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聲但沒有中國風感覺的旋律有什麼可歸納的特徵?

在旋律寫作時,可能是日常的積累問題,只要一用五聲音階就很容易寫出中國特色...
但有些曲子全曲五聲也沒有什麼中國風,
比如噢蘇珊娜,以及曲風相近的美國藍草音樂
再比如拉威爾的鵝媽媽第三樂章,德彪西版畫集的塔,這些是能感覺出東方風格,但也能明顯感覺到並不是中國人熟悉的句法
最詭異的是肖邦的黑鍵練習曲,全曲五聲但風格不詳(有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但又十分悅耳。。。
想知道的是,同是用五聲,中國風音樂有什麼可以概括的特徵?非中國風音樂,比如上面提到的藍草和印象派作曲家的東方風格又有什麼可以概括的特徵呢?


剛學基本樂理的時候就問過老師為什麼肖練黑鍵聽起來沒有中國風,她說中國風要連續的大二小三,用簡譜表示就是235 356 612這樣的,並且中國風的曲子都是在這個範圍內轉來轉去的,像兜圈子。

再就是中國旋律一般都比較平,大音程比較少,有較多的四度五度,甚至大三度的跳躍就不像了。題主舉的例子都有四度五度,比如黑鍵第一句135161513513都是大小調和弦,沒有連貫的大二小三,後面的幾乎所有地方也都是有大量的四五度跳躍,所以一點都不像中國風。

至於蘇珊娜為什麼不像,因為蘇珊娜旋律太簡單,只有3556531這個地方有小三,其他地方都是大二,並且出現小三的地方都是後面跟著一個大三,前面那句,還有第二段結尾55312,這兩句在重拍上的主要音都是135這個三和弦。

所以,並不是五聲調式就會有中國風,一定要有大量的大二小三疊加,很少出現四五度跳躍,出現了也經常是在這個範圍裡面兜圈子,繞兩圈才能出來繼續往下。說實話,這也是中國傳統音樂遠遠落後於西方的一個體現……

另外,很多西方作曲家以為中國風就是五聲調式,然後不用和弦,用四度五度,但聽這種音樂(包括部分德彪西拉威爾,以及很多西方電影配樂)我最多能想到舊金山唐人街,而不是中國大陸。。。


私以為知乎是討論問題的地方,自己都說了自己不懂,即便不虛心請教,至少也抱著懷疑的態度提出質疑吧?一句中國傳統音樂落後於西方就傷到了玻璃心,一個女生說話這麼難聽,上來還一句髒話,我要是說中國經濟水平不如西方是不是得提著刀來找我?之後舉的例子啼笑皆非,邏輯亂七八糟,完全不知所云……


謝邀,最近 @半璧老師連續邀請我回答問題,然而我是個業餘的學渣,就權當拋磚引玉了,還希望能引來大牛們的精彩回答,還請大家不要謬讚我這篇充滿錯誤和漏洞的答案~

首先要確定一點:五聲音樂並不是中國獨有。但是整個樂理的應用有區別所以從伴奏上就帶著巨大的區別了,然後也少量的影響著旋律,導致旋律上有著不同的風格。當然了,實際上許多大量使用五聲音階的黑人音樂其實會時不時的蹦出一兩段中國風感覺的小片段2333,這也說明兩者在旋律上的影響並不是那麼大的。

蘭草音樂是鄉村音樂的一支,傳說中和布魯斯音樂以及白人流行同樣古老的存在。然而實際上布魯斯音樂比最早的鄉村音樂還要早上半個世紀,因為受眾群體間多多少少有交集(都不是大富大貴的上流社會)所以鄉村音樂中常能見到一些黑人音樂的影響……
當然了,oh susanna原版其實不是鄉村風的。

題主有說

最詭異的是肖邦的黑鍵練習曲,全曲五聲但風格不詳(有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但又十分悅耳

實際上中國音樂就應該是悅耳的,五聲音階本來就是特別特別悅耳,悅耳到太平和了以至於沒有「矛盾」,像流水賬。但要說中國音樂不「悅耳」那絕對是假的~

然後,不論是布魯斯音樂還是肖邦的黑鍵練習曲,都不是完整遵循中國五聲的,和弦中會出現更多的音,如果只使用五聲那連大三和弦都只能湊出一個I級來顯然是不夠玩的~甚至布魯斯音樂還會用到7和弦,爵士樂則更恐怖……
中國音樂是沒有這種和弦概念的。

所以在編寫旋律的時候,西方音樂是罩在一小節一小節的和弦這個框架下的,不同小節下突出的音就是有很大區別的。而中國的曲子則全部是圍繞主音的,純旋律化的東西。

然後,中國音樂偶爾會有變音 加入了4 和7,但這兩個音在中國音樂中絕對是作為過渡存在的,而在大調中IV級甚至直接就是一個「支柱」和弦,所以外國的五聲音樂作品中每個音都有機會成為一個小片段中的重點。

然後,布魯斯音樂的基礎音階除了和羽調式一致之外,還會在 商和角之間加入一個音符。換句話說就是 1 3b 4 5b 5 7b這樣的六聲音階,而且音樂中這個降五音還非常重要,自然更加不一樣了~
然後,布魯斯音樂中吉他還會大量滑音過渡,這些都是和中國音樂不同的。
當然了,布魯斯五聲音樂經常有沒玩好就玩成中國風了的情況出現。

比如Motorhead 成名作Ace Of Spades的solo在1分36秒處的那個不斷重複的小樂句沒有使用滑音,又因為樂句太短太重複結果妥妥的成了商調式的感覺,失真吉他都沒能救得了他


謝邀!這個問題很專業!需要一定基礎才能看懂我的答案。中國風的五聲進行基礎是三音組,包含幾種:大二加大二,大二加小三,小三加大二。如果懂點音級集合就很好理解了:123,132,312,231,213都是第一種集合裡面可能構成的進行,同理,356,653,365,635,536,365都是第二三種集合里的進行。避免此類進行就可以避免中國風。
另外避免分解和弦的進行,蘇珊娜開始是個五聲化的大三和弦分解,所以不是中國味道。
中國風中小二度,三全音多是裝飾性的,偏音是有控制的使用。
德彪西的更複雜,給你們就不講了,調式很多變,有和弦輪廓(如亞麻色頭髮少女),"偏音"不作為偏音使用(如阿拉伯風格曲)。
另外節奏對音樂風格的影響也是本質性的。


黑鍵只彈右手的話,明明很中國風啊。。。主要還是和聲,下屬、屬和主和弦可以確定一個調性,不同調式的正和弦都是不一樣的


中國傳統音樂並不都是「五聲」的,也不都是一種風格——江南民歌和陝北民歌,古琴音樂與吹打音樂,風格天壤之別。
用你的邏輯也可以這麼問:義大利古典音樂用大小調,德國古典音樂也用大小調,現代流行歌曲也用大小調,電影音樂也用大小調……可它們為什麼不一樣?


首先假設歐美人與中國人所使用的pantatonic scale相同 其次假設中國人熟悉的「中國味兒的旋律」 是古風音樂(喂)
然後旋律上我們就會看到著名的356,612,256,236,326等經典的旋律開頭,並且即使是跑遠一點比如323523最後也會跑到6嗯總之就是玄學上來講對於古風/中國風音樂常用的和聲來說6和3都是比較主音化的東西(按照國內的話來說是羽音階?)然後具體音序也會偏向61235,並且ending通常是6,落在dominent上也是3那種感覺。
所以主音化區別算一點吧
然後就是和聲暗示上(也和主音化有點聯繫大概?)古風常用和聲4536之類的,實際上可以一直掛留6和3,因為3作4的7音,6作4的3音正好組成shell voicing,3,6各作5的13音與9音,ABvoicing裡面也是通常存在的兩個臨近tension,然後3和6就做為6的最近的音啦 於是無論如何這兩個音放進去都不會顯的突兀,而且us一直使用五聲音階也是bring tension的好方式。
總之無論如何配合古風常用和聲進行,61235都不會很突兀就是(
所以我覺得是五聲音階中主音,和聲暗示以及句法的一些寫作區別,一些利用五聲音階的ornament也會讓古風音樂顯得比較………和我們熟悉的西方的那套理論不太一樣?
還有一些音的解決和ornament我也先挖個坑,然後作品例子我也挖個坑(。
雖然個人覺得和聲影響還是很大的啦…


謝邀

這個不太懂,不過我第一印象就想到了「黑鍵」練習曲。


因為用微分音提升了逼格(劃掉)


西方音樂的「和弦」以空間豐富音樂,「中國風」以時間豐富音樂。這裡的「時間」指的是不同風格的音列靠銜接的先後次序來表現不同的情感與內涵。

因此,西方音樂在空間豐富的前提下,時間則受到制約,即若干和弦之間的行進關係受主-屬等支配,打破這個規律則聽覺上會產生異感。

中國五聲音樂的行進則呈現多可性,甚至不同地區的不同音樂風格即是由多可性得來的。表現最顯著的是一個終止樂句,將其落音——即句末穩定音——在五音中切換,往往大都是順暢的,差別在於音樂情感不同。這方面可以搜索相關論文了解。

另外,4、7也並非僅作為「經過音」使用。C宮調性的羽調式音樂中,在某腔節加入7音,形成567結構,在聽覺上形成短暫的轉調感,成為G宮的123,而羽音6由於轉調成為商音2,給腔節揉進了商調式的味道。這種用法中的7和與1並列作為經過音的7地位全然不同。4同理。

為什麼不是五音隨便寫寫就能有中國味?因為除了音之外,結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中國風音樂的語句或樂句,二者至少有一個需要成雙,即二四六八句。其中,較為重要的概念即是「落音」,樂段中樂句不同「落音」之間的關係,決定了樂段是單句體反覆、上下兩句體、疊斷橋的三句體、起承轉合四句體等等。

決定中國五聲音樂風格的因素很多,我也不是民族音樂的專業人士,只是出於興趣愛好有所了解,僅臚列幾條,希望能有幫助。


中國風多用356這個旋律
比如菊花台123 356
紅塵客棧 35 365321
青花瓷間奏356 532 235 521 12321612365


中國風旋律多作級進。


我覺得還有節奏和配器因素


其實說簡單點,就是看它有沒有強調135級這個和弦了。有的話就更像西方音樂。


推薦閱讀:

古風和中國風是否不同?

TAG:旋律 | 作曲 | 中國風 | 作曲風格 | 曲風 |