或移用其他用途。陝西師範大學交叉過程感知與控制實驗室追蹤健康管理研究所(SNNU INST-CPC GROUPE-PM )對其學術成果享有法律保護之所有權利。
-----------------------------------------------------------------------------------------------------------
學術組織機構的自我創新主要針對的是俠義「目標科學」領域內的創新,而自我組織形式(auto-organisation structure) 是一般用管理手段,用於促進針對性領域或目標物的創新過程。學術組織形式非常多,且學術組織的形成早於大學(UNIVERSITY)形式,以12世紀早起比較出名的鍊金術士團體和馬戲雜耍藝人組織為最早的學術組織形式,是西方對於大學組織及學術集團形成的基本認識。所以在西方學術組織研究中,有學者認為是:化學開創了實驗室組織形式,而現代大學的前身包括了:煉金實驗室、天文觀察中心與占星師、神學異端研究等三個前身分支。現代大學、高等研究院所下轄的學術組織分為多種:
- 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研究所(LAB)
- 研究中心、發展中心、培訓中心(RC)
- 科學會議、研討會議(CS)
- 科學研究項目小組(SPG)教育-產業協作聯盟(ASI)
- 其他組織形式
一,首要原則:根據以上基本類型判斷,一般管理手段也分為一次性與重複性手段。但是無論選取什麼手段或在何種組織中,均要秉承最基本原則「創造需交流」(La creativite est issue de la communication.) 交流是產生變化性思想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方式。原因有兩個:第一,如同生物基因遺傳原理一樣,異體基因交流促進基因重組,形成交叉形式的再造和創造。而同樣可以邏輯得到:不同學科、不同流派的科學研究工作進行交流,如用在交叉領域產生新的低成本創新活動;第二,交流前需要自我解析,因為要在稍微不同的認知基礎上說服別人,那麼需要從結構上、內容上均足夠清晰且邏輯完整的闡述自給的觀點與流派,那麼就需要進行相關的科學研究內容的自我解析,及自我評價過程。而成功交流的前提就是充分認知自我科學過程,並對別人所持的差異觀點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進行,進而我們在理解自我科學過程中產生了更多的邏輯過程,提供了創新的概率幾率。
二,一般手段:- 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每個學術組織必然有共同的基礎性認知,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活動。如鋼鐵冶金實驗室,大家都具備基礎的公共認知部分:冶金學、化學、分析化學、材料學、鍛造學、合金加工工藝、材料力學等,如果組織內存在一個以上的公共研究領域,那麼必須對所有組織成員尤其是實驗室領袖(Leadership)群體進行統一性的認知統一,同時對中級、低級組織人員進行必要的基礎知、技能訓練。(上課、討論、培訓)
- 特殊技能:在學術組織中,我們應當承認存在多種技能差別的個體,雖然科學家、研究員、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在很大程度上都受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科學方法論的一致性教育。且世界各國現存科學方法與科學基礎認知是統一的,但是也不乏大量勛在的特殊技能。如中成藥實驗室具有的特殊技能人員,中醫主治醫生就是化學及生物遺傳實驗室沒有的人員。而此類人員的特殊技能需要有穩定性的保留,即擁有特殊性技能人員長期對進入組織的研究人員進行訓授(教學、研修、精工)。
所以可見,學術組織中「教育功能」依然大量存在。
三,特殊化手段:
- 程序化實踐:根據一般工業流程、商業流程、社會現象進行的程序化實踐活動是學術組織的特殊化手段,尤其對實驗室組織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參與、工廠參觀、工業加工實踐、商業調研、社會走訪等都是學術組織支出費用非常昂貴的部分,如果沒有這些部分那麼學術成果的社會實踐意義將大量缺失。
- 虛擬化實踐:BIG DATA平台提供了大量虛擬化形態下的社會演示條件,比如進行實驗經學的社會實踐,模擬春運物流、模擬流行病爆發等大量實驗。數據平台的造價昂高貴,並非國家、省部重點實驗室意外的學術組織能夠輕易實現。但近年來由於企業學術活動的積極發展,學術組織也利用企業學術資源進行一定的合作。
- 競爭創造:將學術組織劃分為若干個研究小組,進行同一目標科學的研究,大量重複設置相同的研究部門,使得各研究小組間處於競爭狀態,提高科學研究效率。
- 自發自合:對相同感興趣的研究人員進行自發自合的組織形式,利用項目完畢及歸組的方式,對不同項目進行調配人力資源。自發自合後期階段為防止形態固化,利用隨機抽調的手段進行修正。
四,昂貴的手段:
- 科學大會:科學大會是現在已知的組織形式最大、最廣泛,且最昂高貴的形式。其效率不高一直是此種組織形式的弊端。但是科學大會其主要目的在科學界也被認為是劃分流派的主要形式,在大會上取得競爭對手情報,發現科學研究動向已經被認為是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其他是參閱對手系列研究論文、發表)科學大會組織複雜,也不能重複頻繁使用。
- 國際異地問答:採用在國際公共科學在線平台上與主要競爭科學組織進行互相問答的方法。注意不是討論:採用交替問答對方問題,然後接受對方提問的方式來完善交流。在一般高精尖科學領域內使用,類似國家間交換核武清單。
- 通訊、日常研究數據交換。在生物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有所使用,主要是因為研究目標過於「龐大」,而多個實驗室、研究中心共同協作研究方法。在NET WORK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日常自動通訊的設置,在公共或各自的研究平台上工作,每15或30分鐘交換一次研究數據。如人類基因組測序、地震預測。
五,(針對論文發表)一般成果手段:
- 閱讀本人寫作半成品。實驗室日常活動中,一般要求對論文的半成品進行朗讀,並向其他實驗室成員介紹自己的構架、內容、實驗手段、結果與結論。並對文字與語言段落的調整進行展示。對半成品需構建2個以上版本,最後由其他實驗室成員投票選出較為優秀的版本。
- 閱讀實驗室其他成員作品。隨機相互將換實驗室成員作品,進行評價並修改也是常用的一般成果處理手段。可以兩兩進行,也可以集中進行。實驗室一般負責人可不參與。
- 交叉輪換:設置一個研究目標,框架集體討論確定後,由全體成員分別各自進行主要段落的書寫,然後投票淘汰最不受歡迎的,最不受歡迎的併入最受歡迎的進行第二次版本修改,直到論文書寫完畢。(這種方法本實驗室用過1次,SCI一區中,但是很好人力和時間,還存在署名權問題)
- 文本挖掘對比:對摘要、目標、結果、手段等關鍵文本進行文本挖掘處理,對比目標SCI語料庫中所在的潛在相似進行甄選,如果潛在相似超過10篇,那麼就相應應重新評估其創新力,並對SCI投稿雜誌進行必要的技術調整。潛在相似如為5以下,應盡量向領域頂尖雜誌進行投稿,創新力越強,可能修改空間就越大,此類可塑造型就越高。
綜上,交流是必須的。而從組織成本來觀察,採用一般手段就可完成日常科學研究工作,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科學研究工作的創新力與科學資本投入有一定的關係。因為在理論集群日益固化的今天,所使用方法昂貴程度在各學術組織間造成了門檻差異,能進行大型複雜實驗的學術組織在2020年前將具備支配性地位。
謝邀~
我還沒開始讀博,感覺前面的前輩都是「我讀以前博的時候****」,哈哈囧..
我們組現在就4個人,老闆外帶3學生,每周組會就是講論文,再忙都必須講,每人一PPT,大家圍著聽,隨意交流,有不足之處老闆會說。
因為組裡人少,平時的交流都十分密切,老闆閑著沒事就過來看看,尤其是最近在趕會議,都在使勁干..
匹薩加可樂,保證全程清醒聽報告
每周兩人講文獻,一組人做工作彙報。講文獻分為30分鐘精講和15分鐘粗講。30分鐘就講和我們研究領域相關的,科研性強;15分鐘的可以講任何領域自己感興趣的文章,科普性強。然後一組人講工作彙報,彙報的內容其實每周開會前兩天都差不多跟老闆單獨彙報過,所以著重於和學生分享你實驗中出現的通用的問題以及好的方法等。最後老師再總結實驗室這周的各種大小事務問題等等(他還真蠻啰嗦的)。例會一般開3-4小時不等,或者更長。而且在周六晚上開 經常開到宿舍鎖門。 所以時間還蠻尷尬的 周五不能放鬆 周日也就只能休息一下下。除去時間很漫長外加老師很啰嗦,其他的部分 個人感覺還是很有收穫的。當然了 前提是你有認真聽別人講!
1. 一個月一次大報告,主要講自己dissertation的進度,做了哪些,哪些還沒做,計劃如何做,遇到什麼樣的問題,然後大家一起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法。
2. 每周小報告+讀書報告,可以講自己的科研進度以及及時遇到的問題,而後每個人報告本周的讀書心得,一般每學期開頭做好日程與內容安排,每個人的報告內容不一樣,但主要報告的都是學科經典文獻跟書籍,或者是重要的主題,都是比較general的東西,而不是跟自己領域直接相關的(因為這部分本來就很熟悉了),這樣有助於理清整個學科的脈絡與理論框架,做好ppt, 介紹的時候要像老師上課一樣,通俗易懂且條分縷析,之後每個同學都可以問問題進行討論,你可以做相應的defense。介紹現時10到15分鐘,挺有挑戰性的,因為都是比較宏大的理論,展開講兩三個小時都有可能,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3. 非面對面形式的交流:每周報告兩篇top雜誌上最新發表的兩篇文章,寫下簡介,比abstract要多一些,主要介紹motivation, 論證技巧以及結論,同時要寫下自己的comment, 比如說這篇文章賣點在於技術,那篇賣點在於理論,introduction部分的包裝特別好值得學習諸如此類。
我們實驗室是自然科學方面的。我在的實驗室是一個團隊,實驗室上面有一個大老闆,大老闆很多時候在國外,沒空管我們。大老闆下面有四個小老闆,都是教授級別。大老闆和小老闆都有自己的碩士,博士,但是由於大老闆比較忙,因此大老闆的學生會分給小老闆帶。這個團隊的碩士博士加一起有60人左右。每周我們要開兩次組會。
一次是團隊所有人一起開的組會,叫大組會。會有一個博士和三個碩士彙報工作進展以及遇到的問題,這個時候除了帶你的老闆,其他小組的老闆和學生也都會給你提意見,提方案,大家一起討論。以前還會有一個人做文獻彙報,就是詳細的給大家講一篇文獻,但是後來實驗室人越來越多,這一項就取消了,全部的時間都用來講進展。大組會上彙報大概每個人是2-3個月輪一次,由於有好幾個老師在,有不同的角度,能提出不少好的建議。
另外一次是各個小老闆和自己帶的學生一起開的組會,叫小組會。以我們小組為例,組內大概有15-20人。開始的時候是每周有一個人做文獻彙報,然後大家每個人幾分鐘講一下自己這一周的進展,有圖的就做PPT,沒圖的就口頭講。但是由於我們的專業做實驗是有連續性的,有的實驗周期又較長,這樣每周講一點,除了老闆自己,其他同學基本是沒法follow的。後來就改成了,每周一個同學做文獻彙報,兩個同學講工作進展,工作進展要從課題背景開始講,一定要讓大家都明白。其實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就我自己來說我知道組裡每個同學的課題情況以及他們都會些什麼,這樣我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很輕鬆的就知道能找誰來幫忙解答。
還有個我覺得比較好但是不算組會的形式。帶我的小老闆,要求我們小組每周每個人要單獨跟他討論。他安排了每個人周幾去找他,然後我們就按時間去找他討論就行了。這樣的好處是,能督促自己做實驗,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清楚的知道我們每個人課題進行的程度,以及遇到的問題,哪怕是個小問題。我覺得這一點對老師的要求比學生高的多,老闆也因為這個討論每周時間都排的特別滿,因為他除了跟我們討論,還要寫各種材料,各種開會,還要看各種文獻。所以經常讓我們給他帶飯在辦公室吃。。。
最後還有一個,我們神一樣的大老闆,團隊一大半經費都是他搞來的,特別忙。但是每年他會給我們開兩次會,課題已經做的有眉目的才會去給他彙報,他聽了之後提意見,他主要是一個把握方向的人,意見都很犀利。每次給他彙報之前都會很緊張,但是彙報之後如果得到了他的建議就會有很踏實的感覺。
先交代一下我們研究室的構成:
教授(Professor)x1、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x1、助教(Assistant Professor)x2、Postdoc x1
博士學生x3、碩士學生x9、本科學生x12
總得來說還是充滿著年輕力量研究室(x
主要是我們系大三的時候就會進行研究室分配,大四學生基本就已經開始研究了。
所有學生按照研究的方向被分成了4個Group(每學期會就研究的實際進展情況,對所屬的Group進行調整)。
每周有一次全體研究室成員參加的Lab Seminar,主要分成Journal Club和Group Presentation兩部分。Journal Club是由一名學生對目前領域相關的最新文獻或者相關的專業教科書的一個章節進行pre,然後全員就其進行QA形式的討論;Group Presentation是每個Group派出兩名學生就自己的研究進行階段性的彙報,與導師和其他不同方向的同學進行討論,從而獲得一些啟發和進行必要的修正。
每周有3個Group會進行Group Meeting,也就是每個Group在一個月中至少有3次Group Meeting。所謂Group Meeting就是每個Group的成員以pre的形式進行進度彙報,分析已有的研究結果,提出現有的問題並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導師和其它成員會針對結果、問題和方案給出建議。同時,在Group Meeting時還需要提交一份Summary。Summary就是先按論文的骨架寫好(比如Abstract、Introduction、Method、Results、Discussion等等),哪一部分有內容了就填進去,導師會對交上去的 Summary進行修改並給出建議。
另外,我們研究室實行「Mentor制」。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年級高於自己的前輩作為Mentor,會在實驗方法、數據分析等等方面進行指導和討論,並且有在Group Meeting前要先和自己的Mentor進行事前討論(打ち合わせ))的規定,防止在Group Meeting或是Lab Seminar時出現愚蠢的失誤而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x
,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和導師、研究員有大量的時間可以交流,同時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很多,前後輩關係十分融洽w不管是Lab Seminar還是Group Meeting,思維上都非常活躍,每次開完會都有一種大腦被掏空的感覺(x
研究室里所屬的大三學生因為本身還有專業課的學習,所以不會參加Lab Seminar和Group Meeting,但研究室自成立以來,一直都參加國際生物分子設計大賽(BIOMOD),大三學生通過參加這個比賽,以團隊的形式初步體驗研究的過程(比如實驗,數據處理,研究彙報以及在老師和前輩的「吐槽」中不斷修正自己的Project等等),從而為之後的研究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礎。並且也因為作為一個Team努力過,研究室同級學生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好。
雖然大家偶爾吐槽每周彙報寫Summary
都沒時間摸魚,但整個研究室的氛圍還是很好很活躍的,學生的能力也都比較強。
------------------------
除了例行研究活動之外,研究室還有很多課外的集體活動,比如櫻花盛開時的「花見」,研究生入學考試結束後的BBQ,新年時的忘年會,畢業季的送別會等等。教授時不時地會開開音樂會,副教授偶爾會帶著研究室的小哥們飆車、跑馬拉松www
總之,大家都苦逼又快樂著地過著每一天(霧
工程類實驗室,導師各種不會,開組會完全是哄導師開心。
形式不重要,實質就是哄導師開心。
推薦閱讀:
※你所在的領域裡,有哪些堪稱開山之作的論文?
※可不可以說現在的中國不是屬於學者的年代?
※科學家們如何提出獨創性理論?有什麼非常關鍵、值得學習的思路?
※科研搞不出來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會幹啥?
※應用 fMRI(功能磁共振)技術研究神經環路機制需要掌握哪些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